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宋代汀州道路考

【doc】宋代汀州道路考

举报
开通vip

【doc】宋代汀州道路考【doc】宋代汀州道路考 宋代汀州道路考 2010年l0月 第27卷第5期 三明学院 J0URNALOFSANMINGUMVERSITY 0ct.20l0 vd.21No5 宋代汀州道路考 靳阳春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形成于以汀州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宋代汀州的陆 路通道多,但多不通达.由赣入闽必 须翻越武夷山的众多隘口;通往福州之路沿闽江边而行;通往漳州之道至南宋才被 利用;通往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汀州 的道路对闽西客家社会的...

【doc】宋代汀州道路考
【doc】宋代汀州道路考 宋代汀州道路考 2010年l0月 第27卷第5期 三明学院 J0URNALOFSANMINGUMVERSITY 0ct.20l0 vd.21No5 宋代汀州道路考 靳阳春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形成于以汀州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宋代汀州的陆 路通道多,但多不通达.由赣入闽必 须翻越武夷山的众多隘口;通往福州之路沿闽江边而行;通往漳州之道至南宋才被 利用;通往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汀州 的道路对闽西客家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宋代;汀州;交通;客家 中图分类号:K9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343一(2010)05--0448-05 TheAnalysisofTingzhou"sRoadinthesongDynasty JINYang—chun (&honlofSociOlogyandHistory,NormalUnversity,Fuzhou35000Lyu,jian) Abstract."HakkaintheSouthernSongDynastyWasformedinthecentertakingTingzhouasbaseal-easoftheHakka.There weremanymaxisinTingzhouinSongDynasty,butmostunderdeveloped.TheWuyiMountainWasthemainchanneltoenter FujianfromJiangxi.TheroadfromTingzhoutoFuzhouWasalongtheMinjiangriverside;TheroadfromTingzhoutoZ~angzhou WasuseduntiltheSouthernSongDynasty;TheroadfromTingzhoutoMeizhouwasmined.T heTingzhou'sroadplayedacatalytic roleforHakkasocietyformationofthewesternF~ian. Keywords:SongDynasty;Tingzhou;traffic;Hakka 汀州是"客家大本营"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作 用受到学界的关注和研究.Dl(P46-54)并取得了多方 面的成果.但是对汀州的交通研究却相对薄弱. 即使有所论及.也只是在论及汀州的社会发展时 顺带提及.或认为汀州的交通极其落后闭塞?,或 认为汀州既是山海交接地.又处于交通要道.实 是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交通要冲【2](p97蚴谢重光 先生曾从不同角度考察古代赣闽交往的具体史 实.对历史上——特别是唐宋时期——江西进入 闽西的道路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但仅仅是为说明 从江西进入闽西的人员往来是多途并进的[3](r'79-84) 目前学界尚没有把汀州交通本身的实际状况和 发展作为一个专题研究,因而就存在一些模糊的 认识.本文拟从宋代汀州交通的发展进行梳理, 以探索宋代汀州交通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 的内在联系 一 ,汀州的社会状况 闽地自有史可稽直至唐前期.