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

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

举报
开通vip

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 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 不是亲自寻访的话很难想象,在广州城的中心地带会有这样一方庭院。主人亲手种植的竹子环绕庭中,居室在左,右侧是一个两三平米见方的小池塘,上搭石桥,通往主人读书的半丈斗室。梁基永微笑着关上大门,城市被我们抛在身后。 书房主人梁基永,青年收藏家、文献学者、书画家、电视收藏节目主持。著有《清代禁毁书目考补注》、《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李文田传》等。 国学大师钱仲联在90岁高寿时为梁基永的书斋题字“疏影小阁”,如今挂在梁基永的客厅里。他又为自家书斋命名为“怡清室...

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
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 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 不是亲自寻访的话很难想象,在广州城的中心地带会有这样一方庭院。主人亲手种植的竹子环绕庭中,居室在左,右侧是一个两三平米见方的小池塘,上搭石桥,通往主人读书的半丈斗室。梁基永微笑着关上大门,城市被我们抛在身后。 书房主人梁基永,青年收藏家、文献学者、书画家、电视收藏节目主持。著有《清代禁毁书目考补注》、《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李文田传》等。 国学大师钱仲联在90岁高寿时为梁基永的书斋题字“疏影小阁”,如今挂在梁基永的客厅里。他又为自家书斋命名为“怡清室”。 宋拓颜真卿《争坐位帖》:这本宋拓是梁基永最珍贵的藏书之一,曾是清朝篆刻家何昆玉的藏品,上面刻有何昆玉印,内容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一封书信。拓本装潢华丽,有广东风格,织锦封面,红木镶边。墨色润泽,在阳光下观看略略呈现紫色,这是宋墨的典型特征。 陈运彰印谱:陈运彰原籍广东潮阳铜盂,生长于上海,工诗词、擅书画,精篆刻,又是书画金石收藏家。这是他为自己印的印谱,共计四册。这批印谱的纸质优良,虽然年代久远却依然色泽如玉,可惜大部分在淞沪抗战期间损毁,仅存十套。梁基永介绍说,印谱的制作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为了完整地体现印章的每一个细节,需要专业人士为印章涂印泥,将纸固定在印章上反复摩擦上色,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像这样的印谱一次的制作量可能是数十本,制作时间达数月之久。 《照相妙法尽录》“其实西关文化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老”,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产物,当时是很”潮”的。”世家子梁基永拿出这本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手抄本“照相指南”。当时照相术传进中国不久,西关已经流行起来了。这本书里记载了照相术的方方面面,如器材的选购、药水的调制与保存、光线的选择、取景的要素、拍摄的技巧以及补救的措施,甚至还附有中外容积单位的换算表。 不是亲自寻访的话很难想象,在广州城的中心地带会有这样一方庭院。主人亲手种植的竹子环绕庭中,居室在左,右侧是一个两三平米见方的小池塘,上搭石桥,通往主人读书的半丈斗室。梁基永微笑着关上大门,城市被我们抛在身后。 梁宅有两间书房,一间是用来藏书的书斋“怡清室”,房间不大,三面墙壁都是书柜,发黄的书卷堆积如山,另一面墙上悬着两张古琴,供着一幅美人,门上贴着“书不出门请勿言借”的字条。另一间便是庭院右侧的小屋,里面并不藏书,专供读书会客之用,墙上砌着残碑两方,仔细看去,一件是海山仙馆旧藏祝枝山字、王世贞题,另一件是朱彝尊的字,我们的采访便是在这里进行的。玻璃屋顶为读书提供了极佳的采光,而阳光又不至于太过耀眼,因为屋旁的竹子种下十余载,已是竹荫蔽日,透明的天花板上堆积着落叶,颇为风雅,正所谓“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随大师读书:“王贵忱老对我影响最大”。 谈起自己读书的风格,梁基永说自己受收藏家、文献学家王贵忱的影响最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第一手材料去读书与治学”。