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茶树栽培学

茶树栽培学

举报
开通vip

茶树栽培学茶树栽培学 1、茶树栽培发展的五个时期(时间段、主要特点)。 (1)秦以前为茶树和利用茶的起始时期。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秦汉到南北朝时期, (3)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隋唐至清代。 (4) 茶树栽培的衰落期:清末至解放前。 (5)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1949- 2、中国茶区的分布(4大茶区及各自的特点)。 (1)江北茶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以发展绿茶为主。名茶有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舒城兰花茶等。 (2)江南茶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该区以发展红茶、绿茶为主,砖茶...

茶树栽培学
茶树栽培学 1、茶树栽培发展的五个时期(时间段、主要特点)。 (1)秦以前为茶树和利用茶的起始时期。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秦汉到南北朝时期, (3)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隋唐至清代。 (4) 茶树栽培的衰落期:清末至解放前。 (5)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1949- 2、中国茶区的分布(4大茶区及各自的特点)。 (1)江北茶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以发展绿茶为主。名茶有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舒城兰花茶等。 (2)江南茶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该区以发展红茶、绿茶为主,砖茶、乌龙茶为辅。名茶有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武夷岩茶和庐山云雾等。 (3)华南茶区:品种主要为大叶种,中、小叶种也有分布。:该区以发展红茶、乌龙茶为主,名茶有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等。 (4)西南茶区:以大叶种:为主。该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原产地,以发展红茶、绿茶和边销茶为主。名茶有滇红、云南沱茶等。 3、世界茶区的分布及主要产茶国。 洲别 产茶国家名称 亚洲 : 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日本、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菲律宾、韩国等等; 非洲: 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果、毛里求斯、罗得西亚、卢旺达、喀麦隆、布隆迪、扎伊尔、南非、埃塞俄比亚、马里、几内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等等; 美洲: 阿根廷、巴西、秘鲁、墨西哥、玻里维亚、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巴拉圭、圭亚那、牙买加等等; 大洋洲 : 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等; 欧 洲 : 俄罗斯、葡萄牙等等。 其中亚洲占茶叶总产量 87%,非洲占茶叶总产量的 10%。 主要产茶国有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日本、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等。 4、中国及福建茶叶生产概况、地位。(待) (1,良种普及率《利用率》居全国第一。 ,2,栽培为全国第三 ,3,茶园面积第五 ,4,毛茶产值全国第一 ,5,4大茶类、亩产全国第一~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 5、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与学名。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 其中,Camellia 是 属名,指山茶属;sinensis 为 种名,指中国种;L.为瑞典植物学家 林奈名的第一个字母;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名的第一个字母;O.kuntze 为 德国植物学家孔采。(L.) O.kuntze 茶树定名者的姓名。 • 茶树的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 铁观音学名:Camellia sinensis cv.Tieguanyin 6、茶树原产地:起源地区(为何,)、四个学说。 茶树的起源学说 :原产中国说 、原产印度说、原产东南亚说、二元产地说 比较认可的起源学说: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云南)地区 ,依据如下: • 云南地处热带湿润气候,有利于被子植物和古热带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 现代被子植物的科,据世界现知的544个科中,云南就有256个科,其中包括许多 古老的科、属。 • 世界茶组植物已发现的37种和3个变种,分布在我国的就有36个种和3个变种, 其中分布在云南的有31个种和两个变种,并且17个新种和1变种是世界茶谱中没 有记载的。 • 云南的大茶树,包括野生大茶树资源,是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省 分,特别是在云南西南部地区更为突出。 7、茶树的植物学特性:器官分类、根系的分类和组成、茎的组成、茶树树型和树姿的划分及依据、芽的分类、叶的分类、茶树花的组成部分、茶树花期、果期。