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doc

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doc

举报
开通vip

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doc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doc 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双手不但可以用来拿东西,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最简易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在数学教学上的功效妙不可言。无论是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还是“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中,只要教师善于开发、挖掘、利用,让学生手、口、眼、脑各种感官并用,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手”就会变成一张会说话的“嘴”;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把能破解疑难的“钥匙”,一架传递情感的“桥梁”,此时的数学课堂定当是情趣横...

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doc
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doc 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双手不但可以用来拿东西,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最简易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在数学教学上的功效妙不可言。无论是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还是“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中,只要教师善于开发、挖掘、利用,让学生手、口、眼、脑各种感官并用,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手”就会变成一张会说话的“嘴”;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把能破解疑难的“钥匙”,一架传递情感的“桥梁”,此时的数学课堂定当是情趣横生,魅力无穷。 1 巧用“手”记忆计量单位及进率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多种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以及人民币单位等。计量单位的进率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将各种计量单位混合在一起之后就更加的混乱,学生回忆起来也不容易。在记忆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时,大多数学生有些同学是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使用时就容易暂时失忆,往往张冠李戴。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用手指来帮助记忆,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记得快、记得牢。 长度单位:可以伸出左手,五指张开,掌心朝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五指与长度单位按大小顺序依次对应起来:大拇指是手指的首领,它最伟大,我们把它看作千米,食指第二大,看作米,依次中指为分米,无名指为厘米,小指最小,看作毫米。同时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1个小指缝表示1个“0”,表示进率是10。而拇指和食指 之间的大指缝表示3个“0”,表示进率是1000。这样,在计算长度单位进率时,如果大化小,隔几个小指缝就在“1”的后面加几个“0”,大指缝加3个“0”,小化大则反之。如想知道米和毫米的进率,食指和小拇指之间有3个间隔,就在1的后面加3个0,就是1000,所以1米=1000毫米。 面积单位:用5个手指分别代表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不过,这次食指要与中指尽量分开,与大拇指靠在一起,这样依然用距离的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即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是10000,而其它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这种特殊的手形帮助记忆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多了,从而使记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变得很轻松。 质量单位:可以伸出左手成 ok状,从小拇指到中指分别代表克、千克、吨,他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1000,这样就比较容易记清楚如何去转化了。 记忆时用手指表示单位,用指缝表示单位间的进率。手指与指缝无形中构成了方便、实用的进率表。借此,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或验证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学生在应用时,偶尔遗忘就可以信手拈来,用手指进行联想,从而对所学知识较好地进行巩固与掌握。时间一久,学生就会记忆深刻,不易再忘。 建立直观表现:利用手的直观性,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单位的实际大小呢,比如指甲的厚度约1毫米,宽度约1厘米,张开大拇指与食指,两手指尖间的距离约1分米,两手臂分别向左右两侧方向平伸,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距离约1米。指甲面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指甲头的大小大约是1立方厘米。左右手拇指、食指 围成的图形大约是1平方分米。左右手所有手指相对围成的图形面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如果记住了这些知识,在估计物体的大小、填写合适的单位时学生就有参考依据。 2 巧用“手”提高计算能力 几乎每个民族最早都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这是因为人类计数时自然而然地首先使用的是十个手指。几乎所有的人,对10以内数的认识都是从手指开始的。手指与数学的密切关系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发挥手的学具作用,能有效提高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2.1 借助手指认识10以内的数。 孩子刚入学,对10以内的数基本都有直观的认识,课堂上,借助手指帮孩子建立对数字的直观认识以及10以内数的组成,简便快捷。如学习5的组成,可以伸出5个手指,然后依靠控制手指间的距离把5个手指分成两部分,边分边说: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然后再分,接着说: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 2.2 借助手指计算退位减法。 