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

举报
开通vip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 ---------------------------------------------------------------------------------------------------------------------------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 狭义的社会史论战主要集中在30年代前半期,以上海为大本营,以《读书杂志》为中心阵地。因此,尽管《读书杂志》并不是最早介入社会史论战的期刊1,却是考察前期社会史论战最重要的舞台。要了解社会史大论战的来...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 ---------------------------------------------------------------------------------------------------------------------------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 狭义的社会史论战主要集中在30年代前半期,以上海为大本营,以《读书杂志》为中心阵地。因此,尽管《读书杂志》并不是最早介入社会史论战的期刊1,却是考察前期社会史论战最重要的舞台。要了解社会史大论战的来龙去脉,首先要了解《读书杂志》及其主编王礼锡。 一王礼锡创办《读书杂志》 王礼锡(1901.5.11,1939.8.26),字庶三,笔名王庶三、王搏今、搏今、爻义、SW等,江西安福人,诗人、社会活动家,国民党党员。 王礼锡不是思想理论家,也不是历史学家,却是社会史论战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没有他,论战至少在规模和影响上要大打折扣。王礼锡既以阵地提供者的自由主义中间立场有意识地积极组织和推动论战,又以一位国民党左翼社会活动家和尊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进步学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了论战。他对论战的意义具有高度的敏感和深刻的认识,而他当时的职业和身份又给他组织和推动论战提供了方便。知名学者贾植芳曾经说:“中国社会史论战是我国现代革命史和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我国现代革命实践活动、中国社会与历史的研究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王礼锡作为这场论战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为推动这场论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这一评价,是公允的。 王礼锡是世家子弟,早年就读于江西省立吉安第七师范学校、南昌心远大学,师从汪辟疆(国垣)学诗,心醉于古典文学。他之所以能够成为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主要得益于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共同运作的大革命。他的进步思想,来自大革命中反帝反军阀的主旨。1927年初,他担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民部部长,并以这个身份,与湖南的毛泽东、湖北的李汉俊等人一起,筹备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湘鄂赣农民运动讲习所”(后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参 --------------------------------------------------------------------------------------------------------------------------- 1 --------------------------------------------------------------------------------------------------------------------------- 加并领导了江西全省的农民运动。3月,到南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工作,结识了担任副主任的陈铭枢将军,并在陈铭枢主持的11军任秘书。大革命结束后,与田汉主编国民政府《中央日报》的《摩登》副刊,开始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研究和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同时任教于田汉创办的”南国艺术学院,与徐悲鸿、刘海粟、邹韬奋、郁达夫、田汉、欧阳予倩等人交游3。王礼锡并没有因为大革命的结束而转变为国民党右派。他始终保持着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品格,同时又具有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这是他后来主持社会史论战、尊奉马克思主义、身处国民党而思想左倾的基本原因。 1930年,王礼锡受陈铭枢委托,主持上海“神州国光社”编辑部工作。“神州”原是晚清国粹派行政主脑邓实(秋枚,1877,1948)于1908年创办的一家文化出版社团,主要印行碑帖画册和各种古籍,出版的《神州国光集》、《神州大观》、《美术丛书》等,曾经风走一时。但至30年代,由于政局动荡,经营不善,已难以为继,只好出让。