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字稿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字稿

举报
开通vip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字稿《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字稿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教学大纲 ----------------------------------------------------------------------------------------------- 2012年2月10日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课程英文名称:national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and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时:36 课程学分:2 适用专...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字稿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字稿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教学大纲 ----------------------------------------------------------------------------------------------- 2012年2月10日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课程英文名称:national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and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时:36 课程学分:2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概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但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种种民族文化,却有着共同的功能:那就是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和塑造着一代新人,本课程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角度来观察和解读不同民族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独特的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观察智能,以及不同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特征,认识文化对教育方面的影响。 二、课程提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概况 1(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2(云南民族文化概况 (二)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1(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2(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3(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4(民族文化传承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5(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三)专题研究 三、参考教材 1(王军、董艳主编:《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2(王四代、王子华主编:《云南民族文化概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1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概况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第一节 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界定 一、“文化”的界定 汉语的“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篇中,他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后来的《晋书》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之语。可见,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与武力、武功相对应的含义;有所谓“文治武功”之说。在我国古代,“文化”通常有与“文”;“人文”和“文明”相近的含义,而且主要指精神文化。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是最早给“文化”(culture)下定义的人,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道:“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从泰勒所处的时代到当今,文化人类学已经成为一门学科,人们对文化作了大量的研究。在西方有影响的文化定义多达上百种;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认为,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它包括外显的和内隐的模式。大多数文化研究者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创造财富的行为模式和能力。我们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说法是相对的;文化应由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和精神(或观念)层面构成,所谓物质文化也渗透着精神的要素,所谓精神文化也必须通过物质形态和行为制度才能得以体现。文化的这三个层面是一个整体,只是物质形态和行为制度是外显的,而精神或观念是内隐的。 在西方,文化概念包括大文化和亚文化(subculture)两个层次。加拿大学者鲍德里奇指出:“任何族群,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者,都被称为亚文化。”“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如宗教就是一种亚文化,其包含着特殊人群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二、“民族文化”的界定 根据上述“文化”的含义,民族文化可以指一个族群或民族所创造、拥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可以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经验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民族文化有时重点指哲学、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精神性文化,但从文化人类学的传统看,通常指包括物质财富、行为制度模式和精神观念的大文化。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各民族的传统生产、科技、建筑、交通、饮食、服饰、节日、社会制度、恋爱、婚姻、家庭、人生礼仪、哲学、宗教、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等等,涉及一个民族生存和生活的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的各个方面。 民族文化是一个族群或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苏联民族学家H(H(切博克萨洛夫认为:“正是文化特征应该当成任何民族可以使人毫无例外在任何情况下将之同其他民族区别开来的基本特征”。“民族学这门关于所有民族的科学,同时也是关于所有民族的文化的科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充分说明,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而某个民族的文化则既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也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民族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研究文化的人类性(共性),也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民族文化具有多重的价值。民族文化对各民族来说,首先,它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工具以及手段和方法,也是民族社会的基本制度和规范,它具有民族生存、发展的实用价值和功能;其次,民族文化又是各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包含着各民族特有的思想 2 意识和价值观。 民族文化是民族思想观念和精神性格的载体。民族精神主要就是民族文化精神,它存在于民族文化的物质和行为(制度)模式之中,通过物质和行为得以体现。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思想观念和精神的载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些民族精神始终贯穿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我国古代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是以天地之道来要求为人处世之道(即“一阴一阳谓之道”),实际上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和精神品格的内核。这种既强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又主张包容大度,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共时性看,民族精神贯穿在民族文化的各个种类、方面和民族文化存在的各个地方。无论是在民族文化的整体中,还是在民族宗教、道德、艺术、风俗、,法律等各亚文化中都渗透着民族精神,哪里有民族文化哪里就有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存在的地方就存在中华民族精神。 因此,可以说民族文化是民族或族群认同的基础。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对行为模式和物质手段的认同,也是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中西教育传统 第二章 云南民族文化概述 第一节 云南民族文化概况 一、云南民族概况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面积394000平方公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有人口4300多万。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人口在5000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见下表)。我国在云南的国境线长4062公里,有16个民族跨国而居,他们是傣族、阿昌族、佤族、独龙族、德昂族、拉枯族、苗族、彝族、瑶族、哈尼族、布依族、壮族、傈僳族、景颇族、布朗族、怒族。有1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80,以上人口居住在云南,称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他们是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其中怒族、布朗族、基诺族、普米族、独龙族、阿昌族和德昂族七个少数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下,习惯上称为人口较少民族。云南尚未识别的民族有克木人、芒人等,计有7400人。 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25个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 民 族 人口数 民 族 人口数 民 族 人口数 彝 族 白 族 哈尼族 4 705 658 1 505 644 1424 990 壮 族 傣 族 苗 族 1 144 021 1 142 139 1 043 535 回 族 傈僳族 拉祜族 643 238 609 768 447 631 佤 族 纳西族 瑶 族 383 023 295 464 190 610 景颇族 藏 族 布朗族 130 212 128 432 90 388 布依族 阿昌族 普米族 54 695 32 519 32 923 蒙古族 怒 族 基诺族 28 110 27 738 20 685 德昂族 水 族 满 族 17 804 12 533 12 187 独龙族 5 884 3 二、云南民族的族系及其文化源流 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化石的出土,证明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历史学家认为云南是保存社会文化形态“活化石”最丰富的地方,人类社会的多种社会文化发展形态在云南都找得到。云南各民族的文化源流呈现出多样化。从古代族群系来看,云南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氐羌族系、百越族系、苗瑶族系、南亚族系和其他族系。云南各民族都创造了他们特有的文化,各族系之间、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既各有差异,又有长期的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 1(氐羌族系 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藏族、景颇族等13个民族属古代西北地区不断南迁到云南的氐羌族后裔,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滇东北和滇中、滇南、滇西南。他们至今仍然拥有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语言同属汉藏语系彝语支,一些古词梧还相近、相同,都还保存着太量游牧文化的遗风,如牧羊、骑马、食羊肉等,多崇拜大山与巨石。 藏族、彝族、纳西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纳西族的东巴文是世界上至今保存最完整并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这些民族常处于比邻,人群和文化既有分化又有融合。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曾在唐代建立过南诏政权,白族的祖先在宋代建立过大理国政权。根据专家研究证明,彝族先民曾经创造和使用过“十月太阳历”。 2(百越族系 傣族、壮族、布依族、水族属百越族系。百越是汉文古籍中对古越地诸族之称呼。史学家认为,云南傣族、壮族等属百越后裔。其文化特点是沿河谷种水稻,居干栏式建筑,“断发文身,善于纺织”。著名的滇青铜器上可见百越族系和氐羌族系人群的踪迹。 3(南亚族系 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和克木人属南亚族系,他们都居住在云南南部的热带丛林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人。他们保存着较多的共同的古词语。他们与傣族比邻,信仰小乘佛教。孟高棉语族人长于编织和纺织工艺,能制造精美的铜鼓。至今传统文化保存较好,以种植早稻和茶叶为业。学术界普遍认为布朗族、佤族是最早学会种植茶叶的民族。 4(苗、瑶族系 苗、瑶同源,其氏族祖先为黄帝时代的“蚩尤”、”“三苗”,他们共同传承着古老的盘瓠神话。最早,苗族、瑶族沿长江中下游游耕狩猎,约在唐代时进入云南。他们过去主要以游耕狩猎为业,今仍多居丛林山地。瑶族有根据汉文创制的文字,信仰原始宗教化的道教。 5(其他民族 云南还有回族、蒙古族。回族于元朝从中亚移人云南,来时多为商人、军人、工匠和官员。赛典赤?瞻思丁元时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功绩卓著。回族精于手工业,善于经商,对云南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全民信仰伊斯兰教,部分人懂阿拉伯文,有的成为著名的阿拉伯文化专家。回族主要居住在城市和交通较便利之处,也有从事农业生产者。 蒙古族是在公元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南征时随军人云南的。其遗民居于通海新蒙乡杞卢湖畔,文化上大多与当地汉族、彝族相融合。 三、云南文化史简述 (一)石器时代 考古学意义上的石器时代,是指“以使用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时间从人类开始学会使用石器作为工具开始到石、铜并用时代出现为止”。此阶段的人类历史时期处于原始时期,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历时约二三万年。也有人把 4 石器时代只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云南的石器时代,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到公元前12世纪左右。剑川海门口石、铜并用文化的出现,基本上就标志眷云南石器时代的结束。云南石器时代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喜云南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时期到洱海地区打制石器,(石斧、凿、刀、砺石、网坠)和陶器(夹砂陶)出现时期。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主要以元谋人、丽江人、西畴人化石和路南、呈贡打制石器为代表。其文化特点是人类开始使用打制的石器和竹木工具,已开始猎食动物、学会了用火。 云南新石器时代从洱海地区曲现打制石器、陶器到公元前北世纪左右(铁器出现),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是使用磨制石器(如石斧),学会了制陶、纺织、捕鱼,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有了建筑,出现了战争和墓葬风俗,骨器装饰品和陶器上的图纹已有了一定的工艺水平,更重要的是已经发明了冶金术,开始使用铜器,揭开了金属文明的序幕。 (二)青铜时代 青铜是种铜和锡的合金,它质地比红铜坚硬,制造出的各种工具和武器大大优越于石器。青铜器的出现翻开了人类文明史上新的一页,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时代,它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划时代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和进步,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时代。云南青铜时代始于何时,今尚无确切的判断,考古学家认为,云南青铜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7世纪,整个云南青铜时代在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1世纪之间,即春秋至两汉时期。 20世纪30年代国外已有云南青铜的记述,20世纪50年代到近年,云南出土了近万件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分布于今大理、详云、楚雄、丽江、保山、昆明、晋宁、安宁、江川、澄江,景洪、贡山等县、市。云南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有生产工具类的斧、锄、凿、锯等;兵器类的剑、戈、矛、钺、镞、啄、护腕等;乐器类的葫芦笙、编钟、铜鼓、铃等;其他器物有铜棺、铜房屋、储贝器、铜镜、铜扣饰、铜杯、铜钩、铜杖等等。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的铜钺、斧、镰、钩、凿等一批青铜器是云南最早的青铜器,年代为公元前1151年左右,距今约3100年。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分为四个类型)中的第四类型青铜器是云南青铜文化逐渐走向衰落的标志,时间在西汉晚期。云南青铜文化从发生到消亡经过了1100多年的时间,发生、消亡的时间都晚于内地。 云南青铜器中,许多是仅见于云南的,如储贝器、祥云大波那铜棺、葫芦笙、羊角纽编钟、山字形剑格、牛虎铜案等。这些青铜器,不仅云南独有,而且是云南青铜器中的精品和典型代表。云南青铜器工艺风格独特—,造型古朴生动小与中原青铜器相比较,更具有自然性和世俗生活气息;极富审美价值。中原青铜器多为礼器(宗教祭器,为神权的象征);云南青铜器中有大量的生产、生活工具和器具,还有兵器、乐器和其他用器,图案非常精美、丰富,器上还有立体造像。除铜鼓、杖、牛虎铜案等具有权力和宗教神圣性之外,大部分青铜器都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器物,广泛反映了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1世纪活动在今滇西到滇中地区的“西南夷”和“滇人”;各族群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包括生产(如狩猎、纺织等)、生活风俗(如建筑、聚会)、战争、宗教祭祀活动、族群关系、奴隶制阶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等等。 云南青铜器中铜鼓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它是宗教礼器,是神圣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我国古代铜鼓有六大类型,其中五种类型在云南,如云南的万家坝型、李家,山型、石寨山型等。万家坝型铜鼓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鼓。云南铜鼓有出土铜鼓和传世铜鼓,出土铜鼓都是从古墓葬中发现的,传世铜鼓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世代相传并在至今的生活中仍 5 在使用;云南的佤族、壮族、苗族、瑶族和彝族直到现在还有使用铜鼓的风俗。出土铜鼓的年代测定使得传世铜鼓的年代也得到部分确认,出土的古代铜鼓的使用情况,又由传世铜鼓的使用风俗和各种铜鼓的纹饰中得到形象的再现。晋宁石寨山出土了由铜鼓改装的储贝器十件,还有铜鼓形状的饰品多件,“有些青铜器切面的图像在表现祭祀;竞舟乐舞的活动,生动地表现出了人们如何使用铜鼓的具体情况,它们是研究锕鼓的宝贵材料”。铜鼓上的装饰图案精美生动,有顶上有鸟的房子、磨秋、葫芦、编锣歌舞,有羽毛饰、尾饰的人物等。近几十年来,云南佤族、彝族、壮族使用铜鼓的风俗仍然在延续,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发现并记录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使用铜鼓的实况。德钦石板墓中出工了青铜器;陶器和银器,其中,青铜器有剑、矛、斧、刀和装饰品。德钦石板墓文化是云南青铜器文化的一种。 (三)东汉至唐朝中期 1(金属文化 西汉时期云南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江川李家山和晋宁石寨山的西汉墓葬出土了一批铁器,石寨山出土100件,李家山出土40件,太极山也出土了一些铁器。这些铁器是与铜合用的,主要用在刀、剑、矛等的刃上,也有纯铁制的铁矛、铁剑、铁斧等。东汉以来,云南已广泛使用铁器,使各民族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昭通地区东汉来年出土的吁蜀郡”铁器、主要有环首刀、刀、剑、矛和棺钉。汉代,移民带人的内地农耕文化对云南有较大的影响。昭通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陶俑、陶模水田、陶制牲畜及铁器等。此时期除了广泛使用铁器外,还大量使用铜器,铜器主要有铜洗、铜盘、铜釜、铜甄、铜钟、铜提梁壶、铜灯、铜案、铜耳环、铜箸、铜车马饰、铜印章、铜镜和铜钱币等生活器皿。东汉铜器在用途上已经从生产工具和武器转为生活器用,从宗教神圣用途(如铜鼓)转变为世俗生活用途(如朱提堂琅洗、釜、甄、铜镜等)。东汉以来的铜器虽然作为生活器用广泛使用,有些铜器还注有铭文,但工艺上与前期滇青铜器相比已远远不如,缺乏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精美的图纹装饰。 东汉王莽时期,朱提(今昭通一带)已使用银铸币。这一时期的银币出土的有“朱提银块”,专家认为朱提银为当时全国通用货币。 2(碑刻、书法和绘画(崖画和壁画)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云南设立郡县。东汉时期在云南西部地区设立永昌郡,蜀汉时期对南中地区的平定和开发,唐初对云南各部的平定或安抚,这些事件的直接结果就是汉文化持续不断地传人云南,并且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对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演变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南中大姓,即从西汉以来移居云南被夷化了的汉族豪强大姓。南牛大姓掌握着大量酌土地与部落,成为各地的实际统治者,他们同时又保持着与内地汉文化的联系,维系着对汉文化的认同感。他们竭力传播汉文化,极大地推动了南中地区汉族移民的夷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他们兴办儒学学校,传授儒家经典,出现了“夷汉”、“夷晋”、“宋夷”等词语及一些“儒雅之士”。绘画、碑刻和书法等多种艺术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 云南是一座原始崖画的宝库,中国崖画作品中出现的内容在云南崖画中大多都能见到,只是绘画风格、技法不一样。云南各地崖画年代久远,上下悬殊,发现最早、图像最丰富的首推沧源崖画。沧源崖画是1965年首先发现的,现在共发现了十处,它们分布在海拔约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呈红色,据考证是用动物血和赤铁矿粉调和而成的颜料绘成的。其最大特征就是人体一般画成简单的倒三角形,面部不画五官,但四肢的画法则变化多端。画的内容很复杂,就能辨识的部分来说,大部分是狩猎的画面,其他的是舞蹈或举行某种仪式的情景。总之,画的方法很简单,却能生动地表现出要表现的内容。 6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碑刻,表现出很高的书法水平。具有代表性的碑刻有昭通《盂孝琚碑》、曲靖《爨宝子碑》、陆良《爨龙颜碑》和《爨龙骧刻石》、安宁《王仁求碑》。《盂孝琚碑》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于昭通城南出土,今存昭通第三中学,上端残缺,隶书,字体方正浑朴,文辞典雅,碑文两侧有龙纹和虎纹,下有龟蛇纹,此碑的主要价值在于又一次证明东汉时内地文化在云南的传播。《爨龙颜碑》和《爨龙骧刻石》发现于陆良,《爨龙颜碑》高3(38米,宽1(46米,碑文24行,每行45字,多别体字及假借字,书法极佳,被认为是八分书的典范。《爨龙骧刻石》今存云南省博物馆,全石约60X40厘米,共4行、20字。《爨龙宝子碑》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出土于曲靖扬旗田,今存曲靖第一中学,碑高1(83米,宽0(68米,碑文13行,每行30字,多别体宇和假借字。《王仁求碑》在今安宁县大石庄,高约281米,宽15米,碑文34行,每行51字,碑中“天、地、国、日、月”等字已采用武周时写法,足见内地风尚传入云南的迅速。 (四)南诏一大理国时期 南诏大理国时期,在盛唐至宋末,约在公元8世纪初至12世纪中期。南诏国由乌蛮和白蛮建立,统辖着若干大部族。南诏大理国是白族建立的,是统辖着多个部族的政权,南诏大理国政权是这一时期我国西南地区影响很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南诏大理国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城镇化的显著特点。 南诏大理国文化的开放性,与当时中原唐宋文化的整个潮流是一致的。南诏大理国时期,以本境民族文化为基础,广泛吸纳了印度、东南亚和中原汉族、北方蒙古族的文化,从农耕文化、手工艺文化到宗教文化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 南诏大理国既是多民族的政权,也是多民族的文化,基本上包括了今日所有云南各民族祖先当时的文化。随着内地农耕技艺的传人,南诏大理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加上政治和宗教这两种力量的影响和调动,南诏修造了众多的城镇,如太和城、阳苴咩城、大厘城、龙口城;龙尾城、邓川城、白岩城、垅圩国山城、拓东城等。 (五)元明清至近代 自1254年大理国被忽必烈大军所灭,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以后,云南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发生了重大变迁。从元朝开始“改土归流”,地方少数民族的“土宫”的权力让位于朝廷的“流官”,云南的政权全面纳入到中央集权中;又随着元、明、清王朝时期汉族的不断大量移入,云南民族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迁,总体格局呈现出更多元化的特征:本土的多元文化和中原汉文化、多种佛教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和中亚伊斯兰文化多元并存。 云南民族文化在元明清时期,在多元并流的情况下,也不断得到交流融合,到清朝末年,已奠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多元并存、互相交融共享的基本格局。这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得云南民族文化,在茶马文化贸易、建筑(云南的许多古城名城都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结果)、宗教、艺术各方面都出现了交融创新的发展。 近代,云南民族文化还受到了西方殖民主义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汉族、瑶族、苗族、景颇族、拉祜族、傈僳族、佤族都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医药文化对云南中心城市(如昆明)也有较大的影响。 第二节 云南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多样性 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族系、民族和族群文化的多样性 如前所述,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是由许多族群、族系的文化构成的,整体上呈现出多 7 族群、多族系和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格局。云南民族文化从族系来看,就有氐羌族系、百越族系、南亚族系、苗族、瑶族系和其他族系文化之差异。按在新中国成立或划分的民族来看,云南有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区分,至于具有相对个性的族群(支系)文化则有百种以上,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文化历史形态的多样性 历史学家把云南称作保留着多种社会历史发展“活化石”的地方。云南民族文化也是如此,它具有文化历史形态多样性的特点。人类历史大部分阶段的文化,云南几乎都有保留。 云南少数民族还保留着独自的原始文化。直到20世纪50年代,云南还有几个少数民族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其文化表现出了那个历史阶段的特性。基诺族、独龙族、苦聪人(拉祜族的一个支系)都保存着原始公社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他一些民族的社会中也保留着某些原始文化意识。 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奴隶制文化。小凉山彝族的文化是典型的奴隶制的产物,等级、尊卑分朋,血统严明,崇尚英雄主义,重视家族关系等。佤族、景颇族社会也产生了奴隶制社会文化的萌芽。有许多民族的文化中还保留着大量的奴隶社会的文化遗风。 云南还保留着多个阶段的封建文化,云南汉族的文化是封建文化,傣族和藏族的农奴制文化各有特色(即封建土司制),白族、彝族、苗族、瑶族的封建文化也有很大差别。纳西族虽然社会发展到了封建时代 (土司制),但文化极其复杂,原始家教文化(东巴文化)保存完整,封建儒家文化也兼收并蓄;红河建水、石屏一带的彝族也是如此。 云南各民族还有经过变迁、发展了的新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像个绣花球,多彩多姿。新中国成立后,在以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流的前提下,保存着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文化中有许多东西,今日看来还是非常值得重新审视,深入挖掘,进厂步提炼升华的。新的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吸纳这部分营养,才能更具魅力。 (三)同一类别文化的多样性 云南民族文化不仅具有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多种形态的“活化石”的价值,而且因为云南的多种族性和文化保存的完整性,呈现出了云南不同族群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这种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的语言类文化 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有24个还保留着本民族语言,而这些语言大都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有些民族存在多种方言,其语言特色都很鲜明。多样性语言的存在,是云南民族文化的一大财富,绝不能轻视。有些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字,如藏族、纳西族、傣族、彝族和瑶族五个民族保存并使用着自己的传统文字,景颇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哈尼族和苗族六个民族使用着自己的新创制的文字;12个民族有民族语言,但无文字;回、蒙两个民族有传统文字,但掌握的人很少。语言文化还包括语言文学,各民族都有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语言文学。 2(多样的宗教类文化 云南主要有六种宗教。除了一些特殊宗教(如日本的神道教等)外,世界上主要的几种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云南都有。云南还有许多民族信仰道教,如汉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的部分民众信仰道教,瑶族全民信仰原始宗教化的道教。 3(多样的民俗类文化 “民俗”,按民俗学的意义,既是民间传统的知识、智慧,也是一种最具传统性的生活 8 方式,一种特殊的文化,如节日、饮食、婚姻、丧葬、人生礼仪、宗教礼仪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民俗文化,也最具有特色。就节日来说,各民族都是大不一样,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异趣盎然。饮食、建筑、服饰、婚姻、丧葬、社交等都各具特色、多姿多彩。 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并存是云南民族文化的一大特点。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长期存在,就说明没有哪种文化压倒哪种文化,一种文化有力地冲击另一种文化的现象,文化之间虽然不免有些冲突,但并不激烈,多种文化并存,是各民族文化都有民主性、兼容性的原因。在云南有那么多种宗教,有的相互影响,有的相互融合,大多是自成一派独立存在,极少相互排斥。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发展是云南民族文化关系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未来民族文化民主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化交融与共享性 云南大部分民族千百年来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和交往着,互相影响着,互相融合着,互相依赖,互补互助,冲突和矛盾是有的,但不是主流。我们从滇青铜文化中就能看到高原山地氐羌族系人和百越族系人相互交往的事实。云南民族文化除了长期共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互相交融与共享,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傣族和布朗族、傣族和德昂族、藏族和纳西族、怒族和独龙族、红河的哈尼族和彝族、白族和汉族、苗族与瑶族等许多共处在一个环境中的民族文化都是这种关系。陇川阿昌族打的刀,供景颇族、傣族用,而且是按照他们的要求制造的;中甸藏族用的炊具大多是鹤庆新华村人所打造;新平花腰傣族妇女头上戴的那顶别致的斗笠是附近山地的彝族编的,彝族人自己并不用这种斗笠。多民族文化交融共享在云南是很普遍的,具有悠久的历史。 云南各民族团结和睦,长期共同发展的良好民族关系建立在多民族文化的并存发展、互补互助、交融共享的历史基础上,这种传统值得继续弘扬。 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可以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概括: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理想,在云南这种文化关系既是历史的文化关系,也是现实的文化关系。云南民族文化长期以来,和平共处,很少互相排斥,各自都相对独立发展,有“各美其美”的特点;各民族都很尊敬和赞赏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美人之美”的文化胸襟;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共享,有时已经呈现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发展的境界。 三、国际性特点 从现在的情况看,很多民族的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即有一定的国际性。但是,云南民族文化的国际性,不只是在近几十年来外国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还来源于更久远的、长期未间断的国际性文化关系。云南一些东南亚国家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多民族多国跨境的文化关系是云南民族文化国际性的特点之一。云南民族文化受到印度佛教以及相关文化的影响很早很深,南传上座部(俗称小乘)佛教,藏传(喇嘛教)佛教;印度直接传入大理地区的诃吒力教在唐代以前就传入了云南,已经演变成了民族化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是元代随着回族传入云南的,其国际性就更广泛了,这是云南民族文化国际性特点之二。云南民族文化的国际性特点还表现在云南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对近代西方基督教的信仰。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朗,这下趋势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冲突和巨大影响,加快了传统文化、弱势文化的消亡速度; 9 许多国家政府都愈来愈意识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其独特性是其他依附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在某种意义上,它的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个别西方国家竭力在全世界推销其思想文化,在文化上推行“单边主义”,威胁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因此,保护不同民族、群体、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不仅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一些发达国家也逐步认识到这个问题不熊忽视;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做了不懈努力。 一、保护与发展的有关理论、政策与法规 从国际上来看,于1886年9月9日制定生效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对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公约。《白尔尼公约》确定了对文学艺术作品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和保护的期限,确立了著作权保护的基本原则等。我国于1992年10月15日加入了该公约。 《世界版权公约》是产生于《伯尔尼公约》之后的又一个版权(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其保护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低于其他相关国际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签订于1952年9月,我国于1992年10月30日加入该组织。