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

举报
开通vip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 231撇捺的复合笔势02 2.4飞带势 什么是飞带势呢,这是有点争议的。 最简单的飞带势是两撇一捺。两撇本身是向背势,所以飞带势也可以说是向背势加上一捺。汉字中用到飞带势很多,有两个部首,本身就是飞带势。一个是“夂”(zhǐ)。《说文解字》:“夂,从后至也。”另一个是“夊”(suī),《曲礼》解释说“行不举足”,走路慢就是夊。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中说:“飞带者,下撇如带首之飞扬也。画家画带,必有风势,无取板煞也...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 231撇捺的复合笔势02 2.4飞带势 什么是飞带势呢,这是有点争议的。 最简单的飞带势是两撇一捺。两撇本身是向背势,所以飞带势也可以说是向背势加上一捺。汉字中用到飞带势很多,有两个部首,本身就是飞带势。一个是“夂”(zhǐ)。《说文解字》:“夂,从后至也。”另一个是“夊”(suī),《曲礼》解释说“行不举足”,走路慢就是夊。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中说:“飞带者,下撇如带首之飞扬也。画家画带,必有风势,无取板煞也。”“板煞”就是板刻、呆板,画带子以飘扬为生动。古人宽衣大袍,往往束有腰带。腰带打结,垂下来就是飘带。大家怎样表现风呢,你看元代绘画,飘带飞扬,就给人 风很大的感觉,画面也显得生动。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那更是靠飘带来表现动感。飞带势就是取象于风中的飘带。 智永《真草千字文》“冬”字,上面就是一个飞带势。下面是铁铃,两个笔势组成了“冬”字。如果飞带势最后的捺笔缩短,成为一点,那飞带势就是“夕阳”的“夕”字形。如智永“多”字,就包括了两个飞带势。 有人认为,飞带势上面还要多一横。戈守智说法是“其法先作策画”,那第一笔是策。所以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飞带势的图例是“歹”字形。也许他认为飞带势不止于飘带,也包括腰带吧。这个分歧,我想是草书引起的。 举例来说,“後”字草书,左边双人旁简化为一竖,右边上面是蟠龙势,简化为一横,下面是飞带势。怀素《论书帖》的“後”字,就是下图左边这样写的,三个笔势。但在怀素《小草千字文》中,“後”字最后的飞带势就多了一横,其实是飞带势第一笔的起笔。 我们知道用笔的规则是“竖笔横下,横笔竖下”,有些人起笔长一点,有些短一点,这样写出来的飞带势就好像是一个“子”字。王羲之《十七贴?严君平帖》“後”字,也是有一个起笔的,整个右面看起来好像是“子”字上面多一横。 如果我们把范围再放大一点,在王羲之之前,索靖《月仪帖》中的飞带势是没有起笔一横的。王羲之之后,智永《真草千字文》有起笔,但是没有明显的一横。唐代孙过庭《书谱》完全学王羲之,起笔类似一小横了。这样一来,索靖和智永写飞带势是“夂”字形;孙过庭写飞带势就是“子”字形,二者略有不同。 智永《真草千字文》“俊”字,右旁中间“八”草法简省为一横,连带下面的笔画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反”字。到真书中,真的写成一个“反”字形了。这也就使有人认为飞带势上面是有一横的。有些真书来之于草书,对草法的理解不同,造成对真书笔势的有歧义。你就当它下面三笔是飘带,上面一横是腰带好了。 简言之,飞带势是比较复杂的笔势。字形如“夂、夊、夕、子、反、歹”,都是飞带势。之所以不同,往往是草书起笔引起的。 飞带势:倒笔书。 还有人这样写飞带势,把最后一笔捺提前写,结果变成了一折加一撇。这种更换书写顺序的写法,就是倒笔书。 冯武《书法正传》的插图,飞带势是这样的形状。但他旁边的说明却是“用于歹、列等字”,和这张图不合。这些插图未必是作者写的,往往是刻制时请人绘制的。 如“特殊”的“殊”字,左边是“歹”,你看隶书《曹全碑》“殊”字,很清楚左边是个“歹”字(古为“歺”,è)。草书,如王羲之《十七帖》,“歹”写为“子”字形状的飞带势。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左边是很标准的“歹”字形飞带势。 但王羲之《兰亭序》“殊”字,用一个倒笔书。后来智永、褚遂良临写的都跟着这样取势,都用飞带势倒笔书。 王羲之《十七帖》一开始是“十七日”三个字。这个“日”是不是有点奇怪,中间一横用了一捺,而且伸出很长。在草书中,“日”字就是一个飞带势。七节课程草书还会详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王羲之《十七帖》“为”字,它就是一个飞带势。孙过庭《书谱》“發”字,是一横加一个飞带势。飞带势形状很多,出现的频率很高,是常用的笔势。 3.撇和横的组合 3.1瞑人势 前面讲过,撇捺组合为一个“人”了,是交争势。那撇和横组合的复合笔势,叫瞑人势。“瞑”就是闭上眼睛睡觉,如《庄子》“神农隐几阖户昼瞑。”瞑人势就是睡倒的一个“人”字形。你看《紫薇字样》的举例,“無、乞、每、年、矢”头上都是瞑人势。瞑人势也经常用到,你看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复、知、海、修”都是常用字,都用到了瞑人势。 在王羲之作品中,有时候瞑人势会改用鸟雏势,见《兰亭序》两个“知”字。褚遂良《阴符经》有五个“知”字,这一个肯定没有瞑人势。其他四个起手是不是瞑人势呢,还是竖笔势一开,我不以为褚遂良一上手是写竖,他写的还是撇,所以还是瞑人势,只是转圈极小,甚至直接用折了。根据瞑人势的定义,只要是拉撇组合横,那还是瞑人势。 3.2屈头势 现在反过来,?横加撇是什么笔势,这是屈头撇,或称屈头势,简称屈头。?上一课我讲到交争势时,指出“又”字是交争势,因为交争势是撇和捺的组合。这个撇可以是一个屈头。?拿“有”字来说,起手就是屈头,再多写一横,屈头撇加横,那也是瞑人势。 ? ? ? 这里请各位注意,“永”字八法中有两个撇:一横加一啄,这是折钉势;一横加一掠,这是屈头势。 回过头来讲刚才讲的飞带势。飞带势上面究竟有没有一横呢,如果你用了屈头势,飞带势那上面必然就有一横。 集王羲之《圣教序》“登”字,第一笔就是屈头势。接下来写了九号位的一个点,侧,可理解为捺的缩短。这样就是一个“又”字,交争势;右边两撇一捺,就是飞带势;下面的“豆”就是奋笔势了。当你掌握了笔势,读帖的体会就和普通人不同了。 3.3蛇头势 “永”字八法中横笔也有两个,除了勒,还有策。策加啄,也是一个复合笔势,叫做蛇头势。即使策加掠,也可以归入蛇头势。一策收笔,往往是尖收,这样下一笔啄,起笔就有一个明节点。这个节点 就像蛇的头,而一策就你蛇吐信。智永《真草千字文》“子”字,上面就是蛇头势,很像蛇吐信。“楚”字,中间也是蛇头势。 4.撇捺和竖的组合 4.1立人势 所谓立人势,就是站立的“人”字形。 王羲之《兰亭序》“作”字,左边就是一个立人势,由一啄和一裹所组成。所有撇加竖的组合都是立人势,不管它出现在什么地方。智永《真草千字文》“伯”字,就有两个立人势,啄加竖写了两次,然后加了一个石楯势就完成了。 4.2倚人势 倚人势,是竖笔组合捺笔。捺笔是九号位的笔画,九号位的一个点也是捺。 《紫薇字样》举例:“卧、外、卦”,但它后面两个字例不对,“畝、咎”没有用倚人势。 举一个罕例,三点水旁的又一种写法。我们学过散水势、流水势和隔水势几种,用倚人势也可以。尤其在行草书中,一竖加一点,就是三点水。孙过庭《书谱》“汉”字,他有倚人势表现三点水。 讲到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人”一共有多少种笔势, ?撇和捺这个“人”是交争势,这是标准的“人”字,“永”字八法中就是啄(或者掠)组合磔。 ?撇和横这个“人”是瞑人势,就是“人”字横过来,“永”字八法中就是啄(或者掠)组合勒。 ?撇和竖这个“人”是立人势,就是“人”字竖起来,“永”字八法中就是啄(或者掠)组合努。 ?竖和捺这个“人”是倚人势,就是“人”字斜起来,“永”字八法中就是努组合磔。 4.3叠乌势 立人势俗称单立人,单人旁。我们写字还有一个双人旁,在书法中称为叠乌势。“乌”指鸟,叠乌势指一根木杆、或者一棵树上停着两只鸟。 双人旁的字很多,如“得”字。因为双人旁是三笔,所以有时候书法家就用三点水平替代,这样变化就比较多,三点水在草书中还可以简化为一竖。在行书、真书中把“得”字左边直接写成三点水,也是可以的。 我来小结一下这两堂课讲的撇捺复合笔势。 撇加撇,连续两撇是向背势,连续三撇是贯鱼势。撇和捺的组合,“人”字形是交争势,“八”字形是斗鹑势,“几”字形是凤翅势,撇捺一折是蟹脚势,两撇一捺是飞带势。撇和横笔的组合,撇加横是瞑人势,横加撇是屈头势,策加啄是蛇头势。撇和竖的组合有两个,一是立人势,二是两撇一竖,称之为叠乌势。竖笔加捺笔,只有一个倚人势。 总共讲了十三个笔势,各位请多加练习。 本节要点: 飞带势有多种写法。 瞑人势、屈头势、蛇头势。 立人势,倚人势,叠乌势。 复习思考: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中的“髮”字,用了什么笔势,(竖笔势、瞑人势、右侧点、贯鱼势、羊角势、交争势) 王羲之草书“成”字,用了哪两个笔势,(瞑人势、玉钩势、飞带势) 232复杂笔势1 同学来问,二级课程讲到哪里了,还剩下最后一个,复杂笔势。 1.多次复合的笔势 什么是“复杂的笔势”呢,其实有些复杂笔势已经讲过了。 举例来说,一横加一捺是交争势,一竖加一横是竖笔势,这两个已经是复合笔势,它们再次复合,就是烈火势了。烈火势就是一个复 杂笔势,先是有横竖撇捺这四个单一笔势,然后两次组合,产生了烈火势。 1.1三牵绾 类似的笔势很多,就拿横竖撇捺四个点画来说,还可以组合成另一个笔势:三牵绾。 首先,竖横为竖笔势,中间有抬笔一次;其次,撇捺还是先组成交争势。然后,把交争势移到竖笔势的左边,这就是三牵绾。“三”表示多,“绾”是盘结的意思。唐代刘禹锡有诗:“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三牵绾”就是多次牵连盘结的意思。