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整理版]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热握手--85拳小结(修改稿)

[整理版]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热握手--85拳小结(修改稿)

举报
开通vip

[整理版]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热握手--85拳小结(修改稿)[整理版]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热握手--85拳小结(修改稿) 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密握手 ------八十五式太极拳学习小结 河南新乡学院 邓一琳 2013年10月我第五次参加了中华武术杂志社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办的太极名家大讲堂,仍师从于傅氏父子班学习传统杨式太极拳.。 今年的大讲堂,我感觉是历年来举办的最好的一次。不管是课堂环境,还是食宿的安排,都非常好。但更好的是,每晚举办的名家讲座是一次次丰盛的大餐。仅从这样的讲座来考虑,就感觉不虚此行。只可惜时间太有限,所有涉及到的问题只是一带而过,很不过瘾...

[整理版]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热握手--85拳小结(修改稿)
[整理版]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热握手--85拳小结(修改稿) 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密握手 ------八十五式太极拳学习小结 河南新乡学院 邓一琳 2013年10月我第五次参加了中华武术杂志社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办的太极名家大讲堂,仍师从于傅氏父子班学习传统杨式太极拳.。 今年的大讲堂,我感觉是历年来举办的最好的一次。不管是课堂环境,还是食宿的安排,都非常好。但更好的是,每晚举办的名家讲座是一次次丰盛的大餐。仅从这样的讲座来考虑,就感觉不虚此行。只可惜时间太有限,所有涉及到的问题只是一带而过,很不过瘾。就这样,我心灵上已产生很大的共鸣。 我与传统杨式太极拳已结识四年有余。2010年在山东潍坊大讲堂第一次接触杨式太极拳,立刻就被傅清泉老师引人入胜的讲解所吸引(不练拳的旁观者尚且感觉讲的很有意思),从而一发而不可收。今年的大讲堂是我跟傅氏父子第五次学习了。我十分庆幸自己的选择。我深深感到,仅学习竞赛套路系列,很难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神奇魅力(很难,并非绝然不可能)。 我今年4月份在上海傅清泉武馆单独求学的一次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次学习。这也许是正因为有了前几次的铺垫,才有了越来越深的感受。现在我把我在三次大讲堂的集体学习,和两次单独的求教的体会,结合在学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目前看到其他拳友仍然存在的问题,按照傅清泉老师的讲解,以及我最终对85式拳的理解,一一列举出来。希望初学杨式太极拳的拳 友们能有所借鉴。