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笔记(重要)

初中物理笔记(重要)

举报
开通vip

初中物理笔记(重要)初中物理笔记(重要) 赠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姓名: 第十三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姓名: 一、宇宙?银河系?太阳系(有 大行星)?地球 (在太阳系的第 轨道上) 1、物体由 组成,物质由 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 微粒;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用 单位来表示(大小约为0.3-0.4nm)。 说明:(1)1 nm= m (2)1 m= nm 附:练习: 20nm= = m; 30m= = nm 二、物质三态的性质:(三态即为 态 、 态 、 态 ) 1、原因: (1)固体:分...

初中物理笔记(重要)
初中物理笔记(重要) 赠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姓名: 第十三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姓名: 一、宇宙?银河系?太阳系(有 大行星)?地球 (在太阳系的第 轨道上) 1、物体由 组成,物质由 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 微粒;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用 单位来表示(大小约为0.3-0.4nm)。 说明:(1)1 nm= m (2)1 m= nm 附:练习: 20nm= = m; 30m= = nm 二、物质三态的性质:(三态即为 态 、 态 、 态 ) 1、原因: (1)固体:分子排列 ,粒子间有 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 和 。 (2)液体:分子 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 ,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 ; 液体有确定的 ;没有确定的 ,具有 性。 (3)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 ,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 , 易被压缩, 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具有 性。 说明:A、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法, B、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 变小。 C、对多数的物质来说~体积是变 ,少数的体积是变 ,如: 凝固为 , 三、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结构和 系相似 (带正电) 原子 (不带电) 由 组成 (核外) (带负电) 1 物理笔记 四(实验: 1.方法: 2.扩散: 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1) , (2) ; 说明:扩散是 的, 施加外力 五(实验: 1.方法: 2.结论: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 说明:(1)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 运动。 (2)分子运动程度 有关。 六.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r表示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 - 10 1. r = 10 m , 引力 斥力,合力为 ; - 10 2. r < 10 m , 引力和斥力同时 , 力变得更大, 力起主要作用。 - 10 3. r > 10 m , 引力和斥力同时 , 力变得更小, 力起主要作用。 - 9 4. r > 10 m , 引力和斥力两个力变得 ,几乎为 ,可以忽略不计。 说明: 分子间的作用力: 1. 1)分子间有 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 (2)分子间有 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2.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于引力。 证明:分子间存在: 力 3.固体很难被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于斥力。 证明:分子间存在: 力 七.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 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 地做 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力。 二、 内能 一(内能:物体内部 分子热运动的 能和分子 能的总和叫内能。 即: ; 说明: 物体都具有内能,而物体 机械能。 二. 实验: 结论: . 物体,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温度越高,内能越 ; 说明:物体内能增加,温度 升高;如: ; 2 物理笔记 三(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 .-----. ( ) 2. .----- . ( ) 3. .----- . ( ) 说明:当物体的温度、质量相同时,内能最大的为 ;其次为 ;最小为 ; 四~实验: 1.,1,现象: ; ,2,原因: 被压缩~内能 ~温度 ~达到棉花的 。 ,3,结论: ; ,4,实质: 能转化为 能 ; 2. ,1,现象: ~ ,2,原因: 推动塞子时~内能 ~ ,3,结论: ; ,4,实质: 能转化为 能 ; 五、热传递: 从 温物体传递给 温物 体或 物体从 温部分传递给 温部分的过程。 1.条件:存在 ; 2.结果: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 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 的多少叫热量 说明:(1)因为热量是一个 量;所以只能说物体 或 热量, (( 而说 或 多少热量的说法是 的)。 (2)单位: 。 六.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和 , 说明:1.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2.做功和热传递可以用来 内能的变化, 3.做功实质是能的 ,而热传递实质是能的 , 3 物理笔记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 1.概念: 叫做这种 物质的比热容。 2.公式:c= ; 即: 说明: (1)热量Q的单位是: ;质量m的单位是: ; 温度?t的单位是: ; 比热容c的单位是: ,读作: 。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它与热量、质量、温度、形状、位置 ,只与物质 和 有关 (详见课本比热容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 (3)水的比热容是:c=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应用: , , 说明: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 的物质无论升高的或是降低的温度都比较小,如:沿海地区昼夜温差 ~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 , 实验,: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10 2 水 2 0(2 10 4 3 0(1 10 1 煤油 4 0(2 10 2 (1)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 物理笔记 二(热量的计算: 1.公式: = ; 即: (1)Q= = ; 吸 (2)Q= = ; 放 说明: Q是吸收热量; Q是吸收热量; c 是物体比热容; 吸放 m是质量; t 是初始温度(初温); t 是后来的温度(末温); 0 ?t变化的温度: 吸热时 Δt = t - t 0 放热时 Δt = t-t 0 2.烧水问题: 3.比例: ; 4.热平衡(末温t相同) ; 即: ; 计算题: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需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500g的铝锅中放有2kg水,把它们从20?加热到刚好100?,求水和铝锅共吸收多少热量, 3..质量为3kg的水,温度从80?冷却到10?,放出多少热量? 4.将质量为500g, 温度为 200?的铁块投入质量为2kg, 温度为20?的水中,求最后水的温度(假设不与外界发生传递) 5 物理笔记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一 热机 一(内能的利用: 和 二.热机:利用 来 的机器; (一) 实验P135 1.现象:塞子 ;管口有 ; 2(结论: ?燃料燃烧:把燃料的 能转化为 能, ? 做功: 能转化成 能。 (二) 内燃机:燃料在 燃烧,产生 温 压的燃气,燃气推动 做功。 1.常见内燃机: 机和 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具体课本P136 (1)、 冲程;(汽油机吸入 ,柴油机吸入 )( ) (2)、 冲程;( 能转化为 能);( ) (3)、 冲程;( 能转化为 能);( ) (4)、 冲程;. 带走的能量最多( ) 说明: A(一个循环有 个冲程~做功 次~曲 轴转 周~活塞往复 次, B(这4 个冲程中~只有 冲程对活塞做功~其它 3 冲程是靠飞轮的 来完成的。 C.启动时 靠外力 二 热机的效率 一.热值( ) 1定义: ,叫燃烧的热值。 2.公式: (固、液体)或: (气体) 变形公式:(1)求质量(或体积): (2)求热值: ; 3. 单位: (固、液体)或: (气体); 说明:,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 ~它与热量、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 ~ 只要物质 和 相同~热值就相同。 (2)意义:,酒精的热值是: ,: , 6 物理笔记 二、有效利用率 【一】锅炉有效利用率:炉子 与燃料 放出的热量之比 1. 公式: ; 说明: (1)Q = = ;(2) Q= 或 ; 吸放 2.提高锅炉效率的方法: A. ; B. ; 7练习: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4kg的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J/kg] 试求:(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 (2)4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二】热机的效率:用来做 的那部分能量和 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1.公式: ; 说明: (1)W= 或 , ; 有用 (2) Q= 放 (3)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练习: 1(已知一辆汽车,行了5km消耗了500g汽油,假设当时车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受到的阻力 7为2000N, 求汽车的效率? (汽油的热值是:4.6×10J/kg, ) 2. 质量1000kg的直升机在50s内由地面匀速上升到900m高空消耗了汽油500g, 求直升机的效率?(汽油的热值是:4.67×10J/kg, g=10N/kg) 7 物理笔记 2(热机效率低的原因: (1) 带走大量的能量( ) ;[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克服 做功(方法: ); (3) 损失 (方法: ); 3.使用气体燃料的好处: (1)从环保角度来说:优点是: ; (2)从热学角度来说:优点是: ;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 ,也不会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 二、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1)摩擦生热, 能转化为 能;(2)发电机发电, 能转化为 能; (3)电动机工作, 能转化为 能;(4)植物的光合作用, 能转化为 能; (5)燃料燃烧, 能转化为 能。 (6)电热壶 能转化为 能 (7)人运动身体发热: 能转化为 能 (8)畜电池 充电: 能转化为 能; 供电: 能转化为 能 (9)水果电池供电: 能转化为 能 (10)气体被压缩 能转化为 能 (11)气体膨胀 能转化为 能 (12)电灯: 能转化为 能 .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 ? ; ? 。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 8 物理笔记 为了研究物质m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1 m=100g 表2 m=200g 12 时间/分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温度/?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0 1 2 3 4 5 6 7 8 8 (1)分析比较表1、表2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 ;(选填“相同”“不同”)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第十七章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 能源家族 一(能源:能为人类提供 的物质资源。 二(化石能源: 、 、 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叫化石能源。 三(分类: 1.获取方式: (1) 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核能等) (2) 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2.能否再生: (1) 再生能源: 可能在 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如: ; (2) 再生能源: 可以在自然界里 地得到补充。 如: ; 3.普及程度: (1) 能源:如: ; (2) 能源:如: ; 说明:发达国家~核能已成是 能源。 9 物理笔记 二、核能 一(核能: 的 或 时产生的能量。 1.裂变:用 轰击比较 的原子核,使其发生 ,变成 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1) 反应: 的裂变。(分可控制和不可控制) (2)应用: ( 控制)[ 核心: ]、 ( 控制)。 2.聚变:质量较 的 ,在 下 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1)应用: ; ; 三、太阳能 一( 太阳—巨大的“ 能火炉” (地球能源之母,内部发生的反应是: ) 二(太阳能的利用: 1、利用 加热; 2、利用 发电。 说明:当今世界解决能源主要的出路是: 能和 能; 三(太阳能的优点:1. ;2. 。 3. ; 4 四(太阳能的缺点:1. ;2. 。 3. ; 四、能源革命 一(第一次能源革命: 的利用,( 为主要能源。) 二(第二次能源革命: 代替人类,(由柴薪向 能源转化)。 三(第三次能源革命:以 能为代表。 说明:1.核能比火电的优点: ; ; 2.电能(最的能)的优点: ; ; 四(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 性。 五、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出现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1 ; 2. ;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1. 和 的加剧。 2. 和 化。 三(未来的理想能源:(是 能) 1、必须足够 ,可以保证 使用; 2、必须足够 ,使 数人用得起; 3、技术必须 ,可以保证 规模使用; 4、必须足够 、 , 环境。 10 物理笔记 第十六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姓名: 一(实验: 1.方法: ; 2.扩散: 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1) , (2) ; 说明:扩散是 的, 施加外力 二(实验: 1.方法: ; 2.结论: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 说明:(1)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 运动。 (2)分子运动程度 有关。 三.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r表示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 - 10 = 10 1. r m , 引力 斥力,合力为 ; - 10 2. r < 10 m , 引力和斥力同时 , 力变得更大, 力起主要作用。 - 10 m , 引力和斥力同时 , 力变得更小, 力起主要作用。 3. r > 10 - 9 4. r > 10 m , 引力和斥力两个力变得 ,几乎为 ,可以忽略不计。 说明: 1.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 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2)分子间有 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2.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于引力。 证明:分子间存在: 力 3.固体很难被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于斥力。 证明:分子间存在: 力 四.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 组成;分子间有 ;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 地做 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力。 二、 内能 一(内能:物体内部 分子热运动的 能和分子 能的总和叫内能。 即: ; 说明: 物体都具有内能,而物体 机械能。 二. 实验: 结论: 物体,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温度越高,内能越 ; 说明:物体内能增加,温度 升高;如: ; 三(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1 物理笔记 1. ----- ( ) 2. ----- ( ) 3. ----- ( ) 说明:当物体的温度、质量相同时,内能最大的为 ;其次为 ;最小为 ; 四~实验:P129 1.,1,现象: ,2,原因: 被压缩~内能 ~温度 ~达到棉花的 。 ,3,结论: ; ,4,实质: 能转化为 能 ; 2. ,1,现象: ~ ,2,原因: 推动塞子时~内能 ~ ,3,结论: ; ,4,实质: 能转化为 能 ; 五、热传递: 从 温物体传递给 温物 体或 物体从 温部分传递给 温部分的过程。 1.条件:存在 ; 2.结果: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 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 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说明:(1)因为热量是一个 量;所以只能说物体 或 热量, (( 而说 或 多少热量的说法是 的)。 (2)单位: 。 六.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和 , 说明:1.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2.做功和热传递可以用来 内能的变化, 3.做功实质是能的 ,而热传递实质是能的 , 三、比热容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1 m=100g 表2 m=200g 12 时间/分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12 物理笔记 温度/?