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ord】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

【word】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

举报
开通vip

【word】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word】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111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 比较研究? 文读层 .吴芳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闽南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相当特色.以粤东闽语潮州话和福建泉州话作为粤闽两地闽南方言代表,从 两地文读层之间的差异人手,以语言接触为基础,探讨粤东闽语文读层特点及引起其衰微的原因;并从语音和 音韵的历史比较中推断粤东闽语中古文读层形成的时间. 关键词:潮州话;泉州话;文读层 中图分...

【word】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
【word】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111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 比较研究? 文读层 .吴芳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闽南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相当特色.以粤东闽语潮州话和福建泉州话作为粤闽两地闽南方言代表,从 两地文读层之间的差异人手,以语言接触为基础,探讨粤东闽语文读层特点及引起其衰微的原因;并从语音和 音韵的历史比较中推断粤东闽语中古文读层形成的时间. 关键词:潮州话;泉州话;文读层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1398(2008)04—0111—07 号:1006— 粤东闽语与福建闽南方言有较密切的渊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周边语言环境的差 异,粤东闽语已呈现不少变异的特点,文白异读尤然.长期以来,在适应本方言原有音系特点的 前提下,粤东闽语系统地吸收了一些外方言词语的语音,主要是权威 方言的读音,使之成为本方 言语音系统的一部分,这部分经改造后的外方言词的读音对应原来方言的那部分语音称之为文读 音,而在文读音进入之前本方言固有的读音则为白读音.这种由于词语使用所造成读音层次差 异,一经形成,就体现为一种相互的竞争关系.本文选取潮州话和泉州话进行文白异读的比较, 希望能为深入研究闽南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提供语言材料. 文读层的现状比较 (一)潮州话和泉州话文读层的来源 潮州话的文读音应该有两个来源: 其一,潮汕地区的老人将以前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吟诗时使用的音称为”孔子正”,”孔子正”就是文读音. 收稿日期:2007—12—10 作者简介:吴芳(1981一),女,广东揭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方言研究. ?本文曾在第十三届全国汉语方言研讨年会(2005.9,苏州大学)上宣读.会后承蒙林伦伦教授,伍巍教授批评指正.此 外匿名评审员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忠心的谢意.文中如有任何疏漏,均由笔者负责.文中潮州话的材料 主要来自笔者本人的调查,泉州话的材料主要来自林连通主编的《泉州市方言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王建 设,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鹭江出版社,1994)及甘于恩教授的发音. 112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潮人向来尊崇文化教育,读书求仕之风兴盛.《潮汕文化概说》中叙述:”隋唐以后至宋代,潮 州地区才开始较大规模的封建开化,军事行动(陈政,陈元光人潮)有之,以中原文化人治州 郡者(常辊,韩愈……治潮)有之……”.潮人对这些知识分子十分敬重,对他们带来的中原 文化也相当重视,从南宋开始就在当地修建了不少书院.