本人水平有限,又完全是本人语言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述,不对之处,不当之处,不足之处,肯定在所难免,还望傅老师和广大拳友批评指正。 下面言归正传。 一. 关于手、眼、身法、步的理解 在全套85拳的行功走架中,这些是时刻都要关注的问题。 1. 手 太极拳谚上讲: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 手上力点问题 , 前按手、下按手、上架手等的力点均在小指一侧。 , 棚、挤等定式的力点在拇指外侧根部。 , 运行过程中,双手力点一般在线路前进的方向。如由“按”接 “单鞭”,双手向南、继而东南平云时,力点在双手左侧,即 左手在小指一侧,右手在拇指一侧;而接下来的折臂向胸前的 採,力点在掌中;再转腰向西南的推按,力点在小指掌根处。 又如,如封似闭接十字手,双手随扣脚转腰向右、前上摆时, 力点均在右侧,即右手在小指侧,左手在拇指侧。 (2)掌形问题 杨式太极拳的手形是瓦片掌,或曰荷叶掌。在每一个定式中,要注意力达指尖。这其中最重要的手指是中指。在推按掌中,一定要微坐腕,意念达到指尖。这一点尚不难做到。大家容易忽略的是,在过渡动作,或转换动 作中,手指容易懈下来,松软下来,完全没有了手掌的意识。所以,在整个的打拳过程中,手指都不要懈下来。如起式中,上举和下按的手上如同放了一根羽毛,保持不丢。当然,定式时的手指,和转换过程中的手指肯定略有不同。转换时,手指放松,但不是懈。定式时,手指有意念达指尖,但不是绷直。 2. 眼 眼为心之苗。动作向前走时,眼要先于手向前看;手往后走时,手要先 于眼走。任何时候,没有抬头或低头看的动作,眼都是平视。如,白鹤 亮翅,右手在右额头前上方,眼睛不随手上仰,而是平视。又如海底针, 下插掌,身体微前倾,但眼睛仍前视,但这个前视,是保证头、颈、脊 柱一条直线的前提下,顺势前视,自然看到下插掌前方约两米处,绝不 要低头去看手。又如,倒撵猴的下手转到侧后45度时,头、眼一定要转 过去。 3(身法 这是最难的部分,也是拳打到一定阶段才会关注的问题。简而言之 一句话,就是要松肩,含胸拔背,虚腋,圆裆开胯,身上处处有一股合 劲儿,整个身体要打成一个球体。举几个例子。 如,连续的搂膝拗步,当外摆脚、翻掌、要上步时,左右手臂在臂 膀处有一股合劲儿。换言之,下手在转腰往后撤肘时,肩不要后撤,前 手摆过来,不仅是手摆过来,而且要膀子合过来(我现在回忆起傅老师 说的“肩与膀合”,似乎才有点明白)。这时,整个身法一定是前胸是虚 的、空的,而后背是圆的,饱的。 又如,玉女穿梭中的每个转换动作中,都有一个转身上步、双手环抱外棚的过渡动作,这时就要注意,左手臂膀合过来,而右手臂膀不要马上走掉,而要和左手臂膀相合后,再进行下一步。 4. 步法 步法包括了步形, 脚法, 腿法。不外乎前进步,后退步,侧行步;定式时的步形不外乎弓步,侧弓步,独立步,外摆,内扣,实脚,虚脚等等。 ?弓步时的前后脚之间的横向距离,大多为10--15公分,小则约一拳宽,大则不过12--15公分。虚步时,前后脚的横向距离要小于弓步,约5—8公分。 ?虚步的重心十分之九在后腿,十分之一在前腿。 虚步时脚尖着地的有:白鹤亮翅,高探马,上步七星,海底针,退步跨虎。 虚步时脚跟着地的有:提手上势,肘底捶,手挥琵琶。 虚步时全脚着地的有:倒撵猴。 ?转身脚跟先着地的有:转身摆莲。 转身脚尖先着地的有:转身右蹬脚。 ?任何一个动作需抬脚时,非负重之腿均是脚跟先离地,脚尖后离地,包括倒撵猴。而落脚时一般是脚尖先着地(前进步弓步除外)。如:开立步,云手的侧行步等。 ?关于膝盖找脚尖的问题。所有的步法,不管是弓步,侧弓步,还是虚步等其他步形,均要注意膝盖去找脚尖。如最典型的弓步的后腿不能绷直,而是略带曲虚,膝盖要去找脚尖。检验的方法是:在弓好步的情况 下,保持双腿的角度不变,下蹲。你会发现,正确的步形一定是膝盖和 脚尖会落在同一条垂线上。