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组织者的国际公约》于1961年在罗马签订,该公约是作为传播者、解释者与著作权相关的邻接权的第一个国际公约,公约主要涉及表演者权、录音制品制作者权、广播组织者权等内容。该公约中的表演者是指演、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和表演、歌唱以及传播、朗诵、演奏,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其他人员。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了《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为各国制定有关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本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参考。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民间创作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民间创作的形式不稳定,特别是以口传文的不稳定性,民间创作有着消失的危险,所以保护和发展民间创作是一项世界性的重大任务。在此建议祭中对民间创作做了如下定义:“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此外,建议案对民间创作的鉴别、保存、保护、传播、维护和国际合作作了规定,特别是对保存的方法、保护的措施、传播的方式以及国际合作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规定。 于1994年4月15日由关贸总协定成员签订,并于1995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该公约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地标志和原产地名称);?工业品外观设计;?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未公开的信息(商业秘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该条例的目的在于奖励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旨在鼓励各国政府、各非政府组织和各地方社区开展鉴别、保护和利用其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活动。因为这种遗产是各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保存,只有它能够确保文化特性永存。宣布该条例的目的还在于鼓励个人、团体、机构或组织根据教科文组 10 织的各项目标,并配合教科文组织在这方面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尤其是配合《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89年)的后续活动,为管理、保护、保存或利用有关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做出卓越贡献。该条例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定义、称号、周期、评估程序、评选材料的提交以及评估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标准作了规定。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强调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要求充分保障各社会群体及个人继承和利用其文化遗产的权利小各个国家应制订文化政策或法律,对非物质文化遗齐进行有效保护。该宣言对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与人权、文化多样性与合作、文化多样性与国际团结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在附件中规定了20条关于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 2003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对语言、歌曲;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必要规定。我国于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人类文明,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民族艺术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2001年3月,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成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并被正式纳入全国“十五”计划。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为我们保护与弘扬民族艺术提供了指南,对保护和发展民族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人大、国务院下发了若干文件强调对文化事业的发展。 1990年9月7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又对其进行了修正。该法明确规定了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归属、权利的保护期、权利的限制、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及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等内容。 根据中央文件要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关于继续对宣传文化单位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的规定》([94]财税字089号)。 199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国发1996]37号),决定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在加大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力度的同时,拓宽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渠道。 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条例对国家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原则、认证制度、保护措施、法律责任以及“工艺美术大师”的命名制度作了规定,目前已命名了204名工艺美术大师。 2000年12月,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国发[2000]41号),规定在“九五”结束后,要继续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及相关文件,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现行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加以调整和完善。 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11 保护法》,该法对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发掘、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文物出入境等方面作了规定。 2005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从云南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法规性文件,这些文件成为云南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依据。此外,云南还率先在全国制定了拭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从9个方面概括了需要加以保护的无形或有形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抢救、推荐与认定、交易与出境、保护保障措施及奖励与处罚进行了规定。2003年7月19月中共云南省委召开了“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大省大会”,对云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立健全云南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酌初步思路。云南省委还组织课题组做了文化产业化问题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云南民族文化 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相关联的现代生活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经意间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有些还在不断消失。这是云南各民族面对的严峻文化问题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各民族文化,还是让它淹没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这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大事。 对经济全球化,各国学者和不同人士持不同看法,总体说有三种看法和态度:一种是把经济全球化看作经济、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主张积极推进;另一种是自然主义态度,认为民族文化应该随波逐流,甚至把民族文化被冲击或消亡看作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还有一种是反对全球化,认为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欧美文化的全球性文化霸权,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摧毁。这三种态度都各有所重。 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之处。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确实具有强烈的冲击,有明显的消极性。就文化旅游开发来看,在获得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复兴,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超本民族的享用的同时,也破坏了民族文化的整体性,消解了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出现了一些民族文化假化和劣质化现象。我们应该认清利弊,积极应对这种挑战,把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尽量减小。 我们认为,切实制定和实施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战略,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的制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突出民族文化的个性魅力,形成区域文化发展理念 云南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地区性),文化的这两种特性都具有独特价值。各社区找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最有价值的特殊文化遗产,深入研究社区文化现状,制定保护与发展的战略行动计划。云南提出的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目标,就是重视民族性和社区性文化发展的表现。 2(提高各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民族文化自觉性,我们通常指一个民族在多民族文化的环境中,能够正确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的一种文化意识。加强民族文化的 12 科学研究,认识到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抛弃以往的历史决定论或庸俗的文化进化论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文化的现实价值与潜在价值、一般文化与特有文化的关系。 3(制定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世界组织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条例,许多国家也颁布了民族文化保护相关的法规,我国制定了一些文化保护的法规和政策。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云南省在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在国内率先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把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的民间传习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把政府、专家和少数民族文化人士的力量凝聚起来,使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取得了实效。 4(切实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借助国际经验,特别重视民族文化教育,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如参观博物馆、书籍教育),推进乡间文化的不离本土的自我传承。立足于本土,通过各种项目,培养各种典型、各种层次的民族本土文化传人,并使民族文化进入当代生活。注意文化拥有者的利益,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文化获得足够的利益,克服文化自卑感,使弱势逐渐强起来,有文化竞争力。培养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化发展,促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 第二部分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承特有的教育功能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从蒙古族的摔跤到傣族的舞蹈,从朝鲜族的荡秋千到侗族的风雨桥和大歌,从苏格兰的格裙和风笛到日本人的剑道和花道,从巴西的桑巴舞到吉卜赛的大篷车,可谓形形色色。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种种民族文化及传承,却都有着共同的功能:那就是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和塑造着一代新人。由此而论,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传递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维系的必要手段,文化传承负载着将先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化财富和经验,一代代地传递给后人的历史重任。而文化传承只有通过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文化传承又承载着深刻影响下一代身心发展的教育重任。 以往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民族文化的描述和解释,如它的起源和形成,以及文化的形式、内容和特征。但在其传承过程中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索。这也正是教育人类学所关心的问题,即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角度,观察和解读不同民族为什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以及不同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特征。 那么,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特有的教育功能有哪些?这些教育功能又是如何得以实 13 现的?毋庸置疑,文化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一个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也只能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得以发展,而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要手段。人的发展是需要载体的,离开具体的文化和文化的传输过程,人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例如知识的传递需要借助语言和文字;思维的拓展需要借助对具体事物的分析、推理和判断;意志的培养需要借助艰苦甚至危险的磨炼;情感的培养则需要借助爱的感动来激发。对于文化传承的本质,我们可以从如下“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两种角度加以考察。 分析教育的本质,人们通常将世界上各种看似不同的教育,大致划分为“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两大类。前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授实实在在的文化和科学知识。从古代欧洲的“七艺”到中国封建社会的“七技”,从今天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到民间的文化传授,都具有实质教育的含义。可以说,世界的发展是无法割断的历史,离开了对先人长期的文化创造和积累的继承,人类将难以生存。因此,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为这些民族文化是历史上维系该民族生存的经验体系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仅有族人适应和利用所处自然环境的经验和智慧,也包含对天文、地理、生物、人际关系、生产技能、生活知识的种种认识。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一个民族能够存续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交往的增加,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不断完善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其他民族的外来文化。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相对的。因为人类的探索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每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愚昧与文明,也往往只是一种时间上的概念。例如在医药领域,也许有人认为蒙医、中医、西医不可同日而语。但理性地看,尽管目前它们的传播范围和发展水平不同,但并不能证明在方向选择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孰优孰劣。对文化的认识,人类不应简单地采取优胜劣汰的评判标准。因为这中间既有人、财、物的投入不同,使某些东西尚未被充分开发;也有不同民族在文化适应性上的差异问题。所以,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一方面要尽量传授当前普遍认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对尚不能做出否定判断的文化知识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宽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质教育”不仅包括一个国家及世界普遍认同的所谓主流的科学和文化知识,也必须研究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区域性的或者是所谓非主流文化的传承问题。“实质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专利,民间的非学校教育体系同样担负着文化传承任务。特别是民族和民间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由非学校教育体系来承担。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恰似飞机的两翼。这也是教育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和问题。 与“实质教育”相对,“形式教育”主张把传授知识看作是使人形成和发展的形式和手段。按照这一观点,学习数学的目的并非为了计算,而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音乐的目的并非为了成为艺术家,而重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力;学习体育项目也不是为了当冠军,而重在增强体质和培养顽强的意志。应该说,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信息时代,“形式教育”的观点在当今世界更受到人们的推崇,强调培养人的优秀素质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 然而,人的素质培养不可能凭空进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和活动的介质。因此,传 14 授和学习知识,磨炼技能技巧,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为培养人的最主要工具。古往今来,学校教育对人的素质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古代欧洲的“七艺”科目中,可以说“天文”培养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科学探索精神;“文法”培养了人的语言和表达能力;“音乐”培养了人们对美的意识和追求;“辩证法”培养了人们的思辨能力。古代中国的“七技”科目中,“射”有助培养人的手眼脑的协调、注意的集中、冷静的性格;“骑”有助于培养人的平衡感、身体四肢灵活配合。可以说,今天世界各国的教育其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比以往更加全面和科学。不仅在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授上,对人的素质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学校教育具有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倾向,因而教育的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 以我国体育教育为例,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搏克(摔跤)、朝鲜族的荡秋千、壮族的赛龙舟、黎族的跳竹竿、土家族的抢花炮、满族的珍珠球等等。至今,我国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几百种十分精彩的传统体育项目。但遗憾的是,这些千姿百态的体育运动项目正在从学校教育和民间消失。学校的体能达标也被单调的几项如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中长跑所限定。在所谓的现代学校教育中,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被单一的项目所取代。外国的东西和当代先进的东西我们要学,但不能因此而丢掉我们民族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看到,日本的剑道、柔道,美国的橄榄球,苏格兰的风笛等,都成为这些国家学校教育的内容。那么,中国的文化传承应如何进行?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它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更是这个民族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土壤。举例来说,虽然学校开展的一般体育项目都能够强身健体,但蒙古族的马上灵巧运动和壮族的织锦,以及侗族大歌的无伴奏合唱,却未必是现代学校教育所能替代的。而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传承,造就了这些民族的特殊才能和难能可贵的品格。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壮族姑娘不再学习织锦,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灵巧的双手会变得怎样?如果蒙古族的小伙子和姑娘不再学习骑术,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灵活的身体会变得怎样?如果侗族姑娘不再学习唱侗族大歌,她们的协调和合作能力会变得怎样?如此等等,如果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失传,那么新一代的年轻人还会不会继承他们的前辈在长期的历史中所传承下来的那些优秀的品质和民族的特征? 所以,传承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有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化,教育的多样化才可能实现;只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而保持和传承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教育”才能具备无穷的原动力。中国各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其丰富程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在传授着整个人类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同时,每个民族又能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明智之举。如果整个世界都能够在倡导先进文明的同时,保留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和特色,那将是全人类的幸事。 第二节 民族文化传承的盛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上兴起过无数的民族,这些民族借助所处的生态环境和人们 15 的智慧,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知识,同时也创造出形形色色的宗教、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游戏、体育、习俗、工艺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正是这些文化,保证了一代又一代先民的生存和人类的存续。从这个意义上说,客观的自然世界提供给人类生存的必要材料,那么文化就是加工这些材料的工具。如果人类离开了社会和文化,几乎是无法存续至今的。因此,文化是人类存续的必要条件。 任何一种文化首先都是某个具体民族的发明和创造。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民族所属的人不存在;没有民族所属的文化也不存在。一种文化的形成,当初一定具有它形成的需求和条件,也一定是为特定的人群和民族服务的,并有它的实用功能和价值。举例来说,蒙古族的摔跤,既有运动强体和搏击敌手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反应、判断力、意志和性格健全发展的功能;我国凉山彝族的“家支”(近似于汉族的姓氏家谱)传承,既可以通过互相背诵家支来确认双方的关系,其中又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和军事事件、生产、生活、婚俗等知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弹唱出维吾尔族的心中豪情;藏族人千里跋涉的朝圣铸造了他们坚毅的性格。而日本女性的温文尔雅与日本的花道和茶道不无关系;巴西人的火热性格与热情奔放的桑巴舞浑然一体;法国人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衬托出了法兰西的浪漫;西班牙人的斗牛和弗拉明戈舞将冷静和狂热集于一身。可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有的特征,而这些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正是由其独有的文化所造就。 在世界东西方的历史上,民族及其文化的兴衰此起彼伏。有些民族的历史长达数千年,至今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保持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而有些民族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其文化也不复存在。究其原因,固然有政治的、军事的、自然的等等不一而同,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文化与教育二者关系的矛盾。简而言之,当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教育呈一体状态时,其民族和文化就容易延续;相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呈背离状态时,其民族和文化就容易解体。一般来说,要使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承认,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和功能。特别是作为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有其辉煌的历史并备受推崇。如中国的京剧、昆曲、相声、杂技、体育、游戏,欧洲的室内乐、芭蕾舞,日本的歌舞伎、浮世绘、相扑,都曾受到世人的普遍欢迎甚至被列为国宝。曾几何时,这些昔日的辉煌却有的已悄悄地退出了舞台的中心,有的受众已经寥寥无几。其实,并非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国宝失去了以往的光彩,而是它们所处的环境和服务的对象已经今非昔比。以我国的船工号子为例,千百年来,黄河和长江两岸逆水上行的船只,都是靠纤夫合力拖动船只。为了协调纤夫们的拉纤动作和保持旺盛的精力,各地的船工们创造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船工号子,如著名的川江号子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船只已经多配上马达改为机动船只,传统的纤夫也随之从黄河和长江两岸消失,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纤夫的消失,又导致了船工号子从现实劳动中的退出。因此,虽然人们今天还能听到船工号子的歌声,但已然不再是真实船工的劳动声音,而只能作为一种历史的回响存在于艺术领域。一些狩猎民族的传统体育和竞技活动,如射箭、骑马、投枪等,也因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的改变,不再为年轻一代所承继。虽然说,现代人对某些古老 16 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新奇感,也有人会以一种怀旧的心情憧憬那些已渐远去的昨日风光。但我们必须看到,当某种传统文化不再为众多的当代人所需求,或者该文化的传承条件不再具备时,要想使它得到广泛的喜爱和传承几乎无法实现。可见,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民族文化传承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2(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其存续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吻合。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的贞节牌坊、女人的缠足,其长期存续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与封建礼教和社会对妇女的要求有关。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摧残妇女的封建观念受到唾弃,贞节牌坊和缠足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耻辱。再比如几千来中国儒家倡导的忠、孝思想,由于所强调的是一种对君主以及对父母的绝对忠诚和服从,而不究其对错和原则,与近代以来社会对平等的追求不符,因此被现代社会所否定。而童养媳则违背了人们对自由的信念,从而被人们所抛弃。同样,我国摩梭人的“阿注婚姻”(走婚制度),因与现行的婚姻制度不相符合而被废弃。世界上许多民族长期流行的纹身,虽然曾在历史上起过族人识别和护身符以及服饰审美等多种作用,但因对人体的伤害和卫生等原因现在也不被提倡。再如广泛存在于世界的各种占卜、算卦、跳大神、咒语等,因与现代科学理念相悖而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而像中国满族女人穿的中间有跟的鞋子、汉族的对襟长衫等,由于不便于现代人的劳动和生活,而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以上种种,说明一种传统文化是否能够被长期传承下去,还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行。 3(具备时代特征。需指出的是,很多人对此认识不足。这些人一般主张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要保持所谓的“原汁原味”,认为一旦对传统文化做些许的改动,就是对民族文化的歪曲和篡改,并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传统文化的忠实捍卫者和倡导者。但遗憾的是,历史的发展却常常恰好与之相反:越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越容易被冷落甚至被人们所拒绝。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定的文化都是为一定时代的人服务的,上一时代的文化可能适用于上一代人,但未必受到当代人的青睐,因为它可能并不具备当今的时代特征。而文化是需要人来传承的,如果不能首先为承继者所接受和喜爱,无论这一文化有多么辉煌的历史都不可能被活生生的人所传承下去。以中国的京剧为例,作为国粹它是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对于它的传统经典我们无疑应该记录下来,供后人了解它的历史和本来面貌。但这一点可以在博物馆里做到,而要让它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则不同。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能使广大的年轻一代所接受和喜爱。对于习惯了当代快节奏、五光十色的舞台灯光和丰富音响的年轻一族,很难接受传统京剧的“三大件”和不紧不慢的唱腔。“现代革命京剧”的广为流传,不能不说与京剧的改革有一定的关系。从爱尔兰的《大河之舞》、中国杂技的“肩上芭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现代绘画,到满族的旗袍、珍珠球和在德国古典音乐故地莱比锡演出的《摇滚巴哈》,以及美国迪斯尼的艺术家们制作的音乐动画《梦幻2000》,它们之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无不是因为在保留了这些文化传统精华的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时代因素。 归根结底,文化是为活人服务的。一种传统的文化适用于古人,未必一定也能适用于新人。古人有古人的世界,新人有新人的天地。文化要传承就必须与时俱进,而文化的传承必然是和文化更新、文化创造联系在一起的。 17 第三节 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探索 教育人类学主要是研究教育是如何对人的形成产生影响的一门学科。而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文化传承对人有哪些影响,是怎样影响的,以及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机制来进行。例如,世界上历来人们都重视音乐和艺术对人的影响。从东方到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都认为音乐对人有巨大的熏陶和感化作用。虽然人们较多地观察到了音乐对人的情感和气质等的影响,但在至今的音乐教育当中,却很少注意到音乐学习对人的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国内和国外的音乐教育,包括专业的音乐教育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几乎都是把音乐练习的顺序建立在难易程度的逻辑上。比如今天盛行于中国的器乐考级制度,也是以能演奏哪一难度的曲目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器乐演奏确实在演奏的技能和技巧上有难易之分,也是学习器乐时要加以考虑和合理安排的。但学习音乐并非只是为了演奏和演唱艺术作品,更有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意义。如果以此为轴加以考虑的话,练习的顺序也可以从人的人格完善的逻辑加以考虑。如缺乏激情的孩子多练习感情丰富的曲目;懒散的孩子多练习节奏快和动感强的曲目;好动的孩子多练习抒情优美的旋律。同样,舞蹈、美术、游戏、体育、民俗等所有的民族文化当中,都蕴涵着巨大的教育功能。如何认识和发掘这些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研究文化对人的形成的影响,是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宗旨和中心任务。下面,我们就此加以简单地概括。 首先,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体现在知识和观念的层面。比如各个民族的史诗、传说、童话、民谣、家谱等,记录了大量的历史和人文知识。通过故事的讲述、史诗的诵唱、家谱的背诵,可以使年轻一代对民族的过去有所了解。而家训、宗教仪式、婚丧嫁娶、成人礼、丰收祈祷、传统节日等,实际上具有对年轻人进行教化和观念灌输的作用。对祖先和父母、亲人朋友、族人部落、天地鬼神、世界万物、命运归宿、生死观念、人生幸福的态度和认识等,往往也是在这些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当然,对于上述种种不可一概而论,其中有积极向上的,有悲观消极的;有科学的,也有迷信的。研究民族文化及其传承,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筛选。 其次,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体现在对人的智力因素形成上。我们知道,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智力因素并非先天形成的,是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逐步发达起来的。发展智力和形成独特的智力特征,不能不考察它所赖以形成的工具和手段,那就是具体的文化及其传承的过程。一般来说,学习刺绣能够培养人的精细观察力,学习围棋有益于人的整体观察;背诵化学周期表可以培养人的抽象记忆,研习绘画能够强化形象记忆;学习中国器乐者因中国音乐多属单音音乐的缘故,想象力易横向扩展,而学习西洋管弦乐或钢琴者因西洋音乐多属复音音乐的缘故,想象力易随着和声呈立体展开;学习哲学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加强,学习艺术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擅长垂钓者注意力趋于集中,擅长采集者注意力优于分散。每一种民族文化具有什么样的教育功能,如何借用这些功能促进人的发展?这些都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范畴。 再次,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还体现在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形成上。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人们对事物所持有的动机、兴趣、情感,以及人的意志和性格等。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 18 中,人的非智力因素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调动和促进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不仅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格的完善同样是重要的。以游戏和体育运动为例,在进行游戏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时,能否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起获胜动机,是开展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原动力;使儿童对该项活动保持强烈和持久的兴趣,是长期坚持的内在驱动力;成功体验是增强对其情感的必要条件;挫折和失败可以锻炼人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全发展,与知识的获得不同,必须通过长期的亲身体验、锻炼和实践才能够获得。