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1)

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1)

举报
开通vip

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1)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古代的语言研究 早在公元前4至前3世纪,许多文明古国的学者,在不同程度上研究过语言,希腊和罗马、印度、中国、(阿拉伯)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三(四)个发源地。 (一)外国古代的语言研究 1、语言问题的哲学探讨 古代西方语言研究是伴随着希腊文明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就是从哲学方面开始研究语言问题的。虽然古希腊哲学家研究语言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专门的对象加以分析,而是为了解决相关的哲学问题,但语言问题却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其中词和物之间的关系式他们早期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古希腊人走上语言...

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1)
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古代的语言研究 早在公元前4至前3世纪,许多文明古国的学者,在不同程度上研究过语言,希腊和罗马、印度、中国、(阿拉伯)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三(四)个发源地。 (一)外国古代的语言研究 1、语言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哲学探讨 古代西方语言研究是伴随着希腊文明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就是从哲学方面开始研究语言问题的。虽然古希腊哲学家研究语言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专门的对象加以分析,而是为了解决相关的哲学问题,但语言问题却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其中词和物之间的关系式他们早期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古希腊人走上语言研究的道路,就是从哲学家们讨论词和物的关系开始的。 这一讨论主要是两种观点的论争。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本质论者提出了“按本质”的观点,认为语言是出于天然的,词和物之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习俗论者提出了“按习惯”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人们规定的,词和物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不存在本质上的联系。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当时的重要哲学学派斯多葛学派把这一问题的探讨推进了一大步,他们认为语言的外部形式表达了有关人类本质的内在真是。这是人类关于语言表层和深层结构认识的最早萌芽。 事实上,从现在的观点看,这场讨论并没有触及语言研究的关键问题,也没有取得很大成果。但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在语言研究的早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促使人们更详细地研究希腊语。论证双方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观点,就必须更加仔细地研究词的结构和意义,在这样的研究中,就产生了精确地语言分析。柏拉图在西方第一个提出来区分了区分词类的思想,他以意义为基础,把词分为主词和谓词两类。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没有屈折变化的词是连词。而斯多葛学派把词类扩充到四类,既名词、动词、连词、冠词。2.语文学 语文学一般指的是19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 (1)希腊的语言研究 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古希腊的语言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亚历山大里亚学派,语言研究也由哲学的论争转向语言学的立场,开始注重语言自身的现象和规则。迪奥尼休斯·特拉克斯(Tionysius Thrax)写成了希腊语的第一部语法专著《希腊语法》。在这部舒总,特拉克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描述了希腊语的结构,确定了句子和词这两个基本的语法单位。句子表达完整的思想,是最大的语法单位,而词则是在连贯话语中的最小单位。词分为名词、动词、分词、冠词、代词、介词、副词和连词八大类。名词有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对动词的语法范畴分得相当详细。特拉克斯在确立词类时把词形变化作为首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得出了一个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完备的词法体系,形成了词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后人的语言研究中,一直被广泛采用。 公元2世纪,另一位语言学家阿波洛纽斯·狄斯考鲁(Apollonius Dyscolus)写出了由一部希腊语语法著作《论句法》。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集中分析和描写了希腊语的句法结构,区别了主语和谓语这两个句法成分,从分析名词与动词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其他词类跟名词和动词的关系,从而弥补了特拉克斯《希腊语法》只侧重于词法的不足。 古希腊的语法研究,奠定了西方传统语法的基础。 (2)罗马的语言研究 古罗马学者几乎全盘继承了希腊文化,其语言研究主要是借用希腊语法的体系来描写拉丁语法,在语法理论方面没有什么贡献。但是他们建立了拉丁语法,编写出一些系统而实用的语法教材,通过教学传播了在希腊语法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语法体系。 这一时期,瓦罗(Tarro)在应用希腊语法体系时,重视对拉丁语实际的考察,在他的《拉丁语研究》一书中以形式为标准,划分了四大词类,在区分曲折和派生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多纳图斯的《语法术》是西方第一部为教学目的编写的语法著作。普利西安的《语法原理》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语法研究成果,尽管没有新见,但作为一个集大成者,这部语法著作可以说是传统语法成熟的标志。多纳图斯和普利西安被看作是传统语法的奠基人。在后来的漫长年代中,不仅拉丁语法一直沿用这一体系,其他语言的语法描写,例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也都采用了这个体系。到了18世纪初,几乎所有的欧洲语言都有了自己的语法。都是以这一体系为模式的。直到19世纪末,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采用的也是拉丁语法的体系。 罗马的语言研究中海提出了朦胧的语言规范观念。公元1世纪,古罗马学者昆体良(M.F.Quintilianus)对语言运用提出过一些看法。他认为语言的正确运用应根据三方面的原则:逻辑规则、权威人士的认可和经典文献的证据。语言的使用首先要合乎逻辑;如果要认定某种用法是否正确,那就要看那些受过教育的权威人士是否能够认可;如果权威人士不能达成一致,就要去求助经典文献,看文献中是否能找到证据。这实际上是一种朦胧的语言规范观念,其中不乏合理因素。直至今天,语言学家在制订规范标准时,首先还是要考虑到这些原则的。 (3)印度的语言研究 印度的语言研究比希腊、罗马开始得更早一些。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印度就有了梵语的宗教典籍《吠陀》。“吠陀”,在梵语中是“智慧”的意思。《吠陀》在口头上传诵了好几个世纪,到了公元前8世纪,才用文字记载下来。到了这个时候,古代梵文跟当时的口语已经脱节。为了《吠陀》的传播和阅读,印度学者对古代梵文展开了研究,进行了最早的语法分析、词源解释和词典编纂等工作。公元前4世纪,巴尼尼(Panini)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著名的语法学著作《梵语语法》,又称《八章书》。 《梵语语法》是一部诗歌体的著作,共3996条简练的语法规则。这部书对梵语的词法分析得相当准确、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被公认为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印欧语言的语法描写。在语法理论研究和梵语语法分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古印度的语言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语法方面古印度的语法研究主要表现在对形态和词类问题的探讨上。印度学者用对比的方法把词分解成词根、词缀和词尾,并进而把词根分成原始词根和派生词根等。词在句子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发生变化。动词有人称、态、式等变位。名词有八个格,从第一格到第八格,分别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主格、宾格、工具格、与格、离格、属格、方位格和呼格。在词类研究中,巴尼尼把词分为名词、动词、介词和小品词四类。名词是表示事物的词,动词时表示动作的词,介词用来限制名词和动词的意义,小品词又分为比较小品词、连结小品词和空泛小品词(只用于诗歌中作为形式成分)。除此职位,他又在名词和动词之下分为代词和副词,但没有把它们算作独立的词类。 语音方面古印度对语音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学者们把语音看作是位于语法和实际话语之间的环节,他们细致地描写了梵语语音的发音动作,根据生理原则和物理原则对语音作了分类,区分出元音和辅音,塞音和擦音,半元音,长音和短音以及音节等。 语义方面古印度学者对语义问题十分关注,他们探讨涉及词和句子意义的本质的许多问题。例如词义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词的自然属性,拟声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描写词语和事物之间关系的模式,以及使语言以有限手段满足无限需要的词义变化和引申等问题。在句子同充当句子成分的词之间的语义关系问题上,古印度的学者分为两派:一部分学者认为句子由词组成,全句意义由句子中每一个词的意义组成,这一看法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看法类似。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应该把句子看作不可分割的一段话语,句子对说话者和听话者来说是单一的句子单位,而词和词义大多是语言学家试图把句子意义分为更小的成分而创造出来的。 (4)阿拉伯的语言研究 阿拉伯的语言研究,是结合宗教文献研究进行的。《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圣书,7世纪以来一直是团结整个阿拉伯世界和更广泛的伊斯兰教信仰地区的纽带。阿拉伯文在宗教仪式和官方事务中是惟一的文字。因此,非阿拉伯民族的信徒为了阅读和理解《古兰经》的内容,必须学习阿拉伯语。这部书像其他圣书一样,也出现了在语言方面进行注释和评论的版本,同时,官方也需要用伊斯兰帝国公认的语言培训官员,因此,阿拉伯语教学当时在阿拉伯国家所占的地位,类似于西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拉丁语的地位。 阿拉伯语有着丰富的词汇和严密的句法,阿拉伯学者们吸取了古印度语言学和古希腊语言学的经验,建立了阿拉伯语的语法体系。 阿拉伯语法的奠基者一般认为是7世纪的阿布尔·阿斯瓦德(Abul Asvad),他主要研究伊斯兰教《古兰经》。阿拉伯语的书面文献是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的,阿拉伯文字是辅音文字,一般只有辅音没有元音,必要时用一种符号标记元音,但这种方法在古代文献中是没有的,阿斯瓦德的研究是用符号标记出《古兰经》中元音的性质,并研究某些标点符号和句号的问题。 阿拉伯语研究中最著名的是波斯人西巴维希(Sibawaihi),他曾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印度的语法体系写出了第一部有系统的阿拉伯语语法专著《书》。