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解析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解析

举报
开通vip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解析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解析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第一部分, (2013-11-29 19:15:59) 转载? 标签: 分类: 读书笔记 it 网络——人们所触及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生活方式。 面对全球信息化大潮,试图把思想的触角神向网络文化,用网络的范式谈论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思考网络。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视角。 《我的世界与我的窗口》(代序) 通过比尔盖茨为全人类虚拟的“窗口”,看和做各种事情,本来抽象平淡的生活就变得更加平淡抽象。 我发现...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解析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解析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第一部分, (2013-11-29 19:15:59) 转载? 标签: 分类: 读书笔记 it 网络——人们所触及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生活方式。 面对全球信息化大潮,试图把思想的触角神向网络文化,用网络的范式谈论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思考网络。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视角。 《我的世界与我的窗口》(代序) 通过比尔盖茨为全人类虚拟的“窗口”,看和做各种事情,本来抽象平淡的生活就变得更加平淡抽象。 我发现我与这座城市,与电脑,与我正在写的这本书的关系,就如同一场凭一时兴趣陷入到其中但又难以摆脱的婚姻。 每当电脑这个虚拟的窗口使我头晕眼花时,我就抬起头,从我房间的窗口看一看窗外的景色。但我能看到的永远是一幢幢说不上是真实还是虚假,是美观还是丑陋的高楼。无论在一年当中的什么时候,我都无法从窗外的“景色”断定是什么季节。我就是生活在一个没有风景,没有季节变化的世界里。 前天早晨,我屋子里的暖气开始漏水了,这表明时令已是初冬。我在电脑面前虚拟性地走过了四季。现在我早已不知不觉地被囚禁在一个不知今夕何夕的地方,这个我通常称之为“家”的地方。我的生活世界就是这样一种“二难境地”——透过真实的窗口,我看到的是一个真真切切而又虚枉不实的世界;透过电脑这扇虚拟的窗口,我看到的是一个以假乱真但注定是假的世界。 “窗口”——监狱的窗口,电视的“窗口”、盖茨的“窗口”……还有昆德拉在《慢》中的“上帝的窗口”。哲学家们爱谈论“超越”,其实“超越”是人所共有的冲动,每个人每一天都已形形色色的方式寻求着“超越”,而各式各样的“窗口”就是他们进行“超越”的工具——通过这些“窗口”,你“越出”(至少是部分地或虚拟地)你所在的位置,你看到或进入到你所在的现实之外的另一个现实。 钱钟书《窗》中这样描述窗的功能: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现代技术为我们把越来越多的东西逗引到屋子里,使我们“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技术为我们包办着一个被我们误以为是世界的世界,一个关于世界的幻觉,真实的世界就在这样的被包办中被一种看不见的屏障隔离开去,虽然它看起来近在眼前。 媒介——更广泛意义上的窗口,毕竟是媒介。它总是同时承担着消解隔膜和制造隔膜的双重功能。被高度媒介化了的社会令人想起了巨大的玻璃罩——一个大得无法再大的窗户,人在其中如同只有光明而没有前途的苍蝇,在一种严格框定的界域内自由地“超越”,或者当然地以为自己早已完全置身户外,无需超越。人们争相簇拥在城市和社会的中心地带,营造了愈演愈烈的狂欢场面,无暇想到,更无缘触及那一层坚实而又透明的没有瑕疵的玻璃。 十多年来流落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的生活,尤其是四五年来被电脑牢牢占据的经历,让我有缘触及到那一层厚厚的玻璃,然而除了透过这层玻璃瞻望、想象一下对我来说是咫尺天 涯的世界之外,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无法知道这玻璃有多厚,也无法真切地想象玻璃外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就像鱼缸里的鱼无法得知鱼缸的厚度,无法想象鱼缸外的世界一样。我知道自己陷入到一种宿命性的无交往状态,知道自己不得不忍受置身其中的世界和我无法置其中的世界的双重放逐。 导言:数字时代的“海” ——浩瀚,深湛,时而动荡时而安宁……。 一种东西从科学或技术的角度上看是怎样构成的,与这种东西给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并非一码事。比如,光有七色,但我们的肉眼往往无法分辨。 拥有一台电脑,如同拥有一艘自己的航船,每一天,你都可以做一次足不出户的远航,轻松抵达你想到的海域或港口。 美国文化心理结构是怎样的,存在一种海——作为无所畏惧的冒险者的故乡或乐园的海。 电脑的发明最称得上“稀奇古怪的冒险事情”,电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发明,而是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发明,电脑技术永远是一种“发展中”的技术。 在电脑领域中,如同在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上航行,根本没有“岸”和“避风港”。给人一种“苦海无边”或“如鱼得水”的感觉。20世纪的汤姆索亚在变得越来越窄的地理空间之外,开辟了一个赛博空间。“嬉皮士”乔布斯、“南海总裁”的盖茨、“离经叛道、江湖骗子”的尼葛洛庞帝。 旅游业这种现代社会特有的产业——古代有旅行家,没有旅游业;现代有旅游业,没有旅行家。旅行者蚁集在“黄金海岸”,在防鲨网、遮阳伞的呵护下,在离岸50米内的海水中借助于救生圈洗过几次海水澡,向自己和别人造成一种他们“见过大海”幻觉。游客们来到海边,以一种他们自以为新鲜的方式重复他们浮皮潦草、浅尝辄止的生存状态。他们远离生活本质如同他们在洗海水澡时远离大海。他们不知道世界的深浅如同他们不知道大海的深浅。 其实很难说他们真正见过了大海。真正见过大海的人是被雨果成为“海上劳工”的渔民——在一片汪洋中经历过干渴难耐的时候,在丰饶的大海上有过一无所获的惨痛经历,亲眼看到亲人、朋友葬身于养育了他们的大海。他们只有关于大海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能够伸出某地再也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人们普遍享有的权利。你不是秦始皇,但你可以“出巡”秦皇岛和泰山,你不是西太后,但你可以在颐和园散步。在这样的时候,你自然会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人人享有平等权利,交通又异常发达的时代而庆幸,否定这样的时代不是太反动也是太没有良心。 然而这不能阻止我们问一个很迂腐的问题:我们在得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失去了什么,用麦克卢汉的话来说,人在“自我延伸”的时候是否也在“自我截除”,我们在轻松自如地丰富我们的感觉时是否也在是我们的感觉不断贫瘠,发达的交通和传播手段是我们能到许多我们梦寐以求的地方,目睹许多遥远的事件,然而这些地方对于我们来说是否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地方,这些事件是否只是一个“假性事件”, 前面对两种“大海:的区分已经做了部分回答。 旅游业其实是借助现代交通技术大批量生产、复制“旅游胜地”的工业。并非主要指哪些让你半天之内游遍世界的“世界公园”之类的微缩经典。每一个著名的经典,哪怕它是“举世无双”的,都是在被日复一日地面向源源不断的观光客复制。本雅明称现代是一个“机器复 制的时代”。要完整地理解现代社会的这一特征,我们必须把“机器”理解为包括各种交通工具、各种传播设施,甚至包括国家机器在内的机器。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的20章(《照片——没有院墙的妓院》)中谈到旅游时这样写道: 有了旅行支票、护照和牙刷,你就春风得意,活似神仙了。柏油路、铁路和轮船使旅行失去了旅行的滋味。人们稀里糊涂地突发奇想而外出,闹闹嚷嚷涌向国外旅游,因为出国旅游之方便,与上影院、翻杂志并无多大差别……这样的人从未真正脱离他们因循守旧的无知觉的路子,也从未到过任何新地方。 “拷贝”的过程同时就是一种使原物“失真”(如旅行“失去了旅行的滋味”)而又掩盖了其真实性(到过许多地方的人“从未到新的地方”)的过程。“机器复制的时代”的根本品行不在于它把世界“拷贝”后零趸发卖,而在于它通过各种工业复制世界而篡改世界,并进而篡改人的感觉。“机器复制”的实质不是复制外在的世界,而是大规模地篡改着人的内心世界。 旅游业就是通过将大海复制为海滨旅游胜地而把马可波罗和徐霞客这样的旅行家复制为无数的游客;电视业就是将目击者复制为“各位观众”。所有的工业(有烟的、无烟的和文化工业)都是将局内人复制为局外人的工业。 大众文化的品行:大众(mass 庸众、乌合之众、暴众)不过是被大批量复制而被篡改的个人(person)。民众(folk)。mass的构成者是无分别的,而folk所指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比如contry folk是农村人、cityfolk城市人 、old folk 家中老人。mass指的人没有年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点的人,是“稀里糊涂地突发奇想”的人,是“闹闹嚷嚷地”涌向某处的人,是被“平均化”的人。 “大众”和“民众”的区别,就是蚁集在“黄金海岸”上的游客和渔夫、水手的区别。 游客对大海的认识、体验,与渔夫、水手以及他们的亲人对大海的认知体验的差别。