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血压病针灸治疗

高血压病针灸治疗

举报
开通vip

高血压病针灸治疗高血压病针灸治疗 【概述】 高血压病,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或以上,即≥21.3Kpa;和/或舒张压95毫米汞柱或以上,即≥12.7Kpa)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头痛、头胀、头晕、失眠、心悸、健忘等,晚期可导致心、脑等器官病变。本病确切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年龄、职业、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成年人患病率在2~7%。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首见于1953年[1]。至五十年代中后期,就有包括针刺、艾灸、皮肤针治疗的多病例临床观察资料。六十年代,在穴位刺激方法上又有增加,如穴位...

高血压病针灸治疗
高血压病针灸治疗 【概述】 高血压病,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或以上,即≥21.3Kpa;和/或舒张压95毫米汞柱或以上,即≥12.7Kpa)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头痛、头胀、头晕、失眠、心悸、健忘等,晚期可导致心、脑等器官病变。本病确切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年龄、职业、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成年人患病率在2~7%。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首见于1953年[1]。至五十年代中后期,就有包括针刺、艾灸、皮肤针治疗的多病例临床观察资料。六十年代,在穴位刺激方法上又有增加,如穴位注射法、穴位离子透入法等,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如探讨艾灸对高血压病患者手指容积的影响。近二十年,无论在方法上或疗效上,都有进一步的改进或提高,以穴位磁疗法为例,即有磁带法、磁片法、电磁片法、旋磁法等多种方法,并发现所有磁疗法均以治第Ⅰ期高血压病为佳。除此之外,应用传统理法也得以重视,如用“补南泻北”法,子午流注学说来治疗或探讨本病等。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曲池、风池。 配穴:合谷、太冲。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佳时,加用或改用配穴。双侧均取、曲池深刺,针法向少海穴,进针1.5~3寸左右,得气后,使针感上传至肩,下行于腕,以捻转提插手法行针1分钟,留针。风池,针时令病人仰卧,枕头略高,颈部悬空,以利进针,针感以放射至前额为佳,亦运针1分钟,留针。合谷、太冲,以上、下,左、右顺序进针,运针1分钟。留针30分钟~1小时,其间,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19例,显效142例,有效57例,无效20例,其总有效率为90.5%[1~3]。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分二组。1、合谷、太冲;2、曲池。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两组交替轮用。均选双侧。针刺得气后,施泻法,然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200次/分,刺激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 5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5例,结果:显效53例,有效4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6%[4]。 艾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涌泉。 配穴:心、神门、肝、肾、内分泌(均为耳穴)。 (二)治法 一般仅用主穴。百会穴为雀啄灸。艾卷点燃后,从远处向穴区接近,当患者感觉烫为1壮,然后将艾条提起,再从远端向百会穴接近,如此反复操作10次即可停,灸壮与壮之间应间隔片刻,以免起泡。涌泉穴为温和灸,可双侧同时进行。令患者取仰卧位,将点燃之艾卷置于距2~3厘米间施灸,以患者感温热而不灼烫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上述灸法,均为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效不显者可加用配穴,以王不留行子贴压,每4小时自行每穴按压1分钟,每次一侧耳,双耳交替,每周换贴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202例,结果单灸百会穴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6.9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10.1毫米汞柱;单灸涌泉穴,收缩压平均下降18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11.6毫米汞柱,效果均较明显[7,8]。灸百会加耳穴压丸治疗132例,总有效率为94%[20]。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大椎 (二)治法 令患者正坐垂头,以毫针直刺大椎穴,针深1~1.5寸,不作捻转,略加提插,至诱发出下窜针感后,在针柄上放一沾95%酒精的棉球,点燃,叩上玻璃罐;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20分钟,起罐取针。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5~7日。一般须治疗三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法17例,结果临床治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5%[9]。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降压沟、肝、心、交感、肾上腺、缘中。 配穴:枕、额、神门、皮质下。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每次选用4~5穴。在穴区寻得耳廓敏感点后,常规消毒,以胶布将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压在耳穴上,嘱每天每穴按压4~8次,每次每穴5分钟,以胀、痛、热的能耐为度。左右耳穴交替贴压,连续三天调换一次。治疗15~21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48例,总有效率为91.48%~97·8%之间[10,11,17,1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百会、太阳、印堂、和liao、天柱、大椎;2、耳尖(耳穴)。 配穴:风府、风池、腰俞、涌泉。 (二)治法 主穴每次一组,可交替应用。体穴穴区消毒后以三棱针(耳尖可用小号三棱针或粗毫针) 刺,出血2~3滴,出血不畅者,可用拇食指挤压。耳尖穴取双侧,揉按使之充血后行严密消毒,用三棱针或6号注射用针头点刺耳尖穴,每侧穴位出血8~10滴,完毕后,再用稀释碘酒常规消毒针口,15日后复查血压。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配穴,嘱患者用中指按摩,每次按摩1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390例(仅用耳尖穴340例),其总有效率在92%~94.1%。其中306例,舒张压下降2~2.9kPa,收缩压下降2.5~5.5kPa的 243例,占79%;舒张压下降0.5~2kPa,收缩压下降1~ 2.5 kPa的39例,占13%;血压无变化者24例,占8%。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01)[12, 13,16]。 头针(方氏头针体系) (一)取穴 主穴:书写、呼循、思维、听觉。 配穴:伏象头部。 书写穴位置:以冠矢点为顶点,向左右后方各画一条线,使分别与矢状缝成45度夹角。此二条线上距冠矢点3厘米处即为本穴。 呼循穴位置:枕骨外粗隆尖下5厘米,旁开4厘米处。 思维穴位置:眉间棘直上3厘米处。 听觉穴位置:耳尖上1·5厘米处。 伏象头部位置:冠矢点前,上下长2厘米,左右宽2厘米的区域。 (二)治法 主穴为主,效不显时加配穴。进针须深达骨膜,留针30分钟,中间捻针1次,捻转和提插手法结合运用,每日1次,连续针5次,停针2天,再针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 以上法共治高血压患者1372例,结果平均血压由治疗前的172.37±12.5/103.57±11.3毫米汞柱,下降至治疗后的140.66±18.0/83.46±16.3毫米汞柱,其降压总有效率为97.9%~100%,以对Ⅰ期高血压病的效果为佳[14,22]。 割治 (一)取穴 主穴:胸3~5夹脊穴、心俞、肺俞、厥阴俞。 配穴:天宗、肩Yu、曲池、足三里、合谷、太冲。 (二)治法 先取主穴,由上而下取。如治2个疗程无效,取配穴,亦自上而下取。常规消毒后,每穴皮内注射2%普鲁卡因0.1毫升,然后用6号针头刺入皮下0.2毫米,转向上沿皮刺入0.5厘米,再把针尖挑出皮外,看到针尖后挑起皮肤,用手术刀沿针尖切开,不缝合,常规包扎。每次选穴少于10个,穴位交替轮用。隔日1次,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30天,一般治疗3~10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50例,结果显效433例,有效58例,无效59例,总有效率为89.2%。对显效的101例随访2~10年,复发17例[15]。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神阙、涌泉。 (二)治法 上述二穴任选其一,敷药用附子、川芎、三棱等,制成膏药贴神阙穴,以桑皮纸和橡皮膏固定,每周敷贴2次;或用吴茱萸研细末,于每晚临睡前取15~30克,用醋调贴敷双侧涌泉穴,次日晨取下,每日一次。均10次为一疗程。
本文档为【高血压病针灸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8-18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