书中一开始就谈词类,先给名词、动词和小品词下定义,然后分析主格、属格、宾格、呼格的形式,助词、代词、数词的用法及名词和动词的构词法,最后讲句法,句法之后还举出了一些阿拉伯语的语音现象和词源现象。他从《古兰经》和许多阿拉伯古代诗篇中援引了丰富的例子加以说明,完整而有系统,使后来的许多阿拉伯语文学家都为此惊羡不已。 《书》大致上确定了从那时到今天的阿拉伯语法描写和教学的模式,像特拉克斯一样,西巴维希也把自己的语法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所提出的古典阿拉伯语语法,基本上跟今天所认识的阿拉伯语语法一样,承认有三个词类,有屈折变化的名词和动词,没有屈折变化的小品词,等等。 另外,西巴维希还独立完成对阿拉伯文字读音的描述。他的描述俗人没有达到印度的水平,但已超过欧洲在他以前和他同时代的语音学水平,比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成功得多。 总的来看,语文学阶段的语言研究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不是从语言的角度为语言而研究语言,大多侧重于对前人留下的文献作考证、诠释和评注,目的 是为了帮助人们读懂古典文献。第二,只局限于某一种语言的研究,而且大多是本族语。第三,只研究书面语,对口语不予重视。第四,研究方法上多失之于零散、静止和片面,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由于这些特点,那时的语言研究,我们还不能说它属于真正科学的语言学范畴。, 3、历史比较语言学 19世纪初,西方语言学者开始运用历史比较迂腐研究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从而把语音研究从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把语言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一般认为,从这时起,语言学才开始走上独立的科学的道路。 1786年,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n Jones)在亚洲学会年会上发表论文,指出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之间存在着非常有系统的对应关系。只要把这三种语言仔细考察一番,就只能认为它们出于共同的来源,不过这个共同的来源目前可能已经消亡了。琼斯的发现,正式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序幕。 在琼斯之后不久,1806年,德国诗人施勒格尔(Friedrichvon Schlegel)出版了《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艺术。书中指出,梵语与欧洲许多语言有着不可否认的共同点,这既不是出于偶然,也不是出于假借。他提出了“比较语法”这一概念,认为比较语法将给人们以关于语言谱系的崭新知识,他还认识到语音对应在比较语法中的重要性。尽管他不是专业语言学家,书中有不少谬误之处,但此书岁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却有很大影响。有的语言学家评价到,这本书指出了矿藏所在,不久就有人在那儿挖出矿石。 在历史比较语言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F·Bopp)和格林(J·Grimm)、俄国的沃斯托科夫(A·X·Boctokob)。拉斯克在1818年出版的《古代北方或冰岛语言研究起源的研究》一书中,确定了冰岛语与印欧语的隶属关系,证明了语音对应规则的建立和语法现象的比较式最重要的。波朴的语言研究奠定了建立印欧语系的基础,他于1833年出版的《梵语、古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峨特语和德语的比较语法》是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比较语法,这部著作就这几种亲属语言的动词做了系统的比较。格林在这一时期写下了《德语语法》一书,这是应用历史比较法研究德语的第一部著作,提出了日耳曼诸语言中语音变化的公式,即“格林定律”。沃斯托克夫于1820年出版的《论斯拉夫语》是第一本用历史必要法研究斯拉夫语言的书,其中着重研究了斯拉夫语言的历史问题,特别是历史语言学的问题。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19世纪中叶有了很大的发展,去的了很大成就。到了19世纪70年代,历史比较语言学走向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其标志就是“青年语法学派”的形成。当时以德国莱比锡大学为中心,聚集了以勃鲁格曼(K·Brugmann)、奥斯托霍夫(H·Osthoff)、保罗(H·Paul)等为首的一批语言学家,他们对梵语跟希腊语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引起一些老一辈语言学家的不满,把他们称为“青年语法学派”,但他们却欣然接受了这个名称,后来人们也就沿用下来。这一学派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影响很大,除德国人外,其他国家的一些语言学家,例如丹麦的汤姆逊(V·L·P·Thomsen)和维尔纳(K·Verner),也自称属于这一学派。青年语法学派有两大主张,一是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如果有例外,也是由于交叉规律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而是类推在新的语言形式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还认为,语言存在于人们的不间断使用过程中,因此语言研究应重视语言和方言。 青年语法学派对语言演变的认识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深化,改变了原始印欧语 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推动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在语言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其研究也存在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把语音演变规律和类推规律看做是语言研究中的万能钥匙,从而不可避免地缩小了语言研究的范围,排除了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功能等语言学主体问题的研究。 