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doc

“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doc

举报
开通vip

“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doc“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doc “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 孔子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原则,反对跟别人走得太近,过于密切。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君数,斯辱矣;交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与君主打得太热乎了,不免君主日后翻脸,招致悲惨的下场;与他人交往到了形影不离、卿卿我我的地步,到头来很可能像刺猬似的互相伤害,势如水火。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君臣、朋友才能彼此欣赏,相安无事,即所谓“距离产生美”。 由此可见,保持距离,留有空间,既是人际交往上的成功秘诀,也是政治生活中...

“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doc
“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doc “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 孔子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原则,反对跟别人走得太近,过于密切。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君数,斯辱矣;交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与君主打得太热乎了,不免君主日后翻脸,招致悲惨的下场;与他人交往到了形影不离、卿卿我我的地步,到头来很可能像刺猬似的互相伤害,势如水火。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君臣、朋友才能彼此欣赏,相安无事,即所谓“距离产生美”。 由此可见,保持距离,留有空间,既是人际交往上的成功秘诀,也是政治生活中的杰出智慧。 用它来观察中国历史上的君臣关系,可以发现,不少功臣之所以没有好的下场,走的几乎都是建功立业——横遭猜忌——举事谋反(或受谗去职)——身败名裂的人生历程,让人浩叹“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的历史轮回,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或忘却了孔老夫子“事君数,斯辱矣”的明训,没有在君臣关系上保持合适的距离。 综观历史,功臣勋将在建立大功、骤致富贵后忘乎所以、胡作非为,因而遭罹杀身之祸的,可谓是不胜枚举。但这些功臣勋将之所以会忘乎所以、胡作非为,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是皇上最亲近的人,与皇上有过命的交情,渊源极深,关系特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或许是以为皇上的宝座是自己舍命帮忙给抢来的,自己功盖天下,勋高五岳,纵情享受是应该的,做事出格说话骂娘是可以的,施加影响指指点点也是允许的。说到底是他 们潜意识里的“圈子”意识在作祟。于是乎,他们死抓住权力不放,占着位置不让,霸着财富不松手,滋生欲望永不满足,却始终不曾闹明白,名利富贵,犹如过眼云烟,白驹过隙,对它们的追逐等于是追逐幻影,迟早是会落得一无所有,甚至于身陷祸难的,正像《红楼梦?好了歌解》所称的:“只嫌官帽小,反把枷锁扛。” 历史上“事君数,斯辱矣”一类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中明初胡惟庸、蓝玉的遭遇,清代年羹尧、隆科多的下场,最具有典型性。 朱洪武皇帝,从他立国伊始,就居心叵测向最亲近的文武勋臣发出警告: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切切不可效法西汉时期的韩信、彭越,“事主之心日骄,富贵之志日淫”,实际上已经预示着对功臣勋将的歹毒杀机。尔后他再也按捺不住杀人的嗜好,先后毒死功高盖世的徐达、刘伯温等人。 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开头,更大规模的屠戮还在后头呢~遗憾的是,胡惟庸、蓝玉等人依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一心以为自己是朱元璋核心圈子里的人,“淮西故人”,大树底下好乘凉,“车至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会直”,根本不用担忧自己的前途。殊不知,人是会变的,“圈子”也是会改的,自己辅佐朱元璋荡平群雄、灭亡元朝,夺取江山固然是事实,赴汤蹈火,居功厥伟同样不假,可遇上了无赖出身、嗜血如命的朱元璋,他们的功劳就变成了让他们命归黄泉的催命符,他们的“圈子”里人的身份,只是提醒了朱元璋更早地对他们下毒手。