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藏雕塑艺术.doc

西藏雕塑艺术.doc

举报
开通vip

西藏雕塑艺术.doc西藏雕塑艺术.doc 西藏的雕塑艺术 一、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二、金属雕塑作品 三、泥塑作品 四、石刻作品 一、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十分优美、制作精良,肇开了雕塑艺术的先河。考古发现的史前时期前后的雕塑为数不多,大部分都是动物造型,与佛教传入前古老的苯教图腾崇拜和高原游牧文化有关。佛教传入前期,动物造型的雕塑有出土...

西藏雕塑艺术.doc
西藏雕塑艺术.doc 西藏的雕塑艺术 一、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二、金属雕塑作品 三、泥塑作品 四、石刻作品 一、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十分优美、制作精良,肇开了雕塑艺术的先河。考古发现的史前时期前后的雕塑为数不多,大部分都是动物造型,与佛教传入前古老的苯教图腾崇拜和高原游牧文化有关。佛教传入前期,动物造型的雕塑有出土于日喀则的青铜护身符,造型十分奇特,为四只连体的鸟,每只鸟均为一身双头。此外,还有青铜猫科动物,衔环的青铜小熊。后藏则布隆地区出土的十二生肖动物雕塑已经开始带有佛教的色彩,用圆形来体现时间和空间,下半部凹形的构图中分别雕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猴、鸡、狗、猪等生肖,上半部分横列造型有佛教的宝伞、金鱼、宝瓶、莲花、右旋白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瑞祥。动物和八瑞祥的刻画力求自然写实,风格古朴,体现出佛教传入西藏后古老文化信仰和佛教文化的融合。史前这种写实、朴素的动物雕塑传统在随后的吐蕃时期依然十分流行,其中不乏造型优美、技艺精湛的雕塑杰作。据《新唐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吐蕃传》和《旧唐书?吐蕃传》等汉文史籍记载,当时西藏有不少这样的佳作作为贵重的礼物送给了当时的唐朝皇帝。如公元,,,年吐蕃赞普就向唐太宗赠送了一只狮子、骆驼、马、羊和马背上骑士环视的金质雕塑;,,,年松赞干布的重臣禄东赞又向唐太宗赠送了一只,尺多高、用黄金铸成的金鹅,祝愿唐太宗东征马到成功。 一、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 公元,世纪初,佛教艺术随着佛教向西藏大规模传入,并对西藏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又持久的重要影响。佛教寺院的不断涌现,为佛像及其相关题材内容的雕塑创作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因此在西藏本土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不断吸收佛教艺术精华而形成的崭新艺术形式——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从而一跃成为西藏雕塑艺术的主体。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大致经历了,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吐蕃时期各种艺术流派并存阶段(公元,世纪初至,世纪中后叶)。这个时期,由于自松赞干布以来实行的文化开放政策,印度、中原内地、尼泊尔及于阗等周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都涌入吐蕃社会。印度佛教和汉传佛教在吐蕃同吐蕃传统的苯教文化进行不断的接触和碰撞,各种文化及其背后的政治实体都在试图争夺其文化意识形态一统吐蕃的地位,由于兴佛和兴本势力的均衡,形成了这一阶段佛教和苯教文化艺术共生并存、各放异彩的局面。著名的桑耶寺就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在其艺术作品中,吐蕃传统特色和城外地区风格兼备。据文献,桑耶 寺的三层主殿分别按藏族、汉族和印度三种艺术风格建造。主殿一层为藏式建筑风格,殿中央按藏式雕塑塑有释迦牟尼佛及其胁侍共,,尊塑像。