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举报
开通vip

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摘要:有宋一代,将才凋零,这是统治者长期执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必然结果。重文轻武之风在仁宗朝达到顶峰,武将、军功遭到社会的普遍轻视。较之当时大多武将的怯懦无能,狄青作为北宋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一代名将,在仁宗朝抵御西夏和平定广南侬智高叛乱的战争中果敢顽强,功勋卓著。本文试图详论其备为人之忠义、为将之才,却屡遭压制打击,最终“发疽”而亡的遭遇并分析其原因,以及北宋统治者在处理文武关系上的矫枉过正、过度压抑武将的后果。 关键词:狄青;重文轻武;政策 较...

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摘要:有宋一代,将才凋零,这是统治者长期执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必然结果。重文轻武之风在仁宗朝达到顶峰,武将、军功遭到社会的普遍轻视。较之当时大多武将的怯懦无能,狄青作为北宋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一代名将,在仁宗朝抵御西夏和平定广南侬智高叛乱的战争中果敢顽强,功勋卓著。本文试图详论其备为人之忠义、为将之才,却屡遭压制打击,最终“发疽”而亡的遭遇并分析其原因,以及北宋统治者在处理文武关系上的矫枉过正、过度压抑武将的后果。 关键词:狄青;重文轻武;政策 较之于中国历史上长期具有的外向、扩张以及强悍的国家特征而论,北宋一朝则显得“声容胜而武备衰”,国防上更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与宋初统治者们接力奉行的重文轻武以及以文驭武的基本国策有着极大的关联。这种极端化政策的长期执行不仅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的盛行,以文官士大夫阶层作为政治中坚,加之以守内虚外、避战求和为主的国防战略,更是使得武将的地位一落再落,长期倍受压制[1]和歧视。宋人张演曾深刻指出:“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后集卷21《官门》,第589页)。近年来,有关宋代文武关系问题的研究论著颇丰:陈峰先生撰有《宋史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O月)、《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2004年)、《北宋武将群体素质的整体考察》(P116-121页)等, 指出“武将群体素质明显下降”,像狄青那样深通兵略、果敢顽强兼有将帅之才的将领更是屈指可数;邓小南女士的《谈宋初之“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史学月刊》2005年07期 )、《走向“活”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浙江学刊,2003年 03期);罗文《北宋文臣统兵的真相》(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这些为深入剖析北宋文武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在前人论述基础上以仁宗朝名将等 狄青一生跌宕为个案,探讨其为人之忠义、为将,由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到最后却“发疽”郁瘁而亡的原因,从而指出北宋统治者在处理文武关系上的矫枉过正、过度压抑武将的后果。 一 淡泊名利、为人忠义的个人品质 狄青(公元1008—1057年),表字汉臣,出身农家,体魄健壮,武艺超群。仁宗天圣九年(1032年)应募入伍,在禁军中先后升任三班差使、骑尉散直。宝元年间,青临危受命,以延州指使,随庞籍往征西夏,颇为骁勇。以战功见重于当时的名臣范仲淹、韩琦等。庆历四年,宋夏和议,朝廷鉴于其功勋,屡迁。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广南侬智高反,攻城掠地,连下十四州,史载“横、贵、浔、龚、藤、梧、康、封、端诸州无城栅,[3]皆望风奔溃”(卷13,第 257-258页),两广几为其所有。皇佑三年六月,狄青以彰化[4]军节度使、知延州迁枢密副使(第202页),跻身执政大臣之列。入枢不久,狄青上表请战,克智高于归仁铺。狄青起于行伍,十余年而贵,颇得仁宗器重。在宋夏战争中,仁宗闻知狄青之名,即欲亲见之,后因战事紧张,只得命“图形以进 ”,由是“天下始耸然畏慕之”。在南平侬智高前,仁宗更是最终决定排除众议授予狄青指挥全权,这对朝廷军队的令行禁止及取得最后的胜利都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这也是北宋“将从中御”、 “以文驭武”驭将方针的一次破格。狄青由军班行伍出身而终位枢密,可谓是北宋第一[5]人,仁宗皇帝嘉其忠勇,称“朕之关、张。”其识其量可谓“过人远矣。”