历史比较语言学涉及多种语言,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叶,对人类语言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普通语言学逐步形成。德国的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被认为是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在语言研究方面的贡献在于:提出语言能力观;论述了民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提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区分了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三种语言类型。他的许多语言学观点,被后代学者不断地继承和发挥。 尽管进入20世纪后,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兴起,但它没有完全代替传统语言学。从古至今的传统语言学仍然源远流长,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其中一部分显然与现代语言学合流。 (二)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 从文献记载看,中国语言研究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两汉时期。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关于语言哲学方面的探讨,二是方言研究,三是“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研究。到了近代,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出版为标志,中国的语言研究已初步发展为独立的科学。 1、语言哲学方面的探讨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哲学百家证明的一个黄金时段,学者们在研究哲学问题的同时,对许多重大的语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去的了卓越的成果。 在古希腊学者争论事物与名称之间关系的时候,中国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哲学思考。先秦学者荀子在《正名篇》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这段话将出了很深刻的语言学原理:一是名称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二是名和实之间的关系不是原本固有的,而是人们规定的,名与实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荀子的认识,比古希腊学者更接近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问题。 同时,荀子对语言本质的其他方面也进行过探讨。在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上,他认为概念可以分为简单概念和复杂概念,简单概念可由单词表示,复杂概念可由词组表示,他把概念分为“大共名”(范畴),“大别名”(种)和“别则有别”(属)等三类。这与西方的形式逻辑不谋而合。荀子认为,语言具有稳固性,但又是发展的,他在《正名篇》中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就是从词汇的角度谈论这个问题。 2、方言研究 早在先秦时代,汉语就有复杂的方言现象。秦统一之后,推行“书同文”证词,要求书面语的统一,但方言仍然有别。汉代的杨雄搜集材料,写成了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它汇集了古今不同地区的同义词语,注明通行范围,并用当时的通语加以解释,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到各地去调查,但是向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搜集材料,这至今是经常采用的调查方法。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就有“通语”即共同语存在,方言可以跟共同语相互转化,方言区虽然可以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但是方言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错现象。《方言》记载的这些才来哦和现象,在语言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3、“小学”研究 早在秦汉之际,我国就开始了系统的语文研究,包括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内容,这种研究就被称作“小学”。 汉语跟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汉字也跟拼音文字有所区别。因此,中国的语言研究跟西方的语言研究在一开始就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西方的语言研究是从语法开始的,中国的语言原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首先切入的是词义解释,目的是帮人读懂经书。小学研究以汉字为核心,以书面材料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成为包括以研究字义为主的训诂学、研究字音为主的音韵学、研究字形为主的文字学等学科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古代语文学。 在训诂学方面,公元前3世纪,我国学者就编出了《尔雅》,把古代书里的同义词分别归类,每类作为一个条目,每个条目用一个比较通用的词作解释。《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百科辞典。对后代辞书以及类书的编纂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以“雅”名书的辞书著作,代相蜂起,延绵不断,形成纵贯千古、蔚为大观的“雅学”,成为我国训诂学研究的主体。 训诂学研究中另一部重要的著作是东汉时期刘熙的《释名》,这是我国第一部通过语音形式解释语义、寻求语源的著作。