在释迦牟尼佛右侧塑有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喜金刚和三界尊胜明王,在左侧塑有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除障盖菩萨和不动明王。二层楼是按汉式建筑风格建成,殿中央塑有大日如来佛,右边塑有燃灯佛,左边侧塑有弥勒佛,前面塑有释迦牟尼、药师佛、无量光佛三尊佛像,左右塑八大近侍菩萨和金刚明王等。第三层系依印度建筑特色修建,主尊为大日如来佛,胁侍为八大近侍菩萨、十方诸佛、不动明王和金刚手等塑像。这一阶段多种艺术风格并存,犹如百花争研,为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逐步形成阶段(,世纪中后叶至,,世纪)。这段时期,由于佛教在赤松德赞后半期逐步取得了“国教”的地位,佛教文化在西藏逐步得到弘扬。虽然在朗达玛时期佛教受到遏制,但经过一个世纪,佛教先后从青海和阿里地区再一次进入西藏。此时期雕塑体现出印度佛教雕塑同西藏传统雕塑互相融合的特征,藏族艺术家开始吸收印度艺术风格,印度佛教艺术也正在寻求西藏化的过程。从托林寺、古格遗址等地遗存的雕塑艺术品来看,波罗艺术风格和克什米尔艺术风格比较明显,追求崇高、静穆的美学意境。立像多为三折枝造型,宽臀细腰,乳房高隆。佛祖头发式呈波浪形,宽额高鼻,眼大唇薄,追求三十二相好,八十种随形好;菩萨庄严持重,轻罗透体,袒露双肩、束髻宝冠,满身驯饰,十分华丽。藏族艺术家尽管在追求佛教造型艺术和本民族雕塑的完美融合,但佛教艺术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化,因而免不了在早期实践中偏重于模仿。 (,)藏传佛教雕塑全面成熟阶段(,,世纪至,,世纪末)。这一阶段,西藏正处于藏族封建经济和文化上升时期,各封建主倾心于扶持教派,广修寺院。著名的昌都寺(,,,,年建)、甘丹寺(,,,,年建)、哲蚌寺(,,,,年建)、色拉寺(,,,,年建)和江孜白居寺(,,,,—,,,,年建)及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年建)等寺院都修建于此时。藏族艺术家们对印度、祖国内地和尼泊尔佛教雕塑的风格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把它们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创作了一大批精美的作品,风格古朴、粗犷、深邃、丰满。与早期的印度、尼泊尔雕塑的影响相比,此时期的雕塑更具有元代以来宫廷雕塑的强烈遗韵。人物造型基本上再也见不到印度艺术的原型,高鼻薄唇、椭圆形的脸面已开始被藏人熟悉的一张张面孔替代,尤其是在高僧大德造型的刻画上,尤为如此,表情更加刚毅自持。菩萨的三折枝造型已不多见,而是更加端庄、稳健,注意传达内心情感,以形写神,神形兼备,充分展示出藏族雕塑家杰出的艺术才华和藏族固有的民族雕塑传统。 (,)藏传佛教雕塑的逐渐繁褥和华丽阶段(,,世纪以后)。,,世纪以后,藏传佛教的雕塑风格逐渐倾向于世俗化、程式化、理性的神秘化和装饰的繁缛华丽化,人物的雕刻更加精细,注重装饰。密宗的雕塑则更加追求佛教教义理念中的神秘色彩,造型圃于传统,没有较大突破。这一阶段的佛像装饰艺术大大超过以前,其富丽豪华程度,精雕细琢工艺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但从整个艺术性而言,缺少,,至,,世纪那样丰富细腻的情感传达和个性刻画。虽然也不乏神形兼备的杰作,但已经不能同全面成熟、鼎盛时期相比。 藏传佛教雕塑种类繁多,质地不仅有金、银、铜、合金等各种金属雕塑,同时还有泥塑、木雕、石刻、酥油花等各种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作品。其中,泥塑、金属雕塑和石刻最为常见,作品数量也最多,为藏传佛教雕塑的主体。 二、金属雕塑作品 金属雕塑作品 金属雕塑大多用“失蜡法”技艺浇铸而成,有的作品为整体浇铸,有的为分体浇铸。由于,世纪中叶的灭法活动和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的影响,吐蕃时期的金属雕塑作品大多未能保存下来。现存金属雕塑作品主要为后弘期初期以来的作品。在这些现存的金属雕塑作品中,有一些作品相继流落海外,保存在西方的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手中,还有一些作品仍保存在西藏的各个寺院中。