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线性代数教案(2015)

线性代数教案(2015)

举报
开通vip

线性代数教案(2015)第一章  行列式 1.1 行列式的概念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介绍行列式的起源,总结学习二阶行列式和三阶行列式,学习全排列和逆序数,归纳n阶行列式的定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二阶、三阶及n阶行列式的概念,掌握逆序数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阶、三阶行列式的定义、计算; 2、逆序数的计算; 3、n阶行列式的定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22  习题1(6)、2(3),3 §1. 1  行列式的概念 对于方程组 用消元法,当 方程组有唯一解 和...

线性代数教案(2015)
第一章  行列式 1.1 行列式的概念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介绍行列式的起源,总结学习二阶行列式和三阶行列式,学习全排列和逆序数,归纳n阶行列式的定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二阶、三阶及n阶行列式的概念,掌握逆序数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阶、三阶行列式的定义、计算; 2、逆序数的计算; 3、n阶行列式的定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22  习题1(6)、2(3),3 §1. 1  行列式的概念 对于方程组 用消元法,当 方程组有唯一解 和 。观察上面链各个式子的分母,发现是一样的。而且两个式子的分子和分母在型式上也是有相似之处的。 一、二阶行列式的概念 设有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两边加上竖线变为 ,记 注意:2阶的行列式一共能分成2=2!项相加相减(一项加一项减)。每一项里面有2个不同行,不同列的元素相乘。 简单介绍对角线法 其中 表示的是第i行,第j列的元素。i和j分别称为行坐标和列坐标。D称为行列式的值,是 的计算结果。 有两行两列,所以称之为二阶行列式。 如同水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表现形式一样。一个行列式也可以表现为三种形式:行列式,组成行列式的元素的计算式,和行列式的值。例如: 二元一次 方程组的求解公式 对于方程组 ,当 方程组有唯一解 和 。 记 , 注意 和 就是用 和 分别替换原来 中第一,第二列元素所得的行列式。 则此时有 ,这个就是克莱姆法则。我们将在第四节的时候再一次讲到它。 P2例题1 二、三阶行列式的概念 设有数表 ,两边加上竖线变为 ,记 称这个式子就是对应于前面数表的三阶行列式。 继续补充对角线法则讲解。 3阶的行列式一共能分成6=3!项相加相减(三项加三项减) 。每一项里面有3个不同行,不同列的元素相乘。 有三行三列,所以称之为三阶行列式。 对于线性方程组 ,当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记 ,其中 、 和 就是用 、 和 分别替换原来 中第一,第二,第三列元素所得的行列式 P4例2 往n阶行列式推广 对角线法写行列式仅限于两阶和三阶行列式,比三阶高的都不能用。 行列式的阶数:行列式的行数或者列数。有几行或者几列就是几阶。 n阶的行列式一共能分成n!项相加相减。每一项里面有n个不同行,不同列的元素相乘。 接下来就是介绍为什么n阶行列式有n!项相加相减,到底哪一项前面是+,哪一项是-号 三、排列与逆序数 <1> 由自然数1, 2, …, n 组成的一个有序数组i1, i2, …, in称为一个n级排列 例如,由1,2,3可组成的三级排列共有3!=6个,分别为1 2 3; 1 3 2; 2 1 3; 2 3 1; 3 1 2; 3 2 1;  n级排列的总数为n!个。 <2> 一个排列中,若较大的数 is 排在较小的数 it 的前面 ( is > it ) 时,称这一对数 is it 构成一个逆序。 一个排列中逆序的总数,称为它的逆序数。记为(i1, i2, … in),简记为 。 例如      (1  2  3)=0,  (3  1  2)=2,             (4  5  2  1  3)=7, 奇排列与偶排列   逆序数为偶数的排列称为偶排列,逆序数为奇数的排列称为奇排列 对换  将一个排列中两个位置上的数互换,而其余不动,则称对该排列作了一次对换。 定理 1    每一个对换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结论:在 n ( 2) 级排列中,奇偶排列各有 个。 前三项的列排列的逆序都为偶数,前面的符号为+。后面三项的列排列都为奇数,前面的符号为—。 