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举报
开通vip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第一次上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第一章 绪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和内容,理解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1.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及内容 2.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儿童期的年龄划分 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李燕:《学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第一次上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第一章 绪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和内容,理解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1.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及内容 2.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儿童期的年龄划分 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时) 导入:讲述前苏联动物心理学家H?H?拉德金娜——苛特恩关于把幼小的黑猩猩当孩子养的实验,自然引入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讲述: 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句话概括地幼儿 说明了幼儿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幼儿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回忆:普通心理学所涉及的年龄阶段及研究内容。 指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 儿童期的年龄划分: 二、幼儿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举例:注意、记忆。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举例: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举例:幼儿个体差异。 三、幼儿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课堂讨论: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幼儿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然后请每组选一位代表进 17 行发言,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述。 (一)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生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发展心理学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更多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换句话说,发展心理学的对象常常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幼儿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等。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二)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儿童的心理活动,包括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幼儿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我们在学习幼儿心理学时应该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幼儿心理学不仅是利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学前儿童是在成人直接教育下成长的,他们的心理发展,一步也不能离开教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同时,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又可以而且应该为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四)儿童解剖生理学 儿童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更是需要以儿童神经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发展的知识为依据。 (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总是不能离开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科学的幼儿心理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同时,幼儿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报据。 总结: 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强调重难点。 第二节 幼儿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1学时) 导入:联系教育实习与就业,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做什么, 讲述: 一、幼儿心理学的任务 幼儿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主要任务。第—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也可以更明确地说有三个任务:第一,是什么,描述幼儿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第二,什么时间,揭示与描述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第三,什么原因,对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进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 二、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辩证唯物论、普通心理学等提供理论依据。 1.幼儿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根据。 1 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提高同一切迷信思想和唯心主义偏见作斗争的能力。 2.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心理学还为学前教育学等学科提供理论依据。 幼儿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二) 儿童心理学(包括幼儿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表现在它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来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幼儿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不仅早期教育,一切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工作,如婴幼儿卫生保健、儿童文学艺术创作、儿童玩具和服装的设计等,都需要幼儿心理学的帮助。幼儿心理学只有为社会实践服务才有生命力。 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必须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知识。学前教育如果离开了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就只能成为经验之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必须认真学好幼儿心理学。 课堂讨论: 分组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学希望获得哪些收获, 结合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讲述: 通过幼儿心理学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掌握有关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幼儿的兴趣和感情,培养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3.初步掌握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 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 本章要点: 1.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及内容 2.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本章思考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 2.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 3.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心理学, 4.在课后每人收集关于幼儿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文章各一篇,分析各种研究方法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 5.分析幼儿心理学中纵向研究与横断研究、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差异研究、双生子研究这几种研究类型的内涵。 教学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章的讲授,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对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比较感兴趣,师生互动好,但个别学生在儿童期的年龄段划分上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以后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讲授。 第二章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掌握幼儿心理研究的类型和 2 研究幼儿心理的具体方法,能按幼儿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具体要求进行简单操作。 教学重点:1. 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 2. 幼儿心理研究的类型 教学难点:研究幼儿心理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 2. 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边玉芳:《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一节 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0.5学时)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请个别学生发言。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幼儿心理学的方法论原理。普通心理学指出的原则,如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矛盾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等等,也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讲述: 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下列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第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第二,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学前儿童,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以及心理发展的趋势。