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0 1 2 3 4 5 6 7 8 8 (1)分析比较表1、表2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 ;(选填“相同”“不同”)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一.比热容( ): 1.概念: 叫做这种 物质的比热容。 2.公式:比热容 = ; 即: 说明: (1)热量Q的单位是: ;质量m的单位是: ; 温度?t的单位是: ; 比热容c的单位是: ,读作: 。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它与热量、质量、温度、形状、位置 , 只与物质 和 有关 (详见课本比热容表格) (3)水的比热容是:c=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应用: , , 说明: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 的物质无论升高的或是降低的温度都比较小,如:沿海地区昼夜温差 ~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 , 二(热量的计算: 1.公式: = ; 即: (1)Q = = ; 吸 (2)Q= = ; 放 13 物理笔记 说明:Q是吸收热量; Q是吸收热量; c 是物体比热容; 吸放 m是质量; t 是初始温度(初温); t 是后来的温度(末温); ?t变化的温度; 0 2.烧水问题: 3.比例: ; 4.热平衡(末温t相同) ; 即: ; 计算题: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需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500g的铝锅中放有2kg水,把它们从20?加热到刚好100?,求水和铝锅共吸收多少热量, 3..质量为3kg的水,温度从80?冷却到10?,放出多少热量? 4.将质量为500g, 温度为 200?的铁块投入质量为2kg, 温度为20?的水中,求最后水的温度(假设不与外界发生传递) 四、热机 一(内能的利用: 和 二.热机:利用 来 的机器; (一) 实验P135 1.现象:塞子 ;管口有 ; 2(结论: ?燃料燃烧:把燃料的 能转化为 能, ? 做功: 能转化成 能。 (二) 内燃机:燃料在 燃烧,产生 温 压的燃气,燃气推动 14 物理笔记 做功。 1.常见内燃机: 机和 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具体课本P136 (1)、 冲程;(汽油机吸入 ,柴油机吸入 )( ) (2)、 冲程;( 能转化为 能);( ) (3)、 冲程;( 能转化为 能);( ) (4)、 冲程; 带走的能量最多( ) 说明: A(一个循环有 个冲程~做功 次~曲 轴转 周~活塞往复 次, B(这4 个冲程中~只有 冲程对活塞做功~其它 3 冲程是靠飞轮的 来完成的。 C.启动时 靠外力 三.热值( ) 1定义: ,叫燃烧的热值。 2.公式: (固、液体)或: (气体) 变形公式:(1)求质量(或体积): ; (2)求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3. 单位: (固、液体)或: (气体);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 ~它与热量、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 ~ 说明:,1 只要物质 和 相同~热值就相同。 ,2,意义:,酒精的热值是: ,: , 四、有效利用率 【一】锅炉有效利用率:炉子 与燃料 放出的热量之比 1.公式: ; 说明: (1)Q = = ;(2) Q= 或 ; 吸放 2.提高锅炉效率的方法: A. ; B. ; 7练习: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4kg的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J/kg] 试求:(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 (2)4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15 物理笔记 【二】热机的效率:用来做 的那部分能量和 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1.公式: ; 说明: (1)W= 或 , ; 有用 (2) Q= , 放 (3)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练习: 1(已知一辆汽车,行了5km消耗了500g汽油,假设当时车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受到的阻力 7为2000N, 求汽车的效率? (汽油的热值是:4.6×10J/kg, ) 2. 质量1000kg的直升机在50s内由地面匀速上升到900m高空消耗了汽油500g, 求直升机的效率?(汽油的热值是: 74.6×10J/kg, g=10N/kg) 2(热机效率低的原因: (1) 带走大量的能量( ) ;[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克服 做功(方法: ); (3) 损失 (方法: ); 3.使用气体燃料的好处: (1)从环保角度来说:优点是: ; (2)从热学角度来说:优点是: ;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6 物理笔记 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 ,也不会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 二、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1)摩擦生热, 能转化为 能; (2)发电机发电, 能转化为 能; (3)电动机工作, 能转化为 能; (4)植物的光合作用, 能转化为 能; (5)燃料燃烧, 能转化为 能。 (6)电热壶 能转化为 能 (7)人运动身体发热: 能转化为 能 (8)畜电池 充电: 能转化为 能; 供电: 能转化为 能 (9)水果电池供电: 能转化为 能 (10)气体被压缩 能转化为 能 (11)气体膨胀 能转化为 能 (12)电灯: 能转化为 能 第十七章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 能源家族 一(能源:能为人类提供 的物质资源。 二(化石能源: 、 、 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叫化石能源。 三(分类: 1.获取方式: (1) 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核能等) (2) 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2.能否再生: (1) 再生能源: 可能在 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如: ; (2) 再生能源: 可以在自然界里 地得到补充。 如: ; 3.普及程度: (1) 能源:如: ; (2) 能源:如: ; 说明:发达国家~核能已成是 能源。 二、核能 一(核能: 的 或 时产生的能量。 1.裂变:用 轰击比较 的原子核,使其发生 ,变成 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1) 反应: 的裂变。(分可控制和不可控制) 17 物理笔记 (2)应用: ( 控制)[ 核心: ]、 ( 控制)。 2.聚变:质量较 的 ,在 下 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1)应用: ; ; 三、太阳能 一( 太阳—巨大的“ 能火炉” (地球能源之母,内部发生的反应是: ) 二(太阳能的利用: 1、利用 加热; 2、利用 发电。 说明:当今世界解决能源主要的出路是: 能和 能; 四、能源革命 一(第一次能源革命: 的利用,( 为主要能源。) 二(第二次能源革命: 代替人类,(由柴薪向 能源转化)。 三(第三次能源革命:以 能为代表。 四(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 性。 五、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出现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1 ; 2. ;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1. 和 的加剧。 2. 和 化。 三(未来的理想能源:(是 能) 1、必须足够 ,可以保证 使用; 2、必须足够 ,使 数人用得起; 3、技术必须 ,可以保证 规模使用; 4、必须足够 、 , 环境。 为了研究物质m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1 m=100g 表2 m=200g 12 时间/分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18 物理笔记 温度/?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0 1 2 3 4 5 6 7 8 8 (1)分析比较表1、表2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 不同 (选填“相同”“不同”)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质量的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3)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水(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的温度的比值是定值 1、 运动的自行车刹车后会停止运动,自行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运动的自行车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刹车后,车轮不易转动,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变为滑动,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的多,所以自行车会停下。 2、知识点: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植的下一位。 3、知识点:水银柱的高度是从玻璃管内水银柱的上表面到水银槽里水银面的竖直距离,因此,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长度变大但高度不变。 