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语文课标卷古代诗文部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课标卷古代诗文部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举报
开通vip

高考语文课标卷古代诗文部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高考语文课标卷古代诗文部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焦作市武陟一中魏秋民 2008年,河南省进入了高中新课标区;2011年,河南将举行进入新课标的首次高考,考试模式采用宁夏模式,试卷将采用新课标卷。 古诗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头戏。为了使考生更好的把握高考古代诗文部分必考和选考内容的命题规律,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现依据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区该板块高考命题情况及考生在高考复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以帮助考生突破难关,提升解答古代诗文阅读题的能力,轻松愉快的迎接2011年高考...

高考语文课标卷古代诗文部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课标卷古代诗文部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焦作市武陟一中魏秋民 2008年,河南省进入了高中新课标区;2011年,河南将举行进入新课标的首次高考,考试模式采用宁夏模式,试卷将采用新课标卷。 古诗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头戏。为了使考生更好的把握高考古代诗文部分必考和选考内容的命题规律,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现依据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区该板块高考命题情况及考生在高考复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以帮助考生突破难关,提升解答古代诗文阅读题的能力,轻松愉快的迎接2011年高考。 一、命题特点与规律分析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古代诗文部分的基本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我想以2008、2009年宁夏/海南卷和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例,通过对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获得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对2011年的命题特点与规律做出预测。 (一)文言文阅读 卷别 选文 选文长度 选文类别 题型设置 分值设置 涉及考点 2008年宁夏/海南卷 《晋书·嵇绍传》 705字 二十五史 人物传记 选择题 翻译题 选择9分 翻译10分 1.实词与虚词的含义 2.筛选文中信息 3.理解分析文意 2009年宁夏/海南卷 《宋史·朱昭传》 646字 二十五史 人物传记 选择题 翻译题 选择9分 翻译10分 1.实词与虚词的含义 2.筛选文中信息 3.理解分析文意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明史·花云传》 581字 二十五史 人物传记 选择题 翻译题 选择9分 翻译10分 1.实词与虚词的含义 2.筛选文中信息 3.理解分析文意               从上面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中我们不难发现,2008-2010年的文言文试题从文本选择、题型题量、设题角度及要点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把追求新异作为目的,可以说这一板块是高考试题中较为成熟、最具信度的一部分,为我们文言文阅读教学展现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其导向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近三年选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文特点: (1)全部选自正史二十五史,由晋书到宋史到明史。选文注重文化传承,重在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加强了民族文化的熏陶。 (2)选文体裁比较稳定,全是史传类作品,选文全以人物传记、写人叙事为主,故事情节相对集中,词语不求藻饰,抒情议论不空泛玄奥,大都是比较浅显的文言文,文章短小,长度600字左右,考生读来难度较为适宜。这符合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3)选文中的传记人物,多为人或孝友,或机智;为官或勇敢果断,或勤政廉明。选文能够对考生产生有益的影响,有助于树立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如08年《晋书·嵇绍传》嵇绍事母孝谨,刚正不阿,忠君爱国;09年《宋史·朱昭传》朱昭文韬武略,舍生取义;2010年《明史·花云传》花云奇人异士,英勇善战,视死如归。 2、命题方式:形式基本固定,试题仍然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选择题和翻译题。 3、考点分布: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实词、虚词、理解与分析、筛选与概括、翻译与理解等内容为测试的重点,一些省市区域也有考古今异义,断句及句式的。考查的文句字词大都能够在课本找到例句,考查的是知识迁移和学以致用,体现了高考自足课本、学以致用的特点,对语文课堂教学会起到一定的鼓励和导向作用。这应当是命题的原则和趋势。 翻译的句子长度适中,大多是文章的关键语句,涉及文章的主旨,和上下文有紧密的联系,句子中含有值得考查的重要词汇和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特殊语气等)。 4、常见问题: ①关键字词翻译遗漏或翻译不清 ②特殊句式、语气没有体现 ③省略成分没有补充出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 卷别 选文 时代 选文类别 涉及考点 2009年宁夏/海南卷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北宋 诗 意象 环境 意境 表达技巧 情感 2009年宁夏/海南卷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南宋 词 意象 环境 意境 表达技巧 情感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雨雪曲 江总 南朝 诗 意象 环境 意境 表达技巧 情感           2008-2010年高考诗歌阅读有以下特点: 第一点,诗歌时代范围扩大,不局限于唐宋,从汉乐府但元明清都有可能涉及。 第二点,诗歌作者的选择上,名家代表名篇比例下降,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上升。以前的选诗,大多在《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古诗文鉴赏工具书中能够查到名家的鉴赏文章,而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文本,基本上都是比较新的、名家不十分关注、没有鉴赏文章的诗篇。这也许也是想跳出已有的框框,给考生一个更加公平、开放的思考空间。 第三点,从考题体裁选择上,诗歌以律诗绝句为主,词以小令为主,不考戏曲。 第四点,从选择诗词的题材内容上来看,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即事感怀类之作为多;相反,咏史怀古和托物言志的题材出现的比较少。 第五点,题目类型和题量固定,两简答题四问共11分;考点固定,大纲要求学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也就主要考查诗歌的意象、意境、思想感情、主旨内容、语言、艺术手法、人物形象。 