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歌曲创作漫谈

校园歌曲创作漫谈

举报
开通vip

校园歌曲创作漫谈校园歌曲创作漫谈 编者的话:《校园歌曲创作漫谈》一文是本刊前任主编,国家一级作曲韩贵森老师撰写的。曾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过,是作者长期从事校园歌曲教学、创作、编辑等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现在为了更好地促进校园歌曲创作与繁荣,本刊特再次刊出,供交流参考。 引言 “校园歌曲”这个名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台湾传入大陆,之后便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采用。全国许多音乐报刊纷纷开辟“校园歌曲”专栏,国内还出现了以刊发中小学、大中专学生演唱的校园歌曲新作品为主的《校园歌声》杂志。1993年文化部少儿司、国家教委基教司、中央电视台、...

校园歌曲创作漫谈
校园歌曲创作漫谈 编者的话:《校园歌曲创作漫谈》一文是本刊前任主编,国家一级作曲韩贵森老师撰写的。曾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过,是作者长期从事校园歌曲教学、创作、编辑等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现在为了更好地促进校园歌曲创作与繁荣,本刊特再次刊出,供交流参考。 引言 “校园歌曲”这个名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台湾传入大陆,之后便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采用。全国许多音乐报刊纷纷开辟“校园歌曲”专栏,国内还出现了以刊发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大中专学生演唱的校园歌曲新作品为主的《校园歌声》杂志。1993年文化部少儿司、国家教委基教司、中央电视台、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少儿艺委会还联合发起了“校园歌曲首次征集评奖活动”,获奖入选的30首歌曲如《装扮蓝色的地球》(陈镒康词,侯小声曲)、《国旗颂》(佟文西词,龚耀年曲)、《唱不完的欢乐歌》(肖树文词,韩贵森曲)、《老师最理解我》(李严词,傅馨曲)等至今仍在全国许多学校传唱。 近年来,为了适应跨世纪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孩子唱自 己的歌,让青少年获得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各种类型的校园歌曲征集活动不断开展,“校园歌曲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为了推动校园歌曲创作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需要用相关的文艺理论来加以总结,笔者作为专门从事“校园歌曲”编辑出版的音乐工作者,常常不能不思考许多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比如什么是校园歌曲?校园歌曲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别的歌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在创作上有哪些特有的技法和要求…… 下面,我想就上述一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与读者朋友、老师们、同学们共同切磋,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广泛关注。 校园歌曲的界说 什么是校园歌曲?这是创作者、演唱者、欣赏者、编辑出版者以及教学者等应首先弄清楚的问题,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词典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刊,关于对“校园歌曲”的解释大约有以下几点: 1、《中外著名歌曲欣赏》(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的解释是“7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青年学生对社会上矫揉造作的流行歌曲很不满。一些音乐素养较好的大学生,自己写词谱曲,歌词大部分是描述青年人的生活,抒发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情思。曲调一般较简朴,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 由于这类歌曲是从学校流传到社会上的,所以人们称之为校园歌曲”。 2、《音乐知识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则直接解释道:“校园歌曲就是指台湾青年学生们自己创作、编写、演唱和伴奏的歌曲。”同时还说明“这个名称由台湾杂志社1978年4月首先创用,以后也称‘校园民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以及‘创作歌谣’等”。 3、《亲情真情――关于当前少儿歌曲创作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95年第六期)一文认为“校园歌曲一般指适合大、中、小学生演唱的歌曲”。 以上这些解释的优点是:①前两种能帮助人们了解“校园歌曲”这个名称产生的背景以及此类歌曲的一般特点。②第三种指明了校园歌曲的对象是大、中、小学生,并强调要“适合大、中、小学生演唱”。但由于我们所指的“校园歌曲”已远远超出了“台湾”“青年学生”“70年代创作”等范围,因而前两种解释显得特别“狭义”。而这些解释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下定义”(界说)。逻辑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叫概念的内涵,以判断形式出现揭示概念内涵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叫“定义”(或界说)。上述各种解释并没有明确地揭示出“校园歌曲”这个概念的内涵,因此它的外延也让人产生了一些疑问: 第一,如果以“学生创作、从学校唱到社会,人们都如 此称之”作为定义概念来给“校园歌曲”下定义,就会给人造成一种误解,那就是其他专业、业余词曲作者创作的,如1993年“中国校园歌曲”征评入选的作品(如《校园的风》、《上学歌》等)就不能称之为“校园歌曲”了,因为作者不是学生,也不是从学校唱到社会上去的,而且如果这个“定义”成立的话,还会误解为凡校园里的人写的和唱的歌曲就是“校园歌曲”了。 第二,如果以“表现了青年人的生活、思想感情、曲调简朴”来下定义,似乎可以让人认为这类歌曲就是“校园歌曲”了,但这里仍有一个逻辑问题,因为青年人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校园青年外,还有农村青年、部队青年,以及工厂机关青年等,显然“校园歌曲”不可能表现所有“青年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如果真如此,那么表现少儿学生“生活、思想感情”的歌曲岂不统统不算“校园歌曲”了吗!显然仅仅以某个年龄段歌曲的特点来界说校园歌曲也是不准确的。 第三,如果“校园歌曲就是指台湾青年学生70年代中期以来创作的那些歌曲”,那么这种时间、地域、群体的限制会使“校园歌曲”这个词语的涵盖变得非常的狭小,这与中国校园歌曲创作演唱的实际情况相距太远。事实上我国校园歌曲创作演唱等实践活动并非只存在于台湾,也并非70年代才开始,只不过以往没有使用“校园歌曲”这个名称罢 了。早在20世纪初叶,我国从“学堂乐歌”起就开始了“校园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活动,从沈心工的《体操――兵操》(1902年)到李淑同的《春游》,从聂耳的《毕业歌》到贺绿汀的《清流》,从周郁辉、寄明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到乔羽、刘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这些地地道道的学校歌曲如果按上述狭义的解释就不算“校园歌曲”了。