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骨科专业笔记修改版

骨科专业笔记修改版

举报
开通vip

骨科专业笔记修改版1.骨折 定义: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成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 骨折段的移位: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 骨折的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休克、发热; 局部表现: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的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重要内脏器官损伤: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症: 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

骨科专业笔记修改版
1.骨折 定义: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成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 骨折段的移位: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 骨折的临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全身表现:休克、发热; 局部表现: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的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重要内脏器官损伤: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症: 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痉挛。 骨折的愈合过程 3个阶段: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型期。 临床愈合标准: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局部无异常活动; 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 拆除外固定后,如为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如为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上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骨折复位标准: 解剖复位: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 功能复位:标准 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垢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 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自行矫正; 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 上肢骨折: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 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 长骨干横行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左右;干垢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2.运动系统理学检查原则 按照望、触、动、量顺序进行。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单纯显露局部患处或局限于局部是不够的,至少应显露整个患侧肢体。 预先了解局部的病变情况,应从患者自己运动开始,然后由医生作进一步检查。 综合检查资料,做出初步诊断。 腱反射检查:膝反射(L2-4)、踝反射(L5-S1)、肱二头肌反射(C6-7)、肱桡肌反射(C7-T1) 深反射检查:腹壁反射,上方(T8-9)、下方(T10-12) 将手放在身后,可测量桡骨茎突至C7棘突的距离,这是测量上肢全长的方法。 携物角:前臂旋后伸直时,可见10°-15°外翻角,叫携物角。 内收肌痉挛,是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表现。 股四头肌萎缩是下肢失用时最早出现的体征。 只有中等量积液,浮髌试验才呈阳性。大量、少量均不行。 3.骨折的功能锻炼 早期阶段:骨折后1-2周内,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中期阶段:骨折2周以后,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晚期阶段: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此时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 4.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后果:濒临缺血性肌痉挛;缺血性肌痉挛;坏疽。 缺血30分钟,即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完全缺血12-24小时,将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丧失。 早期彻底切开筋膜减压是防止肌肉和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5锁骨骨折 好发于青少年,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临床表现:肿胀、瘀斑、肩关节活动使疼痛加重。患者常用健手拖住肘部,头部向患侧倾斜。 6.肩关节脱位 前脱位最常见, 临床表现:患处疼痛肿胀,不敢活动肩关节。 体征:方肩畸形; Dugas征阳性(即将患侧肘部贴近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 7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形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位于解剖颈下2-3cm,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 分类:无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 内收型骨折;粉碎型骨折。 8肱骨干骨折 解剖: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的骨折称为肱骨干骨折。 在肱骨干中下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沟,此处骨折容易发生桡神经损伤。 9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肱骨髁上骨折十知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 在肱骨髁内、前方有肱动脉、正中神经经过。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桡神经。 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 分类: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掌着地。 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但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此骨折容易造成肱动脉损伤,出现前臂骨筋膜室综合症。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后方着地。 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 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少有合并神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骨科专业笔记修改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4-22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