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3年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3年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2013年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2013年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 d= 单选 D=多选 M=名词解释 J=简答 L=论述 第一章 绪 论 一、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2010.10D)(1星) (一)、 公共关系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按研究主体、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划分; 公共关系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 (1)、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心理学注重考察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公共关系心理则从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情境出发研究人们的特殊心理活动及规律. (3)...

2013年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3年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 d= 单选 D=多选 M=名词解释 J=简答 L=论述 第一章 绪 论 一、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2010.10D)(1星) (一)、 公共关系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按研究主体、研究领域、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划分; 公共关系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 (1)、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心理学注重考察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公共关系心理则从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情境出发研究人们的特殊心理活动及规律. (3)、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的未经修饰的刺激环境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反应过程,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重点研究人们因公共关系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定势. 总之,公共关系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1星) 社会组织与公众是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通过传播媒介(大众媒介和人际交往手段)实现; 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四步工作法”:调研 策划 实施 评估(2012.10d)(1星) 公关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科体系其他部分的关系: 共同点——都以公关活动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指导性的理论; 区别——公关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公关现象,并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双方相互交往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公共关系表现为静态与动态,我们说的公共关系活动指的是运动着的公共关系状态。 社会组织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分为两类:日常活动与专门性的公共关系活动. 以活动的侧重点可分为:宣传、交际、社会服务(3星) 宣传(新闻媒介、自控媒介、其他媒介):以视、听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交际:人际交往(2010.10.d) 社会服务:为社会服务——如扶贫救灾、慈善、义务服务、资助公共设施(2011.1d)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研究方法 (5星) 1.理论研究方法(2011.10.d): 系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动态研究 比较研究 2.实证研究方法(2013.1d;2012.1d): 观察法 谈话法 测验法(2012.10.D) 个案法(2012.1d) 实验法 观察法(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谈话法(1.目标明确,2讲究方式,3.利用居家优势4.言简意赅)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理论任务——找出普遍原则和理念; 2.实践任务——搞好公共关系取决于三个要素: 组织本身的行为和特征, 传播过程, 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可;3.学科任务——推动公共关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前言)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2012.1d) 一、组织心理氛围概述(5星) 1.组织心理氛围的含义(2012.10d): 组织内部环境的心理气氛,是组织员工对组织整体状况以及个人在组织中地位,作用和前途感受的综合反映.组织心理氛围的内涵(2011.10.J;2012.10d;2012.1d): 组织的情感反映, 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组织的意识状态, 员工对组织的态度. 组织心理氛围的核心是组织凝聚力和士气,以及集体意识和主人意识。(2013.1d) 组织心理氛围的作用(2010.10D):影响人们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成员活动和组织管理。 2.组织心理氛围对公共关系的影响: 既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 组织内部公共关系状态的反映, 组织现实形象在员工心目中的体现. 二、组织心理氛围的核心内容: 1、(1)组织的凝聚力(4星) A、概念(2012.1M):也叫组织内聚力,它既包括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也包括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B、影响组织凝聚力高低的因素(2012.1J) 组织的目标(关键),组织的利益(最直接因素2010.10d;2012.10d;2011.10d),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组织成员的心理满足程序, 组织冲突的解决状况。 (2)士气(3星): A、概念:常用于军队,表示作战时的精神状态,现普遍用来表示一个组织的斗争意志或工作精神。 B、士气高昂组织的特征(2012.10J):7点(20页) C、影响士气的因素(2010.10J):8点——对组织的满意程度,目标得到成员的赞同程度,领导者的素质及领导方式,对工作的满足感,经济报酬是否合理,成员关系是否和谐,奖励是否得当,身心是否健康。 2、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2星) 概念:集体意识是与归属感和认同感相联系的一种现代组织意识,指的是成员对集体的正确态度。 作为个别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的集中表现(3点):承认集体利益的价值,遵守集体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能和集体其他成员友好相处。 作为集体的群体意识的三个特点(2010.1D):对集体有认同感、归属感;对集体有责任感、具有共同的荣誉感 3、 组织成员的主人意识(1星) 概念:是在组织成员头脑中形成的、在所处组织中当家做主的意识。 主人意识的三个特点(2013.1D):相互平等、权力和义务统一、和集体意识相一致 三、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5星) 1、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意义(2012.1L;2013.1J): 能满足成的心理需要,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中霍桑实验及其重要:2013.1d;2010.10D), 有利于制定合理规范, 有利于产生优秀领导人。 2、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策略(2012.10L): 形成组织价值观念,尊重员工的个体价值,重视内部传播,有效使用激励手段,加强情感维系,合理化解怨气。 第三章 公众心理概述 一、公众与公众心理 1.(5星)公众(2011.10M;2011.1D;2010.10d):与某一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组织的总和。与大众,群众,民众不同。 大众,群众,民众泛指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人或大多数人,公众必定是与某一组织相联系的公众,是特定的。公众必须是与组织有联系的人群,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公众群体,公众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 2、公众心理:是公众对其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组织行为的心理反映。 (3星)公众心理特点(2012.1J;2010.10J):相同性,关联性,利益性。 3、(4星)影响公众心理的因素(2010.10D): 内部因素(公众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组织行为因素)。 (1)公众自身因素 公众个性心理:个性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性(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2013.1d;2010.10d)、公众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公众个性对公众心理活动的影响:动力趋向, 内容选择,表现方式。 (2)社会因素对公众心理的影响(2011.10L):社会规范, 社会文化, 社会舆论 (3)组织行为是影响公众心理的最直接因素(2013.1d;2012.1d;2011.1d;2012.10d) 二、公众的认知过程:感觉, 知觉, 思维。 1、(2星)感觉(2011.10d):是我们认知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和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013.1D)。 其中视觉与听觉占重要与主导地位,达80%-90%。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 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2012.1d),运动知觉。 一斤棉花与一斤铁,飞机倒飞是给人们的错觉。 知觉特征(2012.10D):整体性,选择性,主观性,恒常性 3、思维: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 解决问题的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检验假设的两种方法:科学或社会实践、思维的逻辑推理。 实践是检验假设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三、(4星)公众的情感过程:是情绪与情感两种心理的过程的统称(2013.1D;)。 1、情绪和情感(2012.10d;) 联系和区别(2011.1J)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都是属于同一类心理过程 区别: 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活动, 情感是人独有的心理活动。 情绪有情境性,不稳定性、易变性、 通常表现在外部(2013.1D)。 情感有稳定性、深刻性, 通常表现较为深沉和内隐。 2、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 了解公众的情感变化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2010.1D): 面部表情(2012.10d;2012.1d;2011.1d;),语言和语气,动作与姿态,生理反应。 3、(5星)情绪的基本状态(2011.10D;2012.1D;2011.1D):心境、激情(2011.1d)、应激(2010.10M)。 4、(1星)理智感(2011.1M)、道德感、美感都属于人类的高级社会情感(根据情感的性质和内容划分)。 四、公众意志过程(2星) 1、意志(2011.10M):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标、并以此支配和调节自已的行为以实现之的心理过程。 意志特征(2011.10d):目的性、坚韧性、随意性。 2、意志行动过程: (1)、动机取舍和目标确立 动机冲突的分类(按性质分: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按形式分: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和趋避式冲突)(2010.10d) (2)、方法的选择和计划的制定 3、意志品质: 意志的良好品质(2012.1D):自觉性(2012.10M盲目性)、果断性(优柔寡断、草率武断)、坚韧性(畏惧、懈怠顽固和执拗2013.1d)、自制力(任性)。(需要记住与之相反的品质) 意志的培养: 首先在树立远大理想,崇高目标, 其次要实践中磨炼自已的意志,再次加强自我意志的锻炼。 第四章 公众个体心理分析 公众个体也可称为个体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它是组成公众的最小单位,公众个体心理的研究是公共心理学的基础。 