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举报
开通vip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一、概念篇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一、概念篇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 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 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频率:是将跟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加权算数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 比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法:比例分析法又名“比率分析法”,是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好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 1 间进行一次普查的统计调查制度。 经常性调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进行年度和定期(半年、季度、月度等)经常性统计的统计调查制度。 非经常性调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共同制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实施或一次性实施的专项调查、试点调查等临时性统计调查制度。 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产量,即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将每种产品都按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求得每种农产品的产出,然后将各种产品的产出相加求得。 工业总产出:是指工业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出一般采用“工厂法”计算。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是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一定时期内从事商品的购进、保管、整理、包装及销售等服务活动总量的价值,反映批发零售贸易活动的总成果。它表现为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就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所得的差额,即毛利。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 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是指能源消费企业购进的在报告期某一时点尚未消费,在原材料、能源供应仓库(或场地)中实际结存的商品库存量。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递延资产。 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短期投资:指企业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的短期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等。 长期负债:指企业债务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 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计税一句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税率分为4%、6%、13%和17%。 财政拨款:是指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上级财政拨款,含一般预算拨款和基金预算拨款。 收支结余:是指行政(事业)结余和经营收支结余的合计项。行政(事业)结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各项事业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经营收支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长期职工:是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原国 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 临时职工:是指用工期限不足一年的在岗职工。 竣工房屋面积:指在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 二、其他篇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1.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 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1. 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 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不同,有的指标可能会变成标志,有的数量标志也可能变成指标。 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承上启下)——统计分析(最终目的) 统计的认识过程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这种质-量-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它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一过程,缺少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普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搜集的资料都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所需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普查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二是由被调查单位填报。 抽样调查的特点 1.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2.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 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面谈访问法4邮寄访问法5电话访问法6互联网访问法 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图示法:1直方图2折线图3曲线图4饼图 统计表的构成 统计表是由总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构成。 统计指标的三个要素:1指标名称2计量单位3计算方法 实际统计工作中,使用的是另一种涵义的统计指标,这种涵义的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如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3084.8亿元,这时统计指标除包含上述三个要素外,还包含了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和指标数值等另外三个要素。 统计指标的种类 (一)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指标(内涵指标)。 (二)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累计规模的总量指标。如:2005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0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827.2亿元,这些都是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状态上规模的总量指标。例如:期末物资库存量、2005年底我国国有企业单位职工人数2569.6万人、年末企业固定资产数等。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在于: 1.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包含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2. 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可以相加,表示现象在更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相加,因为相加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 平均指标的特点 1 它是一个代表性的指标,代表总体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2 它把各个单位某一标志数值的差异抵消掉,而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 加权算术平均数= ∑(各组变量值*各组次数) ∑各组次数 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1.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应该一致; 2.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3.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 4.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一)定基发展速度 地基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因此也叫“总速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二)环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如果计算的单位时期为一年,那么这个指标也称为“年速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三)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1.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哥哥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用公式表示如下: 2. 将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即可求得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此外,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常计算年距发展速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其特点是:从最初水平出发,每期平均发展速度为,经过期发展,达到最末水平。按这种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用公式如下: 累计法,又称方程法,其特点是:从最初水平出发,每期按固定的平均发展速度发展,各期计算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按这种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用公式如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从2001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用做法,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 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主要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负责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及相关工作,并组织、指导和管理各省(区、市)的消费价格调查统计工作。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 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二)随机原则:是在抽取调查单位时,完全排除认为的主观因素影响,保证每一个调查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可能的原则。就概率意义而言,又称为等可能性原则。 (三)抽样调查的特点1、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2、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3、费用低4、时效性强5、抽样调查有时是唯一的选择 概率抽样有两条基本准则: 第一,样本单位是随机抽取的;第二,调查总体重的每个单位都有一个非零的入样概率。 概率抽样按抽样过程中总体单位数是否相同,可分为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咖喱抽样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比例抽样、多阶抽样、与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样本单位数目2、总体标志变动程度3、抽样方法4、抽样组织方式 抽样误差范围估计的可靠程度:概率度越大,可靠程度越高;反之,概率度越小,可靠程度也越低。 