4、物体在长度相等但粗糙程度不同的两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光滑段上做的功为W1,粗糙段上做的功为W2,求W1与W2的大小关系。 答案:W1,W2 5、一小球放在光滑的车厢底版上,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时,车厢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对地的运动情况是, 答案:静止。 6、甲乙两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底面、高度都比乙小),求甲乙密度谁大,重力谁大, 答案:甲大。甲小。 7、刻度尺测得一物体长3。50CM,求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答案:0.1CM 8、知识点: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表面及内部同时进行,蒸发较平和,沸腾较剧烈,蒸发可在任何温度进行,而沸腾在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发生,蒸发自身及周围温度降低,沸腾温度不变。 9、知识点:温度——内能(一定) 内能——温度(不一定) 内能——热量(不一定) 热量——内能(一定) 温度与热量正反都是不一定 10、知识点:做功冲程特征: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转轴向左运动,不进气,不排气。 9、知识点:温度——内能(一定) 内能——温度(不一定) 内能——热量(不一定) 热量——内能(一定) 温度与热量正反都是不一定 10、知识点:做功冲程特征: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转轴向左运动,不进气,不排气。 19 物理笔记 11、知识点:凸透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也减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减小。物距为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15(某地看见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原因是什么, 答案: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象,鸟是光反射形成的实像。 16、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可以做的运动, 答案:例:用弹簧测力器健身。跑步机上跑步、引体向上均不可。 17、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汽车,汽车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还是平衡力, 答案:平衡力。 18、知识点:连通器是只上断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原理: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相平。 1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强植比真实值小,原因是, 答案: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20、一下粗上细的容器中装有水,水对容器地面压力为15N,再把一重2N的蜡块放入容器中,蜡块漂浮,水不溢出容器,放入蜡块后,水对容器地面压力与17N大小关系, 答案:大于17N。 21、一冰块放入等温的水中,露出液面且重力大于浮力,当冰完全融化后,水位如何变化, 答案:上升。 22、知识点:做功必须满足: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23、某人想把5N的物体提高1M,做功最少的是,1、徒手2、动滑轮3、斜面4、定滑轮, 答案:徒手。 24、自然伸展的弹簧具有什么机械能, 答案:无。 25、场景:云南过桥米线。找出物理现象并作解释。 答案:1不冒热气:油减缓了水的蒸发2形成油膜:油的密度比空气小。3、肉被烫熟:汤与肉发生了热传递。 26、知识点:做功与热传递在增加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7、小刚用照相机拍一水底美景,水排掉后,小刚不动,他应将镜头前伸还是后缩, 答案:后缩。 28(一苍蝇停在照相机镜头前,拍出照片会怎样, 答案:没苍蝇但会暗一些。 29、小刚想验证自己的橡胶球弹性好,还是小明的好,他可以, 33、公路上有一辆汽车(汽油)和一辆拖拉机发生故障,经检验都是蓄电池坏了不能启动,这时有人建议把它们推动后,什么车可以开行, 答案:拖拉机。 34、知识点: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的附近。 (4)电热效率:Q放, ;或W, Q吸, 效率为: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宇宙?银河系?太阳系(有 大行星)?地球 (在太阳系的第 轨道上) 1、物体由 组成,物质由 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 微粒;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20 物理笔记 用 单位来表示(大小约为0.3-0.4nm)。 说明:(1)1 nm= m (2)1 m= nm 附:练习: 20nm= = m; 30m= = nm 二、物质三态的性质:(三态即为 态 、 态 、 态 ) 1、原因: 1)固体:分子排列 ,粒子间有 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 和 。 ( (2)液体:分子 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 ,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 ; ;没有确定的 ,具有 性。 液体有确定的 (3)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 ,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 , 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具有 性。 易被压缩, 说明:A、方法: 法,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 变小。 B C、对多数的物质来说~体积是变 ,少数的体积是变 ,如: 凝固为 , 三、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结构和 系相似 (带正电) 原子 (不带电) 由 组成 (核外) (带负电) 附:纳米科技:(1nm=10 m),纳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 分子。 二、质量 一、质量(符号: ): 1概念: 。 2单位: (1)国际主单位: (符号: (2)比kg大的单位: ( ) (3)比kg小的单位: ( )、 ( ) (4)关系: 1t= kg; 1kg= g; 1g=1 mg; 1 mg, kg 说明: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 九年物理课本约为350 , 1斤等于500 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它的大小与 、 、 等无关( )。 三、质量的测量 1、工具: 等: 2、结构:P10左下角 3、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1)把天平放在 台上; (2)把 放到标尺放到左端的 处,调节横梁上的 ,使天平平衡(指针指 向分度盘的 或左右摆动幅度 )。 知道:调作方法:指针偏左调 ,偏右调 (3)把物体放到 盘,用 向 盘增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 复平衡。(测量时 调平衡螺母,,游码相当于 砝码) 21 物理笔记 (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看 边刻度),标尺上的最大刻度值 即:m物,m砝+ m游 就是最小砝码值, 注意事项:A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 , B向 盘中加减砝码要用 ~不能把砝码弄 、弄 , 的物体和 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C D在称量前: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通过平衡螺母来调天平平衡, 称量时: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平衡~ 而 调平衡螺母 用天平称量质量,但物体的质量不变; 注:A失重时(如:宇航船) 四、补充:1、如所用的砝码缺了一部分,所测出的值则比物体的质量真实值:偏 ; 、如所用的砝码沾了部分水等,所测出的值则比物体的质量真实值:偏 ; 2 3、称题前游码忘记归零:所测出的值则比物体的质量真实值:偏 即: (不一定偏大) 4;左砝右物: 五、测物体的质量 1器材: 等 一般(课本) 2(1)固体: 特殊(一张纸)[累积法];关键词: :m,m总/n (n为纸的张数) (2)液体(如:只有天平,水,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测出牛奶的密度) A B C ,另外一种方案出现的误差分析, 三、密度 一、实验P14 结论: 1、由(1)(2)或(3)(4)得: 2、由(1)(3)或(2)(4)得: 二、密度(符号: ) 课本P15表格的信息,主要三个规律 ,(1) 2) (3) ( 1、概念: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文字)即: (符号) 正反比要说对 说明:密度大小与物质的 、 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 关。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 , 3、单位:(1)国际主单位: 符号: (2)常用单位: 符号: 3 3(3)关系:1g/cm= kg/m; 33 1kg/m = g/cm 33附:体积单位关系:1L(升)= dm= m; 3331ml(毫升)= cm= L【dm】= m。 