即便是侧弓步,揽雀尾的左棚,右腿只占三 分力,但膝盖也要去找脚尖。 二. 八十五杨式太极拳中各个单式需注意的问题 1. 起势 双手以手腕和中指领劲,边内旋边向前上举(注意,是向前,不是向上),下落是时松肩垂肘外旋下按(注意不是往身前收);定式时一定要双腿直立,不要曲虚,双手微内旋,坐腕,指尖务必朝前,不要斜朝内。 2.揽雀尾 ? 左棚1: 由起势接左棚的第一动, 右脚外摆45度,双手向右前45度方向上 举至略低于肩时,一定要注意右手腕要略高于肘,左手略低于右手;第二动, 胯不动,腰要向右后微转,同时右手折臂撤肘,注意手一定高于肘,同时左手 外旋置于胸前,此时左手高于右手; 随即腰微折叠左转,,双手向正前(南)棚 出。 ? 左棚2:在前一动充分棚到位时,左脚已内扣约30度,同时右手随腰的右 转扇形打开。定式时,注意左右手分别与左右脚均在一个方向,在一个垂 面上(注意,是面,不是线);脊柱竖直,上身略朝西偏南,但面朝正西。 左手力点在拇指根外侧,右手力点在小指一侧,右手务必虎口朝正西。 ? 右棚:这个动作很难做好。由左棚接右棚随腰的先微左转,再右转,左手 折臂内旋划一小弧,置于左肩胸前,同时右手由下向左、上、右前外旋划 一弧,置于胸腹前,此时两掌左上右下,斜相对(斜抱球);与此同时, 右脚已抬起,走一个略向左靠的弧形,随即向正西迈步,两脚之横向距离 约一拳宽(10公分左右),先走膝,再转腰、走手。右手是主手。 定式时 右手力点在拇指根部外侧。注意,手指要高于手腕,手腕要高于肘,与肩 同高。用傅老师的话来讲,右手掌的外形像时钟的11点差10分。换言之, 手掌和手臂是一条直线。 ? 捋:要先后坐重心(非先动手),同时左手小臂外旋,右手小臂内旋(注 意此时肩和肘均不动,而且是小臂,非手,在旋转),左手置于右手肘弯 处,掌心斜朝右上,右手掌心基本与左掌心斜相对,朝左偏下,左手距右 肘的横向间距约一拳宽。捋在掌心,左手是一股向左下之力,右手是一股 向左平捋之力。捋时,胯不动,只动腰。尤其要注意右腿的膝盖很容易随 着转腰而左移,务必要注意右腿膝盖始终对着脚尖方向。 ? 挤:(由捋式之左手在左腹前)左右手迅速翻掌,左手是主手,附于右手 腕处,先走膝盖,边转腰,边前挤(注意:脚-腰-手)。定式时,基本同右 棚,只是挤式的手腕高度在肩胸之间,略低于棚,而棚的手腕同肩平;挤 式的双小臂斜度较之右棚之斜度要大一些。 ? 按:(从挤式)双手分掌后,走一个由小到大的梯形向胸前回引(小不过 拳,大不过肩宽),先坐腕,再弓步沿原线路前按。注意,在弓步基本到 位时,主要是大小臂的展开,注意“按在腰攻”,前后有一股对拔之力。 3.单鞭 单鞭看似不难,但我也是打到今天才算打对。 ?(由按接单鞭)先松右胯,重心由右脚全掌后移到脚跟,同时双手由 按时的坐腕竖掌放松下来,掌指微俯,斜朝上。 ?注意力放在身体右侧(右手、右耳、右腿),右手是主手,整个身体右 侧,从头到颈,到肩,到胯,到膝,到脚,同时向左转约90度,面南,像一扇门打开了一样,这时,胯不再动,双手随腰继续向东南平云,当双手和左脚在一个方向时,你的身体已经转不动了。 ?这时,双臂朝胸前下採,注意此时腰胯均不可动。 ?当双手採至左上胸前时,随腰开始右转,再从右胸前向右前方(西南)推按,注意此时胯和左脚勿动。 ?然后手、左脚、腰胯同时启动:右手变勾手,左手外旋斜朝内,左脚抬起向正东开步,开胯到45度,至此, 注意重心始终在右脚。 ?左脚正东落步,与右脚横向距离约一脚宽。左手随腰的左转,从右勾手方向一条斜线向正东推按,注意刚开始运行就要有意识内旋翻掌了,要边弓步,边翻,定式时翻到位;蹬右脚跟,右脚尖朝东南方向45--60度。注意双手间有一股相吸相引的对拉劲;上身要整体微向左腿前压,但膝盖不能超出脚尖,手、膝、脚三点在一条垂线上;右腿的膝盖要找脚尖,勾手与右脚也在一个垂面上。定式时,双手之间的夹角约为135度,腰为南向东约60度,胯为45度。 4(提手上势 ?(由单鞭)左脚尖微内扣约5-10度; 同时松肩沉肘; ?