第六点,常见的问题: ①能意会不能言传,不知道答什么,语言组织能力差 ②答题不规范,不能正确使用术语,答非所问 ③答得多,条理性差 (三)名篇名句默写 卷别 考查篇目 考查句数 分值 考查范围 2008年宁夏/海南卷 《诗经·氓》 李商隐《锦瑟》 杜牧《泊秦淮》 欧阳修《醉翁亭记》 4句8空 四题任选三题 6分 既有必修内容 也有选修内容 还有课外内容 2009年宁夏/海南卷 诸葛亮《出师表》 刘禹锡《陋室铭》 李煜《虞美人》 3句6空 每空1分 6分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 《荀子·劝学》 韩愈《杂说(四)》 陆游《游山西村》 3句6空 每空1分 6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2010年考试大纲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各地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是指 初中 初中体育教案免费下载初中各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初中阶段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和高中语文课本上推荐诵读的有关篇目中的名句,但也有教材上没有却是大家熟知的名句。该考点的考查以古代诗文为主,并兼有个别现代诗文名句。 近三年来,新课标区试卷对该考点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考查的范围基本上是文言文名篇及古代诗词中的名句,以课本上推荐诵读的名句名篇为主要考查对象,并兼有课外的名句名篇。考查内容一般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涉及思想道德,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勤奋惜时,田园景物等,语言精辟、寓意深刻,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比较深的启迪作用,能够让考生从中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 2、考题以填空题为主要考查形式,都是给出上文填下文或给出上文填下文,没有给语境填写相对应诗句的的形式;分值为6分,08年四选三的形式,09、10年为6空6分的形式。 3、常见的问题: ①会背诵,但关键字(词)写错,主要是音同字、形近字、意近字 ②给出下文,写不出上文 二、2011年命题方向预测 (一)文言文阅读 1、选文规律与趋势: 高考文言文选文的难度有逐年降低的趋势,选文依然会延续前三年的特点: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经史子集”中的史部,正史二十五史。因为正史语言典雅规范,思想纯正,彰显时代的特征,超越的了地域界限,适合全国各地的考生;选文类型依然为人物传记,特别是那些对为人处世有所启迪的人事,表现仁义礼智信勇孝等高尚美德;选文长度600字左右,为比较浅近的文言文,降低阅读的难度。 2、命题与考点趋势: 主要考查考试大纲规定的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考查学生文本内容筛选与概括、文意分析与理解能力。 命题方式成熟稳定,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以选择题和文本翻译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掌握情况。 2011年会不会有探究性试题登台亮相,我觉得可能性非常大。新课改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个性化阅读、有创意地解读。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探究性题多数表现为对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分歧点进行探究。文言文阅读如何体现新课改的探究精神,会不会象北京卷《宋清传》那样从文言文文本中提出关键语句,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探究,或是换别的形式在文言文阅读中考查探究能力,2011年很有可能。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考察应该会和文言文的考查结合在一起,也许像2010浙江卷的形式单独命题考查。总之,文化经典研读是重要的一个模块,是必考的一个模块。 (二)古代诗歌阅读 1、选文规律与趋势: 诗歌时代不局限于唐宋,从汉乐府但元明清都有可能涉及;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是重点;诗歌仍以律诗、绝句为主,古体诗不容轻视,词以小令、中调为主,考查曲的可能性不大;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主。 2、命题与考点趋势: 题目类型和题量固定,两或三简答题共11分;仍然考查诗歌的意象、意境、思想感情、主旨内容、语言、艺术手法、人物形象,侧重考查形象意象的作用、情与景关系、修辞手法、虚实、动静、烘托、反衬,题干中的注释往往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探究性的试题也许会成为诗歌考查的一个趋势,如2010年辽宁卷诗歌阅读第9题“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这样的试题在其它省份的试卷中也出现过,不排除出现在2011的考试试卷中。 (三)名篇名句默写 1、命题规律和趋势 考查的范围是大纲要求的文言文名篇及古代诗词中的名句,以课本上推荐诵读的名句名篇,并兼有课外的名句名篇。特别是那些兼有思想性、艺术性,能够催人奋进、陶冶情操,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之醇、文学之美的名句,是命题的热点也是复习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文化积淀很深的名句名篇常常重复出现,在默写命题上试卷不回避重复出现的名篇甚至名句,像2010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离骚》出现在6个省份的试卷中,《赤壁赋》出现在5个省份的试卷中,《劝学》、《蜀道难》、《论语》出现在4个省份的试卷中,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三、2011年高考复习及备考建议 一、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复习的前提就是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考试大纲、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明确考试方向、范围、考试形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做到心里有数,复习有谱。 1、文言文阅读:复习要注重教材的典范作用。回归课本,以课本复习为本,吃透课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迁移训练,拓展延伸,把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落到实处。立足课本,总结规律,夯实基础,把课本当做工具书,把课本字词句作为知识迁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化考点意识,如文言文阅读应该注意归纳整理课本教材出现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4大种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落实一词多义,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特别注意用法特殊,古今差别大的义项等用法。 2、诗歌阅读:注意教材诗歌的背诵、鉴赏。对这些诗歌按文体、题材、艺术手法等分类阅读,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3、默写部分:注重名篇名句的检查落实 ①名篇名段第一,名句次之 ②理解背诵第一,补充填空次之 ③课本第一,课外次之;必修第一,选修次之 ④思想性第一,艺术性次之 ⑤质量第一,数量次之 把正确默写作为评价检查落实的唯一标准。 4、要特别重视选修《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读。 