时陈铭枢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与驻扎在上海的19路军关系密切,试图将“神州”接办过来作为19路军的文化事业,故决意出资购买,并委托曾给他担任秘书工作的王礼锡担任总编4。王礼锡接任此职后,即实行全面变革,使得这家国粹派的老店陡然间旧貌变新颜,成为30年代驰名全国的著名出版机构。 王礼锡向陈铭枢提出,要翻译共产主义典籍,印行世界进步文艺作品,大量采用左翼作家作品,得到陈的支持。于是,他马上向郭沫若、鲁迅等人约稿,很快出版了郭沫若翻译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又先后出版了列宁《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傅东华译)、普列汉诺夫《战斗的唯物主义》(杜畏之译)、德波林《斯宾诺沙与辨证唯物主义》(杨东莼译)等理论书籍,出版了鲁迅主编的《现代文艺丛书》。王礼锡本人则出版了《李长吉评传》一书,并在《读书杂志》上做广告宣称,该书“用唯物史观的眼光来分析中国的文学史,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这书中为研究文学史的人开辟一条正确的新路。” --------------------------------------------------------------------------------------------------------------------------- 2 --------------------------------------------------------------------------------------------------------------------------- 很显然,王礼锡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浓厚兴趣。这一点对他积极组织社会史论战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假如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毫无兴趣,就不会对社会史论战提供阵地并积极介入。而他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一是由于个人爱好,二是受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以及成为时尚的熏陶,三是由于他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解剖中国社会的最切实的理论工具。应该说,至少在主持“神州”时期,他是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但是,王礼锡却不是一位党派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乃是基于民主、自由的自由主义立场。在他看来,宣讲马克思主义,乃是言论自由的题中必有之义。所以,他总是把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争取言论自由相提并论。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他虽然对其他的主义(如胡适的)持批判的态度,言词也颇为激烈,却没有“罢黜百家,独尊马列”的党派意图。 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并且自觉地将这一理论作为他搞出版、办刊物的主导思想,所以,《读书杂志》具有很浓厚的左倾自由主义色彩。可以这样说,“辨证唯物主义”是神州国光社和《读书杂志》的一块招牌。无论是社里出版的书籍,还是杂志上印出的文章,乃至杂志中的书籍广告,都处处弥漫着唯物论的味道。例如,神州国光社还出版过钱啸秋翻译的恩格斯著《德国农民战争》,《读书杂志》作的广告说:“本书是辩证唯物论的大师恩格斯用自己的方法,写成的一本世界驰名的杰构。他以锐利透辟的眼光,纵横奔放的笔调,剖析德国历史上最繁复的事变。关于农民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当时各种党派的主张与活动,都有详细的论述。”对依据唯物史观写成的著作,杂志也给予强烈关注。公孙无量《郭沫若将有新著》就介绍了郭沫若在日本的情况,说郭“正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写一部先秦思想批判,全部约一二十万字。这是一部对于中国学术很有关系的书。他对于春秋战国的社会认为是奴隶社会,根据这个崭新的见解去批判那时的思想,一定不少惊人的奇论。”王礼锡《布哈林唯物史观的七种译本》则介绍了布哈林《唯物史观》的中文翻译情况,还在《最近在抢译中的几部书》中介绍了《托罗茨基自传》的翻译信息,他还曾经计划编辑出版《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但恐益滋物议”,才未能实现。 --------------------------------------------------------------------------------------------------------------------------- 3 --------------------------------------------------------------------------------------------------------------------------- 王礼锡这种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知识结构,使他敏感地察觉到社会史论战是个大有作为的热点。他及时抓住了这个社会思潮的热点。同时,他的一些朋友和同人也给他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使他的设想能够变成现实。 