长期处于蛮荒 化外之地,虽然曾经纳入过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或 是有名无实,或是徙民墟地.或是废置不常.一直 没有完全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 况,"(福州)始州,户籍衰少,耘锄所至,甫迩城邑. 穹林巨涧,茂木深翳.少离人迹,皆虎豹猿猱之 墟."【4】闽西更是草莱未辟,极其落后.直至开元十 一 年唐政府"敕州县安集逃人"嘲.而在福建增设一 州五县.汀州应运而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唐(应为"虔"抄写之 误)州东,福州西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 三千余户,奏置州.因长汀溪以为名."[61这是闽西 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州 汀州初置.极其荒凉:"乃当造治之初,凡斫大 树干余,树皆山都所居,天远地荒,又足妖怪,獠狂 如是,几疑非人所居,故必迟之数年,方建郡治".r71 人口稀少,野兽随处出没:"大历q~(766—770年),有 收稿日期:2010—07—11 基金项目: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JA08211s) 作者简介:靳阳春(1969-),男,湖北随州人,博士生,三明学院副教授. 第5期靳阳春:宋代汀州道路考一449一 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 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 于是群猴脱去.……然猴则近时所罕(见),其土地 辟.田野治之故欤".同不仅猴子多,而且野象极多: "象洞在潮梅之间,今属武平县,昔未开拓时,群象 止其中.乃谓之象洞.其地膏腴,稼穑滋成,有美 酿.邑人重之.日象洞酒".【8】"象洞在武平县南 一 百里.接潮,梅州界.林木蓊翳,旧传象出其间, 故名"【9J(啦)所以直到宋代文献中还会出现汀州 "蛮荒化外"的记载:"汀为州,在闽山之穷处,复 嶂重峦.绵亘数百里……闽部所隶八州.而汀为 绝区."【l0】199.3) 唐开元前闽西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人13稀少.亦即劳动力匮乏?.而随着北方地区 的战乱频发.北方汉人不断迁入.闽西人13开始大 量增加.从唐末五代到南宋的三百余年问.北方每 经过一次战乱.闽西人El就显着增长一次.闽西人 口大量增加的现象集中在唐末至宋初.北宋中后 期及两宋之际.尤以唐末至宋初,两宋之际最为突 出.明显是外来移民大量迁入的时期.I1】】()伴随着 人口的大量增加.闽西的社会经济也迅速发展起 来.那么其时闽西的交通状况如何?外来人13又是 如何进入闽西的呢? 二,汀州的陆路交通 汀州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居于要冲."西邻赣 吉,南接潮海,实江西二广往来之冲"?(P995),但是 社会经济一直落后于相邻其他地区.原因之一就 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直到 唐宋以降,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逐步南移.中央政 权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渐次强化.国家权力及认同 意识的不断扩展,闽西山区才逐步得到开发.其地 理位置的重要性渐次显现出来.交通也随之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的道路是江西进入福建的道路.因 为唐宋时期北方移民主要自江西方向而来.所以 本文重点考察由赣入闽的通道 古代由赣入闽,必须在武夷山脉中选择比较 低平的隘口作为穿越的路径.见于史籍的较早从 陆路进入闽西的记载是汉武帝灭闽越国.四路出 兵:"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 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 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成人 东越."同书注"武林"日:"集解徐广日:在豫章界 索隐案今豫章北二百里接鄱阳界.地名白沙.有小 水入湖,名日白沙.