二、加强训练,巩固落实 1、文言文阅读 针对高考文言文的特点,加强二十四史中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建议教师在二十四史人物传记部分选取代表性篇章,进行专题研读,使学生一定量的文本阅读,熟悉那段历史,了解那个时期的用语习惯、价值观念。 以二十四史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为主,以其他类型文言文本的阅读为辅。如其他省市高考出现的政论文、文论文、杂记、散文(记人记事写景说理)、序言(书序或赠序)、小品文、小说等多种文体。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文的备考力度也要加大。 备考重点放在对文言词语、句式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上,既要做到能字字落实、准确无误地翻译,又要能对文章内容准确把握,理解到位。要会对文中观点、写作意图、人物形象及其思想品质、写作特点进行主观分析、评价赏析,探究性学习常抓常练。 2、古诗词阅读 把阅读重点放在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以律诗、绝句阅读为主,以小令、中调为主,不放弃古体诗,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主。 重点一是鉴赏作品的语言特点,能对一字、一词、一句的表达效果作出赏析,对诗句的内涵及其表达的情意作出评价;重点二是作品的形象意象,能够识别描述和鉴赏其表情达意的作用;重点三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手法作出分析和评价。 反复训练关于“艺术手法”“炼字”方向的问题;反复训练古诗词的个性化欣赏和对比赏析。 三、强化审题,规范答题 1、文言文阅读强化考点意识,句式、语气、活用、古今异义词;语境意识,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坚持做到“信”、“达”,终极追求“雅”。 2、诗歌鉴赏 (1)注意规律的总结(解决答什么的问题) ①古代各类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 ②古代诗歌常见意象鉴赏的一般规律      ③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情感          ④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规律(构思、描写、抒情、修辞) ⑤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规律(风格炼字、造句)    (2)解题规范的指导(解决怎么答的问题) ①依问解答(问什么答什么) ②恰当地运用术语  ③理论和诗句结合(既有理论概括,又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④分条陈述 上述观点只是博采各家之长的基础上的个人浅陋见解,仅希望能够对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起到星点作用,如有不严谨之处,恳请广大同仁斧正,不胜感激。 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建议 修武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董云 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2010年新课标考试大纲是这样阐述的:“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中语文新课标选考内容之一,自07年登上高考舞台,因其内容贴近现实,语言通俗晓畅,往往成为学生的首选。纵观2010年全国高考试卷,考查到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试卷有上海卷、福建卷、山东卷、辽宁卷、广东卷和全国新课标卷等。 实用类文本的考试,主要为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从选材上看,传记和新闻是试题考查的热点体裁,但报告、访谈、科普文章等也有考查。从选文上看,选文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均十分典型,利于考生对高考新设文体文章的把握。从考查内容看,鉴赏评价、探究能力备受青睐,鉴赏评价侧重就文本特点进行考查并有所拓展,而探究题设题的点和面均进一步拓展。从选材上看,选文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从题型上看,题型相对灵活,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形式多样。从考查内容看,均涉及对语句的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等能力的考查。 从我校两次月考的情况来看,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实用类文本阅读,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学生对文学性文本的主旨把握不准,缺乏想象和联想能力;二是实用类文本讲究实用,操作性强。因此,关于实用类文本的备考就显得特别重要,总结高效实用的高分攻略势在必行。通过近几个月来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答题情况,现提备考建议如下: 一、     把握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加强备考的针对性。从阅读角度说,把握文本特征,才能准确解读文本;从备考角度说,把握文本特征,才能进行政对性的训练。根据考纲,要重点了解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例如传记的文体基本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不允许夸大,缩小,因此也形成了传记独特的语言风格,大多比较朴素平实。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在人物刻画上也较多采用白描手法。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最主要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基本的结构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正标题是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果有副标题的话,它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导语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的揭示新闻的中心。所以,新闻的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新闻的导语部分一般会包括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起因(why)。 二、强化概括、归纳能力的训练,加强备考的实用型。这实际上是在做保留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的工作。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同学往往把“摘抄”等同于概括,所以在答题时虽然写了很多,但是得分甚少,就是在概括知识点这个问题上有疏漏。 三、善于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加强备考的有效性。在书山题海中游弋的学生们,如果注意归纳总结类型题,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纳这几年的高考题,一定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抓住题目是关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起到提纲挈领、涵盖全文的作用,抓住这一信息点,就如同拿到一把开启文章内涵的金钥匙。第二,重视开头段落的提示作用和结尾段落的总结作用。例如新闻的第一段是导语部分,主要有概括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别的实用类文本的开头一般也都有此作用。而结尾的总结性内容常常成为打开全文或所在段信息的金钥匙。第三,重视过渡段和过渡句的作用。