所以式子用连加符号表示为 类似的,而阶行列式也可以表示为 对于n阶行列式 注意到这里的行坐标是按照自然顺序来的,列坐标是乱序的。 n阶行列式的定义也可写成 注意到这里的列坐标是按照自然顺序来的,行坐标是乱序的。 或者 这里的行列坐标排列都是乱序。 例4,附带讲解上,下三角行列式和对角行列式。 教学后记: 第一章  行列式 1.2行列式的性质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介绍行列式的性质,并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n阶行列式的性质概念,并能利用这些性质进行行列式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n阶行列式的性质; 2、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22-23  习题1 4(1)、(3)、(7),5(2) §1. 2 行列式的性质 第一章  行列式 性质1:将行列式的行、列互换,行列式的值不变 则 。 行列式 称为行列式 D 的转置行列式。即把行列式 的行变成列,列变成行。讲解三种转置的记忆方法。 显然有 , 即证 性质2  互换行列式的两行(列),行列式仅改变符号 则 。(D和M就是呼唤了P,q两行得到) 在 M 中第 p 行元素 ,第 q 行元素 证明完毕 推论1:若行列式中有两行(列)对应元素相同,则行列式为零 交换行列式这两行,有D = -D,故D = 0 性质3  若行列式某一行(列)的所有元素都乘以数 k,等于该行列式乘以数 k,即: 证明: 推论2:若行列式中的某行(列)全为零,则行列式为零。 推论3:若行列式中有两行(列)的对应元素成比例,则该行列式为零。 性质4  若行列式中某一行(列)的各元素都是两个数的和,则该行列式等于两个行列式的和。 即 证明: 一些符号 P11例题 (1)    (2) (3) 教学后记: 1.3 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行列式的余子式、代数余子式,n阶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余子式、代数余子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余子式、代数余子式的概念、计算; 2、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23  习题1 6(3)、7(2)、(4) §1. 3 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 一.拉普拉斯展开定理 在行列式 中划去元素 所在的行和列,余下的元素按原来顺序构成的一个n-1阶行列式。称为元素 的余子式,记作 。余子式带上符号 称为 的代数余子式,记作 。 写一个三阶行列式,略做练习 考察三阶行列式 发现三阶行列式可用其二级子式的线性组合表示 这个是按照第i行展开 这个是按照第j列展开 二阶行列式也是一样 定理1  (Laplace展开定理) 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即 或者 证明:证明步骤分为三步走 首先证明: (展开即得) 其次 (一共是做i-1次相邻两行交换,j-1次相邻两列交换) 最后 利用行列式的性质5即证 推论  行列式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等于零。 即 或者 利用 讲解带入理解法 P16例题 (1) (2) 求 用带入理解法 (3) 讲解地推的理念 得到了地推公式 ,后就能开始从第2项 递推,略讲解为什么是从第二项开始。 证明四阶范德蒙行列式 证毕,n阶范德蒙德行列式依次递推即得。 教学后记: 第一章  行列式 1.4 克莱姆法则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克莱姆法则的内容以及应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克莱姆法则,并能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克莱姆法则的内容及其证明; 2、能利用克莱姆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 3、n阶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23  习题1 8(2),9 §1. 4 克莱姆法则 设线性方程组 的系数行列式 , 则方程组有唯一解,且解可表示为: 其中 是用常数项 代替 中第i列各元素而得到的n阶行列式,即:     (i=1, 2,…,n) 证明:分为两步走(1)先证明是解,(2)证明解一定能写成这个形式。 将 带入方程组的第i个方程得 将 按照第j列展开得到 带入之前的式子得 交换连加连乘顺序 括号里面的是第i行元素和第s行元素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所以当s不等于i的时候值为0,故关于s的连加里面仅有一项非0的乘积,即s=i时的那一项。 