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地车拆卸教程

山地车拆卸教程

举报
开通vip

山地车拆卸教程山地车拆卸教程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 组配 与 微调 鸣谢磨坊 乳鸽 整理:燃料乙醇 以下的内容,分成几个部件分开叙述。这也是我大约的拆装顺序:A_使用工具 及 保养品 -------2B_轮框 轮胎:含调圈、拆装内、外胎、快拆棒的松紧度。 -------7C_线组:煞车内线、外管;变速内线、外管。 ------10D_把手上面的配件:副把、把套、煞变把 及 把手。 ------17E_传动系统 1:脚踏、前后齿盘 及 链条。 ------24F_传动系统 2:前后变速器。虽仅是很简单的两样零件, -----...

山地车拆卸教程
山地车拆卸教程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 组配 与 微调 鸣谢磨坊 乳鸽 整理:燃料乙醇 以下的内容,分成几个部件分开叙述。这也是我大约的拆装顺序:A_使用工具 及 保养品 -------2B_轮框 轮胎:含调圈、拆装内、外胎、快拆棒的松紧度。 -------7C_线组:煞车内线、外管;变速内线、外管。 ------10D_把手上面的配件:副把、把套、煞变把 及 把手。 ------17E_传动系统 1:脚踏、前后齿盘 及 链条。 ------24F_传动系统 2:前后变速器。虽仅是很简单的两样零件, ------33G_三轴:前轮轴、BB 中轴、后轮轴。重点保养项目之一。 ------45H_制动系统--煞车:如何更换煞皮、保养 及 微调 煞车。 ------53I_车架、前叉组合:整车最大、最主要的零组件。有一些重点要注意。 ------60A_使用工具 及 保养品3rd FA_使用工具 及 保养品A01_组车专用工具组这一套是两年前,跟 龙岗车友 朋克 拿的。 A01.jpg 32.83 KB2008-2-28 19:12A02_Repair Stand,中文应叫:维修架″吧,Park Tool 的产品。不过车友们若如无此设备,车车倒立一样可以拆装的。 A02.JPG 94.53 KB2008-2-28 19:12A03_事实上,刚开始拆的大多数零件,都是在车车倒立下,一一拆下来的。 A03.JPG 96.41 KB2008-2-28 19:12调圈工具组 没有拍照。A04_车携工具组 x2 套。本来我在 深圳 还有另一套车携工具组:Sigma PT-16,已於 元旦科技园赛,赠给磨房某车友 A04.jpg 34.99 KB2008-2-28 19:12左边是新欢、右边是旧爱。两套都是 Topeak 的产品。其中旧的那组已随 乳鸽 转战江湖多年,不仅锈迹斑斑,甚至还瘸了一条腿:有一次帮公路车车友补胎时,拆胎棒被我失手崩断了。左边那组主要是看中它的小钳子,可以用来拔札胎时的钉子,且 It really work . 已用来拔过两次钉子了。不过它实在嫌重了些,有些功能也很少用到。家中还有一把折叠式的小钳子,就指甲刀大小,下回带过来。有钳子可以拔钉的话,出外骑车还是带旧的车携工具组就够了……热爱 DIY 的 乳鸽,也很喜欢收集这些精巧点的组合式工具的。A05_随身工具组 A05.jpg 31.06 KB2008-2-28 19:12我最爱的玩具之一: 德国工程师朋友送我的随身工具组。 : 瑞士 产品、Victorinox 品牌。尤其其中的尖嘴钳、起子组,这次用了很多次。……另外,右上方那是 钢锉 兼 钢锯,曾用来锯断过直径约小指大小的门栓,救过我一次……如果这边还有早期在厦门 见过我的车友,应当也见过这套工具。这套工具,基本上我是不离身的。4th FA06_其它工具 A06.jpg 42.23 KB2008-3-1 09:44由下而上:六角板手组。组车专用工具组 中的六角板手品质不够好,一般我都还是另外准备一套 六角板手 的。