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举报
开通vip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当初高考语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从未失手。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这些是只会念答案老师不会讲的,想听的进。保证语文成绩有提高。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边是低级的表达情感的表现。写景才是王道,比方写明月,进而写到家乡的月,比方写捧起家乡的黄土狂吻。这比单纯的语言表达强多了。请同学们...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当初高考语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从未失手。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这些是只会念答案老师不会讲的,想听的进。保证语文成绩有提高。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边是低级的表达情感的表现。写景才是王道,比方写明月,进而写到家乡的月,比方写捧起家乡的黄土狂吻。这比单纯的语言表达强多了。请同学们记住,唐诗都是以景写情,触景生情的。反应到答题上,你要记得这样几句话。写上了老师绝对给分:以景写情,触景生情,诗人通过对某某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某某感情,情景相生,使无形的人的愁思有形化,使有形的景色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下面举例子,最后总结唐诗得分三步走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1 廖乱边愁说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是唐诗啊~更进一步是边塞诗,我们通过后两句来体现怎么答题 一般出题格式是这样的:某句写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去掉行不行之类的。这是历年出题的唯一套路,其他出题方法和这个是等价的,因为他让你回答的内容是一定的。这里举例,上诗中后两句表达好在哪里,,通过对本题的解答说明答题的三步走战略 答古诗题,在卷面上写出来的东西第一步是翻译。第二部是叙述好在哪,第三步是总述 第三步综述:这样描写情景相生,需的情实的景虚实相生。更富有感染力。答题完毕 第一部翻译:诗人前一句通过廖乱和边愁两个字描写主观感受,后一句秋月长城是对边塞景物的捕捉与描写 第二部好在哪:诗人通过对秋月长城萧索空阔景物的描写使无形的作者的边愁有形化,跃然纸上更富有感染力。诗有形的边塞景物沾染了作者浓烈的愁思。 总结起来,答题点得分 点给分点有三个,这三部打全了,老师不敢扣分。第一个得分点就是找到诗人写景的句子或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说明写的是什么景,表达的是什么情。例子中抓住的是秋月长城,是边塞的景,情是廖乱的情是边愁。紧扣边塞的景,边愁第一部的分就得到有形的景(答题时具体写出是什么景,如秋月长城)与无形的愁相结合,使作者无形的愁思有形化 2 更形象更感人,使有形的景物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愁思 语文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学会一个字 扯 如果多加一个字 那就是 蛋 第三步更重要、告诉批卷的:总结起来,诗人的表达技巧是情景相生虚实相生,写作方式是触景生情 我们现在进行唐诗的扫尾工作。再叙述叙述出题人的出题方式,和在三步走基础上的不同答题技巧 关于第一个题眼,就是找到写景的最传神的那个字呗。比方用烂了的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翻译这句所在的句子,然后走我的第二部和第三步” 这是从写景上出题。下一个主观感受,是从抒情上出题,先说明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再接第二部第三步 有时候更简单,三步走里只问你一步。比方两个诗歌的对比杜牧的包羞忍耻是男儿和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的主题思乡对比 那就只答第一部和第三步呗,先说说全诗写了什么,再说写的东西表达了什么这正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部与第三步 表达技巧:对比,联想,拟人,回文,顶真比喻想象夸张,衬托 我心飘摇悬似旆君意的的高如鸿。好在哪,第一部:诗人描写了飘摇的旆和意志高昂的鸿雁,写描(翻译)写了作者内心的飘摇与友人赴官的意满 第三步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惆怅与对友人赴官的真挚祝贺与向往。 上边两个大家都会了吧。第二部:诗人通过将心情与飘摇的旆和高鸿作比喻,自己的失意与友人的得意做对比,虚实相生 我们来看这道题,第二部得分点是比和对比,有了它 3 不丢分喻 我们再练个想象的“风彻红旗冻不翻”好在哪, 下面我不说想象比喻什么的了,你们自己来说。我出题了“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好在哪,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好在哪,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好在哪,当时更有军中死,自始君王不动心好在哪,复恐匆 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好在哪,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好在哪,垂死病重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好在哪, 第一部和第三步是不变的,找准第二部你要回答的内容套进去。最基本的那两句最先学的有形化什么的别忘 可是唐诗总用到这样的表达技巧。唐诗是以景生情的,表达方法有比喻、联想、想象、夸张、对比、顶真、等做复习题时遇上了我这没有的自己往上加。 快点记笔记这句话:以乐景衬哀情而哀者更见其哀 这就是烘托,这就是反衬。阅读题碰到烘托反衬字样的,或者明显看出来是烘托反衬作用的都答这一句 上边有一道“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题,答对比是对的,答答上反衬也是对的。以乐景衬哀情而哀者更哀,同学们感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荒*和半死生的将士的悲哀了么,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 4 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六种答题模式: (一) 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 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5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 明确告诉其手法。 ?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三) 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 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 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朴实简练;运用口语;叠词互用。 ? 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 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 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 6 运用口语。 ? “黄莺儿”是儿话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 这样非常自然 的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四) 炼字型: 1. 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给出一字,是否同意。 2. 答题步骤: ? 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 ? 翻译此句(忠于原文,语言优美)。 ?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 同意。“看”在诗中是指回望。 ?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然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五) 诗眼型: 1. 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 答题步骤: ? 解释词义。 ? 点名中心。 ? 是全诗的关键。(位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7 ?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 这种相思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启下。 ? 是全诗的关键 【万能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 8 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 9 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 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 10 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 ;“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 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1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三)语文应试答题方法、技巧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写题: 1、认真规范书写;2、不出现错别字;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4、学会审题。 二、选择题:1、 12 直选法2、排除法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改两处。 1、删减2、 添加3、替换 4、换位5、重组 四、名著阅读: 《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 1、人物:姓名、绰号、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主要事迹2、故事情节:人物事例3、教育意义 五、语言运用: 1、语境表达: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还要适应语言环境,注意场合、注意说话对象、注意文明礼貌。格式:礼貌用语+表达内容+询问 2仿写:与例句的结构、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保持一致;内容保持一致,语意连贯,话题统一。 3、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 4 句式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三者间的转换;直接叙述变转述。 阅读题技巧 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 情感。 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 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 ,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 ,表达了 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 13 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侧面(间 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细节描写?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 14 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 (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 15 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 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续写: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 16 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 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 17 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方法 1.举例子:具体形象 2.打比方:生动形象 3.作比较:突出强调 4.分类别:条理清晰 5.列数字:具体准确 6.下定义:科学准确 7.引用:更具体 二.说明语言 1准确性 2平实和生动 记叙文阅读 一.修辞方法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18 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 二.表达方式 1.记叙 2.议论 3.抒情 4.描写 5.