一 、 公众个体心理概述 1、公众个体心理(2星) 概念(2013.1M):公众个体心理是指表现在公众个体身上的个性心理。 公关心理学所研究的公众个体与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个体的区别(2010.10d):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公众个体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公众个体;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个体是具体公众。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对自身和社会文化环境状况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主观把握和体验。 个体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稳定性、发展性、跳跃性。 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中最具个别性的方面。 个体心理倾向主要表现在:兴趣、动机、需要三方面。 2、(5星)个体心理的兴趣倾向 (1)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采取积极态度趋向的主要根源(2012.1d),也就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的倾向性(2011.1d)。兴趣的产生是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的(20131d)。 (2)兴趣的差异性(2011.10d;2012.10J):指向差异,范围差异,时间差异,强度差异。兴趣就是有人对这一事物感兴趣表现出极大热情 3、个体心理的需要倾向 (1)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人的需要是行为产生的动因。 需要特征:针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有差异的。 (2)需要的种类: 和继发性、外部和内部、物质和精神。 二分法:自然性(生理性)和社会性、原发性 三分法: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 五分法(5星)(即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论》中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2013.1J):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各类公众的需要(3星): 消费者公众的需要(2011.1D;2012.10D): 求实心理、求美心理、情感心理、求名心理、求信心理、求便心理。 社区公众的需要(2011.1D): 环境保护的需要、社区稳定的需要、社区发展的需要。 新闻媒人公众的需要(2013.1J): 及时获取真实信息、尊重职业道德、追求新闻价值、希望付出较少、希望较多配合。 各级政府部门公众的需要(2012.10D): 及时掌握信息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 4、个体心理的动机倾向 (1)动机极其作用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是人的行为直接原因。 动机是需要的具体体现,需要激发了动机,动机表现了需要。 动机的分类(3星):根据起源(2012.10d)——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内容性质——高尚动机和卑劣动机;根据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长远、概括的动机和短暂、具体的动机;根据原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动机具有始发、指向、强化(2011.10d)、维持、调节等多种作用。 (2)、动机的激励(5星) 动机的激励途径:1.动机产生的心理过程,2.个体需要和动机内容,3.行为改造角度。 动机的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双因素理论。 A、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伏隆1964年《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2012.1d)。 公式为:激励力量M=效价V * 期望值E (2011.10d) 可改为: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 *期望概率E 应用:公共关系工作对公众动机的激励应从三方面入手:1.选择好目标,2.努力提高价值,3.正确估计期望值。 B、公平理论(2013.1d;2011.10d)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56年提出来的,该理论适用于调动内部公众的积极性 如何运用公平理论:1.监督完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2.做好宣传工作。 C、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芡伯格在50年代未期提出来的,员工感到满意的六种因素为(2013.1D):成就、尝试、提升、工作本身、发展前途、责任 如何运用双因素理论:1.改善内部公众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发挥保健因素。避免不满情绪。 2.积极从工作内容着手,充分发挥“激励因素”,调动工作热情。 二、公众个体特征 1.个体能力心理特征 公众个体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的本质的、常态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1)能力 能力:指个体成功完成活动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包含:实际能力、潜在能力。人与智能机器的区别在于人有创造能力。 能力的分类:根据能力的程度——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013.1D);根据创造的程度分——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2)能力的人体差异: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思维五方面 2011.10D),发展水平差异,早晚差异。 2、个体气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精力旺盛、易冲动、反应快、兴趣广、善交际、易轻浮、不踏实,具有明显外倾性。 胆汁质:精力过人、不疲劳、争强胜、不怕挫折、大喜大努难控制、办事果断、易急躁,明显外倾性。 粘液质(2011.10d):表现沉静、稳重、工作坐得住、不喜欢表现自已、忍耐性强、办事拖拉、较固执,内倾性。 抑郁质: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明显内倾性。 气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1.正确地理解人气质的作用;2.据人的气质确定岗位,选用人员,有助于组织创造良好人际关系氛围(2012.10d);3.据气质特征进行公关人员的选拔是非常必要的。 