Park Tool 的 自行车专用六角板手。不大好买,也不算便宜,但非常好用。特别买一支自行车上最常用的 M5规格。大型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式扭力板手。扭力值直接由表上读出。小型、扭力设定式扭力板手。到达设定值时,板手会:脖子一歪″告诉你扭力值到了专用剪线钳。一般的钳子,剪煞车线、变速线 会比较吃力,这次搞个 专用钳。转轴下方有一凹槽,是用来将 线尾套 夹扁的。A07_这次用在俺四奶身上的保养品: A07.JPG 61.95 KB2008-3-1 09:44后排左起:水腊。用於外露但不需润滑之金属部份。如车身、避震前叉外表、Crank、辐条、煞变把....等。水蜡 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剂。如煞变把,本身有一些油污,又不方便整个泡入溶剂中擦拭中间的 变速机构 我没有拆,不用 水蜡 的话,无法将其表面擦乾净。黄油:需润滑但无沾尘顾虑之处。如 中轴内部、轮轴 等。这次拆卸,发现 美利达 组配线用的 黄油 质量很低,在 BB 及 头管碗组 都发现劣质黄油碳化、去除不掉的痕迹。我这次用上的黄油算比较高档的。有机溶剂天那水。去除 链条、齿盘 的油垢。以往大多用煤油,因为厂内有废溶剂 蒸馏回收设备,直接用有机溶剂反而更环保。前排左起:屋浮石润滑油, 用於其他需润滑、但无法拆卸、上不了黄油之处。如 V 煞 之转轴。Finish Line 润滑油:只用在 链条。螺丝固定胶:所有 M6 直径以下、有因转动而松动顾虑的螺丝。如 V 煞 锁上车架那根螺丝、后变速器导轮螺丝….等。其实不难区分。拆卸时若发现原车用的是:耐落螺丝″, 螺纹表面有蓝色、或黄色、或白色…..等类似塑料的东西 ,锁回时即需加上螺丝固定胶。A08_工具书 A08.jpg 47.54 KB2008-3-1 09:44虽然自己会拆装、也已动手拆装过多次,但跟工具书对照著看,还是挺有意思的。这本书,乳鸽 曾在 磨房 推荐过:几乎全程参与工作的工具:相机。用上脚架不难理解,用上快门线一则是不希望满手油腻污染相机,再则因为是在室内拍摄、光线不足,怕手抖。帮乳鸽专程简体中文转过来5th FB_轮框及轮胎B01_铜头上黄油 B01.JPG 69.83 KB2008-3-1 09:48这是听一位轮界前辈提起的,乳鸽觉得有道理,就学来用了。其原理为: 如转弯时 ,轮框受到侧向应力,辐条会有轻微的扭转。若铜头与轮框接触点有黄油润滑,则铜头与辐条同时扭转、侧向应力消失时再转回。若铜头与轮框接触点无润滑,结果就是辐条转而铜头不转,辐条张力易改变。辐条与轮框接触点应上黄油,而辐条锁入铜头的牙纹处不可上黄油。基本上,新组轮框应当要注意这项,而日后保养时不需再补黄油。我是因不确定原厂组圈时,有无上黄油,才趁此次拆卸时上一下。另外再分享一下:新组轮框,由于每一条幅条的张力变形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骑过一段 5001000Km 左右 应当重新调一下辐条张力。之后,大约一时间后, 一般我建议 年检查一次或轮框有变形再检查。B02_使用 Spoke Wrench 放松辐条。 B02.JPG 65.94 KB2008-3-1 09:48放松到一定程度后,再用一字起子加速放松过程。B03_上黄油 B03.JPG 48.75 KB2008-3-1 09:48然后使用一字起子上紧铜头,至有点锁紧力时,改用 Spoke Wrench 完成上紧过程。补充说明:此时用的仍是一般黄油。拆开 BB 轴心,看到上面清不掉的油垢后,我就决定改用比较高档的黄油了。B04_完成后可看到轮框内沾到一些黄油。 B04.JPG 48.98 KB2008-3-1 09:48B05_把轮框内的黄油擦干净,顺便检查框边是否有毛刺。 