(待) 一、根的种类 按根的发生部位 定根:由胚根发育而成的主根及各级侧根。 不定根:由茶树茎、叶、老根或根颈处发生的根。如扦插苗形成的根。 二、根系的组成 主根:由胚根发育向下生长形成的中轴根,有很强的向地性,向土壤生长可达 1-2 米,甚至更深。 侧根:由主根上发生的根。按螺旋线状排列,呈现层状结构。 主根和侧根的作用为固定、贮藏和输导的作用。 吸收根:侧根前端呈乳白色的根,其表面密生根毛。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 吸收少量 CO2,寿命短。 根毛:吸收水分和养料的部位。 茶树的茎 一、树型:根据分枝部位不同,将茶树分成三个类型: 乔木型:植株高大,有明显主干。 小乔木型: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 灌木型: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 二、树姿:即茶树树冠类型 根据分枝角度不同,将茶树树冠分成三种类型: 直立状:分枝角度小(?35?) ,枝条向上紧贴,近似直立。 披张状:分枝角度大(?45?) ,枝条向四周披张伸出。 半披张状:分枝角度介于直立状和披张状之间。 茶芽分类 茶芽一般分为叶芽(又称营养芽,发育为枝条)和花芽(发育为花)两种。 叶芽依其着生部分分为定芽(含顶芽,即生长在枝条顶端的芽,和腋芽,即生长在 叶腋的芽) 和不定芽(潜伏芽,在茶树茎及根颈处非叶腋处长出的芽) 按形成季节分: 冬芽:芽较肥壮,秋冬形成,春夏发育,外部包有鳞片 3-5 片,表面着生茸毛。 夏芽:芽细小,春夏形成,夏秋发育。 按生长状态分: 休眠芽:驻芽和尚未活动的芽。 “驻芽”指停止生长的芽。 活动芽:正在膨大或展叶的芽。 茶树的叶 一、分类: 鳞片:无叶柄,质地较硬,呈黄绿或棕褐色,表面有茸毛与蜡质,随着茶芽萌展, 鳞片逐渐脱落。 鱼叶:形似鱼鳞而得名。叶柄宽而扁平,叶缘一般无锯齿,或前端略有锯齿,侧脉 不明显,叶形多呈倒卵形,叶尖圆钝。每轮新梢基部一般有鱼叶 1 片,多则 2-3 片, 但夏秋梢基部亦有无鱼叶的。 真叶:真叶是发育完全的叶片,其基本特点有: 主脉明显,侧脉呈?45?角伸展至叶缘 2,3 的部位,向上弯曲与上方侧脉相联接。 叶缘有锯齿,呈鹰嘴状,一般 16-32 对,随着叶片老化,锯齿上腺细胞脱落,并留 有褐色疤痕。 嫩叶背面着生茸毛。 2.2.5 茶树的花 花的外部形态 花萼:5,7 个萼片。萼片近圆形,绿色或绿褐色,起保护作用,受精后,萼片向内 闭合,保护子房直到果实成熟也不脱落。 花冠:白色,少数呈粉红色。由 5,9 片花瓣组成,分 2 层排列,花冠上部分离, 下部与雄蕊外面一轮合生在一起,花谢时,花冠与雄蕊一起脱落。 雄蕊:有 200,300 枚,每个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有 4 个花粉囊,内含无 数花粉粒。花粉粒为圆形单核细胞。 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三部分组成。柱头 3,5 裂,开花时能分泌黏液,使花 粉粒易于黏着,而且有利于花粉萌发。柱头的分裂数目和分裂的深浅可作为茶树分 类的依据之一。花柱是花粉进入子房的通道。雌蕊基部膨大部分是子房,内分 3,5 室,每室有 4 个胚珠,子房上大都着生有茸毛,也有少数无茸毛的。茸毛的有无, 也是茶树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花柄 8、茶树发育总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各自主要特点和各时期的栽培管理重点。(待) 茶树总发育周期 种子期:从受精的卵细胞(合子)发育形成种子到茶子萌发前。 幼苗期: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土,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或从营养体再生至形 成完整植株止,这段时间,大约历时 4,8 个月。 幼年期: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这一时期。约为 3 ,4 年。 成年期:指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亦称青、壮年时期) 。这一 时期约 20 ,30 年左右。 衰老期:指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到整个植株死亡为止。这一时期可达数十年。 茶树的一生可达 100 年以上,而经济生产年限一般只有 40 ,60 年。 种子期 指从受精的卵细胞(合子)发育形成种子到茶子萌发前。可分为二个阶段: 茶籽发育成熟阶段:茶子在母体上逐渐生长发育,个体不断增大,随着物质的转化, 茶子内糖逐渐转化为淀粉,脂肪积累增加, 含水量减少,内含物增加,外果皮色泽 加深。茶子发育成熟。 茶子采收后的贮藏阶段:茶子一般在霜降前后采收。 2.3.2 幼苗期 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土,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或从营养体再生至形成完整植 株止,这段时间,大约历时 4,8 个月。 茶树的幼苗期因繁殖方式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过程和特点 以下是有性繁殖(种子直播)的大概过程,即茶籽萌发过程 ? 茶籽吸水膨胀,种壳破裂; ? 胚根伸长,向下生长; ? 子叶柄伸长,子叶张开,胚芽伸出种壳向上生长; ? 胚芽向上生长过程中,依次展开 2 , 4 片鳞片、鱼叶和 3,7 片真叶; ? 顶芽形成驻芽,进入第一次生长休止期。 种子苗在幼苗期的营养特点为:先异养,单纯由子叶供给营养;到根系能吸收营养 时,仍然还需要子叶提供营养,因而为双重营养;最后变为完全的自养,即由根系 吸收营养和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生长特点:地下部生长优于地上部,主干和主根分枝很少。 栽培管理重点:加强温度和水、肥料的管理。 温度:一般在 10??开始萌动,最适 25,28?; 水分:种子 50,60%;土壤持水量 60,70%; 肥料:施足基肥,并加施适量的速效肥。 无性繁殖以短穗扦插为例 首先是扦插苗的发根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愈合阶段、愈伤阶段、发根阶段。 愈合阶段:切口表面产生愈伤木栓质膜。