, 王羲之《兰亭序》“是”字,清楚地让我们看到这四笔是怎样盘绕的。竖笔下来,踆锋小圈,向右写一横,然后收笔向左,藏锋起笔写下面的撇,最后是捺。这三牵绾是不是多次盘绕转圈,这是比较复杂、多次复合的一个笔势。 要注意,三牵绾盘绕虽然多,但大小圈要有分别,小圈只是节点。赵孟頫学王羲之,笔锋行走的道路没有错,但他把小圈全部变为大圈,应该收笔的,他反而夸张,结果使人眼花缭乱,近于油滑。早在宋代黄庭坚曾经有这样的感慨:“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高低雅俗在书法中相差很大。有关大小圈裹束在一起的问题,三级课程还要细讲。 这几个“是”字,下面都是三牵绾。注意三牵绾的横都写为一点。这是因为要绕回去写撇捺,所以才会这样写。 上一课讲到蛇头势,我举过智永《真草千字文》“楚”字,中间蛇头势下面,就是三牵绾。虽然没有写出牵丝,但走法和王羲之洗一样的。三牵绾用得不多,欧阳询《九成宫碑》的“足”字,上面是“口”,竖笔势,下面是三牵绾,很标准的写法。但王羲之小楷《东方朔画赞》“足”是这样写的。王羲之这种写法很早就有,西汉虎威医学汉简中就出现过,这是隶书的简化,来自于章草,后来被采入真书中。真书 和行书中,三牵绾经常换用这一写法,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的这两个“足”字。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凝”字,褚遂良《阴符经》“是”字,都不写三牵绾,而换用两点一捺。 真书不是印刷体,它是手写体,取势变化很多。又是“走”字,篆书是这样写的,下面是“止”。隶书中,如这个“起”字,左边的“走”跟篆书一样。颜真卿《多宝塔碑》真书“起”字的“走”,下面的“止”取三牵绾这个笔势;而褚遂良《阴符经》“起”字用了两点一捺。 1.2曲钩势 它也是两个复合笔势再次组织:一横加一啄是折钉势,你用一策加一啄的蛇头势也可以。然后一裹加一趯,这一趯可以用钩。最后这两个笔势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笔势:曲钩势。整个曲钩势很像一个“了”字。这最后一趯在真书和行书中用得较多,草书中往往就是一钩。这样曲钩势看起来就是一折加一转,还是“了”字形。 举例来说:智永《真草千字文》“乃”字,曲钩势最后一趯,就是智永那种踆锋很长的趯。这个“乃”字,是先写曲钩势,然后再写一撇。他的学生虞世南的曲钩势,最后一趯看起来有些像钩。虞世南的踆锋动作通常都很小,所以难以判定。至于草书中,“乃”字可能是先写一撇,有时也可能后写,但曲钩势最后的趯往往不写,用一钩带出就可以了。王羲之《十七帖》“乃”字就是很好的例子。 又如“盈”字上半部分,先取曲钩势,然后两撇一捺,这是飞带势。智永《真草千字文》“盈”字就是这样取势的。颜真卿《多宝塔碑》《勤礼碑》“盈”字写法有所不同,中间的飞带势往往多了一撇,反而觉得有点啰嗦。 曲钩势上面是一折,也可以用抬笔功能。比如智永《真草千字文》(西安关中本)草书“巧”字,写法是:左边奋笔势一开半,右边是曲钩势。真书“巧”字就有点不同,左边还是奋笔势一开半,不过要抬笔两次,因为真书的特点是要分清点画;右边曲钩势原本上面是一折,也可以用抬笔功能,这样看起来好像是钩裹势上面加了一横。你取行书和真书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取势是一样,都是奋笔势加曲钩势,真书只是多次使用了抬笔功能而已。 曲钩势第一折抬笔向左,在书法中是常见的。?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幾”字,四个笔势:先写两个蟠龙势;然后是曲钩势,这是抬笔的;最后第四个笔势是倚戈势。这样干干净净的,四个笔势就写完了。?欧阳询《九成宫》“機”字也是这样取势的。?集王羲之《圣教序》行书“機”字,曲钩势就没有抬笔,连写了。 ? ? ?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有两个“機”字,都没有加点。?而褚遂良《阴符经》“機”字八个,取势都一样,但有些抬笔了,有些写得快,类似于行书,没有抬笔。值得注意的是最后都加了一个点,压住倚戈势产生的空白。这是书写者的个人习惯,有时候是下意识的动作。可见《阴符经》很可能是一个临本。 ? 王羲之《远宦帖》草书“虑”字,把“虎”字头简化为一个曲钩势。一折写得很小,一转非常大,线条极其优美,我认为是最漂亮的 曲钩势,力度、疏密和姿态恰到好处,鬼斧神工。你看怀素《圣母帖》“虑”字,平线条啊,根本没法比了。 1.3阜耳势和邑耳势 曲钩势再多一个竖笔,那就成了“耳朵旁”,这一来包括了五个单一笔画,越来越复杂。“耳朵旁”只是俗称,其实跟耳朵一点关系都没有。“耳朵旁”在左边,如“陵”字,这个左耳朵其实是部首“阜”,所以称之为“阜耳势”。“耳朵旁”在右边,如“邦”字,右耳朵本来是部首“邑”,所以称之为“邑耳势”。 “阜耳势”和“邑耳势”,这两个笔势写起来要注意什么呢,大约有三点: 第一,这个耳朵中间有两个空白位,称之为“室”。上面一折形成的折位称为一室,下面一转包围的空间称为二室。通常写起来一转动作大于一折,所以往往二室大于一室。如果反过来,一室大过二室,看起来就有点特别。写阜耳势等于写“乃”字,也是上面小,下面大。 王羲之《兰亭序》“阴”字,阜耳势也是二室大于一室。集王羲之《圣教序》同样如此。请各位注意,起手的折钉势和玉钩势连接处,是有明节点的,也就是折钉势向后顿笔收,然后以侧面写玉钩势。 王羲之《兰亭序》“随”字,有阜耳势,这次用笔不同,折钉势和玉钩势之间没有明节点,是一面锋滚动手法写下来的,所以只有一个暗节点,滚动左右动作的幅度往往差不多,所以一室和二室大小也就相仿了。这个“随”字的下面还有一个曲钩势,这次连接处是换面的,所以形状和上面一面锋滚动的样子不同。 褚遂良《阴符经》中的阜耳势,基本上都是二室写得大。它也有用滚笔写的例子,如第81行第5个字。大家可以注意练习一下。 但特别的效果,也有人喜欢,有人写的。智永《真草千字文》“阳”字,阜耳势第二室就非常小。这墨迹本现在日本,中国西安有刻碑。两个本子一对照,就知道这两个书写者的习惯不一样。 多举几例,大家可以比较。智永《真草千字文》有很多特殊的习惯,如踆锋特别长,二室特别小,我们临帖是要注意。参见上图“陶、隐、陪、随”四字。但是否就要学这些习惯呢,那倒是一定的。除非你很喜欢,否则把二室放大一点也可以。除了智永,柳公权《玄秘塔》也是这样,一折写得很大,下面的玉钩却很小。 第二点,阜耳势是在左边的,右边还有笔画,所以不能写大,通常只占三分之一的位置。邑耳势不同,它是最后写的,留下的空白全是它的,所以大一点也没有关系。 第三点,耳朵旁下面有一个空间,阜耳势因为右面还有笔画,可以填补这个空间。但邑耳势写完就结束了,这空间没有笔画去填补。那怎么办呢,办法就是把曲钩势往下拉一点,不要写得和左边齐平,这样空白就减少了。但这样一来,邑耳势的一竖,就会穿过曲钩势,这在阜耳势中是没有的。 这些都是一般原则,刚才讲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守的。 1.4节耳势 耳朵旁还有一个笔势,节耳势,这是指“卩”的写法。“卩”古同“节”,一种信物。节耳势是狮口加一竖。我们上海人称之为硬耳朵。这样一来,节耳势只有一个室。这个室不宜拉长,但跟刚才邑耳势一样是可以穿头的。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说:“节耳之法,可方可微圆,而不宜太长。”所谓方,就是用明节点;所谓圆,就是用暗节点。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卿”字,就是用圆节点,也就是顺时针转出来的。而且我们看到,这个节耳势是穿头写的,还放低了一点。其他如“却”字,右旁的节耳势,差不多放低了一半。也就是说阜耳势往往和右边差不多高低,而节耳势就是要低一点。 褚遂良《阴符经》“命”字,可能看到用明节点,一竖穿头的写法。这个节耳势不能放低,因为它上面还有其它笔画,一低字心就会出现空白,结构就散了。 节耳势的其他用法 一个笔势产生后,类似的写法都可以称之为这个笔势。节耳势还有其他用法。如智永《真草千字文》“服”字,中间就是一个节耳势。 节耳势在草书中,一竖经常缩小为一点,所以今后看见这样的形状,都可以称之为节耳势。看上图“即、命、卿”三字,这就是节耳势在草书中的写法。 孙过庭《书谱》“矣”字,上面是什么笔势呢,因为形状和节耳势完全相同,所以都可以归入节耳势。 本节要点: 三牵绾。 曲钩势。 阜耳势、邑耳势、节耳势。 复习思考: 智永《真草千字文》“蒙”字,用了什么笔势,(横爻势、冖头势、曲钩势、向背势、交争势) 智永《真草千字文》“阳”字,用了哪些笔势,它是不是少了一横,(阜耳势、竖笔势、曲钩势、向背势。比印刷体少一横。) 233复杂笔势2 1.5竹箨势 今天介绍一个转圈的复杂笔势,叫竹箨势,俗称反犬旁。我们学过一圈半转动,就是钩裹势。钩裹势再加一圈,两圈半就成为竹箨势。 箨(tuò),就是竹皮,竹笋的壳。竹箨势就是取象于竹笋剥壳。草书写钩裹势,箭头所指外往往是暗节点,但在真书中这个地方往往用明节点,这会影响到竹箨势的写法。大体来说,就是草书比较圆,真书比较方。 竹箨势在草书中,转动可以看得很明显。皇象《急就章》是章草,孙过庭《书谱》是今草,虽然属于两个时代,但写法是一样的。你看这些字的左边,都是竹箨势,转动可以看得很明显,它们是用暗节点。 但在真书中,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犹”之,左边也是竹箨势。如果把第一、第二两笔拿出来,可以看到第二笔是近于方形,用的是明节点。如果把第一笔移动到左边,这外钩裹势的形状就比较明显。也就是说,智永写竹箨势是先写了钩裹势,然后继续转动,里边再加一撇。 王羲之《兰亭序》“犹”字,竹箨势也是近于方形的,上面有明节点。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下面省掉了一趯。在行草书中,省略一趯是常见的。王羲之《丧乱帖》“获”字,左边的竹箨势下面也没有一个趯。这些都是细节,一些书法家的习惯。这种习惯成为书法鉴定上的重要根据。 从晋唐时期的一些书法家作品来看,很多人写竹箨势第二笔都带有方形,如柳公权《玄秘塔》“犯”字。早期真书中,钟繇《荐季直表》“犯”字竹箨势,看拓本胖乎乎的,好像是圆的,但墨迹本确是方的,可惜起笔有破损。 