首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举报
开通vip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材料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第一部分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应该表现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即各项心理素质都有全面、均衡的发展,各项心理功能都得到比较充分的的发挥。另一方面,具有这种良好世界观的人在其社会生活中和各种实践中,必然能够很好地调节自我,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同时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发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的的效果。 教师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 1)对现实的良好适应 ( 2)了解自己,有比较明确的自我意识 ( 3)善于与人...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第一部分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应该表现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即各项心理素质都有全面、均衡的发展,各项心理功能都得到比较充分的的发挥。另一方面,具有这种良好世界观的人在其社会生活中和各种实践中,必然能够很好地调节自我,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同时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发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的的效果。 教师心理健康的一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1)对现实的良好适应 ( 2)了解自己,有比较明确的自我意识 ( 3)善于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4)情绪乐观、自尊、自制 ( 5)统一协调的行为 ( 6)乐于学习与工作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 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 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 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 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 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 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7(焦虑。 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 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 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关调查 正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也就越来越多。 教师心理障碍到底有多严重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在 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我国部分省份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核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48, 。 贾林祥、宋广文(1999)同样采用SCL-90量表对320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 ?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 ?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除了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女教师比男教师低外,其余因子的得分,女教师均比男教师高。这可能是传统文化意识影响的结果。 ?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中师学历的教师各因子的得分均比大学、大专学历的教师低,差异很显著;大专学历的教师除了在敌意、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学学历的教师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学学历的教师高。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的高低,知识层次越高的教师,越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看待社会、洞察人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得较准,不易产生心理障碍,而且,即使在心理状态不佳时,他们也能相应地采取措施,自觉地加以调整。 ?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不如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除了在恐怖因子上两者得分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班主任均比非班主任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龄而增高的趋势。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 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前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有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也可以坚持收集有关他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用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他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利弊了解越深,越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认识就更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评价工作就做得越全面,他对自己也就更自信。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比如,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对课程提出的不同意见会处之泰然。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关于课程的时候,他心态平衡,语气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问题的直接接触更多,因而对整个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观的把握。他从实际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学生对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为他帮助差生并真的使其成绩上升,因为他客观地知道教学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如,一位数学老师或许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某节课所教的数学理论,他也知道有许多他所无法控制的因素使这种希望不能实现。然而,在整年的数学教学中,他都怀有这个希望,而且,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似乎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但是,他也许会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调整。他不再幻想张三和李四能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数学抽象能力相差很多。而且,班上还有几个学生似乎根本就没想学数学。当然,他仍然很关心这些学生并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他希望他们努力学习,需要的话他会尽力给予帮助。 那么,期末考试的结果是,班上有 60%的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数学理论,20%多的学生可视为勉强过关,还有几个根本就没弄懂。他失败了吗,这有赖于他对“失败”的主观看法。