它是由细胞间隙筛管分泌的油脂物质凝结 而成的,具有阻止细菌侵入的作用 愈伤阶段:愈合后的插穗在下端切口附近形成一个疏松的薄壁组织环,即愈伤组织 (或胼胝体和瘤状体) ,作用是保护伤痕和增加吸水力。 发根阶段:由切口木栓形成层和中柱鞘内侧的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形成根原基,进 而发育成为根原体。根原体分化和不断分裂,逐渐膨大生长,以其顶端从皮孔或插 穗茎部树皮与愈伤组织之间伸出,成为幼根。 营养特点 扦插苗在生根以前主要依靠茎、叶中贮藏的营养物质。 生根后根系吸收水分、矿质营养 管理重点: 一是水分:及时供水保水,如搭建塑料小棚,保湿;遮荫,减少叶片蒸腾作用 二是肥料 2.3.3 幼年期 指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这一时期。约 3 ,4 年。 生长习性 生理功能很活跃,根系和枝条均迅速扩大; 营养生长十分旺盛,花蕾少,落花落蕾多,结果少; 地上部生长旺盛; 枝条的分枝方式为单轴分枝,根系为直根系。 管理重点 抓好茶树的定型修剪,培养粗壮的骨干枝、形成浓密的分枝树型,为高产优质打下 良好的基础。 2.3.4 成年期 指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亦称青、壮年时期) ,约 20 ,30 年左右,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 生长习性 茶树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变为营养和生殖生长并重 地上部分枝由单轴分枝到合轴分枝再到单轴分枝(徒长枝) 地下部根系由直根系到分枝根系到丛生根系 树冠和根系在前期呈现离心生长,后期呈现向心生长 后期:在树冠面上形成鸡爪枝,在根颈处出现徒长枝 管理重点 在投产初期,注意采养结合,培养树冠,扩大采摘面 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保持旺盛的树势; 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的方法,更新树冠,整理树冠面,清除树冠内的病虫 枝、枯枝和细弱枝; 采用农业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 2.3.5 衰老期 指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到整个植株死亡为止。 这一时期的长短因管理水平、 环境条件、 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可达 100 年以上,而经济生产年限一般为 40,60 年。 生长习性 地上部骨干枝衰老或干枯,根颈处萌发徒长枝和不定根(丛生根) 落花落蕾增多,结实率下降 茶树的更新方式 重修剪 台刈 管理重点 更新修剪后要加强肥培管理,延缓衰老进程; 进行定型修剪,培养树冠; 经数次台刈更新后,产量仍不能提高的,应及时挖除改种 9、气象要素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光(光质、光强、光照时间)、温(气温、地温、积温)、水(降水、空气湿度、土壤水分) 10、地形、地势、海拔对茶树生育的影响。纬度、坡向、坡度、地形、地势、海拔等(间 接作用)。(待) 气象因子 : 光 , 温 , 水 土壤条件 生物因子 1. 光 光质 蓝光 : 与 N 代谢、蛋白质的形成有关 橙光: 有 C 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形成有关 紫光: 更与茶叶的品质(氨基酸,维生素,香气)有关 一定的范围散射光中蓝、紫光的比例增加?适当遮阴 光强 强光下,叶形小、叶片厚、节间短、叶质脆硬 相反则叶形大、叶片薄、节间长、叶质柔软 光补偿点低 光饱和点高 要不要遮荫, 遮荫有益还是有害出现翻盘 在亚热带种茶地区长期来都进行遮荫以避免过量的日照, 60 年代以来由于 茶饼病的严重发生提出砍去遮荫树以增加日照时数。从 90 年代后期起这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又提出研究。研究表明遮荫利大于弊。不遮荫茶树的最大光合作用比遮荫茶 树低 40% ,且有利于固氮、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天敌。 提高茶树光合作用效率研究 日本、印度、马拉维都进行茶树光合作用的研究。如何降低呼吸作用是一 个重点。 63-66% 的光合作用产物消耗在呼吸作用中。 另一个重点是提高光饱和 值。 茶树光饱和值: 东北印度: 1340 µmol.m-2.s-1 南印度: 900-1200µmol.m-2.s-1 日本: 500-1000µmol.m-2.s-1 非洲: 735 µmol.m-2.s-1 光照时间 短日照,长日照, 日照时间与茶树开花结实有关 与萌芽也有较大的关系 2. 温 气温 最低临界温度 :品种间差异较大。也与不同年龄、部位、环境条件有关 最高: 45 ? 。高于 30 ?停止生长,高于 35 ?落叶 最适:生育最旺盛最活跃。 20~25~30 昼夜温差对茶树的新梢生育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春、夏的表现又不一样。 地温: 14~20 ?利于新梢生育, 25~30 ?利于根系生长 积温 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 可以反映开采期对热量的要求,所以可以进行采摘期的预测 3. 水 降水量: 对水分状况的考虑还要有消耗量(蒸发,流失、下渗等等) 4. 土 土壤物理环境 土壤化学环境 纯茶园生态系统 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 11、土壤条件对茶树生育的影响。(土壤物理条件、最适土壤PH值、为何喜酸性土壤) 12、为何高山出好茶, 13、茶树繁殖的种类。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14、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概念。 无性繁殖概念:营养繁殖、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扦插、压 条、分株、嫁接、快繁等。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以种子的形式繁殖后代的繁殖方 式。 