1.6柳箕势 柳箕势也和钩裹势有关,它由两个笔势所组成:第一个是钩裹势,第二个是向背势。这两个一组合,就成为一个新的笔势:柳箕势。我们可以看到,柳箕势就是一个“勿”字形。 柳箕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柳条编的簸箕。柳箕势外面轮廓是钩裹势,钩裹势本身是一种“包”,这在24课中已讲过,它是右包左。写的时候有三点要注意: (1)右上角用明节点还是暗节点, 如王羲之《东方朔画赞》“物”字,虽然是小楷,但钩裹势写得很方正,转角处用了明节点。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象”字写钩裹势也用方角。褚遂良《阴符经》“象”字,下面柳箕势用了暗节点。有时候临帖会下意识用自己的习惯,请各位注意一下。 (2)上面这个横,是平放的,还是斜放的, 如欧阳询《九成宫》“物”字,上面这个横笔比较平。这本字帖偶然有斜的,但斜度不大,接近于平放。褚遂良《阴符经》“物”字就不同,这横笔明显是斜放的。平放转动的意识不强,斜放其实是根据圆弧走的。褚遂良《阴符经》其有七个“物”字,右边都是柳箕势,上面这一横全部都是斜的。因为是转圈,斜放的动感比较强。 (3)转动多少开始写趯, 你看这个钩裹势的节点,从这个节点拉一根直线下来,下面的一趯就要接近于这根直线。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包围圈大一点还是小一点。我用这个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是给大家看,欧阳询《九成宫》“物”字柳箕势,上面那一条直线下来,通过这个节点,你可以发现下面一趯离开直线很远。褚遂良《阴符经》“物”字,也拉一条下来,一趯碰到了直线。也就是说,褚遂良《阴符经》转圈的意思强,包的空间较多。欧阳询这种称之为横向宽博,褚遂良这样就是包围紧密。 孙过庭《书谱》“忽”字,拉一条直线下来,一趯超过这条线很多,我们说这个圈包的很紧,近乎一个“围”。当然也不是越大越好,包围空间怎样好看很有讲究,有时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个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间不用两撇,第一撇改写成了一个竖点了,然后长长一掠,一长一短,也相当好看,这还是向背势。 1.7舞鹤势 舞鹤势就是一个“示”字形。这是一个使,奋笔势,一开半,然后下面加一个转,常见的两圈半。一使加一转。为什么叫舞鹤势呢,你跟这张画对照一下,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真的像鹤在跳舞。 舞鹤势第一笔,可以写为横,如柳公权《神策军碑》“神”字。也可以用一个侧点,这个侧点就代表一小横,如智永的真书和皇象的草书“神”字,都是用点的。 褚遂良《阴符经》有六个“神”字,左边就是舞鹤势。你看第一点,全都是用点的。 舞鹤势化势有两种:简化和繁化。 一是简化。原来下面的两圈半,这个转动比较多,向右继续写不方便。所以在草书中,下面的两圈半,简化为一圈半,这可以直接向右继续写下去。 你看这几个草字,左边的舞鹤势都简化了,看起来有点像个“元”字,这样就更容易和右边笔画相连。讲起书写速度,使快过转,这种写法就是尽量减少转,而多采用使。 二是繁化。下面两圈半增加一圈,变成了转三圈半。这样的好处是不但表示“示”字旁,而且还可以表示“衤”字旁。 明代姜立纲《七十二例法》中的“舞鹤势”,是指“衤”字旁,右边是有两点的。而清代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的“舞鹤势”,指“礻”字旁,右边只有一点。这个矛盾就是转多转少的问题,两种写法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一点我们称为舞鹤势,两点就舞鹤化势。 书法是用笔势来组字的,未必是按照点画、部首或笔顺来写的。你看颜真卿《颜勤礼碑》“补”字写得很规矩。“补”是衣字旁。《急就篇注》说“修破谓之补”。但张旭《郎官石柱记》“补”字,竟然写了一个“礻”字旁。这是写错了吗,当然不是,他只是用了一个舞鹤势。中国汉字有很多异体字,来之于书法的笔势。 类似的例子如“被”字,左边是“衤”字旁,智永和虞世南都写了“衤”字旁。但王羲之和褚遂良却写了“礻”字旁,取了标准的舞鹤势,在书法中这是完全正常的。 再如,褚遂良的“褚”字应该是“衣”字旁,但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两个“褚”字却是“示”字旁,舞鹤势。自己的姓应该不会写错吧,实际上也真的没有错。而元代出现的《倪宽赞》两个“禇”字,却是“衣”字旁的舞鹤势。这位作者必定不是褚遂良本人。 如果你还想要确证,可以看看王羲之《十七帖》最后一页。这是唐太宗拿出宫中所藏王羲之手札,给弘文馆的学生作为字帖。当时上石时,由褚遂良校对,所以最后一页有他的名字。这个“褚”字,也是用“示”字旁的舞鹤势,只有一点。 1.8驼头势 如果不用钩裹势,用狮口来包围一些笔画会怎么样,狮口是在二级课程第9课中介绍的。狮口比钩裹势少了一撇,它也是一种“包”,右包左。如果狮口中包有四点,就是驼头势。 驼头这个名字有点奇怪。狮子口中长了四个牙齿,怎么就变成了骆驼了,大约因为狮子牙齿太尖利,骆驼的牙齿才是小一点。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说:“驼头,四点如物之张口露牙,磊磊时出,而以勾笔为吞吐,勿使笔势散漫。”什么叫“以勾笔为吞吐”呢,就是用钩趯包了几颗牙。驼头势,古代又称为屈脚势,托名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说:“屈脚之法,弯弯如角弓之张,鳥、焉、為、烏之类是也。”这里不提骆驼了,说好像一把弓拉开。但这个名字没有说到点的问题,所以不大好。 日本《紫薇字样》说:“屈脚,一名驼头。”又说:“屈脚之勾,须包两点。”你看他说举个例子,狮口的钩趯弯过来,就包了两个点,两颗牙齿。 但所谓包几个牙齿的问题,也就是刚才讲的转圈大小问题。这跟每个人的用腕和审美有关系,并非一致。如颜真卿《颜勤礼碑》“马” 字,包了两个点,但同一块碑另一个“马”字,包一个点。这两个字比较起来,包两个点好像好看一点。但《倪宽赞》“马”字,一个点都没包住。这也是一种风格,并不难看。 还有人总结,这四点的第一点就要写出狮口。这是有道理的,写在里面就局促了。 这里要强调一下,四点横排有各种形式,如三往一复势、布棋势、各自立势等等。驼头势中的四点,没有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要用哪一种。智永写这个四点,最为自由。 驼头化势 四点连写可以省为三点,那就是连波势。王羲之《兰亭序》有只写三点的驼头势例子。再快一点,那就是四点变成一横,这可以说是驼头化势。 有没有两点的驼头呢,也有。王羲之《远宦帖》草书“问”字,就是狮口中加两点,这也可以视作驼头化势。 简言之,凡是狮口中包有东西,不管是四点、三点、两点还是一横,都是驼头势或驼头化势。 这里三个字都是真书,《阴符经》“焉”字写四点;智永《真草千字文》“驾”字写三点,作为偏旁他经常是写三点的;虞世南《破邪论序》“焉”字下面四点写成一横,跟草书写法相同。这些都是驼头。 我有个学生喜欢开玩笑,他说:“老师,我记住了,下嘴唇包住两颗牙,前面露出一门牙,这就是美丽的标准。老人家剩下三颗牙或者两颗牙,也不要歧视。如果牙齿掉光了,只伸出舌头,还是一视同仁。” 本节要点: 竹箨势,钩裹势+一撇。 柳箕势,钩裹势+两撇向背势。 舞鹤势,驼头势。 复习思考: 褚遂良《阴符经》第一个“象”字,用了什么笔势,(向背势、竖笔势、柳箕势、交争势) 褚遂良《阴符经》第二个“象”字,用了什么笔势,和第一个“象”字有什么不同,(羊角势、竖笔势、柳箕势) 234复杂笔势03 1.9双竹势:重复两次的笔势 有些复杂笔势,是重复书写引起的,如双竹势。各位还记得衮笔势吗,二级课程11课讲过。 所谓衮笔,就是手腕连续一左一右。《玉堂禁经》说,如草书的“今”字。王羲之《转佳帖》这个“今”字,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已讲过,褚遂良《阴符经》这个“所”字,右下部的“个”字也是衮笔势,另一个“所”字右下部的“个”字也是衮笔势。 衮笔势重复一次,可以写出一个“竹”字来,称之为双竹势。如王羲之《十七帖》“竹”字就是双竹势。其实它左右都是衮笔势,只是手腕左右的次数不同。 在行书中,左右滚动的次数就会更多一些。王羲之《兰亭序》两个“竹”字,都是双竹势。每个字,左边比右边简单。右边还有多一个或者两个来回,练习的时候,可以先写中线。 “竹”是一个部首,用于字头。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笙”字,褚遂良《雁塔圣教充》“箧”字,就是竹部的。但双竹势在书法作品中用的不多,《阴符经》中一个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双竹势可以用其它笔势替代。 一是用烈火势替代,如文征明《游虎丘诗》“簿”字的双竹势,而是取了烈火势。传为张即之书的“筵”字的竹字头,也用了双竹势。 二是用横爻势替代。秦以前使用篆字,篆字“草”字就是两根小草的样子;而“竹”字是两个表示竹叶的形状。秦代出现了隶字,篆书圆转的线条在隶书中变成了直线。这样一来,“草”字和“竹”字都变成了两个十字。 所以在隶书中,一些竹子头的字,看起来好像是草字头。如“符”字,篆字上面是“竹”字头,到了汉代隶书《礼器碑》写成了“草”字头,所以真书《阴符经》也写的好像草字头,这是跟隶书来的写法。 又如“篇”字,篆字是竹字头,隶书如《景君碑》写成了两个十字(这个字损坏严重,但上面两个十字还是很清楚的),褚遂良《阴符经》也是用两个十字,所以我们说《阴符经》有隶意。 你可以看到,部首在书法中用处不大。两个十字,书法中就是横爻势。无论草字头还是竹子头,都可以用横爻势来写。又如“等”字,原来也是竹字头,但书法中经常换用类似草字头的横爻势。 还如“笔”字的竹字头,既可用烈火势写,又可用横爻势来写。在草书中,竹字头还可以写为两点一横,这就是竖笔势了。 1.10戈法 本级课程29课已有简略介绍,就是一个“戈”字。