人格的健全,是需要有意的和长期的磨炼才能形成。应该说,真正优秀的人必须同时使矛盾的对立体集于一身,即将人格中的两极能够完美地统一起来。例如,将粗心和细心、注意的集中和分配、出色的记忆力和忘却、性格的内向和外向、耐久力和爆发力、坚强的意志和柔软性等融于一身,可以说是人的形成和教育的核心任务。但这些优秀的品质绝不可能靠说教形成,只能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被铸就。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丰富多彩,是因为大干世界里有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山川、湖海。我们人类更是珍奇的。这珍奇,有赖于人类有着不同的肤色、人种、民族、文化和形形色色的教育。正是世界和人类的这种多样性,才使得我们人类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美丽多彩的世界。所以,单一的世界绝不是理想的世界,单一的文化绝不是理想的文化,单一的教育也绝不是良好的教育。只有珍惜世界上各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和积累的优秀文化,并将这些文化一代代传承和发扬光大,人类才是明智的,我们的世界才会不断变得更加美好。 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乎所有的教育形式。由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体系上有系统的和随时的;在目的上有有意的和无意的;在形式上有说教的和实践参与的;在内容上有科学的和世俗的;在方法上有强制的和自主的等等,可谓良莠不齐。因此,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和具体对待。而不应提倡泛化,即将某些民族文化的传承简单地推演到其他民族。 可喜的是,在全球现代化浪潮迅猛扑来的今天,从我们的政府到各级民间组织,从联合国到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民族,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我国,从如火如荼的东北大秧歌到鄂伦春族的鄂伦春广场集体舞,从侗族大歌到纳入到大学体育课程的满族珍珠球,从壮族的织锦到汉族的太极拳,从蒙古族的赛马到纳西族的古乐,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正得到广泛的传承甚至走向世界。 应该说对民族文化传承进行系统地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下面,我们就拟从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民族文化传承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如何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学校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以及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加以探讨,之后通过对一部分文化传承的实例研究,加以展开。希望通过我们的粗浅尝试,为今后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的拓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第二章 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一个人从事任何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智力。它通常包含理解、记忆、推理、判断、 19 计划、思维等一般性能力。自1907年世界第一个智力测量表诞生以来,人们普遍相信智力可以定量并归结为一个分数——智商,希望通过测试分数,将人分出聪明与愚钝,以便于分类教学等。后来,甚至被极端者加以扩展,主张智力测量得到优等的人群应该大量繁殖,从而成为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理论依据。随着对智力测验的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认为,智力具有多种成分;依据不同的经验范围,人具有几种不同的智力。人们开始质疑智力分数高低由遗传决定的理论。人们发现,人的智力发展受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人的智力不仅有高低之分,还有智力类型的不同。曾有专家对赞比亚一个村落的儿童进行测量研究,但结果证明在智力测验上得分最高的,并非当地成年人公认的“聪明”孩子。尽管该测验是专门为赞比亚设计的,但从中反映出心理学家和村民关于智力的概念是不同的。可见,智力测验的有效性与文化倾向具有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无论世界上的种族和民族表面上看多么不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在一般智力上并没有显著的差距。然而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虽然在智力分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在智力的组成结构、智力的表现特征方面却差异明显。如狩猎民族仅凭借动物的粪便,便可知晓动物种属及其离开时间;而采集民族则能根据植物的颜色变化准确地辨认出方位。这种群体性智力结构或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最主要的就在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不同。因为文化决定智力的发展方向; 而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过程是人的智力形成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由这种民族文化打造的民族智力特征也会随之消亡,这个民族在智力发展方面的特征也就“泯然众人矣”。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指向性,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不同造就不同民族的人的智力特点。本研究所要谈及的不是智力的平均商数,而是智力的特殊结构及其原因。 人的心理的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孕育、发展、成熟的。而人们在习得、运用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因选择和接受的文化不同,使人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同的趋向。例如,通过学习刺绣,可以发展观察花鸟鱼虫及大自然的敏锐能力;练习踩高跷,能增强人的平衡能力;学习剪纸,可以发挥空间想象力。所以,人的智力发展和特征的形成,是与具体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分不开的。 第一节 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人们运用感知器官有意识、有计划并伴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认知能力。观察力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源泉。一个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他的智力活动就成为“无源之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长期生活在缺乏感觉刺激的环境下,就会在智力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涣散,缺乏学习能力。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 人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地运用自己的视、听、味、机体内部等感知器官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在代际传承中,也就是个体学习、运用过程中使个体的观察力得到训练和发展。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艺术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没有这种感知力,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创造性思维都不可能。” 以眼睛为感受器形成的视知觉帮助人类(明眼人)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80,以上。要 20 把泥人捏成神气活现的猴王,必须细心观察猴子的眼神、面部表情、动作特征,诸如抱小猴时的母子情深、打斗时的怒目圆睁、戏耍时的顽皮机灵、猴王对众猴的君临天下。泉州木偶具有不同表情的面孔,要使其活灵活现,需要雕刻者从生活中细心观察各种人物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才能做得到。 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影响、生计要求或职业熏陶,人们经常运用某一种或几种感知器官,并对一些特定的对象进行感知,因而其观察力会逐渐形成独特的结构或特征。 如4—6岁朝鲜族儿童喜爱的颜色是黄、红、橙,汉族儿童喜爱的颜色是红、橙、黄,没有差别。但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影响,到了成人,朝鲜族具有了“白衣同胞”之称;汉族则“红袄绿裤,越过越富”,尤其是在婚礼、节日更是红色的海洋。 心理学家比里基于文化生态理论,认为生存经济的性质不同,需要不同的技能,造成了认知发展的差异。狩猎民族的空间知觉辨别能力较强,而农业民族的重量守恒能力比较发达。如游牧社会在广袤的草原上放牧、驯马,逐水草而居,强调“空间”能力的发展:“巴图在黑暗中能从马踏草场的变化中感觉地形高低、地脉走向和地质松软程度,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风向。”而定居的农业社会强调“数”概念的发展,他们要计算土地面积、种子、肥料的配比关系,知道一年的辛苦之后有多少收成。 生态文化因素不影响人的各阶段的发展序列,但影响发展的速度,影响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操作水平。1975年,心理学家达森对以渔猎为生的爱斯基摩人和以农业为生的非洲某民族测试后,证实了上述理论。 酒是法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品酒才能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很多年的积累。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走访葡萄园、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在饭店的实践中接触更多的酒和顾客。优秀的品酒师在品酒时能够通过盲测“猜”出多少种酒呢?世界最佳品酒师菲利普?富尔布拉克说:“我脑子里储存了l万种以上的味道,平均每年品尝3000多种新酒。某种滋味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我一般都能与记忆库的信息对上号,尤其是好酒、名酒。盲测是品酒师工作的一部分,但我们做这些的时候,关键不是去‘猜’酒,而是体会和描述酒的感觉、鉴别酒的品质。” “巴图一出包马上就嗅出白毛风的气味,再一看北方的天空和风向,红色的宽脸顿时变成灰紫色。”藏族同胞仅仅通过感觉空气的寒冷与湿度的变化,雪的黏稠度,就能判断出是否会有雪崩来临。 侗族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令世人惊奇。侗族儿童从小就耳濡目染,在歌声中生活,在歌声中劳动,磨炼出精确的辨音本领,无论十人,几十人,上百人,一张口,优美的多声部和声就在鼓楼上空回响。现在的专业合唱团即便有音乐伴奏定音,各个声部也要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形成优美的和声。 手工艺制造如编织、打造银器、陶艺、雕刻等可以令人双手灵巧,人的触摸觉敏感而富有“智慧”,做陶艺坯子时通过手的感知觉就可以得知陶坯是否圆润,而无需视觉。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运用视、听、味、机体内部等感知器官,就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症。这被称为“城市儿童病”。 21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大脑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力、概括和理解能力。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患感觉统合失调症,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其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人的感觉统合系统分为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平衡统合系统与本体统合系统等。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表现为常会读书跳行、数学题目经常抄错、生活中还常常丢三落四;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总有一种担心、害怕的感觉,易受惊,好动、不安,怕剃头、怕打针,心理上总处在一种紊乱状态;平衡统合失调的孩子常观测不准距离,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会不知不觉中将鞋穿反、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减少,往往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其学习与认知热情;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多数表现在上体育课时不会跳绳,跑步时动作不协调,易累,上音乐课时常常发音不准,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口吃等。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发现,在那些本民族文化保存相对完好地区的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比较少。在马背上长大的孩子是不会患上平衡和本体统合失调症的;玩嘎拉哈和打沙包、会跳竹竿的孩子一定手眼脑协调,眼疾手快,反应灵敏;荡秋千的朝鲜族女孩子也不会患上恐高症和眩晕症;维吾尔族姑娘个个能像“陀螺”一样快速旋转,并跳出优美的舞姿。 人的观察力高低还受制于一个人的注意力发展的水平。注意力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对观察对象或从事活动的指向与集中。它使我们能够对信息加以选择,对选择出的观察对象得到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所以,注意力是观察力的必要条件,是人的智力活动顺利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人的注意力也同样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并可通过培养和训练达到较高水平,专心致志从事某项工作达到“忘我”的境界。演奏古琴使人思想高度集中,又善于分配。通过长期的狩猎生活,鄂伦春族人听兽叫,观兽印,查兽粪,熟悉动物的生活规律与出行路线,逐渐形成一种做事专一不易分心、注意力集中的特点。维吾尔族的高空平衡木——“达瓦孜”,即高空走绳,它要求艺人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表演,艺人必须具备精湛的技艺和超人的勇气,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分心。 皮影的制作是在动物皮上雕刻,用力太轻达不到目的,用力太重会损坏皮子,对制作者把握手部力度、手眼协调的要求非常高。一个皮影的制作往往要数天才能完成,所以在方寸之间刻划更需要制作者专心致志,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皮影的雕镂过程不仅锻炼了人的眼手协调的运动能力,也培养了人的注意力集中的优秀品质。 注意力的分配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使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泉州木偶在表演时要用16根到32根提线操纵,最多时操纵着36根线,由两只手10个手指控制36根线,表演者既要操纵提线让木偶做出各种姿态、动作,还要与音乐合拍,真可谓眼观 22 六路,耳听八方,“手舞指蹈”。 第二节 记忆力 所谓的记忆力,就是人们把经历过的事物储存在大脑里并能提取出来的能力。就像“贫嘴张大民”的妈妈,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不仅失去的是记忆与正常的心理功能,也给亲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负担。一个人只要大脑功能正常,外界的信息总会在脑中留下痕迹并保存起来,甚至会有照片式记忆,但那是青春期前少数孩子的专利,大多数人包括儿童,记忆的种类、数量、质量和提取记忆信息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甚至差异较大,往往影响了问题的解决和学业成就。 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关于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也就是关于知识是什么的记忆。它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是指无须有意识努力就可以提取信息;外显记忆恰好相反,需要有意识努力去恢复信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1岁9个月时,小麦已经背诵了40多首古诗,百多首儿歌,真可谓‘诗书满腹’了。在日常生活里,他更多利用诗歌即景生情,用得恰到好处。” 据研究,人在胎儿期就已经具有了记忆心理现象。客观世界各种信息进入人脑后以各种心理符号进行表现和记载,即表征。 按照记忆的内容和表征的方式,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声音记忆、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动觉记忆。不同的活动,发展了人的不同记忆力。刺绣、剪纸、蜡染需要人们将日常所见到的花鸟鱼虫、植物、景观、人物表情、举止、生产劳动、生活场景等牢记在心,在脑海中勾画出图形,用丝线、剪刀、蜂蜡等不同的“画笔”,将丰富多彩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刺绣、剪纸、蜡染发展了人的形象记忆力。如苏绣中的“仿真绣”以精细雅洁描绘花鸟鱼虫、绣肖像,要对人体的基本结构、透视效果、明暗变化十分了解,绣娘以针代笔、以线代墨进行绘画。 民歌发展了人的听觉记忆。历史上,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该民族的历史、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男女社交、伦理道德、风土民情等都是靠歌来记录、靠歌来传承的。古往今来的侗歌传承一直呈现为纯粹的口头模式,凭借记忆以口耳相传。在杨晓的《南侗歌师论述》一文中,详细地记录了小黄寨歌师的基本情况,其中对歌师形象认识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记歌多且准确,有着出众的记忆力。这种口头传歌的记忆形式,属于听觉记忆类型。侗族的歌手们有着令人惊异的音乐素质:无论何时何地唱侗歌,唱某首歌一张嘴就是某个固定的调,固定的音高和明确的调性概念丝毫不亚于专业人员。这种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当然是与侗族口头的传唱方式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训练了侗族人准确、良好的听觉记忆力。反过来,这种听觉记忆力又促进了侗歌的继承发展和再创造。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对侗族人的记忆品质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猎人和牧马人都具有根据动物的气息辨别动物的种属、动物的健康状况、动物的行踪等独特本领。长期与各种动物打交道的生活方式发展了人的嗅觉记忆。 乐手演奏二胡,不用眼睛,就能准确地找到指法的位置,这归功于长期练习而形成的 23 动觉记忆。 记忆从小开始训练,刺激人的脑组织的发育和神经之间的连结。彝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家支教育习俗,家支即家族支系,是凉山彝族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以父系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集团。以采取父子连名的办法来保持血缘关系的巩固和延伸,若干代以后形成一条家支链,凡是本家支成员都可以从这链条上找出自己的名字。为了让子女了解自己的家支,每个家庭要进行家支历史教育,背诵家族一代一代祖先的名字,熟记家谱,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家谱,证明自己所属家支,遇到“本家家门”,就会得到亲人般的接待和帮助。彝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最好的能记忆100多代。家支教育发展了彝族人的语义记忆。 据彝族著名学者巴莫曲布嫫的田野调查研究,“克智”论辩活动在大小凉山长期盛行,产生了众多的口头论辩辞赋。正如论辩手在比赛中说:“天上千颗星,克智数不清;地上千棵草,克智数不完。克智要用箩篼装,箩篼下面有漏洞,说了三天三夜,说的没有漏的多;克智有如牛毛多,说了三年零三个月,没有说完两个牛耳朵。”至今诺苏彝人在赛歌时还有用筛子来装歌的风俗,即唱一首歌就插一草秆在筛子眼里,插满筛子但歌还没唱完。沿传至今的这一古老的歌俗在《西南彝志?人文志》中就有相关记载:“歌师宣雅颂,歌师讲论文,雅颂与论文,筛子眼样多。”在大小凉山,以美姑县为中心的“义诺”次方言区,因“克智”活动长期盛行,“克智”能手代代辈出,被人们公认为“克智的故乡”。“克智”不仅是一种带有竞赛性和娱乐性的口头论辩活动,也是史诗演述的形式载体,它不仅造就了一批批崇尚口头艺术的辩才,也为一代代史诗演述人提供了天然的舞台,为史诗传统的世代口耳相承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正是在“克智”论辩得以弘扬光大的义诺地区,史诗“勒俄”的演述作为一种鲜活的口头表演艺术一直经久不衰。 河北省藁城市耿村1987年有281户,1100人。“穷讲善念的有200多人”。十里八乡称耿村为“笑话村”、“穷讲善念村”。自1987年以来,18年普查组抽样调查100多人,确定67人为大中型故事家,其中已故者12人,健在者55人;年纪最大者86岁,最小者23岁;确定5家为故事家庭。靳正新因作品最多(807个故事)而荣获“全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普查组现整理出各类故事4630篇,5000余万字。《耿村的一千零一夜》即是从中精选出的1100篇。耿村故事家分为家传型、嗜好型、文人型、育人型、哄儿教女型。讲述风格分为聊天讲古式,如靳正新、张才才。评书式风格如靳景祥。家传型如侯果果,其父侯占魁是大故事家。据侯果果说,她父亲弥留之际不闭眼,专等她回家。当她赶到时,父亲给她讲了一个从前没讲完的故事后才咽气。传艺人和讲故事能手,在其成长过程中聚沙成塔,练就了丰富的记忆力,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座“文化的宝库”。 由此可见,文化类型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从而发展了不同的记忆类型。人类的长期记忆中贮存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关于怎样去做某些事情的记忆,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即如何操作的技能记忆。程序性记忆中主要包括认知与动作技能两部分,是个体由观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而习得的记忆。个体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程序性记忆。手工艺制造与手工艺术、舞蹈 24 艺术、美术、音乐艺术、体育等的学习与训练,使人们具有了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一系列条件反射的连锁,可以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地执行更长的行为序列,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减轻人的意识负担。程序记忆经久不忘,程序性知识是技能教育的内容之一。蜡染工艺、编制工艺、刺绣工艺、滑冰与滑雪等活动都由一系列动作组成,只有动作协调自动化才能形成高超的技能技巧。苏绣新传人姚建萍带领她的团队38人,在135天内采用细乱、粗乱、细平等几十种针法,1650种色线绣制成《高山流水校友情》。只有精湛的技艺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部场面宏大的作品。她说:“要动脑筋去表现不同面料的服装,还要绣出人物的气质和个性。”她取材于周恩来晚年接待外宾的一张照片绣成的《沉思》,以细腻的质感、协调的配色、自然的明暗与传神的人物刻画,获得了首届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是一个人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它可以言传,是知识教育的重要内容。神话故事、史诗、歌谣、民间故事这些口耳相传的民俗活动,传递了历史知识、伦理道德、自然知识、生活知识等。如满族歌谣《灭了大明建大清》?记录了民族英雄努尔哈赤(小罕)建立大清的历史,表达了对努尔哈赤(小罕)的崇敬: 玛路子倒,玛路子歪,玛路子底下菊花开, 菊花开在老山肋,小罕盖着波罗叶被。 半了夜,刮大风,小罕起来发大兵, 骑青马,挎弯弓,灭了大明建大清。 第三节 想象力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进行的。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儿童游戏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的参与就没有游戏。在想象中,儿童体验着他们观察到的生活,并可以随意地将现实生活加以改造。在缺少必要的玩具的情况下,儿童可以通过想象使游戏得以继续,在有玩具的情况下,想象可以使游戏进行的更有声有色,丰富逼真,趣味十足。想象游戏是儿童向生活学习、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丰富自己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哈尼卡”即纸偶,有男女老少等不同的形象,而且是根据达斡尔传统的服饰特征来制作和装饰的。它是达斡尔族传统民间剪纸工艺,又是达斡尔族儿童喜欢的一种游戏。游戏中儿童安排纸偶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多的会有几十个;想象着纸偶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猎人、农民、工人、教师、医生、售货员等等,儿童为这些色彩斑斓的纸偶,编织着动人的故事。 艺术创造作更需要想象,通过想象,感受头脑中的人物形象、各种情景和情节才宫S进行创作活动。著名作家福楼拜在一封信中曾写道:“我从午后两点起(除吃午饭的25分钟外)一直在写《包法利夫人》。我聚精销申地描写着骑马漫游在途中的情境,我感到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度过了我一生中少见的一天,好像生活在幻觉中。” 艺术欣赏也离不开想象,只有能在头脑中想象出各种情景、情节或人物形象,才能欣 25 赏到艺术作品的美。皮影大多是以侧面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的,并且大多脸部表情缺少变化,动作夸张简单,所以在观看皮影戏时,需要观众根据唱腔和动作去揣摩人物的感情与故事发展的情节,这实际上也是培养人想象力的过程。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通过如泣如诉的音乐,人们头脑中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的缠绵、抗婚的坚贞,为他们凄美的爱情落泪动情。 不同的艺术形式,需要人的想象的参与也不同。视觉艺术由于其自身特点,想象在艺术欣赏中参与性较弱,但现代抽象派绘画的欣赏则依赖于人的理解与想象力。而声音艺术如音乐想象有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之分。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陕北安塞的剪纸老人们虽然是大刀阔斧,随心而剪,但不是乱剪,剪的图案一定有个说法和摹本。著名民间剪纸大师白风兰说:“古人剪花都有讲究,有故事,不能瞎铰。”例如陕北地区的典型花样“蛇盘兔”就印证了当地民谣“要想富,蛇盘兔;蛇盘兔,必定富”;再如“娃娃坐莲”、“娃娃钻莲”、“娃娃采莲”(民谣中有“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陕北安塞大多数的剪纸高手都不识几个字,但肚子里却藏有剪不完的花样。剪花妇女们平时善于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事物的形状,记人脑中。手执剪刀,不用草稿,刀随心剪,将记忆在头脑中的物象,加上自己的丰富情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的理解以及精神世界的寄托,发挥想象力,海阔天空自由创作,巧妙地运用变形、夸张等表现手法,用剪刀剪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极富感染力和创造力。例如“艾虎”,老虎的肚子里还有两只小老虎,问作者为什么老虎的肚子里还套着小老虎,她的回答是:“老虎怀着孩子就是这样的。”剪纸老艺人用自己独特的想象诠释客观现实,剪纸“二龙戏珠”的老艺人李秀芳常把“眼珠”剪成“蜘蛛”,原因是她不识字,只是听人说起二龙戏珠,也不知道是什么“珠”,就剪成蜘蛛的“蛛”。剪纸的过程是艺人凭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生活中的灵感,大胆运用夸张、删减的手法展现现实世界的精神面貌。 第三章 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我国的四大发明,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到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这些人间文化精品从设计图到建筑成品,不知倾注了人类多少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理想、审美观、价值观等智能因素。可见人类文化的创造,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本身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断协调发展的过程。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智力因素一般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信念、世界观等。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智力因素,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如美国心理学家曾对800名男性进行30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成就最大与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自信心、进取心、坚持心和不 26 屈不挠、不自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日本学者田口英子研究了168位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发现他们都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坚强的毅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心周围的事物,凡事不轻信,有主见,有事业心,肯努力,不愿虚度一生,工作时充满热情。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学习和事业的成败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本章从文化与人的心理现象的互动人手,探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形成和表现特征,分析这些因素对文化选择和认知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第一节 动机 在个性心理的形成过程中,动机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并指引活动去满足和达到某种需要的目标。生活在不同地理和社会生存环境下的世界各民族,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和动机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各种文化。如19世纪中叶在英国诞生的第一枚邮票“黑便土”,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通信交往的需要,后发展为集邮文化;如今网络成为满足人们接触交流的新媒介,从而悄然兴起了网络文化;蒙古族人长期在草原的生计方式造就了特有的马术和摔跤;朝鲜族人喜吃辣椒和山野菜的饮食文化与为了满足当时的生存需要分不开。可以说,人类文化最初的产生,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生存需要,而在其后的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成为人们从事—切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心理驱动力。 一、动机及其特征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是激励或推动个体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类的动机机制也十分复杂,可以产生各种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而引起的动机。民族自身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结构是产生动机的内部条件。由于每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生活经历不同,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需要和认知模式。因此所反映出来的认知和外在行为也有所不同。如解放前居住在我国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世代以狩猎为生,一直居住在“撮罗子”中。由于长期的狩猎活动使鄂伦春族早已经具有野外生活的适应能力,喜欢在山林中自由自在的狩猎生活方式,因此虽然鄂伦春已有定居近50年的历史,但他们中的一些老年人至今仍很难忘记那个栖身之处,仍向往着深山狩猎的生活。这说明一个民族因长期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一些习俗,反映着这个民族长期的主导动机,当这些动机不能外化为行为时,从身心两方面常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如生理上身体机能的退化、肌肉骨骼的变化等;而心理方面则表现出认知偏差、出现否定性行为和情绪情感等。随之民族内部的相属、相求需要和动机以及民族自尊感增强,对外易形成一定的封闭心理趋向。当然,随着社会发展这种生存生活方式而导致的有些动机观念也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逐渐消失的特征。可见,社会文化促使个体产生和诱发内部动机。即使个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的社会文化也可促使其产生内部动机,即社会文化本身参与了个体内部动机的构建。 外部动机是指个体在外界的要求和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人的社会属性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接纳、认同、融合其所处社会的各种文化,产生文化的同化与顺应,把社会需要内化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产生了各种外部动机,从而推动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一 27 个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该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产生外部动机的条件。社会的诸多要求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方式逐渐渗透到每一个民族成员,使民族成员的身心发生各自不同的社会化过程,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的承继过程。一个民族的存续和发展,家庭教育扮演着早期的启蒙作用。如满族的欲“嘎拉哈”,苗族的刺绣,朝鲜族的花图游戏,民间艺人的剪纸、手工编制、捏泥人等各种社会文化,更多是通过家庭和民间社会活动的传播而流传至今的。像满族的珍珠球之所以能够重新成为学校体育项目,是因为它开展起来器材简单、场地随意,有攻有防,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民族特色,适合当代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可以说当外在的动机转化成民族本身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时,文化便具有了生命力和传承性,表现出动态发展过程。 行为是动机的外在体现。当动机的向度与社会文化的要求相吻合时,社会文化会促进或加强整体的动机效能;当两者相互矛盾时,社会文化会减少或削弱整体的动机效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外在行为去推测和判断其内部心理动因。如我们考察和分析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时,首先通过该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来判断这个民族这种行为的内部起因和心理驱动力,从而进一步分析该民族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来说,动机产生的内外因素在社会化发展中缺一不可,构成协同统一的心理结构。 二、动机与文化的互动 动机是一个心理动力系统,在文化的承继和传播过程中动机的动力性、主导性特征,引导和制约着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人的情绪情感、兴趣、审美价值、道德判断等个性心理,从而体现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动机与文化在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首先,同样的动机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习俗。如人类最初的穿衣目的是为了遮体御寒,而这种相同生存动机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服装文化,却反映着不同民族的审美价值、艺术素养、道德判断等文化内涵。如日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和服,端庄文雅,色彩花纹浓淡分明;苏格兰男子的传统服装“基尔特”,表现了男子短裙特有的魅力;西班牙妇女特有的传统服饰披风,图案典雅美观,色调亮丽,极富美感;还有俄罗斯传统女装“鲁巴哈”、“萨拉范”;英国绅士的圆顶礼帽“波乐”;世界时装名都巴黎人对时装款式与品牌的个性追求等,这些都体现了世界各民族五彩缤纷的服装文化和习俗。 我国各族青年男女选择伴侣时,虽然寻求爱情与幸福的动机相同,但表达方式千差万别,如新疆的哈萨克族采取“姑娘追”的古老恋爱习俗;广西壮族青年男女则用对歌的形式寻求爱情。这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是因为民族成员从小接受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影响,从而形成了民族的共同心理趋向和一致的外在行为,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习俗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其次,相同的文化也可产生不同的活动动机。如相同的集邮活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集邮动机,有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兴趣,有人是把它作为一种投资,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或他人的某种夙愿。相同的文化在不同场合蕴涵着的内涵不同,人的行为动机也不相同。如日本人穿的和服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场合的要求具有不同称谓,20岁姑娘在 28 成人节穿的叫“振袖”,已婚妇女穿的叫“留袖”,中年男子穿的叫“纹衫”,从而反映了和服穿着中的不同社会阶层的身份、地位、用途等诸多文化内涵。 动机通过社会文化,要求人们按一定的认知方式、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原则,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实践。