我们可以借助它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提示下文等诸多作用来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四、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答案回归文本,加强备考的准确性。无论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含义,还是筛选并整合文本的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点,作者的观点,都是从具体的文本中而来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针对具体的段落或者全篇而设置的,如果淡化或脱离文本,就必然导致“空对空”,回答时只能盲目乱写。所以一定要加强文本意识,要真正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在悟透文本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解题的准确性。譬如实用类文本中的最后一个探究题,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是“探究”,那么解答问题时就应该有充分的自由随心所欲,结果答案写出来之后就是不得分,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对文本中的深层意蕴、人文精神进行挖掘,脱离了文本。 五、揣摩命题者的意图,重视对考察题目的认真解读,加强备考的技巧性。不少学生在解答实用类阅读题时只注重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或者“直接跟着感觉走”,根本不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这就如同低着头走路一样,没有目标感和方向感。此外还要重视对考察题目的认真解读,避免答非所问,走弯道。 六、规范答题格式。探究题重在分析,但分析不是任意发挥,分析应该是扣紧依据和观点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分析逻辑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在指导时,我们很强调学生要在答题时明确观点,分点作答,对于需要分析的题目要做到有“据”。我们还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答题格式:“观点句+分析句+总结句”。考生根据这个基本格式,融会贯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可能写出一个较好的答案。 总之,实用类文本突出的特征是:结构简单明了,语言准确鲜明,表现手法相对单一。相对而言,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特征和规律相对比较好把握。但我们不能因为其比较好把握而轻视它,相反,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掌握其中变与不变的规律、同与不同的关键,捕捉命题的规律和解题的方法。 近三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研读 温县一中   仝淑贞 年份 选材 分值、题量 题型 考查内容 双项选择 简答 2008年 《二十年以后》 (外国小说) 25分, 四题 11.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12. 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13. 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14.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12.环境描写的作用 13.人物性格的分析 14.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或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09年 《孕妇和牛》 (中国小说) 25分, 四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3)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2)人物性格的分析 (3)小说中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4)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或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0年 《保护人》 (外国小说) 25分, 四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2)人物性格的分析 (3)情节安排的作用 (4)探究小说题目在表达主题思想、进行人物塑造、组织情节结构等方面的作用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08、09、10三年的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考查内容都是小说,紧扣《新考纲》,突出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对阅读欣赏的创新思维和个性探究能力的考查。个性化欣赏尤其是对文本独特魅力的敏感和独特体味成了备考训练的重点。考题涉及到了人物形象的分析(3年都有)、环境描写的作用(08年)、情节安排的作用(10年)、小说形象在文中的作用(09年)。 【附:考点题型及分析】 一、环境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很易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常见的命题方式:1、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3、小说几次写到“某某景物”,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1、要善于从时间、地点、行动、季节、气候和景物等描写中揣摩人物的身份、地位、心境,揣摩出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2、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要善于从人与人的关系、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中体悟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时代根源。 3、小说对某一景物进行描写,是为了通过景物描写来传达思想感情,或烘托环境或渲染气氛,即描写是为主旨的表达服务的。 4、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一些套话):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某种气氛⑤推动情节发展 二、情节 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 常式题型 (1)全篇情节分为哪几部分,试简要概括。 解题思路: ①抓住小说里的人、事、物及其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②理清情节发展线索,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 学生存在的问题 ①没有抓住人、事、物及其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导致答案中情节的混乱。 ②情节理清了,但不会叙述,导致失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概括情节要对事件完整叙述,什么人什么事;还要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叙述,否则答案无意义。 (2)分析小说的部分内容在全文所起的作用。 解题思路: 情节是为刻画人物性格、推进小说矛盾冲突、表现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三点交织起来考虑,才能更好的把握情节。 