统计分析的特点:1、数据性2、目的性3、时效性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文体的特殊性3、明显的综合性4、鲜明的实践性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1、主题要突出2、结构要严谨3、观点和材料要统一4、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通俗易懂5、要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管理机构与职责权限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其中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地方各类统计调查制度。 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法定标识至少包括:1、表号2、制定机关3、批准文号/备案文号4、有效期限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 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提出并制定,经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的。它规定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规则,其目的是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以适应对各类单位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需要。 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的行业类别、隶属关系等任何标识。这项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在银行、税务、财政、公安、统计等部门应用。单位代码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赋予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并颁发由技术监督部门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统计用区划代码 统计用区划代码由12位代码组成。在统计工作中,各级统计部门不编制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统一采用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1-6位代码组成。县以下区划代码由7-12位代码组成,按照国家标准《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1988)和国家统计 局制订的村级代码编制规则编制。 行业分类标准共分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并对每一个类都按层次编制了代码。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合并,就是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 三大产业的范围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16个中类,部门中类下又设若干小类。3个大类是: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依据。 基本单位的分类 我国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法人单位,另一种叫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非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 在非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对调查方法未做统一规定,一般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其具体范围依据调查年度的《基本单位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进行,一般小于普查年份的调查范围。国家统计局一般不对组织方式做具体规定。通常由各地区统计部门根据国家基本单位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实施。生产法增加值 生产法增加值是从生产的角度计算的增加值,即从货物和服务等生产过程中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总成果(总产出)价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转移(中间投入)价值,而得到的新增加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生产单位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它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包括转移价值和新增价值两部分。总产出等于中间投入价值与增加值之和,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总产出的计算公式为: 总产出=∑(货物*单价(含税))+∑(投入的服务*单价)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活动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的计算必须遵循以下两项原则:一是范围一致的原则,中间投入的计算范围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必须保持一致,即总产出计算到哪,中间投入也必须计算到哪;二是实际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原则,计入中间投入的价值必须是本期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已消耗掉的,由外单位提供(本单位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各种服务(运输、邮电、信贷、保险、广告、信息、咨询及技术服务等)的价值。中间投入一般是外单位的劳动成果。中间投入的计算公式是:中间投入=∑(投入的货物*单价(含税))+∑(投入的服务*单价) 批发零售业购进、销售与库存价值量统计 批发零售业购进、销售与库存价值量统计反映商品流转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主要指标为商品购进额、商品销售额、商品库存额。 商品库存额 商品库存额对于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指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金额(含增值税);对于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是指期末实际在库且归属法人具有所有权的全部商品金额(含增值税)。这个指标反映批发和零售业的商品库存情况,以及对市场商品供应的保证程度。 库存商品包括: 1)存放在本单位(如门市部、批发站、采购站、经营处)的仓库、货场、货柜和货架中的商品; 2)挑选、整理、包装中的商品; 3)已记入购进而尚未运到本单位的商品,即发货单或银行承兑凭证已到而货未到时的商品; 6 4)寄放他处的商品,如因购货方拒绝付款而暂时存放在购货方的商品; 5)委托其他单位代销(未做销售或调出)尚未售出的商品; 6)代其他单位购进尚未交付的商品。 能源统计指标按其不同的属性和计量单位分为价值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能源的价值量指标以实物量为基础,利用每种能源的单价进行计算,是实物量的价值表现形式。如能源购进量金额,是以货币单位统一计量的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能源的价值量指标。能源的实物量指标是根据各种能源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实物量指标的特点在于它能够直接反映事物的具体内容,具体表现事物的规模、水平,也就是说它能够反映各种能源的使用价值数量。能源的实物量指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以重要单位计量的“汽油吨数”、以容量单位计量的“天然气立方米数”、还有折合为标准实物量的“标准煤吨数”等。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实物量指标为主。购进量的核算原则 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已实际到达本单位; 2)经过验收、检验 3)办理完入库手续 2.“谁购进,谁统计” 3.下属情况不能计算在购进量内 1)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即使已经付款; 2)货已经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 3)经验收发现的亏吨(按验收后的实际数量计算购进量); 4)借入的,资产自用的,车间、工地上年领用今年退回的,以及加工来料(作价的除外)。 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 1.谁消费,谁统计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既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费量 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资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计算单 位产品能耗时应根据具体的指标规定将某些耗能工质包括在内) 5.企业资产的能源,凡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消费量要统计。 能源加工、转换投入 能源加工、转换是指为了特定的用途,将一种能源(一般为一次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或转换成另外一种能源(二次能源)。 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是指能源加工、转换过程所消费能源数量。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能源投入量不包括; 1.加工转换本身的工艺用能,如发癫装置的电动机用电,发电点火用燃料,通风设备用电,炼焦炉预热原 料用的焦炉煤气和设备运转用的动力等。发电厂的厂用电不作为发癫的投入统计。 2.车间用能; 3.辅助生产系统用能; 4.经营管理用能; 5.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其他生产用能。 企业财务统计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 2.企业损益财务统计。 3.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 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 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在月末、年末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状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单位从业人员包括的范围 单位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 7 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 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中暂不包括的范围 1.个体经营户 2.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 系的职工 3.从单位领取原材料,在自己家中进行生产的家庭工 4.发包给其他单位半成品加工、装卸、包装等工作使用的人员;发包给其他单位的拆洗缝补、房屋修缮、建筑 物清洗、室内外卫生清扫、装卸、搬运、短途运输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承包本单位工程或运输业务,其劳动力不由本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的农村搬运队、建筑队的人员等 5.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有计划从农村就近招用,参加铁路、公路、输油输气管线、水利等大型土石方工 程工作工程结束后立即辞退,不得调往新施工地区的民工 6.参加单位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以及大中专、技工学院和职业高中的实习生 各单位在计算从业人员时,应按“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的原则进行统计。 城镇失业率 城镇失业率指城镇失业人员数与城镇就业人数与城镇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是: 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发达国家把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并列为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三大指标。 平均实际工资 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它反映用货币工资所能实际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计算公式是: 平均货币工资与平均实际工资成正比,与诚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反比。 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指标。原则上应以通过市场交易的实际价格作为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依据。 8
本文档为【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1-11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