大昭寺、萨迦寺、夏鲁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保存较多。在这些现存的早期金属雕塑中,部分雕塑为域外佛教雕塑作品,这些作品随佛教的传入而被携入西藏,后来成为早期西藏雕塑家进行藏传佛教雕塑创作参考的范作,另外一部分作品则是早期的西藏艺术家参照这些域外范作创作的早期作品。 传统上,藏族学者将吐蕃时期以来的域外佛教金属雕塑按地区、质地和风格归结为印度、中原地区和霍尔三类。 印度金属造像按地区包括中印度、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和北印度五种。中印度造像多用白色、杂色和红色响铜。以白钢为躯干、红铜为袈裟的桑塘玛造像身体比例匀称,面容娇好,身材苗条,佛冠挺直,鼻子高突,白豪与鼻梁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两眼间距较小、嘴唇造型准确;袈裟贴体,线条毕现。佛像偶尔身披衣褶细小的外套;宝座通常饰有金刚力士或狮子造型,莲花均匀,莲叶层层相叠,富有层次感,宝座上下镶嵌宝石,造型精美华丽。菩萨造像姿势悠闲,顶髻直立,覆盖装饰品。其中佳作用上等黄金进行火镀金,镀金厚薄均匀。东印度造像通常以白响铜为胎,风格纯正,喜好装饰;嘴部优美,两眼之间的间距较短;鼻子上平下高,与中印度造像相比,略显塌陷;造像身材修长,表情佼好,姿态闲适,四肢匀称,上身较宽,面部拉得较长,手指像蹼,佛冠靠近头后部,衣褶重叠,遍布全身;莲座与中印度造型相同,也为双重莲瓣,略显低垂。西印度造像材料为白铜和红铜,面部修长,两眼间距较短,通常用银或红铜作眼,鼻梁呈圆形,嘴唇厚实;姿态闲适但不优雅,四肢较短,衣褶欣长,包裹全身;佛冠中的宝珠下移,头部有宝带和花饰,莲座造型各异。南印度造像胎质为红铜,面部短圆,肌肉松弛,眼距宽,鼻子低,前额较窄;身体姿势优雅,满身装饰,但无纹样;莲座莲瓣宽大,瓣瓣独立,头部略微下垂,并有黄色绽开和镌刻美丽图案的花,莲花有时闭合,通过加热镀金,色彩十分艳丽。北印度造像质地为白铜和红铜,面部修长如卵形,眼大鼻长,鼻梁微圆,身体比例匀称,四肢柔美,姿态轻松但缺乏优雅;饰物装饰全身,有时用青莲化装饰手镯;衣褶精细,眼睛和嘴唇通常以银和红铜为胎铸造而成;莲座上的莲花不开敷,枝细叶大、下垂,莲座多呈方形、圆形或其他造型,座上有黑色靠背。这五种流派还派生出了不同的风格变体。 中国中原地区的金属造像包括唐代和明代的金属造像两种。唐代造像身材单薄,鼻子肥大,面部清瘦,双唇丰满,面部略显修长,眼睛细小,袈裟和披巾肥大,衣褶造型准确,装饰丰富;体形一般手小,手指修长。其中一些佛像的造型与国王极其相似。明代造像的浇铸洁净无暇,优美光亮,镀金技艺高超,体形丰满,袈裟衣褶优美;人物面部略微扁平,眼睛修长;莲座为双层,莲瓣环绕四周,无论仰莲、覆莲,其瓣尖都略呈尖形;莲座上层和下层边缘都装饰有数排精美的宝珠,宝珠间距相同,排列整齐。莲座座基粘连牢固,其上饰有交杵金刚,并且涂有白色沾剂;与唐代造像相比,略欠精细。另外在交杵金刚上没有镌刻任何图案和文字,被称之为敬事佛像,由汉地青铜或淡颜色青铜,或者其它易于辨别的材料浇铸而成。 霍尔金属造像主要包括上部霍尔和下部霍尔两种。其造像特点是面部极其短圆,袈裟裹身,衣边修长,精美的发辫像水面的涟漪。鼻子和眼睛等同克什米尔造像相似。莲瓣大而有皱,莲花或上 或下,莲枝细长或经过上光,叶瓣很空。宝座由龙支撑,不用火镀金,疑未经上光或用树脂或油脂材料上过光。 藏传佛像雕塑在坚持本民族雕塑传统的同时,吸收上述各种流派的风格,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雕塑流派和传统。从吐蕃时期开始,在一千三百多年的长期实践和创作中形成了以下,种风格。 (,)早期法王青铜雕塑风格:指法王松赞干布时期由他资助铸造雕塑的红、白青铜塑像。其特点是佛像面部饱满,眼睛细长,鼻子坚挺,嘴部棱角分明,下颊丰厚,面部较长,衣裙稀少,莲花座多雕单层或双重莲花,十分精美。有的佛像不雕塑莲花座,只做一个简朴的厚垫。法王塑像身披半月披风,足着藏靴,塑成蕃人形象,大多装彩镀金,光彩照人。 (,)中期法王青铜塑像风格:面部较圆,颜色较深,多用紫铜合金的紫青铜铸造。佛像面部装彩较厚,其工艺较之于早期逊色。中期法王雕塑的作品都是在法王赤松德赞时期制作的,大部分供奉在桑耶寺格吉青铜佛像殿中。 (,)晚期法王青铜塑像:是指法王热巴巾时期制作的佛像。材料多用白铜合金的白青铜。佛像大多出于印度雕塑家之手,风格与,世纪同期印度佛像风格十分接近。但较印度佛像丰满,姿态灵活。多用银和紫铜镶嵌细部,如用银嵌瞳孔或眼睛,用紫铜作角膜或舌头。 (,)噶当青铜佛像:指藏传佛教噶当派盛行时主要在洛札、聂、那若、雅隆等地铸造的青铜佛像。