沙东南八十里有武阳亭.亭东 南三十里,地名武林,此白沙武林,今当闽越之京 道"旧武林在江西鄱阳县(今波阳县),接近余干 县."武陵山,县东北三十里.陵,亦作林.《汉书?东 越传》:余善使吞汉将军出武林,白沙以御汉,即此 武陵也."由此前行,即是秦始皇"结余干之水"攻 击闽越的路线.沿江西境内的余江水(今信江),溯 流而上至铅山."自铅山而入八闽"【J3j,跨过崇安县 分水关."汉武帝征闽越,由分水关入."[14](P37)进人东 越地f今福建省1,顺崇溪到达建阳一带,再沿闽江 顺流而下.直达东越腹地. 分水关位于分水岭上,历来为赣闽交通要道. 分水岭."(铅山)县南七十里,南接福建崇安县界. 山岭峻阻.水流南北两分,南流达闽江,以人于海, 北流达鄱湖.以注于江"【瑚.分水岭两侧河流成为闽 越联结鄱湖水域的天然通道.是闽越江海间的咽 喉.北攻江湖.南击闽越,实"为江闽之襟要".故而 秦汉政府都要在余干一带驻军.以防御闽越对江 湖赣水交通线的攻击.严助曾对此提出过警告: "有司疑其以虎狼之心,贪据百越之利.或于逆顺. 不奉明诏.则会稽,豫章必有长患."分水关路后 来成为福建进京官路的必经之道 《史记?东越列传》注"梅岭"日:"集解徐广日: 在会稽界.索隐:徐说非也.案今豫章三十里有梅 岭,在洪崖山,当古驿道.此文云豫章梅岭,知非会 稽也.正义:《括地志》云梅岭在?化县东北百二十 八里.州汉亦属豫章郡.二所未详."【l2】朱维干先生 认为,应从《括地志》之说,梅岭在虔化县(今江西 宁都县)东:ttJk十里.王温舒所率汉军即从虔化县 出发人闽中.[14](P38)谢重光先生也认同此说[3】.林汀 水则持不同意见:"王温舒一军出自梅岭.梅岭乃 在虔化东北百二十多里.即在现在的广昌县西广 昌临近建宁,建宁本属将乐,f}缶川县地.蓝溪出其 县北百丈岭.南流人滩江,'旧传越王无诸尝筑台 于此',越王所筑的六城之一乌坂城,也在邵武府 东三十里,邵武西南四十里的黄土寨.有路可通江 西的广昌,南丰二县,可见当时的王温舒一军.应 是由今建宁人闽,再经邵武.而与杨仆之军合攻驻 在崇安,浦城的闽越主力部队."【固 从梅岭进军的一路,依据福建的地理形势.是 从豫章(南昌)城西的梅岭出发,经过抚州南城通 过武夷山脉的杉关进攻邵武.此道虽遥远.但路程 平坦,可以作为军事上的间道使用.这两路的行军 路线可从闽越王余善的防守布置佐证 当是时."越王筑六城以拒汉"[17](P38)."一为乌 板城:在今邵武城东30旦.背山而南面大溪:二为 大潭城:建阳有大潭山,在县治西南隅.越王因山 一 450一三明学院第27卷 势筑城以拒汉;三为汉阳城,在今浦城县北:四为 浦城,即今浦城县;五为临江镇:在浦城之南.为津 梁要会,亦有越王城遗址:六为崇安县城村古粤 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十《古迹志》云,闽王城, 在建阳县崇文里.地名城村,有土堆如城.其中平 坦,古老相传为闽王殿".【?4】(P38-39)余善的布防重点 以守为主,首先在于浦城,在浦城连筑三城.主要 是防备从浙江溯大溪(今龙泉溪)而上,越闽浙边 界的柘岭进攻.而乌板城为防守杉关来犯之敌而 建.杉关在南朝时期成为江西土豪周迪和福建土 豪陈宝应之间来往要路,后来章昭达奉诏讨伐周, 陈,也是走的杉关?.古粤城针对"结余干之水"的 鄱阳湖周围汉军集中之地,闽越担心力量不足.又 在崇水下游建大潭城接应.此三路自古以来就是 进入闽地的主要通道.杉关和分水关则是江西从 武夷山北段进人福建的要道. 宋代闽西对外陆路通道较多."其趋邻郡.皆 遵陆"(P7).长汀与瑞金之间的道路.扼闽赣两省 咽喉.是江西通往闽西的主要路径. 唐末王绪率军人闽,"率众南奔,所至剽掠.自 南康人临汀,陷漳浦,有众数万"阴,从江西南康过临 汀直达漳州.后王延政为防备江南兵,又筑古城于今 长汀县南何田,《舆地纪胜》记:"古城,五代王延政时 于州西五十里筑城以防江南兵,今号古城."[1q(嘲但 《舆地纪胜》所记有误.长汀古城寨五代时初建于河 田市."长汀县古城寨,在长汀县西四十五里.旧在 何田市.绍兴间,准朝旨迁创"【91(PllO).在长汀县南四 十五里."河田市,在长汀县南四十五里,旧名留 镇"翻.后于宋"绍兴间,准朝旨迁创"古城寨于 长汀县西五十里.所以长汀县古城寨直到绍兴年 间(1131—1162)才迁至城西五十里.王延政所筑古 城应在县南,而非宋绍兴时所筑古城,这一点却是 无疑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古城是建于县南河 田.还是建于县西,都说明一定有一条路是越过长 汀以西的隘口与江西相通. 王绪以数万之众自江西过临汀陷漳浦.南唐 亦由此路进攻闽国.说明所行之道绝非临时开掘 之路:而且王延政在此筑城以备江南兵,可见此路 非但是交通要衢.