大海对渔夫、水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渔夫、水手,除必须具备某些先天的素质(如体能、智能和性格外),必须经过与大海的长时间相处和“交往”,而且每一个渔夫、水手之间总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经过复制后的“大海”早已被最大限度地篡改了,防鲨网、救生圈、海冰救护队、遮阳伞以及涌来的人群,这样的大海对游客的要求几乎降至为零,因为经过复制后的大海,已经成为一个男女老少皆宜的,最为“通俗”的大海。对于游客,无所谓合格与不合格,只是要求“钱”而已。 这样的游客让人们想起了嫖客。麦克卢汉把大量印刷的照片称为“没有院墙的妓院”,他说“照片使人的形象延伸并成倍地增加,甚至使它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商品。影星和风流小生通过摄影术进入公共场合。他们成为金钱可以买到的梦幻。他们比公开的娼妓更容易买到,更容易拥抱,更容易抚弄”。他同时指出,“大批量生产的商品一向带有娼妓的属性”。 娼妓的行为方式特点:把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篡改、降格为“通俗”的人——一个肉体,并将这个肉体对无数同样篡改、将各位肉体,贫乏到只有钱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无节制的“复制”。 大众文化的前提是发达的传播手段——交通和通讯,英语中这两个词也同是一个communication。 大众传媒之王——电视。 电脑开始只是人脑的一种延伸状态,这样的电脑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媒介”,只是处理信息而不是发送“讯息”,WWW后为电脑注入了极大地活力,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电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媒介。 个人电脑的根本特征恰恰是大批量复制的反面——个性化。 乔治基尔德的说法——大众传媒所遵循的,在内容上是“最低公倍数”规则,在形式上是“两分钟规则”,指一条电视新闻所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分钟。这两种规则其实可以概括为一种规则——在最低的水平上寻求知识、信息旨趣上的共同点。 个人电脑的使用者不是观光客,不是文化上的消费者,而是像渔夫和水手一样的生产者。在与大脑的朝夕相处中,他不断升级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水手,一个经验老道的渔夫,而不是像几十年如一日地看电视的人那样,在知识旨趣、技术能力上做一个永远的“留级生”。 电视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正好相当于井底之蛙看到的关于“天”的信息。 电脑和电视的窗口是不一样的。拉信息和推信息。 电脑更像“门”而不是窗口,如同是一个“港口”而不是一口井。 《老人与海》可以发现他笔下的“海”暗指他心目中的女人,甚至于指整个世界——既狂暴又宁静,既吝啬又慷慨,既仁慈又残忍,既贫瘠又富有,既单调又神秘……在独自与这个“女人”一昼夜的相处中,“老人”在最深、最隐秘的层次理解了、贴近、爱上了这个“女人”,也在最深、最隐秘的层次上理解了自己。即最深层次的“交往”、“沟通”是什么。成为“共同体”。老人与海“单独在一起”时,真正的“交往”才开始。达到最深的契合。 每个人本来都是一个潜在的巨人,但常常表现为侏儒;每个人都是国王,额款式他忘记了自己作为国王的身份,终年流浪在自己的王国之外。一个人和他的“自我”关系,如同陆地上的水与大海的关系。他始终滞留在一个浅陋、狭窄的地方,忘记了大海才是自己的家园。 孤身一人的与自然交往。 麦克卢汉把媒介分为hot media(一种媒介所传输信息的内容一目了然、无需深切参与,那么它就是热媒介)和cool media。热媒介就是供人看热闹的媒介,而凉媒介就是供人看门道的媒介。 大众化交往阶段 VS 个人化交往阶段。告别大众化的“大海”而回到个人的“海”——个人电脑。数字化技术首先导致的是媒介的革命,进而导致一场文化的革命。 重新村落化。电视反而加剧了都市化过程,不仅没有消解中心,反而强化了中心化结构的集权和垄断。 网络化的个人电脑以势不可挡的摧毁了大众传播媒介造就的中心——边缘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在信息和文化上的垄断和独裁。解中介化——直接互联。 中世纪争论“天堂有没有厕所”。 第一部分 “没有尽头的青春期” 盖茨:我们决不把时间浪费在谈论我们正擅长的东西上。这不是我们的文化。盖茨不愿结婚,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有9岁。技术玩童、技术牛仔。男孩总裁、比尔大帝。 决定电脑的三大“法则”(1)摩尔定律(2)梅特卡尔夫法则:电脑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计算机数量平方成正比(3)盖茨文化霸权法则:硅谷的数字天才们的大脑中一有什么年头冒出,这个年头就立即转换为实实在在的技术,并迅速传播开来。 电脑需要不断更新。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把“数字时代”称为人类的“没有尽头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个想摆脱成年人的控制、独立意识崛起的时期,一个想摆脱成年人的控制、独立意识崛起的时期,一个想摆脱稚气而又稚气未脱的时期,一个想获得成年人的权利而又抵触成年人的生活态度、伦理准则的时期,一个越轨、犯规的时期,一个偷情的时期,一个想离家出走,独闯世界的时期,一个不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和“知足常乐”的时期。 理解被称为“离经叛道”者的媒体实验室能够在尼葛洛庞帝的带领下,从技术的“异端”成为“主流文化”的代表者。 “美国精神”——离家出走者。20世纪出现的“迷惘的一代”、“嬉皮士”、“垮掉的一代”都不过是牛仔气文化性格的不同表现。 学诗,功夫在诗外。技术竞争的背后是文化的竞争。 第一章美国人与“孩子” 美国人没有本钱来谈历史。发明者与犯规者。 即使是技术注定要诞生于世,但为什么偏偏总是由美国人来担当这些技术的助产士呢,——有利于发明的“分水”和“气候”。——对新奇的事物、不合常规的想法的兴趣,不断地卖弄他们在许多事情上的别出心裁。 赛博空间中谁最大,在所有的机器中,计算机是最高深莫测的机器,同时又是最接近玩具的工具。电脑方面的神童比哪个行业的神童都多。在数字时代和赛博空间里,孩子是最大的,互联网的统治法则:孩子为王。 电脑给“美国造”的文明输出,消解旧的地缘政治,同时促进消除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数字化”的背后是“美国化”。数字化生存将使美国文化的主要品性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被“移民”到现代技术造就的“新大陆——赛博空间”。 美国文化和社会是一个位数字时代所需求的素质的孵化器。(1)发明创新(2)自主性(3)创造性。显而易见,美国的孩子们不是像世界各地的其它孩子那样被严厉地要求记住计算口诀,他们被要求具有首创精神,按他们自己的思路想问题。他们的文化传统——崇尚“孩子气(boyishness /boyish spirit)”。boy所暗示的年龄偏重与心理年龄而非生理年龄。gentleman属于英国。 高钢《我所看到的美国的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教育》将自己的儿子带到美国小学,课堂上嬉笑不断,甚至上课连课本都没有,他感到自己把一件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他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但他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法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么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人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 孩子总是新欢新生的事物。成人总是喜欢安稳,喜欢既成的习俗,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习俗的一部分。 美国爱默生:“如果一个人可以选择一个时代来将生的话,他一定要选择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精力都浸透着恐惧和希望。新时代丰富的可能性岂不就补偿了过去时代的已逝的历史荣耀,” 我们不可能学会游泳之后在下水。不可以陷入到“文化落魄 cultural shock”的状态,并以一种鲁德主义和怀乡主义的心态和口气咒骂自己所处的时代。 眼前出现的是一条单行道,我们没有回头路,没有“乡”可“怀”。 第二章 生于七月四号 《西线无战事》的作者雷马克想去美国,可仅仅会简单的英语:“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爱你、上床睡觉、真棒、谢谢你、再见”——朋友说“足够了,美国人天天说的就只有这几句话”。 美国的日常生活不是“开门七件事”而是天天重复由这七句话简单的话所暗示的那件事。 美国建国初期,英国人就给美国人送了一个精致的绰号“uncle Sam”(英国民间传说中有一个名叫“山姆大叔”的笨汉。因为美国的缩写US,正好就是“山姆大叔”的缩写)。欧洲人对美国人的鄙视说到底是一种没落贵族对发迹的穷小子的鄙视。日不落帝国微缩为一个岛国之后。从“绅士”到“牛仔”。由于没有欧洲人的身份体系,独立后的美国事实上把每个个体原有的身份一笔购销。这块大陆重新回到“自然状态”——一切从零开始。 美国堪称“发明(创新)的民族”:全方位的发明,从政治发明到技术发明,再到文化艺术的发明。 “沟通”与“自我依靠”伦理。独立从来都不是自我封闭的同义词,在爱默生看来,独立——一个人相对于社会、传统、习俗的独立,恰恰是为了与传统更好地沟通,与他人更好地相处,而不是为了做一个自命清高、于世隔绝的隐士。 《数字化生存》:我大约要花10万个比特才能向你讲明白我用1个比特就能和我太太沟通的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传输者(我)和接受者(我太太)有共有的知识基础,因此可以采用简略的方式沟通。