此外,潮汕的文人在京都做官者也增 多,这些官员在潮汕地区影响颇大,这为中原官话影响潮州话的文读系统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因此,读书吟诗时的”孔子正”和文人仕官传播中原文化是文读音产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二,潮剧唱念的影响.潮剧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旧时甚兴,其唱白是正音潮音混唱,正音 类似读书音,潮剧正音的形成源于宋元时期唱白都用官话音的南戏,当时潮人称之为”正字 戏”.当然,潮州话的文读音并不全是来自潮剧念唱中的正音,潮州话的文白异读系统在正字戏 形成以前就已存在,但潮剧的正字戏在潮汕地区的流行,的确促进了 潮州话文读音系统的进一步 形成,完善并普及.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潮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当地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即 使一些不太识字的妇女老人,也常在他人(如戏爹,戏头)唱念的同时跟着模仿,久而久之, 无论是演潮剧的演员还是听潮剧的观众,都不同程度地学会了这些文雅音.所以在潮剧兴盛的时 期,潮州话的文白异读系统也相对较完整. 而泉州漳州一带文白异读的产生与发展,也有着类似的情况.整个闽南地区读书音的传统也 是由来已久,至今仍保留着;闽地同样也有梨园戏,南戏等等掺杂了文白音的戏曲文化;在粤闽 两地还有”泉潮腔”的说法,可见自古两地在文化上关系密切,两种文化同属于闽文化的一 部分. (二)造成差异的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潮泉两地文读音的对应并不齐整,潮州话文读音大量消失.在调查中, 我们不排除调查个体的误差,但从总体调查的情况看,潮州话文读音大量消失的情况是一种事 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至少有三: 1.大力推广普通话,文读音开始消退.老一辈潮人念书时往往习惯用 读书音,但年轻一代 的学生在教学朗读时已抛弃了文读音这种传统,开始使用普通话,他们对”孔子正”的教学相 当生疏,甚至没有机会接触这种”读书音”.我们让一些年轻人用潮州话朗读诗文时,许多人都 感到别扭,很多原来是文读音的字都用白读音代替.经过推普洗礼的一代人,对文读音已经逐渐 陌生起来了,文读音使用的机会和范围也越来越少了.而泉州一带用文读音朗读的传统相对粤东 地区保留较为稳定. 2.潮剧的没落.与许多地方戏一样,潮剧这种民间艺术同样也陷入低谷,被年轻一代冷落. 在潮剧流行范围越来越狭窄的同时,潮剧的念唱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潮剧毕竟是一种说唱文学, 现代的潮剧演员大多都接受了文化教育,不再像以前的老演员那样只需以口传的方式一代代传诵 读书音的台词.由于要顾及观众的欣赏,现代潮剧要求以口语音代替传统的读书音,这样才浅显 易懂.因此传统的”正字音”戏文也就开始失去了生存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殃及文读音的 流传. 3.闽文化影响的减弱,这是造成以上两种原因的内在机制.粤东与福 建的闽语具有渊源关 系,粤东的潮汕文化古时就属于闽文化的一部分,古潮州漳州泉州相互通话不受很大阻碍,可见 三地语音接近.但由于两地行政区划不同,.历时数百年,必然造成一定差异.福建闽南方言毕竟 处于闽方言的中心地带,中古之后闽方言基本定型,自身的变化相对较小,读书音的传统和闽南 戏剧文化都是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读层的消损较为缓慢.粤东闽语和粤语,客家话是 广东省内鼎立的三大方言,这三种文化背景完全不相同的方言相互之间的影响很大,语言变异的 几率是很高的.受到粤文化客家文化的辐射,福建闽南文化对粤东潮汕文化的向心作用势必减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113 弱.这一离一合造成的综合效应,加快了潮州话原本有浓厚闽方言特征的文读层消损,从而形成 自己的一些特色.] 二文读层音类层面的比较 本文的音类是指一个音节中声韵调三个语音单位的某一项.把音节细分到声韵调的层面,更 能揭示潮泉两地这方面的差异.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潮州话知组字文读层读为ts,tsh,泉州话读t,th; ?潮州话喉牙音开口二等字的文读层一般带一i介音,泉州话多不带; ?潮州话全浊声母平声文读送气,泉州话读不送气. (一)从史实看潮州话和泉州话文读层的形成 在讨论两地文读层在音类上的差异前,我们有必要先对以潮州话和泉州话为样本的闽南方言 文读层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一个界定. 