有两种可能,他或许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已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了。 采取先前想法就会有挫折感,体验到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想法却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观的。 教师有时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是适时当一下阿 Q。比如许多教师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其实,教师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不仅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因而很容易产生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 色。在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几乎把时间都花在教师这个新角色的学习上。当教师开始觉得他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有效而且合适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焦虑水平就会减低。因为这时,即使面对在教学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情况时,教师也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学生。新教师的许多焦虑之所以会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预料将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处理。通过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这样,角色学习也就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 当然,角色学习也有它的弊端:一些教师太依恋于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即现在所使用的教学法、所采用的教材、所例行的程序而不愿尝试新的方法,接受新的思想。事实上,他们是害怕如果放弃已经证明可行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也许效率不高),他们会再一次体验曾体验过的焦虑。如果学校领导强行执行新的教学手法,教师很有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无奈、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办法。人们甚至教师自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许多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帮助。他们害怕(有时这种害怕也不是全无道理)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教学工作有待改进就等于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或教学失败。 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与同事交流讨论不仅是解决问题、增加工作经验的好方法,而且也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 3(坚持锻炼 前面曾讨论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 Jersild,1962)等曾对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11名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心理治疗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95%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生;89%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73%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提高了他们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接受调查的教师还说心理治疗使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同事和伙伴,更喜欢本职工作。 杰西德研究中的许多被试都有这样一种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自我认识能力。当然,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了解更深的教师对和学生的关系就更敏感。能意识到自己的敌对感、内疚感和焦虑的教师能理解这些冲突在他的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更好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杰西德研究中 教师指出,心理治疗使他们在帮助学生处理个人问题时能更好地判断什么该 89%的 做、什么不该做。 不仅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正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求助于心理治疗的教师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教师。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 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6(寻求新的工作体验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7(调换环境 这当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走的最后一步棋。教师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无是处,给自己的只有困扰,或许最好的方法就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恶劣的环境的确使人无法忍受,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调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区 或是干脆换一种工作是明智的而不是怯懦的表现。这不仅帮教师解决了问题,对他所教的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莫叫“心病”扰人师 近一段时间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教师的心理偏差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利益,还将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大概两、三年前,某地学校一位教师在期末工作考评中成为”末位“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她,愤愤然要领导给个“说法”,可是并不尽如人意。这位可能面临“淘汰”的教师万般无奈,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心理重负之中,在学校吞下一枚金属,以此表示“抗争”,惹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个难以承受压力的教育工作者,走向损害自身的危险道路,差点酿成大祸。事后,有人认为,如果这位教师不吞剪刀、不被“淘汰”,那么,“心病”也可能会长久地陪伴她走上“煎熬着的人生”。 教师心理状况的实际情形到底如何, 这决非危言耸听。在庞大的教师群体里,有多少不同程度的“心病”折磨者呢,教师心理状况的实际情形到底如何,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组去年对某省 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 21世纪如何当老师,健全自身人格恐怕是成为好老师举足轻重的标准。从诸多现实的情形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从具体表现看,有的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际不自在,容易猜疑;从性别来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教师;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 教师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学生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 教师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学生。