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比较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比较

举报
开通vip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比较闽粤两省经济发展比较 【摘要】同处于泛珠三角的闽粤两省经济,是中国“两岸三地”经 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动力板块。本文对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形态与阶段进行比较,总结了两省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与发展动力、经济质量与人均水平的不同,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泛珠三角 闽粤经济比较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97-04 一、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基本形态研判 1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观察近年来福建与广东经济发展整体状况,两省经...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比较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比较 【摘要】同处于泛珠三角的闽粤两省经济,是中国“两岸三地”经 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动力板块。本文对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形态与阶段进行比较,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两省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与发展动力、经济质量与人均水平的不同,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泛珠三角 闽粤经济比较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97-04 一、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基本形态研判 1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观察近年来福建与广东经济发展整体状况,两省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福建与广东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2006,2012年的6年间,福建的经济总量从7583.85亿元提高到19701.78亿元,与此同时,广东经济总量从26587.76亿元提高到57067.92亿元。从两省的经济总量比重来看,2006年福建的经济总量为广东的28.5%,到2012年已相当于广东的34.5%,6年间比重提升了6个百分点,这表明福建在这6年间经济发展逐步加快,与广东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从相同经济总量时期的发展来看,1997年广东经济总量为7774.53亿元,2005年达到22557.37亿元。可见,广东经济总量从7000亿到超过2万亿,用了8年;而依据福建2012年的实际经济总量预判。2013年经济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这表明,在相同的经济总量时期,福建的经济增速 要快于广东。 2 闽粤两省同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发展走势高度协同,协同度高达78.1%。虽然两地在同一时间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从历年经济走势来看,表现极为相似。从1980,2012年的32年间,两省经济增速同为上升或同为下降的有25年,其协同度占比为78.1%。若从2000-2012年的12年间走势来看,两省的经济走势协同度高达91.7%。 3 闽粤两省经济增速变化以2006年为转折点,福建经济显示后发优势,经济波动系数较低,经济运行更为稳健快速。从年平均增速来观察,在1998-2012的14年间,两省表现出两个阶段不同的经济增速形态。第一阶段,在1998-2005年的7个年头里,福建的年平均增速为10.4%,广东为12.6%。相差2.2个百分点;第二阶段。在2005-2012年的另7个年头中,福建的年平均增速达到13.3%,同期广东为11.5%,高出广东1.8个百分点。 从经济波动系数(标准差与均值比率)分析,在第一阶段(1998,2005年),福建的波动系数为0.109,广东则为0.158;在第二阶段(2005-2012年),福建的波动系数为0.106,广东则上升到0.228,即表明广东的经济走势波动性较强,起伏区间更大,而福建的抗风险能力更强,经济运行相对稳健。 二、闽粤两省经济结构内在差异性与发展动力比较 1 处于较快扩张期的福建经济,产业结构正向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阶段转变。近几年来,福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向工业主导型转变。2000年工业占比为37.8%,至2012年达到43.9%, 工业比重提高了6.1个百分点。至2012年,福建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9.0:52.2:38.8。从贡献率角度来看,2000-2011年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3.9:56.7:39.4。其中工业的年均贡献率达到52.8%。 2 闽粤两省因进入经济发展周期不同,导致两省经济内部结构变化产生差异。广东目前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升级,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增长从生产拉动向服务拉动的方向转变。而福建经济还处在工业化加速时期,在工业强省的战略选择下,资本、资源等要素进一步向工业集聚,结合投资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第二产业发展速度一枝独秀,三产占比徘徊不前。 福建第二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48.7%上升到2012年的52.2%,6年间上升了3.5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处在上升再下降的徘徊阶段,2006年为39.9%,2009年上升到41.2%,此后逐年下降,2012年下降到38.8%。广东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50.6%下降到2012年的48.8%,5年间下降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则逐年缓步上升,由2006年的43.6%上升到2012年的46.2%,5年间上升了2.6个百分点。 3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动力的着力点不同。2000年以来,福建经济的需求结构,由消费驱动型向投资驱动型转变。这一时期福建的投资率从2000年的42.5%上升到2011年的56.2%,提升了13.7个百分点,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更为迅猛,从2000年的31.7%提升到了2011年的74.2%;消费率从2000年的54.4%下降到2009年的40.7%,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从54.4%下降到22.5%,经济增长方式从消费驱动型转变为投资驱动型。 而同一时期,广东经济消费拉动逐渐增强。2000-2012年间,广东投资率缓步下降了4.2个百分点,消费率上升了3.1个百分点;从贡献率来看,2011年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为48.9%,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为49.2%,消费的贡献率比2000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 分析闽粤两省经济发展“三驾马车”拉动形态,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是闽粤两省投资规模均不断扩大,但福建的投资步伐提速明显。广东投资规模在2008年突破10000亿元大关,2010年突破15000亿元。福建的总投资规模2011年才突破10000亿元大关,相当于2008年广东的总投资规模,但福建投资的扩张步伐逐年加快扩大,迅速拉近与广东的差距。2006年福建的投资规模仅为广东的38.3%,2008年为47.5%,2009-2012年依次为47.6%、51.3%、60.1%和65.8%。 二是闽粤两省经济外向依存度均较高,但福建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出口依存度不断提升。