1930年12月初,王礼锡在日本广泛听取留日学生胡秋原、朱云影、贺扬灵、王亚南、汪洪法、梅龚彬等人意见,决定将“研究中国社会性质、寻求中国社会前途”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他很明确地说:“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将以唯物的辩证法做武器。”“这种研究和寻求必须从中国历史经济的演变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中去了解它的规律和特殊性质,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质言之,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论要深入到中国社会史中去。”5这段话就是他组织社会史论战的指导思想。 1931年4月1日,40万字的《读书杂志》第1卷第1期由神州国光社(上海河南路60号)正式出版。王礼锡在《读书杂志发刊的一个告白》中表白办刊宗旨和态度,即:“不主观地标榜一个固定的主张,不确定一个呆板的公式去套住一切学问。”“编者不偏袒争斗的那一方面以定其取舍。”(写于1931年2月15日)后来,在结束《读书杂志》编辑工作的告别辞中,他又重申:“编者并没有任何的主观意见想左右战场使为己用,并没有用任何型去范围作家,总之,并没有以任何政治目的作发纵指使的工具去处分一切作家的自由,要说有政治目的,那只是普遍的争取言论自由,为一切无帮口的作家供给发表主张的园地,即是起码的民主斗争。”6 实践证明,王礼锡的告白是真诚的。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其身份是一位编辑,而不是一位论战的参与者。他所谓“不主观地标榜一个固定的主张,不确定一个呆板的公式去套住一切学问”,与他确定的“以唯物的辩证法做武器”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事实是,参加论战的学者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即所谓“唯物的辩证法”。在这个共同的大前提下,他们的主张五花八门,提出的“公式”各式各样,作为编辑,当然不应该“确定一个呆板的公式去套住一切学问”。王礼锡的方针,用当代的术语说,就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4 --------------------------------------------------------------------------------------------------------------------------- 这种兼容并蓄、不拘一格的自由马克思主义的办刊方针,客观上为共产国际派共产党人提供了言论园地,也为国民党的“新生命派”、共产党的“托派”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提供了舞台,使杂志内容丰富而庞杂、热闹。据托派成员王凡西后来回忆,王礼锡“每尝以蔡元培自况,故作家中自陶希圣等起,中经斯大林派,一直到我们托派,他都一视同仁。在1930年初期,他跟反对派特别接近些,刘仁静、李季、王独清、彭述之、杜畏之、彭桂秋、吴季贤等都和他来往甚密。”7正因如此,王礼锡在中国大陆曾经被指责为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反动文人,这显然是出于阶级分析方法的机械推演,缺乏事实根据。事实是,国民政府当局对王礼锡这种自由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颇感头痛,曾设法予以干预,《读书杂志》在“黑暗所笼罩下”遭到“一班恶魔的毒辣的攻击,以至于体无完肤”,“谣诼交至,狂吠四起”,“不必检查即普遍没收”。 须指出的是,当时许多学者的生活处境非常困窘,写作环境极其艰苦,出版著作很困难,王礼锡客观上为这些学者解决了生活困难;不但使他们的观点能够得到通畅的表达,还通过稿酬解决了他们的实际生活问题,造就了一批出色的理论家,出了一大批理论成果,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传播、为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社会,甚至为中共“半封建半殖民地”结论的深入论证和定型,都作出了贡献。说他是社会史论战中的蔡元培,是不过分的。 当然,王礼锡中立、超脱、人道的立场是编辑的,限于组稿和编刊,而非学者的。作为有权利的编辑,他没有滥用特权,没有搞话语上的霸权。但是,作为学者,他却有自己“固定的主张”和“公式”。他本人也发表了一些社会史方面的理论文章,并且与胡秋原一起,形成独具特点的一派,后世称之为“读书杂志派”,直接成为参战一方,并不中立、超脱。不过,作为学者的王礼锡显然算不得优秀。他的论战观点,明显受胡秋原影响,基本与胡一致。例如王《古代的中国社会》提出:“中国殷代以前,已经脱离原始社会,进于氏族社会。不过氏族社会始于何时,这是无法推断的。中国有信史自殷代开始。殷以前,都是传说时代。殷代是正在崩溃中的氏族社会,而有初期封建社会之萌芽。”即来自胡秋原《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草书(上)》。后者提出的中国社会史分期是:原始社会时代,殷以 --------------------------------------------------------------------------------------------------------------------------- 5 --------------------------------------------------------------------------------------------------------------------------- 前;氏族社会时代,殷;封建社会时代,周及春秋战国;专制主义社会时代,秦至清末;专制主义半殖民地化时代,鸦片战争以来。