(卷290,狄青传,第9718-9721页) 1(为人审慎,有远见 青为人缜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每战必与士兵同甘苦,“行师先[5]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纵使敌军突袭,“无一士敢后先”。(卷290,狄青传)打了胜仗,也并不以功自居,而是喜欢推功于部将。在平侬之战时,和其部下孙沔共同破敌,谋略皆出自狄青,但最后把功劳都推给孙沔。在狄青赴广南时,交趾国(今越南)表示愿意出兵助宋平叛,作为副手的余靖认为可信,狄青认为不妥,上书仁宗力拒交趾助兵,“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利也”,“蛮夷贪而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3](卷13,第260页)朝廷最终采纳了他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事实也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狄青是正确的,交趾出兵只[5]是试探宋军虚实,以浑水摸鱼。平叛后,“时人服其远略”。(卷290,狄青传)可见他有着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2(贵不忘本,淡泊名利 狄青显达之后,尚留有面涅,很多人因此耻笑他,称他“赤枢”。《江邻几杂志》中有载,狄青由延州知州就任枢密副使时,迎接的人就骂说:“迎一赤老,屡日不来”。仁宗皇帝对狄青很是青眼有加,曾敕其敷药除字,狄青却谢绝,说“陛下以功擢[5]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卷290,狄青传)可见狄青虽位居高官却仍能保持武将本色,实为难能。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载有一事,时人曾拿唐代名相狄仁杰的画像和十几通告身相送,劝他认狄公为祖,以抬高身[6]价,狄青却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而绝无非分之想。(卷9,人事一,第64页)侬智高叛乱时狄青已为枢密副使,他并不居功自满,而是自请出战,进言说自己[5]“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卷290,狄青传)终以宣徽南院、经制制广南盗贼事,出伐智高,及凯旋,擢为枢密使。 3(为人勤奋,慷慨节义 狄青以武勇从军,戎兵西北,屡立战功。时尹洙为经略判官,与青谈兵略,很欣赏狄青,把他引荐给经略使范仲淹、韩琦,称他良将之才。韩、范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范仲淹得知狄青行伍出身没有读过书,感到诧异,授之以《左氏春秋》,告诫狄青[7]“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卷 8,第83页)。[8]宋人王辟之这样评价士兵起家的狄青:“博览书史,通穷古今,天下称其贤”(卷2,名臣五十事)。欧阳修也曾上书“我辈之内出得此人,即以为荣,遂相悦慕。”在尹洙遭贬[5]亡故之后,狄青“悉力筹其家事”,“惟恐未及”,盖念报其知遇之恩。(卷290,狄青传) 4(忠而常怀忧惧之心 [5]狄青颇得将士爱戴,“每出入,小民辄聚观,相与推诵其拳勇,至雍马足不得行” (卷319,刘敞传),极有威信。狄青功业既高,招致流言四起。《东斋纪事》载有人因其不肯奉诏去面涅而作歌:汉似胡儿胡似汉,改头换面总一般,只在汾川河子畔。阴指其有改朝换代的野心。一次狄青在大相国寺殿上避火时,穿着浅黄色的袄子,在殿上指挥[10][9]士卒,京中便盛传黄衣登殿。(第39-40页)另有狄枢密家“夜有光怪烛天”、(卷[5]10)“青家狗生角”(卷290,狄青传),这些谣言皆指狄青家有祥异,无论狄青是否有做皇帝的企图,他都是有做皇帝的可能的,狄青因此而终日忧惧,在枢密四年,并无作为。嘉佑元年,历来畏惧议论的宋仁宗虽明知狄青是忠臣,但经不住大臣们“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的告诫,仍将其罢出陈州。狄青“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带着 第1页 [11]“朝廷疑耳” (附录)的莫须有的叛臣之嫌,在陈州每听朝廷使臣到来,惊疑终日,不逾半年便“发疽”而亡。 二 智勇双备、熟谙兵法的军事才能 孙子兵法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即智勇才能,信即赏罚有信,仁即爱抚士卒,勇即勇敢果断。在良将贫乏的北宋,智勇双备,熟谙兵法的狄青正具备此为将五德。 1(勇武过人,身先士卒 [12]狄青“风骨奇伟,善骑射,里闾侠少多从之”(卷八之二,第149 -155 页 ,引狄武襄公神道碑)。入伍后,军纪严明,不稍懈怠。《宋人轶事汇编》载狄青还是侍从时,深夜别的士卒都困乏歇息去了“唯独青不懈,呼之即至。”在对西夏战争中“行常为先锋”,身先士卒,“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战于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5]莫敢当。”(卷290,狄青传) 2(不贪功冒进,以大局为重 狄青不仅能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出奇制胜,也常识破敌方诡计。