他向妻子传输的只是一个眼神,如果没有预先奠定的“共同的知识基础”,这个眼神没有任何意义。 首先学会与自己相处,预先奠定共同的知识基础,为真正的“相见”做准备。 不做“思想的鹦鹉”——应该在西方文化的统治下的学徒期结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 文化的目的不是造就一批又一批的文化学徒,而是造就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大师。 人们不可能通过对莎士比亚的雅尼来重新创造出一个莎士比亚。 恪守在你生命的简单而高贵的部分,顺从你的心,你将重新创造出一个史前的世界——爱默生《自我依靠》。 个体对群体的独立宣言。爱默生强调“用手”对于“用脑”的优越性——双手比大脑更接近智慧和真理,为文化精英所不齿的许多事情和工作更能使人拥有自己的“自我”。 惠特曼坚定地认为文化的源泉存在于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他们经常接触的平常之物中包含最鲜活的智慧、最真实的诗意:大地上的尘土是真理,田野里的草叶是真理,令人害羞的欲望是真理,劳动者的粗粝的笑声和呼喊是真理…… 民主的、平民化的交往工具——因特网。 “天性”(自然)是常常与“社会”、“文化”对立的,“回归天性”往往包含着一种“反社会”、“反文化”的主张。当成年人要求孩子“听话”、“乖”的时候,就是以既成的社会和文化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来驯服受天性支配的孩子。这样的社会和文化,就是一种成年人、老年人的社会和文化,一种逐渐丧失活力的社会和文化。爱默生认为社会是一个“公司”,在这个公司里,股东们达成了一个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为了确保他们基本的生活权利,每一个享有这一权利的人都必须以放弃他的自由和文化为条件,提倡的美德是顺从,它所喜爱的不是实而是名,不是创造而是因袭。 在这个世界上顺从与人的意识而生活是容易的,在利群独处时顺从于自己的本性而生活是容易的。只有伟人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仍能完全轻松地保持独处时的独立性。 之所以要你拒绝对你来说以变得僵死的习俗,是因为它总是涣散你的力量,空耗你的时间,是你的性格变得模糊。 第三章 自我依靠的个人电脑 "嬉皮士"——美国精神的真正传人 60年代,美国的文化运动——嬉皮士运动,兼顾音译的汉译让人们觉得他们是一群缺乏严肃生活态度的人。其实他们是以一些抱有坚定个人生活信念,向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大胆挑战的人。1996年《时代》周刊发表《我们把一切归于嬉皮士》(we owe it all to the hippies)。赛博空间和美国都是反抗既成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人们聚居地。“新大陆”之“新”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新,而是文化和社会秩序意义上的“新”。60年代的嬉皮士的社群主义(communalism)和自由政治理念。嬉皮士就是一群以反对既存文化和社会秩序来保持与文化的源头活水直接联系的人。 从“嬉皮士”到“黑客”——“无政府主义”anarchism,也即“反权威主义”,是赛博的基本面貌。技术牛仔。1959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CDC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制造了第一台商业主机型电脑,正如CDC公司的名称一样,主机型电脑是一种控制数据的“中心化机构”,是政府、企业垄断处理信息的设施。正如中世纪的拉丁文圣经一样,成为了独家代理上帝在人间的权利。尼葛洛庞帝也看到了主机型电脑在独裁性与中世纪基督教之间的相似性:30年前,使用电脑就好像驾驶登月飞船一样,懂得机器操作的人寥寥无几。科学家曾经下意识地想保持电脑的神秘性,就好像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僧侣,可以维护自己独尊的地位。1984年,《黑客:电脑革命的英雄》,在消解中心化的主机型电脑的信息霸权。电脑从主机型电脑演变成为个人电脑。个人电脑的出现宣告了主机型电脑的没落,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 赛博空间的《独立宣言》:(1)进入电脑的权利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应为一切人所有(2)一切信息都应该是免费的(3)在电脑上能创造出艺术和美(4)电脑能改进你的生活。 黑客好刺客:——一种黑暗的公正。在电子化的江湖中,就像中国古代的刺客一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你“黑”,我比你更“黑”——才是“黑暗伦理”的原则。鲁迅“秀才造反,一旦中了举人,就打起了官腔。” 罪犯与功臣——互联网作为资本主义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激进的鲁德主义(Luddite left)做出了爆炸性的反应。这是一种常有的现象:当一种新的技术力量出现时,一些人基于既有的价值观念和种种偏见与误解对新技术产生不信任甚至反感。在重大的社会和技术变革来临的时候,“狼来了”的呼声总是不绝。只要我们不是面向现实和未来,而是面向错觉和过失,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新生的社会和技术力量的种种缺失和弊端并加以无限夸大,从而阻止、扼杀它的行为。一个或几个仇视人类的恶魔可能利用互联网把人类一网打尽。黑客给信息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由于技术是动态的、不断突进的,社会无法通过一种固定的技术一劳永逸地消除这种风险。 技术虚无主义者 VS 技术福音主义者。每个时代都有难念的经。人们很容易相信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最坏的、最邪恶的时代,怀有这类情绪的人是各个时代里的弃儿。他们以为消除了他们所处的现实风险就是消除了一切风险。 异端的权利。历史上的任何进步都表现为对已被视为神圣的东西的亵渎和冒犯。正是被视为邪恶的冒犯行为才给已经僵死的社会和文化秩序带来生机和活力。历史上的变革—— 无论是政治的、宗教的还是科学的、文化的——从“正统”的立场来看都是大逆不道的。霍桑的《红字》是被习俗所禁止的爱情,即“通奸”为主题的,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年轻的牧师,对性情阴鸷、老谋深算兼自命不凡的丈夫(大英帝国的象征)。女主人被关进监狱,在霍桑看来,监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代表着人类对邪恶的禁止和惩罚,是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的强大防线。第一批移民刚到新英格兰落下脚时,就匆匆建立了两样东西:(1)教堂(2)监狱。给女主人佩戴了一个表明其通奸者身份的红色的字母A(adultery的第一个字母),但海丝特坦然接受了这个判决,在她眼里这是一个美丽的饰物,是代表着angel、admirable、ambitions、advancment等,并给女儿取名“珠儿pearl”——苦彻成珠。她的身世就是美国诞生的秘史。 古希腊以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神话表达了他们文明的起源——文明始于一种偷盗行为。 第四章 “没有尽头的青春期” 第一节 一切归于“离经叛道” 数字时代是美国文化精神的特定产物,而在数字技术成为一种造就和主宰一个时代的技术方面。 20世纪60年代的第一代黑客——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里不守规矩的学生。 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代黑客——发明并制造电脑的“天才神童”。乔布斯被里德学院开除。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代黑客——共享了个人电脑。米奇?卡帕尔设计了lotus 1-2-3,确保了IBM模仿苹果的个人电脑的成功。 以战争为艺术得以进步靠的是科学的发展。 把一切都归于嬉皮士——这一命题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很难把尼葛洛庞帝和比尔盖茨称为“嬉皮士”。我们把一切都归于7月4号。 1985年,尼葛洛庞帝创办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时,他纠集的是一群不懂得这个学科的基本规矩的外行,很少有计算机专家,更多的是音乐家、视觉艺术家、建筑学家(尼本人就是学建筑出身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和传媒学者。他们相对于正统计算机专家的劣势恰恰是他们的优势——对于某些“常规”的无知或漠然,才敢于异想天开,才能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媒体实验室最初的想法时把人性化界面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带向新的方向,这种新的方向是指通过信息系统的内容、消费性应用的需求和艺术思维的本质来塑造。 将影像的感官丰富性、出版的信息深度,以及电脑的内在互动性集于一体。 第二节 “男孩革命家” 与其说美国是一个“发明的民族”(彼得?雷登),还不如说是美国是一个“再度发明的民族”,他们的发明出来都不是一劳永逸、固步自封的发明,而是不断重新开始发明。典型的少年人的心态——boy的心态。 电脑是一场不断进行的革命。数字技术作为一种知识,打破了学习一般知识时父母充当老师,孩子充当学生的常规。面对数字技术,孩子们如鱼得水,父母辈反而感到焦虑。乔治?基尔德《对互联网的焦虑》(Angest on internet)。 第三节人脑与电脑的“做爱”:摩尔定律和梅特卡夫规则。关于电脑技术发展的加速度问题,海德格尔和麦克卢汉已经预见到这一点。海德格尔指出,技术发展遵从它自身的意志,而不是来自于人的“权力意志”,他把技术的意志称为“意志的意志”,即“超越任何„权力意志?