说明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 1.渲染气氛 2.烘托情感 3.表现任务性格或主题 4.推动情节发展 议论文阅读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 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全面深刻 句子作用是:(1)总领全文【在开头】(2)承上启下(3)引出下文(4)提纲挈领【在最后】 高考阅读和诗词鉴赏答题公式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 19 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 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 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20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 三)。 语文文学常识 一、作者作品: -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 21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 儒家:孔子孟子 - 法家:韩非子 - 道家:庄子、列子 - 22 墨家:墨子 -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 二、中国文学之最: -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 23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 三、文化常识: -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 2、三国:魏、蜀、吴。 -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 24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 25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 26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 27 试。 - 四、诗句与人: -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 ?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 28 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 ?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 五、一句话评书: - ?《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 ?《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 ?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 ?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 ?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 ?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 ?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 六、人的称谓: -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 29 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 七、谦称: - 1、自称:愚、敝、卑、臣、仆 - 2、帝王自称:孤、寡、朕 -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 6、其他自谦词: - 尊长者自称:在上 - 晚辈自称:在下 -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 女子自谦:妾 - 八、敬称: -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 30 2、对将军:麾下 -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 贤:称平辈或晚辈。 -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 死去的帝王:先帝。 -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 31 王,如“圣上”、“圣驾”。 - 九、特殊称谓: -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 4、年龄的称谓: -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弱冠:20岁。 - 而立:30岁。 - 不惑:40岁。 - 知天命:50岁。 - 花甲:60岁。 - - 32 古稀:70岁。 - 耄耋:80岁、90岁。 - 期颐:100岁。 - 十、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 2、谪:降职并远调。 - 3、拜:授给官职。 - 4、授:授予官职。 - 5、擢:选拔,提拔。 -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 7、罢:罢免、停职。 - 8、免:免除官职。 -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 十一、地理部分: -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 3、河:黄河。江:长江 -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 33 方向。 -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 苏州:姑苏 - - 成都:锦官城 -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 镇江:京口。 -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 昆明——春城 -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 重庆——山城、雾城 - 拉萨——日光城 -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 徐州——彭城 -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 十二、天文部分: -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 34 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 4、传统节日。 -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 寒食,清明前2、3天。 - 重阳,九月初九。 -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 中秋,八月十五。 - 5、纪年法。 - (1)公元纪年法。 -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干地支纪年法):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35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 6、纪月法(不常见,略)。 - 7、纪日法。 -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 8、纪时法。 -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36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指南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指南 形 象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以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诗人本身)的形象,也包括诗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前者如杜甫《登高》中作者的形象和《石壕吏》中“吏”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就以人物(神态、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从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等方面考虑。对此,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区分抒情评价公是诗人本身的形象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 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如语言、动作、肖像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 正面、侧面描写等。 3、 要结合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4、 注意分析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意义。 5、 结合诗人的身世分析诗人。 37 6、 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 + 人物身份”。 少年行 少年行 王维 李白 一身能擘两雕弧, 五陵年少金市东, 虏骑千重只似无。 银鞍白马度春风。 偏坐金鞍调白羽, 落花踏尽游何处, 纷纷射杀五单于。 笑入胡姬酒肆中。 二、自然景物形象(意象)——诗歌中的客观景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结合的象便是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鉴赏意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熟悉特定意象的象征意义。 2、 鉴赏一般意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 象的典型意义。 3、 抓住意象的特征和作者所寄寓的情感分析。 三、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艺术形象 1、花草类 ?菊:隐逸、高洁、脱俗 38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 ?兰:高洁、典雅 ?牡丹:富贵、美好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花开:美好、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 物的留恋、追怀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2、树木类: ?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 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 竹:气节、风骨、积极向上 ?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 梧桐:凄苦 ?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3、 风霜雨雪云类 (1) 海浪:人生的起伏 (2) 东风:春天、美好 (3)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39 (4)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5) 露:人徨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6)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7) 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 (8)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9)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10)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 (11)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12)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13)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 挫折。 (14)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4、 动物类: (2) 鱼:自由、惬意 (3) 鸿鹄:理想、追求 (4) 猿猴:哀伤、凄厉 40 (5)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6) 沙鸥:飘零、伤感 (7)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8)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9)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10)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鹰:刚劲、自由、人 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5、 器物类 (1) 玉:高洁、脱俗 (2) 簪缨(冠):官位、名望 6、 颜色类 (1) 白:纯洁、无瑕、丧事 (2)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3) 绿:希望、活力、和平 (4) 蓝:高雅、忧郁 (5) 黄:温暖、平和 (6) 紫:高贵、利国利民 7、 其他类 (1)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41 (2)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3) 古迹:怀古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 密切相连) (4)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5)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6)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7)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淳朴美好、安逸宁静 (8)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9) 破晓:初现希望 (10)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11) 深夜:愁思怀旧 语 言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征、最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 42 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登入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十分协调。 1、 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 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动词。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及“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一幅美朦胧的画面。 苏 轼:轻风(摇、映)细柳,淡月(舞、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2、 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 无形为有形。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炼形容词,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如:(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红杏枝头春意(闹)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3 3、炼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的数量词,在诗人的驱遣之下可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例:(1)和尚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 郑谷: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2)张桔轩:半篱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 元好问:半篱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 此类题目的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与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这种不同的创作特色是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 44 素养等造成的。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陶渊明的冲淡平和,王维的诗中有画等。 常见的语言风格及鉴赏语言,有以下几类: (1) 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气势充沛、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 奇的形象,营造恢弘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例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 御虚舟》) (2) 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 再三,勃发于笔端。 例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 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情感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 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例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朴素自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 45 但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 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例如: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 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体现这种风格诗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 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 部》) (7) 清新明丽——这种风格的诗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 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 水珠。 例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 (8) 幽默讽刺——多用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 46 味表达感情。 例如: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此类题目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还可以指艺术构思上的各种技巧。 47 1、 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1) 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 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2) 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白发之长,实表愁情之深) (3) 拟人——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一“呼”一“窥” 活化了鸟雀的活泼可爱之状,渲染了快乐的气氛。) (4) 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鲜明地表现了贫富的急剧分化现 象。) 3、 表现手法——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 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等。 48 (1) 托物言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以梅自喻,表现了作者孤芳自赏而清高自洁的品格) 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渲染了天姥 山神秘、惊悚的环境和令人心惊胆颤的气氛。) (3) 烘托——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 桂花落、山鸟鸣,烘托春山之空、环境之静。) (4) 动静结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 影动摇。(星、平野、月之静,大江之动;三峡、星之静,河中影之 动,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相辅相成。) (5) 虚实结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 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无边无际,是实写。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6) 借景抒情——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9 (借对异乡美景的描写,透露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 致。)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 (1) 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对河沦 落、国破家亡的痛楚,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等。 (2) 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 仕途失意的苦闷,情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消逝的 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热忱报国的激情,赤诚献身的心声等。 (3) 思乡情人——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 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等。 50 (4) 寄情伤逝——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 时不我待的焦虑,凄美惆怅的记忆等。 对险恶的官场的厌恶等。 (6) 热情的赞美——对英雄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家国的赞美, 对各种情感的赞美等。 (7) 人生梦幻——青春的梦幻,理想的追寻等。 (8) 吟唱自然——自然的美妙,大地的景观等。 (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要注意几个切入点: (1)看作者——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应是大致固定的。比如屈原的爱国情思,陶渊明的隐逸自得,李白的傲岸不屈,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旷达达观,辛弃疾、陆游的报国无门,等等。 (2)看时代——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迹,诗歌鉴赏时要注意这种社会的外在表象。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是一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以天下为己任豪迈气概;在南宋时则是一种“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的无奈伤感。 (3)看注解——很多诗歌鉴赏命题者作了一些注解以提醒 51 考生,这对于鉴赏诗歌来说相当重要。一是有的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的提示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比如,苏轼在黄州时,时期颓废、忧伤,后期旷达超脱;李清照以北宋灭亡为界,前期多儿女情长,后期多感伤国破家亡。 (4)看“情”点——古代诗歌中往往有很多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把握这些词语对鉴赏诗歌尤其重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个“愁”字就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很好地透露了出来。 (5)看形象——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写景叙事都离不开意象。从常见的形象入手,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比如“梅”、“菊”“莲”等。 (6)看用典——古人写诗往往用典故曲折地表达思想,了解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 ;wvr=6 &mod=personinfo 最后祝愿各位高考学子考出好成绩,加油~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52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53
本文档为【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大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7KB
软件:Word
页数:4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12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