案例:0-3岁幼儿注意的发展。 三、教育性原则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贯彻教育性原则。这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人员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节 幼儿心理研究的类型(0.5学时)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以研究时间为标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所谓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纵向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长者可达几十年,短则可以是几个月。短时的纵向研究一般只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儿。 所谓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待点。 课堂讨论: 纵向研究与横断研究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学生作答进行讲解。 纵向研究要注意时间的安排问题。如果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可随时进行研究。否则,研究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时间的间隔应该固定,间隔的长短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年龄越小,心理的发展变化越大,间隔的时间应越短。 横断研究应特别注意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因此,应慎重确定研究对象的年龄及年龄组的划分。要使研究对象达到足够的数量。并且照顾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教育背景。一般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年龄组内的儿童年龄差距应越小,这样有利于发现心理发展的质变和关键年龄。案例:出生顺序对孩子智力影响的研究。 3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各有优缺点。鉴于两种研究类型各有千秋,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兼而用之,以取长补短。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大多数的研究课题属于此类。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都可以是整体研究或分析研究。纵向研究可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貌,也可以研究某一个方面心理的发展。横断研究也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专题的。 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案例:儿童筷子使用技能实验。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幼儿心理学的课题,较多集中于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我们把这种类型的研究称为差异研究。通过这一类的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及发展的关键年龄等。 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一类研究有助于查明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相关研究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关系的性质( 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验证假设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查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因素对内部因素的影响,或内部因素对外部因素的反作用。 以上几种类型都需要依靠推论统计来进行。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 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和课题,还可以采用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等方法。 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了解双生子(遗传因素相同的儿童)在不同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同。案例: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案例:万能养育机。 总结:本节课所讲内容,强调学习重点。 第三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学时) 导入:观看幼儿园教育活动实录,请学生注意看到了什么, 讲述: 一、观察法 (一)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二)观察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以下各种抽样方式。 1.开放式抽样 2.封闭式抽样 3.时间抽样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4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3(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二、实验法 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 理现象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一)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的不足之处,在于幼儿在实验室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局限性。特别是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 课堂讨论: 在运用实验室实验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因此,运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考虑到下列几点: 1(幼儿心理实验室内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 2(对幼儿的实验室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3(实验开始前要有较多的准备时间,使幼儿被试熟悉环境和熟悉主试。4(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5(实验进行过程应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背景。6(实验记录应考虑到幼儿表达能力的待点。 (二)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种或某些条件是有目的有计划加以控制的。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使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心理状态比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儿童心理产生的条件, 自然实验法的缺点是:由于强调在自然的活动条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三)教育心理实验法 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其重点在于比较不同的教育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从而为教育改革服务。 用实验法,特别是教育心理实验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常用实验组和控制组(或称对照组)相对比。通过两组比较,调查这种特殊措施(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对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假设的自变量的作用。因为事实上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复杂的,并不像理论上设想的那样,只有一个自变量在起作用。 另外,在儿童心理实验中,客观上不能回避主试和被试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 5 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测验的愿望是以同样的刺激看反应的不同。运用测验量表就是为了确定测验时所提供刺激的严格的一致性。编制测验量表需要经过“标准比”过程,制定固定的测验题目、测验程度、用具和计分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取得年龄常模。对儿童进行测验时,以被测儿童得分和常模相比,得出表示其发展水平的分数。 国际上已有一些较好的婴幼儿发展测验量表,如格赛尔成熟量表(1938),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69),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1967)等等。我国早在1924年已有陆志韦修订的《中国比纳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1982年吴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该修订本名为《中国比内测验》。近年来,各地还有一些对其它量表的修订。 测验也可以是有关个性方面的,称为“人格测验”。 对学前儿童的测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前儿童的测验都是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2(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3(切不可仅以任何一次测验的结果作为判断某个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 测验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在较短时间内能够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测验法也有严重缺点。测验法应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四、间接观察法 所谓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是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其中包括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等。 (一)调查访问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调查法可以采取当面访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书面调查的方式。 当面调查可以是个别访问,也可以是开调查会。 调查访问必须有充分准备,拟定调查提纲。调查访问人员还应善于向被访问者提出问题。 当然调查访问与调查访问法均有缺点。 (二)问卷法 问卷法可以说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运用问卷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所问对象主要是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即请被调查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 问卷法也可以直接用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幼儿不识字,对幼儿的问卷采取口头问答方式。问卷的内容更多是属于个性方面的,用同样的问题要求被问人回答,报告其在某种情况下的感受或看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公式化的谈话。 问卷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作出结论。但是编制问卷表并非容易的事情,题目的信度、效度要经过考验。 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桥法 谈话法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和幼儿交谈,可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儿童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 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幼儿作品分析法,如“绘人测验”。 