接下来证明解一定是这个形式给出:由行列式的性质 将第s列乘以    加到第j列( ) 此时在第i行的第j列个元素就变成了原来方程组的第i个方程的左边部分,代入方程的值即得 即 P20例题 解: 所以 使用克莱姆法则时要注意:(1)未知量的个数等于方程的个数;(2)系数行列式 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话,那么方程组的求解就必须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以后再说。 注:在方程组中,若所有的常数项b1= b2 = … = bn = 0,则方程组称为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 如 显然有零解    x1 = x2 = … = xn = 0 结论1:若齐次线性方程组(3)的系数行列式 ,则方程组只有零解。平凡解 结论2:若齐次线性方程组(3)有非零解,则系数行列式 D = 0。非平凡解 P21例题 为何值时,其次线性方程组 有非零解 解: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因为要有非零解,所以 ,得 教学后记: 第二章  矩阵 2.1 矩阵的概念 2.2矩阵的运算(1)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矩阵的定义;矩阵的加法运算、数乘运算、乘法运算。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矩阵的概念,掌握矩阵的加法运算、数乘运算和乘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矩阵的加法运算; 2、矩阵的乘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54  习题2  1,2(3)、(6),3 §2. 1 矩阵的概念 定义  由m×n个数 有次序地排成m行(横排)n列(竖排)的数表 称为一个m行n列的矩阵,简记 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m行n列的矩阵A也记为Am×n,构成矩阵A的每个数称为矩阵A的元素,而aij表示矩阵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 注意    矩阵与行列式有本质的区别,行列式是一个算式,一个数字行列式经过计算可求得其值,而矩阵仅仅是一个数表,它的行数和列数可以不同. 行数与列数都等于 n 的矩阵 A,称为n 阶矩阵或 n 阶方阵. 也可记作 。 (1) 只有一行的矩阵 称为行矩阵 (2) 只有一列的矩阵 ,称为列矩阵 同型  两个矩阵的行数相等,列数相等时,称为同型矩阵. 例如 两个矩阵 为同型矩阵,并  且对应元素相等,即 则称矩阵 相等,记作 元素全为0的矩阵称为零矩阵,记作O,不同型的零矩阵是不相等的。例如 方阵 称为单位矩阵(或单位阵)。仅在主对角线上有非0元素,且全部为1.注意:不同阶数的单位矩阵是不相等的. 形如 的矩阵称为对角矩阵(或对角阵). 记作 当所有的 都相等的时候,变为 ,称为数量矩阵。 方阵 称为上三角矩阵。 方阵 称为下三角矩阵。 上三角与下三角阵统称为三角形矩阵(或三角阵) 教学后记: §2. 1 矩阵的运算(1) 一、矩阵的加,数乘运算 两矩阵同型: 与 的行数,列数分别相等。 两矩阵相等: 。 。 定义2 两矩阵加法: 。 定义3   数乘矩阵 加,数乘(称为线性运算)满足下列运算律: ①加法交换律: ②加法结合律: ③ 矩阵:      ④负矩阵:      ,则 。 ⑤恒等性:        。 ⑥数结合律:        。 ⑦分配律:        。 ⑧分配律:        。 设 是 矩阵的集合,在上述矩阵的加法、数乘定义下,且满足了上述8条运算,我们称 是一个矩阵空间。 例1: , ,求 。 二、两矩阵的乘法。 1.规则:行乘列 定义4   其中     (“行乘列”) 即乘积 等于 的第 行元素与 的第 列对应元素积之和。 例2: ,求 。 解: 但 不存在。 可乘条件为: 的列数= 的行数。 乘积阶数为: 的行数= 的行数, 的列数= 的列数。 2.矩阵乘法应注意下面三点: 1)乘法交换律一般不成立,即 。 在中: 称 左乘 ,或 为左因子阵。 称 右乘 ,或 为右因子阵。 特别:若 ,称 与 乘法可交换,或 与 可换。 2)消去律一般不成立,即 ,不一定 。 (即使 ,也不一定有 ) 3) ,不一定有 。 3.矩阵乘法运算律为:(与数运算律相同) 1)结合律: 。 2)分配律: , 。 3)数乘结合律: 。 4)恒等性: 。 4.方阵 的幂及多项式矩阵 。 设 的多项式为: ,则 称为 的 次多项式矩阵。 5.一般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表示 例3:(1) (2) (3) ,求 。 例4: , ①求 及 。        ②求 。 例5: , 为 阶方阵, 例6:设 ,证明 。 例7: , 为 阶方阵,证明 的主对角线上元素之和等于 的主对角线上元素之和。 