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究礼仪

讲究礼仪

举报
开通vip

讲究礼仪一、讲究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礼仪源远流长,世代相传,讲究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我国的“礼”起源,是我国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鉴于夏商倚重“天命鬼神”导致灭亡的深刻教训,周公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张“德”“孝”、并“制礼作乐”以“礼乐”治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主要原因是“不仁”。提出“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对周礼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创建了独特...

讲究礼仪
一、讲究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礼仪源远流长,世代相传,讲究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我国的“礼”起源,是我国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鉴于夏商倚重“天命鬼神”导致灭亡的深刻教训,周公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张“德”“孝”、并“制礼作乐”以“礼乐”治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主要原因是“不仁”。提出“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对周礼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教育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出两个“四教”:诗、书、礼、乐;文、行、忠、信;孟子继承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性善论”,实行“仁政”的主张,把人的基本德行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把人际关系准则概括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尊民以礼”、“劝学兴礼”,以儒家思想治理社会,建立一整套社会规范制度,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制礼活动;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他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我国民族礼仪从形成到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儒家经典中的《孝经》《礼记》是两部重要的礼仪著作。是中国人为人做人的基本伦理规范的纲领经典。《孝经》是孔子融六经之精华,写出的一部“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他论述了古代孝道和孝治思想,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异的道德准则。孔子在开宗明义章,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并将“孝”分成五等级,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和庶人之孝。“孝道面前人人平等,孝道面前人人有则”,并对各类的孝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规范和礼节。 《礼记》既记载古代君王封国、爵禄、职官、祭祀、丧葬、刑罚、选拔官吏等方面的制度,也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先秦关于各种礼义制度的言论,还记录做人的言谈举止的一些具体的礼仪规范。如“尊长于己逾等,不敢问其年。”就是尊长者的辈分比自己高,就不能询问他的年龄。“遇于道,见,则面,不请所之。”就是在路上尊长者,如果看见自己,就上前去和他拜见,但不要询问他到哪里去。“请见不请退。”即可以请求与尊者见面,见面之后却不能主动请求离开。“不窥秘,不旁狎,不道归故,不戏色。”即不窥探别人的隐私,不随便与人亲近,不说别人过去的错误,不要有嬉笑不庄重的神态。还有“受立,授立,不坐。”就是站着接受人家东西,送东西给人家也站着,不跪着接受东西和送东西给人家。等等。 我国不仅有比较系统的民族礼仪规范,而且逐步形成“崇礼”风尚。如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 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康熙61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 为保障崇礼风尚固化,历代皇帝采取褒奖孝行、劝民礼仪的各种举措。汉文帝时,昭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谨信”。此外,严惩不孝。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综上可见,中华民族礼仪,如前源流水,纵贯百代,已经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和做中国人的美德,他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是我们今天民族礼仪存在、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二、礼仪教育是培养现代合格中国人的社会重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礼仪教育逐步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新世纪以来,明礼诚信纳入国民道德建设纲要,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写进中小学生守则,成为中小学生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民族礼仪修养水平也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五四运动对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全面否定,以及文化大革命将礼仪规范作为“四旧”横加扫除,礼仪被视为是做人的小节。就是这种“小节无害论”,毒害了几代人……由于中华魂、中华根的教育缺失的太久、太多,致使很多中国人的形象离合格中国人的规范差距很大,与大国形象标准要求距离很远。表现在未成年人身上是:不懂礼貌,不讲礼仪,走没有走样,坐没有坐样,站没有站像,简单说就是“没人形”,在家不知孝敬父母,不知如何接人待物;在学校不知尊敬师长,不知爱护小同学;在公共场所不讲文明礼仪,满口脏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司空见惯;在国内外旅游,不懂个人礼仪,不懂交往礼仪,随即可见…… 对上述这些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作为国家教育部门过去一直重视不够,没有制定出一个权威的整体的指导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与纲要。