狄青在打败夏军后,乘胜追奔数里,发现“虏忽壅遏山踊”,狄青知其有诈,士兵再追势必遇上险境,于是急[6]令退兵,使得宋军免于陷入包围(卷。13,第87-88 页)归仁铺之战后,有人发现尸体中有一身穿金龙衣之人,认为是侬智高,被狄青否决,说:“安知非诈耶?宁失智高,不[5]敢诬朝廷以贪功也。”(卷290,狄青传) 3(谙熟兵法 用兵之道,在乎明赏罚。兵法有云“赏罚不行,譬如娇子之不可用”,又说“善为将者,威震敌国,令行三军。尽忠益财者,虽仇必赏;犯法败事者,虽亲必罚”,“天下兵百[5]万,苟无诛杀决行之令,必开骄慢暴乱之源”。(卷296,梁颢传;卷320,蔡襄传)军令不行则难以言军,就更不用说要打胜仗,立功勋了。狄青谙熟兵法反映于他信赏必罚,雷[13]厉风行。“其行师,必正部伍营阵”,“常以少击众而所向无不摩”(卷35,狄武襄公青神道碑),这些突出的表现于他平定侬智高之战。 皇佑五年(1053)年狄青奉命讨伐。以余靖、孙沔为辅。在狄青到来之前蒋偕、张忠等皆惨败,广西钤辖陈曙等以步兵八千讨智高,也溃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逃遁。狄青到达后得知此事,大怒:“令之不齐,兵所以败。”遂召集诸将,将在昆仑关一役中临阵脱[3]逃的袁用等人,推出斩首,以严肃军纪。这一招威慑力极大,余靖、孙沔“相顾愕然”。(卷13,第261页)余靖在守宾州时收到侬智高大军将至的消息,决定弃宾州而走保邕州,后来邕州也失守。狄青这次杀逃兵就使得余靖十分惊恐,不敢不小心配合他以求将功折罪。狄青就这样达到了整顿士气的目的。后来他指挥骑兵以突袭方式大败侬智高,其部下孙节血战殉职,死国事。这与狄青善行兵法、赏罚分明不可分割。 4(依据实际奖惩功过 狄青用兵并不生搬硬套,而是非常讲求实际,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对违令行事的将领部下并不是一概而论。贾逵随狄青征侬,战于归仁铺。战前,狄青有发下军令“不待令而举者斩”,即不准轻举妄动。当时孙节战死,贾逵为右先锋将,他深知先据高者胜,而时机紧迫来不及向狄青请示就决定引军登山,待侬军至,贾逵带领部众猛冲而下,将智高军一断为二使之首尾不能相顾,这一战最终大获全胜。战后贾逵以违反军令向狄青请罪,狄青不仅不惩治反而对他嘉奖备至,表彰他的当机立断。 诚如陈峰先生在谈及北宋武将群体素质问题时,提到这样一批庸将:张耆既无战功 第2页 又无谋略,只会坐享厚禄;杨崇勋以攻讦寇准得到当政者赏识并无其他才能,又十分贪[2]婪;夏守赟懵于用兵“不为士卒所服”。郭承祐更是人所共知的相比之,狄青的小人。过人器识毋庸置疑,可谓是凤毛麟角,鹤立鸡群。时人云“侬智高破之,因狄青之智勇”。宋神宗在熙宁元年考次近世将帅时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沉有智略,能以畏慎保[5]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于禁中”,御制祭文,遣使“牢祀其家”。(卷344,马默传;卷290,狄青传)然而那些无能之将只要忠于皇帝或不被皇帝视为威胁,或位高官,或安然无恙继续领兵,或仅被贬降任用。狄青却倍受迫害压制,陷入孤立可悲的境地,最终忧愤而亡。这似乎形成巨大反差。 王夫之在《宋论》中说狄青之所以“颠倒于庭臣之笔舌”,是出于皇帝“忌大臣之[14]持权”。(卷4,仁宗,第141页)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狄青的悲剧是整个宋代有为之将境况的一个缩影,是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国策下对武将过度猜疑压制的必然结果。 三 “重文轻武”下武人的普遍境遇 北宋是“重文轻武”之风盛行的时代。到了仁宗朝,北宋的文人政治文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而不同”的庆历士风得以涵养和张扬。南宋李璧也认为“仁宗尤以涵养士类为急”。但与此同时,继续秉持“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对武将的压制与打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文臣几乎完全控制了军队,武臣沦为副贰,社会地位也跌至历史冰点。功勋卓著的狄青也难逃此厄,在政界成为文官集团排挤打击的对象,既缺乏应有的地位,也无施展抱负的空间。“武臣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欧阳[15]修如是说。(卷46,《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 1(厚其禄,薄其礼 武臣俸禄之厚,是北宋俸禄制度的特点。枢密使,俸钱每月300贯,禄粟每月100石;副枢密使,俸钱每月200贯,禄粟每月100石;签书枢密院事,俸钱每月150贯,禄粟每月70石;节度使,俸钱每月400贯,禄粟每月150石;另外每年还有大量衣赐(绫、绢、[16]罗等)。禁军三衙中的观察使、防御使等,俸禄水平几乎与宰执比(第肩780-784页)。除此之外,还能够恩荫妻子,“武臣从横行以上,每年荫补一人;自诸司副使以上,每[17]三年荫补一人。”(第640页)但是在厚禄笼络下,武臣想得到相应的尊重、地位与权力却是甚为艰难。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在儒术治国的宋代更是如此。宋太祖即位之初,汲取五代武人跋扈、兵变篡权的教训,力行一系列收兵权的措施,压制武臣。