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其时自漳浦 已有道路可通何田,长汀和江西的瑞金与赣州. 那么闽赣之要道究竟从何处而过呢?《临汀 志》载:"西至赣州四百一十里,内六十里新路岭入 赣州界."唧)"新路岭,在长汀县西6o里,抵瑞金 县,乃汀赣分界之所.嘉定间,郡守邹公非熊修隘 以备赣寇,名罗坑隘."又引旧《郡县志》日:"新路 岭,在县西六十里.峭险壁立,砂砾崎岖,行者病 焉.岭背即隶江西,此乃天所以限闽中也."网?) 新路岭虽然"峭险壁立,砂砾崎岖,行者病 焉",却是汀赣往来必经之要冲,为长汀与瑞金问 之最便捷通道.数万军队及峒寇既可由此而过.普 通行人包括后来络绎不绝之移民自然也会由此而 过,可见这是由江西进入汀州的主要通道.宋代汀 赣盐贩成群结队往来虔,汀,漳,或由汀州转向潮, 梅各地,也多利用此路:"江西则虔州地连广南,而 福建之汀州亦与虔接,虔盐弗善,汀故不产盐.二 州民多盗贩广南盐以射利.每岁秋冬.田事才毕. 恒数十百为群,持甲兵旗鼓,往来虔,汀,漳,潮, 循,梅,惠,广八州之地.所至劫人谷帛,掠人妇女. 与巡捕吏卒斗格,至杀伤吏卒,则起为盗.依阻险 要,捕不能得,或赦其罪招之.岁月浸淫滋多".tm-'~ 政府为捕捉走私盐贩,才于"绍兴间.准朝旨迁创" 古城于今长汀县西古城置寨,以加戍守.这就更加 证实了新路岭乃闽西至赣南的咽喉要道.而河田 古城置留村镇."河田市,在长汀县南四十五里.旧 名留镇".使留村"宋时为商旅辏集处"【?习.原因就是 位居交通要道,虽然军事价值削弱,但商业价值却 依然重要 南宋嘉定年间,江西有峒寇李元砺起兵造反. 威胁到汀州的安全.于是郡守邹非熊修隘以备赣 寇,名罗坑隘.当李元砺刚起兵时.汀州司户赵希 绾向郡守献策,说守城非为良策.距城三十里有关 日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郡守即命 其至古城修守备.赵希绾在古城安排初定."贼已 遣谍窥关"?.与上文所引"古城"条相印证,说明从 州城西行越新路岭通江西的路一新路岭即汀赣往 来必经之路.也正是王绪以数万之众自江西过临 汀陷漳浦,南唐进攻闽国所行之道. 宋代.长汀到江西赣南还有一条道路,由长汀 北上.过九龙,石牛,馆前等三驿,越将安馆和明溪 驿经清流至宁化.由宁化正西邻接赣州石城县界 的站岭(崭岭)隘路,抵达江西的石城和广昌.谢重 光先生认为南宋绍定三年晏头陀义军往来赣闽主 要走这条路.圈由长汀向北出闽入赣,主要由清流 向将乐以及沿着沙溪经沙县而至闽北,如前所述, 再经由杉关或分水关进入江西.这条通道在唐宋 期间也已通行@ 综上.历史上从江西进入闽西的途径不外两 段.是从武夷山北段的分水关和杉关等几条通道 越武夷山入闽.先到闽北各县,再从闽北迁入闽 西:二是翻越武夷山南段赣闽之间的多处隘1:3进 第5期靳阳春:宋代汀州道路考-451—. 入闽西各地在宋代.这些隘I=I主要有如下几条: 从长汀西至赣州瑞金县有新路岭.北至赣州瑞金 县有黄竹岭.西北至赣州瑞金县有石脑岭;从宁化 西至赣州石城县有张坑.西北至建昌军南丰县有 车桥岭:从武平西至赣州安远县有大中山,西北至 赣州会昌县有南瀑口北岭.[3Xr'79-84) 越新路岭过临汀至漳浦的道路后来成为汀州 搬运漳盐的要道.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四月, 前知汀州陈升奏言:"且以汀州一郡论之,每岁额 管运福盐二百五十万斤.计二十五纲.依近降指 挥.许税户经州投状,入产在官,抵保搬运.其纲凡 一 经度岭.两次易舟.方至本州界……自后汀州并 于漳州般运盐货."《临汀志》载:"前长汀县宰刘 元英为检院申请,欲令汀民与长汀,宁化,清流并 照上杭,武平,莲城体例,改运漳盐.郡守赵崇模申 请谓搬运漳盐.系遵陆路.恐脚夫有改,反为一方之 扰.莫若改运潮盐."(P27-28)赵崇模说"搬运漳盐, 系遵陆路"应该就是指的这条路. 汀州与漳州间还有其他陆路."武平县.运漳 盐.……邑去漳余十程,皆陆负,例和雇里夫,分番 接运.莲城县.运漳盐.旧例官给纲本钱,雇诱丁壮 陆负而官民中分之.近年官差人吏赍钱往漳州买 盐,载上水头.和雇里夫往水头搬担交卸."(P29)武 平县运漳盐"皆陆负"."分番接运":莲城县运漳 盐."旧例……雇诱丁壮陆负".二县有陆路通漳州 自不待言.上杭也有陆路通漳州,"缘岭,在上杭县 南百八十里兴化乡,接漳州界."[91(P48)同书《建置沿 革》注16记:《永乐大典?汀》引《元一统志》云: "按唐《地理志》:'开元初,立市于龙岩县之太平场.' 后迁市于比乡.即今漳州龙岩县余地."上杭县兴 化乡市系由龙岩县之太平场迁来.既有"市". 则有道路相通无疑.何况本身即为"今漳州龙岩 县余地"? 清流位置在闽西很重要.是汀州府至福州的 必由之处.清流很早就有驿站."旧有清流驿.在宁 化县东麻仓团,溪流回环清."('《舆地纪胜》记 《图经》云:"本晋清流驿."?