此派风格由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所开。主要用天然铜与金、银合金,紫铜合金及八种金属合金材料浇铸,质量很高,工艺精湛,同此时期的印度佛像真假难辨。 (,)来乌群巴青铜佛像:指雕塑家来乌群巴铸造的青铜佛像,带有明代内地佛像的特点,风格和永乐青铜佛像极近。造型十分优美,跏跌的双腿轻松自然,双重莲花绕法座形成一个莲花团,花瓣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白玛噶波青铜佛像:指雕塑家白玛噶波雕塑的佛像,造型特点是下额微突,身材苗条,僧衣饰有花纹,镀金层薄。 (,)多觉边肯青铜佛像:是指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时期,由著名雕塑家俄巴固巴(也作霍达)和朱古巴初,在布达拉宫脚下开创的青铜佛像风格流派,近世有“学院雕塑派”之称。,,,,年旧西藏噶厦政府所雕佛像均源于此。 (,)扎什伦布寺青铜佛像:指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铸造的佛像,工艺与拉萨多觉边肯青铜佛像接近,创作也十分精美。 (,)德格青铜佛像:指四川甘孜州德格雕塑的青铜佛像,材料多用紫铜合金 三、泥塑作品 与金属雕塑相比,泥塑取材料较为容易,因此在各大寺院的雕塑中泥塑更为普遍和流行。因其不易保存,早期的作品所存较少。按类别,藏传佛教的泥塑作品可以划分为泥塑和擦擦两种类型。泥塑为大型雕塑,通常有素面和彩塑之分。在现存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都经过上彩和敷金,因 此彩塑在泥塑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泥塑的骨架通常用木材、皮革、草等材料制成,中心的支架通常为木材,其风格与同一时期金属造像的风格基本一致。擦擦与普通泥塑相比,则形制较小,其技法也与普通泥塑不同,为模子模印而成。 阿里地区托林寺保存的泥塑是西藏现存较早的泥塑作品之一。从现存和近年发掘作品来看,风格与古代阿里地区,即今拉达克地区阿齐寺等寺中的泥塑风格一致。作品题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诸佛、菩萨、弟子、高僧、大成就者和护法神等造像。其中主尊的形制十分巨大,高达数米,胁侍通常也与真人等高,具有浓郁的克什米尔佛教艺术风格;佛像比例协调,四肢匀称,高鼻宽肩,刚毅肃穆;菩萨身材苗条,丰乳细腰,仍保持优美的,形身躯,造型婀娜多姿,与佛像相比,具有柔美的风格特点;弟子、高僧和大成就者具有浓郁的写实笔触;而护法神造型趋于夸张,充满了浪漫情调。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为彩塑、绘塑结合,将雕塑和绘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头部、身躯、四肢和五官等主体均为雕塑而成,服饰和局部造型则多用绘画技法。如阿齐寺现存代表此类艺术风格的部分作品就在腿部等位置描绘传记故事,人物造型生动,细致入微,体现出高超的绘画技巧。绘画和雕塑结合的这一形式是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后弘期初期泥塑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 日喀则地区康玛县的艾旺寺泥塑是前、后藏地区现存最早的泥塑艺术品之一。艾旺寺泥塑造型极其优美,技艺十分精湛,也是古代西藏雕塑艺术中极其珍贵的作品。艾旺寺建于,,世纪,位于连接亚东和江孜之间的主要商道上。寺院由无量寿佛佛殿、不空见如来佛殿和伏魔殿等三座佛殿组成。寺门南向,其外为环绕一周的转经回廊。主殿位于整座建筑北面,殿中雕塑主尊为不空见如来佛,左右为弥勒菩萨等胁侍雕塑组像,每侧各有三尊胁侍造像。佛和胁侍菩萨均身着袈裟,袈裟厚重,衣褶繁密。殿中原来还塑有六尊佛陀的雕塑,但现在只有一些雕塑的头部残存。主殿左侧为无量寿佛殿,胁侍为,尊身着厚重团花长袍的菩萨雕塑和殿门两侧的护法神。主殿右侧为伏魔殿,主尊魔罗进攻释迦牟尼佛的泥塑已毁,现为空龛。艾旺寺现存雕塑都比真人大,表面敷有一层厚厚的金粉,由于屋顶坍塌,雕塑常年暴露在外,因此金粉已失。从风格上看,艾旺寺泥塑为印度波罗艺术和内地佛教艺术的完美融合。佛像眼睑细长、厚重,前额宽大、突出,胸膛宽阔,鼻子细小,鼻孔轮廓分明,双唇弯曲,顶髻高耸、厚大,手掌宽厚,手指微屈,具有印度波罗艺术的主要风格特征。