“王老告诉我,如果能拥有第一手材料,就会引发你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兴趣,触类旁通。”王贵忱藏有不少张荫桓的手札和关于戊戌变法的日记,梁基永经常听王老说起此人,但算不上特别兴趣浓厚。后来他通过自己努力拿到一些张荫桓的第一手资料,便入了迷,发现张荫桓与他自己研究的对象如李文田、翁同和等,是很有关系的。以此为基点继续爬梳,他逐渐掌握了晚清历史的群体脉络。“光是坐在书斋里的研究者,他对藏在故纸堆里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感情的,但是如果主动去搜寻和拥有第一手资料,就可以变为自己的东西,应付自如,也不会轻易为人所驳倒。” 王贵忱给予梁基永的另一个启发是读书与收藏要有专攻。梁基永说,作为藏书人,自然希望能藏有珍贵的宋版书,但王老告诉他:“你的长处是对广东的地方文献很熟,专攻这 个没错。”正是得益于王老的指点,梁基永从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梁基永的阅读兴趣其实是很广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杂读”。“少年时候,我父亲做电子技术,家里有无线电的书,我也拿来看;昨天和几个朋友雅集,我开了个玩笑是关于《柳叶刀》的,大家都很意外我还会读外科医学方面的书。有时我还看点最新的物理著作,我觉得理论物理可以加深人对宇宙和时间的看法。上大学后受到老师们的指点,才渐渐知道一点读书的方法。近年来,我读得最多的还是专业方面的书籍:关于广东文化的、古籍收藏整理的。” 读书的口味人人不同,有人爱读文学,有人爱读史哲,而梁基永喜欢读书目。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治学方法中的重要部分”。中国古代无论官府还是私家,都有撰写书单、藏书名录的传统。所谓的书目其实是古人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类。梁基永说:“人穷其一生也看不完所有的书,阅读书目的好处就是告诉你现在该看什么书。”他不仅爱读古书目,而且会用自己的知识完善古人的成果,他补注的《清代禁毁书目考补注》就是这样一本书。古人很少有索引的习惯,这是一种缺憾,因此他对这本书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作者和书名补做索引,让阅读更加方便。 梁基永不仅是读书人,也是藏书人。他的藏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非常惊人,而这些收藏,也都集中在与广州有关的传统文化方面。收藏往往是由机缘产生的,机缘之后需要常年的毅力。每次面对来访的媒体,他都能拿出不同的珍贵藏书来,这次拿出的是一些印谱。多年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佛山老人家让给他八本保存完好的广东清代印谱,让他与印谱结缘。后来他奔走于海内外,根据冼玉清的《广东印谱考》收集世界各地收集流失的印谱,到现在已有几十种之多。他告诉我们,当代人收集印谱是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因为在冼玉清撰写《广东印谱考》的年代,印谱还有广泛的民间收藏,到现在许多都已失传了。他收集的最古老印谱为乾隆年间印制,另有一些连冼玉清先生自己都未曾见过实物。最令梁基永自豪的是他收藏了几种由印谱作者亲自批较的版本,他相信这对于篆刻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谈到买书,梁基永也经常去海外淘书,例如日本,只是近年来日本的中国古籍已经越来越少。他表示现在古书的善本价格已经达到上世纪90年代的十倍以上,近乎难以承受,但只要是明清民国时期的稿本和抄本,只要是和广东文化密切相关的古书,他都会“咬着牙买下来”,尽己所能收藏。他藏书而乐于分享,正在省立中山图书馆展出的广州老地图展,就有他提供的大量藏品,他也希望手中的珍本可以被翻印被收录,让更多人看到。临近采访结束,几位年青的诗朋文友来拜访他,书房中顿时热闹起来。他们拿出昨夜作的字画与他一起欣赏、探讨,捧读他收藏的印帖,看到趣处,便掏出手机发条微博。这种生活方式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断裂许久,此刻在梁基永的书房里重新看到,让人心生温润。
本文档为【梁基永-收藏是他读书的起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8-04-30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