教师的职业症状使之在教育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遇到事情往往小题大作,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一些年轻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很快会向现实妥协,在焦躁、烦闷之时,对待不顺眼的学生,训斥、责骂毕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位母亲很是痛心地告诉笔者,女儿初入一年级时,手拿测试卷心里有点紧张,岂料监考老师走上前,用力在她的桌面上“一巴掌”,女儿惊吓得尿湿了裤子。这以后一直到现在升入预初年级,女儿看到考试便会慌乱、不知所措。 可见,教师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学生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师心理不健康,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自身的倦怠,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心,对教师实乃一个挑战。“一支粉笔,一篇教参,一本教科书”统领 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而心理偏差的教师很可能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精神。患“心病”的教师很可能会厌恶本职工作,以消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最终将影响自身学业、能力及学识底蕴的提高。 教师长期处于心理重负之中,若不能及时解脱,只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 教师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现今,教师难做,学生难教,心态难好已成为不争的得到认可的说法之一。社会急剧变化,教师也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带来的角色模糊、角色冲撞、角色负荷增大使之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竞争与功利需求也往往让教师掩抑真情,而失落造成的反差、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不断涌现心理问题,殃及个体身心健康。在长期的抑郁和焦虑中,失眠、食欲不振、心动过速、头晕目眩等结伴而来,成为常见的病症,影响健康。某校一位三十多岁的教师反映,一学期开两次课,为了得到认可,她耗费大量时间用于准备,公开教学前的一个多月她基本上是在忧虑重重中度过的。可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名次与成绩又是得到师长、领导、同仁认可的关键因素,因此复习课的全力以赴又使自己精疲力竭,常常失眠缠身,无法摆脱焦虑。而期末学生的反馈评价与行政同仁对教师的年终考评更是“一锤定音”,稍有马虎,前功尽弃。她坦言,“这三个„两'已压得我气喘吁吁,活得很吃力。”其实,处于心理重负不能及时解脱,日积月累,只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 心理失衡容易使教师和谐、互补的人际关系受到创伤 。 教师心理不健康还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些教师遇到挫折、面临矛盾、身受重压之际,心理失衡的重要表现就是在人际关系中不适应,如一味地倾诉自身不满,毫无耐心听取他人劝告,拒绝周围的建议,情不自禁发脾气,甚至显现出攻击性行为。在某一集贸市场,一女教师发现所购的蔬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摊主答应调换,可她还是滔滔不绝“数落”起来。恰巧又碰到一位家长,女教师更“兴奋”了,众目睽睽之下又批评起孩子来,弄得家长很是难堪。边上的人说,现在老师就是这个样子。其实,由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意识,缺少信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出现心理偏差,如焦虑时不善于减压,冲动时不容易节制,使之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像说话交流时的“一本正经”,做事急于求成时的“一相情愿”,面对复杂情形思考时的“一种模式”,与家长交际时的“一锤定音”……皆容易在有的教师言行举止中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自身日积月累形成的心理偏差。现代社会,健全、和谐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一旦受挫,危害不言而喻。 第二部分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案例和素材 应注意熄灭心中愤怒的火焰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心理辅导老师 黄荣光 [ 案例回放 ] 我叫小林,是一名中学教师,从教十多年了,应该懂得教育规律,且已过了而立之年,按说已不会年轻气盛了。可是,我仍然容易发脾气,见不得学生调皮捣蛋,发现那些行为不端的学生,我心中的无名之火就会不自觉地窜上来。我知道应该宽容,我也一直学习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是,看见那些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或者睡觉、不认真做练习的学生,我心里就不舒服,教师的职业本能要求我必须管教他们,一句两句我还能保持语气平静,后来我就忍不住发脾气了,事后又很后悔,我知道发火既伤别人,又伤自己。这一回,一个姓江的同学上课玩女生的发夹,我几次用眼光示意他,他都视而不见,我忍不住吼了起来,且将发夹抓过来狠狠地摔在地上。哪知他竟然站了起来,大声说我不该摔东西,扬言要我赔。我更生气了,喝斥他滚出去,见他站着不动,我就上前去扯他,非要将他推出教室不可。事后,我也觉得不该动怒,可当时那种情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对于学生的不良表现,我不可能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也许这是教师责任心的体现,应该没有什么不对吧,问题是碰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我就心态不平静,愤怒的情绪就会发泄出来。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 心理诊断 ] 正常人都有喜怒哀乐,应该说发火是一般人的生理现象。但是像林老师这样,对于看不惯的学生动不动就发火,这就需要进行心理矫正了。一个人之所以发怒,主要是因为外界消极信息刺激大脑、与大脑内部信息发生冲突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如果内部的积极信息压倒了外部的消极信息,那么就会消除外来消极信息的干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就不会引起激烈的情绪冲突了。从一定程度上讲,林老师内部心理信息储存了一些消极因素:这就是建立在教师责任心基础之上的“教师霸权”意识。所谓“教师霸权意识”,是指教师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过分地要求学生、且试图完全驾驭这种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其核心内容是:你应该且必须按照我的标准去行动。由于具有这样一种意念,就势必会看不惯那些行为不端的学生的表现,其意念愈强烈,与学生客观实际的不良行为之间的冲突就愈尖锐,所引起的情绪反应也就愈强烈。这种心理主要产生于那些教育期待过高的教师身上,这些老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良好愿望去生活,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理想化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学生,其结果往往达不到,内心必然会产生痛苦与失望感,在潜意识里为了求得心理平衡,保持自我的尊严,便通过反抗(即发怒)的方式来试图改变客观现实,这就是林老师为什么常常忍不住发脾气的心理原因。 “教师霸权”心理是一种潜意识中的师道尊严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的心理现象,它表现为较强的控制欲、改变欲和自能感,因此持有这种心理的人常常相信自己能够支配他人,当实际上并不能控制他人的时候,就往往借助愤怒来压服别人,因此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其实这种心理只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冲突,因为你无法完全控制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完全受你的支配,师生之间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从客观实际来讲,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面对这样的现状,以“教师霸权主义”的意识去从事教育活动,必然会激化矛盾、产生教育的恶化现象,也给教师自身带来情感的伤害。 [ 心理处方 ] 看见学生的不良现象,当然应该批评;严格要求学生,也并没有错误(应该说是正确的)。只是不能用发怒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就必须要淡化“教育霸权”心理。