(P995)驿站是朝廷为政 治的需要而设置的.属于官道:"置驿传食.置邮传 命,古也."(F98)汀州府与福州省会的联系.多要通 过清流.其路线为由清流沿沙溪经沙县而至延平. 再顺着闽江边山路抵达福州'崃代清流是闽西主 要的通道.当地人说:"清流为汀郡名邑.乃四方八 闽往来之冲,人物舟车要会之所."【21](PI20)可见.清 流县处于要冲的地位.比之其它诸县有明显的 发展 汀州到梅州的陆路交通虽然不占重要地位, 但也是有路可通的.五代后梁龙德二年,"汉主 (刘)岩用术者言,游梅I:1镇避灾,其地近闽之西 鄙.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未至数十里,侦者告之, 岩遁逃仅免."后引《九域志》载:"梅州程乡县有梅 口镇.与闽之汀州接境."【"闽之西鄙"系指汀州而 言.梅口镇与之接境.王延美能够将兵袭之,两地 之间有陆路相通自无可疑.周去非也认为汀州到 梅州有路可循:"自秦世有五岭之说,皆指山名之. 考之.乃入岭之途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之汀,入 广东之循,梅,一也……"《临汀志》也说汀梅之 间有路可通:"南至梅州四百三十五里,内三百一 十里沙干村人梅州界."(.但是非常偏僻破败, 不堪人行:睢郡境遐左,仅有道梅者出是,他无所 谓毂交蹄蒯,故驿败不复修."唧(P98) 综上所述.可以从宋代汀州的陆路交通考述 中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汀州地处交通要冲.陆路通道多,但多 不通达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主要是服务于政治 和军事的需要.经济民生能够从中受益的可能性 则是附属的.汀州地处"江西两广往来之要冲",但 隶属于福建路.其交通需求以通往福州为主.故而 清流县作为通往福州的必经之路."乃四方八闽往 来之冲,人物舟车要会之所".但汀州山多险峻.开 辟道路殊为不易.故当时人们采取循河觅道.因河 成道的办法.利用相近的河谷连接成道.主要以水 运为主.(关于汀州至福州的航道,将另文论述)故 通往福州之道虽属官道,亦不堪行.而其他路径因 无政治及军事因素.也没有大规模开发.通往漳州 之道,直至南宋时期才因搬运漳盐而被利用.通往 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与江西来往的道路,必须 翻越武夷山,无论南段还是北段,虽有众多隘口, 大多崎岖难行.故而杉关和分水关等关隘才能成 为军事险关. 其次.由赣入闽的道路便利流民的移人.汀州 境内的道路不利军队的出入.对于在北方战难中 失去家园的流民而言.翻越武夷山虽然艰难.但绵 亘高耸的武夷山脉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把他们与 饱受其害的战乱隔绝开来.只要能有一个安身之 所,能够再创家园,就有足够的吸引力.而闽西社 会经济相当落后.又没有发达便利的交通.还要艰 难地翻越武夷山.对于意欲割据或流窜的军阀而 言,进入汀州几乎走入绝路.应该不可能把闽西作 为军事目标.五代时王绪"略浔阳,赣水,取汀州, 自称刺史.入漳州,皆不能有也".后"王潮自南安 一 452一三明学院第27卷 返师,北还光州"圈,即为明证.闽西因此在唐末以 来的战乱时期成为北方流民迁入的主要区域. 再次,汀州落后的社会环境适宜流民定居.人 口的增加促进汀州社会的发展.汀州因为地处遐 左,国家权力范围很难延及,建置较迟.再加上土 着人El多且落后.故而开发较晚.其社会经济落后 于相邻的其他州郡.而这正好满足了流民进入汀 州后对空间,资源及社会角色的需求,所以大量流 民留在了汀州.由于来自北方地区的流民拥有先 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数量众多的移民又大大 增加了原本匮乏的劳动力.这就使得汀州的社会 经济在宋代快速发展起来.在这种定居开发的过 程中.北方移民和汀州土着族群相互交流,融合, 为取得经济与文化竞争的优势.对自身文化传统 进行"创造性"的再调整.并形成互动共生的新的 族群关系.最终促成了汀州客家社会的形成. 注释: ?详见林汀水:<对福建古代交通道路变迁的几点看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24—30页;周 雪香:'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福建人民 出版社2007年8月.第l8—3O页. ?郑学檬认为福建山区开发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劳动力 不足.