潮泉两地的文白异读,文读层系统上的差异比白读层大,从初步调查的结果看,有两种的推 测:1.潮州话的文读层形成得比泉州话要晚;2.两地文读层同时受官话影响,但潮州话的语音 演变较快,呈现出走得更快的语音特征.这里我们必须借助历史事实材料. 闽语文读层主要来自中古时期的官话,这点当无疑问.需要指出的是,中古是一段不短的时 期,在这个时期里官话本身是发展的,中古前期和后期必然有差异.因此,形成福建闽语文读层 的官话和形成潮州话文读层的官话是否是中古同一个历史阶段就成为讨论的焦点. 黄典诚在《<汇音>与南曲》一文指出:”汉晋移民带来的官话是泉州音的白读,唐代移民 带来的官音为泉州音的文读.”从泉州方面的历史材料中,我们得知唐代是当地方言受官话影 响的重要时期,文读层的形成也应该在这个时期. 《潮汕史》指出:”中原文化成为潮汕的主流文化及潮汕的全面开发是自宋朝开始的”,”安 史之乱后,与潮汕接邻的福建,江西两地,封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到北宋已成为全国先进 之区.这种情形,特别是福建的先走一步,率先发展,对此后潮汕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 义”,”随着’重心’和’中心’的南移,国家政权对南方包括潮汕在内的原统治比较薄弱的地 区加强了控制”,”移民主要从闽迁入,其与闽地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潮州文化从此最大限度地 带上了浓厚的闽文化色彩.”4潮汕和福建地区的历史告诉我们,潮汕地区接受中原文化,包括 语言的影响,决定性的时期是在宋朝以后,福建是在唐代,略早于潮汕地区;宋以后,福建闽文 化深刻影响潮汕文化. 可见,各地闽语文读层的形成是有先后之分,潮泉两地文读层的差异是必然的. 但这里有个疑问,虽然宋以后中原文化对潮汕地区影响很大,然而闽地和潮地关系甚为密 切,两地邻近,移民频繁,按理福建闽语应比官话更为强势,但事实上却是福建闽语的文读音系 统对粤东闽语的影响不如官话强.我们认为其中原因有二: 其一,从文献资料记载中得知,自古潮地就保持”亲闽疏粤”的历史传统,特别是潮漳泉 三地,风俗文化的相似.许多戏剧文献中的人物常是潮漳泉三地人物皆有,人们在Et常交流中没 有过多的障碍,可见语言应相当接近.但我们必须知道,老百姓之间的交流,都是口语,不是书 面语,所以,我们能确定的是当时潮漳泉三地口语音差异不大,而文读音在日常交流中并非相互 影响的主导. 其二,闽语文读层的产生,最初是由于官场上的需要,所谓”正音”就是当时的一种情况. 封建传统观念中读书做官是令人崇敬的,所以官场上使用的语言自然也为人们所遵从,”正音” 逐渐形成一种教化,成为当时潮地许多知识分子的必修课,正音渗透当地方言后也就演变成文读 114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O8年第4期 音.宋代,中央对南粤当地人并不信任,常委托他地人士治之,《宋史?选举志》日:”咸平间, 以新(今新兴),恩(今阳江),循(今龙川),梅州瘴地,选荆湖,福建人注之.”据李裕 民,黄挺在《两宋潮州知州考》一文考证:”北宋已知籍贯者31人,福 建为18人……南宋已知 籍贯者88人,福建为53人”l3,可见,在潮地做官的多为外地人士,且以福建人居多.照这样 一 种情况,官场上使用正音(文读音),那么粤闽两地的文读似乎应该更加接近.但事实并非如 此.粤闽两地闽人在官场使用语言的情况,我们有幸从戏文《金花女》中有段对话中考证: 驿丞:驿丞接爹爹! 生:驿丞,你是哪里人氏? 丞:小驿丞正是漳浦县(的). 生:既是我邻邦乡里,就将白话说罢. 漳浦县在福建漳I,”生”即《金花女》戏文中的主角刘永,系潮州韩江人氏.曾宪通在其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中提到:”正音与方音往往随脚(角)色的身份和出现的场合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外来 脚(角)色用正音,本地脚(角)色用方音;官员用正音,老百姓用方音,官员与官员对话用 正音,官员与手下对话用方音……如果官员与官员是同乡人,则可以例外.”由于古时潮漳泉 三地语言接近,可能出于语言文化亲近的心理认同感,两省的官员交流使用的是口语音.这段戏 文为我们保留了相当珍贵的材料,从中我们可以肯定,即使在官场上,福建的文读音与潮州话的 文读音,在中古时相互的影响并不大. 此外,从唐代韩愈开创了潮人的读书风气,直至宋代.宋代”潮州不但有州学,县学,还 兴办了两所书院,而曾是唐代北都的太原,此时还没有一所书院”_513.文读音教化在宋代甚盛. 当一种语音系统被固定成为一种模式让人们接受时,这个系统是不容易发生更改的.既然一开始 潮汕地区作为文读层的语音系统就来自中古较晚时期,一直以来的读书音传统教学法,使得这个 较晚时期的特征能够较稳定地保留着,并在解放后一段时期里还流行于潮汕,直至后来让位于普 通话教学而衰微. (二)潮州话和泉州话文读音音类层次的差异 既然潮州话文读层是比较晚期的中原官话影响形成的,那么从这些文读音中必然可以发现中 古晚期语音的一些特征.