更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开国功臣石守信、王审琦等大将的军权。宋太祖亦曾许诺大将曹彬,待其讨伐江南回来,“以使相为赏”。但曹彬得胜归来,却仅仅得到私下赏赐“钱五十[7]万”,曹彬无奈:“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耳,何必使相也~”(卷1,第3-4页)到太宗即位曹彬更是在文臣面前谨小慎微,全无武将风骨。这反映出宋太祖及其后世对武将的统治心态,即在其集团利益允许范围之内,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在物质上奢靡腐化,但决不允许其握有实权从而对皇权形成哪怕是潜在的威胁 。 无独有偶,狄青平侬将归,仁宗皇帝想升他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庞籍却以太祖待曹彬之例,说狄青若再立功勋,则无官可赏,且会招致流言缠身,爱之适所以害之。争之累日,仁宗才采纳了他的建议,任狄青为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加检校太傅,并超迁狄青诸子官职,赏赐金帛甚厚。仁宗夸奖庞籍“有深远之虑”。此一事可看出狄青虽最[3]终入主枢府,却并非一帆风顺。(卷5,第91-92页) 王船山曾说过,国家在创立之初,是由乱而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必须有所兴革,“以为一代之规”,若是不然或是采取的“兴革”不足以为规一代,国家灭亡之期 第3页 [14]也就不远了。(卷4,仁宗)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在初期的确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但是前文所述这种“慎名与器”的现象亦从侧面反映了统治者对武臣的极端猜疑与不信任,武人倍受压制,宋王朝也陷入“兵弛而不振”的境况,为其覆灭埋下了祸根。 2(枢密院中的武人 枢密院是北宋统治者控制和调动军队的中枢组织,也可以说是最高军事决策机关。枢密使一职经历了由主要任用亲信僚属,再到主要任用文臣的变化,反映了统治者的“重文轻武”。笔者依照陈峰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北宋武将群体研究》将枢密院长贰分为武职出身正职、文职出身正职、武职出身副职及文职出身副职并统计出他们在宋太祖至宋神宗[18]朝各自所占的数量,制出下表:(P64-67页) 出 人 武职出身的文职出身的武职出身的文职出身的身 数 枢密院正职 枢密院正职 枢密院副职 枢密院副职 帝 王 宋太祖朝 3 2 3 2 宋太宗朝 6 1 7 11 宋真宗朝 5 6 5 13 宋仁宗朝 7 22 5 43 宋英宗朝 无 6 1 5 宋神宗朝 无 7 1 16 由上表可见,枢密院内武职出身的人数有着逐渐下降的趋势。不仅如此,武职出身者的实际地位影响也明显下滑。太祖太宗二朝文武并用,武人尚且居多,但其中有很多系皇帝亲信之人。如王显、柴禹锡等人,都是宋太宗的藩邸亲信。到真宗朝枢密院中的文官逐渐在人数上同武臣大致对等。而澶渊之盟后,文臣更是逐渐掌握了西府(枢密院)的支配[19]权。宋人言:“上崇尚文儒,留心学术,故武毅之臣无不自化。”(卷60)此时的武官在浓烈的重文轻武风气下,在一定程度上不过是扮演着陪位的角色,而且多庸儒不智之徒。像马知节这样稍有见地的,就长期遭到主政集团的冷遇,无法作为。马氏两度入枢[5]府,皆被排挤出朝。(卷278,马全义传附马知节传)曹彬之子曹玮为将四十几年,也是威震西鄙的大将,最终结局亦与马知节相似。仁宗朝始,武职出身者在枢密院已完全处于被压倒局面,人数和任职时间都远低于文臣,无多大政绩。有才能者如王德用、狄青,[20]在这种环境下,只能是碌碌度日。(《历史研究》2002年02期,P29-38页) 狄青在被提为枢密副使时,台谏官御史中丞王举正、左司谏贾黯及御史韩贽等人纷纷上书反对,列出狄青兵伍出身、四夷轻蔑朝廷、大臣耻于为伍及破坏祖宗成规等“五不[19]可” 理由。(卷184)即使在狄青当上枢密使后,他还是遭到朝臣们的蔑视,被称为“赤枢”,这在前文已有所述。皇佑五年到嘉佑元年狄青任枢密使的四年间,其正面记载几乎在史书中绝迹。狄青对于文官同僚可以说十分谦卑恭敬,“每至韩忠献家,必拜于朝[7]廷之下,入拜夫人甚恭,以郎君礼待其子弟。”(卷8,第83页)但却仍不免流言籍籍。由是可见武将在宋仁宗朝的地位低下到何种程度:即使已经官至显赫的枢密使,但其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是朝廷猜疑的对象。在士大夫们看来也不过是一介武夫。 在仁宗罢免王德用、狄青之后,一直到北宋灭亡枢密院几乎是清一色的文官衙门。不仅仅是枢府中,在地方统军系统以及以武职出身长贰为主的禁军三衙中,重文轻武的 第4页 政策也影响巨大。三衙将帅不仅在权限上受到宰执的很大制约,而且在礼节上也完全屈从于文官大臣。地方的都钤辖受制于文官州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3(文臣对狄青的轻视、猜疑 在重文轻武的习气下,文臣是很瞧不起武将的,“文不换武”更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到仁宗朝这种现象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当时文臣不仅主宰了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在战场上也成为方面军的统帅。