2000年以来,福建的出口贸易增长迅猛,年均增长15.5%。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在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28.4%提高到2011年的34.1%,提高了5.7个百分点。 广东的出口依存度要远高于福建。2000年为70.8%,高出福建42.4个百分点,到2011年下降到64.6%。虽然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超过福建的60%。 三是闽粤两省经济在消费拉动上,福建经济消费拉动力表现持续减弱,而同一时期的广东经济消费拉动力则逐渐增强。2006年福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717.62亿元,到2012年已达7149.54亿元,2006,2012年的年均递增速度达到17.5%;2006年广东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9194.29亿元,到2012年为22677.11亿元,年均递增速16.2%。从总量来看,福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广东的31.5%左右,而年均增长速度则比广东略高出1.3个百分点,这表明福建消费拉动的追赶速度,明显小于其经济和投资方面追赶广东的水平。 三、闽粤两省经济质量与人均水平的差距变化 P的比重差距较大。2006年广东 1 闽粤两省财力总量相差悬殊,占GD 财政总收入为5117.01亿元,占GDP比重19.2%;福建为1012.77亿元,占GDP比重13.4%,低于广东5.8个百分点。到2011年,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13668.49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25.7%;福建为2597.01亿元,占GDP比重也相应提高至14.8%。 从近5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看,2007年广东是2785.80亿元,福建为699.46亿元,约为广东的25.1%。到2012年,广东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6228.20亿元,福建则为1776.21亿元。约为广东的28.5%,2007,2012年广东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年均递增速度为19.1%,福建则为21.9%,增速比广东高出2.8个百分点。 2 闽粤两省经济强度和人均水平不一,总体广东明显高于福建,但两省差距显著拉近。2012年广东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0.32亿元,福建为0.15亿元,广东比福建高出0.17亿元,产出效益高出一倍。但从人均GDP的差距变化看,两省差距显著拉近。2006年福建的人均GDP为21105元,是同期广东人均GDP的74.0%;到2011年,福建的人均GDP达到47377元,是同期广东人均GDP的93.2%。从增速来看,2006,2011年的人均GDP增速福建为12.6%,广东为8.7%,比广东高出达3.9个百分点。 3 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分布均呈现不平衡性,但广东经济波动系数更大,经济不平衡发展比福建更为突出。福建下辖9个地级市,处于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的泉州、福州、厦门、漳州等4个市,其2011年的经济总量分别排在全省前四位,这4个市的GDP占福建GDP总量的比重达69.8%。而广东下辖21个地级市,其珠三角9个市的GDP占广东GDP总量的比重达79.3%,比福建东部沿海地区高出9.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密集度较高。 从2011年人均GDP水平来看,福建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人均GDP是最低的1.6倍,福建人均GDP的各市波动系数(标准差/均值)为0.27;而广东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则是最低的6.4倍,波动系数达到0.64,与福建相比,显示广东经济区域发展较不平衡,集中反映出处于粤东南的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经济要比粤西北城市强大。 四、对策建议 1 同处于泛珠三角经济板块的福建经济,与广东相似度高,可适当借 起的广东经济发展模式与经验,以增强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可行鉴先行崛 性和有效性,避免少走弯路与施策成本。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闽粤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形成“两岸三地”经济开发开放的“犄角”,均有各项先行先试改革发展的灵活经济政策,30多年来已积淀了许多经验与创新做法,值得互相借鉴。近几年来,中央赋予闽粤两省的经济特区全面扩容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经济开发区等一大批经济政策,进一步深化了闽粤两省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闽粤两省更应互动互补,互相借鉴,共同构筑推动中国“两岸三地”经济后续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中国“两岸三地”经济新跨越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2 准确研判目前福建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实施积极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发展与扩张增长模式战略,以期在经济总量扩张发展阶段,同步实现经济结构与质量的优化。国内外发展实践都表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相随而起,密不可分。因此,当福建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产业增值链的加粗延长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更多依赖生产性服务业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必然选择。 3 注重加强经济布局和重点产业引导安排,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以此作为福建经济较快增长的新动力引擎。福建在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中,除了积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蓝色经济外,还应注意紧紧把握以下两点:一要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加快发展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通过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经济分工合作机制,推进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二是要构建沿海城市带推动非均衡城市化。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沿海城市确立为优先发展区域,通过实施非均衡城市化推动战略来实现中心城市呈网络状或圈层状的经济辐射效应,达到先在沿海地区形成层级化的城市经济群,并逐步向闽西北山区城市经济梯度推进。 4 借鉴广东发展外向型经济经验,提高福建经济外向度,实施腹地拓展经济战略,陆海并进,延伸港口腹地经济,全面推进福建经济整体量与质的发展跨越。一是注意平衡对外贸易区域方向。首先巩固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传统市场,再努力开拓俄罗斯、东盟等新兴市场,不断提高其在福建对外贸易的地位;二是注意继续充分发挥福建对台湾地区的“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优势。加强两岸经济贸易交流合作,创造 良好的长期发展环境与机制。着力提高对台贸易规模;三是注意拓展内陆地区外贸经济。在不断提高厦门、福州、泉州等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福建内陆地区,继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腹地拓展战略,实行陆海并进。鼓励省内港口、物流企业到内陆承接大宗散货运输业务,大力拓展“铁海联运”业务,加大跨省(区)区域通关协作力度,延伸港口腹地经济。
本文档为【闽粤两省经济发展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8-09-17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