可以说,王在社会史论战的见解上并无多少创获。这同时也就可以再次印证,王礼锡具有双重身份:一是自由主义的中立超脱的编辑,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有倾向性的学者。王礼锡对这双重身份的处理,相当成功。 二王礼锡的同志胡秋原 王礼锡学术思想和私人感情上最投合的朋友是胡秋原(1910,),然而无论是学术思想还是个人经历,胡秋原都比王礼锡复杂得多。 胡秋原,原名胡业崇,又名曾佑,别号石明,湖北黄陂人。1929年赴日本,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及普列汉诺夫等人著作,积极关注并参与国内的社会史论战,成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放弃日本学业,在上海主办《文化评论》,宣传抗日。1935年,受第三国际中国代表团之邀,赴莫斯科访问,对苏联深感“失望”,放弃马克思主义,转而宣扬“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1945年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1948年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去香港,后去台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等职。1988年9月访问大陆,被开除国民党党籍。他在史学、哲学、文艺理论等方面著述达两千余万言8,其中完成于30年代的《唯物史观艺术论》9代表了他早年对唯物史观的研究水平。 胡秋原是五四以后文化界和思想理论界的重量级人物。许多人之所以知道他,首先是由于他曾经发表文章批评钱杏邨及左翼文学,提倡“自由文学”。正是由于他的文章,才有了所谓“第三种人”苏汶所作的《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也才有了鲁迅对“第三种人”的批判10。这场不大不小的所谓戳穿“第三种人”的论辩,是鲁迅生平中非常著名的一个事件。那时,胡秋原依仗着从普列汉诺夫那里学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谁也不敢显一显好身手的人群中跳将出来”(苏汶语),站在“自由人”的立场,批评左翼文学“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受到左联一些人士的强烈反击11。值得注意的是,苏汶在《关 --------------------------------------------------------------------------------------------------------------------------- 6 --------------------------------------------------------------------------------------------------------------------------- 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和《“第三种人”的出路》中对胡秋原下了非常贴切的考语。他说胡秋原“是一个绝对的非功利论者”,是抱着普列汉诺夫主义“从一而终”的人,“是一个书呆子马克思主义者”、“学院式马克思主义者”。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同于“左翼文坛那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胡秋原这种“书呆子马克思主义者”的特点,是“老喜欢从最遥远、最难解决的问题说起”,“分析到终极,是既不懂列宁主义又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同时,胡秋原也不是“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12。苏汶的这些话,恰切地反映了胡秋原当时乃至一生的特点。 胡秋原曾经信仰马克思主义,还曾经是共产党的“同路人”。他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思潮卷进来的。通俗地讲,就是赶时髦13。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既难持久,又怀有强烈的个人爱好的色彩。他入门阅读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既不是马恩的,也不是列宁的,而是“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1986年,胡秋原曾经说:“我的马克思主义是由普列汉诺夫来的,而他是反对他的徒弟列宁的,所以我从未相信’马列主义’。我主张’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4由这种立场出发,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是主张与自由主义结合,二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与党派利益挂钩。这种态度和立场,既不为国民党喜欢,也不被共产党喜欢,而他对国共两党,也均抱着戒备的心里。另一方面,国共两党对他又不乏拉拢统战的意思。然而,促使他最终离弃共产党而倾向于国民党的,还是1935年他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当时,他是共产国际中国部的客人,为中共做事。几个月后,他逐渐发现苏联不仅落后,而且没有效能,苏联人精神上尤其没有快乐自由可言。加上当时斯大林正在搞大清洗,俄人对我国满蒙新疆有野心,民族偏见强烈,等等,使得他因此而怀疑社会主义,并最终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15。 