6 综上所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各种方法时都必须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研究时也可以综合运用,一项研究用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使所得结果互相补充和印证。 总结本节课所讲内容,强调重难点。 本章要点: 幼儿心理学的对象及内容 1. 2.幼儿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本章思考题: 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 2.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 3.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心理学, 4.在课后每人收集关于幼儿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文章各一篇,分析各种研究方法在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 5.分析幼儿心理学中纵向研究与横断研究、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差异研究、双生子研究这几种研究类型的内涵。 教学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章的讲授,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对幼儿心理研究的原则、类型及具体方法有了明确的认识,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对实验法中关于变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以后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讲授。 7 第二次上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第三章 幼儿心理学发展历程简介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及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解儿童心理学的五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学五个流派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学五个流派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边玉芳:《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一节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0.5学时) 导入:回忆心理学产生的标志,德国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引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讲述: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来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二、推动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在西方,中古时代的封建社会,也和其他各国的封建社会一样,妇女和儿童是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并且甚至是受迫害的,因此,不可能产生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约从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起,新兴资产阶级从经济上、政治上以至意识形态上进行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口号。例如,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编写了第一本儿童课本《世界图解》。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J(J(Rousseau)发表了有名的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他抨击当时的儿童教育违反儿童天性,指出:“„„他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看待儿童,而不去想想他在末成年之前是个什么样子。”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的三大发明:细胞、能量转化和进化论,推翻了形而上学的科学观,促进了辩证的自然观,要求科学要从发展变化上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心理科学受到这一影响,从而也先后开展了动物心理发展、民族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伟大的进化论的创造者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写的著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关于这样的著作是很少的,这就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准备了直接的前提。 推动儿童心理学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近代教育的要求。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除上面提到的夸美纽斯、卢梭外,在教育理论中还有一种所谓的“心理学化的教育”观点,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的规律作为依据。其中著名的有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福禄培尔(P(Froebel)、赫尔巴特(F. Herbart)等人。裴斯泰洛齐在1774年还特别对他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用日记法写下了大约一个月观察记录。虽然现在看来,科学价值不大,但这应当算是儿童心理研究的先声。由于这些教育家的推动,到了19世纪后期,研究儿童的著作和组织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17 了。 第二节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1.5学时) 一、自然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美国格赛尔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历史演化的结果,是由儿童的生理成熟所规定的,有自己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二、环境——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一种心理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准确地预测行为,它必须能正确地说明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以及引起行为变化的中介机制;承认直接学习同时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提出观察学习的强化机制是替代性强化;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过程、榜样示范和模仿学习的类型。强调人能够使用语言符号,从而扩大了观察学习的范围。强调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强化。案例:呈现班杜拉的具体实验内容。 课堂讨论: 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个观察学习的事例。就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观察学习的概念理解。 三、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奥地利弗洛伊德提出儿童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可以分为:口唇期(0-1岁)、 -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器(12-20岁)。 肛门期(1 四、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瑞士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是先天遗传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案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性实验。 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而是通过成人或年长伙伴来习得和掌握的,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六、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新进展 1.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研究备受关注 2.儿童社会性发展成为研究的重点领域 3.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兴起 4.研究方法呈现生态化趋势 5.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总结:所讲内容,强调重难点。 第三节 中国儿童心理学发展历程(1学时) 导入:从中国整个社会发展脉络引出中国儿童心理学发展起步较晚。 一、中国儿童心理学发展简介。 1.1925年 陈鹤琴 《儿童心理之研究》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2.1962年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3.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 4.杨丽珠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毕生发展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 5.王振宇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 二、中国儿童心理学发展经过的三起两落阶段。 20世纪20年代前后 建国初期到60年代中期,新中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第一阶段 9 文化大革命时代 70年代末80年代初,粉碎“四人帮后” 近20年 总结:中国儿童心理学发展的整个历程。 本章要点: 儿童心理学五个流派的主要观点。 :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新进展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幼儿心理学发展的整个历程。 2.查找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的具体内容,分析其特点, 3.分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前的学前教育有什么启示, 4.从历史发展脉络分析推动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原因。 5.分析“最近发展区”概念对目前幼儿园教学有何启示, 教学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章的讲授,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对儿童心理学发展学历程有了 明确的认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但学生对儿童心理学五个流派的主要观点的 理解上深度还不够,在以后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讲授。 10 第三次上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第四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有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 关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及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并能把所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能根据理论加以灵活地解决。 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0.5学时) 导入:观看学期儿童动作发展的视频材料,分析其发展的过程。 