与此同时,整个人物的造型,尤其是弟子的造像,具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浓郁的相貌特征,注重体积感和厚重感的表现。佛冠不再是难看的三角形,形制变大,并且更接近树叶造型。直挺的眉毛也不再是印度波罗艺术原型中的拱形造型。方形的下颏,高度艺术化的头发和造型细小、镂空、顶部呈尖状的背光造型显而易见也呈现出浓郁的中亚风格。 宽大、厚重的袈裟,是艾旺寺佛像雕塑中最突出的特点。袈裟富于垂感,衣褶细小繁密,线条流畅,在部分作品中一直悬垂到了脚背,并且在袈裟上通常都饰有造型精美的团花,与内地雕塑中的袈裟造型极其相似。这种袈裟的造型、衣褶的处理和其中波斯风格的团花纹样在此时期的寺院雕塑中都十分流行,成为一种时尚。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仅是艾旺寺泥塑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整个藏传佛教雕塑以及整个藏传佛教艺术的一大特点之一。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的吸收、消化,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著名的江孜白居寺泥塑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代表。 白居寺建于,,,,—,,,,年间,由吉祥多门塔和寺院组成。该寺不仅以独特的多门塔建筑和精美的壁画闻名于世,同时也以炉火纯青、栩栩如生的泥塑艺术而著名。白居寺泥塑均为彩塑,作品遍布于吉祥多门塔七十六座佛殿和寺院三层大殿的所有佛殿之中,数量众多。吉祥多门塔中的彩塑按密宗四部内容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中的诸佛菩萨雕塑而成,题材十分广泛,几乎涉及了藏传佛教显宗和密宗中所有重要的诸佛菩萨和历史上重要的高僧大德等宗教人物,因而又有藏传佛教万神殿的美誉。在这些彩塑作品中,几乎已经看不到早期雕塑中浓郁的域 外艺术风格影响的明显痕迹,所有域外艺术的语言和因素都完全本土化,呈现出一片崭新的风格和样式,体现出藏族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三层大殿二层道果殿中的大成就者、萨迦派高僧和罗汉殿中的十六罗汉彩塑即是其中精美的范作。这些高僧、大成就者和罗汉身体比例十分协调,身躯健壮,富有力感,面部表情丰富,袈裟衣褶婉蜒起伏、自然流畅,犹如流畅的音乐旋律,朴实自然,十分写实,堪称自然主义肖像的杰作。与早期的作品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不再片面地追求外形的塑造,而是通过外形来揭示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充分展示出西藏雕塑家在人物肖像创作上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 据白居寺壁画题记,与壁画一样,这些雕塑均出自西藏艺术家之手。这些雕塑家主要来自后藏地区的达那、觉囊、江孜、乃宁和拉萨的尼木等地区。白居寺当时几乎集中了西藏,,世纪初各地的雕塑大师,这些雕塑家及其各自地区不同地域的风格从而得以在此汇聚,相互吸收、借鉴,最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江孜风格”。“江孜风格”在西藏绘画和雕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使藏传佛教艺术在数世纪以来探索民族化的基础上迈上了一个崭新的里程。同时承前启后,对,,世纪以后的藏传佛教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石刻作品 石刻作品也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极其流行的雕塑形式之一,与金属雕塑和泥塑作品相比,不仅数量更大,而且也更具有民间性、广泛性和随意性。石雕、摩崖造像、石窟造像和石刻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几种主要形式。 石雕主要有圆雕和半圆雕或高浮雕几种形式。西藏现存时代较早的石雕作品创作于吐蕃时期,其中山南穷结县的藏王墓狮子石雕、昌都察雅县的丹玛扎和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的大日如来佛等高浮雕作品最为著名。