考点,“重”“轻”意义,,单位转换 22 物理笔记 三(应用 1、鉴别物质: 33如:ρ水= kg/m g/cm ,物理意义,: 或 2、求质量: m = 3、求体积: V = 附:比例关系: 4、利用相同的密度(密度是通过先求出来的) (1)求体积(知该物体的质量): (2)求质量(知该物体的体积): 5、利用相同的体积(体积是通过先求出来的) (1)求密度(知该物体的质量): (2)求质量(知该物体的密度): 6、利用相同的质量(质量是通过先求出来的) (1)求密度(知该物体的体积): (2)求体积(知该物体的密度):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培养严 谨的科学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说明: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 液面的最 处为准。 三(.测固体(铁块)(密度比水大且没有吸水性的固体,的密度: 步骤: 1、用 称出固体(铁块)的 ; 2、在 里倒入 (能 物体(铁块),又 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 3、用 线拴好物体(铁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 。 4(铁块的密度是: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 法,用细针压 ,和重物 法。 步骤:1)、用 称出固体(铁块)的 ; 2)、往量筒中注入 水,读出体积为 ; 3)、用 插入木块 水中,读出体积为 。 4 )计算表达式:ρ= 四(.测量液体(盐水)的密度:,另外一种方案出现的误差分析, 步骤: 1、 2、 ; 23 物理笔记 3、 。 4.盐水的密度是: (表格形式) 五(补充:利用天平(含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测牛奶的密度。 步骤:1 ; 2 ; 3 。 4牛奶的密度是: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密度 , ,即 , 说明:1 2( 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 ,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 3(,1,水的反常膨胀: ?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 。 ,2,水在0--4?时~随温度升高而密度 。,即 , ,3,水在高于4?时~随温度升高而密度 ,即 , 注:北方水管破裂的原因:水的温度 ~体积 二(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2、求质量;3、求体积。 三(风的形成(P22)。关键词:热空气 ;冷空气来 ,就形成风 四.解释冬天的水管为什么被冻裂,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姓名: 一、运动的描述 一( 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二(机械运动:物体 叫机械运动。 1(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 的物体(或者说被 的物体)叫参照物. 说明:,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 ,2,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或静止是以 或地面上 的物体为参照物的。 (一般 把自己作为参照物来判断自己的运动状态) ,3,运动是 的~而静止是 的。 ,4,相对静止的条件: 相同和 相同。 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1)看选哪个物体作 (2).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 。 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前句是以 为参照物的,后句是以 为参照物的( 二、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符号: ) 1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通过的 。 3公式: 。即; 注:变形公式:(1)求路程: ;(2)求时间: ; 4单位:(1)国际主单位是: ;符号: ; (2)交通运输单位: ;符号: (3)关系:1 m/s = = km/h。 1 km/h = m/s或 m/s; 例:10 m/s = = km/h,72 km/h = = m/s, 5(意义:(1)10 m/s: (2)36 km/h: 24 物理笔记 二(运动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 、沿着 的运动。 说明:,1,它是 的机械运动。 ,2,公式: , ,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 的运动。 2(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 这就是平均速度。 ,2,公式: , , ,平均速度不是把所有的速度加起来除以多 少个速度,例1:已知一辆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10s通过路程为400m, ,车通过1000m所用的时间。 求:,1,车的速度,,2,车在20s内通过的路程,,3 例2:一辆车从A地到B地用了4h~已知AB两地相距260km。后在B地停了1h~然后用5h 的时间从B地到C地。而BC两地相距240km。求:车从A地到C地的平均速度 三、长度 时间及其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 是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常用的工具是: 。 2单位:(1)国际主单位: (2)其他单位: ; ; ; ; ; ; (3)关系:1km= m;1dm= m; 1cm= m; 1mm= m; 1um= m; 1nm= 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刻度尺要 ,厚的刻度尺的 要 被测物体 (3)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 的零刻线; 测量时,应另起点, 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 ( (5)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 (6). 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二(误差: 与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误差是 的,它只能尽量 ,而不能 ;但错误则 避免。 2(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l= ) 三(时间的测量 1(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内 外 )等 2(单位: (1)国际主单位: (2)其它单位: ; ; ; ; (3)关系:1年= 月;1日= h; 1h = min; 1 min= s 25 物理笔记 四、力 一(力:力是 对 的作用。 说明:物体分为 物体和 物体。 二(物体间 的。 说明: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 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即: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也是施力 物体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 .可以改变物体的 。 (a) 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 (b)运动 发生改变 (c) 和 同时发生改变 四.力的单位是: , 说明:1N大约是你拿起 个鸡蛋所用的力。 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 ; 说明: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六(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 的 把力的 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步骤: 1.作用点:用 点画于 物体上(如物体受到两个力或以上则应画于物体的 上) 2大小:画出一段 ,并标出力的 ; 3方向:画出所需的 。 说明:同一个图~线段越长~则表示该力越 ~如不是同一个图则 比较。 例题: 五、牛顿第一定律 一(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 力来维持。 二(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 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作用。 三(牛顿第一定律: 1.实验:要求:.小车应在斜面的 滑下,是为了 (实验详见课本) 2.内容:一切物体在 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 而概括出来的, 因而 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光滑:(F阻= ) (3)力不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四.惯性: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 1.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 大小只与 有关与其它因素 。 26 物理笔记 2( 说物体 了惯性~只能说 或 惯性。 3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定律。 4应用:,1,利用惯性的例子: ~ , 等 ,2,防止惯性的例子: , , 等 六、二力平衡 一(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 状态或 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二(二力平衡:物体受到 个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条件:(桌面越光滑越好) (1)大小: 2)方向: 、并且在 上, ( (3)作用点:作用在 物体上,。 说明:A二力平衡时合力为 。 