的直接控制的驱动力。”麦克卢汉同样看到了技术自身不可扼制的生存意志:进化过程通过向机器形态的迁移,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加速发展。机器反过来对延伸出它的人产生影响,机器因此而具有替代性的生殖机能。新的需要机器新的技术回应——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电脑作为人脑的延伸,一旦被制造出来,就有了自主的力量。他强迫人来优化它、改造它,它调动起人追求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欲望,人也就成为了自己欲望的仆役。麦克卢汉“无声电影大声呼唤声音,有声电影大声呼唤色彩”。对电脑而言:主机时代大声呼唤个人电脑,“286”呼唤“386”,“386”呼唤“486”……电脑使人得了一种“集体强迫症”,强迫人们不断升级技术。“正如蜜蜂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一样,人在技术的天地中自始至终也起着性器官的作用。”人脑成为了机器的繁殖工具。麦克卢汉把这种现象形容为“人与机器的做爱”。人处于power而制造了机器并与它“做爱”(技术性的交往),在“做爱”过程中,机器满足着人的power,同时又调动起更高、更强烈的欲望,欲望和行为不断升级。 拥有技术的人在随后的时间里成为新技术的集体弃妇。海德格尔把技术人格化,好像技术是一种人格化的神,相对于技术之神,人只能扮演一种仆役的角色。换而言之,人的技术探索只不过是出于冥冥之中的技术之神的意志的操纵,技术借人的努力来展示自己的力量。这种理论有其神学背景:技术精英是技术之神的“选民”,如同圣经中,犹太人是实现神的意图的选民。从整体意义上讲,“选民”是无自主性可言的,然而从局部意义上讲,选民必须有超常的意志力和强烈的使命感,否则就难以完成神赋予他们的使命。 技术的发展必须由人来实现。技术的不可阻挡的意志要求具有不可阻挡的意志的人来体现。 第四节 "PC就是PC"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把数字时代形容为“没有尽头的青春期”(perpetual adolescence)。人在这个时代已无老本可吃,因为处于“没有尽头的青春期”的技术向人索要的只是“青春”。 迎接新技术的挑战就是保持心智上的青春。 PC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产品,而是一个连续的序列(continuum)。 第五节 盖茨的哲学 技术永远是人创造出来的。人脑是电脑的最终的“后台”。技术牛仔以闯荡为业,技术的成人和良民以安居乐业为生活的主调。 数字时代的世界早已不是欧洲西部那些宁静的小镇,而是动荡的美国西部。传统的安居乐业式的生活方式已没有可能。 自我依靠的时态永远是“现在进行时”。数字时代的大富豪不在是“富翁”,而是“富仔”。微软公司从来没有一个人睡懒觉,招募了数千名“准比尔”,都是顶尖的智商和A型人格结合起来的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科学博览会上的获奖者。 第二部分 大众时代的按摩 “我们是未知文化的原始人”——波切奥尼。 数字时代不少成年人和老年人都成为了“原始人”,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感觉自己大大落后于时代。 电脑技术越来越朝着媒体化方向发展(硅谷便成为媒体谷),电脑革命说到底是一场媒体的革命。 人们的梦想:(1)硅谷梦(2)好莱坞梦。 电视被称为媒体之王,电视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书籍、报纸、电影、收音机都曾称雄一世,但在电视前面早已雄风不再。 电脑和电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与“大众性”相对的“个人性”。数字时代是一个即将结束的大众时代。 第五章 媒体即“按摩” 麦克卢汉提出了“地球村”、“热媒体”、“凉媒体”等概念,以及媒体是“人的延伸”(extention of man)、“媒体及信息(”medium is the message)。还有一个“媒体即按摩(”medium is the massage)。 人的延伸,同时也意味着人的“自残”(“自我截肢”)。文明人制造了马车,但他的双足也就丧失了力量。笔记本损毁了人的记忆,图书压制住人的机智。“机器是不是一种阻碍,文雅的习俗是不是使我们丧失了生命的某些原动力,” 人——世界的关系:人——技术——世界,变成为(人——技术)——世界的关系。 “每一个时代的技艺和发明都不过属于当时的习俗而已,并不能使人真正强大起来。” 鸦片是以令我们相当舒服、惬意的方式剥夺好残害我们,常常呈现为各种机器(电视、电话……)的媒体也总是“温柔体贴”地奴役我们,千娇百媚地掏空我们,用种种快乐充塞我们的感觉,从而让我们无暇感觉我们真正应该感觉、应该关注的东西,让我们身在异乡而乐不思蜀。——媒体作用于人的这种方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按摩”。1983年,尼葛洛庞帝说“媒体”当时被认为“一条通往最低层次的美国大众文化的单行线。” 在英语中,大众(mass)和时代(age)合起来就是按摩(massage)。 第一节 服装——随身携带的旗帜 一种人皆有之但我们有习焉不察的东西。麦克卢汉将服装称为“皮肤的延伸”。服装的功能并非主要是甚至主要不是御寒,而是传播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尤为如此。服装的历史不仅比印刷媒介的历史悠久得多,而且即使所有现存的其他媒介都消失,服装也会长久存在下去。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中把衣服列为从古到今的26种媒介之一。乞丐的服装与皇帝的龙袍,服装与人的身份紧密相连,人们甚至可以用一种衣服的名称来指称一种响应的性别、社会和文化身份,比如布艺、纨绔;《红与黑》中“红”是指军队(当时军装是红色的),“黑”是指教会(教士的服装是黑色的)。服装作为一种媒体,以最直观的方式传达着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所属的民族,以及他的性别、社会地位、财产、教养等信息。 历史上每一场重大的革命同时也意味着一场服装革命。汉语中的“革命”之“革”,本意为“皮革”,代指帝王将相的衣帽。“变革”的本意就是“变服装”。八十年前,中国的新女性以旗袍作为她们的旗帜,今天新超女性们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她们的身体为原则,用半透明、超短作为她们耀眼甚至刺眼的旗帜。 第二节 “他们”:无所不在的眼睛 麦克卢汉指出:人的所有器官及其机能的延伸(车轮是腿的延伸,电话是口和耳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延伸,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最终都是一种交往媒介。 服装在人的生活中担当着存储信息、传达信息的功能——衡量服装的“好坏”就不在以个人的身体感受(冷热)为标准,而是看它能否有效地传达出穿衣者所希望传达的信息。——锦衣还乡,锦衣夜行。人的服装生动地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服装现象——时装——新,最流行,与众不同。新潮——迫使人们不停地玩这个永无结果的游戏,不停地上演这场让人永无宁日的闹剧。人们在选择服装商屈从于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他人的眼色——屈从着无数双“无所不在的眼睛”的权利。 在日益都市化的社会中,个人早已不是个人,而是作为他的衣服的附属品,成为大众时尚下的信息传达者。“他们”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常常不是为吃不饱而焦虑,而是因为缺少机会去大饭店去“吃饭”而焦虑,其实我们到那里根本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吃”一种“在那儿吃”的感觉。甚至我们也不是为了自己才去“吃”这种感觉,而是为了在“吃”的时候或吃之后被“他们”注意。 我们的绝大多数行为,都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或显或隐的与“他们”交往的行为。 第三节 “娼妓化交往” 嫖客和娼妓的关系相当典型地体现了这种交往行为的特征:(1)这是一场奢侈、非份的交往(2)这是一场完全抽象、陌生的个体因而毫无个性之间的交往。对嫖客来说,妓女可以抽象到只是一个能给予他一时满足的女子;对妓女来说,嫖客可以是一个抽象到手里拿着钱的任何男人。简而言之,嫖客和妓女互为“他们”(3)这种交往往往内容上的低级性;(4)因为它是最低限度的交往,所以无所谓胜任不胜任,兴无能者也可能成为嫖客。(5)快速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大批量复制”,娼妓化交往的最大特点是对象的非唯一性。娼妓要成为娼妓,就必须把自己的行为方式等同于机器——以相同的方式高效地提供同一种服务。照片好绘画的最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可以大量复制的——照片是“没有院墙的妓院”——金钱可以买到的梦幻。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一向具有娼妓的属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表现为大批量、高效率的机械复制。因此可以称之为“中心化机构”为基地的生产和交往方式的娼妓化时代。 麦克卢汉认为,照片这种娼妓化图像的根本特征还不是它的可复制性,而是它的贫乏性和欺骗性。任何照片都只是把人和事物的瞬间形象从它的连续性的整体形象中抽取出来,并让它来充当整体。 永恒轮回的走马灯的骗局。 闲话无聊天天聊。乏味。表面不同而实质相同的文盲:(1)目不识丁的小市民(2)已经读书认字了,可是只能读儿童读物和智力极低的读物。两种“乐盲”——会唱和不会唱流行歌曲的乐盲;两种性压抑者——没有当上和当上了的嫖客的性压抑者。“乏味”。 所聊话题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最低限度的、属于长舌妇的话题,如同嫖客和妓女之间所做的只能是男女之间最容易进行的“交往。事实上,从交往、交流的角度看,长舌妇与妓女是一回事:妓女以性行为来“闲磨牙”,长舌妇是以闲言碎语来“卖笑”。 