放弃马克思主义之后,胡秋原逐渐成为一个反共分子。1954年9月,他曾经写道:”在中国,我是最迟的反共者,然而,我也是一个最无条件的绝对的反共者。”16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史论战中,胡秋原毕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 --------------------------------------------------------------------------------------------------------------------------- 7 --------------------------------------------------------------------------------------------------------------------------- 导的,尽管在他放弃马克思主义之后,总是遮掩这一点。论战中,胡秋原发表《略复孙倬章君并略论中国社会之性质》17、《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专制主义》18、《亚细亚生产方式论》19、《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草书》20等论文,不仅代表他本人的见解,也从侧面反映了王礼锡当时的思想水平。作为学术史上既有的事实,胡秋原当时的本来面目,不是他后来在海外的反共立场所能掩盖得了的。 王礼锡在胡秋原等人建议帮助下创办《读书杂志》后,先是刊载了杨东莼、胡秋原、张竞生、王亚南、周谷城21等人的文章,鲜明地贯穿着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其中,胡秋原1931年2月20日完成于日本早稻田的《文艺史之方法论:欧洲文艺思潮史绪论》一文,根据普列汉诺夫的论述,专列“唯物史观”、“社会学底方法论”等章节,明确写道:“能探着历史变动之中心动力,对于社会形态及精神文化形态之发生变迁作完全之解释者,只有辩证法唯物论的历史方法:唯物史观或社会学底方法了。至少,在今日,我们没有什么怀疑这科学方法的根据。……唯物史观实在告诉了我们以社会发展之秘密,有了这辩证法唯物论的历史方法,不仅使我们在一般历史现象社会现象之理解上,得到一个真确的途径,而且也使我们在文学研究上,得到一个最正确的科学方法。”这样的言论,表明了胡秋原当时对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的真实立场。 作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者,这期间胡秋原连同王礼锡搞的一个最大动作,就是共同发起对胡适的大批判。1931年6月1日,《读书杂志》第1卷第3期出版,发表胡秋原《贫困的哲学》、王礼锡《活文学史之死》等文章,对胡适给以严厉抨击。王礼锡在文章中说说:“胡适之先生自五四运动一直到现在,没有反对过帝国主义,且根本不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产业发展前途的障碍。在去年的一篇‘五毒’的文章中,并根本否认帝国主义足为中国的障碍。口口声声嚷着‘贫穷’,而伏贴于帝国主义剥削之下口口声声叹息自己的不争气。实在是无出息的资产阶级的代表。”可见,他们已把阶级分析方法运用于大批判。实则,在尊奉自由主义的基本点上,他们与胡适可称同志,只是在思想宗尚上尖锐对立。自由主义使他们能够容忍不同于自己的主张,阶级分析的方法使他们批评起别人来又毫不留情。像胡秋原、王礼锡这样的态度和立场,在社会史论战中是仅此一 --------------------------------------------------------------------------------------------------------------------------- 8 --------------------------------------------------------------------------------------------------------------------------- 家、别无分店的。 三朱其华挑战陶希圣 《读书杂志》创刊号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正式展开。 创刊号上,王礼锡开辟“中国社会史论战”专栏,并在1931年2月17日写于东京的《编者的话》中表明开辟这一专栏的态度:“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真确的认识,很难确定中国政治的前途。所以本志特为这个问题,设一个‘论战’,第二第三几期对这个问题都有意见不同的文章发表。”专栏首期发表了朱其华与陶希圣讨论中国封建制度的通信,论战正式开始,尔后很快引起北京、天津等地学者的关注,还波及到海外。 这个期间的讨论,虽然也涉及古代历史,但主要是围绕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展开的。也就是说,是围绕着现实问题展开的。在这个阶段,诸如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奴隶社会问题、封建社会问题等等,都还是初步涉及。1933年9月,《读书杂志》停刊,论战开始转入第二个阶段。转年,陶希圣组织“食货学会”,创办《食货》半月刊,标志着第二阶段讨论的全面展开。第二阶段的特点是,主要地不再围绕社会性质讨论问题,而是更深入地转入对社会史、社会形态理论的探讨,因此亚细亚生产方式、奴隶制、封建制一类问题被凸现出来。不论从人员构成上看,还是从讨论的问题上看,抑或从探讨的激烈程度上看,1933年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分界线。 朱其华,字亦明,原名朱新繁,抗战期间化名柳宁。