如夏竦、范仲淹、韩琦、庞籍等文臣都是西北前线的指挥官,而武将只能扮演副手。田况在《儒林公议》中载时人有“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与穷漠,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之慨。 随着狄青地位的不断提高,各种诽谤打击也接踵而至,使其常常陷入难堪无奈的境地。狄青在定州做副总管时便受制于知州兼安抚使韩琦。韩琦要杀狄青的部将焦用,狄青为之求情:“焦用有军功,好儿。”韩琦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就在狄青面前杀了焦用。狄青每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9]士及第耳。”(第39-40页)其实焦用所犯之罪决不致死,这从侧面反映了武将的可悲处境。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六月,朝廷任命狄青知渭州。时任右正言,同修起居注的余靖就认为狄青不具备独挡一路的才干,曾四上谏章,反对朝廷这一决定。余靖列出“六不可独任”的理由,认为狄青乃一刚悍武夫,朝廷专用狄青,不合以文治武之国策。在第三封奏章中,更认为狄青在争修水洛城一事中“骄满之至”,如此重用狄青会显得朝[21]廷见事不明,取笑于夷狄。这是说狄青非将帅之才,非“足勤才略之臣”。(卷22,卷65)而余靖本人并未与狄青谋面,对狄青的了解也只限于人云亦云。当时欧阳修亦曾上奏反对狄青知渭州,言“青本武人”、“粗有见识”、“不知进退”、“未得古之名将一[22]二”。(卷109,论狄青札子)他们的言论反映出大多数文官的看法,从中不难看出对武臣的鄙视。他们反对狄青任知州,是出自对武将根深蒂固的猜忌。诸如狄青这样的有能[23]之将,被“重文轻武”压弯了脊梁。(P52-61页) 其实,仁宗皇帝对狄青也并不是全然的信任不疑。前文提到仁宗授予狄青南征侬智高的全权指挥权,也并非其初衷。最初仁宗欲用宦官任守忠作为狄青的副手,实际上是变相设置了监军,沿袭以往制约武将的做法。谏官李兑等人上言:“以宦者观军容”,[5]将“至主将掣肘”。(卷333,李兑传)仁宗才撤去任守忠。此时,朝臣又提出“狄青武人,不足专任须有文臣加以监视”。这是以文驭武的传统做法。仁宗便又摇摆不定,询问宰相庞籍。庞籍劝说天子“属者王师所以屡败,皆由大将权轻,偏裨人人自用,遇贼或进或退,力不能制敌”,“今青起行伍,若以侍从之臣副之,彼视青如无”,则“号[24]令复不得行”。(P144-153页)宋仁宗这才下定决心,专任狄青。实是为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狄青出征时,宋仁宗仍非常担忧“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左右使令,非青亲信者不可;虽饮食卧起皆宜防窃发”,“驰使戒之”。后来听到捷报传来,对宰相说[5]“速议赏,缓则不足以劝”(卷290,狄青传)。由此可见宋仁宗对于狄青消灭了侬智高反叛势力是何等喜形于色,也可以反衬在此之前仁宗又是何等的心存疑惧。 四 结语 宋初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兵变频繁,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武将位尊权重,必然尾大不掉,形成方镇割据之患,是对皇权的极大威胁。其实,到仁宗时,北宋王朝已经开国近百年了,早就从制度上铲除了武人“黄袍加身”的土壤,也已得到普遍认同,情势不能与五代宋初相比,为消患于未萌而将一代名将猜疑致死,实在是有些捕风捉影,可 第5页 笑可叹。狄青一生功勋卓著、精忠报国,至死也没有一丝反叛思想,却不免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他的境遇可以说是宋朝有为将领的一个缩影。在重文轻武风气影响下,文人大多未经战阵,缺乏统兵作战的实际能力,使得有能之将在战场上诸多掣肘,军队战斗力削弱,与辽、西夏作战多败绩。不仅如此武将退而从政,在文臣们的包围中也难有作为。宋朝国祚日衰,欺于邻国,也一定程度上是重文轻武政策造成的恶果。 参考文献 [1]章如愚(群书考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陈 峰(《北宋武将群体素质的整体考察》[J].《文史哲》2001年01期 [3]司马光(悚水记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本 [4]吴廷燮(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表[M]. 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5]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6]沈 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 [7]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8]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9]王 铚(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泰(东轩笔录[M]. 