完整的戈法有五笔所组成,就是勒、磔、趯、掠、侧。“永”字八法有八笔,戈法用了五笔,相当多。戈法比较特殊,运用戈法这个笔势有时会出现不完整的情况。单独写一个“戈”字,当然是完整的。但“戈”作为某个字的一部分,情况就不同了。 (1)借出笔画 颜真卿《多宝塔碑》“战”字,右边的“戈”是完整的,一次过写成的。但集王羲之《金刚经》“成”字,第一笔是左边的撇,反引势;第二笔是一折一转,曲钩势;剩下来的倚戈势加一撇,这算什么呢,本来是一个“戈”,现在第一笔借给了曲钩势,结果戈法自己变得不完整了。 再如“武”字,秦前的古文字中,上面是“戈”,下面是“止”,看得很清楚。但到智永《真草千字文》真书“武”字,先取两个横笔,奋笔势;然后写“止”字,它全部由横竖笔画所组成;“止”字由竖笔开始,你可以认为它是竖笔势,有三次抬笔。其实“止”字是三牵绾的一个化势,三牵绾本来就是表示“止”字的。但剩下来倚戈势再加上那一点,算什么笔势呢,“武”字一开始的奋笔势,是戈法中拆下来的,结果闹得戈法不完整了。 褚遂良《阴符经》“我”字,右边本来是一个“戈”,但这“戈”的一横是和左边共用的。有时候,这“戈”的一横还会缩短了,好像褚遂良《阴符经》另一个“我”字,左边有一横,右边的“戈”没有横。 有些书法家试图保全“戈”字,如这几个大书法家写“成”字,看上去是先写了一个钩裹势,然后写一个完整的“戈”,两个笔势凑成“成”字。但不是所有用到戈法的字,都可以保持戈法的完整的。 古代讲到“戈法”,有时候是指整个“戈”字,有时候只是指当中的倚戈势,就是红色这一笔。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戈法最要紧的是中间的倚戈势。一个“戈”字无论借出哪一笔(我用蓝色虚线表示戈法已经失去的笔画),只要倚戈势还在,剩下部分还是统称为戈法。 如王羲之《兰亭序》行书“咸”字,左边是反引势;中间借了“戈”的一横,组成奋笔势;剩下的笔画还是称它为戈法。 又如皇象《文武将队帖》草书“戎”字,本来是“戈”加上一个“十”字(“十”字是古文“甲”字的简化);但草书中“戈”字一撇借给了“十”字,组成了向背势,剩下的部分称之为戈法。也就是说“戎”字等于“戈法”加“向背势”,用两个笔势就写出来了。 (2)戈法化势 戈法的化势,主要是用倒笔书的方法。一横还是老样子,但一趯本来是向右的,现在改为向左;本来七号位的一撇,现在可以用九号位的捺。至于上面的一点,有时候是可以省略的。 举“武”字为例。皇象《急就章》章草“武”字怎么写呢,上面的“戈”是用倒笔书,写出来就是这个样子。下面的“止”字,可以用外略势来表示(单独写“止”字,还要多一点,但用作偏旁是可以省掉的),这样接合起来,“武”字的草书就写出来了。 戈法的倒笔书,较多用在草书,其他书法家也是这样写的。王羲之《远宦帖》草书“武”字,取势是一样的,戈法倒笔书,很像一个“寸”字。 简言之:一个戈法倒笔书,它可以表示“大”字或“丈”字形,如欧阳询“奄”字上部。它的一点可以点在右上角,表示“犬”字形,如王羲之这个“状”字,左边是竖笔势,右边是戈法倒笔书。它还可以表示“寸”字形,如集王羲之《圣教序》“导”字下面。它可以当作提手旁,如王羲之“报”字左边。如果有两横一竖,书写次序是横竖横,如索靖《月仪帖》“才”字,也是戈法倒笔书。所以,戈法用处是非常广泛的。 (3)戈法的重叠:缩出法 两个戈法重叠,古代称之为缩出法。两个“戈”一上一下,如果这样重叠,这里会出现一个空白,我们说字心松了,不好看。如果把下面的“戈”往上挤一挤,字心的空白就少了,但是下面的一点,和上面的一趯就会碰撞,搅在一起了。 《玉堂禁经》讲到倚戈势一共有四种:秃出、借势、折芒、背抛。下面没有趯称之为“秃出”,踆锋趯就是“折芒”。 当我们写两“戈”重叠时,上面的“戈”不趯,也就是用“秃出”,只有下面的“戈”踆锋趯出。而下面的“戈”省略一点,只有上面的“戈”可以加点。虞世南《破邪论序》“浅”字,就是这样处理两“戈”重叠的。晋唐很多书法家都这样写,我把这个规则总结为八个字:“上戈不趯,下戈不点。”如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浅”字、柳公权《玄秘塔碑》“浅”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写的,赵孟頫《福神观记》“钱”字,上戈没趯,但下戈加了一个点。这地方马上就觉得很挤,这一点真是多余的。 简言之:缩出法不是笔势,他是讲字的结构安排。三级课程“裹束”会详细介绍。 复杂笔势讲完了,又要小结一下。 第一堂课讲了五个笔势:横竖撇捺是三牵绾,其实是一个“止”字;一折一转是曲钩势;另外还有三个耳朵旁,在左边是阜耳势,在右边是邑耳势,它们都有两个室;如果只有一个室,就是节耳势。 第二堂课讲了四个笔势:反犬旁叫竹箨势,“勿”字形是柳箕势,“示”字形是舞鹤势,狮口中有四个点叫驼头势。 今天这堂课讲了两个:双竹势和戈法。 笔势到此介绍完了,为了今后更好运用,暂停两个星期,请各位复习并做好今天的练习。 本节要点: 双竹势。 戈法。 复杂笔势小结。 复习思考: 通常说“永”字有八个单一笔势,但“永”字中有没有复合笔势呢,有几个,(右侧势、狮口势、屈头势、交争势,四个) 二级课程一共讲了多少个笔势,你能把这些笔势整理成一张系统表吗, 235整理笔势 上次布置了作业,请各位整理笔势,排出系笔试系统表。今天跟大家一起来研究,先讲几个基本问题。 一、笔势的历史 书法中讲到“势”,起源很早,差不多有两千年了。如崔瑗《草势》,蔡邕《篆势》等。但这两篇文章所述的“势”,是一种文学性的描写。你看这些句子,只是表达感受,欣赏书体的趣味,不是后来张旭所说的笔势。 二级课程所介绍的笔势,是具体的技法,不是感受。所以张旭所制定的“五势”,是书法技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崔瑗、蔡邕感到书法的“势”,到笔势的具体化,经过了六七百年时间,其间有张芝、钟繇和王羲之这样大书法家的不断努力,到张旭做了一个规范化,成为书法三大技法之一。然后由张旭弟子崔邈亲口所述,学生韩方明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下来,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千三百年了。 二级课程主题是识势,先讲单一笔势,然后是复合笔势。 张旭系统中,单一笔势就是指“永”字八个点画走势,复合笔势张旭讲了“五势”,加起来就是十三势。这书法十三势就是张旭笔势系统的基础。 张旭对笔势的论述,也不是完全由他一个人想出来的,在其他书论中也有笔势零碎的记录,但没有十三势这样完整。后来有大批讨论 笔势的著作,把笔势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如果你感兴趣,也可读读这些书论。 日本也有类似的著作,就内容看,大多是中国传入的,也有一些是日本发展的。 乾隆时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收录了八法异势123个,加上八法本身,共计131个。这是资料相当丰富的统计,到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了。但其中错误也不少,不能拿来就用。 除了戈守智收集的之外,其他古籍中讲到的笔势有多少呢,数十年来,我搜集古人补充的笔势专称达218个。其中不少是重复的,因时代、习惯和方言不同而多出不少名称。实际使用时,用不到这么多。这些特定的笔势专称,只是为了称呼方便。 二、笔势统计和系统表 我在二级课程中讲的笔势,是从古代各种笔势中筛选出来的。这个筛选,有几个标准: 第一是实用,使用频率越高越会入选。 第二次流行,历来为人所公认的,优先入选。 第三是简明,如梅梂(qiú)势和左侧势,左侧势易懂。 第四是符合使转。 我讲课的过程中,经常展示这个课程大纲,提醒各位现在讲到哪里了。笔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看着这张表学习就比较清楚。这个课程大纲,本身就可以当作一个系统表来用。只要把开始那个“理论”去掉就可以了。 我现在就把所讲到的笔试加入这张表中,这也是一个统计。因为这个屏幕大小有限,所以先讲单一笔势。 单一笔势中的点,一共讲了十个。“永”字八法第一点侧势,就是右侧势,古时候就有这名字。 接下来单一笔势中的横竖,一共七个。有同学问,横笔究竟用勒势还是用横势,勒势是笔画名称,横势是线条名称,后面还会解释。竖笔那一课讲到悬针、垂露和铁柱,其实是小圈收笔动作,这是“九用”中的揭笔、顿笔和挫笔三个效果。所以我当时说不列入笔势,你知道一下就可以了。 接下来撇捺的单一笔势,一共八个。撇有两个,啄势和掠势(历史上名称太多,其他不采纳);捺有三个:波势、磔势、戈势。还有三个化势:漫游鱼、击石波、柳叶势。 回到这张总表,单一笔势中点有10个,横竖7个,撇捺8个,共讲25个。但有同学来问,你好像少了一个单一笔势,趯。这位同学很仔细,单一笔势中没有专门一堂课讲趯。这是因为趯不能独立存在,它总是要附在另一个笔画上。“永”字的趯就附在努上。这就是 为什么我讲钩趯都归入复合笔势。这张表本来是课程表,作为系统表用你可以加多一个趯,总数26个。 接下来统计另外一大类,复合笔势。复合笔势中先讲了张旭的“五势”,这是五个。然后介绍后人补充的笔势,分为点、横竖、钩趯、撇捺和复杂笔势五个部分。 点的复合笔势比较多,我把它分为合点、排点、联点三种。合点只有一个,有个旧称叫做栗子势。排点最多,分为五组,从两点排列到四点排列。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排点有15个。联点分为三组有五个笔势。全部加起来就是21个。 下面是横竖的复合笔势,上课时讲了11个。其中顾盼势可以不要,这是竖笔的顾盼势。刚才排表时有点的顾盼势,这两个本质是一样的,只是长短不同。去掉这一个,还剩10个。 再是钩趯的复合笔势,讲了十三个。讲课时也是按照横竖撇捺的次序。最后第二个倚戈势又分为秃出、借势、折芒、背抛。这里没有写,因为这四个属于下一层细分的项目。如果列入表中,那倚戈势就是这四个的总称,你不能说倚戈势共有五个笔势。我意见还是不计入,用起来简明。这跟“乙脚异势”有点不同,历史上没有单独的乙脚势,经常用到是外略势、虿毒势和鸟雏势。 轮到撇捺的复合笔势,分为五组:撇加撇2个,撇加捺5个,撇加横3个,撇加竖2个,竖加捺1个,共计13个。 最后,复杂笔势,就是多次复合的笔势。