藏王墓石狮子石雕现存两尊,位于赤德松赞赞普陵墓正面,其中一尊已经残损。现存完整石狮高,(,,米,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石狮呈蹲坐状,四肢粗短,结实有力,矗立在石基上;头昂视,嘴唇微张,双目炯炯有神;卷曲的狮鬃披覆脑后,犹如悬垂的瀑布。整件作品刀法简洁、洗练,注重块面的塑造,具有体积感,造型极其威武雄壮,充分展示出雕塑家高超的雕塑技巧。丹玛扎和文成公主庙石雕题材相同,为大日如来佛及其胁侍八大菩萨普贤、文殊、金刚手、除盖障、虚空藏、观音、弥勒和地藏菩萨等。(大日如来佛及其胁侍是吐蕃时期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据传说,二者都是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嘱令随行工匠雕刻而成。此两处现存雕塑保存完整,佛和菩萨均为高浮雕立像。人物造型高大,其中文成公主庙的大日如来佛高达,(,米,胁侍菩萨高达,米,均上色敷金粉。尽管敷色厚重,但仍能看出饱满的双颐,丰满的体态和雕塑的质感。丹玛扎石雕的技法、造型都与文成公主庙石雕大致相同,与唐代中原内地的石雕关系密切,不同之处在于它有明确的纪年,从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石窟造像在西藏为数不多,拉萨的查拉路普是惟一一座保存石刻作品的石窟。石窟寺为吐蕃时期修建,但其中的造像为随后陆续雕刻而成。造像主要分布于中心柱四周和窟壁,题材由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等宗教题材和赞普、王公大臣等世俗人物等组成,后者包括松赞干布及其尼泊尔公主赤尊公主以及著名大臣禄东赞的造像。这些造像形制相对较小,风格各异,均上色敷金。早期造型具有比较浓重的印度风格痕迹,菩萨多裸露上身,高发髻,披帛,下身穿着贴体紧身裙裤,佩带耳环、项链、手镯、臂钏等装饰品,手结各种契印。 摩崖造像在西藏的石刻作品中较为流行,其显著的特点是作品均雕刻在巨大的山体或峭壁上。作 品以浅浮雕和线刻为主,很少有圆雕、半圆雕或高浮雕作品。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西南侧的药王山摩崖造像是西藏现存摩崖造像中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也最为著名的同类造像作品。从吐蕃时期开始,在药王山西麓长达近,公里的山崖上,雕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刻造像,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座天然的露天摩崖造像博物馆,气势十分壮观。这些造像大小不等,小至数厘米,大至数米,错落分布其间。造像题材广泛,不仅有佛国世界的诸佛菩萨、弟子、护法等各种神灵,也有高僧大德、教派传人等大量的历史人物。与寺院中的雕塑相比,这些造像尽管在造型、手印、姿势等方面都遵循了佛教经典和仪轨的传统,但创作相对比较自由,打破了佛教造像长期以来的机械和单调,清新自然,令人耳目一新。作品粗犷、朴实、简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色彩的敷色和周围飘逸的经幡,为这些造像又增加了强烈的神秘气息。山脚下接踵而至连绵不断的朝圣者,不时偶尔传出的民间云游艺人的雕刻声,将整个造像还原到原来的文化氛围之中。对云游艺人和这些造像的施主即虔诚的信徒而言,创作这些佛像作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艺术品创作过程中和出资创作这些佛像的行为所聚集的无量功德。位于寺院四周、山口、圣山、圣湖边嘛呢堆上的大量石刻作品,是西藏这一独特文化的充分体现。 石刻作品是西藏雕刻艺术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最为流行的雕刻形式之一。与其他形式的雕塑作品相比,浮雕和线刻石是这类作品突出的技法特点。由于这些作品大都刻在片石上,因此很少见到圆雕和高浮雕作品。石刻浮雕技法通常是在凿平石面的基础上,留出所雕刻形体部分,而后再雕出突出的形体,从而使形体具有三维空间感。线刻又有阳刻和阴刻之分。阳刻是在石面上留出形体部分,而后凿去其他与形体无关部分,其程序类似于浮雕。阴刻则与此相反,而是直接在光滑、平整的石面上刻出单线图案,其效果类似于绘画中常有的白描手法,主要由线条来表现形体。