证: 的第i行元素与 的第i列的元素积之和 主对角线元素之和 的主对角线元素之和。 教学后记: 第二章  矩阵 2.2矩阵的运算(2) 2.3矩阵的逆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矩阵的转置;矩阵的分块;矩阵的逆的定义、存在的充要条件、求解方法。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矩阵的转置,了解矩阵的分块,掌握矩阵的逆以及其存在的充要条件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矩阵的逆; 2、矩阵的逆及存在的充要条件、计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55-56  习题2  8(3)、(6),15(1)、(3),18, 22 §2. 1 矩阵的运算(2) 三、转置矩阵 行转成列得 1.定义1   称 为 的转置阵, 为 阶, 为 阶。 转置性质: (1) ,                (2) (3) ,      (4) : 。 2.定义2   矩阵 ,若有 ,称 为对称阵。 为对称阵 。 矩阵 ,若有 ,则称 为反对称阵。 为反对称阵 定义3   对于 阶方阵 ,若有 称 为正交矩阵。 例①  与 皆为 阶对称阵,则 (ⅰ) + 为对称阵; (ⅱ)但 不一定为对称阵。 例②  但 为 矩阵,则 (或 )为对称阵。 例③  与 皆为正交阵,则 (ⅰ) + 不一定为正交阵; (ⅱ) 必为正交阵。 四、分块矩阵 1、分块矩阵的加,数乘,转置 1)分块加法: + = ,使 与 分法相同。 2)数乘分块阵: 。 3)分块阵转置: 。 2、两矩阵的分块乘法 分块原则: 列分法与 的行分法相同,即满足可乘条件 ① 的列块数= 的行块数。 ② 的子块 的列数= 的子块 的行数。 其中子块 。 分块乘法与矩阵普通乘法形式相同。 例1: , 分块为  其中 的列数等于 的行数,则 例2: 列分块为 ,则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可转换为 。 例3:矩阵方程 , 列分块为 , 列分块为 ,则 得      。 则讨论矩阵方程 可转化为研究 个线性方程组。 例4: , , 为 阶方阵且 ,求 ? 练习: 1. ,求 。 2.设 ,对任意 ,证明 。 3. , ,求 。 §2.3  方阵的逆矩阵 一、方阵的行列式 阶方阵 ,称 为 的行列式,也记 。 方阵的行列式性质:设 , 为 阶方阵: (1) 。 (2) 。 (3) 。 应注意: 。 例1: 为 矩阵,证明 是对称矩阵。 例2:证明 。    例3:1) 阶方阵 ,求 ______。 2)设 ______。 例4: ,证明 。 例5: , 为 阶方阵, ,求 。 例6: 维列向量 , 。证明    。 例7: 为3阶方阵, 是3维列向量。 ,求 。 例8: ,证明 。 二、 阶方阵逆的定义 定义1   阶方阵 ,若有 阶方阵 ,使得 称 可逆, 有逆,或 满秩, 非奇异, 就是 的逆。 若 可逆, 的逆是唯一的,故记 。 即        。 三、逆的求法及判别 1.定义2   对于 ,设 为 的元素 的代数余子式,构造矩阵: , 称为 的伴随矩阵。 例如:① 。 ② 。 (准确求是求逆的关键) 注意:①准确求出 。 ② 中 的排法。 2.定理 可逆 证明思路:(1)利用逆的定义; (2)利用行列式展开公式及推论。 例9:求上述两矩阵的逆。 ① ,则 。 ② 。 例10:(1) 可逆, 。 注意: ,不一定有 。 (2) 。 例11: , 为 阶方阵, 可逆 可逆,且 也可逆。 (同理 不可逆 , 至少有一个矩阵不可逆。) 例12: 可逆,则 四、逆的运算性质 (1) ,        (2) , (3) ,        (4) , (5) 。 例13: , 为3阶方阵, ,求 。 例14: , 为 阶方阵, 可逆,且 ,证明 可逆。 例15: , 为 阶方阵, 可逆,且 ,证明 可逆。 例16: ,(1)证明 可逆,求 。(2)证明 可逆,求 。 五、解矩阵方程 三种形式:设A,B可逆 例17: ,求 。 例18: ,求 。 例19: ,求 。 例20: ,求 。 例21: ,求 。 六、分块矩阵的逆 形如: , 称 , 为分块对角阵,其中 皆为子方块,若 的阶数相同, ,则 。 ,若 ,则 , ,特别 。 四块的块三角矩阵: 为方子块, 则 。 例22: ,求 。 例23: 为可逆阵: 为方子块,证明 ,并求 的逆。 例24: ,求 。 练习: 1. 可逆,证明 。 若 ,求 。 2. , 及 皆为 阶可逆矩阵,求 。 3. ,求 。 4. ,求 。 教学后记: 第二章  矩阵 2.4 矩阵的秩与初等变换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矩阵的秩的概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矩阵的秩概念,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矩阵的秩; 2、矩阵的初等变换。