15、无性繁殖的原理和特点、有性繁殖的特点。 有性繁殖 优点:?具有复杂的遗传性,适应环境能力强,有利于引种驯化和提供丰富的选种材料; ?茶苗主根发达,入土深、抗旱、抗寒能力强,繁殖技术简单; ?苗期管理方便、省工,种苗的成本低,比较经济易行; ?茶子便于贮藏和运输,有利于良种推广。 缺点:?植株间经济 性状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一,不便于管理; ?鲜叶原料粗细不匀、嫩度不一,不便于加工和名优茶的开发; ? 结实率低的茶树品种,难以用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 优点:? 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状比较一致,便于机采,采摘功效高 ? 繁殖系数大,有利于迅速扩大良种茶园 ? 能克服某些不结实良种在繁殖上的困难;有利于名优茶开发。 缺点:? 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所费劳力和成本较多 ? 容易引起母株病虫害的传播 ? 对母树的茶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16、扦插最适季节及原因、扦插插穗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春插:时间:华南茶区:2,3 月;江南茶区:3,4 月;江北茶区:4 月间 插穗:上年秋梢或春季修剪的枝条 优点:苗圃利用周转快。 缺点:成活率不高,矮苗和瘦苗的比率大。原因:枝条中营养物质较少,地温低。 夏插:时间:6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 插穗:当年春梢或夏梢 优点:发根快,成活率高,幼苗生长健壮。 缺点:管理周期长,生产成本较高。 秋插:时间:8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 插穗:当年夏梢或夏秋梢 优点:成活率高,管理周期较夏插短,成本较低。 冬插:时间:10 月中旬至 12 月间 插穗:当年秋梢或夏秋梢 优点:可充分利用枝梢 缺点:对冬春季管理要求较高。 枝梢标准:新梢大部分已木质化,呈红色或黄绿色。 剪穗的标准:3,4cm,一叶 1 腋芽。平滑,稍斜,完整。 17、生态茶园的概念。 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养分等自然资源, 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有效、持续地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 循环,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种崭新种植模式。 18、茶园建设规划的原则:五化原则。 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9、茶园园地选择条件 茶树适宜生长的生态条件: 1)温度:年平均温度13?以上,活动积温在3500?以上。 2)空气湿度:在茶树生长期间,以80-90%为最好,小于50%时,将影响茶树生长。 3)降雨量:1500mm左右,生长期间月降水量最好达到100mm以上 4)土壤:pH4.0-6.5之间,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有:映山红、铁芒箕、杉木、油茶、马尾 松等。石灰性紫色土和石灰性冲积土不宜种茶。 5)地势:山间峡谷、风口和洼地、山顶和山脚不宜种茶。“雪冻高山,霜打洼地”。 半山坡种茶最适宜。 6)坡向与坡度:南坡最适宜种茶。坡度在25?以下(最好为3,15?) 7)海拔:在海拔1500m以下,每升高100m,温度要降低0.3-0.4?。因此,茶园随着 海拔的增高,积温减少,茶树生长期缩短。在海拔200-700m范围内,茶树生长良 好。低纬度地区海拔可高些,高纬度地区应适当低些。 8)水源:充足或取用方便。9)交通:方便。 10)无污染:大气、水质和土壤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环境标准。 总而言之:背风向阳酸性土,土层深厚水源足,坡度小于25 ?。 20、茶园园地规划的内容:5项内容。 “ 山、水、园、林、路” 总体规划, 规划内容 – 土地利用与主要建筑物布局 – 茶园区块划分 – 道路网设计 – 水利网设置 – 防护林网与遮荫树设置 21、茶树品种选择与搭配原则。 茶树良种选用原则 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的适应性;茶类的适制性;品质产量 适宜山东省栽种的适制绿茶的茶树优良品种 安徽:黄山种,祈门种,安微1、3、7号,舒茶早,凫早2号 江苏 :宜兴种 河南:信阳10号 陕西:紫阳种 浙江:鸠坑种、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浙农113 湖南:槠叶齐12号、高芽齐、尖波黄、白毫早 福建:福鼎大白、福鼎大毫 茶树良种的选用还要注意搭配 1、形成品质特色:用一个当家品种,其面积应占种植面积的70%左右,搭配品种约占 30%左右。 2、提高茶叶品质:将不同品质特色的品种按一定的比例栽种,可以提高茶叶品质。如: 香气特高的、滋味甘美的或汤色浓艳的品种,分别加工后将其拼配,可以提高茶 叶品质,并形成企业的产品特色。 3、克服“洪峰”现象:早、中、晚生种搭配。浙江临海涌泉区南屏山茶场的经验:早 生种65%、中生种25-30%,晚生种5-10%。 22、梯级茶园建设原则。(自) ?梯面宽度便于日常作业,更要考虑适于机械作业。 ?茶园建成以后,要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下雨能保水,需水能灌溉。 ?梯田长度在60,80m之间,同梯等宽,大弯随势,小弯取直。 ?梯田外高内低(呈2?,3?,为便于自流灌溉两头可呈0.2,0.4m的高差),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 ?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开梯田,要尽量保存表土,回沟植茶 23、茶园耕作技术:4类、时间、深度。