此外,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即先以浮雕形式刻出形体或图案主体部分,剔除其余部分,使形体或图案具有浮雕效果之后,再用单线阴刻的技法精雕浮雕形体或图案。这种技法将大刀阔斧与精雕细琢风格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石刻作品与摩崖造像和石窟造像作品一样,部分作品也进行了上色和敷金。 在题材上,石刻作品除表现诸佛菩萨、弟子、高僧大德、明王、本尊和护法神等人物造像以外,文字即佛经的雕刻也是其中的主要题材。除常见的六字真言外,大量文字取自于与之相关的各种佛经。有的佛经几块石刻即能刻下,而有的则长多达上万块石刻。这些刻经石刻被重叠垒起,形成连绵数里的石经墙,气势恢弘,蔚为壮观。 西藏现存石刻分布很广,遗存丰富,几乎遍及西藏各个角落。有人因此称西藏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石刻艺术馆和石头图书馆。在年代上,位于拉萨的帕邦喀和桑耶寺的石刻作品历史最悠久。帕邦喀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初不久就出现了石刻作品。帕邦喀是传说中藏文的起源地,因松赞干布的大臣吞弥?桑布扎在此创立藏文而著名。相传,当吞弥?桑布扎按照松赞干布的命令创制完藏文之后,松赞干布十分高兴,随即用新创制的藏文在石壁上写下了六字真言。此时,从南方突然射来万道金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依次分别从金光中迸发而出,扑入岩石,并留下了各自的尊容。松赞干布于是命令工匠将六字真言和菩萨像雕刻出来,从而肇开石刻之先,陆续留下了大量的石刻作品。位于山南扎囊县、建于公元,,,年的桑耶寺周围留存的石刻作品,创作时代也较早。从敷色来看,位于藏北当雄的康玛尔寺石刻最具特色。在寺院,型一侧的密室四周墙壁上砌满了,,,,,厘米不等的石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雕刻精美,而且都全部上色。颜色主要为暗红色、土黄色和蓝黑三种组成。由于佛殿内长期被酥油灯熏绕,因此所有的色彩都被统一到烟色之中,色彩与线条圆满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石刻作品更加凝重、肃穆、庄严,富有神秘的艺术魅力。 金属雕塑、泥塑、石刻、木雕等传统古老的艺术种类,经过师徒或家庭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在西藏的寺院里、神山下、圣湖边,都随时可以见到艺术家们的身影和他们的作品。如在地处拉萨市中心的药王山脚下,人们惊奇地发现石刻作品在不断地增加,山脚下不时传来敲击石头的声音,常常能看到来自各地的民间石刻艺人的身姿。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传统艺术,西藏自治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各种艺术家协会和古建筑队,将各种学有所长的艺术家集中在一起,进行创作、传艺,维修古代建筑,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一批又一批精通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年轻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地脱颖而出。传统艺术不仅得到了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同时为古代重要艺术古迹的维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在拉萨著名的布达拉宫、山南扎囊县的桑耶寺、阿里扎达县的古格王国遗址等重要文化艺术遗产的维修中,他们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为【西藏雕塑艺术.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1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5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