B物体在 或受到 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练习1、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 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 三.作力的示意图(平衡力)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平衡力”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在 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 物体上。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姓名: 一 弹力 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 ,失去力 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 ,失去力 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 有关。 4.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 的两物体间存在着 。 5.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质都是 。 二、测力计 (一)常用工具:弹簧测力计 1.工作原理:在 内, 。 表达式为 。(注意区别伸长、伸长了、伸长到等名词) 2.使用方法: a使用前要观察测力计的 、 、 ; b使用时要检查指针 ,若没有对准,应 ;若未校零,指针在零刻线 以下,则测量结果会偏 。 c使用前轻轻拉动几下挂钩,防止 ; d测量时,所测的力 ,以免损坏测力计; e在测量时,测力计可以 、 、 放置, 27 物理笔记 但所测力的方向要与 一致; ,附:一般水平测 力~竖直测 力, f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 ,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二 重力 一.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二.重力 1.定义: 叫重力。 说明:施力物体是: 2.符号: 3三要素: (1)方向:总是 。 (重垂线、水平仪都是根据 的道理制成的) (2)作用点: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 ) (3)大小: 方法一:弹簧测力计: 方法二:天平( )、弹簧测力计( ) 结论: 说明:(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 (2)g=G/m=9.8N/kg. 意义: (3)求重力: ; (4)求质量: 、 )把一个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时,质量 ,重力 。 (5 三、摩擦力 一.摩擦力 1.定义:相互 的两个物体 或 时,在 上 产生 力。 2.方向:与物体 方向 。 说明: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但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如:自行车的后轮的摩擦力就是向前~而自行车是向前运动的或利用竿向上爬的人受到的摩擦力与运动 方向相同;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个物体互相 ; (2)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 ; (3)两个物体之间有 或 。 二.种类: 、 、 1.静摩擦力大小是通过 知识求得。 说明:,1,水平:静摩擦力大小与 力或 力有关 ,2,竖直:静摩擦力大小与 力有关 2.滑动摩擦(平滑):钢笔的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属于 摩擦; 而圆珠笔的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属于 摩擦; 3.滚动摩擦:(圆且要滚) 说明: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车轮与地的摩擦属于 摩擦。 但紧刹车后~车轮在地上仍滑一段路程是由于 。此时车轮与地的摩擦 28 物理笔记 属于 摩擦。 三.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a实验原理: ; b实验中采用的方法: 法(主要)和 法; c实验中要用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 d实验分析: 木板 乙 木板 甲毛巾丙 e.比较分析甲、乙图可以得出: ; 比较分析甲、丙图可以得出: 。 f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 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 。 2. 。 五.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使接触面 ; (2)减小 ; (3)用 代替 ; (4) (加润滑油、形成气垫、悬浮列车)。 另:事例分析 a人走路时,地面给鞋的摩擦力的方向与人运动方向 ,此时的摩擦力为 力。 b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 c自行车刹车是用力捏手闸是采用 的方法 摩擦。 d搬运重物时在重物下垫上圆木棒,这是以 的方法 摩擦。 f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在手上抹些镁粉是为了 ,在杠上做回环动作量,手握杠又不能太久,目的是 。 g自行车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 ,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 。 e .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 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 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 块下面滑动。 ( l )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 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 由: 。 ( 2 )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 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 f(两个小孩用100N 的力推木箱没有推动,则受到的摩擦力 推力,当他们用150N 的推力时,木箱被推动,此时摩擦力 推力,当用 150N 的推力使木箱匀速前进时,此时摩擦力 推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四、杠杆 一杠杆 FL1、定义:在 作用下绕着 转动的 棒叫杠杆。 1 2 L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1 2、杠杆五要素: F?支点: 。(O) 2 29 物理笔记 ?动力: 。( F ) 1 ?阻力: 。( F ) 2 ?动力臂: 。(l) 1 ?阻力臂: 。(l) 2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二、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 或 。 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 ,使杠杆在 位置 。 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结论:杠杆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 表达式: 也可写成 说明:、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 力臂最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三、应用: L 撬 L 缝 棒 纫11 、杠 机 杠L铡杆L 踏 杆 刀板2 2 、、 动起 滑重 轮臂 、人 轮的 轴前 、臂 羊、名 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 用 举 例 角理 锤发 、剪 钢刀 丝、 钳钓 、鱼 手杆 推 车 、 花 枝 剪 刀 杠杆 L L天平,定滑轮 12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 杠杆~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杠杆。 四.秤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30 物理笔记 五 其他简单机械 一(定滑轮:工作时,轴是 的滑轮。 1.特点:不能 省力 但是能 改变力的方向 。 2.表达式: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提升重物时, (1)竖直: (2)水平: ,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物 V为物体移动的速度~V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物自 二、动滑轮: 1.特点:使用动滑轮能 , 改变动力的方向。 LL1 2.表达式: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提升重物时, 2 O (1)竖直: F=G;S=h; V= V 自物 F 2F (2)水平: 1 ,F为拉力,G为物体的重力,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物 V为物体移动的速度~V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物自 F 1三(滑轮是杠杆的变形。 L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 O 1 L ( ) 2F 22 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 ( ) 四、滑轮组: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 1.特点:使用滑轮组能 ,又能 。 2.