而对我国“学校歌曲”与“校园歌曲”两个名称实际已互相通用的情况,需要对“校园歌曲”有一个广义的解释。 第四,以“适合大、中、小学生演唱”作“校园歌曲”的内涵,较前面几种解释有了一定合理性,但也有不妥之处。因为许多优秀的革命歌曲、军营歌曲、乡村歌曲、工矿歌曲,通俗歌曲也都适合学生演唱,如《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游击队歌》就曾做过小学和初中的音乐教材,而前者是乡村题材的四川民歌,后者则为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适合学生,也适合工人、农民、士兵等演唱。《祝你平安》、《爱的奉献》、《弯弯的月亮》等也非常适合大中学生演唱,但它们则是优秀通俗歌曲。因此以是否适合学生演唱,作为下定义的依据也不理想。 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歌曲呢? 我认为要界说“校园歌曲”这个概念,应该重温一下逻辑学的一些知识,即:“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一类对象撇开其非特有的属性,抽出其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特有属性 为一类对象所共有,反映着一类对象的本质。”(引自《中学 语文教师手册》逻辑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校园歌曲”有很多属性,但为“校园歌曲”所共有的,反映着这一类对象的本质的不是“校园里的人写的唱的”“表现青年人生活思想情感”等等,而“校园歌曲”的特有属性应该是:反映校园生活,主要表现校园里的学生(或老师)的 生活思想感情并与教育密切联系,其内容和艺术表现形 式(词曲等)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为什么这些才 是校园歌曲的属性呢?理由如下: (一)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毫无疑问,歌 曲艺术也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歌曲所直接描写、歌唱的生活现象――题材也就具有多样性。校园歌曲所主要反映的生活显然不可能是军营生活、乡村生活、企业生活等,而是学校范围里的生活。 (二)校园歌曲所表现的主要对象――学生是一个包含了 儿童、少年、青年的群体,由于年龄层次的差异,他们在生理、心理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其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均有明显的不同。“校园歌曲”在具体的创作中就不 能不考虑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其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如歌词语言表达,旋律的音调,节奏、音域、调式、调性等)也就必须与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如为小学一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学生创作的歌曲《上学歌》,表现了刚入学的孩子好学上进、 愉快舒心的思想情感。歌词通俗明白、曲调简洁明快、音域一个八度内、五声宫调式,特别上口,每当孩子们唱着“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时,就会着迷和动情。但是中学的少年儿童们却对这首歌不屑一顾,让他们唱会被认为是贬低和不尊重,同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词含义深刻,音域达十二度,曲调婉转动听,是一首特别受大中学生欢迎的优秀的抒情性校园歌曲,若拿去教低年级小学生唱,他们难以理解,也唱不下来。 其他成人歌曲,虽然也要考虑各自的特点,但就歌曲要适应不同年龄段特征的要求来说均没有象“校园歌曲”那样强烈。一首《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工人歌曲各种年龄层次的工人都能唱。一首《我是一个兵》的军营歌曲,新老战士都爱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农村题材的抒情歌曲更为农民群众所喜爱。而校园歌曲却难以做到让幼儿学生、儿童学生、少年学生、青年学生都能接受。所以说“歌曲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要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也就成了校园歌曲的另一个“特有属性”。近年来全国许多“校园歌曲征集评比”活动均要求在作品上注明适合哪一个年龄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就是考虑到了“校园歌曲”的这个“特有属性”。 另外,由于教师与校园、与教育、与学生密不可分,我 认为把“教师歌曲”划分到“校园歌曲”的范围内比较合适。(当然也可能有别的划分法)。 以上分析得知了“校园歌曲”这个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根据逻辑学界说(下定义)的方法,于是可以给“校园歌曲” 下这样的定义: 校园歌曲就是指反映校园生活,主要表现学校学生(或教师)的生活思想感情并与教育密切联系,其作品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的歌曲作品。这是歌曲体裁的一种。 这里还须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儿童和青少年均在学校受教育,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实际上一般也就反映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校)等校园里的学生 的思想感情,具有了“校园”“教育”“年龄适应性”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儿童歌曲、青少年歌曲实际上就是校园歌曲。比如郭沫若、马思聪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管桦、李群 的《快乐的节日》、李幼容、寄明的《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但又不能说一切少儿歌曲都是校园歌曲,例如电影《少年犯》的插曲《心声》,表现的是少年罪犯思恋亲人并决心 重新做人的思想感情,也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但与普通学校里的少年则有本质区别,虽然是首好歌曲,但却不是校园歌曲。又如电视剧《济公》的插曲虽然用童声伴唱,但这与校园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故也不能称之为“校园歌曲”。 总之“校园歌曲”中可包含少儿歌曲,但少儿歌曲不等于就是“校园歌曲”。 另外象《同桌的你》这首歌,仔细读读歌词:“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曾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从歌词所反映的内容看,绝不是在校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而是离开校园多年的成年人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和思念之情的表达,严格说不能算上述定义中的“校园歌曲”。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更与校园生活关系不大,因为“分给我烟抽……说起的女孩……刻在墙上的字……没人能擦去。”等这些内容实在看不出与现实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有什么联系,故更不能称为“校园歌曲”。(有人称此类歌曲为“校园民谣”,可能有些道理)。(待续)
本文档为【校园歌曲创作漫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9-06-03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