其中各种动机的地位及作用互不相同,有些动机强烈、持久;有些动机则微弱而不稳定。这种强烈、持久的主导动机对行为起着定向作用。但根据不同的时间、环境有所转化和交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文化的潜移默化,在动机与文化的双向作用下渗入整个民族的社会发展之中。 第二节 兴趣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在认识和探究事物的心理趋向上不尽相同。如日本人喜欢做“人形”,表现出日本民族精湛的工艺;俄罗斯的木雕套娃——“玛特辽施卡”和漆画彩蛋,反映了俄罗斯人巧夺天工的工艺和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倾向。我国彝族喜欢用背诵本家支的形式来传播自己民族的文化;维吾尔族喜欢“达瓦孜”运动,尤其是南疆的维吾尔族男女老少从小就对“达瓦孜”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一位哈萨克族女性都是刺绣的巧手,表现出哈萨克族女性对刺绣的喜爱程度。这种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不同的选择态度和认知倾向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 各民族由于其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影响着兴趣的产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兴趣,使自己民族更具有文化特色。 一、兴趣及其特征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是由客观事物的意义引起肯定性的情绪和态度而形成的。 不同文化熏陶下的各民族的需要有多种多样,由此而产生的兴趣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由于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直接兴趣往往能够直接满足人的需要。根据维持时间的长短,兴趣又可分为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短暂的兴趣,随着某种活动而产生,又随着活动的结束而消失。稳定的兴趣是长期的、稳定的,对一个人产生持久作用的兴趣。兴趣与注意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常常表现为特别注意它,对事物的了解也就越多。有时也表现为某事物引起我们的注意,由此引发了好奇,产生了兴趣。可以说,凡是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必然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引起人们注意的事物,却不一定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兴趣在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具有社会性特征。首先,不同民族的兴趣都是指向客观事物的具体内容和对象,针对一定的事物而发生,因此兴趣的对象和倾向性因人而异,因民族而异,差别极大。例如,朝鲜族能歌善舞,蒙古族擅长马术,裕固族擅长射箭,有些民族对音乐艺术有很大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差异性主要是人的生活实践不同而造成的。兴趣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意识倾向指向于高级的、高尚的兴趣,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倾向于低级的、腐化堕落的事物,有碍于社会进步和个人身心健康。其次,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促使民族成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形成各种健康高雅的兴趣和爱好。如世界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表现出各民族特殊的情感体验和需要、兴趣等个性心理。每年 29 的3月15日到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节,其间日本的男女老少纷纷游园赏花,饮酒歌舞,迎接春天的到来,表现出日本民族对樱花特有的兴趣和爱好;桑巴舞是巴西人最喜爱的娱乐活动;蒙古人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中的摔跤、赛马、射箭等竞技比赛以及文体表演,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和多种多样的民族兴趣趋向。可见各民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广泛的兴趣,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兴趣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兴趣也具有稳定性的品质。一个民族对某种事物能够保持持久的、稳定的兴趣品质是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的基础,可促进本民族成员积极去探究和认知该事物,推动和激励他们付诸行动,最终取得胜利。因此虽然有兴趣但不能持久,或者一种兴趣迅速地被另一种兴趣所代替,或者兴趣不能成为活动的动力,都不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只有具有广而精、稳定而有效能的兴趣,才能促使人积极认知事物,激励人坚定不移地从事活动,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二、兴趣与文化的互动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需要我们去了解和探索,其过程本身是一个培养兴趣的过程。同时已经形成的稳定的兴趣特征,激发和提高人们研究和认知事物的积极性,拓展思考能力,促使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主动收集周围生活中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从而推动人的行为,积累一定的经验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创作奠定基础。 首先,兴趣是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承继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因此兴趣是文化熏陶的结果,也是各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剪纸艺术为例,剪纸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之一,十分普及,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和流派。剪纸艺术能够经久不衰并广泛流传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广大群众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和普遍喜爱。因为剪纸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形象逼真、生动活泼、效果立见,绝大多数剪纸都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表现。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能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十分耐人寻味。陕西剪纸中的牛,把牛身上的毛做成极度夸张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这些剪纸复杂、精巧、逼真的工艺首先来自周围生活,通过艺人细心观察,创造出精品艺术,也反映了对剪纸艺术的独特兴趣和审美能力。因此当学习者积极为剪纸活动做准备时,周围事物成为捕捉的素材,注意力开始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主动收集与剪纸有关的信息,创作出形象精致,富有生命力的剪纸艺术品,反映出高超的技能技巧。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兴趣所致,一般总是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进行。即使创作过程受阻碍时,兴趣还有助于克服困难,排除阻力,引导决策行为,尽快做出决定并加以执行。这说明剪纸艺术的传承,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这门艺术的兴趣倾向性和稳定的兴趣品质。 其次,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兴趣对文化传承起一定的选择和导向作用。兴趣是影响人喜欢或偏爱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因素,也是接纳和融合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民族往往在长期的生活中,由于世代传承的习俗的重复性、长期性特征,使民族成员对某种文化产生持久的兴趣和信任,发展成为一种个人喜爱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趣特征。以朝鲜族的花图 30 为例,这是朝鲜族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在朝鲜族家庭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普遍喜欢玩花图。花图牌颜色比较鲜艳,画面突出视觉效果,非常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和兴趣。而且游戏的进行不太受场地、人员的限制,因此具有较广泛的普及性。在我国无论是聚居区还是散居区的朝鲜族,即便是不会说母语的朝鲜族也会玩这种游戏,可见花图的普及程度。朝鲜族花图游戏规则,要求人具有诚心、善心、平和之心,反对恶意调牌,手中藏牌,偷看别人的牌;其得分运算、出牌技巧需要有整体把握能力,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并积极思考和分析,通过正确地判断,尽可能减少损失,争取最大的胜利。因此通过玩花图,不仅培养对花图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谐的情感、正确的处事动机、能够包容和接纳别人的不足等积极的个性品质。 第三节 情感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最为复杂的一面。一个民族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情感的起伏与变化,影响着该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行为方式和道德评价等外在表现形式。 一、情感及其特点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同一民族的成员由于遗传因素的作用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易引起或形成相同的民族情感。民族情感是指民族成员对同样的客观刺激物表现出相同的态度反映,在行为上表现出相似性,具有民族成员共同一致性的心理特点。如节日活动是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观念,增进情感,产生民族认同的最好场所和机会,显示着民族的和谐与团结、希望与理想,是民族情绪情感的集中体现。以过新年为例,在蒙古,新年正好是畜牧节,冬老人扮成牧童,手持长鞭、火镰、打火石和烟壶,以表示牧人不怕远征和孤独。在朝鲜,新年期间举行荡秋千和跳跷跷板比赛,吃“五谷饭”,喝耳鸣酒。在日本,除夕家家大扫除,人人要洗澡,子夜各神社的钟声齐鸣,敲108下,象征驱除108个妖魔,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在俄罗斯,圣诞老人代表旧岁,雪姑娘代表新年,当克里姆林宫的新年钟声敲响时,大家互祝新年,每人默想新一年的心愿。在德国,过新年时举行爬树比赛,许多地区通过敲击声、爆竹声和化装假面人来驱赶凶恶的鬼神,人们互赠礼物祝愿新年好运。英国人有“守岁”传统,喜欢在除夕深夜,带上糕点和酒拜访亲友,不敲门径直走进亲友家里,先拨弄壁炉中的火,象征“开门大吉”,人们高唱辞岁歌,围火跳起土风舞,直到天亮。在法国,元旦家里有剩余的酒,说明来年要交厄运,因此一定要除夕晚上将家中的酒喝完,这一天常常会看到许多人酩酊大醉。在我国,汉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燃放鞭炮,同时祭祖,年轻人则要给长辈磕头拜年,到了新年钟声响起时,吃团圆饺子,街坊邻居及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年祝福。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物,宰杀年猪,凡杀猪者均拿出一部分集中煮熟,按人口均分,未杀年猪的人家,除得一份熟肉外,还可分享亲友馈赠的“亲肉”。除夕夜守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如花似锦的白族儿童,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老人拜年。有的人家或亲友结伴到名胜古迹旅游观光或组织观看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等传统活动,节日气氛十分浓郁。在这种充满 31 民族色彩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中,不同民族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绪情感,促使民族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心理特征。这是因为同一民族的成员,总是长期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不仅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而且有着相似的道德规范、价值观,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共同的需求与行为动机,从而形成了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 二、情感的表现形式 各民族特定的风俗习惯是情感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包括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衣、食、住、行,交往方式,各种传统的民族节日、礼仪、婚丧嫁娶习俗以及特有的语言文字、游戏、神话、体育、艺术活动等,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各种各样的节日庆祝活动使民族成员之间交流情感,增强友谊,产生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欧美人过三大传统节日——圣诞节、复活节和狂欢节;美国人到了每年的7月7日为庆祝美国独立日而欢呼;西班牙人到了每年7月6日至14日过最快活的一周圣佛明节,全国上下沉浸在节日气氛中,其间的奔牛节是高潮节目;在西方很多国家到了每年的12月25日过圣诞节;每年的4月1日是英国人的传统节日——愚人节。在我国,汉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藏族过藏历新年、望果节;傣族过泼水节;彝族、佤族、白族过火把节;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过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这些活动不仅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同时也反映着不同民族对这些节日的特殊情感。再从喝茶来看,欧洲人喜欢喝红茶,我国藏族人爱喝酥油茶,蒙古族人爱喝奶茶。日本人的茶道是接待亲朋、宾客,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一种渠道,包含着艺术、哲学、道德等因素。这些茶俗表现出不同民族的特殊饮茶晶位和心理倾向。再如我国壮族对青蛙,瑶族、畲族、普米族对狗,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对熊,满族、苗族、黎族、彝族对鸟的图腾崇拜,体现了不同民族对动植物的特殊的崇拜心理和情感倾向。此外各种丧葬礼仪方式,如土葬、水葬、火葬、天葬、树葬、塔葬;各种特殊的居住方式,如日本和式木结构住宅,蒙古族人的“蒙古包”,德国的架木屋,我国北方的四合院,中南与西南佤族、水族、壮族等民族的“干栏”式建筑,西北华北的窑洞式建筑;各种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这些各国民族独特的饮食习惯、图腾习俗、居住方式、丧葬礼仪和各种禁忌,反映了各民族对这些衣、食、住、行方面的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喜爱心理,造就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习俗,体现着民族的激情、道德感、审美心理等情绪情感。 三、情感与文化的互动 各种风俗习惯的传承过程离不开喜、怒、哀、乐等各种人类情绪情感的体验过程,同时通过其体验而形成的认知、价值观、道德规范与准则,外化为具体的人类行为形式。文化传承本身就是形成和体验各种情绪情感的过程,而接受不同文化熏陶的各民族的情绪情感在爆发的强弱程度、时间的长短与快慢、审美尺度和道德判断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体现出各自独特的行为模式。 首先,文化是满足情感的手段和工具。某一民族偶然的创造使民族成员对它有了接纳和认可,能够满足各种心理需求,产生肯定的情绪情感。当它成为一种文化风俗时,这种风俗习惯成为民族成员从小形成一定心理倾向的基础,也逐渐成为满足社会交往、形成民族凝 32 聚力、产生民族情感的手段和工具。以饮食习俗为例,不同民族长期食用某种食物的结果,使他们逐渐形成各自特有的饮食生理和心理适应,即形成了一个民族特有的饮食心理。蒙古族人长期食用牛羊肉逐渐形成了对牛羊肉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对牛羊肉、奶茶具有特殊的情感;四面环海的日本的地理环境,使日本人以鱼为食,喜吃“沙西米”,即生鱼片,对寿司、弁当等食品表现出特殊的情感;素有“咖啡王国”之称的巴西,人人都爱喝咖啡,几乎每个人都有天天喝咖啡的习惯,对一种叫“比卡纳”的烤肉表现出特殊的喜爱;爱斯基摩人为了适应极端恶劣的气候以及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以食生肉为美味;加拿大的寒冷气候和生活需要,使高热量的烤牛排成为加拿大人最喜爱的名菜,无论是盛大宴会还是家庭便宴,烤牛排是必备的食品;我国的朝鲜族自19世纪中叶从邻国朝鲜陆续迁入后,大多聚居在山川秀丽、物质丰富的地区,主要种植水稻,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朝鲜族喜食大米和喜吃辣的食物的饮食习惯,“没有辣椒吃不下饭,不吃米饭总觉得吃不饱”,这是每一个朝鲜族成员对米饭和辣椒具有的特殊的情感倾向和普遍的饮食认同感,这正是朝鲜族成员长期食用共同食物的结果形成的民族特有的饮食习惯。相同的饮食习惯极易形成民族成员之间生产方式的一致性,形成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产生共同情感趋向和心理归属感。这些民族所处的生存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民族独特的饮食风俗和习惯,形成了各民族对不同食品的特殊的情绪情感倾向。可见饮食既是一个民族文化心态的物化反映,又是适应自然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的产物。 其次,已经形成的情感对社会文化的认知、态度和观点更具有表现力,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体现着各民族独特的社会行为模式。我国许多游牧民族及狩猎民族,如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鄂伦春族等的情绪情感,爆发迅速,平复也很快。因此在社会交往和行为方式上常常出现讲义气,不易结成恩怨,慷慨大方,热情好客等交往行为特征。再如各国对特殊数字的禁忌和恐惧心理,体现了不同的信息传递和民族认同感,由此出现了社会认知和交往行为方式上的共同特征。日本人忌用4、6、9、42等数字。这是因为4与“死”音同,6的日文发音为“劳苦”,9的日文发音为“苦”,42的日文发音“希尼”与“死”音同,因此在剧场、影院、医院以及需要发号的地方,一般不用这些数字。韩国人也对数字4产生忌讳,因此出现了楼房编号没有4楼、4室、4号,饮酒或喝茶忌饮喝4杯等现象。美国人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不吉利,以至于许多高层建筑物、门牌号都没有13号;在我国8和6这两个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吉祥、发财、顺利的象征,普遍引起人们的喜欢和兴趣,表现出亲切和向往等积极肯定的情感。7是一个普通的数字,然而许多民族把它视为一个神秘、神圣的数字,表现出十分崇仰和敬畏的情感倾向。古代埃及人、巴比伦人、中国人都认为天上有7颗神圣的星,即太阳、月亮、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给人间带来光明、温暖和生命。因此代表这7颗星的数字“7”,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进入各种宗教传说、神话故事、典籍制度中,渗透在许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世俗习惯之中。这种厌烦、恐惧、拒绝、喜欢、愉快、高兴、向往、崇敬等情绪情感,体现着各民族独特的社会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 各民族虽然欢度春节的方式和风俗习惯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相似 33 的情绪情感。这些习俗和行为方式象征着人们对新一年的一种希望和理想,对顺利、安康、吉祥、幸福的向往。同时通过这种特定的交往方式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习俗,满足了民族成员之间的相属、相爱、自尊等心理归属感和情绪情感。 第四节 意志 意志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现象,通常被称为是一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有自觉性的行为特征。我国古代屈原被放逐而创作《离骚》,司马迁受刑而著《史记》,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通过上千次实验的失败,终于提炼出具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镭。这些伟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有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有共性特征,但不同民族文化使民族成员意志的形成与表现特征呈现出差异。 一、意志及其特征 意志是人们能够自觉地确定行为目标并主动支配、调节其行为,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人的意志活动是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自觉目的性使人在行动前能预见其行动的结果,能够自觉地按照这个目的,以坚强的毅力去支配和调节行动。 意志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外部动作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它可以推动人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需的情绪和行动;另一方面表现在它可以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情绪和行动。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人要克服的困难或排除的干扰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困难或干扰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人类不存在任何没有意志参与的行动,意志贯穿于人类各种活动之中。因此各民族文化的承继过程和各种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人的意志心理过程的参与。 二、文化与意志的互动 各民族特有的文化熏陶和生存条件是形成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根源。民族成员从小生活在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之中,因此其心理现象的形成按照自己民族群体的认知模式、价值判断、道德准则等尺度来进行,从而出现对本民族文化的接受、认同过程。因此个体社会化早期的文化熏陶非常突出,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文化认知和经验基础。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其中父母长辈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如蒙古族人从小在长辈的教导下学习骑马和马术,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不会骑马的人。草原特有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促使蒙古族人具备勇敢、刚毅的意志特征,畜牧、放牧的经济文化类型使蒙古族人学会骑马、酿制马奶酒等各种生存技能,同时在接受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豪爽、直率、坚忍不拔等良好的个性。南美火地岛锡克兰人的男子成年礼仪式,必须经过严格挑选。条件是精神上成熟,对异性的态度威严,并具有充分的毅力和保守秘密的能力。经过磨炼和陶冶,培养男子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增长才干。英国人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学习吃饭和喝汤不能发出声音、不要嘴里含着食物讲话等礼仪,培养绅士风度。澳洲土著人经过成年礼接受纹身,对纹身过程的刺痛具有耐受力。另外日本人坐“榻榻米”的姿势,宗教教徒的礼拜,我国苗族的蜡染、刺绣工艺等,这些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意志过程,意志贯穿于这些民族的生产技能、人生礼仪、工艺制作等整个过程中。 34 已经形成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文化传承中起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具有果断性的意志特征使人善于明辨事理,不失时机地采取决断并坚决执行。自觉性的意志特征使人对活动的目的和动机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受坚定的信念和世界观所控制,使行动达到既定目的。自制性的意志特征使人们在意志的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坚忍性的意志特征使人以坚忍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去完成各种艰巨复杂的任务。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各民族社会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 无论是一个民族群体还是民族成员个体,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为民族文化传承奠定了十分重要的个性品质。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要继续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抵制和扬弃来自外界的不良文化习俗,在文化的接纳、认同和融合过程中,需要具备冷静的思考和坚强的意志力。 第五节 性格 民族成员因长期生活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之中,因此对待客观事物和现象时,往往表现出统一性和相似性,表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团体的性格特征。 一、性格及其特征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最核心的心理特征,决定着人的活动内容和方向。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如人们常说的所谓基本人格类型、民族性与社会性格等,实质都是指民族性格。我们常说日本人谨慎、细致,美国人办事讲究实效,这些特征都是指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在共同文化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性格的形成有着不同的看法。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通过对爱斯基摩人和范库弗岛夸丘特印第安人的研究,提出了重视和需要弄清的文化,即个性问题的观点。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着手研究心理分析学的某些心理动力的假设时发现,母亲的兄弟扮演着社交活动的主要角色,因此成为儿童心理冲突的焦点,从而将社会动力与文化准备等方面的问题引入了个性研究领域。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相互结合起来,提出了关于性格形成方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始文化的渊源问题,认为人格主要取决于早期生活的社会压力类型,儿童性格的形成依赖于父母养育儿童方式的观点,并把性格分为“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两个部分。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性格由许多特质组成,特质可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观察到的行为;根源特质隐藏在人格结构内层,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和人格的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的基石。并根据16种根源特质,编制了16种个性因素问卷。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强调的是人的后半生经验,认为人格是由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行为体系所组成,只有到后半生个体的人格才逐渐趋向于完善。美国的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的范型》一书中认为,个性是由于某一特定文化统治的结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动力状况而形成的。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相同的人格特征。他根据“场”的动力理 35 论,提出了人体生活空间的概念,认为生活空间不仅包括当前感知到的客体,而且包括记忆、语言、神话、艺术、预言和宗教信仰。这些心理学家、人类学家都强调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养育方式,早期或后半生的经验或社会人际交互作用,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归属到文化的问题之中。可见分析一个民族的性格,首先要考虑其生存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 民族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其中一些传统的心理特点影响着几代人,甚至影响着世世代代,如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良好的性格特征。但民族性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一个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以及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必定会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因为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为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和发展形势,必须变更过去原有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是自身观念的变化及民族性格相应的变化。如英国人14世纪时曾表现出愉快乐观的民族性格,而到米尔顿时代则变为庄严、奋斗的精神。变化有时表现为骤然性,甚至表现出与过去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如德意志民族在汉西亚时代,充满自动创造与自由结社的性格特点,而在荷恒操连时,则一变而为遵守纪律与服从国家统治的精神。这说明民族性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一个民族要继续发扬自己民族性格中的一些积极特征,克服和改变消极的性格特征,使民族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二、性格与文化互动 一个民族的性格是由其特殊的文化所决定的,而最初决定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的是该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气候及自然资源。这一切决定着民族共同体的人口、生产与生活方式。人口、生产与生活方式又决定着民族共同体的经济水平及社会组织形态,即文化形态。文化形态和自然环境使某一群体形成统一的、相似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而已形成的心理特征又反作用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与自然环境,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制约作用形成了不同民族稳定的个性特点。 首先,性格是文化的积淀。民族性格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积淀的显示器。一个民族成员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接受相同民族规范的制约,对客观事物形成相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外显出较为一致的、相似的行为方式,表现出相同的性格特征。如吉普赛人散居在世界许多国家,过着流浪生活,牛马拉的大篷车是他们迁居的工具,也是栖身之所。生活的动荡,社会地位的低下,铸就这个民族放纵不羁、真诚坦率,甚至还带些“野性”的性格特征。汉族由于两干多年来,在封建制度下,受儒、道、佛教文化影响的结果,具有坚忍、勤俭、刚健、诚实、内向、温顺、爱面子、保守等性格特点。回族是由东迁的中亚西亚、波斯和阿拉伯人与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融合而形成的,这种外来的历史渊源,使之形成善于经营的文化特点,形成了开拓进取、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性格特征。 人类学家的调查也证明了同一民族由于相同的地域和自然环境,相同的遗传素质,相同的社会制度和信仰,在民族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的事实。例如维特?巴诺的《心理人类学》中曾引用安马尔关于埃及西瓦村的调查材料:“这里的村民很少有真挚的笑容,而只有在讽刺别人,贬损他人的自尊而自以为乐时,这些笑容才经常地出现在成年人的 36 脸上。每一个人都怀疑别人有邪恶的意图,认为别人是危险的。每一个小家庭都小心翼翼地护着它的隐私,特别是不幸的事件„„村里人常常彼此指责为贪婪的、嫉妒的与狠毒的„„有趣的是西瓦村的村民特别惧怕亲戚的斜眼„„安马尔将西瓦村的少年描述为胆怯、恐惧、畏缩,而很少有活力或果断。”再如某些宗教信仰相似的民族中,往往在性格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点。西藏的藏族信奉藏传佛教,而云南的傣族普遍信奉小乘佛教。但他们都认为人的命运是前世注定的,现实的人只有行善好施,烧香拜佛,来世才能享福,否则就要下地狱。佛教强调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在这些佛教教义的影响下,傣族人形成了温文尔雅、重和睦、轻纷争、忍耐、吃苦、勤俭、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因果报应的训导与强化,使藏族人形成了一整套良心、罪恶道德的评价观念,重和睦、忍耐、吃苦,以及事事反省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两个民族都具有看淡名利,和睦交往,吃苦耐劳的优秀个性品质。 民族成员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是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道德观念的集中点。如朝鲜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突出地表现在家庭饮食规则中。在一般的家庭配餐中有营养、,健康、珍贵的食物必须优先给老人和长辈享用;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随意吸烟、喝酒,如迫不得已时,只能把烟藏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抽或者侧下半身喝酒。这种饮食风俗使朝鲜族成员从小形成尊敬和孝顺长辈的道德品质,通过父母等周围人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个性心理的形成过程中,造就了朝鲜族谦虚、诚实、尊重他人的民族性格。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理念对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奠基作用。如日本民族从小培养危机意识,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一切教育中积极灌输资源贫乏的观念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这使日本人形成细致、善于模仿和接纳外来文化而依然能够保存本民族文化的个陛牦电;而德国人从小重视培养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产生着文化的推动和流变,使各民族文化通过家庭、学校以及各种社会集团强有力的传递工具代代相传,因此民族文化和教育是形成民族陛格的坚实基础。 其次,作为民族文化投射的、已经形成的民族性格及其与之相联系的行为方式,时刻制约和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与变迁,对民族成员接纳、认同、融合文化起定向和制约作用。如生活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人,地处富饶的大兴安岭,但由于过去长期的与世隔绝,1949年以前仍处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易迁徙,很少与其他民族交往与接触。这使鄂伦春族人形成喜怒易形于色,直爽、诚实、认真,喜欢自由自在地游猎于森林的独特的民族性格。海南苗族1949年以前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恐惧感和自尊感。谦和、勤劳、正直、保守的性格特征,使他们不愿与其他民族过多交往,因此很难及时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生产技能与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方式较落后,只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劳动水平上,商品经济几乎等于零,阻碍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居住在四川凉山的彝族,1949年以前处于父系血缘联系的家族集团社会——即家支制度维护下的奴隶社会阶段。长期的奴隶社会制度和经常性的家支械斗,使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勇猛、顽强、自尊、好斗、暴躁,情绪起伏大而有时不易控制、傲视一切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即使在今天的凉山地区仍有所表现。可见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殊的风格。要分析在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各种情绪情感、道德、性格和生活习俗的合理性,努力掌握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7 才能正确认知各民族文化,才能塑造健康良好的民族个性。