第四节 按摩与麻醉 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时代,长舌妇的闲聊也被产业化了,即被纳入机械复制模式中进行生产。 大众传媒就是产业化的长舌妇闲聊业——舌头得到延伸的“长舌妇”。 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没有感觉、没有思想,徒具人形的木头人和石头人。正如读言情小说的人绝不会承认自己是文盲。实际上,大众时代的人与木头人、石头人之间的差别仅仅相当于卢梭所说的两种文盲之间的差别。 一个只知道在文件上签名的政客或商人很难说是有文化或者是没有文化的, 一部象征意义的小说《看不见的珍藏》——主人翁倾尽财力收藏许多油画,突然失明,但对艺术热情丝毫不减,每天用手抚摸、回忆每一幅画的内容——虽然生活在大萧条时期,尽管看不见,但却得到极大满足。其实由于生活所迫,他的家人早已将那批珍藏偷偷卖掉了,替而代之的是胡乱的涂鸦。他仍然有滋有味地体验装虚幻的充实和富有。 将人以欺骗性的轻松囚禁在一种被奴役的状态,是被囚禁者失去认清自己所处位置的灵魂和双眼,心甘情愿地滞留在自己的“囚室”,即让被囚禁者都成为乐不思蜀的阿斗,在生存状态上自得其乐做一个留级生——这就是“按摩”的本质。“按摩”以富有欺骗性的轻松愉快来阻止人们增强体质和祛除疾病的意向。在持续的轻松愉快中,它逐渐培养出一种对轻松愉快的持续的欲望,记忆中对于轻松愉快的“隐”。于是,这种绝非必需的外在刺激成为了一种被很多习惯于这种刺激的人欲求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再来追问这种按摩有无真实的意义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按摩以制造出对于他的欲望,因而也制造出一种对于欲望者的价值。 正如弗洛姆对于吸烟的动机以及人是如何会吸烟上“瘾”的分析:吸烟对人的“好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占有人的感觉器官,是人的感觉器官有事可做。人就好像进入了沉思状态或复杂的感情状态,其实,抽烟并没有丰富人的感觉和思想,而只是让人自欺性地相信自己在感觉和思考着什么,使人免于直面自己的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的状态。 梭罗生动地描述了人们是如何经常地需要那些看似无聊、绝非必要实则已变成必需的刺激。 一个人吃了午饭,还只睡了半个小时的午觉,一醒来就抬了头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人类在为他放哨。……睡了一夜之后,新闻之不可缺少,正如早饭一样重要……边吃面包,边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晨的瓦其多河上,有一个人的眼睛被挖掉了;而他一点也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的眼睛早就是没有瞳仁的了。 正因为我们早就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眼睛了,我们只好用一双大家公用的眼睛来“看”东西。用“按摩”一词来形容媒介以令人惬意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器官的“行为”在恰当不过了。人们被媒介按摩时体会到了轻松、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大段的时间被不见血地“kill”了。大众传媒是人避免了度日如年、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之类的感觉。 人与媒介的关系就如浮士德与魔鬼糜费斯托的关系——浮士德答应把灵魂出卖给魔鬼,魔鬼答应使浮士德获得快乐。其实浮士德在这场游戏开始时就已经彻底输了,因为当他把灵魂出卖后,他就无所谓得到或失去什么了。 一个被魔鬼驱使、摆布,并在被摆布中感到轻松自在、其乐融融的玩物的眼中是没有魔鬼的,眼前只有一个一心满足他的欲望、顺从他的意志、投合他的喜好的仆人。这个“仆人”以对于他的无微不至的体贴、照顾来支使他、控制他、玩弄他。 这个“仆人”说到底就是娼妓,他掠夺你的金钱,损耗着你的生命能量,占据着你的时间。你的所有时间都属于这个娼妓——一半时间用来挣取这个娼妓公开勒索或巧妙暗示你付出的金钱,一半时间用来花这些钱或者说享受这个娼妓的单调而永远让你觉得舒服、有趣的按摩。 你不会记得吃过的饭,也不会记得看过的新闻。“大众时代的按摩(massage in the mass age)”必然意味着“杂乱无章时代里的信息”(message in the mess age)。每一天,我们接受着杂乱无章的信息,我们被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感觉”和“思想”所充斥,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当然我们并不承认这是什么垃圾场,所以我们面对它常常产生一种富足感和自豪感。 第五节 “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电视机是一只公用的“千里眼”,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命根子,没有它,我们就会彻底失明,已经有眼无珠,已经对每时每刻都是丰富多彩的现实视而不见。人们失去了从正常世界中感受到新鲜、感受到舒服的能力,必须由按摩来向我们提供新鲜感和舒服感,按摩给予人的满足总是一种代偿性的满足,它转移人对自己已失去的某种东西的注意力和转移因为失去某种东西所引发的痛苦的注意。比如医学中的“止痛耳机”。 在大众时代,整个社会成了一个超级规模的医院(或疗养院),一个残疾人活动中心。 既不提供“刺激”也不提供“爱情”而只提供“按摩”的服务模式是大众时代的单向的、非交互性的“交往”一个特点,但这不是大众时代的本质特征。大众时代的本质特征是将这种交往模式产业化、社会化,这种交往模式不是属于少数人而属于“大众”。使大众时代成为可能的是来自现代技术的力量。 第六章 媒体和权力 第一节 “巴比伦塔”与“焚书坑儒” 主奴关系的颠倒——作为浮士德的奴仆的糜费斯陀以顺从来实现浮士德对他的顺从,即行使他支配浮士德的权力。传媒产业的最大股东是糜费斯陀。一句话,按摩之手同时就是权力之手。 上帝通过使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语言说话,使原来一体化的媒介成为分化的媒介,限制原有信息和资讯转化的范围,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原有的人类共同体解体,从而彻底削弱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导致通天塔无法完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首先统一文字,统一道路,奉行的是通过将异质化的媒介改造成同质化媒介的方法,以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一体化的权力结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媒介体系。焚书坑儒是将一切通过文字这一种媒介来表达个人性的思想,将同质化媒介的社会交往(沟 通)功能抽除,使之成为延伸一体化强权的传播媒介。在这种媒介体系下,普通民众既无法与传播者进行沟通,他们之间也无法相互沟通。 第二节 “媒体节日” 在电视出现以前,在贫穷的地方也有节日,在节日里一定有与平常不同的气氛。人们暂时抛开平日的操劳、烦恼,相聚在一起,感受和想一些平日未曾感受和想过的事情,与平时难得一见的人相聚,给沉闷、灰暗的生活图上一些亮色。伽达默尔“节日的重要特征就是“拒绝人与人之间的隔绝状态”,节日就是“共同性”,是一个人在一种对于许许多多的人都具有强烈的震慑性、感染性的氛围下,从日常生活的平淡、琐屑、无聊的状态进入到一种激越、庄严、充实的状态。” 在节日里,平时纠缠着人的事务被置之脑后,日常生活中人的身份被最大限度地淡化甚至被终止,人们感受到了(虽然是暂时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亲密、友善的关系,人们以一种彼此相同的新的身份、新的心情、新的面貌交往。然们沐浴在一种共同的气氛中,洗去了平日生活加在我们身上的沉渣、念俗,体会不同程度的放达之感和超凡脱俗之感。节日使人们感受到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仅仅是蝇营狗苟。节日让国王和叫花子都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平时所认为的那样大,在某一种尺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他们是同样高贵或同样渺小,他们“本是同根生”的。 “节日”具有重大文化意义(尤其是宗教意义)。一般说来,中国的节日是自然时令性的,西方的节日是宗教性的。现代人与古代人在文化上的重要不同之一,表现为节日的宗教文化色彩越来越淡。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出,现代社会中的节日已经演变为工休日、闲暇日。 礼拜日源于犹太——基督教文化传统,作为一种教规,人在安息日是不能工作的,因为人已经用六天的时间来谋求“个人性”的肉体生存上,人必须用专门的时间来谋求灵魂(精神)的生存,谋求与他人的“共同性”上。communication一词的本义是指得到来自神的启示、信息,并与他人共享这样的信息(被认为是神的恩赐)。在电视时代,communication的意义不再于“沟通”、“交流”相关,而是与“传播”相关。电视使各种节日名存实亡。电视导致了所谓“媒体假日”的出现。电视使我们平常的生活更加平常,是我们过着几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比如:中秋之夜不在赏月、元宵之夜不在观灯,而都是在看“中秋晚会”、“元宵晚会”。在那些数不清的夜晚,永远是那些烂熟的面孔,烂熟的歌舞升平和插科打诨。 常年累月地看电视,不仅仅是你的意识、观念、语言与别人一模一样,而且使你的无意识,它的梦境也与别人的大同小异。 媒体之王——电视的温柔的铁腕已伸向我们最个人化的生活中,伸向我们心灵的最深处。 英文中的假日(holiday)中由holy(神圣的)和day组成,意味着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状态的新的境界和心态。 第七章 两种窗口 第一节 大众窗口和个人化窗口 电视的确是现代技术为人们打开的一面“窗口”。 英文中窗口windows是风(wind)和眼睛(dow)两个词素组成。 