3、(4星)个体性格心理特征(2010.10L)——试述性格内涵、特征及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性格:是一种心理特征,它通过人对社会现实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性格在个性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2012.10d):制约着能力的发挥,性格也会改造气质, 性格的特征(2013.1D):1.性格的态度特征(最主要组成部份)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了解性格对公共关系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预测公众的行为,2.有助于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 三、(4星)公众个体行为分析:从众、服从、利他。 1、个体公众的从众行为 从众: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进而采取与大多数人步调一致的行为,即“随大流”(2011.10D)。 服从(2010.10M):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来的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但是顺从者内心仍然坚持个人意见,仅仅作表面上的服从。从众行为和顺从行为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内心是否自愿。(2011.1d;2012.1d;2012.10d) 个体公众从众行为原因(2010.1D): 群体的吸引作用、成员之间的影响。 2、个体公众的服从行为 服从(2011.1D):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发生的行为,是在外界影响被迫发生的。服从行为情况: 组织群体规范影响、 对权威人物的服从(钦佩与害怕) 不服从行为情况(2010.10D):抗拒、消极抵制、自由主义的态度。 3、个体公众的利他行为 利他(2011.1L;2010.10d):指个体公众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从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利他类型: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的行为、紧急情境的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包括(2011.10J;2011.1J): 个人因素、人格特点(利他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的个人因素2013.1d;2012.1d)、情境因素、被帮助者的特点。 第五章 群体公众心理 群体公众心理亦称公众群体心理或群体心理,是指公共关系中处于客体位置的群体成员的共同心理状态倾向。 一、公众群体 1、(3星)公众群体(2011.1M;2012.1M):指具有共同利益与共同需要的公众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组合而成的共同体。 公众正式群体基本特征: 有共同的目标、 存在沟通能力、存在着一定的结构、相对的稳定性、有共同社的心理状态、有共同社的行为规范。 公众可划分为正式群体(如全国残疾人联合会2012.10d)和非正式群体{行动群体和社会角色群体(也称暗含群体——如残疾人)}。 正式与非正式群体共同特点为:群内个人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到的,否则就是社会角色群体了。 2、(4星)个体加入群体的必要性(2012.10J;2011.10J;2011.1J: 有助于满足我们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有助于达到我们各种目标、有助于获得某些知识和信息、 有助于得到社会认同。 3、(5星)群体的形成与发展(2013.1J;2012.1J;2011.10d;2011.1J):初创阶段、磨合阶段、稳定阶段、操作阶段、中止阶段。 4、群体的分类(1星——选择为主): 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分类(2011.10D):分为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名义上存在而实际不存在的群体)也可称为统计群体,如年龄为特征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或职业分类的工人、知识分子(2013.1d)等。 按群体构成原则分类(2012.1D;2013.1d):分为正式群体(正式文件所明文规定 的群体,有形式的编制、有上下隶属关系)和非正式群体(2010.1D自发形成的、平行关系的、共同 爱好等) 按群体规模大小分类(2012.10d):大型群体(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如民族、国家、阶级)或跨国公司、联合国等 小型群体(成员不多、彼此间有着直接的个人接触和交往,如班级等不超过30人),一般认为,小团体的人数至少不少于3人,不多于30-40人(2011.10d)。 按群体发展水平和结合程度分类: 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有明确目标)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群体主要是实际群体,它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公众群体心理特征(3星)(2010.10D): 归属感(2012.1M)、认同感(2012.10d自觉认同或主动认同、压力认同)、整体感(2010.10d;2011.10M;2013.1M)。 三、群体领导心理定势 群体领导:在群体中享有一定威望,能指挥、协调内部成中去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目标的个人或集体。 群体领导心理的表现形式(2012.1D): 优越感、压力感、威望感、用权感(2010.10d)、成就感、竞争感、相容感、自卑感。 四、群体公众心理定势 1.群体公众心理定势(2012.10M): 处于准备状态的性理活动,指公众群体心理的定向趋势,决定着后继心理活动的取向,对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行为活动起着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心理定势与心理特征、心理倾向的联系:特征和倾向表现为心理活动,而定势潜存于心理活动中;心理定势与心理特征、心理倾向的区别:特征是通过行为过程反映出来的心理特点,定势是对未来的可能产生的心理学和行为的判断,不是现实的心理或行为 。 2((3星)群体公众心理定势的表现形式(2012.10D):流行、流言、舆论、习俗。 时尚也称流行,分为:阵热(2011.1d)、时髦(2010.10d)、时狂。一般来说时尚具有新奇性、短暂性、循环性。 流言(2011.10d;2011.1D;2012.1d;2011.1d)就是一定时期内在社会上或群体内传播的统统关心的消息。大致可分为三类:与人们利益直接相关的、与个人或群体利益有间接关系的、和一般人无关的奇闻。 流言产生的原因: 信息发出者的偏差或理解上的偏颇、信息传播者加上了个人情感色彩,而使信息失真。 舆论又称社会舆论,指社会上或群体中人们对普遍关心的人和事公开地发表一致性的意见。 舆论(2011.1M)指在社会上或群体中人们对普遍关心的人和事公开地发表一致性的意见。可分为:自发形成(口头表达没有组织与领导自上而下影响小)有意形成(有组织有领导自上而下广为流传,影响大速度快)。 