《释名》不是把重点放在古代典籍上,而是放在汉代的名物,特别是文物典章、风俗习惯等专名的解释上。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价值。 在音韵学方面,汉代末年,随着佛学的传入,在梵文拼音的影响下产生了反切。魏晋时期,为了满足诗赋创作在押韵方面的需要,人们开始编纂韵书。韵书是把同韵的字编排在一起的一种分类字典,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简单的分类工作,实际上是以对汉字语音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为基础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该书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共分一百九十三韵。用现代音位学的观点看,《切韵》所做的语音分类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只是由于汉字的局限,无法给出具体的音值罢了。唐末出现了“首温三十字母”(后宋人增补到三十六个),学者们按三十六个字母次序排列制成各种韵图,形成了等韵学。我国最早的韵图是宋代的《韵镜》,它把反切系统化,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理论价值,给今天的历史语言学研究和方言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 在文字学方面,东汉时期的许慎大约在公元100年编出了我国的第一本完备的字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的历史贡献之一是以“六书”作为分析汉字结构的原则,开创了我国以“六书”为理论中心的文字学。为贯彻“六书”理论,许慎创造了“举一形以统众行”,即以部首为纲为汉字归类的方法,该书将所收的9353个字分别归于540部,这种方法对后世字典编纂有很大影响,成为该书的另一个历史贡献。《说文解字》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就形以说音义”,即以小篆形体作为探求汉字本义的阶梯,将字形、字音、字义的研究同意起来,这种方法形成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的主旋律,带动了小学的繁荣。 清代是我国传统“小学”的辉煌时期。一大批优秀学者投入到研究之中,取得了卓著的成果。音韵学方面,他们把上古汉语的声母、韵母作了归纳,形成了一个大体清晰地框架。此前的音韵研究,只建构了中古音系和近古音系,上古音系的建立,填补了研究的空白。在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清代学者提出了系列理论主张,认为研究文字和字义必须借助语音,“训诂音声相为表里。”“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这样的认识,终于突破了汉字的局限,解决了许多前人所未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形成这样的认识,就标志着当时的研究已不再停留在单纯整理考释文献资料的水平上,而是已经接近了严格的语言科 学的门口。 3、中国语言学的建立 中国的语言研究,真正从语文学走向语言学,要以1898奶奶出版的《马氏文通》为标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可以在文献中见到一些粗浅的语法观念。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按出现位置给助词分出句首、句中、句末三个小类。唐代认识到语气词有表示疑问的和表示肯定的两种。南宋学者提出了虚词、实词的概念。虚词的提法,是中国学者的贡献,这一说法后来传到了欧洲,被西方学者所采用。清代的《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是虚词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特别是《经传释词》,广泛罗列材料,从中找出虚词的运用规律,其中不少说法之间仍为学者引用。但是,这些研究只是语法学大厦的零砖碎瓦,远不足以构成语法学的体系,因为他们放弃了语法学的根据地——句子。同时他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探讨语言的发展规律,而还是为了疏通文义,读懂古书。 《马氏文通》则不同。作者马建忠的目的是建立汉语语法的体系,他借用拉丁语法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修改和调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建构了比较完整的汉语词类体系,把词(书中成为“字”)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下分出名词、代词、动词、静词、状词,虚词下分出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在句法方面,区别了句、读。句,就是今天所谓句子;读,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小句。还划分了今天所说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宾语等句法成分。这些成绩,为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马氏文通》真正地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描写和分析了汉语语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律,所以从《马氏文通》开始,中国的语言研究就不再是经学的附庸,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学。二、现代的语言研究 (一)外国的语言研究 1、结构主义语言学 2、系统功能语言学 3、转换生成语言学 4、认知语言学 (二)中国的语言研究 1、研究对象和目的更加明确,研究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对汉语事实和特点的 探讨不断深化 2、对国外语言理论由单向模仿到多元借鉴 3、语言学学科内部分工日益明确,学科门类不断健全 参考文献: 罗宾斯著许德宝译《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本文档为【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1-22
浏览量: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