电视television是由远tele和视觉vision组成。电视既是一种“窗口”,又是一种“眼睛”。通过它,似乎整个世界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但电视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窗口。 第二节 “马赛克化”——大众传媒的宿命 马赛克是一种建筑工艺,即用一系列零散的瓷片拚嵌成一个完整的平面。通过“马赛克”式的拼嵌,并不必然相关的事物形成一个偶然的、暂时的序列。 蒙太奇——建筑学上的另一个术语(mongage),是指将建筑材料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异质性的材料形成一个有内在的同质性的序列(continuum)。引入电影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表面上没有意义关联的镜头连接起来,通过观众在意识或潜意识的合作,两个货多个镜头之间的内在意义关联凸显出来,形成有冲击力的意义释放。一部电影的成功往往依赖于蒙太奇语言是否成功。 电视新闻的编辑不同于电影的导演和剪辑师,报纸的内容不同于书籍的内容,主要在于“马赛克”和“蒙太奇”的不同——电视节目是时间性的马赛克,报纸版面是空间性的马赛克。而一天天的报纸有构成了一种时间性的马赛克。 电视提供的是不要求深度参与的内容,与书籍相比,报纸提供的是不要求深度参与的内容。要详细地叙述一个事件及其可能包含的复杂的意义,一本书要比报纸、杂志、电视的优势大得多。 电视是具有各方面兴趣和好奇心的大众共同拥有的媒介,每个多某件事感兴趣的人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流连忘返,因为“还有好多人在后面等着”,电视必要要遵循“两分钟原则”。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智能提供泛泛的和马赛克式的信息。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是大众传媒的暴君,它的权力使世界以马赛克式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很多人不仅意识到这个虚拟世界的马赛克特征,而且比习惯于接触真实世界更习惯于与这个马赛克化的世界接触。通过大众窗口,我们得到的是早已标准化的、实质等同的答案。 互联网中,以“mosaic”命名的浏览器。 第八章 PC——“按摩”的终结者 第一节 “消费者电子学” 电视的更新使得电视的图像品质越来越接近“事物的形象”。 但电子游戏机,对儿童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电视。电子游戏的重要品质在于游戏的“情节”设计,而不是画面的品质。但与电脑相比,电子游戏机相当简单。他们与电视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是交互性的、在内容上富有可塑性的娱乐;而电视是单向性的娱乐。及哦啊胡行赋予人很大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调动人的各种反应能力。 “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更多频道里那空无内容的节目即使使用高清晰度的电视来播放,也无改与节目的实际品质。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缺找不到一点意义。 人总是处于文化状态之下。文化价值决定着对技术的使用。技术的具体使用蕴含着文化上的价值取向。“舒适和细致精微的享受至上”是日本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观念,日本人常 常喜欢把一种游戏玩到最精细、最微妙、最彻底的境界,从中体验到一种为其他人不曾留意或不屑于追求的舒适和满足。 网络迫使电视沙皇不得不推诿。电脑不断表现出来的巨大魅力将使人们理所当然地把电视弃若敝屣。(智能手机比电脑更多地占用青年一代的时间) 第二节 主奴关系与傻瓜相机 主仆关系是日本人根深蒂固的交往规则,也表现在人与物、消费者与消费品的交往中。日本人发明的傻瓜相机——是一种绝对驯服的工具,一种极善解人意的消费品。“傻瓜相机”早已把一切都安排就绪,人需要做的只是按一下快门。“主仆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种可能“异化”的关系。当主人把奴隶的权利、内涵剥夺殆尽,把奴隶降低到“物”的水平,实际上也是把自己的权利、内涵剥夺殆尽,把自己降低到“物”的水平。这种关系与娼妓化交往是一回事——人与人之间最低级的交往——在拥有一切时暗感到一无所有。 使用、享受这各种驯服工具的消费者也是一种独裁者。“傻瓜相机”的使用者没有意识到,在拍下无数种照片后,自己在摄影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林肯——of the dummy(属于傻瓜)、for the dummy 、by the dummy。“傻瓜”是“消费者”的一个最为恰当的别名。还对消费者进行着“平均化”的处理,实行“平均化”独裁。大规模生产,导致“大路货”。 一个摄影家不可能使用傻瓜相机,因为傻瓜相机在有效地避免了失败和风险的同时,也同样有效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扼杀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作品之间的差异。 大众产业文化,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同时造就着两种东西(消费者和消费品),一路货色(平均化、整齐划一的大众与平均化、整齐划一的产品)。 乔治?吉尔德把电脑以外的许多电子技术成为“消费者电子学”(也可称为“傻瓜化电子学”)。 第三节 从按摩到挑战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电脑用户仍然是“消费者”,从文化意义上讲,电脑用户与电视用户具有质的不同——电视观众闲置双手,被动地、集体接受电视的按摩;电脑用户使用键盘,与电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电脑用户说到底是“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电脑是富有创造性并预示未来的工具。 基尔德指出:电视盒电脑的“最关键的差异是这两种设备在用途上的差异”——看电视的人几乎是在用电视来愚弄他们自己,而PC的使用者是在利用他们的机器使自己变得更富有、更聪明、更具有创造性。 人与电视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电视像奴仆一样迎合着人,尽可能地让人感到舒适、自在;电脑与人是平等的、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匹骏马常常同时也是一匹烈马,只有优秀的骑手才能驾驭它。电脑不像傻瓜相机那样可以随便上手的工具。所有的新技术都是先被精英们获得、掌握,然后才会深入到公众中去。电脑在当代文化中担当的角色相当于T性汽车在20世界的产业文化中担当的角色。但电脑和T型车有两个明显的不同:(1)T型汽车在技术上是封闭的,电脑是高度开放的;(2)T型汽车是只具有技术维度的机器,只能使人成为技术上的精英;而电脑是多维度的 机器,它不单是在技术上不断向人挑战,是人避免成为一个技术上的消费者,而且从文化上的各个维度向人提出全面的挑战。 第三部分 我的数字新娘 尼葛洛庞帝:我对界面的梦想是,电脑将变得更加像人。 柏拉图借阿里斯托芬之口所讲述的故事:远古时人本是男女两性合一的生物,因受到神灵宙斯的惩罚,被撕作两半。因此人为了同原来的一半相会合,一面忍受痛苦,一面不断求索异性。两者基于一体化而感受生命所具有的喜悦,由一体化而生的孩子实现了生命目的之一。 第九章漫长的蜜月 未来的时代,就是“人与电脑共生”的时代。 歌德:“用不着告诉我你是怎样的,只需告诉我你和什么人在一起。” 第一节 远程电脑——teleputer telegraphy电报、telephone、television、telecommunication等。最近还有telecast电视广播、teleconference电视会议、telecourse电视课程等。teleputer是由苹果公司的史库莱( John Sculley)发明,认为它像电话、电视等一样具有巨大的“势力范围”的传播媒介,而不是像复印机、打字机那样势力范围只在使用者眼前的“非连接性的桌面机器”——网络化的电脑。 吉尔德把电脑的未来称为“远程未来”(telefuture)。 尼葛洛庞帝:没有比特就没有未来。 第二节 “各位观众” 电脑取代电视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事件。重大的技术总是体现着重大的文化价值,一个时代的技术特征体现着一种文化特征。 电视是“大众情人”,是一个人尽可夫的“情人”。 “观众”本来是一个复数名词,但电视台常称为“各位观众”——也就是说,电视台从来没有将观众中的每一个个体当作是一个具有特征的个体,也就是说,在娼妓式交往中,提供服务的一方根本就没有(也无需)把每一个顾客当作是一个具有完整的、不可替代人格的个人,每一个人只是光顾它的“他们”中的一个而已。而且是同质而单一的内容 VS 众口难调。电视台的“厨师”们就制造了一种没有任何个人色彩,但又是大家都暗中都有的品味,即最低限度的品味,如同按摩女郎既不跟她的顾客谈文学,也不跟他打网球,只做那种人人都会做的游戏。 每个人在低级的欲望和趣味上都是相似的,但每个人的整体人格和品味又是有天渊之别的。正如鲁迅说:“人与人的差别,常常大于人与猿的差别”。电视之所以粗俗,不是因为看电视的人都是粗俗的,而是因为它总是让看电视的人以粗俗的状态与它接触。 第三节 人与电脑的“蜜月” 电脑用户与“各位观众”最重要的不同是:(1)电视传播模式是同步的,而电脑是异步的,在电脑上无所谓“黄金时间”,只有“我的时间”。(2)电脑网络是共享的,不想电视那样是个“哑终端”,提供的内容不是强加给你的,而是你自己要求的——put me in media(吉尔德)。电脑既像一个能干而有负责的“英国管家”,哟想一个以最得体的方式帮助你的“女秘书”。 电脑与作为“人尽可夫”的“大众情人”的电视根本不同,你与她的交往是纯粹个人性的、不可复制的交往。它是你值得信赖的数字化亲属。media变成了my dear。 电视是纯粹的消费品,PC的使用者一生都处于学习之中——PC是“没有尽头的青春期”。 电脑是一个浩瀚的信息宇宙,是一个“有机的信息空间”。不是电视的“低水平过度重复”。电脑的face,永远是红颜永驻的脸。 在技术和文化上的短视。 