讲述: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则总是在进步。学前儿童的记忆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思维的发展也是如此;无论是心理过程式个性方面,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短肘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只要耐心等待和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是孩子在前进中的倒退,他在酝酿着新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1(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举例: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 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粗到细: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例如,4、5个月的婴儿想要拿面前的玩具时,往往不是用手,而是用手臂甚至整个身体,更谈不上用手指去拿玩具了。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加之儿童的自发性练习,动作逐渐分化,儿童能逐步控制身体各个部位小肌肉的动作。儿童用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写字,往往要到6、7岁才能做到。 2(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 3(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0.5学时) 学生思考:学前儿童在哪个阶段心理发展的速度最快, 17 讲述: 一、发展的高速度 变化迅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的待点,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一。儿童的变化可说是名副其实的日新月异。 二、发展的不均衡 高速度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规律,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又不是等速前进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下列方面; (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例如,儿童在一岁前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最快。 (二)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例如,儿童掌握语言的速度是神速的,而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却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培育。 (三)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三、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一)发展的整体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虽然在速度上是不均衡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是,从横的方面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各认识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与发展之间,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二)发展的连续性 ( 从纵的方面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前后发展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儿童心理发展是由不断的量变和质变组成的。儿童心理发展时刻都在发生量的变化,而量变又是和质变处于辩证的统一过程之中。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统一的,在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质变,构成了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特征之间的交叉又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 总结所讲内容,强调重难点。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学时) 回忆:学前儿童的年龄段如何划分。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和其他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是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心理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激化或缓和,使心理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形成了发展的阶段性。在各个发展阶段,矛盾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和质的特征,构成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待征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 3(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12 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情况有各种差别,构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3(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对的,表现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化,其变化是有限度的。 在处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问题上,要反对片面性。只有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相互关系,才能够真正把握住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课堂讨论:对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举例说明。 三、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1(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 2(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复杂性 (二)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2(以种系演化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3(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4(以智力结构的变化作为划分儿童心理的依据 5(以主导活动作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划分标准 总结:所讲内容,强调重难点。 第四节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1学时)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一般说来,儿童心理发展是以渐进式变化的。但是也有一些时候,儿童心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变化。这时儿童心理急剧发展,在短时期内变化非常明显,心理的矛盾高度激化。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我们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各种否定性行为,所以,转折期往往被称为危机期。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或最佳期 (一)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二)敏感期和最佳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绥慢。 一些心理发展关键期(敏感期)列举 0-6岁 语言敏感期 2-4岁 秩序感敏感期 0-6岁 感官敏感期 2-6岁 动作敏感期 2.5-6岁 社会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敏感期 (三)最近发展区 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 13 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前者水平不及后者。这一段距离或差距,称为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的程度的重要标志。 课堂讨论: 牛牛过2岁生日没多久,妈妈发现牛牛不如从前那么乖了,经常甩开妈妈案例: 的手,跟妈妈摇头,小嘴巴发出“不、不”„„脾气急的妈妈就要动用武力了,妈妈的手掌光顾宝宝小屁股的机会多了起来,结果是妈妈叹气,牛牛哭泣。妈妈不明白,可爱的宝宝怎么不听话了,怎么不讲道理了。分析:案例中的牛牛为什么不听话了,作为妈妈应该怎么办, 第五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1学时)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主观因素则指儿童心理本身的特点。主客观因素又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中。 课堂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会有哪些,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一、生物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正是在遗传素质的物质基础上,开始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第一,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第二,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成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上述成熟规律对儿童心理发展都有制约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A(Gese11)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说明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的有力例证。 二、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就是儿童所处的环境。环境可以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所谓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二)让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和儿童的脑及儿童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分不开的。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作为自然物质前提的遗传和成熟因素和作为心理反映源泉 14 的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着。 (一)遗传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霍尔说道:“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二)环境决定论 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三)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四)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我们认为,不应该陷入历史上长期以来的遗传和环境作用大小的公式化争论。