(自) 1)春茶前中耕:时间(2-4月)深度(10-15厘米) 2)春茶后浅锄:时间(5-6月)深度(10厘米) 3)夏茶后浅锄:时间(6-7月)深度(4-7厘米) 4)秋茶后深耕:时间(10-11月)深度(17-25厘米) 24、茶园耕作注意事项(自) 1)充分考虑茶树根系的分布状况(条栽、丛栽) 2)耕作选择对茶叶产量和根系影响小的季节开展 3)耕作的时间应选择晴天或雨后土壤稍干进行 )耕作后地面平整 4 5)耕作时注意水土保持 25、茶园间作物品种选择的原则(自) 1)间作物不能与茶树急剧争夺水分、养分 2)能在土壤中积累较多营养物质,并对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有利 3)能更好地抑制茶园杂草生长 4)间作物不与茶树发生共同的病虫害 26、茶园铺草覆盖技术:材料、时间、厚度、方法。(自P244) 草源:茶园铺草取材应因地制宜,可以利用稻草、麦秆、豆秆、油菜秆、留种绿肥的茎秆及其他山野草。新鲜草料应先晒瘪后铺入。 时间:铺草时间的确定应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 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的,要在当地常年出现大雨较多的时期之前及早进行铺草覆盖; 以保水防旱为主的,宜在旱热季到来之前进行,一般在春茶结束、浅锄施肥之后紧跟进 行,此时茶园土壤中的水分还比较充足。 以防冻保暖为主的,要在土壤开始冻结 之前进行 。 在高山茶区或高纬度茶区既有旱害也有寒害,最好全年进行。 厚度:一般每公顷铺草15-45T,厚度约为8-12厘米。 方法:平地与梯式茶园可随意散铺,稍加土块压镇; 如系坡地茶园,宜沿等高线横铺,并呈复瓦状层层首尾搭盖,并注意用土块适当固定、压镇,以免被风吹和雨水冲走。 27、茶园喷灌、滴灌技术的优缺点(自P200) 喷灌优点:提高产量和品质;节约用水;节约劳力;少占耕地,保持水土;扩大灌溉面积。 喷灌缺点:表面湿润较多,深层湿润不足,出现局部径流现象;固定喷灌投资较高。 滴灌的优点:能相对稳定土壤含水量于最适范围,经济用水,不破坏土壤结构和方 便田间管理等特点,还可配合均匀施肥和药杀地下害虫。 滴灌的缺点:系统规格要求严格。 28、茶园营养三要素及其不同比例,其对茶树生育的主要影响。(自) 采叶茶园氮磷钾的比例多在2:1:1到4:1:1的变幅内。 N-促进营养生长,提高茶叶产量。促进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有利于茶叶品质。 P-促进茶苗生长和根系分枝。提高茶叶多酚类、水浸出物和咖啡碱的含量,提高红茶品质。加强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K-提高茶树的抗逆性。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糖的运输。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速率。 29、茶树营养诊断的概念。(自p227) 营养诊断是对茶树的营养水平及营养条件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一项应用技术,即根据植株形态和生理生态变化,以及茶园土壤的营养条件来判断茶树的营养状况。 30、茶园施肥原则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 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它无素肥料结合 3) 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4) 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5)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6) 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31、茶园主要肥料的种类.(自) 喜酸:选用酸性肥料或中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等。 喜铵:多施铵态氮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等。 嫌钙:在pH偏高的土壤中,不施含钙的肥料,如:过磷酸钙等。 忌氯:不施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 富铝:在pH偏高的土壤中,施用硫酸铝肥料。 32、茶园施肥的时间与方法。(自) 1)底肥。(纤维素含量高的绿肥、秸秆、堆肥配施过磷酸钙) 时间:开辟新茶园或改种换植时。 方法:如果底肥充足,可以在茶园全面施用,如果底肥不足,可集中在种植沟里施入, 开沟时表土深土分开,沟深40-50厘米,沟底再松土15-20厘米,按层施肥,先 填表土,每层土混合均匀后再施上一层。 2)基肥 时期:主要是取决于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的时间,一般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立即施用,宜早 有宜迟。山东茶树基肥的施用时间应在“白露”前后为好。 方法:1 ,2年生茶树:在距根颈10 ,15cm处开宽约15cm 、深15 ,20cm平行于茶行 的施肥沟施入。 3 ,4年生茶树:在距根颈35 ,40cm处开宽约15cm 、深20 ,25cm平行于茶行 的施肥沟施入。 成龄茶园:沿树冠垂直下位置开沟深施,沟深20 ,30cm。 坡地或窄幅梯级茶园:要施在茶行或茶丛的上坡位置和梯级内侧方位,以减少肥料的流失。 3)追肥; 催芽肥:每年茶树地上部分恢复生长后,第一次追肥。施用时期以越冬芽鳞片初展 期最好,一般在开采前15 ,20天左右为宜。 夏秋肥:在春茶、夏茶结束后,新梢生长停止时进行 对于气温高、雨水充沛、生长期长、萌芽轮次多的茶区和高产茶园,需进 行第四次甚至更多的追肥。每轮新梢生长间隙期间都是追肥的适宜时间。 4)叶面施肥: 喷施时期:晴天宜在傍晚,阴天可全天喷施。 33、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 ,分枝结构合理:分枝层次多而清楚,骨干枝粗壮而分布均匀,采面生产枝健壮而茂密。 ,树冠高度适中:为培养高产优质的树冠和有利于茶树体内树液流动的旺度,培养树冠 高度以控制在70~80cm为好。 ,树冠广阔,覆盖度大:高幅比达到1:2或1:1.6,树冠间距20~30cm,树冠有效覆盖度 达到90%的水平。 ,有适当的叶层厚度和叶面积指数:中小叶种 10~15cm大叶种 20~25cm叶面积指数应以 4~5为优。 34、修剪对培养高产优质树冠的作用。 