作为学校也一直是没有一个基本的礼仪规范要求和评价监督机制,往往是采用号召式、活动式、运动式开展礼仪教育,或者就礼仪抓礼仪,单一推进,紧一阵松一阵,常常流入形式。作为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做人问题更加忽视,对礼仪行为如何不大关心,让孩子任性发展,致使当今独生子女成为了家中小皇上、小公主、小霸王…… 孝为德之本,礼为德之形。讲究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做中国人的标志形象,铸本塑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重要目标与任务。作为中国学校教育不讲究文明礼仪,忽视文明礼仪教育,是缺乏中华魂与中华形的不科学、不健康、不完全的教育。 中华民族礼仪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用。一是保证道德仁义的施行。《礼记》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可见礼仪对思想道德教育是多么重要。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实施的保证。我们开展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教育20年的学校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凡是传统美德教育搞的好的学校其文明礼仪教育也很出色。礼仪教育搞的好的学校,其孝道、感恩的传统美德教育也搞的很好。可是当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一般只强调包括五因素,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将礼仪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我们建议文明礼仪教育应当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没有礼仪的人不能算是有道德的人。 二是保障社会和谐安定。如“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途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可见礼仪的作用是多么重要,礼仪是立国之本,立政之本,立企之本,立家之本。社会上有了礼仪,就有了秩序,有了稳定,有了和谐。没有礼仪就没有了秩序,就要混乱,势必就没有了安定,没有了幸福。作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礼仪就不成为其学校,不成为其班级。建设和谐校园无从谈起。 三是规范人、提高人的修养。“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取鹿。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讲究礼仪是中国人的美德。是中国人的仪表形态。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又文质彬彬,谦虚礼让,必然有很多人愿意与之交往、合作,实现合作共赢;若果一个人满腹经纶,缺乏礼仪,对人傲慢,来而无往,骄奢淫逸,就没有人愿意与之交往,就没有人愿意与之合作,他就会陷于孤家寡人一事无成的境地。所以一个有修养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得礼仪,讲究礼仪的人。礼仪是成功人士的真谛,是正人君子修养的必要。 儒家礼仪经典文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对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传统美德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影响如同日月经天,贯通百代,永垂不朽。礼仪教育具有无穷的力量。跨入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世界上第一个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于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中,将“明礼”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提出来,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德崇礼的优良传统。相继,国家领导人又通过党的十六大报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实施纲要》、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日前,国家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可见,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呼唤,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关切,应当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三、科学实施中小学礼仪教育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应正确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荀子说“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中国古代《孝经》《礼记》是关于礼仪的著作。礼记的内容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教育、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礼记》在丧服四制中,阐明了据以制定的四项原则。“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智也。仁义礼智,人道具矣。”就是四种原则,有亲情原则,有义 礼原则,有节制原则,有权变原则,都是依据人情制定的。亲情是仁的表现,义理是义的表现,节制是礼的表现,权变是智的表现。有了仁义礼智信,人类的道德规范就具备了。 中国古代礼仪礼制礼节具有规范性、系统性、民族性,是中华民族礼仪的传统与特色。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教育部提出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学习、传承古代礼仪之中就应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正确理解、科学把握,既不忘记民族性的继承,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对那些旧礼仪,旧形式,如孝道教育中的三年守庐尽孝的礼仪规定,就已经失去意义了。大可不必全部教授给学生。 (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要组成。礼仪教育对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体现与保障作用。不要就礼仪教育进行礼仪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必须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捆绑一起进行。单纯礼仪教育缺乏实效性、持久性。从古代礼仪发展看,历来都是礼与仁义智信结伴而行的。