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其中自省智能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交流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表明情绪、动机、欲望、意志;自我意识等个性特征对个体和群体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各种智能的表现形式是多维度的、相对独立的,而不是整合的;个体智能的先天基础差异不大,只是其结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优势特点;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下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结果,从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应努力建构科学的课程设计,关注和发觉个体优势智能的差异,为学生创造展示多方面的智能领域,注意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第四章 民族文化传承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文化传承实际上就是人类学家所说的濡化,它是指文化在一个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人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在这里所有的文化都是习得的,而不是从生物方面遗传的。人们通过在某一环境中长大成人而习得这一文化,并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延续。知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延续下来,不论是科学知识、人文知识还是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都不例外,都是文化传承的产物,都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对此也许有人会有异议,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的。但是所有知识的创造,几乎都是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如果没有先前知识的积累,也就没有新知识的产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的创新也是原有知识的延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以一种更容易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式呈现在人的面前。本章将从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生活知识和技能三个维度,探讨人类是如何在文化传承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 第一节 科学知识 一、科学知识的含义 科学知识,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科学的知识。如果要准确表述其含义,就是人们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观察和实验,以及严格的推理所得到的关于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科学知识本来应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由于人格、精神、道德、文化等方面的许多内容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所以本节所要讲的科学知识,如果不特别说明的话,指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38 — 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科学的基石,如物理学家发现声、光、电磁现象,原子结构,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化学家发现各种化学元素,原子的化合和分解;生物学家发现生物生理过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的分子结构;天文学家发现天体运动现象等等。 二是规律。例如物理学所揭示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电磁运动规律,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原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化学方面的门捷列夫周期表,光合作用;生物学方面的生物进化、遗传变异规律;天文学方面的天体运动和天体演化规律等等。这些都是概括了大量实验事实所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是对事实的本质的反映。因而,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并对事实进行思维加工,揭示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知识。 二、科学知识的形成及演变 人类科学知识的范畴十分广博,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可能涵盖所有科学知识的内容。通过对以下几种在科学知识领域内影响比较大的科学知识发展历程的概述,能够对科学知识的发展脉络进行一次梳理。 1(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但是它究竟起源于何时,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基本数学概念的原始积累过程,发生在人类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思想之前。不过,通过考察古代文物和研究近代某些较原始民族的生活,人们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个结论:即数学同其他的自然科学一样,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起源于人们的生活需要,起源于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之中。 从人类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数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1万多年以前。但是迄今所知,只有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发现了比较系统的数学文献。远在l万5千年前人类就已经能相当逼真地描绘出入和动物的形象,这是萌发图形意识的最早证据。后来就逐渐开始了对圆形和直线形的追求,因而成为数学图形的最早的原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又逐渐产生了计数意识和计数系统,由开始的结绳记数,用石块记数,语言点数,进一步用符号记数,后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为今天我们所用的数字。与古埃及同时,世界上还有几个同样伟大的文明古国,如亚洲西部的巴比伦、南部的印度和东部的中国,它们分别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同时也产生了各自的记数法和最初的数学知识。在距今大约2千多年前,生活在欧洲东南部的希腊人继承了这些数学知识,并将数学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理论科学。古希腊文明之后,阿拉伯人保持和继承了他们的文化,后来又传到欧洲,使数学重新繁荣起来,并最终导致了近代数学的创立。中国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早期出土文物中的图形和数字被认为是中国数学的萌芽。如10多万年前山西“丁村人”打制的石球、尖状器,商代的甲骨文等。在殷商甲骨文记录中,中国已经使用完整的十进制记数。春秋战国时代,又开始出现严格的十进位制筹算记数。筹算作为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数学对人类文明的特殊贡献。关于几何学,《史记》“夏本纪”记载说:夏禹治水, “左规矩,右准绳”。“规”是圆规,“矩”是直角尺,“准绳”则是确定铅垂方向的器械。这些都说明了早期几何学的应用。从战国时代的著作《考工记》中也可以看到与手工业制作有关的 39 实用几何知识。 人类在经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的演变后,数学知识在人类的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及社会主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西方均出现了伟大的数学家,他们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西方伟大的数学家高斯,他是德国最伟大、最杰出的科学家,如果单纯以他的数学成就来说,很少能在一门数学的分支里没有用到他的一些研究成果。还有中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他关于圆周定律的研究至今为世界各国学者所津津乐道。还有清朝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对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等问题所进行的深入研究等等,都在世界数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从以上东西方数学的起源论述中可以看出,数学知识是人类生活与实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在数学知识刚刚开始被人类所掌握时,它仅包括简单的计数、测量、对图形的描述等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人们有了学习、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的需要。因此,从远古起,数学知识就成为文化传承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由于当时历史沪自然及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那时传承数学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教育和氏族教育,氏族成员在年长一代的指导下,逐渐掌握基本的数学常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为生产实践服务。后来学校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传承方式,数学知识的传承逐渐从劳动、家庭转到课堂上来,这无疑为数学知识能够系统、翔实地传递给下一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人类有了学校教育起,数学知识一直是学校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积累、完善、传承历史中发现的数学知识,不断地丰富着教学内容,扩充着文化传承的内容。 2(物理知识 人类对物理知识的运用始于远古时期。人类的始祖——猿人,在打制石器工具时,就知道做成各种不同角度的尖劈,这里就隐含着斜面利用的知识;手中的一根棒,使用起来,也就是杠杆的应用;船的发明是液体浮力的利用;弹弓的发明,更是弹力的巧妙应用。所有这些,不能不被认为是力学知识的胚胎。又如猿人学会了保存火种,后来又发明了取火的方法,不能不说其中孕育着热学知识。再如他们在水中捕鱼、洗澡或嬉戏时,低头照见自己的影像,发现各种物体在阳光之下的投影,此类现象也会播下光学知识的种子。毫无疑问,在17世纪之前的漫长时期里,人类的物理知识都是十分零星的、肤浅的感性经验。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物理学之所以有今天如此丰富的科学内容、坚实的实验基础、详密的逻辑系统、严格的理论推证、广阔的实际应用,追因溯源,不得不归功于长期的积累发展。在我国,今天的物理学体系确实是在明、清之际由西方传人进来的,就是“物理学”这一名词也是翻译过来的。但在我国古书上,“物理”一词的出现也是相当早的,西汉刘安(公元前179年一公元前122年)主编的《淮南子》“览冥训”云:“耳目之家,不足以分物理。”这里的“物理”是泛指世间一切事物的道理。可以说现在我国物理学的发展既有舶来品,也有土生土长的物理知识,后者同样是十分可观和辉煌的。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对物理现象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和各种形式的记录, 40 并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利用物理学解决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的例子不胜枚举。物理学知识也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 3(化学知识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等等,都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积累化学知识的过程。然而真正化学知识的形成,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首先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工艺,如高温下的陶器制造、酿酒等,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化学的萌芽时期。后来随着人们经验的不断积累,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取得长生不老的仙丹和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丹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炼丹术、炼金术都以失败面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过程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的知识,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只处于化学发展的“朦胧时期”,人们并未对这类活动进行定义。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不断积累,化学才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化学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关化学的知识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天文学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候,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就自然会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找出它们髓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历法,用于生活和农牧业生产活动。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辽阔空间中的天体。几千年来,人们主要是通过接收天体投来的辐射,发现它们的存在,测量它们的位置,研究它们的结构,探索它们的运动和演化的规律,一步步地扩展人类对广阔宇宙空间中物质世界的认识。 从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在这之前,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并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体位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18世纪和19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20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都是从最初的尝试中积累经验,并在后期的延续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类型划分。那时科学知识更多地渗透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实践当中,并没有分化出来。科学知识真正地被人们意识到并将其运用到生产实 41 践中来,要从17世纪说起。17世纪被人们誉为“科学的世纪”,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世纪出现了几位科学巨人,如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等自然科学家对整个现代科学做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因为17世纪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科学进步推动了整个西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凭借着科学知识的推动和经济的繁荣,制造了坚船利炮,从而打开了世界各国的大门,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可以说,科学知识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扩展地盘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20世纪,科学的发展可以说到了黄金时期,知识爆炸性增长,整个人类历史上90,以上的科学家与发明都出在这个时期。不论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科学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科学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力,其在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很自然的。然而与西方相比,我国对科学知识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束缚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与探索,这也是为什么在近代史上中国会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一个不容回避的原因。直到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倡言,国人“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之后,我国才兴起了一场以“科学与民主”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然而由于当时的一些历史原因,科学知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普及科学知识才逐渐为世人所接受。特别是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之后,全国上下兴起了一场普及科学知识的热潮。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我国对科学知识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而且这种趋势在少数民族群体当中也十分突出。少数民族也开始通过科学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科学知识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总结科学知识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科学知识是改变人类社会生存状态最强有力的武器。因此,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也是今后世界各国需要一贯坚持的原则。 三、科学知识的获得 科学知识之所以能不断发展、进步,文化传承功不可没。因为人类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就蕴涵着科学知识的获得。依靠文化传承人类创造的各类科学知识才能够延续下来,避免了人类无谓舶重复劳动,实现了人类劳动的最优化。文化传承是人类获得各类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传承体系,各类科学知识主要都是通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掘自然的奥秘,通过氏族长辈或家长在日常活动中的“榜样”作用传递的。儿童通过模仿成年人的行动,慢慢掌握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技能,并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加以深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虽然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改变自然与适应自然的过程即包含着探索科学知识、接受科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文化传承方式对人类科学知识的掌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有了这样虽不够精细,但却符合时代条件的传承,人类才能不断地积累科学知识,并且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新的、更高级的科学知识更替旧的、落后的知识。到了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出现使得人类科学知识的传承变得更加快捷。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科学知识开始以更加系统、全面的方式引入到传承体系中来,学校教育对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各类知识的详细划分和系统介绍,提高了人们掌握科学知识的效率。也正是这样的传承模式造就了很多的科学家,对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42 第二节 人文知识 一、人文知识的含义 人文知识是指有关人世间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人的精神世界的知识,它包括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规范人的行为,保持社会稳定,协调人际关系等的知识或学问。涵纳人文知识的有哲学、历史、文学、人类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民俗学等人文学科。如果说,科学知识主要在于培养人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侧重教人求真,那么,人文知识则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可以帮助人认识自身、认识人的世界、认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从而构筑一种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简而言之,人文知识重在教人求善,教人如何做人。 二、人文知识的形成及发展 在描述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时,本文主要是以西方科学知识的形成及演变为依据,因为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科学知识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而人文知识的发展则不同,不论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创造并很好地传承了人文知识,因此下面主要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文知识的形成及发展进行描述。由于人文知识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这里只选择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人文知识进行介绍。 1(哲学 哲学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自觉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对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互动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哲学提供人们的是一种观察世界的观点和方法。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存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依据对世界宇宙本源的不同观点,哲学主要分为两大派别,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流派。在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和规约下,形成各民族的人文思想体系。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艺术等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各个领域,无不受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各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史诗中保存了大量的有关天地万物起源和人类产生的哲学观念。在彝族创世史《梅葛》中有关于宇宙起源的发生、演化、变动的观念。彝族有用诗体的形式、诗化的语言记载的哲学文献资料,如“相对观”、“相称观”等。彝族的谚语“尔比”教导人们如何认识自然,如何认识社会,告诫人们怎样生活,简练地反映了彝族人民关于宇宙、社会、道德和审美的一些重要观点,反映了彝族人民朴素的唯物观和辩证观。类似的还有傣族的《论傣族诗歌》,苗族的《古歌》,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纳西族的《东巴经》等。纳西族认为万物的本源是声音和气息,当宇宙混沌一片,日月星辰山川树木石都出现过,上方有喃喃的声音,下边随着发出嘘嘘的气息。因其相结合发生变化,出现一个白蛋。白蛋又变化,出现了精威五样,即木、火、水、土、铁。五样精威变而生五彩风,五彩风变而出现五个彩蛋,五彩蛋才变化出现万物。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指导着他们对社会、宇宙、自然、艺术、指示灯的看法。这些少数民族著作中所渗透出的哲学思想通过文化传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使少数民族群众获得了朴素的哲学知识。 43 2(文学 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谜语、谚语等作品,构成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宝库。其中不少作品通过古代文人的采集、整理,出现在汉文文献和少数民族古代典籍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遗产得到重视和保护,各民族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数以万计,通过生动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各民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文化以及他们的理想。这些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对中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神话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宝库极为丰富。例如有影响的神话作品有彝族的创世长诗《阿细的先基》、《查姆》、《勒俄特依》,纳西族的《创世纪》,白族的《创世纪》,瑶族的《密洛陀》,侗族的《侗族祖先哪里来》,苗族的《苗族史诗》、《苗族古歌》,哈尼族的《奥色蜜色》,佤族的《西冈里》等。其中大部分神话作品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叙述了原始人对宇宙开辟、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生成、民族起源等的认识和解释。各民族的创世纪神话还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做了独特的记叙。少数民族神话作品数量众多,至今仍流传于人们的口头,内容古朴,想象奇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英雄叙事诗 又称英雄史诗。一般均为鸿篇巨制,结构庞大,气势磅礴,往往跨越时空界限,在民间长期流传,成为这一民族的“百科全书”或形象化的历史。这些史诗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这三部史诗被列入世界著名英雄史诗之林,引起学者的瞩目。其中《格萨尔王传》是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长达约100多部。 (3)民间叙事长诗 民间叙事长诗中以爱情为题材的占大多数,也有些是一般生活叙事诗。优秀作品有《阿诗玛》(彝族)、《召树屯》(傣族)、《逃婚调》(傈僳族)、《艾里甫和赛乃姆》(维吾尔族)等。这些长诗反映了各民族的现实生活,所提供的有关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的形象画面,对文学研究、民俗学研究等极有价值。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所包含的人文知识非常之多,也正是通过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学知识,使得我国少数民族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汉族文学相比,我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产生较晚,但也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的少数民族作家,无论是使用本民族文字还是用汉文字进行创作,都为我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藏族的作家文学产生于?世纪左右。8世纪和9世纪创作的敦煌文献《赞普传略》已具有相当文采。11世纪初以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如贡嘎坚赞的哲理诗《萨迦格言》,桑吉坚赞的传记文学《米拉日巴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仓央嘉措情歌集》,才仁旺阶的长篇小说《旋努达美》等,都是藏族作家文学的瑰宝。回纥(回鹘)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他们创造了古回鹘文,著名的《九姓回鹘可汗碑》就是用古回鹘文、突厥文和汉文刻成的。10世纪后半期,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巨著《突厥语辞典》,阿合买提?玉格 44 乃克的《真理的入门》,是维吾尔族文学史上的三大名著。14世纪至15世纪,诗坛上出现了鲁提菲等著名诗人,特别是纳瓦依的创作,不仅对15世纪维吾尔族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整个西亚和中亚文学,也是一座丰碑。土8世纪以后,尼扎里的《爱情长诗集》,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蒙古族于13世纪前后,创造了现在仍在使用的蒙古文字。随之,大量的作家和作品问世。著名的《蒙古秘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罗卜桑丹金的《黄金史》、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以及尹湛纳希的《清史演义》等都曾受到它的滋养。19世纪,尹湛纳希还用蒙文创作了《一层楼》、《泣红亭》等作品。哈斯宝的《新译{红楼梦>》和为此书所作的评点,在红学中独树一帜。不少古代少数民族中用汉文字从事创作并取得很高成就的作家,屡见于中国文学史,如元代诗人耶律楚材(契丹)、萨都刺(回族),散曲作家贯云石(维吾尔族),杂剧作家李直夫(女真),明代文学批评家李贽(回族),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满族),小说家蒲松龄(回族,一说蒙古族)、曹雪芹(满族)等,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3(艺术 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中也渗透着很多人文知识,如少数民族的民歌。中国西北地区的花儿会、广西壮族的歌圩、仫佬族的走坡、苗族的芦笙会、白族的石宝山歌会等,都是这些民族传统的歌节。中国诗歌史的研究,可以从少数民族民歌中获得丰富的资料。提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应特别肯定民间歌手、民间故事家的功绩,他们在创作、保存、传承民间文学中有特殊的贡献。除了音乐形式外还有各种绘画、雕塑艺术。如鄂温克族的民间绘画艺术,其工艺美术,特别是民间雕刻尤为突出,它们是狩猎经济、狩猎民族文化素质及审美个性的反映。鄂温克族的造型艺术有桦树皮造型工艺和装饰艺术、木制器皿工艺、民间刺绣、服饰、雕刻、绘画、岩画、建筑、萨满教美术等形式。桦树皮器皿造型及装饰艺术,又称为“桦树皮文化”。它在中国北方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北方特有的民族地域文化。北方桦树皮文化又属于世界次北极文化圈中的典型文化。鄂温克族所制的桦树皮器皿有碗、盒、盆、火柴盒、帽盒、针线盒、水桶、奶桶、米篓、驯鹿驮箱、桦树皮船、桦树皮撮罗子等等。其形制大小各异,装饰风格独特。纹饰有几何纹、花草纹和动物纹三种。装饰方法多为压花纹、点刺打花纹、剔刻纹、划纹、墨绘纹等。装饰纹样与装饰方法上既有地域文化的共性特征,又有鲜明的鄂温克族个性特征。鄂温克族民间艺术总的说来,以森林狩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为主,又有一定量的草原文化特征。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和工艺美术,既有西南边陲的柔美细腻,也有塞北的粗犷豪放。 综上所述,在历史发展中不仅是汉民族创造了很多人文知识,各少数民族也创造和传承了许多优秀的人文知识。不论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所创造的人文知识财富,都成为我国人文知识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知识的形成及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是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承机制,使得各个少数民族的人文知识在文化传承中都保存得很好。正是借助于这些良好的传承方式和途径,才保留了如此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以下将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文化传承中获得人文知识。 45 4(人文知识的获得 对于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来说,人文知识的传承多数为口耳相传。如我国的苗族在近代以前基本没有文字,但这并不影响其文化的传承,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承。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口头文学,如内容繁多的苗族古歌和传说,是苗族世世代代生活的写照,是苗族生活的百科全书。而苗族的大量民间传说,是其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其中蕴涵的伦理价值体系深深植入苗族人民的意识之中。这些古歌与传说的内容涉及苗族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浅显生动,并担负着苗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极为发达的符号象征体系,成功地传递着苗族文化的信息。如苗族妇女服饰的图案和符号显示出苗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与此类似的还有鄂温克族,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他们就通过老一辈向下一代传授知识,叙述民族历史等途径传承人文知识。 除了这种口耳相传的形式,宗教教育也是少数民族传承人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我国各少数民族自古就有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如维吾尔、回、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傣、布朗、德昂、阿昌、拉祜等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朝鲜、苗、景颇以及滇西各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鄂温克、鄂伦春、满等民族信仰萨满教;壮、瑶、白、京、仫佬族中的一部分人信仰道教。此外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保留着原始宗教,可以说宗教与少数民族的人文知识的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宗教在传承人文知识的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在客观上,对人文知识的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没有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因此他们都是通过氏族活动或宗教祭祀接受人文知识教育的。宗教祭祀当中的巫师通常充当着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如在鄂温克族中,每个氏族都有一个巫师“萨满”,氏族酋长和族长多由萨满担任,一切鬼神、吉凶和疾病的原因都要由萨满来解释,在族群中他们充当着教师的角色。除此之外,有的少数民族还通过“寺院教育”传承人文知识,寺院一定程度上履行着学校教育的职能。如西藏在1949年前存在三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寺院、“仲科”和“仔仲”、私塾。除学习佛经外,僧侣还要学习藏族文学、艺术、哲学、逻辑、历算、医学等。寺院教育在几个少数民族中都很盛行。如内蒙古、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的佛寺,各地的清真寺等一度曾分别是蒙古、傣、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青少年唯一获得系统的人文知识的场所。傣族的文化教育由寺院垄断,男子只有人寺为僧,方能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佛寺是学校,佛爷是老师,和尚是学生,经书是课本。”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少数民族传承人文知识的各种途径当中,宗教教育尤其是寺院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教育也是人文知识传承的重要媒介。自奴隶社会出现了学校之后,学校这一组织形式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承各种知识的使命。我国几千年的学校教育体系,虽然在传承科学知识方面有些欠缺,但是人文知识的培养与教育却是值得肯定的。我国学者在人文知识方面取得的成就比比皆是。到了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知识涉猎范围的扩大,人文知识所涵盖的 46 内容也比以前更加宽泛,很多新的知识被纳入到人文知识领域中来,人文知识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虽然人们担心在一个工业化的社会当中会过分崇尚科学知识,但是可以发现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协调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之间的关系,人们已经意识到人文知识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内容都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来,只要人们把握好平衡,通过日益完善的学校教育,才可能促进人文知识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有更好的发展。 第三节 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 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即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的范畴逐渐拓宽。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初的知识,它是人类数千年文化传承的产物。通过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教育一代一代人发展、延续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教育涉及的范围很广,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涉及的知识都是一种生活知识,可以说生活知识蕴含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生产技能是人类的一种谋生手段,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正是通过生活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以此为基础的生产技能的提高,才有了人类今天的生活。