第十章 救命的稻草 第一节 大众一直反抗大众传媒 大众已经领教了带式的魅力和威力,大众同时扮演着他们的仆人和主人、情人和娼妓扥多重身份的电子魔怪相依为命。但电视终究逃脱不了红颜易老的命运。那些致力于高清电视的人想寻找一种效果灵验的化妆品来为电视添光加彩——吉尔德认为是“盯着错误产业的战略家们”的错误;尼葛洛庞帝断言“高清晰度电视是一个笑话”。机顶盒可以是电视获得“互动性”功能。避免“频道冲浪”的方式来“kill time”。录像机在电视时代显得很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消解了电视的大众性,是一种大众传播的模式下的改良。与录像机相比,机顶盒在增加电视的个性化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传播 VS 沟通和交往。 第二节 广播与窄播 技术的力量首先使“窄播”变为“广播”,在变回到“窄播”。 电影技术因其巨大的复制能力大大消弱了喜剧的势力。电视又大大削弱了电影的势力,将广播模式推向极端,给予人的自由度是不言而喻的。 机顶盒电视使内容上成为了“我的电视”。 第三节 机顶盒的致命局限 机顶盒并不能使电视摆脱危机。机顶盒是对数字技术的简单应用,与早已存在的用数字技术来增强各种机器(汽车、洗衣机、微波炉等)性能的技术思路并无二致。 第四节 带宽——PC产业的暂时瓶颈 个人文化与大众文化,电视文化与PC文化的不同。将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和崭新的社会结构。“普及化悲剧”——一种东西在普及之后,其价值就大大降低。 第十一章 网络就是电脑 第一节 “丛林中的豪华汽车” 一辆小汽车的真正魔力在于“与泊油路的关联”而不是“与豪华的辅助设备的关联”。电脑的魔力来自于网络。 第二节 “互联”——PC的命脉 传播产业面临从“people to people”到“PC to PC”的模式转变。这一变化时如此剧烈,相当于一场导致新物种出现的“突变”。 第三节 多媒体与单媒体 多媒体已经像空气一样必不可少,也像空气一样平淡无奇。 比特具有将各种信息同质化的力量,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表示为0和1。比特变形记——72变的孙悟空,在具有第三只眼睛的杨戬看来,这个猴子怎么变都是一只猴子。 比特的特点就是没有定形,没有重量,可以不变而万变。各种形态可以自由转变。 第四节 光盘与“鸡毛信” 1993年,微软公司的《美国百科全书》光盘的发行量首次超过了印刷品的《美国百科全书》。比特依附于原子上。 第十二章 web 与“超适用性” 第一节 web、internet和network的区别 光盘仍然是困在丛林中的小汽车上的一种辅助设备。机顶盒的出现已经宣告了光盘的末日。web作为internet的一种强有力的功能出现的,是一种在internet之中扩增internet力量的网络技术。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体都会拆解、合并它的“前任媒体”,如电影拆解、合并了喜剧,电视拆解、合并了电影。新媒体之所以新,在于它克服了前任媒体在时间、空间和感觉上的限制。对新媒体的研究常常离不开对旧媒体的考察和反省。web出现了,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媒体诞生了。 web出版范式(publishing paradigm)作为一种汇通性、交融性的出版范式,包含了三个关键型的技术系统——internet、多媒体、超文本。 第二节 多媒体与web 多媒体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63年,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发表了轰动性的论文《一个为扩增人类智能的概念框架》(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ugmentation of Man's Intellect),首次提出了:计算机不应该是一种冷漠、枯燥的计算工具,它是可以与人进行交流,具有某种“表情”(expression)的机器。计算机能不能成为一个剧场式的“大环境”,你可以和你的同事坐在这个剧场式的环境中研讨问题、协同工作。还提出了鼠标、屏幕文本和多窗口显示等概念。 第三节 多媒体与“文本” 印刷媒体首要特征表现为,它遵从着一种“线性、等级性格式”(linear hierarchical format)。 《屏幕文化和视觉分析》(screen culture and visual analysis),探讨了在使用屏幕(而不是纸张)的过程中——(1)我们正创造什么意义;(2)我们呈现内容的目标、规则和形式是什么;(3)我们怎样给使用者定位——使用者是控制还是被控制;(4)互动性的水准和类型。 多媒体本质上是不同的呈现方式之间的对话。 “在数字世界里,媒介不再是讯息。它是讯息的化身。一条讯息可能有多个化身,从相同的数据中自然生成。”用什么视角来看比特,主权在终端而不在比特的提供者。“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尼葛洛庞帝。 “多媒体”之“多”主要不是它是一种多功能媒体(将电视、录像、音响、传真机等)等集于一身,而是指它能将同一堆“信息原料”(比特)呈现为不同的面貌,使之具有不同的化身。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 多媒体是一种强有力的范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多重感觉的经验(multisensory experience)。 第四节 多媒体并不“多” 多媒体给我们造成的“多重感觉经验”说到底只限于视觉和听觉经验。尼葛洛庞帝以接收一场足球比赛的不同方式为例:你可以把比特转换为足球评论员的解说,也可以变成实况的动态画面,甚至可以把这些比特转换成演示比赛技战术状况的图解。它也只是一种将已有的各种媒体砸技术上综合在一起的媒体。当与传统的限制性范式结合在一起时,它的潜能就难以发挥,甚至如果没有对其布局和内容进行安排,它就会导致无谓的的感觉上的烂摊子(pointle aesthetic fiasco),从而污染带宽。 多媒体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一个单纯的多媒体作品是一个封闭的作品。 多媒体难以克服的封闭性,与限定性的印刷范式只有程度而无实质的不同。 第五节 超文本:从“死书”到“活书” 文本(印刷媒体)的封闭性。 每一本书的作者都有意无意地在书中自圆其说,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观点显得独一无二。但他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视野、见识上的有限性。因此,真理总是开放、发展的而不是封闭、静止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西方“死在句下”。 爱默生:“书在运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如若被滥用,书就进入了最坏的东西之列”。 以为法国作家感叹道:“写一本书就是做一次孽”,佛家甚至提出“不立文字”的极端主张。 解决之道在于文本具有一种新陈代谢的能力,是“活文本”。帕斯卡:“河流是前进着的道路,它把人带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读书的所有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开启人的心智。 电脑技术的超文本,使得书变成了一种开放的、活的文本,是一种非线性、非等级、无疆界和客体指向(object——oriented)的特征,是一种技术状态和属性。 超文本是信息的呈现系统,它以一种多重性的路径提供一个非线性的语义网络,也提供了一种多重的信息经验。 超媒体和多媒体联合在一起,组成超媒体。 第六节 “文献宇宙”(Docuverse) 莱布尼茨曾任德国皇家图书馆馆长——他本人就是一座图书馆。 叔本华——一个只有知识而没有思想的大脑如同一个没有编目的图书馆。 图书馆里的目录就是我们在其中获取有用信息的“导航布局”。 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保证人的伟大。 人不在读哪一“本”书,因为印刷范式的消失也就是“本”的概念消失,作者“本位”的消失。阅读的过程很自然地成为了一种交往过程,一种促进对话的过程。阅读过程更像读者的一个研讨会。 网络出版使用的是比特而不是原子。印刷出来的书很难解决深度与广度的矛盾。但电脑解决了这个矛盾。我们无需将自己的电脑变成一个公共的图书馆,可以将信息个人化为“我的图书馆”。 形而下者——“器”; 形而上者——“道”。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中,meta-的意思是“在……之后”和physics构成,直译为“背后的物理学”、“元物理学”。 信息的三维空间——多维指针。 这种阅读方式的实质,就是使读者不再“面对”一本本装订好的书,而是“置身于”一个“超级图书馆”之中,而且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是一个活的图书馆,一个不断生长的信息环境。它的生长过程就是你在知识和思想上的生长过程,它不断地内化为你的知识。如同许多电子游戏以一种令人快乐的强制方式是每个玩游戏的人成为一个专心致志的“研究者”和“探险者”。 爱默生提醒我们,在读书时要时刻小心那些“用文字进行绑架和抢劫”的作者。有些书常常可能将我们的思想用无形的绳索捆绑起来,将我么自己的感觉和理智洗劫一空。 第七节 “互动性”和“超适用性” 蒂姆贝纳斯李将它的技术命名为“蛛网”(web)。蜘蛛总是行走在自己“吐出”的纵横交错的“路”,而不是事先铺设好的。蜘蛛与蜘蛛网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性”。 互动性范式的三个层次(1)导航性互动性(2)功能性互动性(3)适用性(adaptive)互动性。 互动性与超文本的非线性状态融合后,帮助我们消除了印刷范式给人造成的心智上(或知识品质上)的障碍 。互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超适用性(hyperadaptivity)的状态。 第八节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经不住推敲 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丰富度与适应程度,“博”与“约”之间往往成反比。 