三堂课,讲了11个。 3.笔势数量统计 回到总表,把后人补充的笔势讲上去,点的复合笔势21个,最多;横竖的复合笔势10个,钩趯13个,撇捺也是13个,复杂笔势11个。总数是多少呢,这是小学算术题,全部加起来99个。 我在一级课程第一课就给大家讲过,字体分为正体和草体。注意这文字学上的草体不是书法的草书。现在又叫做印刷体和手写体。我们查字典,那是查正体,部首有214个。手写体是用笔势,笔势只有99个。跟部首相比,少了一大半。多乎哉,不多也。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笔势的历史。 把二级课程大纲当作系统表。 笔势数量统计。 复习思考: 请思考有没有其他方法,来排列一张更好的系统表, 236笔势系统表的改进 上次统计的笔势,又排出了笔势系统表,初步达到了复习笔势的要求。为什么说“初步”呢,因为,这张系统表只是根据课程进度表做的,没有表达出笔势系统的内在规律。 你看这张表上,有张旭的“五势”,但找不到“永”字八势。“永”字八势分散到单一笔势各组去了。书法十三势是笔势基础,但这张表把十三势零碎化了。 十三势是一个纲,纲举目张。比较好的系统表应该把纲目分清楚。这样一想,笔势系统表比较好的设计就有了。二级课程讲识势,分为单一笔势和复合笔势两大部分,也就是“永”字八势和“五势”,应该放在最前面当作大纲。其他后人补充的专称跟在十三势后面,这就很清晰了。整个笔势系统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接下来只要把专称填进去,这个表就完成了。 先来做单一笔势的系统。 第一侧势,上次表中有十个,但是右侧势就是“永”字八法中的侧点,所以要减少一个。 第二勒势,可以增加仰覆两条弧线。线条中称之为横势的,在“永”字八法中名称就勒势。所以也要减少一个,避免重复。 第三努势,可以增加两条线,纵和裹。把它们放在努势的下面,补充努势。 接着趯势、策势、掠势,啄势,都只有一个。 最后磔势,可以补充两条弧线,波势和戈势。还有三个笔势专称:漫游鱼、击石波、柳叶势。总共6个,这样就全了。 好,回到总表,把单一笔势数量填入,这是包括“永”字八法点画和补充的专称一起计算的。侧势10个,勒势3个,努势3个,趯势1、策势1、掠势1、啄势1、磔势6个,总数26个,和上次统计相同。 下面来看右面和复合笔势这一半,张旭只讲了“五势”,所演绎的复合笔势专称,怎样排在这五个笔势的下面呢, 在排列复合笔势之前,回想一下讲过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不清楚,就难以下手。如“交争势”,排在“五势”中的哪一个笔势下面好呢,能否排出复合笔势系统表,关键在于对“五势”本质的了解。 “五势”的本质:使转 “五势”就是线条组合的五种形式。世界上基本线条只有两种,直线和弧线。直线有纵横之分,弧线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之别。张旭的“五势”,就是根据“永”字八法原来写法来组合的。 ?竖笔势的本质,就是直线纵横组合。以纵笔开始,组合时还可以使用抬笔移位功能。至于多少开数,没有规定。 ?如果换过来,直线组织时以横笔起,称之为奋笔势。奋笔势最小不是一开,而是半开,就是一横。一横是奋笔势的基本元素,也是使的基本元素。同样道理,一竖也是竖笔势的基本元素。 ?弧线和弧线同方向组合,这是转动。“五势”中用钩裹势来表现这一个运动方式。这种转动,认真说起来有两个方向,顺时针转和反时针转。就好像车轮,可以向前开,也可以倒车向后开。 ?衮笔势指弧线和弧线反方向组合,称为滚动。衮笔势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衮笔势还可以是横向的。 ?钩努势,它是直线和弧线组合。细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顺方向组合,用暗节点,这种情况可以归入转动,如狮口、玉钩势等。另一种是反方向组合,用明节点,这就变成折线了。钩努势就是这样的,明节点,有角。这种情况孙过庭没有提到过。 孙过庭定义使转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直线组合是使,弧线组合是转。孙过庭 没有说到直线和弧线组合是什么。我的意见是,这种情况包括了直线和弧线,有使转的基本因素,所以可以说,有使有转,使转牵连。张旭的“五势”,是发展和完善了孙过庭的理论。, 孙过庭又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使转来之于草书,真书中使转是隐藏的,所以,真书形体看起来好像只有点画。所以通常判断使转,往往要以草书为主。褚遂良这个“甸”字,钩裹势都是直线,这是真书中出现的现象,草书中就不会这样硬。但按照习惯,楷书中还是引用草书钩裹势的名称。所以,所谓“五势”,是表达使转的。 我在“五势”中,排过这样的表给大家看。钩裹势和衮笔势是弧线的组合,一个是转动,另一个是滚动。竖笔势和奋笔势是直线的组合,它们都可以使用移位功能。讲到直线和弧线的组合,以钩努势为代表。直线和弧线同向组合可以归入钩裹势转动。钩努势只是表现直线和弧线的逆向组合。这就是“五势”的本质。 我们来试用一下使转的规则,这里以点的化势为例子。我多次说过,书法中所谓点,只是横竖撇捺的缩短。看一组点的运动关系,可以把它拉长点,只看中线,比较容易。 ?相顺两点,其实就是转动,布棋势就是这一种。 ?相对两点,也用这方法,拉长看。你可以看到相对两条弧线,运动本质就是滚动。 ?相背两点,它的走势也是滚动。 ?如果许多点,如三往一复势,前面三点的关系是转动,后面一点的关系是滚动,就总体而言,只能把它归入滚动,不是转动。 复合笔势的系统表 明白了刚才讲的这些基本概念,现在就可以完成复合笔势这一半的系统表了。我先从比较简单的直线组合讲起。 ?奋笔势,横笔起的直线组合。 横短竖长是曲尺势,横长竖短是犁梁势。还有一组包括折钉势、屈头势、蛇头势,这几个都是折,用明节点;横笔加趯加啄,写起来都是先向右后向左。接着一组四个笔势:石楯势、挑土势,十字势、横爻势,都是横笔起,用到抬笔移位功能。总计9个。 ?竖笔势,化势有斸钩势、打钩势,倒笔向左四号位走有蟹爪势。抬笔的有冖头势、宀头势、玉函势、马桩势、铁围势。宀头势这第一点往往用竖点,如果用侧点当弧线计,那就属于弧线和直线组合钩努势那里了。马桩势定义是三个竖,两短一长,两短可能缩为点。折的有蟹脚势、蟠龙势。“永”字中直线如啄、磔都是斜过来的。这一组总数是10个。 ?转动,都可以填写在钩裹势下面。比较容易看的是撇捺一组,布棋势这里画的是两点向左,拉长了就是9号位两个波形线条。下面一组是弧线和直线的组合,包括横竖啄趯。本来是属于钩努势那一组的,因为是顺向的,所以可以当作转动讲,移到这里来了。现在这一组总数是21个。 ?滚动,衮笔势为主的一组。排点、联点中很多是这一组的,大多有相对关系。铁铃两点竖排,有时写相顺,有时写相对,往往用滚动写。三点水的第三点,写起来有时有带笔向上,有时没有带笔,第三点用相对,跟铁铃差不多。一组总数18个。 ?钩努势,指的是直线和弧线的组合。龙爪势点加策,羊角势点加啄。烈火势和三牵绾都包括横竖撇捺。曲钩势和三个耳朵旁都是有折有转,等等。这组总数10个。 好,回到总表,填入数字。钩裹势21个,钩努势10个,衮笔势18个,竖笔势10个,奋笔势9个,还有“五势”本身5个,这样总数73个;加上单一笔数26个,总计99个。 今天这个笔势系统表比上次好,因为把笔势纲目分清楚了。张旭只讲了十三势,这是一个大纲。“永”字八势是材料,“五势”是运用使转。上次系统表是排流水账,这次要考虑使转用法了。张旭的十三势,可说是非常聪明的设计,后代补充的笔势都是在这大纲下面的。 本节要点: 以十三势为纲。 “五势”:使转的五种形式。 新的笔势系统表。 复习思考: 线条和点画有什么不同,你能否以线条为主来设计一个系统表, 237十三势的本意 一、比喻和举例 我们向人解释一件事,经常会举例子,或者打比喻,使听众明白你要讲的事情。但是恰好相反,但是在书法中,古人举一个例子或者打个比喻,背后的道理是不讲给你听的,要你自己去想。, 有人问褚遂良,线条怎样可以好看,褚遂良回答说,“印印泥。”古代打印章是打在封泥上的,好像现在用的火漆印。用印的时候,要用力在紫泥上按下去。褚遂良的意思就是加大下压力度,顶住纸面,但他不直接说出来。后来陆彦远在沙涂上,用利锥画线条,线条非常鲜明,这才恍然大悟,印印泥就是加大力度的意思。笔锋和纸张的摩擦力一大,线条就沉着好看,力量小就飘。随着时间的过去,锥划沙又成为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比喻。 陆羽《怀素别传》:“„„张旭长史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凡草圣尽于此。”唐代怀素问张旭子弟邬彤,草书有什么秘诀,邬彤说,张旭私下讲给他听两句话:“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这两句话又是不容易理解的比喻。其实“孤蓬自振”就是左右来回,“惊沙坐飞”就是旋转,讲明了就是使转,不挑明够你猜一辈子。 怀素又向颜真卿请教,颜真卿说“线条要像屋漏痕。”水珠从破墙上流下来的痕迹中弯弯曲曲的,不是平拖线条。你必须动手腕,来回振动才有这效果。但颜真卿没有明说,只说屋漏痕。要是你家中房子不漏水,就没有机会。 这些书法秘诀,当时是不肯直接告诉人的。 那我们来想一想上次的笔势系统表,书法十三势也是举例。你想唐朝一个不会书法的人,来向张旭请教,张旭只会教他“永”字八法,“回去好好练”,有没有用呢, 现在我们知道,光会写一个“永”字是没有用的。“永”字只是一个字例,不知道背后的道理还是不懂。等你成为张旭的弟子,张老师还会教你“五势”。张旭有没有解释这“五势”背后的道理呢,崔邈没有说,韩方明的记录中也没有,可能是隐瞒了。光是多写五个复合笔势,比普通学生多了五个例子,这样就能学好了吗,这事情还真有点悬。 佚名《翰林传授隐术》有一句重要的话:“夫学书先识宗旨,不知隐术,难以求工。”他说你学习书法要明白宗旨,目标是什么,还要知道那些隐藏的道理,否则是难以把字写好的。 简言之:看见古人打比喻,举例子,他背后必定隐藏着某些重要的道理。当你想通背后的道理,这书才算读懂了。 二、方向和路线 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十三势背后的道理。 