表达式: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提升重物时, (1)竖直: (2)水平: ,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为物体移动的距离~ 物 V为物体移动的速度~V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为在动滑轮上绳物自 子的段数, ?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一动配 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附: A轮轴:可以 的 杠杆~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 力~且轮半径越大越 ~ 如:井辘辘、汽车方向盘,扳手~螺丝 刀等. B、斜面:一种 力的简单机械~斜面高度相同时~斜面越 越 力~ 如:楼梯、盘山公路、螺丝钉的螺纹等。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姓名: 一 压强 一(压力: 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说明:,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 G , ,2,有的和重力无关。 31 物理笔记 二.实验(课本第76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采用到的物理方法: (主要) ; 2结论: (1)由甲、乙得到: ; (2)由甲、丙得到: (3)由甲、乙、丙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 与 和 有关。 3.影响因素是:(1) (2) 三.压强(符号: ) 1.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 2. 概念:物体在 上受到的 力叫压强 3.公式: ,即: 4、单位: (1)国际单位: ;符号: (2)专门名称: ;简称: ;符号: 2说明:,1,1 Pa = N / m (2)受力面积S的单位应统一为: (3)1Pa含义: 22 22 22 (4)面积单位关系:1dm= m1cm= m1mm= m -22练习1: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5×10m,求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 的压强是多少,(g=10N/kg) 请同学们思考~当人行走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比站立时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 2、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同学们正在考试的试卷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0.5Pa,它的意义是 3、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单位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 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4、如图所示,两手指用一压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四增大压强方法:(p=F/S) (1) ; (2) ; 了解:(3) 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 四减小压强方法:(p=F/S) (1) ; (2) ; 了解:(3) 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 补充: 32 物理笔记 ,,,一般固体~先求:压力: ; 再求:压强( ,,,对于规则固体~如,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也可以用公式 ,其中ρ表示固体的密度~g为常量~h为固体的高度,推导过程: , 1如图所示~ a 、 b 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 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小B . a 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小 C . a 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大D . a 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大 二、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 ,(与固体相同),液体具有 (与固体不同)。 二.压强计: 的工具。 1.结构:U形管,橡皮膜(探头) 2.原理: 三.实验P81 结论: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 (3)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液体的压强随 增加而增大, (5) 在同一深度, 越大,压强越大 附:拦河坝为什么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四.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推导过程: ) 3说明:1.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 到液体内部某点的 距离~单位是m。 2.液体的压强与 和 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 关。 五关于液体和固体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1(固体:先求: ;再求: [规则: ] 33 物理笔记 2液体: 先求: ;再求: 21.如图~将底面积为100cm,重为 5N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容器 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 ,1,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2,距容器底部10cm处A点的压强 ,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说明:p=F/S 适用于固液气的压强计算;而p=ρgh(深度)只针对于液体。 附: (F G) (F G) (F G) (说明:F为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G为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例:如右图A, B两完全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里面装有相同质量的水~而且没有装 满~则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A pB~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是:FA FB。 (2)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1 .p2~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1 F2。 六.连通器:上端 、下部 的容器。 1.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 保持 。 2.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 三、大气压强 一(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 作用,具有 而产生的, 三.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34 物理笔记 1、 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 ,且管应 放置,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标准大气压:把等于 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说明:(1)标准大气压= 毫米汞柱= Pa。 (2)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 m高。 说明:,1,漏气: ,,2,倾斜: ,实际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3,细~粗: ,,4,提~压: , 四.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常见气压计有 和 气压计。 五..大气压的变化:和 、 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六.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 和 ); ; ; ; ; 等 ; 六.一定 的气体,当 不变时,温度越高,气压越 。 说明:1.高压锅的原理: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沸点与气压关系,。 抽水机:是利用 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2、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原理:二力平衡, F大气压=F拉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 二.应用:飞机机翼。(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 ,下方流速小,压强较 ,机翼上下表面存在 ,这就产生了向上的 。) 35 物理笔记 五、浮力 姓名: 一.浮力( ):浸在. 或 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 的力, 这个力叫浮力。 说明:方向: 二.称重法(弹簧测力计法): 三.压力差法(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 的 。 