撤肘。由于身体斜向东南,所以左右肘后撤时也要随腰的微左转而后撤至左右胯侧,外观上似乎左手靠后,右手靠前(从正南看),其实都是在身体两侧。 ?合臂。合臂时,腰要微右转,但上身仍斜向东南。面始终朝南。 ?提手。 ?送背。注意在整个过程中,腰有一个微右、再微左、再微右的转动过程;不管手或腰如何在变化,面始终朝南。定式时,右手在右胸前,腕约同肩高,左手位于右手肘弯内侧,掌心斜朝右下;注意上提之手与后撑之背之间有一股对拔的劲力;前脚尖微翘,可以放下一个枣核。 5(白鹤亮翅 此动较难做好。 ?(由提手)腰微左转,双手随腰转向左捋,掌心均斜朝下; ?右脚抬起,向后回一下仍在原地落下,脚尖朝东南;与此同时,双手转成左上右下交错抱球状;重心仍在左脚; ?左脚抬起,身体朝南偏东方向进身,此时有一个暗含的肩靠在抬左脚、向左转腰的同时进行,与此同时,双手已深度交叉在右胸前,略低于肩;注意:左手一直掌心朝下,从提手到此时,划了一个由内而外的大半椭圆形; ?身体左转面东,左脚弧形向前,前掌虚步点地;双手从右胸前上下分开,左手搂膝下按,右手直接内旋翻掌上架,横斜掌棚架于右额侧前方。注意:在整个过程中,身体不要有起伏,要始终保持一定的高度。傅老师教了一个办法:当你提左脚时,想着要下压一下身体,其实未必真的下压了,结果也就是未起伏而已。还需要注意的是,定式时,要检测一下你的右臂膀是否出来了。所谓的肩与膀合,在此有一个体现。而且,肘要下垂,还要有一定的角度,最有力的角度,这是一个难点。 6 搂膝拗步 此式十分重要,是我们每日的基本功练习,走猫步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白鹤亮翅)右手旋小臂翻掌下落于右胸前,注意此过程中大小臂之间的夹角关系保持不变,棚劲一直不丢;同时左手拇指为力点,向右上胸前提摆;此时注意左右臂膀的合力; ?胯不动,向右转腰,同时右手向右后撤肘,左手继续微向右肩前合; ?胯仍不动,右手以肘为轴,小臂向右后打开(45度),注意此时肩肘保持不动;同时左脚提膝上步,脚跟落地,眼看右手方向; ?右手折臂,拇指朝耳;左手从右胸前微下按至右腹前;左脚尖落地,全脚踏实; ?弓步,左手马蹄形搂膝,小指一侧始终是力点,按至左大腿外侧,手指要超出膝盖;右手前推按至右胸前,拇指对衣服中扣,腕略低于肩;定式时,眼看正前方,后腿微曲虚,膝盖要找脚尖。 , 按照傅老师的要求,我们把连续搂膝拗步的上步动作分为4个步骤: (从左搂膝拗步) ?外摆脚翻掌(左脚外摆,左手翻掌朝上, 前推按之右手棚劲不丢); ?出手出脚(左手撤肘后摆,右脚前迈,右手摆至左胸前); ?折臂压掌(左手屈肘至耳侧,右手向下微按压); ?搂膝推掌(右手搂膝,左手前按推)。如此循环往复。 7(手挥琵琶 此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右手后撤肘不够,翻掌不及时,右手离左肘上下距离过远。傅老师讲了三个步骤: ?上半步,左手前抓,右手后撤,掌心仍朝下; ?后坐重心,腰微右转,右手撤至腰侧,左掌前探,一前一后对拉,掌心均仍朝下; ?腰微左转,前脚活步变虚步,脚尖微翘,右手迅速翻掌,掌心向上、向前,与左手胸前相合,两掌心斜相对,右手位于左手肘弯处右侧约一拳距离,若向左移动,可以摸到左肘(这是傅老师讲的检测方法)。注意:挥琵琶之左手位于左胸前,右手拇指对衣服中缝;务必含胸拔背,勿夹腋。 8(搬拦捶 难点在于搬之前的过渡动作。 ?(由左搂膝拗步)左脚外摆约30度,左手上提(勿翻掌),右手变拳,向左平捋;此时,右脚已抬起,准备上步; ?右脚右前30度上步,45度外摆脚尖,边弓步边向右搬拳,左手附于右手小臂靠近手腕处;注意右拳拳眼向上,拳背向右(南),搬至右腿略过膝的位置,基本和右脚尖上下相照; ?左脚、左掌正东出击,同时右拳外翻拳心朝上直线向右胯前下压,此为拦;注意:前拦掌与后撤拳之间有一股对拉的劲在内,重心在右腿。