文字是由笔划组成的,笔画又称点画。这对文字来说,像这个红线“永”字,笔画写全了,字就写对了。但它的线条好不好呢,当然不大好。粗细全一样,又平又直,没有变化。 写字这件事是写点画,对线条没有特别的要求。后一个“永”字就不一样,它的线条变化丰富,姿态多样。线条好坏,取决于用笔,但二级课程是讨论笔势。笔势讲的是笔锋走势,这两个“永”字笔画的走势是一样的。 我们用毛笔写线条,走势包括两点:一是方向,如这个蓝点走的方向是6号位。二是路线,这个蓝点走的是直线。现在另外有一个红点开始运动,方向还是6号位,那路线和蓝点不同,这次走的是弧线。 笔势只讲方向和路线,不讲用笔好坏。一级课程22课中,我举文征明的“寺”字为例,左边是原稿,右边是我在电脑中把线条改成平拖线。蓝色箭头所指的长线条,本来是滚动的,现在变成直线了;下面的竖笔,本来是8号位弧线努,现在改为8号位纵了。在这个例子中,我没有改变线条笔势的方向,只是改变了路线。改了路线,影响很大,整个字变得呆板了。 方向和路线这两个因素也会反映在我们生活中。你看下面四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他想向东走”,这是方向,到还没有动身。“他沿着东路走了”,这就有方向、有路线。“他从这里一直向东走了”,强调走直路。“他绕过那山,向东走了”,强调走弯路。所以讲到运动,一是方向,二是路线,笔势也是这样。 八面锋在讲什么,这是跟你讲方向。从线条的角度说,以五号位为中心,四面八方都可以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八面出锋。但八面锋没有讲到路线,出锋后可能走直线,也可能走弧线。 把八面锋套入一个“永”字,那就受“永”字形体的限制了。侧势和磔势都走九号位,勒势走六号位,策是走三号位的横,努走八号位,啄和掠都走七号位。趯往往向一号位,或者四号位也可以。所以写一个“永”字,“永”字笔画只用了六个方向。“永”字八个点画不是完整的八面锋,没有二号位方向。 “永”字七号位有啄势和掠势,九号位有侧势和磔势。一个方向有两笔,这是重复了吗,仔细想一想,方向是重复了,但路线却没有重复。啄势和磔势是走直线,掠势和侧势是走弧线。方向相同,但路线不同,这是“永”字给我们重要的启发。 “永”字中六号位没有弧线,八号位的竖没有直线。 简言之,统计一下“永”字表达的笔势:方向:“永”字八个笔画有六个方向。路线:五段直线,三段弧线。 有没有另外一个字八个点画恰巧有八个方向,而且又有直线又有弧线的呢~肯定没有。“永”字是书法线条的一个范例,可说发明者非常聪明。但是其中线条的方向和路线道理,要靠你自己去慢慢领悟了。 隋朝有个和尚智果,写了一篇《心成颂》,其中有“隔仰隔覆”这一条。他说:“‘并’字隔‘二’,‘畺’字隔‘三’,皆斟酌二三字,仰覆,用之。”“畺”(jiāng,疆也)。“并”字有两横,‘畺’字有三横。这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线条的变化,一横的写法未必是直线,而是有仰有覆的。历史上讲到仰覆,智果不是第一个。, 正因为“永”字讲笔势,方向和路线都不够完整,所以历代有补充,横画有补充,竖画也是这样。“永”字竖画有“努”,还要补充裹和直线纵。裹和纵“永”字中用不到,但其他地方会用到。《翰林传授隐术》有一句重要的话:“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取则而已。”这最后一句“取则而已”,说明“永”字八法只是一个例子。学“永”字八法中是取其原则。所有举例或者比喻,都是有缺 点的。如果你要全面检讨书法线条的笔势,最好就是摆脱文字形体的约束,单纯就线条来讨论。所以回过头来看上次这张系统表。 右边“五势”总结使转五种形式是比较完整的;左边“永”字八势不等于完整的八面锋,不要误会。其中有些方向重复,有些方向和路线缺少了。这些缺少的东西,是通过专称来补全的。这个张旭笔势系统表,是相当好的一个表,但你也要记住,受制于“永”字而有一些局限。 三、书法线条 上次思考题,我请大家想一想能否用线条来排一张表。这个意思就是不要拿一个字形框住自己,就单纯的书法线条来研究。 书法线条有多少呢,主要就是这四条:横竖撇捺,每一个方向上都可以有三根线,中间一根是直线,左右两根是弧线,所以是有方向有路线。“永”字八法中有策,这是文字点画名称,这是向上的横,就线条来说,可以包括在横中,不用专门列出。 如文征明“寺”字,三个横都是向上的,从点画角度来说,策是挑,这三笔都不是。从线条角度来讲,还是归入横,只是角度斜一点。 纵横是直线条,接近于纵横的弧线是仰覆努裹。在“永”字中横线称这为勒,是笔画名称,跟用笔有关。但在线条中不用勒,纵横是相对的两个名称,这是习惯用语,没法叫纵勒。 再推演下去,倾斜的线条通常称之为撇捺,但这是总称。分得仔细一点,走七号位的直线撇为啄势,曲线撇为掠势,但上面这一笔没有名字,古书中没有找到。没有这个名字,是因为真书、行书中这一笔不常用到。有两个同学向我建议把这个弧线叫做“拂”,以便补全名称。古书中原本有一个“拂掠势”是啄的别名,是直线不是弧线。现在把“拂掠势”拆开,下面是“掠势”,上面就是“拂势”。九号位磔走直线,起笔、收笔都不计在内;上面这一根是波,“永”字八法第一点侧就是波的缩短;下面这条是戈。这样就全了。 从理论上说,八面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有三条线,这样一来,八个方向就是二十四根线条了。实际上没有这么复杂,汉字主要笔画是横竖撇捺,也就是6、7、8、9这四根线条,其他1、2、3、4方向涉及到外圈,所以往往只用短直线带笔。3号位的策,刚才说可以包括在横线中,只是角度稍微斜一点。有时候3号位也用作趯,如斸(zhú)钩势和打钩势下面的一趯。所以趯的方向比较多,1、2、3、4都可以趯出,不是主要线条。 归结起来,主要直线方向有6、7、8、9,名称是横、啄、纵、磔。它们的反方向,就是1、2、3、4这四条,经常用作短短的一趯。要知道趯不属于独立的单一线条,他是行草书的带笔发展出来的,到“永”字八法才分离为一笔。直线的八个方向都有了,四根主要线条加一个趯就是五种。 接下来弧线,主要方向6、7、8、9,每个方向上面有两条,名称是仰覆、努裹、拂掠、波戈。你可以看到,这都是内向圈。这样一来,八个方向的弧线也齐了。 简言之:书法所用基本线条的笔势,数量并不多。直线五种,弧线八种,其十三种。如果用笔不同,配搭不同,那就非常复杂。 你运笔时,笔锋运动只是这十三种走法。这十三根线条,是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字例中的,“永”字八法用到了一部分,所以说只是范例。 很久以来,我想设计一张表,,把张旭“永”字和“五势”的本意表现出来。单一笔势就是基本线条,直线五种,一趯代表了向个方向,所以留一席给它。弧线八种,都是内向圈。复合笔势就是组合线条,组合手法称为使转,包括直线加直线、弧线加弧线、直线加弧线三组。使包括叠加和移位,转包括转动和滚动,以及使转逆向牵连。 张旭十三势是举例,本意在这表上表达无遗。这张表不是要否定上次那一张,也不是要替代那一张。这张表只是说出了例子背后的意思,是上一张表的补充。 本节要点: 隐藏在举例和比喻背后的真意。 笔势:方向和路线。 张旭十三势真意排列的系统表。 复习思考: 99个笔势够不够用, L1,46拨灯法一课,讲到庐肇反对“永”字八法这个字例,主张韩愈所授的“推拖撚拽”拨灯法,你能排出一个非张旭系统的笔势表吗,【撚,niǎn,捻1,用手指搓转(zhuàn)】 238识势1 一、褚遂良《阴符经》识势举例 99个笔势介绍过了。今天来实战一下,看看是不是好用。我从褚遂良《阴符经》挑一些字例,当然不是全部。 1.“阴”字,左边是阜耳势。右旁上面是交争势,它用的是一啄一折,抬笔用足三分笔,显得非常雄厚。这本字帖有些地方破烂了,但不妨碍我们看比笔势。第三个笔势,竖笔势。只有横竖的笔势很容易看,我讲过,横笔起就是奋笔势,竖笔起就是竖笔势。如果要详细点解释,这是竖笔势四开,一次抬笔。也就是这条阶梯式的竖笔势变形。如果各位都是行家,这种解释就不用每次都讲一遍了。第四个笔势,玉函势,又破损不少。不过《阴符经》还有其他“阴”字,可以参考。以前有些人,如王羲之的追随者,非常忠诚。王羲之字帖上有什么破损,她们照样写出来。这叫“愚忠”,实在没有必要。“阴”字四个笔势:阜耳势、交争势、竖笔势和玉函势。 2.“符”字:上面是横爻势,这个笔势既可以当草字头,又可以当竹字头,比部首灵活得多。第二个笔势,单人旁,称之为立人势。记住立人势定义是一撇加一竖,至于是直线还是弧线没有规定。这一撇可能是啄,长一点也可能是掠,甚至是拂。这一竖可能是纵,也可能是裹,总之很灵活。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立人势的一竖,努、纵、裹都有,而且都很好看。如果临帖时忽略笔势的路线,那就等,于白忙一场。第三个笔势是一个“寸”字形。听过前面课的同学都知道,这是戈法的倒笔书。倒笔书在我们给一个笔势命名时,方便很多。“符”字三个笔势,横爻势、立人势、戈法倒笔书。 3.“经”字,四个笔势:首先是蟠龙势,注意这第一笔下来纸张磨损了,这是不应该断的,你临帖是要把它补上。你现在看到的是点画,从大圆的角度说是不会断的。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箭头所指处不是点,而是收笔向上,这是篆隶写法转化过来的,见“缉”字。第二个笔势是开三点,从笔法角度说就是连续三个挫点。手腕是左,右,右,排成3号位的一直线逐渐向上。右旁第一个笔势是横、啄和点,不是“又”字,是鸡头势的一个变化写法。看草书就很明显,如智永写的这个“经”字,右旁上面就是一个鸡头势。鸡头势是行草书“下”字的变化;上面一点本来是“下”字的横,下面可以写成一个“八”字形。王羲之偶然会写成“又”字形,一竖下来向外转。这种情况下,你认为这是交争势,也是可以的。“经”字最后一个笔势,只有横竖笔画,刚刚讲过,,竖笔起就是竖笔势,抬笔移位就不用多说了。这个“经”字总共四个笔势:蟠龙势、开三点、鸡头势和竖笔势。 4.“上”字,也是只有横竖笔画的字。“下”字归入鸡头势,“上”字归入竖笔势。注意这是钟繇写法,以竖笔开始。王羲之“上”字往往以横笔开始,只好算奋笔势。 5.“篇”字:上篇的“篇”,第一笔势,也是横爻势,表示竹字头。褚遂良《阴符经》中所有的竹字头全用横爻势。第二笔势,全部由横竖组成,奋笔势。