著有《中国资本主义之发展》22,《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没落》23,《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24,《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各阶级》25,《社会革命之思想与运动的发展》26,《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27,《中国经济危机及其前途》28,《中国近代社会史解剖》29,《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30等著作。他的论著虽然数量很多,见解也清楚明晰,但在当时,却被许多人认为水平不高,甚至有人说他只会抄袭有关年鉴资料。 --------------------------------------------------------------------------------------------------------------------------- 9 --------------------------------------------------------------------------------------------------------------------------- 从归属上看,当时一些人认为他属于《新思潮》派,即中共斯大林派,或曰干部派,实则他只是《新思潮》的外围,只是拾取、抄录和综合一些与《新思潮》相合的观点来发表。目前,还没有切实的证据可以证明他与《新思潮》派具有组织上的联系,在“社联”及与《新思潮》有关的人员名单中,均找不到朱其华的名字。此外,1931年10月29日,他给王礼锡写信说:“现拟作《再论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论战对象,除陈独秀、彭述之、严灵峰外,复有李立三、沈泽民及俄人米夫。此外,弟尚拟作《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主要对象为批评郭沫若之《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因郭氏此作,见解荒谬已极,矛盾百出,而此书销路颇佳,诚有痛斥之必要。”也证明他不属于《新思潮》派。因为《新思潮》派绝不会抨击李立三、米夫。不过,他的基本见解,确实与《新思潮》一致,所以,《新思潮》派对他也没有做过任何评价,既无赞扬,也无批评。 朱其华在北京担任一个小职务,每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上海,是前期社会史论战的一个重要角色。1931年2月16日,他在长江尽头一家医院完成论文《关于中国社会之封建性的讨论》,对陶希圣、顾孟馀、陈独秀以及拉狄克、托洛茨基的封建主义理论提出系统批判。他提出:春秋战国以后,一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还是一个封建国家。中国封建制度的破坏,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即西欧资本主义先进国对中国开始商品侵略以后,但一直到现在,封建残余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依然占着主要作用。目前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彻底肃清封建残余。 可以看出,朱其华是主张“春秋战国封建说”的,这与郭沫若一致。他所谓19世界下半期中国的封建制度开始破坏,但封建残余依然占主要作用,与中共所主张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说”一致。但是,他是从“封建制度”这一条线立论的,所以结论是“肃清封建残余”,而《新思潮》派是从封建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入侵这两条线立论的,所以结论是“反帝反封建”。这应该是他与《新思潮》派的一个差别。不过,总的来看,朱其华看到了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的浓厚的封建性,目光是准确的,值得肯定。与当时的论述相比较,朱其华的见解更接近中国历史之实际。 --------------------------------------------------------------------------------------------------------------------------- 10 ---------------------------------------------------------------------------------------------------------------------------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朱的见解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派别的重视。《新思潮》派固然对他保持沉默,其他派别的学者却对之毫不掩饰地予以嘲笑和抨击,说他根本就不是学者,大有不把其放在眼里的架式。例如,托派的严灵峰1931年6月13日在上海作《在“战场”上所发见的“行尸走肉”》一文,大骂他是“行尸走肉”。自由马克思主义者的胡秋原在给王礼锡陆晶清夫妇的信中则骂他“挂羊头卖狗肉”,说他“骂旁人是机会主义,而他自己实在是机会主义者之一”。更令人奇怪的是,面对这种人身攻击性的谩骂,朱其华本人居然未作强硬的回应。尔后,更多的学者对他不屑置评,他便淡出了论战。 朱其华致陶希圣的信1931年1月23日写于南京。信中对陶希圣的“封建制度崩溃于春秋战国时代说”提出质疑,重申他本人的“崩溃于十九世纪中叶,即国际帝国主义侵入以后,可是一直到现在,封建势力还占强大优势”说。 他认为,陶希圣关于“封建制度崩溃于春秋战国时代说的最大根据”,即“商业资本的发展,封建诸侯的衰落,君主集权国家的建立”,“都不足以作为封建制度崩溃的说明”。