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

举报
开通vip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2012年九年级语文考点归纳 专题一:201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 题 型 归 纳 ? 类型一 词义理解型 ? 类型二 词义辨析型 ? 类型三  成语辨析型 ? 类型四  关联词语型 ? 类型五  综合运用型 考点分析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中考题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双音节的或者是成语,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教学目标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
2012年九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语文考点归纳 专题一:201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 题 型 归 纳 ? 类型一 词义理解型 ? 类型二 词义辨析型 ? 类型三  成语辨析型 ? 类型四  关联词语型 ? 类型五  综合运用型 考点分析 近几年中 考试题 教师业务能力考试题中学音乐幼儿园保育员考试题目免费下载工程测量项目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院感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公司二级安全考试题答案 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中考题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双音节的或者是成语,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2、学会辨析词义 3、注意词语的色彩 4、正确使用成语  5、关联词语的理解运用 型解析与训练 类型一 词义理解型 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 本  义: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 ? 引申义:指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通过推演而产生的意义。 ? 比喻义:由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 法而形成的意义。 注  意:比喻义不同于比喻句。 类型二 词义辨析型 词义辨析(包括一些近义词、同音词等),要在知同辨异方面下功夫,除了注意词义在某些方面的共同意义之外,还要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词义的细微差别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   (1)意义方面 ①意义轻重不同 ②范围大小不同。 (2)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 (3)用法方面 ①搭配对象不同 ②词性不同, 语法功能不同 类型三 成语辨析型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 (1)望文生义。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点”是修改的意思,不是“标点”)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多久 。(不是“曾经”的意思) 首当其冲: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天伦之乐:指家人团聚的欢乐。 2)形近易混。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漠不关心—漫不经心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    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滔滔不绝—络绎不绝    置之度外—置之不理 各执己见—各抒己见    津津有味—津津乐道 (3)语义重复  忍俊不禁 类似的还有: 劳苦大众民不聊生、目前的当务之急、 妄自菲薄自己、好象如坐针毡、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津津乐道地谈论着、 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等。 (4)色彩不当。 例如: (2011?浙江省金华市)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注:“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是褒义词,用在句中有误。( 溃不成军 ) ? 类似的还有: 贬            褒  无所不为      叹为观止 夸夸其谈      雨后春笋 处心积虑      势如破竹 自命不凡      一鼓作气 类型四、关联词语型 常见复句类型及其常用关联词语 ? 试卷上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 “如果……就……”  “即使……也……” ? “只要……就……”  “只有……才……” ? “无论……都……”  “除非……才……” ?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类型五、综合运用型 总结归纳: 词语运用理解是前提。 要从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入手 1.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场合、程度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 2.对于成语,一要了解其意思,二要从其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 等方面思考使用的正确与否。 3.对于关联词,首先要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还要注重其固定搭配,掌握常见的关联词。 ①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场合、程度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 ②对于成语,一要了解其意思,二要从其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 等方面思考使用的正确与否。 ③对于关联词,首先要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还要注重其固定搭配,掌握常见的关联词。 中考专题复习之———信息提炼与概括 常见题型:1. 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给新闻拟标题; 2. 阅读多则不连续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题型一:1. 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给新闻拟标题;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总结:摘取导语再压缩 提炼要素要整合 独特信息必突出 恰当简称省字数 温馨提醒:1如果材料没有导语,则需将各段关键信息提取概括,以防信息遗漏。 2如果材料的陈述对象不止一个,则针对不同的陈述对象分别提炼概括。 题型二:阅读多则不连续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方法总结: 材料信息各提取 共同话题相联系 每则材料都概括 深入本质解问题 中考记叙文复习——分析人物形象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一步 审清题干 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品质特点1(1分)+具体依据1(1分) 品质特点2(1分)+具体依据2(1分) 第二步 梳理情节 生活事件          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 第三步 具体概括 多侧面 忌笼统 第四步 标清序号 增加条理 方法总结: 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  梳理情节  具体概括  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①品质特点1(1分)+具体依据1(1分) ②品质特点2(1分)+具体依据2(1分) 题型二 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描写(根据对象)分类: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画线句子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方法探究:答案要素:  ①描写方法  +  表达效果 + 结构作用 ②修辞手法 +  表达效果 方法总结:题型二  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形象 答题思路:抓住技巧 选取角度    明确效果 具体分析 表述形式:表达技巧      +        表达效果(具体分析) 生动形象地 (传神地、巧妙地) 写出了…… (突出地) 表现了…… (性格特征或感情等 比喻、拟人 描写方法          修辞手法          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 神态描写 写作手法        结构作用 衬托、对比 欲扬先抑 过渡、照应 铺垫、伏笔 万变不离其宗 掌握方法 练习巩固  摸索提高 古诗词赏析之————赏析语言 常见考点: l 理解诗意: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等。 l 感知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其意境。 l 分析技巧 :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巧妙构思等进行评析。 l 赏析语言:词语的锤炼、名句的领悟等。 学习目标:学会赏析古诗词语言 “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定角度 1、从表达技巧角度赏析 2、从炼字角度赏析 3、从内容角度赏析 第二步:思方法 表达技巧角度 答题方法:技巧+效果+内容 +情感 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互文、双关、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3.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白描、细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用典、对比、照应、衬托、 渲染、铺垫、象征、抑扬、联想、想象等 炼字角度 : 答题方法:词意+(技巧)+效果+内容+情感 温馨小提示: l 一是重点关注动词 l 二是要关注形容词 l 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熟记常用术语 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委婉、含蓄、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质朴、自然、奔放等 议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写作系列专题复习之——如何对事例进行议论分析 对事例进行议论分析的常见问题: 1.只记叙不议论 2.议论不扣论点 方法一:正反对比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围绕论点进行论述,形成对比,进而突出论点,增强说服力。 关键词:“相反”、“反之”、“但是”、“可是”等 方法二:因果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后,对事件结果(后果)问一个“为什么”,再紧扣论点来回答原因,从而有力地证明观点。 关键词:“为什么”、“因为” 方法三:假设分析法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 “假如不这样”、“试想”、“如果”、 “那么”等 四步骤:  (两要点) 1.引述事例  2.提出假设 (要提出与事例相反的假设) 3.导出结果 (要导出与事实相反的结果) 4.点明论点 对事实论据进行议论的方法: 1.正反对比法 (“相反”、“反之”) 2.因果分析法 (“为什么”、“因为”) 3.假设分析法 (“假如”、“那么”)
本文档为【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9-15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