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的不同民族,其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内容及获得知识技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一、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制约生活知识和技能的内容 1(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经济文化类型,经历了300万年的漫长岁月,在我国处于该类型组的民族包括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他们的生计方式主要为渔猎采集。基于这样的生计方式,他们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也主要围绕渔猎采集。他们在向儿童传承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时,主要是根据本民族的情况进行教育。如鄂伦春族的生活知识中包含了许多驯养驯鹿和捕鱼的知识,而且要求孩子从小学习狩猎及捕鱼技巧。鄂温克族则要求他们所有五六岁的小孩都必须开始狩猎的训练,如在成人的指导下用小弓箭射箭、打靶、玩打猎的游戏等等。赫哲族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要学会狩猎、捕鱼、骑马、射箭、驯犬、犁地、交换物品等;女性则要学习采集、饲养、缝制鱼皮制品及家务等。 2(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 在我国属于该类型组的民族包括蒙古族(大部分)、哈萨克族、裕固族、土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部分鄂温克族和藏族,他们以畜牧业为生计方式。基于这样的生计方式,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围绕着畜牧业展开。如蒙古族男孩从小就要学习骑马、套马,女孩子要学习挤奶、乳制品制作、缝纫等知识。 3(农业经济文化类型组 该类型组是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类型的主导型,分布范围广。主要包括门巴、珞巴、独龙、怒、佤、德昂、景颇、基诺族及部分傈僳、苗、瑶、畲、高山族为代表的山林刀耕火 47 种型;以羌、纳西、彝、白、普米、拉祜族和部分藏族及澜沧江东岸的傈僳族为代表的山地耕牧型;以苗、瑶、畲、土家、仡佬族等为代表的山地耕猎型;以傣、壮、侗、水、毛南、黎、朝鲜族等为代表的丘陵稻作型;以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部分裕固、达斡尔、锡伯、回、俄罗斯族等为代表的绿洲耕牧型;以散居的满、回、蒙古族为代表的平原精耕细作农耕型。这些不同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民族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都有所不同。如刀耕火种类型的民族的生产方式以刀耕火种为主,是采集渔猎向农耕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的民族生活知识也多围绕其生产方式展开。以高山族为例,男孩“十龄以上,即令演弓矢;练习既熟,三四十步外取的必中。”“从幼学走,以轻捷较胜负。练习及久,及长,一日能驰三百余里,虽快马不能及。”除弓矢疾走之外,男孩还掌握耕作耘锄之术;女孩以母、姐为师学习采集、纺织、缝补及家务等技能。山地耕猎型的彝族的生活内容也与其经济文化类型相关。男孩要学习狩猎、摔跤、习用刀枪、骑马等;女孩则学习刺绣、编织、炊事等知识。 从以上对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民族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概述,可以了解到经济文化类型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中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内容。 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传承方式 在原始社会中,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所包含的内容都比较简单。人们获得的生活知识多数为一些简单的生存知识和生产技能。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因此文化传承更多的是在生产劳动过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整个传承过程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如1949年以前,尚处在氏族残余“大家庭”中的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承的。怒族的男孩子长到3岁以后,便常用家长为他特制的小弩弓练习射击,玩一些狩猎、捕鱼的游戏,4岁后开始学习比较简单的捕鱼技术,到了6岁时就已能独立地捕鱼,打些无攻击性的鸟兽竹鼠之类的小动物,并要跟着成人去观察刀耕火种的劳动过程。怒族的女孩子长到三四岁后,则要在房前房后学习采集一些简单易辨的植物,四五岁开始学理麻,6岁时便能独立地采集植物,打猪草,并开始学背水、舂米和做饭。基诺族的孩子四五岁开始就要在父母兄长的指导下做一些辅助性的轻微劳动,如到山里去背水、挖野菜等。 当人类进入古代社会之后,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所包含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充。生活知识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全面,且生产技术更加先进。除此之外,由于奴隶社会中学校教育的出现,也使得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的传承有了更多的途径。但是由于生活知识的特殊性,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依旧是传承生活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学校教育的补充无疑会使得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的传承更加顺利。 在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比以往有了更大的进步与提高。虽然生活知识的获得依然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生产技能的获得,则更多地依靠学校教育。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为了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人们必须学会现代生产技能,这些技能的科技含量很高,仅仅通过模仿别人已无法胜任工作,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不仅要沿袭传统传承方式的优点,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学 48 校教育获得生产技能。 综上所述,科学知识、人文知识还有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以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文化传承的方式表现出一些相同的特点:1(在远古时代,无论是科学知识、人文知识还是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都是通过劳动教育、群体生活实现的。2(学校教育出现后,各种学科知识转到学校教育体系中来,学校成了传承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的主渠道。而对于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而言,虽然学校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生活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获得更多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的。3(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都同样地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各种知识和生产技能都在塑造着一代新人。 第五章 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从前辈那里获得必要的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方式、情感、性格和对万物的态度。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如今却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离我们渐行渐远。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与挑战。 第一节 人类学坐标下的教育评价 教育人类学侧重研究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主张通过多元文化包括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来促进人的发展。因为,教育、文化与人的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教育既是文化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同时,无论是以显性还是隐性的方式,“人”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总是以其多样性客观地存在于教育场域中,并制约着教育的运行,教育不能不面对文化差异或文化多样性问题。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必须以多元文化的教育来实现。即每个民族、每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既要立足本民族文化,学习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要敞开胸怀面向世界大胆吸收异文化,这样才能提高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的能力。然而教育欲求这一点必须要以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教育评价为导向。在多元文化时代,教育评价领域对文化差异的关注既是人的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又具有促进文化传承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 一、单一评价标准与文化多样性的矛盾 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久远的历史,我国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以“射”为内容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礼记?射义》中记载:“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礼记?学记》中明确记载有西周时期“国学”初步的定期考试制度。后来隋炀帝606年开始的科举制,曾在1300多年的历史中成为人才选拔的主要评价制度。20世纪初美国兴起的教育测验运动,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的诞生,经过7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越来越受到更多教育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长期以来教育评价研究缺少必要的理论基础,尤其缺乏教育人类学基础。如果从教育人类学视角去审视,不难发现迄今为止的教育评价存在一个致命的欠缺,即教育评价长期以来奉行的是一个“目中无人”和“目中无文化”的评价体系,实际上扮演了一个“文化霸权”和“制造边界”的执行者或代言人的 49 角色。无论其概念、方法、原则,还是评价标准几乎没有把评价对象的文化差异考虑进去,而是用一种主流文化的单一评价标准来对教育诸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把结果作为资源竞争的凭借。文化的多样性问题被有意无意地拒之评价标准门外,导致教育中常常忽略培养对象的文化差异,从而削弱了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因此,文化多元时代,我们应该重新探索和界定教育评价概念和标准,应把教育评价首先看成是一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方式。 然而,现行的评价体系既不利于倡导文化多元化,同时又不利于人的多样化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了单一评价标准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每个民族形成的独特文化和传统都是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同时,每个民族都处在一个本民族文化、异民族文化以及异国文化相互碰撞与冲突、对话与交流、渗透与融合的大背景中。“文化多元一体”成为世界多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为此,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我们创造力的多样性》报告,提出了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观点,强调对话交流是共生的前提;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1届大会,参加会议的188个会员国一致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2005年末在杭州召开了“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会议,会议通过了《杭州声明》,强调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可见,21世纪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机遇的世纪,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随之教育走向多元也成为必然趋势。为此,最重要的前提是使国民形成认同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使教育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评价领域能真正体现和践行文化的多样性,使评价有利于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异质性和完整性,有利于保持各民族在服饰、饮食、文学、艺术、语言、思维、传统体育、宗教、风俗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特点。 (一)民间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模式,铸造了各具特点的智力结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民间自发的评价体系具有密切的联系。因为,每个民族自古以来都形成了一套本民族文化模式下的非制度化的民间评价标准体系,表现出与学校教育评价不同的特点。民间评价标准更多的是和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应的。例如,草原蒙古民族对男孩子的评价标准主要以身体强壮、勤劳勇敢、善骑善射、不畏艰难、品质朴实、孝敬长辈、重情重义、竞争意识、牧业本领等为主;对女孩除了与男孩子重合的勤劳勇敢、孝敬长辈等一些标准外,更多地要求心灵手巧、聪明好学、能歌善舞、民族礼仪等。山区民族更多地要求心灵手巧、精明细致、体态轻盈、善于攀爬和对歌交流等;林区少数民族对成员的要求是安全防火知识、识别方向、善于捕猎射箭等;水乡民族或海边民族往往要求成员具有捕鱼、游泳、渡水以及防止水污染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所有这些评价标准都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每个民族成员从小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这种评价标准的影响,因而也就表现出了与其他 50 民族所不同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品质。首先,在知识掌握上,各民族在各自文化和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海边居住的民族具有丰富的海洋知识和气候知识;山区居住的民族掌握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和气候知识;草原游牧民族更多地掌握了有关牧业、水草及气候方面的知识。其次,对艺术的感受力方面。如贵州布依族的“八音坐唱”,体现了布依族对音乐的独特感受能力;草原文化使蒙古族创造了以豪放和悠扬为主旋律的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熏陶和塑造了蒙古族能歌善舞的能力;侗族的多声部,五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多声思维,多声形态的“大歌”,造就了侗族人从小对和声有很强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第三,体育体能方面。各民族熟悉并喜爱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摔跤、骑马、射箭、秋千、珍珠球、武术等等。有的民族形成了与居住环境相应的特色体能。例如,海边的民族具有较好的水性,东北一些民族滑雪技能较强,山区民族善于攀爬等。这表明人的知识、智力、能力及体能等都具有多样性,不能用一种知识标准衡量多样性知识,也不能以一般的智力标准来衡量所有智力特点,更不能用统一的体能标准来判断不同的体能。民间非正式的评价活动虽然以口头评价为主要方式,并具有自发性和潜在性,然而却因为它更适合本民族文化特点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和较强的实用性,贯穿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与实践中。 (二)学校教育评价的弊端 学校教育评价长期以来没有表现出真正的宽容和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始终处在与民间评价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的状态。它集中表现在评价标准片面强调共性和统一性,而忽略了特殊性和多样性,还没有跳出单一民族教育的评价模式。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多元文化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的理想模式和高级形态,其宗旨是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丰富人类共同的文化宝库。一方面要求提高少数民族成员适应主流社会的能力和民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求主体民族成员也要认识和学习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开阔视野,增强民族平等意识和提高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能力。正所谓“如果主流群体守旧的和习以为常的观念不足以灵活或者大度到容纳新的群体,那么这些观念就需要更新,这样比拒绝边缘群体要好得多。”但我们深知,多元文化教育需要以多元教育评价来引导,我们目前的教育评价无形中阻碍着这一理想的实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普通学校的教育。进入普通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通常人学前都必先接受来自家庭和本民族社区的影响,并学会了自己民族的语言、价值观、生活知识和礼节以及生活方式,而且学生在整个学校教育期间这种影响仍不间断,任何学校都无法剥夺学生的这种权利和已形成的文化。同样,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评价,也没有理由忽略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各具特点的智力和能力。但实际上各民族学生接受的教育,往往是一种谓之普遍的、无差别的知识体系。比如,目前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能达标惯用仰卧起坐、百米、铅球、跳高、跳远等单一的几个项目。孰不知我们考核学生体能主要是想考核速度、耐力、体力、协调性等基本素质。但事实上,只靠这些固定项目并不能全面展现各民族学生的真实体能和素质,这些体能素质也并非只是通过这些固定项目表现出来的。 51 其实,为民族学生熟悉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体能素质。例如,有的学生虽然百米速度上欠缺,但并不妨碍摔跤运动中的迅速反应能力;有的同学虽然跳高不理想,但却具有快速攀爬技能;有的学生虽然不适应跳“鞍马”和“山羊”,但并不妨碍他真正骑马奔驰;有的同学铅球投掷不远,但并不妨碍他是一个游泳或滑雪高手等等。其他方面的评价也如此,如果对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都采用统一标准评价,不但不利于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特长,还会直接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在考试与评价中被边缘化,甚至还会淡化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和传承意识。因此,教育评价标准除了要有共性外还应该考虑与民间评价标准的一致性。例如,在体能评价问题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可以用其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来测评;知识技能问题上,也可以纳入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其生活体验的节气以及耕作、养殖、服饰、刺绣、剪纸等等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能。 其次,民族学校的教育评价也并没有完美地体现应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明显存在评价标准趋同问题。长期以来,民族学校同样无法逃脱升学率这一魔棒的指挥,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改革步履缓慢。在这些学校中各种五花八门的考试被当成教育评价的全部,甚至把中考、高考升学率当作唯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学校、教师及校长,这些考试内容除了语言表述上是民族语言外,题型、涵盖的内容、包含的知识技能等都与普通学校的考试没有什么区别,更谈不上民族文化的传承。难怪很多学生从民族学校毕业竟然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一些理科生甚至完全不懂。另外,在体育、音乐等这些所谓的非主要课程及其评价内容上更是与普通学校毫无二致。这些课程被许多学校和教师认为无足轻重,所以本该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及其评价就这样“无所作为”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进入了一个“研究者极力倡导,学校置之不理,教师表示理解,家长们表示无奈”的怪圈,致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承和发展必然陷入困境。正如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所言,“目前正规的学校教育的观念极其狭隘,往往采取并非真正开放的、能充分体现世界的博大精深的态度和方法,来塑造儿童们的认识习惯和个性„„”为此,少数民族学校应该有效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使学校成为所在社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中心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中心。 二、人类学关注的有关人的发展性评价 (一)人的发展观:教育人类学解读 发展是生命世界的主旋律,发展意味着连续、完善、超越和创新,它是人类社会各领域生存态势和永恒追求的目标,社会的发展就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目的和归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发展是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发展过程“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可见,当今人们的发展观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变革,以人为本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成为影响各个领域的重要发展理念,这也符合教育人类学的基本观点。教育人类学认为人是未特定化的,人具有发展和自我肯定的本质,因而教育的功能就在于发展人的各种潜能,使人主动应付复杂的环境,并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正如文化教育学者斯普朗格指出,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是人发展的摇篮,离开它,人 52 的发展便无法想象。同时,教育和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的发展必须依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是通过文化学习和传递而发展,教育和发展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统一的。教育人类学视角下人的发展观,更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和多元发展的理念,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和核心,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标志,强调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发展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传统力量诱导出来,将责任感、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然而,现代学校教育过度体现现代科技理性和工业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统一化和模式化的需求取向,宣扬高新科技发展和强调逻辑思维的训练,并以此作为主要的竞争资本。因此,工业社会使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多的工具理性色彩,强调确定性、统一性和一致性,致使人的发展陷入了另一种片面发展的窘境,使人不惜以丢掉自己的文化性格及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的惨痛代价来追求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其民族性格日渐减少,而且作为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公民道德、民族责任感和文化意识等也日益被忽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远没有深入人心并得以落实。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自由性、充分性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所谓全面性是要求发展的广泛和全面,即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协调性是指强调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多样化和谐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或所有人整齐划一式发展;自由发展是指人不屈从于外界压力、自主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展是指人的发展的深度,要求人的智力、体力在各自领域内的最大限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性和奠基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有必要进行全面理解和进一步充实。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强调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使不同民族的人获得文化性格及其智力、体力和文化整合能力的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它应该是立足“人本”和“族本”,并整合各民族优秀文化而获得的发展,而不是丢掉文化传统的“跨越式发展”,离开了本民族文化这一根基,人也就谈不上获得马克思所讲的充分、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如果一个民族成员丧失了其民族文化性格,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及历史文化一无所知,这本身就是一种片面发展。如果教育将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造就成统一规格的人,那么无论怎样也谈不上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关于个性化发展观和多方面发展的思想,对今天以人为本的多元发展观和个性发展观来说,无疑也是重要的思想依据。后现代主义颂扬的也正是事物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在文化多元时代,面临文化霸权现象,面对人和文化的“片面发展”态势,强调人和文化的协调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人的发展性评价:评价的教育人类学匡正 关于教育评价的基本内涵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虽然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在解释教育评价的本质上基本达成了一致,即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做出的价值判断。价值在本质上反映了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现实 53 关系,主体需要是构成价值的核心,客体属性是形成价值的条件,价值由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而决定,教育评价的终极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有学者根据评价的功能把教育评价分为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其中发展性评价主要是相对于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而言,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过程和个体差异的评价。 教育人类学视角下人的发展性评价,应该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趋势。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全面发展观对教育做出价值判断,远远超出了作为一种评价类型所包含的内涵,其本质是以“造就一种多元教育评价来促进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文化的有效传承”为目的,即教育人类学关注的人的发展性评价,是指通过评价来促进人及其身上所承载的文化得以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协同发展。它要求在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评价方式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上,都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它是对传统教育评价观念的一种修正和超越,使教育评价走向更加合理和科学,从而有利于发挥教育评价应有的发展性功能。 教育人类学关注的人的发展性评价相对于传统的教育评价而言,更注重人文关怀和文化性格,强调有效引导文化传承和人的和谐发展。因为教育、文化和人的发展之间具有多维度的立体关系。斯普朗格认为,个人是文化生命的关键,文化和个人的关系是一种“生动的循环”,而教育既“以环绕个人周围的客观文化为材料,使个人心灵获得适当的陶冶,同时又能够使已有的客观文化体系,由于个人心灵的不断介入得以更为生动的进展。”因此,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评价不能不带有文化性格,不能不考虑文化因素,忽略文化因素的教育评价不能称其为合理的评价;同样,忽略文化传承谈人的发展也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作为一种教育人类学关注的评价理念,人的发展性评价具有如下特点: 1(评价功能与背景的文化性:它要求教育评价具有保证和促进文化传承的功能。因为每个社会成员身上都体现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对人的评价要充分考虑其文化背景和智力、能力的不同特点,要求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立足多样性理念,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通过多元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课程问题上,克拉克洪建议教育者必须意识到课堂上每一个人都具有完整的人格,必须根据那些人格的“潜能”和人格发展的无止境的可能性来编写课程。只有这样,也才能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差异性:发展性评价强调人的和谐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认为每个人的自身发展的特点是不同的,个体间的文化差异和需求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鉴定选拔式评价已不适应客观需求。正如“分数或等级对于有正确答案的考试来说是合适的,但是对于评价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创造力、小组计划、批判性思维或做出决定的技能等方面却是不适用的。”因此,评价内容和标准不能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要关注入的创新精神、文化意识、人文素养及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只注重知识和整齐划一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不但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和人类个性化发展的本质,同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原有文化和异文化之间的冲突,影响一个人正确文化观念的形成。英国教育人类学家杰夫科特(兄Jcffcoate)采用多元文化课程方案,制定了选择课程的标准:第一,内容选择需要具有国际性,其观点具有全人类性。第二,所提供的视觉形象、故事及知识要全面地体现 54 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群体。第三,学生应有机会获得有关种族和文化间异同的真实知识。第四,应客观地介绍各种移民和异文化群体。第五,允许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其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采纳势必对学生解决心理冲突、摆脱狭隘、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学校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教育评价的作用就是改进和强化多元课程的实施,从而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评价过程的连续性:文化的传承和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的,它需要连续的教育评价来引导和促进,因此,评价过程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二者之间是动态的循环过程。因此,发展性评价应该是伴随教育过程的一个循环持续过程,是一种持续引导人和文化和谐发展的形成性评价。 4(评价方式的开放性:这是教育评价迈向民主化和人性化的体现,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及评价结论的多元性以及评价对象与评价主体的可转换性。即要求多元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强调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对话、理解与达成共识。它倡导以评价对象为主体,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和发展需求,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引导评价对象自主发展的“主体趋向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由于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评价对象的意见和需要,更有利于在评价结论上达成一致,有助于评价对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5(评价结论的激励性:个体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自我进步与发展的信心和动机,而这一动机却源于一个人的积极情感体验,教育人类学家波尔丹诺夫认为:“人在幸福气氛中所体验的时间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优于人在不安气氛中所体验的时间性,这是因为人的信念更多的是在幸福瞬间树立起来的,只有在幸福瞬间人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完善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完善性和稳定性,生的力量才能得到肯定,新的生活课题才能接踵而至。”由于传统评价过分强化结论的分层和选拔,致使少数民族学生在现行教育评价中由于处于弱势而经常产生一些焦虑、困惑甚至自卑等不良情绪体验,文化冲突感增强,不利于学生和谐发展。而发展性评价强调的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理解和激励,弱化评价结果的分等、比较和鉴别,强调评价结论的做出和利用要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因素,使评价结论更容易获得评价对象的认可,从而产生激励力量。 三、文化差异与教育评价的合理化 (一)文化差异:人类文化的自在逻辑 关于文化差异的概念并没有一个一致认同的界定,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所具有的不同群体特点,包括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年龄阶段之间以及宗教文化之间等所具有的不同文化特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的存在正是人类文化的自在逻辑。承认和尊重差异是每个现代人对待文化所应有的态度和理解。学校作为一个由来自四面八方的师生组成的组织,无疑也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当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接受自源文化即当地文化模式的熏陶。这种文化模式包括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模式、民风民俗、节日礼仪、宗教信仰、待人接物等等,而且这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自源文化在儿童身上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在儿童成长且大量接受外源文化后,这种自源文化的核心体系仍难磨灭。”俄国罗扎诺夫曾忠告:“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 55 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不能完全实施。” 因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各方面的文化差异必然存在,教育的各方面包括教育评价都不能不考虑文化差异问题。