见<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 究>,岳麓书社,2003年1O月,第263页;朱维干以为宋 代福建户121增加,也增加了劳动力,所以"虽硗确之地, 耕耨殆尽".见<福建史稿>上,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 第2,223页. ?详见[唐]姚思廉<陈书》卷35{周迪传>,《陈宝应传》. ?据'民国长汀县志?大事志》引《旧志?武功>和《宋史?赵 希绾传》,转引自谢重光.《客家普遍溯源于宁化石壁的文 化意蕴》,'汕头大学》(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1期, 第79—84页. ?详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延平府将乐 县,卷九十八汀州府归化县,宁化县所叙. ?[宋]梁克家<三山志>驿铺篇小注记:"唐元和中,岁歉, 宪宗纳李播言.发使赈济.观察使陆庶为州二年,而江吏 籍沦溺者百数.乃铲峰湮谷,停舟续流,跨木引绳,抵延 平,富沙,以通京师."可知延平到福州自唐代就有路可 通,汀州到福州应是连接此路而至. 参考文献: 【1】谢重光.福建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蔡辫.历史上汀江流域的地理环境?】.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谢重光.客家普遍溯源于宁化石壁的文化意蕴U】.汕头大 学:人文科学版,1999,(1). 【4】[宋]粱克家.三山志.卷三十三,寺观类?僧寺【M】. [5】[清]王夫之.读通鏊论,卷二十二,玄宗【M】. 【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 r7】[清)扬澜.临汀汇考,卷一,建王,卷四,物产【M】. 【8】(宋)叶廷圭.海录碎事,卷六,饮食器用?酒门?象洞 酒【M】. 【9】【宋]胡太初修,赵与沐撰.临汀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 版社.1990. 【10】(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南京:i.r-苏广陵古籍刘印 社.1991. 【11】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12】(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四,东越列传【M】. 【13】[清]顾祖禹.读史方奥纪要,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 局.2005. 【14】[清]蒋维洙.广信府志,卷五,武备,引李鸿<封禁考 略>,转引自朱维干.福建史稿(上)【M】.福州:福建教育 出版社.1985. 【15】[汉)班固.汉书?严助传【M】. 【16】林汀水.对福建古代交通道路变迁的几点看法D】.中 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1). 【17】[明】何乔远.闽书【M】.转引自朱维干.福建史稿(上).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 【18】(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第八【M】. 【19】(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八二,食货下四0盐中【M】. 【2o】[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M】. [21】[明]刘清.新建访楼记,陈桂芳.袁靖.清流县志?词翰志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七一,后梁纪[M】. 【23】[宋)周去非.岭外代答,~g--[M]. 【24】[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一九o,王潮传【M】. 【25】(清]郑杰.闽中录?王潮别传【M].民国二十八年姚岱梁 抄本. (责任编辑:林泓)
本文档为【【doc】宋代汀州道路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1-29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