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如果他们自己能够早点意识到自身的危险,尽量淡化自己身为“圈子”里人的色彩,夹着尾巴做人, 唯唯诺诺,装疯弄傻,那么也许就不大容易被朱元璋抓住辫子,可以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即便是最终逃脱不了一死,至多也是及身而止,无需几万人跟着陪自己殉葬,做屈死的冤鬼。 功臣的腐化堕落,骄纵不法,严重妨碍统治效能的提高,加剧了社会上各种矛盾的激化,而以“圈内”人自命,功高震主,藐视朝廷权威,更威胁到皇权的集中。朱元璋是何等人物,本来他就准备磨刀霍霍向功臣,只是苦于少了必要的借口,如今功臣勋将自己大不检点,贪赃枉法,骄横滋事,这岂不成了自己造成“圈子”、杀戮功臣的最好理由。 清代雍正皇帝能在与诸兄弟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最终胜出,除了他本人善于玩弄权术,惯于搞阴谋诡计之外,主要是依靠了年羹尧、隆科多这两员心腹干将的两肋插刀,鼎力辅弼。隆科多是康熙病危时唯一的顾命大臣,又以国舅之亲担任步军统领这一要职,掌握着拱卫京城和畅春园的兵权,雍正即位的所谓康熙“遗诏”就是由他之口传达的。他为雍正登基立下了头功,由此备受雍正的尊重。 很显然,年羹尧、隆科多都是雍正核心集团的骨干,典型的“圈内人物”。雍正成功爬上帝座,两人功不可没。对这一点雍正心里最是明白。然而正是因为他们处于最核心的圈子,对雍正的历史与心理太熟悉了、太了解了,这就犯了最大的忌讳:与他们在一起,雍正身上的神圣光环就不复存在,这对于九五之尊的皇帝而言,无疑是最没有办法接受的事实。 所以,雍正对年羹尧、隆科多的感激与信任只能是暂时的,在他内心的深处,对这两位最铁的“圈内”人物其实存在着深深的猜忌,双方之间的关系迟早会搞僵闹翻。而雍正心肠之坚硬,手段之毒辣,丝毫不亚于明 太祖。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先给年羹尧安上一个“怠玩昏愦”、“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的罪名,将其调任杭州将军。同时讽示群臣继续给年羹尧罗织罪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大负面性,是它曾经造就无数看皇上眼色行事,惯于顺竿子爬的无耻宵小。这等人在任何时代都不缺乏。现在皇上要治“年大人”之罪,墙倒众人推,赶紧落井下石吧,遂有许多臣僚纷纷劾奏揭发年羹尧的“滔天罪行”。这正是雍正所需要的局面。等到各种“罪证”收罗完毕(恐怕至少有一大半是“莫须有”的),雍正便理直气壮地决定让“年大将军”命归黄泉。同年年底,以九十二项大罪,勒令年羹尧自缢以谢天下~这位可怜的“年大将军”,至此终于为他“事君数”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年羹尧死了,另一位“圈内核心人物”、大功臣隆科多的余日自然也不会太多。这位雍正的娘舅老爷,在雍正登基之初曾一度备受优渥,加官晋爵,风光无限,当上了总理事务大臣,并出任掌握干部任命的吏部尚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直接把持封官赐爵的大权。可惜的是,同年羹尧的情况相仿佛,隆科多一朝得志,也完全忘记了孔子“事君数,斯辱矣”的箴言,为自己进入权力圈子的最核心而沾沾自喜,滥用职权,不可一世,所任用的官员,经常不经奏请,任意决定,一时间遂有“佟选”之称。 他的所作所为,自然要引起雍正皇帝的极大反感,并拨动了其潜意识深处黜贬功臣、诛戮下属的那根神经:这天下究竟是你当家,还是朕作主,你自以为是朕核心圈子的人,可以肆无忌惮,要知道朕只要乐意,便能够一脚将你踹出圈子,永世不得翻身。雍正在收拾了年羹尧之后,便可以从 从容容地对隆科多动手了。从雍正三年起,雍正皇帝开始冷落隆科多,多次严厉指斥他,并解除了他的步军统领这一要职,剥夺了他的兵权。后来,干脆给他安上党附年羹尧、徇庇查嗣庭的“罪名”,削去太保头衔,罢掉吏部尚书的官职。 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六月,又揭发出他所谓的私藏玉牒,“有不臣之心”的罪行。同年十月,以四十条“大罪”,判处隆科多永远圈禁。第二年,隆科多这位拥立雍正的第一号大功臣,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畅春园圈禁的场所,走完了他由功臣到“罪犯”,由“圈内”沦为“圈外”的坎坷人生之路。 雍正时期“圈内人”大功臣年羹尧、隆科多两人的遭遇,充分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皇帝是毫无人性、毫无情义、毫无信用的冷血动物,他们对功臣怀有天然的敌意,为了坐稳龙椅,会全然不顾“圈子”的存在,毫不迟疑地把自己的恩人打入十八层地狱。而功臣宿将也拘泥于“圈子”意识,身处险境而犹不觉悟,自恃功高勋重而肆意妄为,逆拂龙鳞,触犯法禁,乃是促成其迅速失去君主恩宠,被逐出权力核心“圈子”,以致身死族灭。它使得君主诛戮功臣的那一刻更快地来到。 “事君数,斯辱矣”,话虽平淡,但它却是凝聚千百万人人生经历与教训经验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夫子的确具有睿智的头脑,超群的智慧,看透人生的阅历,参悟得失的玄机。他所提倡的“交友”“事君”之道,直至今天仍不无一定的启示意义。 (摘自《文史天地》)
本文档为【“事君数,斯辱矣”:从胡惟庸到年羹尧.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2-28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