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的实践来看也是这样。20年来,我们将文明礼仪作为重要传统美德内容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实践证明,礼仪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重要要组成部分。因为美德需要礼仪表达,礼仪表达需要美德支撑。如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如何表达孝敬父母之情意,就需要有一定的礼仪规范的行为去表达。没有必要的礼仪行为怎么能体现你具有孝敬父母的行为呢?所以,孝道教育必须与礼仪教育紧密结合,不能分离。《弟子规》是孝道教育的最好蓝本。里面的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中的“勿缓”、“勿懒”就是对父母尽孝的礼仪规范。父母呼、命,你做到不懒、不缓就是做到孝敬了。还如平日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则面”等这些都是关于孝敬父母的礼仪礼节。做到了就是在行为上表达孝心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很多德目,如尊师敬长、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谦虚礼貌、勤劳节俭、爱国爱民等既是做人的传统美德教育要求,也是做人的文明礼仪教育的规范。所以,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一定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进行,纳入传统美德教育规划之中一起运作;而传统美德教育也一定要与文明礼仪教育紧密结合,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只有两者捆绑结合,才有大推力,大拉力,大实效,大结果。 (三)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应坚持创建系统有效的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 如何将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课堂、内化为学生的习惯与行为,必须探讨有效的文明礼仪教育的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在传统美德教育中探讨的运行模式,各地对礼仪教育都是可以再实践与创新的。如教师方面的教授模式。有:礼仪课讲授模式、学科渗透课模式、艺术表达模式。艺术表达模式,就是运用各类艺术的相关功能,唱、画、写、演综合运用的模式。学校经常应用的艺术模式有:音乐教育模式、美术教育模式、书法教育模式、剪纸教育模式、课本剧教育模式等等。艺术表达模式的程序:模仿—审美—立美—创新。 侧重学生方面的学习模式。有:角色体验模式、诵读经典模式、网络学习模式。网络对现实空间的各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模式有延伸、支撑的作用。具有积累、存储、扩大、提速、引领、教育的先进功能。 侧重教师与学生方面的活动模式。有:主题活动模式、节日利用模式、内容结合模式。内容结合模式形式有:内容结合,就是将同类德育内容结合一起进行;内容整合,就是将多个德育内容,按着培养目标的要求,整合一起,同时间运行。学校可以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养成教育、节日活动、常规管理、国内外重大时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建设、师德建设等相结合。 侧重教、学、管方面的综合模。有:工程系列模式、综合运行模式、环境陶冶模式。环境陶冶模式,就是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形式。包括显性环境、隐性环境,具体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陶冶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运用这种模式,应注意对环境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优化、营建,创造优良的德育文化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构区域保障机制。机制是多方面的,有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坚持制度创新,主要是根据文明礼仪教育的结构及其与德育和整体教育的关系,建立的一种使礼仪教育功能有效发挥和运行的保障机制。如目标导向、内容架构、组织网络、制约完善、主题活动、队伍建设、社会参与等机制。每个机制在整体中都有各自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每一机制的作用,才能提高礼仪教育的整体的功效。实践中有的学校提出“行孝"的“十要求”,即: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听从父母的教导,不顶嘴、不发脾气,不让父母生气。上学时要和父母说再见,放学回家告诉父母我回来了。平时出入家庭要和父母打招呼,外出要告诉父母地点时间免得亲人挂念。吃饭时要等父母一起吃,好菜要先让父母吃,还要为父母盛饭。父母下班要为父母倒茶、拿鞋,让父母休息。记住父母生日,到时向父母表示祝贺,并做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父母不舒服要主动问候,生病时要为他们端水送药。不向父母提过高的要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尽力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十条要求既是道德教育,也是礼仪规范教育,具体明确。 有了机制,有了规范标准,还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反复抓,抓反复,使之养成自觉,形成习惯。 (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应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大环境 孟母三迁故事,告诉我们环境教育与建设至关重要。文明礼仪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家庭、社区礼仪教育对学校礼仪教育具有保障作用。所以学校进行礼仪教育要与家庭、社区紧密结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以及区规民约的建设,达到教育、行动、要求、规范的一致性,齐抓共建,形成良好的民风、校风、民风。 如何建设良好的道德大环境,一是教师、家长、领导带头,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评价监督机制。三是发挥媒体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总结、宣传、推广、保护文明礼仪教育的典型。形成讲文明礼仪光荣,不讲文明礼仪可耻的风尚,形成好的有人夸,坏的有人抓的良好局面。我们坚信,只要全学校、全家庭、全单位、全社会共同努力,一个良好的校风、家风、社风一定会建成。
本文档为【讲究礼仪】,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37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1-22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