第六章 社会组织形象分析 一、社会组织形象概述(5星) 1(社会组织形象(2013.1M;2012.1M):简称形象,是组织的客观状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组织的客观状态所作的概括而又抽象的反映。 组织形象具有如下特点(2010.10D;2011.1D;2011.10J;2013.1J): 客观性(原形客观、形象客观、状况客观)、主观性、相对稳定性、阶段性、整体性。 2(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软要素(与人有关的)、硬要素(与物有关) (1)软要素构成(2010.10d;2011.10D;2012.10D;2013.1d):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组织群体心理氛围、组织的方针和管理水平、组织的道德形象。 (2)硬要素构成(2012.10d;2012.1d;2011.1d):组织的地理位置、组织的建筑群落和环境布置、组织拥有的生产技术设备、组织的生活设施、 组织的资金状况、组织的产品、组织的无形资产。 二、公众印象与组织形象 1.公众印象(2010.10d):就是组织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公众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组织的形象。 2、公众印象形成的三要素(2013.1d;2010.1D):被印象者(2012.1d)、印象者、交往情景。 3、公众印象形成的特点与模式: (1)特点:一致性、评估性、描述中心词的作用。 (2)公众印象形成的模式(2010.1D): 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2012.1d;2011.1d;2010.10d)。 4 、公众印象与组织形象的关系(2012.10J)129-130页 三、影响公众形象形成的心理效应(4星)(2012.1J;2012.10D) 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初次交往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并由此对以后的交往产生的影响。 近因效应:指最近的印象对人造成的影响,往往会冲淡过去获得的有关印象,对优先效应形成冲击。 晕轮效应(2010.10M;2010.1D;),也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从交往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认知偏差或倾向。爱屋及乌(2012.10d),名人效应,名片效应都是其表现;移情效应是晕轮效应的极端化。 刻板效应:又叫刻板印象或定型作用,是指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形成的三种情况:1.认知主体类型 2.通过第三条渠道得到的信息(大众传媒包含的种类:书籍、报纸、杂志、电影和电视2012.10D) 3.由历史的原因造成的。 投射效应(2013.1d;2012.10M;2011.1d;2010.10d):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并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了与自己相似的特征。也称自比效应(2011.10d)。 四、印象管理(4星) 1、什么是印象管理(2012.1d;2011.10M;2011.1M;2010.10J) 印象管理指交往者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和修饰,以期在他人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印象的过程。 2、印象管理的理论(2012.1D;2011.1D):符号相互作用论、自我表现论、情景认同论。 第七章 公共关系传播与公众心理 传播是组织影响公众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公众借此对组织形成印象和评论的最主要的途径。 一、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与模式 1、公共关系传播(2013.1D) 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它的主体是社会组织,不是个人或者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其客体有内、外部公众,但外部公众是其主要的传播对象(2011.1d);它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手段。其传播特点是:1.普遍性,2.迅速及时性 互联网、报纸、广播、电视为四大传播媒体。 (4星)公共关系传播(2012.10M;2012.1d;2011.1M;2010.10d):指组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辅之以人际交往的手段,向内部及外部公众传递有关组织各方面信息的过程。 2、(5星)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2013.1J;2012.10D;2012.1J;2011.10D;2010.10D):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五因素:传播者、信息、渠道、受传者、传播效果。 本书的所持的公关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 传播者——组织信息的把关人 传播内容——告知性与劝导性内容 传播渠道——人际渠道与大众渠道 目标公众——与组织有某种特定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 传播效果——心理反应、影响程度 3、公共关系传播模式(2星): 第一环节:组织---第二环节: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组织内部人际交流、公共关系传播者与目标公众的面对面接触2010.10D)}---第三环节:受众(主要指目标公众) 非目标公众(2013.1M) 二、公共关系传播对公众心理的影响 1.公共关系传播中的受众:四个层次的定义——1.其分子来自各行各业及各个社会阶层 2.它是一个不知名的群体3.它的分子之间很少交流信息 4.它的组织极其松懈。 2.关于大众传播受传者的理论(3星): 戈培尔的“谎言重复三次就变成真理的说法——枪弹论或者靶子论(2010.10d) (1).个人差异说(2011.1d) (2).社会范畴说(2012.10d) (3).社会关系说(2013.1d) 3、公共关系传播中的受众心理(4星) (1)公共关系信息传播过程(2012.10J;2012.1d ):美国社会学家多温.卡特顿特指出人们由接触信息到作出反应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引起注意、与预存立场吻合、以行动是实现目标值途径说服、途径尽可能具体、简便 引起公众注意的因素(2013.1d): 1.信息刺激强度 2.信息刺激对比度 3.信息刺激重复率 (2)有限效果论(2012.1L) (3)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则(2012.10D):传播者要有可信度;正反面意见并陈;逐步接近公众 4、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2012.1L;2011.1L;2010.10J):1.语言障碍 2.信息失真 3.言论一边倒。 三、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人际交往 1.