“户”字第一笔,有人写啄,有人写短竖。《阴符经》用一横,这是特意和下面两横取得一致,所以这是一个两开半的奋笔势,抬笔一次。你要理解作者的意图。接下来就是单一笔势,掠,收尾用很漂亮的揭笔,粗一点是因为手腕侧。第四个笔势是一个上包下的框架,钩裹化势。最后第五个,框架里面全部是横竖笔画,一个“廿”字形,横笔起,所以是奋笔势。这样“篇”字五个笔势:横爻势、奋笔势、掠势、钩裹化势、奋笔势。 初学笔势的人往往不喜欢单一笔势,她们希望把这个掠势和其他笔画组成复合笔势。其他笔画哪里来呢,就要从前面或者后面笔势中拆出一笔来。前面是奋笔势,拆出最后一横还是奋笔势。这一横加上掠是什么笔势呢,他们这样想,撇加横原来是瞑人势,现在横加撇那就是瞑人势的倒笔书。 还有人到后面的钩裹化势中拆出第一笔,那是一个短竖。掠势加上这个短竖,就是立人势。钩裹化势折掉了这一个短竖,就变成钩努 势了。我向这两个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表示敬意,但我想问问你为什么歧视单一笔势, 十三根线条都是单一笔势,它们也是99个笔势的基础。我们不可能避开单一笔势的,如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凡”字。框架是凤翅势,里面有一个单一笔势侧点。又如褚遂良《阴符经》“贼”字,右旁一上来是两个横笔,第一个横笔是戈法拆出来的,第二个横笔是“十”字拆出来的,两横组成了奋笔势。问题是“十”字留下来的这一笔怎么办,有些同学主张两横加一个反引势组成戈法倒笔书。这想法把事情复杂化了,戈法倒笔书的三个笔画是有次序的:横竖横、横竖撇、横竖捺都可以算,横横竖就不是了。这里最简单的方法,红色这一笔是反引势。反引势还不算是单一笔势,它是撇加趯,也是复合笔势,只是看起来有点像单一笔势。 还有一个字,我很早就让大家分析,这就是褚遂良《阴符经》“出”字。这个字写法和现在流行的笔顺不同,她是三个笔势组成的。第一个笔势是马桩势,先写左右再写中间。注意中间这一竖笔,收笔很高,还有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趯,就是箭头所指的地方。第二势是两横,奋笔势,这个容易。第三势是下面的左右两竖,左面这一小竖是三面 换,你也可以认为是顾左顾右势。就其实质而言,是手腕的扭动。褚遂良《阴符经》中非常明显,数量特别多。 二、99个笔势够不够用, 这个思考题是根据课程主要内容出的。上一堂课的主题是讲“线条趋势和使转”。 线条走势是根据八面锋来的,我们主要用6、7、8、9四条线,也就是横竖撇捺。 方向加路线,共计十三个走势。一趯的方向比较飘忽,1、2、3、4都可以。所以,把它们归拢,只算一个走势,路线只取短直线。这样一共就是十三个走势,还有没有,没有了。 这线条十三个走势,就是笔锋的道路。偶然斜度有点变化,但总体来说,就是这十三条路。如果你用线条描绘物象,那就是中国画。中国画的根本也就在线条。把这十三根线条放入文字中,就是点画。因为彼此是分开的,所以都是单一笔势,成为使转的材料。 使转本身不是线条,只是组织线条的方法。孙过庭提出了“使转”的概念,张旭比较详细,讲了五种功能:叠加、移位、转动、滚动和 逆动(又称使转逆向)。这最后一种直线和曲线反方向的联接,最好也起个简单的名字。我本来想叫它“反动”,但想想也许会引起误会,还是放弃了。 你想,我们每天吃饭用餐,有鱼虾蛋肉,有蔬菜水果,这些是食材。而煎炸爆炒、蒸煮烧烤等等是方法手段。二者合在一起,材料加方法,结果就产生各种各样的菜肴。书法也是这样。 我们的材料就是十三根不同走势的线条。单一笔势有没有遗漏,没有,全部都在此了。我们的手段就是五种使转方式,没有第六种。用这些方法来加工材料,就可以产生极为丰富的变化。在数学上就是排列组合的问题,有兴趣你可以去算一下。书法笔势就是大圈,大圈就是这样出来的。 十三种走势和使转都是从线条角度说的,线条一进入文字就成了点画,这时候就分为实笔和虚笔。点画是实笔,联系是虚笔。 如“三”,是奋笔势。现在看见的是三个笔划,实笔。从线条角度说,奋笔势还有中间的虚笔,但真书中都隐藏了。这就是点画和线条的不同。 又如“五势”中的钩裹势,从点画角度看是这样的,最后是一趯。因为这是从“永”字八法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还可以看见踆锋。从线条角度看是这样,黄色的这部分隐藏了。最后的踆锋动作也不用包括在内了,纯粹是线条的转动。 我经常说临帖时可以先写中线,中线是对点画而言的。筋和节的写法一起画出来,实际上已经是裹束了大小圈。 简言之: 书法材料:十三种趋势的线条。 运用手段:五种使转方法。 所有单一笔势和复合笔势都可以表现,没有遗漏。 从这个角度说,99种笔势是够用的。我们刚才分析《阴符经》几个字,没有遇到99以外的笔势。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不够用呢,就因为撞到没有名称的笔势。 如智永《真草千字文》草书“弟”字。你可以看到他先写了一个曲钩势,然后是一竖一撇。这一竖一撇是什么笔势呢,99个笔势中没有。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最重要保持头脑清醒。这笔势用了什么材料呢,很简单,一竖一撇。运动方式是什么,是转动。你看到这两个因素,这大圈已经写得出来,剩下的问题只差一个名字。其实很简单,一撇一竖转到本来有个立人势。那么这一竖一撇,就是立人势的倒笔书。所以这个草书“弟”字,等于曲钩势加立人倒笔书。 我不赞成多创造新笔势,增加记忆量。没有人觉得背一大堆名词是愉快幸福的事。尽量利用现有的笔势,显得更加方便。缺少名称的都是复合笔势,你把它拆得简单点就有名称了。一这个字为例,如果你想不出立人倒笔书,你就说曲钩势加一纵一掠。这就合格了,非常好,绝没有人可以笑话你。谁笑你你告诉我,我们今后都不理睬他。 今天是识势第一次实战,以褚遂良《阴符经》为例,下次给我讲讲智永《真草千字文》笔势分析。, 这两本基本字帖,希望各位多加研究,有问题多和同学切磋。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分析褚遂良《阴符经》几个字的笔势。 书法大圈:材料和方法。 怎样处理没有名称的复合笔势。 复习思考: 褚遂良《阴符经》“陆”字,怎样分析它的笔势, 褚遂良《阴符经》“拙”字,右旁也是“出”,取势是否和刚才讲的相同, 239识势2 一、智永《真草千字文》真书字例笔势分析 上课分析褚遂良《阴符经》几个字的笔势,看笔势就是看大圈。希望各位慢慢熟练看笔势。现在分析智永《千字文》字例。 1.天。这个字比较简单。两横,奋笔势;撇捺,交争势。是一使一转。 我说一个使,指一次运笔,一个笔势。如这个是一个使,它是竖笔势,一开。这也是一个使,不是两个使,它是竖笔势两开。这还是一个使,它是竖笔势四开。“使”是指直线牵连,所以这三根线都属于使。一次写完就是一个使,开数有不同。使转的“转”也是这样。这是一个转,顺时针转了一圈。这是一个转,顺时针转动两圈半。这还是一个转,滚动来回两次。 2.地。左边是挑土势。“土”、“工”、“士”等字形都是挑土势。挑土势有些人写横竖横,那就是奋笔势抬笔。有些人写竖横横,这就是竖笔势抬笔。挑土势是后人补充的一个专称,它不管笔顺,只管字形。这样讲起来比较方便。接下来这一个笔势,从笔画来说是横竖竖。这是用拨灯法写出来的“十”字。拨灯法是四个动作,推拖捻 拽,简单地说就是画十字。“也”字最后一个笔势,虿毒势。最后那一趯是智永式,踆锋也是画十字。拉出一段短直线后,才开始趯出。 3.玄。第一个笔势,看起来智永写了一个合点加一横。是什么笔势呢,在篆书中,“玄”字上面是一小竖。许多隶书作品中还保持这个竖笔,但是竖横写起来到底不太方便。草书中很多改为横笔了,看起来上面就是一个“二”字;你仔细看这上面第一个横笔,其实是仰势。真书中往往改用一侧点;但和下面的横合在一起还是“二”字形。 这种类似的情况很多,如“高”字,篆隶中也是一小竖。草书中可以写为横,其实是取仰势。行书、真书就有覆势,很可能是“永”字八法只有侧势,所以我们看起来好像一个侧点。 再如“亭”字,情况一样,篆隶中是一小竖,草书、行书改用侧势。王羲之《兰亭序》“亭”字第一笔,应该是合点。 所以仔细分析“二”字形,还有几种不同写法。我们知道,横笔包括三个走势:横、仰、覆。所以横横、仰横、覆横,都可以归入奋笔势。如果上面用的9号位的侧点,那是波的缩短。侧点加上下面一横,可以归入鸟雏势。但鸟雏势是必须把鸟头、鸟脖子和鸟身都写成实笔的。如果鸟脖子是虚笔,通常都归入“二”字形的奋笔势。在草书中尤其如此。 如这几个字(玄、亭、高)的起手第一个笔势,鸟脖子隐藏了。所以都当作“二”字形的奋笔势,上面的点就是覆势。 顺便提一下,智永写一点一横这个笔势,往往是先写一个合点,也就是调锋以后再写下一横。这是学王羲之《兰亭序》“亭”字的写法。好,回到“玄”字,下面很清楚,是一个蟠龙势。 4.黄。这个字我太熟悉了。第一个笔势就是横爻势。很多人说到“黄”字,往往就说“草头黄”。第二个笔势,材料是横竖横竖,运动方式是抬笔移位。这是一个奋笔势。13课讲过“合”字,上面是交争势,下面是一个奋笔势,两开半。这个“黄”字是两开。在草书 中,“黄”字中间往往用曲钩势,就是一折一转。真书中为了笔画清楚,每笔都分开,而且用了很多明节点,曲钩势就成了奋笔势。“黄”字第三个笔势,“土”字形,究竟是先横还是先写中间那一竖呢,应该是中间一竖,竖横横,属于竖笔势。第四个笔势是相对两点,羊角点。 5.宇。这个字分笔势比较简单。第一笔是宝盖头,就是宀头势。第二个笔势两横,奋笔势。第三个笔势,玉钩势。 这里要说一下,玉钩势是一裹加钩趯,反引势是一撇加钩趯。这两个笔势有时候形状很相近,关键是判断一裹还是一撇。褚遂良《阴符经》两个“贼”字,右旁为“戎”(注意《说文解字》解释不同,这里不详说了)。“戎”字其中的“十”字一竖往往写成撇。右边这个用撇非常明显,右边这一个判定为撇上加趯,那就属于反引势。如 果你判定这是裹上加趯,就是玉钩势。好像柳公权写的“成”字,左边这一笔如果你判定为撇上加趯,那就是反引势。 6.宙。第一势宀头势,跟“宇”字一样。第二势钩裹化势,因为最后有一个很明显的趯。你看这两个笔势,左边这是竖横竖,所以是竖笔势。右边这个是竖横竖再加一趯,所以是钩裹化势。两个形状很相近,就是材料不同,钩裹化势多一趯。第三个笔势,竖笔势,“土”字形,刚才讲过了。 7.洪。三个点分开,这是散水势。中间那一点是顾左顾右势,扭动笔心。这样三点都不相同,临帖时要注意这些变化的手法。第二个笔势,横爻势。