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10]魏 [11]王 楙(野客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朱 熹(五朝名臣言行录[M].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3]王 珪(华阳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4]王夫之(宋论[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2 [15]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6]汪圣铎(两宋财政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7]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8]陈 峰(北宋武将群体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19]李 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点校本 [20]陈 峰(《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北宋“以文驭武”方针》[J].《历史研究》2001年02期 [21]余 靖(武溪集[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22]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3]李贵录(《宋朝佑文抑武政策下的文臣与武将的关系——以余靖与狄青关系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4]陈 峰、张明(《从名将狄青的遭遇看北宋中叶武将的境况》[J].《中州学刊 》2000年04期 第6页 The Research of Paying more Emphasis on Civil Affair than on Military Policy by Taking Di Qing's Fate as an Example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bstract:In Song Dynasty , there were very few outstanding generals. This wa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policy that paying more emphasis on civil affair than on military which was long-term executed by the Ruler. The policy achieves the crest in the Dynasty of Emperor Ren. Military officers and military exploits was little accounted of the whole society. Compared with most of the military officers’unmanliness and powerless, as a scarce outstanding general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Di Qing showed his determined brave and unwilling to admit defeat in the wars of resisting withstand the West Xia Dynasty and putting down the rebellion from Guangnan Nong Zhi-gao. Di Qing had many well-behaved conducts, such as his loyalism, his courageous and resolute. While he was suppressed and striked by the Ruler and the civil officer colleagues until his death. My text attempted to descant his encounter and explore the reasons, in order to pointing out the consequences of paying more emphasis on civil affair than on military policy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Key words:Di Qing; Paying more emphasis on civil affair than on military; Policy 第7页
本文档为【从狄青的际遇看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1-11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