此时,腰微右转,上身朝东偏南40度左右; ?弓步的同时,右拳逐渐内旋穿过左掌心朝正前(东)打出,拳眼朝上;左掌微向后拉,助力,附于右拳手腕处;此为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撇身捶、白蛇吐信、弯弓射虎等式接搬拦捶, 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这时左手需要先翻掌,再回收至右手肘弯处,同 时右拳内旋右前先出击一下,随后再向左平捋。 9(如封似闭 此式要注意的是,双手随后坐重心,是向左右拨开对方双臂的开劲,是一种横向的力,非向后之力;拨开对方双手之后,随即翻掌前推按。双手的开度大不过肩,按时双手小于一拳宽。 10(十字手 (由前式之按掌)此式注意双手臂随左脚内扣,向南上举时,力点在右侧(即左手拇指、右手小指);面向正南时,双手仍未分开,而且手指之高度要过头,重心在左脚;然后双手向两侧分开、下按,重心仍在左脚;最后收右脚,双手掌心翻朝里、抄抱(先落脚,再合手),重心移向右脚;双手交叉随起立前棚于胸前,重心仍在右脚。 11(抱虎归山 注意事项:(由十字手) ?左脚尽量向右内扣,最好内扣不小于90度,而身体却仍朝南(思想上有朝右的意识);出右脚西北方向落步,此时是搂腰拗步,非搂膝拗步,右手的运行路线是一个在左胸和右腰之间的大的锐角形(或曰三角形)。 ?捋时要注意翻掌前探不要先于后坐重心,可同步进行。其他同揽雀尾。 12(肘底捶 前部动作均同单鞭。注意事项:双手向左前平云时,间距不要大,一拳 宽即可。左手运行至胸前时,马上要开始转腰撤肘、平圆翻掌(先内旋,再外旋),此时,右手仍继续向左运行,要达到左腿膝盖外侧,然后左掌旋转从腰间侧立掌,从右手小臂处打出;右手握拳,置于左臂肘下(一定是肘下,而非左肘右侧)。定式时,务必含胸拔背,勿夹腋。 13(倒撵猴 首先注意由肘底捶开始的第一动。右手下落,后抽至右胯前(非腰侧),左手微前伸前按,眼看前方。这是过渡动作,但却是一个倒撵猴的定势动作。然后才开始第一个倒撵猴。傅老师讲,一定要清清楚楚做好4个步骤: ?胯不动,转腰、撤肘、展手,左前手也要随之前展打开,掌心朝下,眼看右后手方向; ?转腰、右后手折臂(曲臂),拇指朝耳,左前脚抬起(脚尖后离地),向斜后方撤腿(西北方),此时注意不要夹裆,眼睛仍然看右后方(这是傅老师强调的地方); ?左脚掌随腰左转向西偏北方落地,左脚跟内扣,踏实;右手基本不大动,只是随着腰转而转,重心移向左腿(眼睛仍朝向右手方向); ?最后右手推掌、前左手外旋转后撤至胯前侧(掌心朝上)、同时右脚尖内扣,三者同时到位。 14(斜飞势 容易忽略的问题:(由倒撵猴) ?双手旋转上下交叉环抱球时,腰缺少微向左转的动作; ?出脚方向是正南,而非南偏西;右脚与左脚之间的夹角是135度,其 横向距离同一般弓步距离(10—12公分); ?右手是先用肩背右靠,最后才是挒; ?左手容易太靠后,不要放在左胯侧,而是左胯侧前方,而且要虎口朝正南方,否则肘就出去了。 15(海底针 注意事项:双臂的相合及右手的三个动作。(由左搂膝拗步) ?左手朝右肩胸摆过来,右手提腕至耳侧,力点在拇指侧; ?左手下,搂膝;右手下劈,力点在小指侧; ?最后,右手要提腕朝前下插掌。这是最关键的一动,意在摆脱对方。此式定式时虚步,前脚掌着地,上身微前倾,眼看前方两米开外。 16(扇通背 此式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接上式)右手摆脱对方后,右手迅速边翻掌边与左手相交于右胸前,掌心均朝外;然后左手正东方前推,右手上架至右额前。上手防御,下手进攻。 17((转身)撇身捶 注意五个步骤:(由扇通背) ?扣左脚,转身朝正南,重心仍在左脚;同时左手直接上架于左额头前上方,右手变拳直线下按于胸前,拳心向下(千万不要兜圈下来); ?