第三个笔势,一横下面一个八字,这是鸡头势,是草书“下”字化出来的。 8.荒。第一个笔势,横爻势。有关横爻势我等下还有解释。第二个笔势,这次比较明显了,是一个奋笔势。上面一笔虽然角度侧了一点,但很直,不是侧点。没有鸟头鸟身鸟脖子,所以不是鸟雏势。第 三个笔势,竖笔势,材料是一竖一横,方法是抬笔移位。这个笔势还是和上面奋笔势分成两个笔势好。合在一起太复杂,从作者意图判断,他是分开写的。最后这个笔势,看起来好像是竖笔势三开,但注意它不是折,明显用了弧线。材料是两根裹,一根横戈,方向相背,所以是衮笔势。 二、十字势和拨灯法 有些同学提出:“十”字可以有奋笔势抬笔移位一次写出来,那只要有奋笔势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设立一个十字势, 以王羲之这个“十”字为例,写了一横以后,确实是翻手腕抬笔写一竖,相当简单。但抬笔移位不是拨灯法。拨灯法有四个字,推拖捻拽,也就是有四个动作,这是林蕴《拨灯序》明确记载的。卢肇说“东西上下”,写出来也是十字形。但是顺向两圈和反向一圈是不同的,反向一圈不是拨灯法。刚才智永“地”字第二个笔势,横竖竖,只能用拨灯十字法解释大圈,用奋笔势就讲不通。所以要在奋笔势以外另设一个十字势,就是这个道理。 拨灯十字势,草书中有时可以表示“闻”字,有时可以表示“中”字,这不是奋笔势可以做到的。拨灯法也可以用于小圈,其实都是画十字。 三、横爻势和十字势的关系 我在23课介绍过八个草字头的写法。 第一个,先反十字,后正十字,左右相反,这是横爻势。 第二种,横爻化势,竖横竖。两个十字势,横笔打通。 第三种,两个正十字,横竖横竖两次。 第四种,用两个反十字,竖横竖横,如米芾写的“叶”字。 横爻势就是以上这四种:横爻势、横爻化势、两个正十字,两个反十字。 第六种,先写横,然后竖竖。我是用奋笔势两开抬笔解释。有同学想不通,他们希望这一种直接归入横爻势。看见一横两竖就是草字头横爻势,不是简单些吗,问题是还有一横三竖,那怎么办,如王羲之《初月帖》草书“无”字,上面就是一横三竖。索靖《月仪帖》草书“无”字,上面是一横四竖。 一横一竖、一横两竖、一横三竖、一横四竖,这是一个系列,都是奋笔势抬笔移位的结果。方法完全相同,我把它看作是十字势的扩展。中文里有这四个字:十、廿(niàn)、卅(sà)、卌(xì),分别表示10、20、30、40。如果把第二个拿出来称之为横爻势,这个系列就破坏了。 同样道理,先竖后横的反十字,一竖一横、一竖两横,一竖三横,也是一个系列。这个系列我归之为竖笔势抬笔,只是开数不同。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智永《真草千字文》八个字的笔势。 十字势和拨灯法。 十字势和横爻势。 复习思考: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隐”字,它用了几个笔势,这样取势有什么好处, 左边“贝”字,框架是竖笔势,然后是三横奋笔势加斗鹑势,还是两横奋笔势加鸡头势,你赞成哪一种, 240笔势总结 一、从《水浒传》讲起 今天这堂课,我从《水浒传》讲起。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和杨志两人打斗:“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这“跳出圈子”是什么意思,是地面上先画了一个圆圈吗,当然不是。 一个人挥动武器,是有一个范围的,这就是武术的大圈。你进入这个范围,就有受伤的可能。只要在这个范围以外,哪怕只有一寸,你就是安全的。但一般人是看不出这个大圈的,不懂避让,就会吃亏。林冲“跳出圈外”,就是不和杨起打下去的意思。但你仔细想一想,打斗时人是活动的,动作是不断变化的。步法有进有退,动作有刺有劈,所以这个大圈不是固定的一个圈,而是随时变化的。 有训练的武士打斗实际上是“过招”,不是乱打,你来一招,我回一式。如《水浒传》第九回“林冲棒打洪教头”:“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并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看,这里两个人都用招式。 讲到这里,各位都知道我要讲什么了。书法也是这样,你拿着毛笔,就当是一件武器,运笔时,笔锋就画出大圈。这大圈不是随意画的,而是组成一个一个的招式,也就是我们这个学期所讲的99个笔势。 我们再次温习一下《玉堂禁经》开始的这句话:“夫从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功。”一个人要善于书法,必须有老师教授。学生临池,“必先识势”,看得懂笔势,有招式,乃可加功。功力是加在笔势上的。等于你会开车,但不认路,开车技术再好也没有用。 二、二级课程的设计思想 二级课程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历史上的笔势,看看古人怎样讲笔势。第二部分是揭示笔势的本质。 1.历史上怎样讲笔势, 历史上系统地讲笔势,是从张旭开始的。这是韩方明《授笔要说》中有明确的记载。有没有其他人也提出一个笔势系统呢,没有。张旭的笔势系统,是唯一的,完整的。所以二级课程一开始,我就介绍张旭系统。单一笔势,就是“永”字八法八个的点画的势。张旭还有复合笔势,就是“五势”。加起来就是书法十三势,构成了张旭笔势系统的基础。 张旭是盛唐时人,那么张旭之后到清代1000多年间,就是宋元明清那些人,怎样认识这个笔势系统呢,他们觉得十三势不够用,所以大量补充。把十三势扩大到二百多个,称之为八法化势。从“八法化势”这个名称来看,他们承认“永”字是一个基础。所以二级课程的前半段,就是介绍从唐到清这样一个情况。 我把历史上混乱的专称整理一下。十三势作为纲,后代通过化势产生的那些专称为目,就得出这样一个笔势系统表,有纲有目,总数就是99个。讲到这里,所做的就是整理历史遗产。 2十三势的本质 二级课程下半段讲的什么呢,是挖掘十三势背后的意思。“永”字八法只是一个字例,它和八面锋是不对应的。有些方向有两笔,有些方向却没有笔画。 至于“五势”,我也苦苦思考了好多年。为什么张旭讲“五势”,不是“六势”、“七势”,从《玉堂禁经》所举的五个字例来看,相 当简单。它们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张旭还当作秘密不讲给一般人听。如果我们破解不了,死记这五个形状,那就没什么用。 “永”字八法,我们看见的是八个点画,点画的粗细方圆,是用笔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考虑用笔,笔锋走过的路线就是点画的筋。筋就是没有装饰过的线条,它表现笔锋的轨迹。 这样我们转换思路,不看点画只看线条。书法究竟有多少种线条呢,从方向考虑,八面出锋就有八个方向。从路线上说,每个方向都有可能出现直线和弧线。但汉字主要笔画只是横竖撇捺,你就是6、7、8、9这四个方向上不同路线的十二根线条;其余1、2、3、4方向只给钩趯用,不是主要笔画。 钩趯相当飘忽,只是真书中比较重要,它自身不能独立。如“机器”的“机”字,偏旁是“木”。“木”字中间那一竖笔,应该是没有趯的。前面这五个字例,那一竖下面都没有写趯。但《阴符经》的 “机”字,“木”旁中间一竖却写了趯;但57行那一个“机”字,却又没有一趯了。 所以“永”字八法中的一趯,把行草书的带笔当作实笔看,是练习收笔带出的方法,尤其是踆锋极为有用。但跟其他七个点画相比,钩趯必须附在其他笔画的尾巴上,它不是独立的笔画,没有其他笔画就没有趯。 这样一想,就把钩趯和横竖撇捺区分开了,6、7、8、9方向的十二线条是主要线条,1、2、3、4方向是附于于6、7、8、9上的,只算一种附属的带笔。书法无论你怎样写,用到的线条就是这十三条。这样一来,就超出了“永”字八势这个字例,把书法用线概括完整了。书法线条一确定,再去看“五势”,就恍然大悟了。原来这五个例子,就是讲使转可能出现的五种方式:叠加、移位、转动、滚动、使转逆向。使转逆向,有些同学提出可以叫逆动,逆转等等。我考虑后采用林信宏先生建议的“逆动”,作为简称。 这是产生书法复合笔势的五大方法。随便你写什么复合笔势,都在这五大方法之内。这样我们得到第二张表,这张表深刻多了。因为把“永”字八法和“五势”的本质挖掘出来了。只要你运笔,你所用 的线条(或者说材料)和方法都在这里了。所有99个笔势,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释。这就是二级课程后阶段所讲的内容。 简言之,二级课程的主题是识势,也就是研究书法的大圈。,首先是整理历史上的笔势,以张旭的十三势为基础,扩大到后代补充的笔势,总共99种。,其次,是揭示笔势的本质,也就是“八法”和“五势”这些举例背后的意思。线条是材料,使转是方法。这二者一结合,就可以写出或者解释任何一种笔势。张旭的笔势系统,从表面到本质我们都理解了。这些就是我想告诉各位的,我想讲的都说了。谢谢大家。 本节要点: 二级课程的设计思想: 1、整理历史上的笔势。 2、揭示十三势的本质。 复习思考: 这是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日”字,用了什么笔势, 这是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行”字,用了什么笔势, 这是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字,用了什么笔势, 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善”字,他用了哪几个笔势, 按照笔势,试写“日行一善”横幅。 笔势系统表
本文档为【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31-40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1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7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8
浏览量: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