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应该强调的是:第一、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第二、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第三、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总之,可以认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第六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1学时) “客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以外的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因素影响的过程。儿童心理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这个发展过程。儿童年龄越大,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越大。幼儿期,儿童心理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已经相当明显。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 儿童心理活动的各种心理成分或因素之间既是不可分割的,又经常是对立统一的。儿童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互相依存的。一方面,儿童的需要依存于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另一方面,一定的心理水平的形成,又依存于相应的需要。教育的任务就是根据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提出恰当的要求,帮助儿童产生新的矛盾运动,促进其 心理发展。 第七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1学时)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15 一、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前面所谈的主要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客观因素对主观因素的作用。必须强调,不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如何变化发展,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环境和教育的反映。但是,环境和教育只有在充分调动儿童心理内部积极性、因势利导时,才起作用。 一)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二、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 的反作用(二)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 三、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 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 四、活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相互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发生的。只有通过活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要求才能成为儿童心理的反映对象,才能转化为儿童的主观心理成分。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需要才可能产生,新需要和旧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形成。同时,也只有通过活动,儿童才有可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活动。各种主客观因素在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作用的具体情况也不相同。各种因案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婴幼儿起作用的情况也各有不同。 总结:所讲内容,强调重难点。 本章要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方向。 2.谈谈对关键期、危机期、最近发展区的理解。 3.找一名幼儿,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具体有哪些, 4.思考什么是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何特殊性, 5.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 教学总结与反思: 主要从这些方面来进行总结与反思: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情况;学生教学参与的情况;学生在知识点把握上的不足;以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16 第四次上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 第五章 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使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理论知识和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 理解针对幼儿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必要性,能够分析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主要特征, 征如何组织教育活动。 教学重点:1.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2.针对幼儿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3-6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导入:学前儿童年龄段的划分:我们把入学前分为三个阶段,0—1岁,1—3岁,3—6岁。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小阶段。 人生的第一年(婴儿期)(1学时) 第一节 人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 一、初生到满月 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 (一)适应新生活 小生命从胎内到出生于人世,是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质变。这种质变是由生理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引起的。 胎儿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安全和舒适的。出生以后,环境骤然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生儿必须独立地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总之,从胎内生活到胎外生活的巨大变化,要求新生儿付出很大努力,他要适应新生活,为维持生命而斗争。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各种各样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有十多种。 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 观看:视频材料,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三)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 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条件反射的出现,对新生儿的生活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无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性活动,不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的出现也可以说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1)大脑皮质处于成熟健全而正常的状态。(2)具备基础反射。(3)条件刺激物适当的强度和出现的时间。(4)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17 4(心理的发生。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心理已经发生。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也开始和别人交往。 1(认识世界的开始。儿童最初对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感觉的发生和视觉、 听觉的集中上。 人际交往的开端。儿童作为人的后代,生活在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和别2( 人交往的需要。 二、满月到半岁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 (一)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二)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案例:幼儿A的手眼协调,分析其手眼协调发展的程度。 (四)开始认生。 三、半岁到周岁 从半岁到周岁称婴儿晚期。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坐、爬、站、走的发展。 案例: 幼儿B的动作发展,分析其发展的状态。 (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连锁动作。 (三)语言开始萌芽 观看幼儿语言发展的视频材料,分析材料中幼儿说了些什么话,具有什么特点。 (四)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课堂讨论:为什么半岁左右的幼儿怕生人, 总结:所讲内容,强调重难点。 第二节 1—3岁(先学前期)(1学时) 1—3岁称为先学前期。 一、学会直立行走 满周岁时,孩子开始迈步,但还走不稳。 二、使用工具 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 作方式。 课堂讨论:案例:某幼儿使用工具的表现,分析其发展的阶段。 三、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人类特有的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 岁左右形成的。 18 四、出现独立性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 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总结本节所讲内容,强调重难点。 3—6岁(幼儿期)(2学时) 第三节 从3岁到6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故称为学前期或幼儿期。 一、3—4岁 3—4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生活范围扩大。 (二)认识依靠行动。 (三)情绪作用大。 (四)爱模仿。 二、4—5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有: (一)活泼好动。 (二)思维具体形象。 (三)开始接受任务。 (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5一6岁 6岁是学前晚期,也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有: 5— (一)好问、好学。 (二)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四)个性初具雏形。 课堂讨论:观看幼儿发展视频材料,讨论该幼儿是属于哪个年龄段的幼儿,有何特 点, 本章要点: 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本章思考题: 1.分析婴儿期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简述亲子依恋的表现。 3.根据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4.根据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思考如何组织教育活动。 5.分析大班幼儿心理发展有何特点,该如何组织教育活动, 教学总结与反思: 主要从这些方面来进行总结与反思: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情况;学生教学 参与的情况;学生在知识点把握上的不足;以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19 20
本文档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导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4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K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