B05.JPG 74.21 KB2008-3-1 09:48框边毛刺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使用金属拆胎棒,其次是胎压不足时撞上窟窿。不过若你使用 V 煞,第二种情况通常会导致轮框报废。因为框边两侧已非完美的并行线,一捏 V 煞,会从煞车线传回一抖一抖的震动…….这种惨剧我见过。接下来,要调圈了。不过这部分我曾发过帖,请移步: 装外胎。 B06.JPG 76.48 KB2008-3-1 09:54这套胎跑了 1630Km,前后胎纹已看的出磨损差异,顺便把前后外胎对调。但要特别注意:许多略上档次的胎,胎纹有转动方向性的B07_外胎上的转动方向标示 B07.jpg 85.98 KB2008-3-1 09:547th FC_线组:煞车内线、外管;变速内线、外管 C01_卸下煞车线、变速线一般,我都是利用拆卸大保养时,同时将内线换掉。车友们若旧内线想继续用,可以参考以下作法: C01.JPG 68.1 KB2008-3-1 09:58先用尖嘴钳将内线尽可能扭直后再拆C02_ C02.JPG 67.08 KB2008-3-1 09:58C03_如果线尾套也还想继续用,可以用尖嘴钳,在线尾套被夹扁的 90 度方向附近轻夹几下,这样线尾套通常都还可以回收使用。 C03.JPG 70.03 KB2008-3-1 09:58C04_装回内线时,将外管顺着内线的扭拧方向,边旋转边插入,这样内线通常都还能获得保全,不至于散开。如下图两个白色箭头所示 C04.jpg 14.72 KB2008-3-1 09:58乳鸽这车的外管,是 Jag Wire 的产品,出厂前即已剪定长 度,外管两边的管套也是定死的,如下图红色箭头处。一般车友的管套若是可拆的,我会建议:骑过一段时间后 我建议是半年到一年 ,管套需卸掉检查一下外管。C05_通常,用过一段时间的外管,卸掉管套之后,都会发现外管的塑料管部分会略收缩。应当要用砂轮机,把外露的金属部分再磨平,否则管套容易破。幸好,只要有磨过一次,下回再拆时就会发现塑料部份不会再更变短了。……这个原因我不大能确定。应当是外管的塑料部分,抽管生产时存在一些收缩问题。8th FC06_卸掉后变速线 C06.JPG 68.05 KB2008-3-1 10:05C07_前变速线已卸下 C07.JPG 56.61 KB2008-3-1 10:05C08_煞车线已卸下 C08.JPG 79.73 KB2008-3-1 10:05C09_卸下的外管 C09.JPG 55.72 KB2008-3-1 10:05卸下的外管有不少条,若怕搞混了,可以参考我的作法:用纸胶带作上记号C10_乳鸽这回想到的新招,但是似乎不大管用。 C10.jpg 49.65 KB2008-3-1 10:05内线上好黄油后,用吹风机吹了一会儿。目的是希望黄油能渗到内线的钢丝之间,保有比较持久的润滑效果。不过装线时手上会油腻腻的,似乎不是理想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108098793_0。9th FC11_准备装回线管 C11.jpg 42.75 KB2008-3-1 10:09装回线管前,所有的张力调节螺丝均须顺时针转到底。这样的张力调节螺丝,整车上共五个。分别是在前后煞变把及后变速器上。之所以先上到底,是因为徒手装线,通常张力只会过低、不会过高。何况? 孪卟模 褂靡欢问奔渲 螅长度会略为增加。先把调节螺丝上到底,是预留未来微调空间。变速器需放到最轻档位,才有办法装入变速线。线头及会在外套管内滑动的部位,需抹上黄油。C12_装好了。装线过程 -1 10:09曾有车友询问乳鸽,合适的因满手黄油,没拍照。 C12.jpg 35.43 KB2008-3线管长度应当是多长,顺便答复一下:车头往左、往右转到极限时,线管不能被绷直,这是长度下限。比这长度约长 30mm 即可,不需长太多,以免提高线阻。关于线阻的影响,乳鸽曾在这帖说明过。 运动自行车正规的组法,左手管前变、前煞;右手管后变、后煞。