1、改变幼苗自然生长的主轴优势、培育健壮的骨干枝 2、调节成龄茶树的生产枝密度和粗度,改变芽叶的数量和重量 3、控制树冠高度和平整度,调节采面芽叶的分布 4、促使侧枝生长,扩大树冠覆盖度 35、茶树修剪技术:类型、对象、目的、方法 茶树修剪技术:定型修剪 ;整形修剪;轻修剪;深修剪;更新修剪 ;重修剪;台 刈 一、茶树定型修剪 目的:促进侧芽萌发,增加有效分枝层次和数量,培养骨干枝,形成宽阔健壮的骨架。 对象:幼年茶树或衰老茶树改造后的树冠。 时期:二足龄至四足龄茶园 修剪次数:常规茶园一般进行 3,4 次。 二、茶树轻修剪 目的:刺激茶芽萌发,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5cm。以 剪除冻害枝及病枯枝等为原则;整饰树冠面,清 除突出枝,延缓鸡爪枝的形成一般剪去3~5cm,以 剪除冻害枝及病枯枝等为原则 还可更细的分为修平、修面 三、茶树深修剪 目的:剪去树冠上部10,15cm深的 鸡爪枝,使树势恢复健壮,提高育芽能力。 茶树树冠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后,树冠面上的分枝愈分愈细,长出许多浓密 细弱 密集的分枝,俗称“鸡爪枝”。这种小枝的 结节增多 ,阻碍养分的输送,枯枝 率上升,所萌发的芽叶瘦小,对夹叶增多,育芽能力衰退,产量和品质下降。 茶树更新方式 四、重修剪 对象:树冠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较强的生育能力、树冠上有一定绿叶层 的茶树。 技术:剪去树高的1/2或略多一些,留下离地面高度30,40cm的主要骨干枝。 五、台刈 对象:树势十分衰老,骨干枝上地衣苔藓多,芽叶稀少,枝干灰褐。 技术:离地面5,10cm处剪去全部地上部分枝干。 36、不同茶类的采摘标准 绿茶:名优绿茶—芽、1芽1叶初展或1芽2叶初展 大宗绿茶—1芽2、3叶 红茶:1芽2、3叶 黄茶:芽?1芽4、5叶 黑茶:1芽5、6叶的成熟枝梢 白茶:芽、1芽2叶 青茶:1芽3、4叶(顶芽已成驻芽) 37、如何从茶树品种选择和茶园建设上满足茶园机械采摘(待) 一、适应机采茶树树冠的培养 需经系统修剪 (包括定型修剪和轻修剪) , 将树冠培养成弧形或水平形。 38、茶树鲜叶验收分级的4个因素(自) 1)嫩度;茶树茶叶生育的成熟度 2)新鲜度;保持鲜叶原有理化性质的程度 3)匀度;同一批鲜叶均匀一致的程度 4)净度;鲜叶中含有茶类和非茶类夹杂物的程度。 39、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重要特征。(自P369) 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重要特征;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40、如何实现茶叶生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41、学习良种利用课程的目的意义(生化品质、遗传性状) 1、茶树种质是茶叶生化品质多样性的基础 2、 茶树种质是茶树遗传性状多样性的基础 (1)茶树理化性状多样性 :安吉白茶(高茶氨酸) 、南昆山毛叶茶(无咖啡碱) 等 (2) 茶树表型性状多样性 :叶色(紫、白、黄、红等) 、外形(树姿、树型、叶形等) 茶树品种之间的差异,形成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的利用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资 源基础,不仅可以开发出品质风格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还能在食品、医药、化工、园林等 领域拓展茶树的利用研究。 42、茶树多样性的基础(遗传变异) 是什么原因产生了如此众多的、各种各样、各具特征的茶树“品种”, ——茶树的遗传变 异 。 43、茶树的变异类型 茶树营养器官的变异 树型、树姿、叶形、叶片大小、叶色„„ 茶树生殖器官的变异 花、果、花粉„„ 茶树物候期的变异 萌芽期 … 茶树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异 成分含量、抗性… 44、茶树的演化路线 茶树由原始型形态向进化型形态的变化。 • 茶树的演化途径 :1、云-桂-粤-琼;2、云-黔-湘-赣-闽-台;3、云-蜀-渝-鄂-皖-苏- 浙 ; 4、云-蜀-陕-豫 45、茶树种质资源与品种(概念、类型、特点) 茶树品种: 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而创新育成的茶树栽培群体;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都能符合茶叶生产发展的需要。 茶树品种的特点: A(特异性: 茶树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区别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如安溪四大当家茶树品种: 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本山 B(一致性: 经繁殖后,除了可预见变异之外,茶树品种内个体在形态、生物学和主要经济性状等方面应相对整齐一致。 C(稳定性: 多代次繁殖后,形态、生物学和主要经济性状保持相对不变。 D( 地区性: 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 时间性: 在茶叶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 分类:来源—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制造种质资源 繁殖方式—有性系种质(17个)、无性系种质(107个) 124个国家级茶树品种(福建26个) 46、茶树优良品种(概念、评价标准、作用、现状) (1)、概念: 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摘制度下,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茶品质优良,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较强的茶树品种。 (2)、评价标准: • 丰产性:增产15%以上。 • 适制性:适制当地茶类,质优,适制性广。 • 适应性:对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 • 抗逆性: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较强。 (3)、茶树良种的作用 (1)改进茶叶品质 。 (2)、提高茶叶产量。 高产的良种比一般品种可增产15%-30%以上。 (3)、增强适应性和抗性 。 (4)、调节茶叶生产 。 调控茶叶采摘“洪峰”期:早生、中生、晚生品种搭配;品种内生长期较为一致。 提高采茶效率:发芽整齐,再生力强。 (4)现状:1985-2012年,我国先后共审(认、鉴)定了124个国家级茶树品种,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107个。各省也先后审(认)定了150多个茶树品种。 47、茶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 1、原地保存;2、迁地保存;3、室内离体保存 ;4、种子保存 ;5、基因保存 48、茶树育种的概念和目标 (1)、茶树育种 是从天然茶树或人为创造茶树遗传变异中,以茶叶生产发展和人类需求作为目标,进行人为选择和培育,形成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能够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品种,供生产推广应用。 (2)、茶树育种目标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的茶树新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应该具备的优良性状的指标。 它是育种工作的前提和首要因素。 目标: 产量(高产、稳产) 品质(优质、高香) 特异性(早生、多毫、儿茶素、氨基酸、茶色素、咖啡碱„) 抗性(抗旱、抗寒、抗病虫害„) 49、茶树选择性育种(概念、作用 ) 概念: 茶树选择性育种 也称为系统选种,是指从茶树群体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 经过比较、鉴定和繁殖,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作用 : 1、优中选优,简便有效。 2、连续选优,不断提高。 50、提高茶树选择性育种选择效果的措施。 1、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 2、提高性状的遗传力。 3、降低入选率以增大选择强度。 51、茶树选择性育种的类别 (1)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1、自然选择:自然保留和淘汰 2、人工选择:人为保留和淘汰 (2)一次选择和多次选择 一次选择和多次选择指的是在一个选择育种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中,对一个或者几个世代进行选择。 例如: 龙井群体种——龙井长叶——龙井43的选育 52、茶树的经济性状有哪些。 茶树主要的经济性状包括产量性状、茶类适制性、品质性状、抗逆力强弱和春梢发芽期迟早等方面。 53、如何对茶叶产量和品质进行直接和间接的鉴定。 1、产量鉴定 (1)直接鉴定 统计单位面积鲜叶采摘产量。有全年、季节和高峰期采摘计算法三种。 新品种的产量鉴定,从定植后第四年开始记产,统计全年产量,连续3年。 (2)间接鉴定 多、重、快、长是茶树产量因子,通过与产量因子密切相关的一些性状,如树高、树幅、叶片光合强度、单株芽叶数、新梢着叶数、百芽重、发芽密度以及扦插苗发根数等,可间接判断其产量。 多:树冠面可供采摘的芽头鲜叶多。 重:单位芽数重量大 快:新梢生长速度快、可供采摘的轮次多。 长:茶树营养生长期长。 2、品质鉴定 (1)直接鉴定 按照标准采摘鲜叶,并加工成成品茶,进行感官审评。官方鉴定需要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审评鉴定。 (2)间接鉴定 芽叶性状观察:芽叶形态、大小、色泽、茸毛多少。 生化成分测定: 测定一芽二叶生化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主要有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及其组分、黄酮类物质、糖类物质等。 生化成分受到生长环境、测定方法、操作技术误差等影响。 发酵性能测定:氯仿熏蒸法观察叶色变化。 54、茶树选择性育种的一般原则 1、选择目标的制定。 2、有适当且丰富的原始材料。 3、在适宜的季节和树龄中进行选择。 4、根据综合性状并有重点地进行选择。 5、实行选择、鉴定、繁殖与推广相结合。 55、茶树有性杂交育种 概念:是以基因型不同的配子进行交配或结合形成杂种,通过对后代杂种比较、鉴定、选择、 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基础和目的:杂交的遗传基础是基因重组,目的是获得杂种优势,即基因重组所产生的优良 单株,即把两个或更多亲本品种的理想基因,结合于同一个杂种个体,以便培 育出具有多个亲本的综合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类别 :近缘杂交和远缘杂交、 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 、自然杂交和人工杂交 1、创造新品种新类型的重要手段 意义 : 2、生物进化的重要方式 3、研究遗传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 56、茶树杂交育种的方式 杂交方式是指在一个杂交组合里要用几个亲本,以及各亲本间如何配置的问题,是杂交育种成效等有关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的特点确定。 杂交育种方式一:两亲杂交 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为成对杂交或单交。 杂交育种方式二:多亲杂交 是指3个或3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交,又称为复合杂交或复交。 57、茶树杂交亲本的选择和选配原则 选择原则; 1、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的原始材料 2、亲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 3、明确亲本目标性状,分清目标性状主次 4、重视选用地方品种 5、亲本一般配合力要高 选配原则 ; 1、 双亲应具有较多的优点,其缺点能互补 性状互补;是指杂交亲本双方优良性状综合起来应能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亲本之一的优点能克服另一亲本的缺点。 