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论文]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举报
开通vip

[论文]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论文]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图 1、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如符号、文字、颜色等),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的类型 地形图、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气候图、人口图、历史地图、卫星影像等等。 3.地图的作用: 旅行、航海、军事、工程建设、学习等 4、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

[论文]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图 1、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如符号、文字、颜色等),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的类型 地形图、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气候图、人口图、历史地图、卫星影像等等。 3.地图的作用: 旅行、航海、军事、工程建设、学习等 4、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5、判断方向常用的三种方法 指向标定法——在有方向标的地方地图上,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看箭头指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一般的地图的方向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判断。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 6、比例尺的计算 ? 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X比例尺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7、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8、比例尺的大小 大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1:100000 小比例尺: 小于或等于1:1000000 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 9、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a、当图幅大小相同时 b、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10、比例尺的缩放 ?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原比例尺×n; 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11、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线)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二.等高线 1.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 (1)示坡线: 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2)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 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平原地形; 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 丘陵地形; 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 3、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计算 相对高度=绝对高度之差即H相=H甲-H乙 ? 有关陡崖的高度计算 陡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陡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y, 最小值为x,等高距为h。则: x-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x y?顶部绝对高度(海拔),y+h 陡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陡崖处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h。则: (n,1)?h?相对高度,(n+1)?h ? 判断坡度大小: 同幅图: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不同幅图:可根据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第二讲 认识地球—地球和经纬网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大小 赤道半径: 6378 千米 极半径: 6357 千米 均半径: 6371 千米 赤道周长: 4万 千米 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二、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 特殊纬线 0?: 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 低中纬度分界线。 60?: 高中纬度分界线;长度为赤道的一半。 90?: 南北极点。 23?26′: 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66?34′: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特殊经线 0?: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三、经纬网的意义 (1)确定地理坐标 确定与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写地理坐标 ( 纬度?N/S,经度?W/E ) 计算某地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 (2)据经纬网判断方向—东西南北 ?位于同一纬线或经线上两点方位的确定 A、位于同一纬线上两地判断东西方向 ?两比较地点同在东经 ?两比较地点同在西经 ?两比较地点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当经度差小于或大于180?时) B、位于同一经线上两地判断南北方向: 根据纬度的分布规律 ?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两点方位的确定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范围大小 1.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间隔1?的弧长约是111 km。 2.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 km;任一纬线(纬度为φ)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cosφ)km。 3.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4)两地间最近航线的问题 ?若两地间的经度差等于180? a、两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 b、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若两地间的经度差不等于180? a、若E位于F的东方 从E到F的最短距离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若G位于H的西方 从G到H的最短距离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具体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 a、 从北极上空看: b、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自转的周期: 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地球自转速度 :15度/小时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地球公转的具体分析 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线速度 :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 平均约30?,S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的运动主要是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叠加运动。 地球是倾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面。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面。 四、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 五、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 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概念: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 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1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变化。 七、昼夜交替 由太阳直射点引入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地球,半个地球被照射到半个地球照射不到分为昼半球、夜半球。 1、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 八、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公式: 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小时/15?)=所求地方时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经度差: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不同侧为“+” 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公式: 已知经度?15?/小时?两地地方时差数(小时)=某地经度 九、时区和区时 时区 ?基准(起点)--本初子午线 ?每个时区的范围及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的范围 ?标准经线:每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 ?由地球自转角速度15?/小时,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东西十二区合二为一,为一个时区 区时(标准时) 定义:每一个时区,以每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十、有关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每一个时区中央经线(标准经线)确定的方法 标准经线的经度 = 时区数?150(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 ?每一个时区的范围确定的方法 (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0 , 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0) ?