事实上学校的课程与评价常常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他们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普遍的课程和统一的标准只会因为藐视文化差异而引发歧义和反抗,往往导致教育的所有沟通都难以进行,教育的走向转向不健康。因此,“一个民族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必须始于对‘教室里的社会定位和文化格局的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关系’的认可。如果我们关心‘真正平等的待遇’——我想我们肯定关心——我们必须把课程建立在那些差异的认可基础上„„”差异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它具有重要的价值。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存在的语言、宗教、艺术、思维方式等广泛领域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恰恰是一个国家创造性和凝聚力的不竭源泉,一个学校也正是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才构成绚烂多彩的校园生活,并提供给师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人也只有吸纳多种文化才能得到更和谐、充分的发展。 当然,我们强调文化差异性并非忽略学校共同文化标准的追求。“教育人类学家认为,学校只是主流文化实现其社会目的的最重要的场所,它不能替代其他文化适应过程,而是使这些文化适应获得升华,抽象为文化的现代方式。学校里将始终存在跨文化冲突,同时也存在着主流文化对各种文化的整合。在民族学校,由于多元文化存在的复杂性,这种冲突和整合就表现得尤为强烈。”在强调多元文化时代,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文化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真正体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思想,克服教育评价中的“偏见”和狭隘,用一个更为开放、合理的评价来引领多元文化教育。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困境与不合理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目前我国及许多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都面临被全球文化和国家主流文化“同化”和“消解”的双重危机。例如,传统文化方面,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说唱艺术、民间剪纸和刺绣、民族礼仪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语言方面,美国马萨诸塞技术研究所语言学家肯?黑尔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全世界6000种语言中有3000种将会消亡,而只有300种语言的前途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印第安许多语种就已经消失,爱斯基摩人运用因纽特语的人也在日渐减少,新西兰毛利人大多数也都改用英语,甚至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在西方化。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比较有影响的有70多种,但使用人数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语言只有15种,使用人数在100万以下的1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语言也只有15种,其余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数都在10万以下。G)那么这些语言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也将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民族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面临逐年减少的危机。究其原因,除了近年来受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及市场经济的冲击而导致的文化变迁之外,与这些国家教育未能很好地履行文化传承和发展功能也有密切关系。那么,是教育的哪些因素阻碍了教育的文化功能呢? 我们稍加思索不难明白,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不合理的评价。这里指的不合理评价除了常见的内容统一、标准单一、方法死板、评价不公平等问题外,更为凸显的是教育评价所 56 存在的偏见和狭隘,其核心是无视文化差异的一面。现行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几乎都没有做到建立在多样性文化背景上,也没有从促进文化传承的视角来解释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在某些国家还存在评价偏见的问题,即“某些学生由于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或其他特征,在评价中受到冒犯或不公平的惩罚”。一些评价程序中对亚群体或种族的有意无意的歧视现象就构成了冒犯,不公平待遇是指评价程序的内容或测验内容偏向主流民族文化,而不顾及是否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及其生活经历。评价偏见的背后无疑是文化偏见,因此,不合理的评价易引起学生的反抗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弱化。我国现行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不利于形成人们的多元文化观念。虽然不存在那么鲜明的文化偏见,但却以无可抗拒的吸引力,吸引着所有的学校包括民族学校和学生丢掉自己的传统文化去适应统一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模式,陷入一种“一边极力倡导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一边又让子女去汉语学校就读”的矛盾,这势必影响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上的巨大障碍。 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归根结底取决于它与本国社会发展需求和文化特点的适应程度。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元文化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有效地保持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当代社会发展也需要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人才。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本来无可厚非,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走的是精英教育的路线。精英教育在实质上就是以考试选拔为手段,选拔少数淘汰多数,牺牲多数照顾少数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它以教育过程的选拔性、教育资源的集中化和教育结果的精英化为主要特征,要求课程内容、方法、评价体系及优质资源等都集中服务于精英的培养。精英教育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就是在精英教育思想下各种考试出现了严重异化,考试不是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服务,而是使学生成为为考试服务的机器;考试内容不是从“学生需要什么和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来确定,而是形成了“考什么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丢掉什么”的功利模式。考试功能上也不是为了诊断和改进,而是为了比较和选拔,正如美国ETS著名学者塞缪尔?梅希克所说:“考试造成的压力并非来自其形式和内容,而是考试成绩如何被运用。”可谓一语中的。当今社会的浮躁及其功利倾向严重影响了教育的价值取向,扭曲了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阻碍着各具不同文化背景的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我国的小学升初中考试到中考、高考,甚至到考研都表现出一脉相承性,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均带有明显的预备性和服从性。孩子们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与各种考试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已习惯于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充当着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其直接后果是只培养了学生在分数和名次上的好胜心,而严重缺乏对自己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关注。当教育评价变成这样一种手段时,它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变得狭隘、残酷和不合理。评价体系的异化还表现为中考、高考等各种招生选拔制度和方式的不公平性。我国现行的全国或地区统一的升学、就业考试制度貌似公平、公开,但它是建立在无差别的文化体系下的,它的适应对象是具有相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及知识水平的考生。现实的学校中来自学生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会竞争力,统一考试并没有足够关注不同文化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 (三)“文化化”:教育评价合理化新理念 57 现行教育评价中一个凸显的盲点就是忽略了文化差异,由此也引起了诸如“主流民族文化优越论”和“少数民族文化无用论”等思想意识方面的偏见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水平低、评价不公、文化多样性消减等现实方面的问题。因此,教育评价合理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在评价制度和程序中承认文化差异,对教育评价进行“文化化”,即文化多元性改进,即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上都应体现文化差异的尊重和认同。这里使用“文化化”的概念,只是作为合理化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以完善教育评价,以多元教育评价引导和促进教育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赖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学校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而多元文化教育有赖于多元教育评价来引导。归根结底,目前状况下人类多元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教育评价的“文化化”改进,因为教育评价是否合理不仅引领整个教育方向,其本身的程序和过程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教育评价应该是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先锋,不应该扮演主流文化代言人的角色。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教育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致力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智慧和形成他的个性品质。”文化差异应成为教育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统一的考试与评价中处于弱势的问题,虽然采取了一些加分或降分录取的照顾政策,但这种做法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而且这种不切实际的一刀切做法在实践中已经引起了新的评价不公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新审视。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应本着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对教育评价目的和功能、评价内容、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结果的解释和使用,进行一次新的文化化改进。否则不但不能真正解决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低下的问题,而且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自己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减弱。 因此,要让多元文化的观念渗透到整个教育评价过程中,同时让教育评价的改进与课程改革相辅相成。首先,民族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重视民族和地方课程开发,同时要将视野扩大到全国及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能够形成适应主流社会和国际社会的交流能力。其次,普通学校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也应适当体现其他各民族文化。这样既照顾了汉语授课方式下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又有利于所有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形成学生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教育评价上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风格,让教育评价有助于学生学习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有助于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保持人类文化多元的重要前提。有关教育评价改革的问题,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多项改革决定和通知,并为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增强了评价的灵活性和多元性。然而这些改革意见只是宏观和共性的理念,有关教育评价的文化背景问题并没有明确强调。因此在以后的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评价改革实践中应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节 时代变迁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 一、时代变迁中的全球化 人类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社会与时代的变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而持久。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习惯了在自我天地孤芳自赏的我们突然发 58 现自己已置身于被称之为“地球村”的时代:我们不再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文化圈子中,而是开始和世界各种民族和文化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也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我们不可能不考虑其他民族及国家的因素而独立发展自己。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共同面对许多共同的话题,承担许多共同的责任。 这种深刻的变化源自于持续的技术革命。由于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交通技术的大大改进,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彼此不再感觉陌生而遥远。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创造了一种遍布全球的网络,能够在瞬间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通信卫星和计算机网络取代了旧时的船只和驿站而成为今天人类新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工具。这种交通通信的便捷,极大地促进了大规模的不同文化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从人类发展历史长河看,新技术革命是人类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一种不懈努力和追求。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也在很多方面根本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全球化”即是新技术革命情境下的最明显的产物。全球化表现为全球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强化,跨国及跨文化之间流动的增加,乃至整个世界趋向于向单一化方向发展。全球化同时也是时间和空间关系改变的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更加密切,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共同关注的关乎人类自身命运的话题逐渐增多。同时,全球化也带来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等系列问题。由此,导致了以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为目的的本土化运动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全球化与本土化表面上看是两个对立面,其实在现代化进程中,全球化与本土化具有互动性。一方面,当今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于世界潮流之外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都只能从自身特定的历史和传统出发,不可能也不会套用一种带有普世意义的国家发展模式。 全球化的影响不仅对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带来冲击,同时也在深刻和不断地影响着各国的社会活动、文化信仰、政治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各民族国家必须应对因全球化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压力,不同程度地融人这种时代大潮中;另一方面也要对全球化保持警醒的态度,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自主性,依据本土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缓解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冲击,促进本国健康发展。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本土化运动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剧变。 全球化不仅对各个国家产生深刻影响,它也在深刻影响着多民族国家内的各个民族。在全球化或称之为现代化的进程中,多民族国家中的主体民族和各少数民族都同样受到冲击,少数民族因其所处的事实上不利之经济、文化等地位,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在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往往处于事实上发展不利的地位,与主体民族之间存在发展上的较大差距。因此在国家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就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大冲击,其悠久的民族习俗、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传统文化呈衰微态势。 二、时代变迁中的文化传承 关于文化的定义是非常复杂的,但我们可以把文化看作赋予一个社会以独特本质的那 59 些因素的集合体。文化发展伴随人类历史发展,其本身是一个历史进程:人类既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文化是体现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包括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特征的复合体。文化可以被理解为各人类共同体各自独一无二的特征以及思考和组织生活的方式。“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含义是:文化不限于文学、美术、音乐和哲学,其还表现为科学和技术创造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控制等种种形式,以及人类表现出的那些并不太具体的方面,譬如个人对美与和谐的感受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同感等。因此,文化是个人与社会用以理解自己的和相互理解的工具,同时也是他们彼此关系中的主要向导。 世界由众多民族组成,每个民族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创建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随着时代进步,文化的差异性得到尊重,人们逐渐认识到每一个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发展其民族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是对人类生活的丰富,有利于人类发展。长久以来,一个明显存在的事实是:在一种没有外力冲击的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然而,人们有一种担忧:各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有可能在全球化信息巨流冲击下被稀释。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现实生活中已经开始出现这种倾向。虽然人们或多或少地了解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实际存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从长远角度而言,全球化进程可能导致各地区和各民族文化混合为一种单一的全球文化;另一方面,文化也能够在全球化进程中通过与外界的相互接触而得到丰富和加强。在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世界,文化可以迅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既可使自身丰富,也可能使自身贫乏。但是从现实情境看,文化作为一种能动但很脆弱的实体,其多样性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在今天,很多国家正面临着一种两难境地:要么进一步对外国文化给予开放,要么封闭自己并以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发展。在全球化情境下,各国都在担忧或意识到许多传统文化或某种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将面临衰微或消失的危机。因此在全球化情境下,大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保守的态度,试图通过本土化运动抵制或消除来自更强大文化的冲击。 全球一体化进程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面貌。在这种情势下,如何保存和传递传统民族文化,成为各民族和各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鉴于现代化进程就是传统与现代不断冲突、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价值不仅可以作为本民族社会整合、文化重建、文明养成和道德教化的重要资源,也可能在不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成为新的世界文明的共同价值元素。随着各国之间文化接触的逐渐增多,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对话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对话是基于对彼此价值的承认,源于彼此共同具备的相互欣赏、相互尊重以及相互促进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形式的文化对话对于传播不同文化知识、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了解及发展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对待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承就显得尤其重要。 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是一个关乎民族生死攸关的重大事情。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出发点。通常,人们认为传统文化具有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器物文化、 60 民间民俗文化等不同的层面,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伦理道德教化、文化共同体形成、增加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等方面,因而维系着社会共同体的文化和价值认同、礼仪教化和道德良心,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人生意义。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民族文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会对人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影响,对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兴趣取向、性格特征、情感特征、意志品质、身体素质、行为特点、价值观的形成等,都具有奠基的作用,而且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几乎是一生的。 即使在今天,虽然全球化的脚步还在加快,但我们仍可以明显地感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文化样式的外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人的深刻影响上。那种以经济的发达来推定民族文化的优劣的看法是幼稚的和肤浅的。因为经济的发展包含着历史、政治、环境等众多的因素。而文化对人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和长久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形成并流传至今,一定都蕴藏着该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无数先人的智慧。应该说,这些宝贵的文化并不应视作一个民族的包袱,而是一个民族的珍贵财富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独有文化,不应该是现代化过程中的障碍和耻辱,而恰恰是能使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入场证和重要标志。因此,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重要使命。而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其他民族和世界上的先进文化,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具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知识体系,以及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特征的时代新人,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任务和历史使命。 三、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在世界许多国家现代化迅速推进和社会变迁十分剧烈的今天,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正处于不利的境地。这种压力既有来自于外部的代表世界和国内主流文化的冲击,也有来自于少数民族本身的文化自卑。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以分析,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缺失 尽管当前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日益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但这基本上还不是一种自觉的教育使然。我们知道,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并未真正成为今天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育当然包括家庭的、社会的以及学校的教育。鉴于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上的巨大作用,这里更多还是探讨学校教育的缺失问题。学校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1)学校教育政策与制度未能有效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未把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合理地列入国民教育的范畴。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还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制度保证。虽然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有一些关于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办学的自主权利的规定,但由于考试制度等措施还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事实上很难被纳入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当中。教育法规、政策和制度是指导学校办学的依据,影响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 61 的办学指导思想的描述中,我们也很难读到如何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字句。这种缺失要么是一种有意识的举措,要么就是根本被忽略。就算我们看到零星的描述,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多元文化知识需要得到加强。 (2)学校教育内容的缺乏或不足。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否在学校得到有效进行,关键还是看教学内容中是否有足够多的民族文化知识。现实的情境是,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并没有体现在教科书中(而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今也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的内容),课程的设置也不足以达到了解更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程度。课本中关于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内容要么只是简略提及,要么根本不提。美国人权运动时期,人们就批评教科书歪曲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性,从而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发展。 (3)作为教育者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价值观念的缺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事实表明,今天大多数的教育者还并未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含义,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自身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其趋利性价值观促使的对主流文化或者现代文化的认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难以通过教育者获得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态度和知识。与上述学校政策和制度一起,教育者的态度实际就决定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影响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的结果,使得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求通过举办屈指可数的几次专题展览和几次有限的学术报告,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注意。然而这种努力的效果微乎其微。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如果不能通过有目的的教育使得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学会认识、理解甚至把握本民族文化以及其他不同文化,则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就将变得十分严峻。事实上这种危机已经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了。 2,价值观念的影响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功利化色彩也似乎日显浓厚。整个社会被主流文化或外来文化包围并冲击着。在众多的选择面前,在现实生活需要的前提之下,人们对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益处的文化趋之若鹜。而民族传统文化被视为“过时的”或“无用的”,受到冷落甚至被根本忽略。许多民族语言的衰微乃至消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当我们对一种文化以市场情境中的标准作为衡量其“有用”或“无用”的标准时,我们其实是忽略了每一种文化的独特价值,忽略了其除创造经济价值之表象背后的深刻含义。由于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缺失,关于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价值观念实际上就难以在人们的头脑中得以确立,从而就难以指导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很多时候,民族的或者传统的文化被当作边缘文化,当作主流文化的点缀。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很多人心目中,甚至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也逊色于外国文化,从而导致对外来文化的盲目的甚至是狂热的追捧。在特定的年代,其政治因素也将左右人们的价值观,从而产生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及取消民族特征之荒谬现象。今天,在一味追求现代化的观念指引下,民族传统文化正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 3(新技术发展的冲击 62 在传统生活方式条件下,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拥有独特的生存空间(这种封闭性和独立性某种意义上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于生活方式相对简单,民族歌舞、民族节日习俗成为民族成员娱乐和交往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各民族儿童从小即沐浴在这种民族文化的熏陶之下,其所见所闻经常是这些民族文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传统文化就通过社会生活这样一个重要的途径得到有效传承。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长久以来基本没有太大改变,因此这种文化传承方式千百年来就是如此。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电视、电脑、电影、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媒介。高新技术的魅力是巨大的,对现代人们的吸引也是强烈的。在此种情形下,人们的娱乐和交往方式随之也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这种多元化更多的是体现为高科技情境中的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就连以往称之为世外桃源的乡村,如今也难以抵制现代生活方式的诱惑。传统的民族生活方式已离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甚至这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了“他者”,或者只是父辈们叙说中的遥远回忆。 4(传统文化自身的变革 一种文化之所以得以保存和发扬,在于其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从原始狩猎采集社会到现代公民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人类的发展都是文化的发展。在漫长的人类发展长河中,一方面涌现了无数的璀璨文化,这些璀璨的文化作为人类文明遗产受到一代代人的喜爱而被自然而然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也泥沙俱下,出现文化糟粕,毫无疑问糟粕必须坚决淘汰掉。有些文化产生于特定时期的特定社会,随着历史的变革其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微弱。这些文化受到的冲击无疑更大,如不加以变革,将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遭遇被淘汰的命运。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构成了民族文化传承能否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创新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旧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革改造;二是彻底地创新一种新的民族文化。 5(文化传承的主体选择 在全球化或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传承还面临着如何正确选择传承主体的问题。人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传统与全球化的关系,处理好一个多民族国家内的主流文化与各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各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文化传承的主体选择问题因全球化的发展而变得似乎更加复杂化。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前提之一就必须是正确地处理好上述这些关系。因此,这里所探讨的民族文化传承,并非只是狭义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也包括相对于全球文化而言的一个多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以及站在人类发展高度的人类共同文化的传承问题。