这一点,差不多是许多反陶人士的异口同声,确实比陶希圣合理并站得住脚,也很可贵。 可是,朱其华对自己的见解又很不自信。不久,他给王礼锡写信,便说:“第一辑所发表之拙作,系十个月以前旧作,现在弟之见解虽无变更,但对旧见解增加不少补充。为补救此缺点,故弟极愿在第二辑上发表新作。” 陶希圣当时已经俨然是社会史研究的权威,他没有正面回答朱的问题,而是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认为朱的立论前提有问题。31日,他给朱回信,只简单指出:“商业资本固然没有转变新社会形式的作用,却有分解旧社会形式的作用。”这是陶希圣的一个核心性的见解,运用了他的一个核心性的概念,即商业资本,而“转变”与“分解”的差别,是他分析商业资本作用的核心方法。 陶希圣认为,朱其华的见解实际是以论带史,因而冷冷地说:“先定结论而后 --------------------------------------------------------------------------------------------------------------------------- 11 --------------------------------------------------------------------------------------------------------------------------- 去求前提,远不如大小前提既定之后再定结论。” 到1932年3月26日,朱其华在香港写《关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一封公开信》,声明:“在《读书杂志》论战号上所发表的著作,不足以代表我全部意见的万分之一。”接着,列出自己的论著名单,得意地说:“我觉得,我已经发表的意见已经把论敌的见解打得粉碎,论敌已再没有武器可以和我作战了,因此,我可以鸣金收兵了。这一封公开信,就是表示我以后再不参加论战,在论敌没有拿到新武器以前,兹声明:以朱新繁名义发表的著作无论已毁或尚存,我全部否认,因此项稿件,大部非本人所作,我必须绝对否认。以朱其华名义发表的著作,无论长篇短论,我对读者完全负责。全部是以外国译文发表,虽然美日友人的翻译都绝对可靠,甚至比我的原作更有价值。”至此人们才明白,他早前的许多稿件,原来都不是他本人写的。朱其华与陶希圣的论战就此结束,朱其华就此淡出,而陶希圣则继续占据着《新生命》派坛主的位置。 注释: 1《读书杂志》创办前,《新思潮》、《动力》、《新生命》已经在讨论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2贾植芳:《〈王礼锡传〉序》。《王礼锡传》,顾一群、王士权、王效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3参看顾一群、王士权、王效祖著《王礼锡传》。第33,34、39页。 4顾一群等著《王礼锡传》,第53页。 5顾一群等著《王礼锡传》,第60页。 6《中国社会史的论战》第4辑《编后》。 --------------------------------------------------------------------------------------------------------------------------- 12 --------------------------------------------------------------------------------------------------------------------------- 7《双山回忆录》,第178页。另参看唐宝林《中国托派史》,第133,134页。陶希圣为《新生命》派首领,斯大林派即《新思潮》派,反对派即托派。 8参看李敏生《胡秋原著作目录提要》,载李敏生主编《胡秋原学术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36,442页。 9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年。 10鲁迅:《论“第三种人”》、《又论“第三种人》。参看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第291,328页。 11关于胡秋原主要见解的讨论,可参看张大明《胡秋原“自由文学”论的意义》,载李敏生主编《胡秋原学术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40,245页。 12苏汶文章为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所附录,分见第303、305、307、309、323页。 13参看(台湾)姜新立:《胡秋原与马克思主义》。文曰:“社会主义既为新潮,则一切好学深思之中国青年对社会主义或科学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生兴趣乃是潮流所趋,不足为异。”载李敏生主编《胡秋原学术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81页。 14转引自姜新立:《胡秋原与马克思主义》。 15胡秋原曾经这样说:“1934年末我受第三国际中国代表团之邀到莫斯科,帮助他们宣扬全国合作对日抗战,我完全赞成中共新政策。但我看出苏俄所行者并非马克思主义,其社会主义甚为浪费。当时莫斯科大审开始,我极为惊异和怀疑。更重要的,是他们已将外蒙古划入苏俄版图。斯大林又片面将中东路卖与日本, --------------------------------------------------------------------------------------------------------------------------- 13 --------------------------------------------------------------------------------------------------------------------------- 而以欢迎梅兰芳和胡蝶到莫斯科表演,作为对中国之补偿,或塞住中国人抗议之口,而他是成功的。”