已知某地的经度,求所属时区: 时区数=经度?150=商+余数 (若余数,7.5?,则商数即为所求时区数;若余数,7.5?,则所求时区数为商数再加1;若余数等于7.5,则该点在时区界限上) ?时区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二者相减; 两地一在东时区,另一在西时区,时区差=二者相加。(应以中时区为基准,如以东西12区为基准,时区差=24,二者之和) ?求区时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东加西减) 十一、时区与区时的关系 ?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 ?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东、西十二区的区时钟表时间相同,但东十二区的日期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十二、日界线 1、概念: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特点: A、两侧日期要变更 B、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 3、日界线大致与180度经线一致。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 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应加一天 4、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0点所在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向东越过该经线,日期加一天,为新的一天;向西越过该经线,日期减一天,为旧的一天。 0时经线的特点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个小时; ?当0时经线落在东经度时,S新,S旧 ?当0时经线落在西经度时,S新,S旧 ?当0时经线落在0?经度时,S新=S旧 ?当0时经线落在180?经度时,全球同一天 十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物体水平运动没有偏向; ?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偏转; 十四、昼夜长短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十五、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十六、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H=90?-|α?β| H—正午太阳高度 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β—所求地点的纬度 当α 与β 处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减;当α 与β 不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加。 十七、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杆影的计算 2、热水器的调节 3、楼高、间距的选择 十八、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天文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2、气象四季: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五带的划分 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自然地理 考点分布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考点解读 1(熟知世界海陆分布,其中重要的海、海峡、岛屿、半岛的分布及地理特征需要重点关注。 2(运用各大洲地形剖面图考查各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重要的地形单元及分布是命题的另一重点。 一、重、难点突破 1、主要大洲、地区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大体区域定位 (1)北半球陆地轮廓 (2)回归线和赤道穿过的大陆 (3)亚洲和欧洲 (4)非洲 (5)北美洲 (6)南美洲 (7)大洋洲 2、七大洲的典型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总结:各大洲地形特征对比 3(世界主要的海峡 注意:海和海峡的概念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海的种类~按其所处的位置特征一般分成为以下三种: 1、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和岛屿与大洋分开的海。如黄海、东海、南海等,2、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波罗的海等,3、陆间海--位于两个大陆之间。如地中海等。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海峡在交通和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4、世界上主要的运河 5、海底地形类型 世界气候 考点 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2、降水时间变化及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 (一)基本概念 1. 气温:大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2.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二)气温的变化规律: 1.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年变化: (三)气温的影响因素: (四)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就叫等温线。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地区递减; 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五)等温线图的判读 ?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规律:“高高低低”;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判断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名称 A判断洋流流向:即等温线弯曲的方向 B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低纬? 寒流 C判断洋流名称:判定洋流流向 ? 判定洋流性质 ?空间位置? 确定洋流名称 ?判断地形 A等温线闭合 规律:内线数值大 ? 中心气温高 ? 中心地势低 ? 盆地 内线数值小 ? 中心气温低 ? 中心地势高 ? 山地(丘陵) B等温线不闭合 规律:向高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 中间地势高 ? 山脊 向低数值方向凸出 ?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 中间地势低 ? 山谷 C计算相对高度:H相,T差/0.6? ?100米 ?判断温差的大小 规律: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 我国等温线分布与温差的时空变化规律: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等. ?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三、 降水 (一)基本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条件: 空气中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三)主要降水类型 根据降水形成过程中冷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为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类型。 a 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降水,叫 锋面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形式。 b对流雨:每当盛夏,或者在热带地区,近地面空气层因局部地区增热而膨胀抬升,引起空气强烈的对流,使空气中的 水汽,因高空温度低而冷却凝结 并致雨。对流雨降雨范围小,雨 时短,但强度较大。这种雨的规 律性很强,只要条件适合,几乎 每日午后都能发生,对流雨多发 生在赤道地区。 c地形雨:暖而湿的气流在遇到高 山等地形阻挡时,被迫沿山坡抬升,上 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 水。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我国台湾北端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它背倚高山,面迎潮湿的东南季风,地形雨充沛,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d台风雨:台风是发生在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一种热带气旋。由于气流自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台风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有破坏力。但台风雨可解除或缓解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 (四)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 (六)等降水量的判读和应用 归纳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应用在等高线和等降水量线上 “高高低低”、“凸高为高,凸低为低” 应用在等温线上:等温线凸向高纬,该地的温度比同纬度的要高;等温线凸向低纬,该地的 温度比同纬度的要低 四、气候 (一)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三)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赤道低压——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极地气候—成因:全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四)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五)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六)气候类型的判读 步骤 依据 气温或降水(mm)因素变化 结论 6、7、8三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状) 北半球 判断南北气温季节变化 12、1、2三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南半球 半球 状) 最冷月气温高于15?C 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大亚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0?于25?C C—15?C 最热月均温温带海洋性气候 10?C-20?C 最热月均温温带季风气候或温 判断所属最冷月气温或最冷月气温小于0?C 20?C以上 带大陆性气候 温度带 最热月气温 最热月均温寒带气候 10?C以下 年降水量>2000 热带雨林气候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 匀) 年降水量>7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年降水量>1500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热带草原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750-1000 ?