情节的作用一般为四点: 首先是在结构上的作用:一就开头部分来说有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二就全文来说前后照应,使结构紧密、完整的作用;三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引起读者思考和回味的作用;四是线索作用。 其次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再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该题针对这三点都可谈。 以上为常式题型,下面为变式题型,我们也不可不备。 (3)将小说的某个情节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4)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 学生存在的问题:找不到答题角度。应该在结构、主题、人物三者中找好角度 三、人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题型:①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品质,②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人物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意义)。 解题思路: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特别是那些“以小见大“的细节。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第五,要抓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注意分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比较把握人物形象。第六、分析人物性格要从细节入手,细节往往成为设题点,伏笔与点睛之笔是命题者的热点选择,经常要我们分析这些细节的表达效果。 另外,一个艺术形象,如果能对生活现象作出概括,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或引起读者的思考,我们就说这形象具有艺术价值。A、价值判断: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价值观、世界观作出评价。(如评价人物形象的言语、行为、思想) 小小说塑造这一形象在审美认识上的价值(可从艺术形象给人的真善美的启迪的角度来谈) 真: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如人物形象身上兼备优缺点、在现实社会具备的普遍性、真实性) 善:引导人向善(如人物形象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美   内容上: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 形式上:曲折美(结构安排)、语言美 风格上:优美、壮美、凄美 四、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常见的命题方式: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个怎样的主题?3、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个那样的主题,你怎么看?4、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5、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解题思路: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四是根据作者对人物描写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四是问题或原因追问法。从情节与环境追问人物性格命运形成的原因,甚至追问情节形成的原因,是把握小说主旨、探究小说意蕴的重要方法。 五.品味语言特色 1.解答这类题的方法: ①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②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③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2.语言描写的作用:有表现力、感染力,凸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①使读者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③叙述语言简洁、传神。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六.鉴赏写作技巧 1.几种常见的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出人意料的结尾、模式大致相同的结构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2.小说常见的写作技巧: ①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 ②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③伏笔。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④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⑤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⑥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⑦想象。它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有两种,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象;人们根据已有的形象和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过的形象,叫创造想象。 ⑧联想。它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活动。联想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①相关联想,②相似联想,③相反联想,④因果联想。 3.小说结局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⑴出人意料的结局。好处(思维方向):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⑵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好处(思维方向):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⑶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好处(思维方向):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⑷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好处(思维方向):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4.小说开头常见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⑴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好处(思维方向):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⑵写景法。好处(思维方向):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空间和时间范围,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本文档为【高考语文课标卷古代诗文部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771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9-09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