右转腰胯,同时左掌下落,右拳上抬,同位于胸前,右拳在内; ?出右脚,同时出右肘,左手微后撤; ?右腿变弓步(尚未完全到位),右手以肘为圆心立圆自上而下打出,此时左脚尖仍朝南,上身朝西南; ?最后,蹬左腿,转腰成正西方向弓步,同时左手经腰间向正西方打出,力点在小指一侧,右拳抽回至右腹前,注意,不是右腰侧,大小臂之间的夹角要略大于90度。 18(云手 需要注意几点: ?胯不动,腰动,坐在椅子上做云手最能体现腰动而胯不动的感觉.。腰转90度,而头和手要转180度; ?下手的力点在拇指一侧,所以傅老师讲下手的形状有些像鸡翅; ?上手的力点在拇指一侧,这是棚和挒劲; ?步型是平行的横档步,而非侧弓步; ?当双手运行至身前位置时,掌心均朝里。 ?手脚要协调配合,右手从左侧上抄时,右脚才落地。 19(高探马 腿自然伸直即可,前脚尖虚点地,左手回抽至左腰腹前,非手指在腰侧,以避免肘出来。前手力点在小指侧,指尖斜朝左。 20(左右分脚 首先要注意方向。分脚都是隅角(斜向)。 ?左脚左前(东北)上步,弓步,右上左下穿抹掌,双掌朝东南,似捋状; ?双手均外棚,左手弧大于右手弧; ?右手找左手,环抱于胸前偏左(注意双手不要向下兜大圈),提哪条腿,哪边的掌在外; ?分手,提右膝,右脚踢摆,脚面展平。 注意:定式时,右手与右脚上下相照;更要注意的是,左右手力点均在小指侧。(左分脚略) 21(转身左蹬脚 注意两点: ?凡是蹬脚,均是正方向(正东或正西)。蹬脚与分脚的不同之处在于:蹬脚的力点在脚跟,所以要勾脚尖。 ?由左分脚接转身左蹬脚,避免转身站立不稳的诀窍是:左腿要以膝盖领力,膝盖外张,向左后旋转;在转动过程中,要像拧螺丝一样往地下走劲儿,而不是往上抬身。 22(进步栽捶 注意事项:(由右搂膝拗步) 左手是搂膝,所以要打出半圆的马蹄形; 右手翻掌在腰右侧,拳心朝上,旋转朝前下打出; 定式时,右拳不能高于左手,右拳眼斜朝前上,拳眼、拳背、拳面要平,拳轮(小指侧)要微折,眼看右拳前方两米开外。 23(左打虎式 注意事项(由右蹬脚): ?右脚下落在左脚旁,成平行小开立步,右脚尖可以微内扣;双手随腰微右转摆于腰右侧(左手过右膝,胯不动),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与胸同高,两手相距约10公分左右,右手略高于左手(约一公分),双手朝向东 南; ?左脚向西北方向迈步,以腰带手向西北方向平云,弓步基本到位;腰继续左转,待右手到达左腿膝盖上方时,要再微右转,步形成面向西北的正弓步;在转腰的同时,右手变拳下压于左腹前,拳心朝下,左手从身体左侧变拳斜直线向上冲拳,位于左额头前上方,拳心朝外,两拳上下基本相对,上拳距头约三拳距离,右拳距胸约两拳距离;眼从两拳之间望出去(西北)。 需要提醒的是:向西北方向上步时,要注意两脚之间要有一拳宽的横向距离,很多人往往站成一条直线的弓步,別着脚。(右打虎式略) 24(回身右蹬脚 (从右打虎式)此式同蹬脚,只是过渡动作需要提醒。提右脚时,不要先翘脚尖,要先提脚跟,后提脚尖。做的方法是:左脚跟微内扣,身体重心坐回到左腿上,再提起右脚,这样,可以很容易地脚尖后起。 25(双峰贯耳 (从右蹬脚)难点是右腿独立步外摆容易站不稳。解决办法是,以右膝领劲,开胯,可以很容易转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双拳贯耳不要向外划大圈。应该:双手随落脚,下落于腰胯侧前方,据身体约25-30公分距离,然后随弓步两掌变拳,斜直线向对方双耳贯去。否则,按傅老师的话来讲,那是自杀动作。 26(野马分鬃 (从斜单鞭)难点有二: ?双膀的合劲。右手向左手合,但左手(严格说是左膀)不要丢劲,而 是双膀的裹劲儿; ?开胯弓步之后,胯基本不再动,但腰有两次右转。先是腰右转到身体朝向西南方,此时,右手前棚;腰再微右转,身体朝向西偏南,同时右手向右侧横挒。