泉州话的文读层是中古较早期官话的渗透,因而其保留的是中古早期的 语音特征.将两地的文读层作对比,从音类层次上的差异中,必然可以窥见中古时期语音的演变 痕迹.? 1.知组字文读层读塞擦音与塞音之别 表1知组字文读音对比 I泉州话潮州话 文读白读文读白读 张tior3”ti讧”(紧张)tsiarj”啦. 长ti3rjtiff(队长)tsiarjtie 涨ti3rjtitsialjti琶 胀tim3tifftsiarjti 长tiorjtD24tshialJt-grj 肠ti313trjtshiaI3txrj ?音韵学上的理论观点可参见董同稣的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2001 出版. 潮,it,l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115 场tiorjtifftshiarjtie 丈tior3.13:tifftsiarjt’~rj”:tie 撞t.习.’t日tsual3t’~rj 2.喉牙音开口二等字的文读层带一i介音与否 表2开口二等喉牙音文读音对比 泉州话潮州话 文读白读文读白读 家ka”ke”kia:ka”ke弘 加ka33ke33kia3ke33 假kakekiake 芽2424?5555gageglage 下上ha22he(下愿)hhe:he? 压5a?2a?aplep 先看表1.闽语不少白读层语音反映了中古之前的语音特征.清代钱大昕就提出”古无舌上 音”的观点,知端两组字不分,这从包括潮州话在内的各闽南方言知组字的白读层中可以得到 印证.中古《切韵》时期,音韵学界对知组的拟音基本是舌面塞音,’,,到了后来的《中 原音韵》时期,知组字进一步演变成塞擦音t,t’,,与庄章组字合流.知组字从塞音到塞 擦音是语音演变先后的关系.王力先生根据朱熹的反切,论证了知组字与照穿床合流应该从宋 代就开始了,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在中古晚期已出现.对比潮泉两地知组字的文读层,泉州话仍 旧读为塞音,但潮州话则已变为塞擦音.这些韵书记录的音韵一般比较接近当时官话的语音情 况.我们知道,闽南方言的文读层正是由于当时官话渗透而逐渐形成,那么,从潮泉两地知组字 文读层读音的差异上看,影响两方言的官话必然不同.影响泉州话知组字文读层的官话更接近中 古初期,而影响潮州话知组字文读层的官话更接近中古晚期,即潮州话知组字文读层晚于泉 州话. 再看表2.《切韵》(《广韵》)系统中,只有三等韵母里出现介音i,现代北方方言中二等字 的喉牙音里出现的介音i,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声母颚化的结果.我们对比《切韵》和宋代的 《集韵》二等喉牙字的反切: 《切韵》《集韵》 嘉古牙切居牙切 牙五加切牛加切 在《切韵》里,喉牙音开口二等字用二等字作反切上字,无三等字作反切上字,而《集韵》 里,则一般是开口二等字用三等字作反切上字.由此可以看出《切韵》,时代二等字和三等字是 有区别的,而其后的《集韵》二三等字已出现相混的情况.《集韵》之后宋元期间的《古今韵会 举要》,直至元代的《中原音韵》,喉牙音二等字都出现介音i,二等喉牙音字从无介音到有介音 是语音发展的先后顺序. 泉潮两地文读层舌上音的有无以及喉牙音i介音的有无,进一步证实了福建闽南方言与潮州 话历史上接受中原官话影响的早晚. 3.全浊声母的文读层送气与否 如表3所示,中古全浊声母在现代闽语读塞音,塞擦音时,一部分送气, 另一部分不送气. 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并不受平仄声调或者韵类的限制,规律性不强,这 种特点已引起学术界的注 116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表3全浊声母之读音对比 泉州话潮州话 文读白读文读白读 舵tO22tuthotua35 代tait.(朝代)thoitOl】 齐tse24tsue24tshitsoi 桥kiaukio24khioukie 叠tiapthiapthieptha 传tuan24tthuexjtlJ 堂t.日tD24tharjtxrj 塘tD24tharjtYrj 亚piD24.,24pherj,55plape 情tsirjtsi百tsherjtsi螽 瓶piDpanphirjparj 庭ti24ti丘24therjti苴 同t3D24ta习24thorjtaJ0 桐t3D24tharjthorjtha~j 重tioI3(重阳,重庆,重复)tithouteo(重庆,重复,两重) 意.对闽语全浊声母送气与否的规律,本文不做探讨,我们的注意力着重于文读层.在《切韵》 系统中,全浊声母是否送气,学术界曾有过不同的讨论结果:一部分音韵学家根据以梅州话为代 表的客家方言全浊声母无论平仄一律送气的情况,以及根据部分吴语全浊声母今有”清音浊流” 的情况,将《切韵》音系的全浊声母拟为送气的浊音;另一部分音韵学家根据徽州方言闽方言 全浊声母兼有送气不送气的现象,并利用汉藏语系中的中古关系词以及中古汉语通假借用的规 律,得出《切韵》(《广韵》)音系的全浊声母为送气的浊音的结论.l8 潮州话和泉州话中古全浊声母在文读层上送气与否的这些差别,事实上隐藏着很珍贵的材 料.