网上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 《信息这么多,谁有时间工作,——生命太短暂,理智地规定信息的纳入量》——淹没在信息嗨哟里,缺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信息高速公路”是克林顿的副总统戈尔在担任参议院是提出来的,他是受他父亲老戈尔的启发,同样是美国参议院的老戈尔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并主持了连接美国各州之间的高速公路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汽车是工业时代的中心——它是一切产业的基础,没有运输业,工业社会无从谈起。 麦克卢汉认为:汽车是人们的“机械新娘”。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就是汽车也的发展水平。 communication在工业时代的主要含义是“交通”,在信息时代时“通讯、传播”。 搜索引擎是一个老练的向导,能把你直接带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第十三章 虚拟现实:“天上”与“人间” 第一节 “虚拟现实”——真正的“多媒体” 尼葛洛庞帝的“媒体实验室”被称为“创造未来的实验室”——“未来的关键科技将是人与电脑之间的互动能力”。只有在电脑高度人性化的前提下,人才可能与电脑共生。人性化界面是关键。类人机器,从作为人所处环境、现实的一部分发展到作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从费力地操作到轻松地交流、沟通。 这是一部“创世纪”——人不仅创造了类似与他的“人”(就像上帝当初方找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而创造了一个类似于他所在现实的“第二现实”——一个比特化的世界——自由地来往于“天上”与“人间”的两重现实之中。虚拟现实——赛博空间的视觉形式(A visual form of cyberspace)。virtual的含义不是侧重于它的虚假性、虚拟性,而是侧重于“实际效果”。克服现实世界(原子世界)的束缚,自由自在地飞升到一个理想世界的愿望——这个欲望和想象在个人身上表现为梦,在集体(民族)身上表现为神话、宗教。如今“VR”使人能以技术的方式实现这种欲望和想象了。 巴拉德说:"它将代表人类进化当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人类第一次能够否定现实,取代这个先入为主的现实的特定形态。"虚拟现实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是一种与“多重感觉”真正匹配的媒体,是一种能够迷惑感觉和内心的电脑世界。人的第八感觉。 第二节 比“神话”还神奇的现实 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常常幻想自己能够从“人间”(现实)飞升到“天上”(想象中的“第二现实”),同时又怀疑“天上”是一个冷漠、凄清的世界(所以中国有不少神仙耐不住寂寞而下凡的传说)。 虚拟现实与现实的关系,有似“天上”和“人间”的关系。天堂、人间和地狱全在一念之间就可完成。电脑使地球变为了地球村,同时也使我们的世界吧变得越来越大,你甚至可以拥有一个供你独享的世界。雷涅儿:“我们正在制造一个行星,它能满足西方人开疆辟土的冲动,而不用糟蹋环境。” 未来,VR将全面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替代性旅游。 第三节 “远程虚拟现实” VR将可能首先应用在(1)工业领域(2)生物——医学领域(3)艺术和娱乐(4)教育(5)远程虚拟现实(televirtual reality)。 在网上,你可以变成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去和鲨鱼搏斗,可以进入大观园领略金陵十二钗的风姿,也可以长尾曹植或贾宝玉,与某个你倾慕已久的“洛神”做巫山之会,云雨之欢。VR可以惟妙惟肖地复制出无数的玛丽莲梦露之类的尤物,甚至出现了一个词——telediidonics“遥嫖”。 电视可以让人心甘情愿地当白痴,前提是人们除了电视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是,就连婴儿与不会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只要有机会,他们总会一起特有的方式去主动占用。 第十四章 “我数字新娘” 第一节 “消费者”的末日 廊桥遗梦中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自称是“最后一个牛仔”对女主人公发表过一段发对大众文化的“宣言”:我照相不是按照原样拍摄,我总是把它们变成某种反应我个人意识、我的精神的东西。我设法从形象中找到诗。大众文化说到底就是“消费者”文化,是一个穿着邹巴巴的百慕大短裤,一件夏威夷衬衫,戴一顶草帽,开酒瓶和罐头的扳子从草帽上摇摇晃晃挂下来,手里攥着大把钞票的矮胖子。大众文化是文化的生命力开始衰微。数字技术使人和文化重新进入“青春期”。 互动性是电脑的功能,而不是电视的功能。一个可以通向剧院、博物馆、教室、金融系统、购物中心、邮局的“交通工具”。PC世界造就了一个环境。 尽管人们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于电视的“娼妓化交往”中,但有了“电子新娘”后会无情地抛弃她。人毕竟不是嫖客(性的“消费者”),青楼毕竟不是家。 早在1985年,比尔盖茨就宣布:电视是一种被动的娱乐,他认为人们希望的是交互性娱乐,选择不同的路径,从机器中得到他们已经学会的东西的反馈。 电脑是面向的是创造者,而非消费者。远程电脑成为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使用者成为生产者和创造者。 电视是集权主义媒介,电脑是民主。电视的灭亡将成为自由和个性、文化和道德的主要驱动力。它的覆灭就在眼前。 电脑网络是新时代的中心技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赋予人以自我发展和创造财富的新的力量。 第二节 同质性与异质性 神最初只创造了一个身躯极大的“人”,但随后又把这个庞大的“人”分成了“众人”,以便它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就像将一只整手分成五个手指头,手就更能发挥手的作用。“大众mass”与“个人person”。PC是一种分化性的力量,网络使“大众”分化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人。 和与同的关系:“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二女同室,其性不感”。愚民政策的精髓是让所有的人具有“同质性”。钱钟书:“古代的愚民政策是不让人知道什么东西,现代的愚民政策是只让人知道一种东西”。将包罗万象的知识扁平化、平均化处理,将所有人的声音压缩为同一个声音。大路货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掩盖是人成为人的差异,使我们超越简单的胃口的更高抱负和灵感削减掉,把我们降低到易受他人影响和蛊惑的一群。 电视“白痴盒子”。互联网“潘多拉的盒子”。邪恶的狂欢场面(phantasmagoria)。电视内容时同质性的,而电脑的内容时异质性的。 电视的内容拒绝“深度”,因为它无法解决“深度”与“广度”的矛盾,广告是它的命根子。电视这个“窗口”是个橱窗,它所展示的内容是它的全部家当。 电脑这个窗口与其说是“窗口”,不如说是“门”,盖茨(gates)发明的windows其实就是无数可以走进去的门(gates)。异质性的门对应着本来就是异质性的我们,多重媒体对应多重感觉。 一个高雅的人并不是他从不看电视,而是他绝不迷恋电视,因为他感到生活中有更好的东西强烈的吸引着他。他知道红土和白萝卜自有其用途,但红土不是朱砂,白萝卜不是象牙。更重要的是,他只想是自己与正派和高雅的人达成一种默契和会意,决不想在低俗人中显得鹤立鸡群。 一个庸俗的、品味低下的恩不在于他接触的东西是庸俗的、低下的,而在于他接触这些东西时显示出来的方式和态度是庸俗和低下的。他总是接触这些东西,因而沉溺于这些东西,它的美学原则是:“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知道我最喜欢什么。”他的哲学见解凝聚在一句理直气壮的反问里:“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吗,”他的这种哲学也就是电视的哲学。电视造成的是一种文明的野蛮,一种有教养的粗俗,一种无所不能的一无所能,一种表现为人人追求“新奇”、“个性”的扼杀创造性、毫无个性的时尚。 在两个心智浅陋的人之间是无所谓真正的交往、沟通的。一个人多我说“今天天气不错”或“最近物价涨得厉害”,我对他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表示同意,但我无所谓是不是他的“知音”。一个人要成为另一个人的“知音”、“知己”,一定是这两个人在一个独特的领域、独特的境界中不期而然的“相见”。 电视拒绝深度,拒绝差异性,拒绝个性,它像你提供的大部分信息只能保持在“今天天气不错”、“最近物价很贵”的层次上,它无法使你体会到这种深刻的、隐秘的、极富个人色 彩的欣喜。电视只能让你泛泛而知。作为大众媒体,它无法向你提供人迹罕至之处或“无人地带”,它永远把你带到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众目睽睽之处。 第三节 数字时代就是一个“手指时代” communication一次源于印欧语系,本意是“共同改变”。同时,它也是我们想到“交往”、“沟通”的一个重要特征——反馈。 麦克卢汉——反馈是线性的终结(feedback is the end of lineary)。 网络促进选择,选择促进质量。 电视在文化上是腐蚀性的,因为它所提供的范围狭小的大路货所激发的是一个广泛的、最小分母的兴趣。 网络化的电脑将同质性的“大众”分化成异质性的“个人”。网络把一直庞大、笨拙、臃肿的“整手”改变成有手指的灵巧的手。数字时代就是一个“手指时代”而不是一个“整手”时代。也就是一种异质化生存的时代。
本文档为【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9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12
浏览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