愤怒是人的一种情绪反应,它与其它心理一样,是受大脑中枢神经调节的,因此它是可以自我控制的。 第一,承认人的差异性。生活中的人往往是形形色色的,有优秀者,也有较差者,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本事实。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存在一些不良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生气动肝火。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去管他们,只是不用动怒罢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对待不同的学生,你就会以平常心态去看待,你也就不会总是对他们抱有过高的个人期待。戴尔有句名言:“避免动怒的唯一方法是在内心消除这样一种想法:即是,你要跟我一样就好了。”要求别人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一个成人对待同龄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何况是对待不成熟的学生呢, 第二,适当示弱。不要总以为自己是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或者内心深处总固守着一种信念:我是老师,我就一定能够控制你。这两种心态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尊严感(不允许学生冒犯我,否则十分丢人)、自能感(即自以为是心理,相信自己有能力让别人完全听从自己)。这两种心理是产生“教师霸权”心理的主要因素。而事实上,教师也是普通人,不可能无所不能,不可能没有缺点和不足,在学生面前暴露出弱点并不是什么丑事,相反还可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亲近感。经常想想自己也是普通人,就可以淡化“霸权心理”;在与学生对立冲突的时候,退让一步,显示自己一定程度的无奈,这是消除矛盾、减少冲突的良策。同时,这也不会降低你的威信,也可能会激起其他同学的同情与支持。 第三,要时刻记住:发火是无能的表现。愤怒与吼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表明了你的不满态度,但是也同时反映了你不佳的修养与别无它策的实力。要避免发怒,一要冷静地面对现实,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认清真相;二要尊重他人,哪怕是对待行为不怎么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学生,也应该以尊重为前提;三要考虑后果,愤怒的后果只会是激化矛盾,甚至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境地。情绪失控的人,往往会做出越轨的事情来。古语说得好:“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第四,对于学生中的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可以视而不见,冷冻处理。特别是上课的时候,应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重,不要受个别同学的小节所左右。因此,作为老师,照样应该学会宽容,无论何时何地,善于宽容总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其实宽容与严格要求并不矛盾,宽容别人的人一定是心胸开阔的人。 请记住:一旦你消灭了“教师霸权”心理,你就会不再认为动怒是一种职业的自然本性,而最终会熄灭心中常常涌动着的愤怒的火焰。 从一出校园恶作剧说起 以下是 6月22日发生在南京某中学初一(4)班体育课上的一幕:自由活动时间,体育老师走了,班上十几名女生聚在小树林里捉弄同学乐乐,在让其完成蹲下站起一个来回后,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扒她衣服~”三四名女生随即响应,喊“扒光她~”几名女生走过去摁住了乐乐。 乐乐哭着求饶,同学们没理。乐乐只得使劲挣扎,但还是被摁倒在地。她的上衣很快被掀起了。裤子连同内裤也被褪到了膝盖处。扒掉乐乐的衣服后,女生扬长而去。乐乐这才流着泪把衣服穿好。(6月25日《新京报》) 这样的校园恶作剧还闻所未闻,太令人震惊了~这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出校园恶作剧看,透过报道中的一句补充陈述: “乐乐在班上所有女生中成绩是最好的,性格又很老实内向,时常被同班同学欺负。”我体察到了一种人性黑洞,即妒贤嫉能。嫉妒是一种人类本能,它有各种表现方式,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表现在同学间的嫉妒更多地属于后者。凭我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我知道存在于女生间的嫉妒现象尤其普遍严重。一般地说,比起男生,女生的心胸更狭窄些,心眼更细些,虚荣心更强些,嫉妒心也更强些。她们尤其对成绩优秀的同班女生心存嫉妒,为她们在老师那里得宠嫉妒,为她们赢得男生的青睐嫉妒。在潜意识中巴不得她们考试考砸,在班级活动中出洋相。而随着应试压力的日益增强,同学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同学间的嫉妒心理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分析这 7位扒光乐乐衣服的女生就是基于这样的阴暗心理实施了这出恶作剧。她们在文化课堂上难以超越乐乐,就在体育课上对其施虐,以一种恶作剧的方式来发泄对乐乐的愤恨。此刻她们当十分快意,一种报了仇雪了耻的快意。你强,看你强到哪里去,我们扒光了你的衣服,让你当众出丑~我们平时在课堂内受你的威压,而今在操场上你就得接受我们的惩戒。此刻她们不仅幸灾乐祸,内心说不定充满了一种邪恶的念头:扒光你的衣服,摧毁你的自尊,让你的心理经受重创,自此以后,让你一蹶不振。这从她们扬长而去的姿态中可洞悉一斑。 担心经此一劫,乐乐的心理防线真的会被摧垮,会长久地生活在心理阴影之中,从而影响到学业。为此,我希望其所在学校一定要做好她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时以此为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竞争,教育他们正视自身的心理弱点和缺陷,把对优等生的嫉妒心理化为积极向上的竞争动力。当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须对他们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扒光女生的衣服羞辱的不仅是受害者,而是我们大家,它是对人类尊严的冒犯,犯了侵害人权罪,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惩罚。 13.3%浙江中小学生曾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自杀 竞争加剧、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教育体制,让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亦日益严重。浙江各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已成为该省心理问题极其严重的群体。而记者昨日从浙江健康教育所获悉,在这些学生中,曾有 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 杭州市学生心理热线 (87025885)公布信息显示,该热线开通10年来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学生是心理问题的“主群体”,其来电咨询心理问题者占74%,主要涉及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 事实上,心理问题低龄化近些年也开始显现,只是 “小学生的自我关注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不容易被发现。浙江健康教育所对浙江全省中小学生的调查就显示:13.3%的学生曾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34.2%的学生曾考虑离家出走,32.3%的学生曾吸过烟。 “心理疾病具有延续性,大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表明,这些学生在中小学时其心理问题没引起重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认为,心理问题很多缘于缺少有效的沟通、宣泄途径,以及目前的应试教育。此前,杭州大关苑二小等学校便将“写日记”作为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方式,以此隐性途径进行心理宣泄,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目前,浙江健康教育所正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在全省 55所学校中推行“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以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一级预防。活动开展以来,已取得一定成果。如经干预后,曾考虑离家出走和吸烟的学生都有下降,分别已降至32.6%和28.9%。
本文档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材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9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