(5星)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011.10L;2011.1J):(1)、是大众传播手 段的有力补充 (2)、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 (3)、是消除组织内部及外部冲突的良方。 2.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人际交往模式:(1)、组织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人”——为了做好中介人,组织传播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尽可能掌握多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交往对象的心理特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2012.10J)(2)、组织内部关系的“粘合剂”——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纵向沟通(2010.10M):就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是指组织决策机构将组织目标、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向下传达。 (中介人作用) 纵向沟通的缺点:信息冗余量过大、信息精确度低、动态信息少。 横向沟通(2013.1d;2012.1d):(联络员作用) 指组织内部同级部门或同级领导者之间的沟通。 第八章 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心理分析 一、公众态度分析(4星) 1、公众态度(2012.10M;2012.1M;2010.10J):指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从四个方面理解:1. 公众对组织的一种倾向 2.针对特定组织而产生的 3.具有相对持久性和稳定性 4.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性。 2. 公众态度的结构(2013.1D;2011.1D;2010.10d):认知成分(肯定与否定)、情感成分(积极与消极;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2011.10d)、行为成分(外显和内隐)。 二、公众态度的测定 1.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测定: 一般宣传效果测定:社会学观察法、典型调查法、统计调查法(范围大人数多)、抽样调查 (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 广告效果的测定方法:审查判断法、再认识实验、再现实验、试销。 2. 对公众态度的直接测定(3星): 自我评定法(2012.10d;2012.1D):利克特——总加量表法(2010.10d);布加达斯——社会距离尺度法(2011.1d )。 自由反应法(2013.1d;2011.10D):问答法、投射法、语句完成法。 行为观察法 三、公众逆反心理与行为 1.(3星)公众逆反心理:就是公共关系传播作用于公众的信息超过了其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是公众有意脱离公共关系传播信息的思维规导,进行反向思维的心理倾向。包括感觉逆反(2010.10d;2012.1J;2011.10D)、广告逆反、价格逆反,以及自我价值逆反(2010.10M)和过度禁止性逆反(2013.1M,也称之为禁果逆反——潘多拉效应2011.1d)。 顺向心理反应:公众在接收组织传播的信息后,按照信息的方向作出相应的心理反应。 逆反心理反应:公众接受的信息超过了忍受的限度,对信息作出相反的心理反应。 消费者逆反的原因(2010.10D):需要、欲望、个性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个人心理因素和群体压力、社会潮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 公众逆反行为模式:过度刺激---相反体验---否定评价---重新探索---更新决策---逆反 购买行为 3.(3星) 逆反心理及行为的应对策略(2011.10J;2011.1J): (1)、调整传播内容和强度 (2)、采取引导和调节措施 (3)、有意设置刺激诱因。 第九章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要求 公共关系人员是代表组织策划和实施公共关系活动的职业人员,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和核心。 一、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4星) 1.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2013.1L;2011.10D;2010.10J):克尽职守,诚实信用; 努力学习,有效工作;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公道正派,谦虚团结 2.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4星): 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公关人员首要的心理因素,包括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2013.1d;2012.1d;2010.10d;充分的自信心;稳定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 二、公关人员应具备的能力(3星)(2010.10L;2012.1D;2011.1D):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培养)、交往能力(2011.10d)、应变能力(培养2011.1J)、认知能力(有效性和适用性,2012.1D)论辩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公关人员宣传能力的培养: 1.实践中锻炼 2. 训练中提高 真诚是人际交往的金钥匙。 倾听是对他人最好的赞美。 创造能力核心是创造性思维:1.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2.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三、公关人员在了际交往过程中应消除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主要是交往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引起的,它产生的根源是人们社会角色的不同。 职务障碍:(纯属人为障碍,是最难排除的一种障碍2011.1d) 职业障碍 学识障碍 年龄障碍 (自然障碍与人为障碍) 代沟是自然障碍的表现形式之一。 性别障碍 (年龄相差大障碍趋小,年龄相接近障碍趋大) 语言障碍 (是对交往危害性最小的)是最明约旦交际障碍之一。 性格障碍 (性格在交往方式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环境障碍 (1.个性所致 2.适应能力不强 3.交际实践少) 关系障碍 对等障碍(2012.1d) 心理品质障碍(2011.10d包括:忌妒、自卑、羞怯、猜疑)
本文档为【2013年自考公关心理学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3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