不同的对象必然有着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效果。因此,如何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一个统筹的命题,仍需要进行艰苦的研究和探索。 第三节 教育多样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主要渠道,其发展趋势势必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无论是国内教育还是国外教育,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应对所面临的日益增长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民族 63 文化传承所处背景和时代发展趋势进行考察,才能正确地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景和策略做出审慎的判断。 一、社会的多样性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社会的开放性、民主性在不断增强,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也日趋密切。在全球化背景下,今天的社会正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多样性特征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民族或种族、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模式取向的多样化发展方面。就民族或种族的多样化而言,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由于容纳了不同文化、民族或种族,据估算,到2030年,美国40,人口将是少数族裔,美国正迅速地强化着其多元化社会特征。而对中国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拥有多民族文化、幅员辽阔的“多元一体”国家。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各民族文化之间,国内各民族文化与国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人们面临的选择生活发展模式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社会各群体各阶层都表现出不同的取舍态度和要求。 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趋势。一方面,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生活,体现了对差异的尊重,“和而不同”;另一方面,多样性也存在挑战,即对多元的追求有可能成为对国家统一性(群体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国家政治与领土的完整统一等)及传统文化的威胁。因此在多样性社会里,必须寻求建立并加强构成公民价值观的共同基础。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建立统一,这应是发展一个多元化社会的基本原则。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平衡、和谐的多样性社会。如果我们总是通过与他者的区别来定位自己,不从别人的眼光角度看待问题,则难以实现建立并维护社会多样性的目标。在一个多样化社会里,不同的文化和民族都应得到理解和尊重,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机会找到属于他或她自己的路,只要不违背上述提到的发展多样性社会的基本原则。教育不可避免地也融入到社会生活变迁中。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多样性的影响而促使自身不得不发生变革,同时教育的变革也在推动着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二者彼此影响,互相推动。 二、教育的多样性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的变革始终促使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经济和社会交往越来越密切的全球化时代,在社会多样性特征日益突显的今天,教育的多样性发展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教育的多样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就大学而言,在西方国家,许多著名大学均发端于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呈两足而立之趋势。在追求教育多样性目标的鼓励下,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也在逐渐改变公立学校一统天下之格局,私立学校的发展受到政府鼓励。高校类型也呈多样化发展,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分类,以及本科、专科和高职院校等的分层。而在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领域,亦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中国,主要针对少数民族而开设的学校教育机构(民族中学、民族学院或民族大学),是中国教育系统的一个特色。这些特色化教育机构,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 今天,不仅是正规的传统学校教育得到极大发展,而且非正式的教育机构也纷纷涌现。 64 公司、企事业部门以及个人开办的各种培训性质的机构也正在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各种国际之间的合作办学机构受到重视,吸引了大众的眼光,参与到其中的人员数量日渐增多。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就像一幅织锦一样,众多丝线被紧紧编织在一起,其中每一根丝线既是整体图案的一部分,又都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教育机构的形式虽然不一,但其主要功能都是为着知识的传承,这些知识的传承,不仅满足了人类对知识的共同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 2(教育主体的多样化 学校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参与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今天学校的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种自觉性表现的是学校对多样性的主动追求,不自觉性表现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群体成员的广泛流动。 主体多样化已成为今天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主体的文化背景、族源背景正变得越来越丰富。今天的学校正容纳着来自不同民族、种族、经济、社会、宗教及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在美国,经过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民权运动,高校开始致力于教育平等目标的实现,即不分民族或种族、国籍、阶级、性别、宗教等,人们均可以平等地受到教育。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认同于一种看法,即教育主体的多样化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群体越具有多样性,学生就越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经验,就越有机会接触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就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流能力。事实表明,在多样性环境中受到教育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综合的素质能力,能更有动力和能力参与到未来的复杂社会生活当中。 (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3 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知识被高速创造和广泛传播的时代,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今天的教育模式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今天的人们正逐渐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学习已不仅仅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事情。人们将教育看作是生活富裕和社会流动的关键,以及拥有有意义人生的希望。现代人们选择不同的教育模式,目的就是实现上述理想。 透过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技术,透过多种多样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的教育机构,人们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地满足自己学习的需求。正规教育模式、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自主教育等构成了今天的多样化学习模式。网络的发展,使得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使得虚拟学校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现代人们多样性的教育需求。基于新技术革命基础上的网络教育等教育模式,正越来越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强大支撑平台。 4(教育环境的多样化 和传统的教育不一样,今天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已是一个多元化的社区和社会。一方面,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来自多样化社会的挑战和压力;同时,教育自身也不再如过去一样处于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内部也正变得纷繁复杂。所以,无论就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而言,今天的教育环境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对教育的批评也越来越多,迫使教育本身必须做出积极的应对。就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而言,一方面 65 要应对来自民族教育自身内部系统的压力,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的挑战和压力,以及面对来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不难看出,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机构正处在一个多样性的社会环境之中。 为使教育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共同促进多样性环境的改善,包括改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努力增加社区对多样性的责任感;减少学校内部存在的对多样性的阻碍,保证学校政策与多样性目标一致;增进学校内部以及外部群体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今天的学校必须要为一个多样性的社会服务,包括文化方面、经济方面以及不同民族群体方面的服务。教育在当前这种带有更多市场社会意义的压力下,必须发生积极的变革,以努力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有限的资源。否则,教育的危机将会显现出来。 5(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面对当今多样性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授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我国的教育传统上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学生纯粹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并且很少挑战教师和课本的知识。今天,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正在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学生的个性得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认可。一种互动式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逐渐在课堂上成为主导。或者说,人们已经越来越认可或呼吁提倡实行这样的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也极大丰富了教学。借助于这些技术,教师的教授变得更加精彩,教学形式也更加灵活。学生已不仅仅限于在课堂上获取知识,通过网络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大大扩展。学生与教师之间不仅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而且通过网络随时可以实现异地交流的目的。网络课程的实施,也使在有限的师资资源背景下实现让更多的人同步学习的目标。教学形式已不仅限于有限的课堂之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中教学模式已转变为集中与分散并行的开放式学习。学生也不仅局限于纯粹的理论课本知识,实践参与的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人类学所倡导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教育方法,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终身教育成为事实。 6(教育知识的多样化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是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人们每天都通过各种便捷的信息渠道面对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人们意识到,学校教育中接受的知识已不足以从容应对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求,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了解那些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帮助人们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帮助人们建立基本的知识储备。在今天这个多兀化的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学校有责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群体和其他群体的经验和文化。因此,今天的教育知识,已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学科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细化,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知识传承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的教育所不可比的。 教育在创造、保存、传播和应用知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在评价和证明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知识时代,在学习型社会,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种教育层次都必须主 66 动适应多样性的教育需求。而针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爆炸现实,知识的选择成为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既要选择并传承那些人类生活所必要的核心知识,同时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们对教育提出的提供越来越多样性知识的要求;如何既要遵循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神圣地位,又要考虑如何使教育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社会发生紧密的联系,这些都是当今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我们更关注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机构本身如何体现多样性。就大学而言,我们关注其如何制定有利于多样性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关注其如何体现公平的教育理念,关注其如何设置必要而恰当的教学内容,关注其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关注其校园文化特征是否利于人才成长。其中一个关注的焦点便是,学校如何更好地体现对弱势群体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如何更好地协调民族(或种族)及文化上的分歧。在教育多样性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传承应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予以考虑。 如前所述,民族文化传承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困境。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方面: 1(民族文化传承的边缘化危险 教育多样性的发展一方面是源于人们多样性需求的结果,同时又使人们面临更多的选择。现实生活的压力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谋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的要求下,人们可能更多地考虑如何去学习那些实际的或者是实用的知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育一度也迷失在市场的漩涡中,并以不断仓促设置各种实用的知识来满足大众适应或缓解市场的压力。迫于现实生存的压力,人们自然要选择所谓有用的知识。教育也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应对,这是基于教育对市场化情境下自我生存的一种担心。所以,长久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都放在了实用知识方面。所谓人文的、民族的知识自然就面临边缘化生存的危险。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中,民族文化传承实际并未被放在重要地位,或者只是作为一种点缀,甚至有时候连点缀也不存在,根本被忽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内容中,民族文化的知识实际上很单薄:要么内容很浅,要么范围很窄,要么被忽略。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被视为冷门。 当然,民族文化边缘化的危险,不仅仅是存在于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同时也存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民族文化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导致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知或者寡闻,民族文化终将由于受到冷落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现代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无知,最终也将导致认同的虚无及精神的空虚,从而可能在现代生活中迷失自我。同时,人们也将因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无知而产生一个接一个的生活困境,比如交流的障碍和误区,比如歧视和自大,甚至引发激烈的冲突。 2(民族文化传承的重新认可 从另一角度说,教育多样性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环境的多样性发展,也在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教育人类学十分关注教育主体的民族文化背景,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因素。学习成就与文化背景、个性特征、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开始引起人 67 们极大关注。要实现一种成功的教育,了解教育主体的民族文化背景等因素已成为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因此,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知识就成为一种迫切的要求。 随着教育主体的多民族化特征日益明显,各民族群体之间的接触往来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无论对自我还是对其他民族文化,了解其实很少,彼此都迫切需要了解自己和对方。因此,人们开始重新理解民族文化对在与他者交往之中的特定含义。一方面,人们需要了解和掌握自身的文化知识,以作为同一群体交往过程中自我认同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迫切了解和掌握他者的文化知识,以便在与对方的交往中达到满意的效果。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司等社会各个部门,多元文化都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又获得一种新的认识,并促虞了今天实际也正在开始发生的所谓文化热。原生态民族文化正在今天的中国受到青睐,国家博物馆也开始正式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民族传统文化正成为一个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在全球化时代,教育多样化对民族文化传承似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削弱,另一方面又加强。实际上,教育并不能简单地融人市场化当中。教育服务社会,一方面是提供实用知识和人才,同时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引领社会。教育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承继传统,适应变革。 教育多样化发展趋势,正在深刻影响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高科技革命影响下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育内容的变革,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传承方法和手段及传承内容发生了极大变革,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变得速度更快,传承范围更广,传承内容更丰富。尽管社会多样性和教育多样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不少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如何抓住这些契机,使其真正成为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动力,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第四节 当代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拓展的探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不同的地理、政治和时代环境下,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人类的丰富文化,正是通过教育等各种途径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不同的时代,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方式、途径等是不相同的。从远古的口传身授到有文字记载,再到今天的网络传播,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和内容选择似乎也已成为各民族各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民族文化既然主要通过教育得到有效传承,那么在民族文化传承面临诸多困境的今天,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拓展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的学校教育必须获得有效的拓展。 从民族文化传承角度而言,当代的教育拓展可以从国际化背景和国内背景两个角度谈。从国际背景的角度,教育拓展更多地应考虑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主体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在国际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从民族国家的高度展开。每一个交往的个体或者群体,都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国家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内涵。对一个国家国民性格和国民文化的了解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外交的一个重要内容。《菊与刀》和《文明的冲突》等人类学和政治学研究成果即为著名的例子。 68 从国内环境的角度,教育拓展更多的应考虑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通常处于较边缘化的境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主流文化群体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了解极为有限,甚至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存在认识的缺乏;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认识及少数民族之间彼此的了解也存在不足。因为在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特征影响下,往往是传统的文化容易迷失在人们对于现代生活的狂热追求之中,迷失在对外国文化轻易的迷恋之中。 科学越发达,人们就能越来越多地享受其带来的物质好处。新的文化不断被创造出来,旧的文化则渐渐被遗忘。可是今天的人们过得并不快乐,人类好像正在变成技术的附庸,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精神的荒芜,发现自己正在逐渐远离安身立命的根基——民族传统文化,开始惊诧地面对“我是谁?”的自我追问。难道科技的发展一定要以牺牲人们的这种安全感为代价?历经千百年风雨而传承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就注定要消失在全球化的硝烟中?毫无疑问,教育必须变革,必须表明自身对此的立场,必须提出传承民族文化新的发展思路。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历史、现实及未来的重要意义,开始着手采取系列行动,尽管这种意识似乎来得晚了点。 一、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为应对今天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人类对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经过研究,提出了《多种文化的星球》的报告,对世界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精神,对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开放和交流,对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很好的看法。鉴于自身的使命,联合国从世界的角度提出必须重新检查国际教育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政策。联合国希望,各国之间的教育政策,必须有利于今天的这种全球范围内的民族文化大接触,必须促进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制度基础。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及时得到修订,修订的政策必须要有利于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必须有利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必须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即使在教育多样化和自主化的情况下,国家教育政策也应该在统筹民族传统文化进人教育领域方面(比如将民族体育、艺术、游戏及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列人学校课程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事实表明,当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被政策制定者所忽视时,民族传统文化必然遭遇被抛弃的厄运。 在学校教育层面,学校也必须制定自己的有效政策和制度。学校教育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目标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从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目标出发,学校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制定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战略,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给予切实的施行。 二、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必须推进教育自身的变革 民族传统文化主要以教育作为其传承之有效方式。在民主、开放的全球化时代,教育本身拥有变革的权力。上述国家教育政策主要从教育的外部加以影响,更多地带有行政手段色彩。而教育自身的变革,对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意义将更大。为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育自身的变革应是一场全面而彻底的变革,应从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内容、教育 69 的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着手。 教育变革必须努力促进多样化的教育主体的形成。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下,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关注。每个人都来自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在多种民族文化混合的校园或其他教育环境中,以促进民族文化理解为目的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文化学习和交流才会更有可能发生。多样性的生活情境体验,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深刻而持久。 教育变革必须促进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民族文化知识必须有体系地、恰当地融人课本之中,或者设置有关民族文化的专门课程。课本是人类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本知识经过精心挑选和组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假如课本中的民族文化知识不全,或者很浅,或者甚至不真实,都会对人们正确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产生妨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在课本中准确反映出少数族裔的历史和文化。否则,无论是白人还是少数族裔本身,都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民族或种族的历史文化。 课本内容不仅要真实地反映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要真实地反映世界各国的历史与文化;不仅要真实地反映主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要反映少数民族群体的历史与文化。 教育变革必须致力于促进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事实上,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发生在课堂之内,同时也发生在课堂之外。民族文化传统知识不仅仅只是出现在课本之中,还应时刻体现在包括学校制度、学校宣传以及各种学校活动之中。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态度、知识和能力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态度、校园的人文和自然氛围、人们在校园里的交往方式,无一不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强化社会化教育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 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之源,也是其传承之基。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在校园里接触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而社会并没有其活生生的事例,则我们仍无法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实现。单靠象牙塔的力量无法独立承担传承之大任,非得依靠社会教育的推动,民族传统文化方能代代相传并不断创新发展。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并巩固其谋生发展的能力。没有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表现,民族文化最终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推进民族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存在,就变得尤为重要。民族文化只有鲜活起来,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那些现实生活中已绝迹、躺在博物馆中的民族文化,终究只能成为一种观赏和怀旧的东西。当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和体验某种民族文化时,这种文化的传承就有了巨大的动力。 社会化教育一方面要形成良好的舆论,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通过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平台,通过不同群体之间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创造出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和扶持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根基,保证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化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二者共同推进民族文化传承。 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促进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变革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是不加选择的,文化变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进行。文化变迁存在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发生在文化系统内部的文化变迁;一种是发生在文化系统 70 外部的文化变迁,即两种以上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时以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发生的变迁现象。文化变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文化的创新,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文化传播。文化必须适应时代的变革,文化必须适应人类的进步方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灿烂的优秀文化,同时也产生了文化糟粕。文化糟粕显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发展,它们必须被淘汰。 就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变革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主体民族的以及国家的文化传统等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文化传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共同构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变革,民族文化传承才能有效地进行。 民族传统文化变革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研究,重新梳理历史传承下来的本民族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优秀文化,自觉摒弃糟粕文化;适应时代和社会变革,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新传承方式(包括社会生活中的自然传承及博物馆性质的传承如民族文化村的构建),充实传承内容,增添时代的信息特征;适应本民族地区发展背景,打造全新的民族文化,努力丰富民族文化宝库;转变各民族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他”民族传统文化、本国民族传统文化、世界其他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等等。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变革发展。而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变革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推进全球化发展进程。 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正面临着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考验。能否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审时度势,使千百年来各个民族的祖先和无数先人长期积累的独特文化继往开来,是对每个个体、民族和国家的重大考验。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以负责的态度向我们的前人和后人做出满意的回答,让历史来证明,我们是明智的一代,我们能够无愧而自豪地应对人类史上的这一严峻的挑战! 71
本文档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字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4KB
软件:Word
页数:12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