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挒劲是横向力,但右手并未超出右腿外侧。 还需要提醒的是:双手上下交错抱球分掌的时候,是在手腕处交错分开,而非手掌处。 27(玉女穿梭 此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各个转身双手环抱于胸前时,前手臂不要丢劲,而要与后手相合。最难做好的是四个斜角的穿梭中的第一个。根据傅老师所讲,第一个穿梭可分为6个步骤(由单鞭): ?扣左脚朝正南,重心不变,双手随转体侧外举于身体斜前侧,右勾手已变掌;手高约同肩; ?右脚、右手同时向左收至右胸前处,同时左手已微向右合; ?身体向右后方(西偏北)转体,出右脚;左手走一个大的下弧,继续向右转腰,双手环抱,右上左下,掌心均斜朝里,此时,左脚尚未跟过来,但胯已基本到位; ?随左脚向右脚靠拢,双手交叉成十字手,左手在外,掌心均朝里(胸),微转腰胯至西南方向; ?左脚出步,同时左手前棚,右肘后撤; ?弓步架推。随弓步,左手翻掌上架于左额斜前侧,右手直线从腰侧朝胸口推出。注意,弓步、上架和推掌要同步进行,同时到位。还要注意双脚 之间的横向距离约一拳宽,上下手之间不要相距过远。 28(下势 有两点需要注意:(从单鞭) ?右脚外摆,左手由左前方回带时,要注意掌指始终斜朝正前方,掌心始终朝外(南); ?左手回抽至裆部位置,左手臂处千万不要夹腋,再向前穿掌;下蹲不要过低。 29(金鸡独立 (由下势)此动的难点在于接金鸡独立,起身时后脚尖要求不内扣,而要直接起身。我认为此动很难,我本人做不成。但傅老师讲,你完全可以的,是你的方法不对。要在穿掌的同时外摆前脚尖,然后重心要完全压到左脚上,再凭借腰胯和双臂的摆力,就可以独立提膝而不必内扣后脚尖了。固然如此。 30(转身白蛇吐信 同撇身捶。只是右手是掌,非拳。 31(高探马带穿掌 只需注意一点:右手高探马后,要迅速翻掌,掌心朝上,再翻掌,掌心朝下,按压于左肘下方。 32(十字腿 同右蹬脚。不同之处在于转体时,双手环抱朝内位于胸前即可,成十字手状,然后蹬脚。 33(进步指裆捶 (从十字腿)先双手在左胸前相合(相距略小于肩),再双手摆至右侧,左手搂 膝,右手变拳,从腰间(拳心向上)慢慢内旋直线向前打出。定式时拳背、拳面、拳轮三平,拳眼向上。注意:拳略高于左手。 34(上步七星 (由下势)注意左掌变拳的时间不要过早,要在右拳已和左掌在手腕处相合后,左掌才变拳,然后交叉拳向前棚出,双拳眼均斜朝面。 35(退步跨虎 易出现的问题:一是上身过正(正朝东方),二是双手分开的时机不对, 过早,三是双掌外撑力点不清楚。 ?右脚向右后方撤一大步,双拳随后坐重心拉至右胸前(仍未分开); ?双拳变掌左下右上随腰微左转分开; ?左腿变虚步,身体朝东偏南,左手掌心斜朝左外,比搂膝拗步的下按手要高,离胯也略远(约30公分);右掌心基本完全朝外,高与头平,左右手之间有一股对撑的开劲。 36(转身摆莲 (从退步跨虎) ?注意步法:左右均以脚掌为轴,向右后旋转至右脚尖朝正西,左脚提起,扫荡腿同向摆至西偏北(超过右脚),脚跟先落地,立即扣脚尖(朝东北),同时右脚跟内拧,形成一个过渡的弓步(右脚尖朝东偏南),马上后坐重心到左腿; ?注意上肢手法:先左手上举至左额前上,右手弧形从腰间推出,同胸高,此时左手上,右手下,上下手基本在一个垂面上;随即随右脚的转动, 双手变成右手高于左手,掌心均朝下,与胸同高,随转体平云右摆,双手指朝南,再随转体,双手环转平云至东南方向; ?在重心后坐之后,右腿提起至左膝上方,右腿以膝盖领劲,向右侧带动右脚横击,同时双手左摆,分别击打右脚面;定式时,双手在身体左侧,变成阴阳掌(左掌心朝下,右掌心朝上),右腿在身体右侧,眼看东南方向。 37(弯弓射虎 (从转身摆莲)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最后定式时的身法不对。 