今年我任教二年级,在教学两位数退位减法时,我发现班上有个学生居然20以内退位减法不会算,我只好教他借助手指进行退位减法,如计算73-18,个位3-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用13-8他不会算(手指不够),我就教他用10-8等于2(可以用手指),再用2+3=5,采用这种方法,他终于能计算退位减法了。 2.3 借助手指记乘法中的进位数。 加法中的进位数一般不超过3,不论是在算式中写进位数,还是手指记或是心算都很方便。而乘法计算,特别是在两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进位太多,尤其是第一个因数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相乘时,乘的过程中进位的数字不写容易造成忘记,写在题 上或旁边都显得太乱,所以很容易造成计算错误。因此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巧用左手来记乘法计算中的进位数,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具体方法如下:将左手自然张开,面对掌心,从小拇指数起,伸一个记数1,伸二个记数2,依次类推,伸五个记数5;然后从大拇指数起,伸一个记数6,依次类推,伸四个记数9。这样,便于我们记忆,有效帮助进行计算。 2.4 借助手指巧试商。 在计算除数是二、三位数的除法时,当除数接近半数时,看作“整十”、“整百”数试商,调商次数较多,一般看作半数试商。为了提高我们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我们可以用左右手记积法帮助我们记住15、25乘10以内的乘积。方法是:将左手自然张开,面对掌心,从小拇指到大拇指分别记上15乘以一至5的成积,然后从食指到小拇指分别记上15乘6至9的乘积,这样除大拇指外,每个手指上的两个数相加都是150,我们只要记住30、45、60,就能很快指导其他各积,同样的方法也可将25乘10以内数的乘积记于右手,帮助提高记忆,从而减少试商的次数,有利于提高我们计算除法的能力。 3 巧用“手”促进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教学枯燥、乏味,很多时候,我们要准备合适的学具并不是那么容易,而根据教学内容,发挥手的学具作用,如果在概念教学中巧妙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简单易操作的游戏,能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1 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在学习线段、直线、射线之后,我设计了一项活动:通过肢体动作进行猜谜语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是:两只胳膊端平,“握住拳头”学生马上猜出“线段”,两手放开,学生猜出答案“直线”,一手握拳头一手伸开,学生猜出是“射线”。学生对这样的猜谜语游戏很感兴趣, 游戏形象直观地揭示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区别,即无端点、两个端点和一个端点,游戏过后,学生就对概念熟记于心。 3.2 拼组锐角、直角、钝角。 学习了角的分类,用手指当作活动角,方法是:两个食指相对,两指接触的地方当作角的顶点,依靠调节两手指的位置演示锐角、直角、钝角等各种角,方法很简洁、易操作,能在简短的游戏中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 3.3 强化对“倍”的认识。 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拍手游戏:我拍几下,要求学生拍手次数是我的2倍。这里表面看是下一个信息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内容,实则是让学生充分感知2倍就是2个几,3倍就是3个几。既进一步突破重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为后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打下了基础。 3.4 熟记数位顺序表。 在学习了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之后,要想正确读写数必须正确熟记数位顺序表,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手指来帮助记忆。伸开左右手,面对左掌心、右手背,左手为整数部分,右手为小数部分,两手之间有一个小数点,左手小拇指为整数部分的最低位个位,计数单位为个,无名指为十位,向左依次类推百位、千位、大拇指为万位,大拇指左边可以延续;右手大拇指为小数部分的最高位十分位,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或是零点一,小拇指右边可以延续,向右依次类推为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每相邻两指表示的计数单位之间进率为10。 4 巧用“手”探索规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规律的探索是借助具体事例、通过观察、比较逐步发现的,然后通过练习加以模型化,我们从而掌握应用。这些规律 有的比较深奥,有的难以识记,比如《植树问题》,在这一数学模型中存在着三个规律:一种情况是“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一”;第二种情况是“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少一”;第三种情况是“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有些同学对就不太明白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不太明白到底是应用哪种规律来解题。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双手来观察手指与手指缝的关系。伸出5个手指,看看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隙呢, 4个手指之间呢,3个手指之间呢,2个手指之间呢, 手指的数量 空隙的数量 5 4 4 3 3 2 2 1 有什么发现呢,学生不难看出:手指的数量总比空隙的数量多1。很容易体会到:手指指数=手指间隔数+1,然后运用到植树问题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摆弄手指,先提炼出数学模型:两端都植树,树的棵数=树的间隔数+1,接着推广到植树问题的另两种情况:一端植树,树的棵数:树的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树的棵数=树的间隔数-l。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手指直观、形象,一直没有离开手,还可以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实际——锯木头、数楼梯、钟打点等有间隔的实例。通过这种直观学习,学生只要搞清楚手指与间隔之间的联系,每次应用有困难时,都可以借助手进行联想,手无疑对我们的有效强化、存储这一规律起到积极的作用。把手指引入课堂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可以突破认知难点。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具有形象、直观、容易理解的特点,所以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所起的功效远远不止如此,手上的秘密还有很多呢,期待 着老师们更好的去发现、去利用。
本文档为【手指上的数学——浅议“手”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02-21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