双亲互补:不同性状的互补;构成同一性状的不同单位性状的互补、 2、 选用不同生态型的亲本配组 不同生态型、不同地理来源和不同亲缘关系的品种,由于亲本间遗传基础差异大,杂交 后代的分离比较广,易于选出性状超越亲本和适应性比较强的新品种。 但不意味着生态型必须差异大才能提高杂交育种的效果,关键在于杂交代变异广泛,亲本性状能顺利遗传。 3、 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为母本 由于母本细胞质对后代的影响,后代性状较多倾向于母本。因此,多余母本种质材料的选择确定需要认真考虑。 4、 用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 一般配合力良好,即说明该种群与其他不同种群杂交时均能获得较好杂种优势。 5、 注意父母本的开花期 如何配置不同花期的父母本, 如果双亲花期不遇,则用开花晚的材料作母本,因为花粉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贮藏一段时间,等晚开花的母本开花后再授粉。 58、茶树杂交技术及步骤 (1)杂交前的准备 去雄用的镊子、隔离用的套袋、杂交标签、授粉工具、贮藏花粉的干燥器和干燥剂、消毒用的乙醇等。 (2)花粉的采集与贮藏 在授粉前1-2d,从父本植株上采集即将开放、花粉呈金黄色的花朵,装入干燥的容器中。 (3)隔离 为防止天然异交,必须对母本的花朵进行隔离。隔离操作应在花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 朵开放之前进行。隔离方法分单花套袋隔离和全株隔离。 (4)去雄 茶树虽然是异花授粉,但仍有一定自交结实率。 去雄的时间一般在母本植株 开花前1-2d,方法是用镊子将花瓣轻轻拨开,仔细钳去花药,即彻底去除雄蕊,又不伤及雌 蕊。 (5)授粉 去雄后1-2d,或花朵开放后当天,当柱头分泌出黏液时,花粉易黏着和发芽,为授粉 最适宜时期。授粉时间最好在母本盛花期、晴朗无风天气的8:00-10:00进行。方法是打开隔离套袋或隔离框,用毛笔蘸着花粉轻轻涂在柱头上,至肉眼可见柱头上有金黄色的花粉。授粉后套上隔离套袋或隔离框,编号挂牌标识。 (6)授粉后的管理 授粉后一周,花瓣萎凋脱落,柱头呈褐色干缩状,此时即可去掉隔离套袋或隔离框,以便受精后的子房在自然条件下正常发育。 59、茶树品种鉴定(概念、主要任务、机构) 概念:是品种审定委员会对新育成或新引进的茶树品种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鉴定,按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是否能推广,并确定推广范围的过程。 主要任务:(1)根据品种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的情况,准确地评定新育成或新引进的茶树 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经济效益; (2)确定品种推广价值、适应地区及相应的栽培技术; (3)对新品种的示范、繁育、推广工作提出建议。 机构:(1)1960年以后,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品种审定委员会。 (2)1981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并颁布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试 行条例》,委员会设立茶树专业委员会,开始了国家级品种审定工作。 (3)2003年组织成立第一届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 (4)1987年前,品种认定(强制);1988-2002,品种审定(强制);2003年,品种 鉴定(自愿)。 60、茶树品种审定时如何判断是否具有特异形状, (1)区试感官品质、产量均超过对照,且抗性与对照相当。 (2)区试感官品质明显超过对照,且产量与对照相当。 (3)具有特异性状,如氨基酸总量,3.0%,儿茶素类,25.0%,咖啡碱,1%或,5%,或红茶茶黄素,2.0%;生育期特早,发芽期早于对照10天上,品质产量与对照相当;抗旱、寒、病、虫等抗逆性中某一项或多项抗性强;或具有其他特异性状,并有发展前途和社会效益。 61、我国茶树良种繁育的现状 1、育成一批茶树新品种。 2、发掘并保存一大批的茶树种质资源。 3、茶树育种技术取得重要进步。 4、茶树良种的繁育和推广取得显著进展。 5、茶树良种普及率还有待提高。 62、茶树繁育的特点 1、除极少数茶树品种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外,大多数茶树品种既能进行有性繁殖,也能进行无性繁殖。 2、茶树是多年生植物,种植后经济年限长,一旦种植就不易换种,因此,选用品种的优劣对以后的生产将产生长期的影响。 3、茶树属于异花授粉植物,有性繁殖尤其在无隔离条件下留种,后代产生性状分离,难以保持品种的纯度。 4、茶树是叶用作物,繁育种子和留蓄扦插枝条与鲜叶生产存在矛盾。 63、茶树品种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原因: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基因突变;不合理的选择和不适当的材料繁殖; 不适宜的栽培条件。 方法:严格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机械混杂; 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生物学混杂; 应用正确的选择方法和留种方式防止品种劣变。 64、茶树引种推广的原则。 (1)根据生态条件选择和布局品种 (2)根据栽培条件选择和布局品种 (3)根据现代生产和市场要求选择和布局品种 (4)引种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种植生产试验。
本文档为【茶树栽培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22
浏览量: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