正确的定式的检测方法:定式时,左拳在左胸前侧(东偏北),右拳在右额前侧,若把左右手放下来,头再扭过来,步法是面朝东南的正弓步。也就是说,胯和腰都不要左转。 手和眼转了大半个圆:从北偏西----东北-----东-----东南-----南-----南偏西----最后再转向东偏北(左手和眼)。 需要提及的是,双手和眼在转向西南方向时,只是瞬间过渡动作,双眼马上向左前移出,随即双手也跟上(眼先于手),左手握拳从右胸前向左胸侧前方打出,右手折臂置于右额前上方,两拳眼斜相对。 全套动作已描述完毕。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杨式太极拳全套动作的变化转换,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绝对不可出现突兀的变化。要慢慢地练习,细细揣摩。 后记 杨式太极拳由于其流传广,传承人多,东西南北中地域不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略有差异的打法。这种现象很正常。更何 况一个师傅十个徒弟,肯定是十个打法。无所谓谁对谁错,只能说你喜欢谁的拳架,你认为谁的拳式更具合理性,那你就选择一个师傅(这里也有一个缘分的问题),老老实实,一丝不苟,把他的拳架模仿出来。至于你能模仿到什么程度,一看你的悟性,二看你的德性,三看你从师时间的长短,四看你自己刻苦的程度,五看你能不能持之以恒,每日习练不辍。 有许多人喜欢像蜻蜓点水一样,浅尝各种不同流派的太极拳,甚至还尝试外家拳。我虽然认为这样很难掌握好(不敢说精通)一门拳术,但也无所谓谁对谁错。样样都通的把式也是社会的需求;专家型的把式也是社会的必须。无所谓好或不好,对或错,各人喜好不同而已。特别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能出来坚持参加一个群体活动,哪怕打的再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又有何妨,花样多,也算是一种玩儿法。快乐就行~快乐本身就是健康的一剂良药~ 但正宗规范的太极拳的传承问题就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 最后,我还是要再一次说明,我所写都是以傅老师所讲为蓝本,按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实践,用我自己的语言作了粗略的描述。不当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再次恳请傅老师和广大拳友不吝指正。 邓老师好:此文我认真拜读了两遍~收获很大~规范了我不少动作~也使我对太极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次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文中我打上黄色的地方~是我仍不太清楚的地方~希望老师指教,我将字变成红色的地方~是我认为可能有错的地方~特提出与老师商榷。 董主任好! 您文中红色的字确系错误.应该改过来. 难得您如此认真细心.多 谢了! 有9处之多! 待我有时间时,我再和杂志上核对一下. 您是我遇到过的极少认真学拳者中之一,而且时间短,成效很大. 其他黄色部分,我们面谈. 邓一琳
本文档为【[整理版]第五次与传统杨式太极拳亲热握手--85拳小结(修改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5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