确定气降水的季节分季少雨) 年降水量亚热带季风气候 候类型 配(降水类型) 800-1000 年降水量温带季风气候 500-600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年降水量地中海气候 季干旱) 300-1000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热带沙漠、温带大 陆性、亚寒带针叶 林气候、极地气候 (七)各大洲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考点解读 1(运用图、表考查世界人口增长概况和分布特点、人口迁移,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仍是命题的重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三大宗教及分布地区、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近几年考查较少,但复习中也不容忽视。 3(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政治地图及其变化、世界主要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是历年高考追踪的热点。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重要方向之一。区域合作与竞争、综合国力等问题也是将来高考命题的热点。 二、重难点突破 (一)世界的人口和居民 1(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结合 必修二“人口”部分) 从数量看,1999年已经突破60亿,人 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印尼、日本、美国、巴西、 俄罗斯、尼日利亚、墨西哥;从增长看:速 度在加快,地区差异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增 长快于发达国家。各大洲人口增长由大到小 排列是: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从分布及成因看有如下特点: 2(世界的人种 世界人种按体质特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也属于白种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大洋洲和美国境内也有黑种人分布。 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 世界的宗教及其分布 (二)世界的国家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世界各国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状 况,通常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 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 及亚洲的日本,因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 以也被称为“北方”,发展中国家以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因主要分布在 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而被称为“南方”。 2(世界上主要的内陆国 3(世界上的全球性组织 (三)世界的农业(可以结合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部分进行复习) 1(重要农作物分布 (1)棉花:中国、中亚、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是世界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 金之国”之称,埃及是著名的长绒棉产地。德干高原西北部是印度棉花的主产区。有“白 (2)其他经济作物:印度恒河三角洲的黄麻和东北部低山丘陵区的茶叶,伊拉克的椰枣,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和油棕,菲律宾的椰子,摩洛哥的油儆榄,地中海地区的柠檬、柑橘、无花果、葡萄(如法国西南)等,古巴的甘蔗,中美洲的香蕉、咖啡,巴西的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等。 (3)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其中东亚的朝鲜半岛、东南亚的泰国以生产稻米著名,印度半岛东西两侧和恒河平原是水稻的重要产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其中印度西北部、美国中部平原的小麦区、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阿根延、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与顿河流域、法国的巴黎盆地是主要的小麦产区。?玉米分布在夏季商温多雨、生长期长的地区,拉美各国种植普遍,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美国中部平原的玉米带、中国东北是主产区。 2(世界的粮食问题 表现为发达国家庞大的生产能力与发展中国家支付能力小而需求大之间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皿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有大量粮食出口,而遭受长期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落后,缺粮严重,又无力购粮。 3(世界主要农业区 东南亚的河谷平原与河口三角洲(优势:热量和水分充足、生物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印度的恒河平原与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中亚北部和西部平原(地势平坦、灌溉条件好);埃及的尼罗河谷地与河口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法国的巴黎盆地;德国南部的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与顿河流域;美国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暖湿、专门化程度高,小麦、玉米、棉花、乳畜等农业蒂);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地区都是所在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4.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东南亚、拉美、非洲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生产结构比较单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生产方式落后,粮食不能自给。 (四)世界的工业(见世界国家部分) 第三节 世界分区地理 考纲分布 1(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2(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3(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考纲要求]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印度。 [知识讲解] 一、东亚 1(概述 (1)位置范围 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2)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河流短促 (3)气候 季风及其成因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界线、区别、特点、成因) 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 ? 冬夏海陆温差大 ? 冬季西佰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4)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向、经济方面 2(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 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国四、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2)发达的经济 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最大贸易对象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工业: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大孤、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区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平原地区产稻米,并能自给,丘陵地区栽培果树和蔬菜,但仍大量进口 人口迁移:向领土南北两端 二、东南亚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范围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 (2)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在马亚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 (3)地形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海河段切割作用显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平原,湄公河平原本区最大平原 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4)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南部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2(居民和经济 (1)人口稠密华人众多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著名城市万隆。 宗教:佛教很多,仰光大金塔、吴哥窟著名佛教建筑、泰国作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2)主要农产和矿产 农产:世界最大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最多),椰子、蕉麻产地(菲律宾最多)。稻米主要食粮(泰国出口最多) 矿产;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尼、文莱主要石油出口国 (3)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3(新加坡 (1)城市岛国 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2)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工业;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2)工业布局 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 4(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 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岛,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万隆:1955年亚非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南亚 1(概述 (1)悠久的历史 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国家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 (2)自然条件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 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2(印度 (1)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2)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水旱灾害多发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3)发展中的工业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 新德里:首教,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四、中亚 概述 (1)自然环境 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部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今)。