即: 说明: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直接看它是否受到一个 的力 四.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较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 G 下沉;(甲图) 浮 (2)F G 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 G);(丙图) 浮浮 (3)F G 悬浮(乙图)或漂浮(丁图) 浮 36 物理笔记 方法二:(比较液体与物体的密度大小) (1) ρ ρ下沉;(甲图) 液物 (2) ρ ρ上浮(丙图);[最后为漂浮(丙图)] 液物 (3) ρ ρ, 悬浮(乙图)。(不会漂浮) 液物 五.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 . 2.公式: = 附:推理公式: = 说明:(各物理量都统一为国际单位) ,1,物体受的浮力只与 和 有关~与其它无关, ,2,当物体 与液体时~所受浮力与其 深度 关。 ,3,阿基米德原理同理适用于 。 即: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 附:推理公式: = 1.某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称得读数为98N,全部浸入水中弹簧称得读数为49N,全部浸入某液体中弹簧称得读数为58.8N,那么 ?该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多少, ?物体的体积多大, ?该物体的密度多少, ?求液体密度, 37 物理笔记 2、如图所示,将边长是10 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550 g水,g取10N,kg,求:(1)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 木块的密度; 33.如图 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木块 33的密度为0.6×10kg/m,试求:g取10N/kg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4.在抗震救灾中,某舟桥部队利用冲锋舟为灾区开辟了水上生命线(如图20所示),人们乘 34坐的冲锋舟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5m,冲锋舟自重为0.6×10N,假设每人的平均质量为 60Kg。求:(1)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为保证安全,这条冲锋舟最多能承载多少人, 33(3)冲锋舟底部0.5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多大,(水的密度为1×10Kg/m,g,10N/Kg) 5..已知一个物体放于水中时,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它的体积的3/5。求这个物体的密度。 38 物理笔记 6.试证明: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所浸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下沉, 六、浮力利用 一.采用 法可以增大浮力 二.应用: 1.轮船:用密度 于水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 的道理。 (1)状态: , F浮 G (2)排水量:轮船按照设计要求, 时排开水的质量。 说明:A排水量=轮船的总质量 B单位:吨,t, 即: 或 2.潜水艇:通过改变 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 于空气的气体。 附:通过改变自身的 从而改变 来实现升降的。 附:密度计:测量液体 的仪器~利用物体 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 G,~ 浮 刻度值上 下 。 ρ ρ AB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姓名: 一、功 一、功 ( ) 39 物理笔记 1概念:.如果一个 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 上移动了一段 ,这个力就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 (必须需要,缺一不可) 说明: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1, 力 距离, ~力与距离 ,, ,2, 距离 力, ~ ,。 二..功的计算: 1.规定: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 即:W= 。 说明:(1)变形公式:求力: ; 求距离: ;。 (2)重力:W= 3.单位:(1)国际单位: ;符号: (2)专门名称: ; 简称 ; 符号: ; 说明: A. 1J= N〃m B 在计算时~应到距离s的单位化为 。 三.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 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即: 2.表达式: (1)对理想机械(摩擦不计,机械本身重力不计): 即:[ ] (2)对实际机械(计摩擦,机械本身重力等): 即:[ ] 二、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 ):为实现人们的 ,对人们 ,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 说明:一般:W有用, ,竖直, W有用, ,水平, 二.额外功( ):对人们 , 的功 (通常克服机械的 和机件之间的 做的功)。 说明:一般:W额外, ,滑轮组~不计摩擦, W额外, ,斜面, 三.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 。 即: 说明:一般:W总, ,滑轮组~不计摩擦, W总, ,斜 面, 四.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 40 物理笔记 1表达式: 说明:(1)机械效率小于 ;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2)结果用 表示 五补充: 1.对于相应的机械:η=W有用/W总, (,)杠杆: (,)滑轮组:竖直:1 , , ? 2(不计摩擦及绳重) , , ? 水平:1 , , ? (,)斜面 , , (在计算题中如要用到以上的推导公式应写出该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在滑轮中,知G物,n ,F; 求: η的过程 3在滑轮中,不计摩擦,知G物,G动求: η的过程 六.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原理: 2.器材: 、 等 3..要求:弹簧测力计应沿 方向 拉动 4.实验器材中 可以不要 5.如不计摩擦: 结论:(1)由甲、乙得: (2)由乙、丙得 附:斜面的机械效率(课本P109—110) 结论:1 41 物理笔记 2 三、功率 一.功率( ): 1.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 2概念: 内所做的 叫做功率。 3.计算公式: ;即: 说明:变形公式:(1)求功: ;(2)求时间: 4.单位:(1)国际主单位: ;符号: ; (2)专门名称: ;简称: ;符号: ; (3)其它单位: ; 说明:(A)功率可分为有用功率,额外功率,总功率; 功率大小与机械效率 关, (B).1W= J/s (时间t的单位应化为 ) 二.补充:知F、V;求:P 四、动能和势能 一.能量:一个物体 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说明:1.能量是表示物体的一种 ,能够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 。 2.单位是: 二.动能( ):物体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实验: 1方法: ; 2.结论(1)由甲、乙得: ; (2)由乙、丙得 ; (3)由甲、乙、丙得:动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 ※ 其中~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注:对车速限制~防止 太大。 三势能: 和 统称为势能。 (一).重力势能( ):物体 而具有的能。 实验: 1方法: ; 2.结论(1)由甲、乙得: (2)由乙、丙得 42 物理笔记 (3)由甲、乙、丙得: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 (二)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的能。 1影响因素: ; 说明: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 。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 和 的统称。 即: 说明:单位是: 二、实验1、2结论:: 能和 能之间可以 转化的。 1、方式有: (1)实验1:、 上升( B A或C ):速度 ~被举的高度 ~ 动能 ~重力势 能 ~ 能转化为 能 下降( A或C B ):速度 ~被举的高度 ~动能 ~重力势 能 ~ 能转化为 能。 动能和 之间可相互转化; (2)实验2:动能和 之间可相互转化。 2、叙述能量转化步骤: 三、机械能守恒:只有 和 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 。 (( 说明: (1)单位: ; (2)机械能 为0; (3)一般机械能守恒出现的文字: ; ( ) 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 ~重力势能最 , 远地点重力势能最 ~动能最 。 1?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 能转化为 能。 2? 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 能转化为 能, 43 物理笔记 44 物理笔记
本文档为【初中物理笔记&#40;重要&#4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16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24KB
软件:Word
页数:68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