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58  习题2  33(2)、34(2) §24  矩阵的秩与初等变换 一、矩阵的秩的概念 定义1   中取 行 列 这些行列交叉处元素按原顺序构成的 阶子行列式称为 的一个 阶子式。 的 阶子式共有 个,我们关心的是 阶子式的值为零或非零。 定义2   中,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 称为 的秩,记为 ,记 。 理解秩的含义: (1) 。 (2) , 。 (3) 。 (4)有一个 阶子式 ,则 。 (5)所有 阶子式 ,则 。 (6)至少有一个 阶子式 ,所有 阶子式 。 二、矩阵的初等变换 定义1   矩阵的初等变换是指下列三种变换 (ⅰ)对换变换:互换矩阵两行(列)的位置。 (ⅱ)数乘变换:用一个非零的数 乘矩阵的第 行(列)。 (ⅲ)倍加(消元)变换:将矩阵第 行(列)元素的 倍加到第 行(列)上。 对矩阵的行做初等变换称为初等行变换,对列做初等变换称为初等列变换。 注意:下面三点 ①变换用 号 ②数乘变换不记录 且 ③对换不记录负号 定义2   (ⅰ)矩阵阶梯形  一般形如 特点:1)如果存在零行,则零行全在矩阵下方。 2)从第一行起,每行第一个非零元前面零的个数逐行递增。 简化阶梯形如: 特点:阶梯形中非零行第一个非零元素为1,其对应的列的其他元素为0。 标准形为 特点:矩阵的左上角对角元有 个为1,其他皆为零。 定理     1)初等变换可把 化为标准形。 2)初等行变换可把 化为阶梯形或简化阶梯形。 例1:用初等行变换把 化为阶梯形 例2:用初等变换把 化为标准形 三、初等矩阵 定义1   单位矩阵I经过一次初等变换所得的矩阵称初等矩阵 (1)对换初等矩阵:单位阵I的 行(列)互换。 (2)数乘初等矩阵:单位阵的I的 行(列)的 倍。 (3)消元初等矩阵:单位阵的I的 行(列) 倍加到 行(列)上。 定理1   对矩阵 做一次初等行(列)变换,相当于用相应的初等矩阵左(右)乘 。 简言之:“左乘行变,右乘列变”。 例3:  ,用初等矩阵表示把 化为标准形。 解: 思考: 左乘或右乘一系列初等矩阵化为标准形。 一些结论 定理2    对于矩阵 ,必存在可逆矩 ,使 定理3    为可逆矩阵,则 可表成有限个初等矩阵之积,即 ( 为初等阵)。 四、初等变换求 的逆。 原理: ,( 为初等阵)。 则 即:(1)式表一些行变换把 化为单位阵 (2)式表这些行变换把 化为可逆阵 例4:求下列矩阵的逆 (1)     (2) (3) 例5: , , 求初等矩阵 。 例6:可逆矩阵 的第 行与第 行对换变为 ,则逆阵 与 的关系如何? 教学后记: 第二章  矩阵 2.5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法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消元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掌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矩阵的初等变换; 2、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58  习题2  35(3)、36 §25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法 一、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系数矩阵      :增广矩阵 解方程组等价于对增广阵 做行初等变换化为阶梯形或简化阶梯形。设 的左上角的 阶子式 。 , 对应于一个简化的方程组,与原方程组同解。 (1) ,方程组无解 。 (2) ,则有解。设 为自由取值,解得 个自由取值 定理1       当 时,无解。 当 时,有解。 (1)若 时,有唯一解 。 (2)若 时,有无穷多解。 求解非齐次方程组 步骤为: 1步:把 用初等行变换化为阶梯形或简化阶梯形。 2步:求 , 。 3步:由未知数个数 , , 讨论。 解:(ⅰ) ≠ ,则无解。 (ⅱ) 4步:取 自由量,求解方程组。 二、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总有解) 1. ,称为零解。 2.下面解决两个问题: 1)在何条件? 仅有零解。 2)在何条件? 有非零解(无穷多解)。 定理2   ,当 有无穷多解。 当 仅有零解。 推论1:    有  非零解 。 仅零解 。 推论2: ,当 ,则有非零解。 例1:求解方程组 例2:求解非齐次方程组及对应的齐次方程组
本文档为【线性代数教案(201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01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3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9-07-16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