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 (2)居民与经济 民族: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物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 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 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考纲要求] 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埃及 [知识讲解] 一、西亚和北非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士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2)高原为主的地形 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3)炎热干燥的气候 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 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 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 2(居民和经济 (1)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是圣城 (2)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储量占世界的1/2,产量占世界1/4,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大浅多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A油田油管 地中海、红海沿岸路线 B波斯湾 西欧、北美(运输量最大) C波斯湾 日本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3)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亚非的“陆桥” 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2)先进的灌溉农业 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把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根部,大大提高了有效利用率 4(埃及 (1)尼罗河的赠礼 位置和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埃尼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长173千米,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先后被法国、英国控制,1956年收回(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美国控制,1999年收回。)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 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 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现在农业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 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环境 (1)地形 高原为主: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形成:地壳运动中断裂形成,是一个大的地堑 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2)气候 特点:炎热多雨热带大陆,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3)矿产:南非黄金产量、扎伊尔金刚石产量世界第一,几内亚铝土矿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赞比亚重要铜矿出口国、尼日利亚非洲石油产量最大 2(居民和经济 (1)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中部、南部是故乡 (2)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现在都已独立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许多国家发挥各自在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 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3(南非 (1)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首教比勒陀利亚,绕着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2)矿产丰富,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金刚石、铀、锑的重要产地,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构制造中心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考纲要求]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德国、俄罗斯。 [知识讲解] 一、欧洲西部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2)海岸线曲折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3)地形 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勃郎峰本区最高 深受冰川影响:湖泊多——“千湖之国”芬兰 峡湾海岸——挪威沿海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4)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5)河湖 河流特征及成因:河网较密,水量充沛,长河较少 主要河流: 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匈牙利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3)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4)发达的旅游业 3(英国 (1)西欧的岛国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2)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颁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3)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集中地区(小麦、大麦):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4)首都伦敦 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现在工厂大多将燃煤改为使用石油、煤气或电能,雾已少见。 4(法国 (1)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 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2)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3)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 里昂、嘎纳 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 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5(德国 (1)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 中部谷地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 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3)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丰富的煤炭、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周围发展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鲁尔区的兴衰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区位优势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广阔的市场 ?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 衰落原因 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 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综合整治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4)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墨尼黑:南部中心,啤酒之都 二、欧洲东部和北亚 1(范围和国家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2.俄罗斯 (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是其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2)较为平坦的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3)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4)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5)资源丰富: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6)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7)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8)交通:铁路为主 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贝阿铁路:—共青城—苏维埃港 (9)首都和城市 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本文档为【[论文]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1-11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