“马克思曾说他的学说不能应用于西欧以外,不能应用于俄国,他也不曾主张苏维埃。恩格斯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而巴黎公社还是多党制的。所以苏俄的马克思主义,或列宁主义,是东西欧马克思派从来不相信的。”胡秋原:《答谢之词》,见李敏生主编《胡秋原学术思想研究》第36,37页。胡秋原的这种改变,与1923年12月从苏联考察回来的蒋介石颇有类似之处。“对苏联的考察,蒋介石吸取了苏联政治和军事组织的某些经验,对苏联红军及托洛茨基都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但总的来看,他对苏联的态度由向往变为疑忌、反感。苏联政府在中国追求特殊权益的外交方针,‘集中主义过甚’的社会政策及其以国民革命为过渡时期的中国革命思想都使蒋介石深为不安,回国后,他开始批评苏俄政权,对孙中山的联共政策持保留态度。”蒋介石说,他这种变化,“乃是实地考察的结果。”见黄道炫:《民国兴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第78页。法国作家纪德《从苏联归来》之典型意义,在此得到切实印证。 16参看胡秋原:《我与中国共产党》,见《中国的噩梦》,香港自联出版社,1955年。 17《读书杂志》2卷4期,1932年。 18《读书杂志》2卷9期,1932年。 19《文化杂志》创刊号,1932年。 20《读书杂志》3卷3/4期,1933年。 21王宜昌认为周谷城是《新生命》派,这无庸讳言。按周谷城自称在关于中国社会方面著有三本小书,即《中国社会之结构》、《中国社会之变化》、《中国社会之现状》,均由新生命书局分别于1930、1931、1933年出版。写于1930年1月10日的《中国社会之结构?弁言》则说,该书“第一章第二节头一项政治制度, --------------------------------------------------------------------------------------------------------------------------- 14 --------------------------------------------------------------------------------------------------------------------------- 我因同陶希圣先生谈话,受了他的暗示,自己的见解变了,很想再写过或修改一下。”这当然只是最简单而表面的证据。 22上海联合书店,1929年。 23上海新生命书局,1929年。 24上海新生命书局,1930年。此书因“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鼓吹中国农工参加阶级斗争诋毁本党与政府”而被列入国民党的查禁名单。见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第181页。 25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 26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 27上海新生命书局,1931年。 28上海新生命书局,1932年。 29上海新新出版社,1933年。 30中国研究书店,1936年。 其他参考文献 [1]熊飞.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J].会计之友 [2]任婷,石芬芳.高校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万楚军.高校成本性态分析与管理 [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4:48-49. [4]李玉周,聂巧明.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 [J].会计研究 --------------------------------------------------------------------------------------------------------------------------- 15 --------------------------------------------------------------------------------------------------------------------------- [5]陈祥有.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J].管理观察,2009.6:99-100. [6]江其玟.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本计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7]贾洁萍.领导决策成本的界定[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0:80-81. [8]郑益乐.教育机会成本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80-81. --------------------------------------------------------------------------------------------------------------------------- 16
本文档为【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265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25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