前面我们论述了潮泉方言文读层形成的先后历史时问,潮州话最早是在两宋时期,最终定型 可能更晚,李新魁在《广东的方言》一书中认为应该在元代才是最终定型的时期L9J.两地全浊 声母中,主要的差异在平声字上,仄声字的文读音两地几乎都是不送气的.阳平声字,泉州话中 也有少量是送气的,例如”爬”,文读[pha],白读[pe],这些可能是词汇扩散而成.前文 已论证,泉州话的文读层是中古早期的语音特征,正对应着《广韵》系统的这段时期;而潮州 话文读层体现的是《广韵》系统稍后的语音特征.泉州话文读层全浊声母不送气和潮州话文读 层的全浊声母送气的情况,前者代表的语音历史时期应早于后者,即,中古全浊声母从早期到晚 期的演变是从不送气到送气的一个过程.因此,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统,全浊声母应 该是不送气音.本文以潮泉州方言全浊声母文读层送气不送气的差异作为一个证据,赞成中古全 浊声母为不送气. 三结论 综上述,一般认为潮州话和泉州话传统的文读层是在中古时期形成,但仔细对比两地的差 异,至少包含了两个信息: (1)两地的文读层代表着两个语音演变的历史层次,这两个历史层次分别反映了官话系统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117 在中古前后两期的语音特征; (2)潮州话文读层的正式定型应至少在宋之后.其文读层呈现的特征 更接近元代《中原音 韵》时期. 因此,潮州话在中古时期形成的文读系统应该比泉州话稍晚. 参考文献: 陈泓泽.潮汕文化概说[M3.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78. 甘于恩,周洪涛.典型特点与变异特点——域内闽语与周边闽语之语音比较[J].暨南: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5,(2):86—91. 王建设,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M3.厦门:鹭江出版社,1994:45. 黄挺,陈占山.潮汕史: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E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99—101. 李裕民,黄挺.两宋潮州知州考EJ:3.潮学研究.1995,(4). 曾宪通.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之语言考察[c]?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公元出版社 有限公司,2005:34. 王力.汉语语音史[M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36—537. 伍巍.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EJ3.语文研究,2000,(4):41—50. 李新魁.广东的方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298—299. TheComparisononLiteraryReadingsbetweenQuanzhouDialectand ChaozhouDialect WUFang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JinanUniv.,Guangzhou,51 0632,China) Abstract:TheliteraryandcolloquialreadingsofMinnandialectarequitecharacteristic.Startswiththedifferencesinlit- eraryreadingsbetweenQuanzhoudialectandChaozhoudialect,andbasesondialectcontactsituation,thisarticlestudies thecharacteristicofMinnandialectinEasternGuangdongProvince,anddiscussesthereasonsthatcauseitsdecadency. Throughtheanalysisonphonology,wecanconcludethetimewhenliteraryreadingsofMinnandialectinEasternGuang- dongProvincecameintoform. Keywords:Chaozhoudialect;Quanzhoudialect;literarypronunciation 【责任编辑陈雷】 ]]]]]]]]]
本文档为【【word】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