乳鸽曾在这帖说明过原因:顺便把内容转过来。正规的组法,左手管前煞、右手管后煞。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外国车手,答案很有意思: 4.1 虽然西方人左撇子比例比东方人高些,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人的惯用手还是右手。 4.2 惯用手不仅力量较大,反应通常也较快。 4.3 紧急情况当然最好两手同时煞。但若确实来不及反应,只有惯用手 右手 来得及反应的话,当然单煞后煞,比单煞前煞安全些。因此右手管后煞。 光煞前煞的话,当场来个:前滚翻″的机会很大。 4.4 其实很好记。一般我们说:前后左右″,因此左手管前煞、前变;右手管后煞、后变。C13_多余的变速线,可以这样先收着。确认变速器微调 OK 后再剪线。变速器的微调,到 F 章节再说明。 C13.jpg 45.11 KB2008-3-1 10:09一般我习惯后变、后煞先装,因为煞、变线还是有长度差别的。较长的线,拿来先装在后边。以免把后面用的线、误装在前方,又把余线剪掉了。前变速线的长度,是不够装到后变的。C14_剪线 C14.jpg 43.52 KB2008-3-1 10:09C15_装上线尾套10th FD_副把、把套、煞变把及把手D01_先挖开把手尾塞。车友们若无装副把,请特别注意不能没有尾塞,尾塞若破损了务必赶紧再上车店装上新的。乳鸽有个德国工程师朋友,肚皮上有个圆洞疤痕~没有尾塞下的摔车,圆管状的把手,像个打孔机一般,扎进了肚皮~ D01.JPG 26.55 KB2008-3-1 10:15D02_拆掉副把手 D02.JPG 67.87 KB2008-3-1 10:15D03_将煞变把的位置往内挪,准备拆下把套。 D03.JPG 62.22 KB2008-3-1 10:15D04_准备一把气 枪,将压缩空气往把套边缘吹。把套会像气球一般略被吹胀,就可轻易取下把套。 把套装回时也使用相同方法。 D04.JPG 63.31 KB2008-3-1 10:15D05_拆下副把、把 套、煞变把后,光溜溜的把手。11th FD06_拆下的煞变把及把套 D06.JPG 54.88 KB2008-3-1 10:21这部车的煞变把是 ST-M750,一体式煞变把,网上已无资料。找 构造最接近的数据上:V 煞煞把爆炸图及说明书 ://www.shimano-china.com/media/techdocs/content/cycle/SI/SI_8EM0A-001/8EM0A-001_BR-M770-EN_v1_m56577569830621579.pdf变把爆炸图 变把基本上比较不需拆卸大 保养。若真要拆,下掉相片中这三颗螺丝,即可将变把外壳打开。如果的变把有文 件位显示装置,切记一定要将档位放至最轻,才能打开变把。 D07.JPG 33.03 KB2008-3-1 10:21D08_变把我只敢拆到这种程度。从前曾再继续拆下去,它的转动 轴心有一个非常强力的回弹弹簧,没有专用工具,装不回去。 D08.JPG 43.63 KB2008-3-1 10:21拆开的变把内部,可以发现并不太脏。因此我说煞变把比较不需 要做拆卸大保养。右边红色圆圈中的白色塑料棒,插入左边红色原圈中的圆孔内, 这就是档位指示器的机构。如果不把档位放到最轻再打开外壳,担心陡然弹开,会 损伤那只塑料棒。何况,不放到最轻,等一下也装不回去…….塑料棒对不到孔位。 D09_比较需要上黄油的,是箭头中的卡榫。这是前变把,只有三个档位,因此卡榫 数较少。 D09.JPG 30.16 KB2008-3-1 10:21D10_保养好、上过油、打好蜡的前后煞 变把。
本文档为【山地车拆卸教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24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