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第二部分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2013高考)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第二部分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2013高考)

举报
开通vip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第二部分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2013高考)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第二部分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2013高考)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一、选择题的特点、组成 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它具有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评分客观,构思新颖、思路活、解法巧、思维量大等特点;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考查分析、综合判断能力。是高考中的固定题型。 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组成,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规定了选择的内容和要求。题肢是由题干信息作出判断结果结论性内容。现今高考由于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题干设置更复杂,信息量更大更隐晦,更难把握,因此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掌握...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第二部分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2013高考)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第二部分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2013高考)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一、选择题的特点、组成 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它具有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评分客观,构思新颖、思路活、解法巧、思维量大等特点;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考查分析、综合判断能力。是高考中的固定题型。 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组成,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了选择的内容和要求。题肢是由题干信息作出判断结果结论性内容。现今高考由于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题干设置更复杂,信息量更大更隐晦,更难把握,因此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二、答题技巧 很多选择题,题干设计若明若暗,条件隐晦,选项设置似是而非,极具迷惑性。解答这类题时,既要细致审题,又要善于抓住关键;既要全面分析,又要清除干扰。 1(认真审阅题干,确定各种条件,排除干扰因素,确定解题思路。 (1)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2)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3)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题干,排除干扰。 2(掌握“错误原理”,有序识别判断 “知识性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性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3(根据题型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解答试题 常见的选择题主要有“对比分析法”“逐项排除法”“空量计算法”“逆项分析法”“信息转换法”“综合分析法”等六种主要方法,本专题将一一揭密。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就是对比分析题干信息之间(概念、结构、原理等)的关系、题干信息与选项之间的关系、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出“相互排斥”与“不相排斥”的关系,从中找出答案。 [例1]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 ) [技法导入] 审题抓住题干中的“特异性”这一关键信息~然后识别四个选项中的物质或结构名称~联想再现它们的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准确判断得出答案。 [名师精析] 选B A,D分别是tRNA、吞噬细胞、细胞膜和抗体。A和D是两种物质~B和C是两种结构。A中的tRNA只运输AUG决定的氨基酸(甲硫氨酸)~而不运输其他氨基酸~所以其功能具有特异性,而抗体与tRNA的功能有类似之处~也只针对一种物质——特定的抗原~所以~物质A和物质D一样都具有特异性。C表示的是细胞膜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膜在物质运输方面~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只运输符合细胞需要的物质~这种物质虽然不是一种~但也体现了特异性这一特点。而B可以吞噬“所有”的抗原~没有特异性。 [例2] 甲图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变化: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B(如果甲图中的D细胞是乙图中的?细胞,则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 C(如果甲图中的B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其在增殖分化成B细胞和T细胞的过程中 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 D(如果甲图和乙图表示的是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的过程,则甲图中的D细胞和乙图中的???细胞相比,基因数目在分化过程中要减少 [方法导入] 研读题干明条件~正确识图抓特点~联想再现找切入~对比分析是关键。 对比分析甲、乙图中的过程~细胞的数目、形态和功能是否发生改变是判断细胞变化过程是增殖还是分化的主要依据。 [名师精析] 选D 乙图中的a过程是细胞增殖~因为通过该过程细胞数目增加,b过程是细胞分化~因为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所以~两个图中均含有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乙图中的?细胞是神经细胞~如果甲图中的D细胞也是神经细胞~则其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因为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递兴奋~传递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C项和D项都是围绕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和数量问题进行的~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此过程中基因的数目并没有减少。 [例3]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和?的实现一般都要通过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C(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叶肉细胞具有全能性 D(图中筛选过程一般不会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方法导入] 本题识图对比分析是关键~明确图示不同途径的育种方法~联想再现与之相关操作、原理等~逐项分析作出判断。 [名师精析] 选D 图中?途径是杂交育种~该育种过程中自F代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2 进行连续自交~淘汰不符合要求植株~提高纯合体比例,图中?途径是花药离体培养~图中?途径是基因工程育种~两种育种方法都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图示中筛选就是人工选择过程~会使抗病基因频率增大。 1(下列哪种实验方法可以探究出某植物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还是高等植物细胞(该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 A(检测该细胞是否具有叶绿体 B(检测该细胞是否具有液泡 C(检测该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D(检测该细胞能否利用氧气进行细胞呼吸 解析:选C 本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可以从结构、细胞增殖与呼吸类型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二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具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没有。所以两种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高等植物细胞是通过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而低等植物细胞是通过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 2(某同学重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由于其中一组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时有误(其他操作正确),导致两组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同位素分布情况 一 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 二 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放射性均较高 以上两组实验对噬菌体进行标记的元素分别是( ) 32353532A(P、S B(S、P 32143232C(P、C D(P、P 解析:选C 解答本题时要做两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一是对比分析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成分(沉淀物中的是大肠杆菌~上清液中的是噬菌体或蛋白质外壳)~二是对比分析两组实验的结果。第一组实验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说明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进入了大肠 32杆菌~该成分为DNA~应该用P进行标记。而第二组实验中~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较 1418高的放射性~其原因一定是用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对噬菌体进行了标记~如C或O315或H或N。 逐项排除法 逐项排除法是解答生物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题干信息、要求,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排除与题干不相符、存在知识性错误的选项,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运用此法解答时,?排除与题干信息不符的选项,因为题干(信息背景)和选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解题的关键就是在题干和选项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逻辑关系,不符合这种逻辑关系的即可排除;?有的选项本身叙述就有知识性错误,根据掌握的知识即可排除;?对于组合选择题题干中的叙述,每判断一个叙述就要了解这个叙述在选项中的情况,这样可以尽快地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4] 已知决定色氨酸的密码子只有一种,决定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六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亮氨酸被利用的机会多于色氨酸 B(决定亮氨酸的基因中相关碱基序列替换一个碱基对时,编码的氨基酸不可能仍是亮氨酸 C(决定色氨酸的基因中相关碱基序列替换一个碱基对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还是色氨酸 D(色氨酸和亮氨酸不可能在同一种蛋白质中出现 [方法导入] 本题题干简洁~只提供了密码子单一或多个的信息~可运用排除法进行解答~解答时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1)密码子简并性的意义(分析A、B、C三个选项),(2)每种氨基酸在蛋白质中都会出现(分析D选项)~从而将存在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排除。 [名师精析] 选A 只有一种密码子的氨基酸~只要基因中决定该氨基酸的三个碱基对中有一个被替换~则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而具有多种密码子的氨基酸~基因中决定它的三个碱基对中有一个被替换~虽然密码子改变~但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改变~B、C选项均可排除。任何一种氨基酸都可以在每种蛋白质中出现~所以色氨酸和亮氨酸也可以在同一种蛋白质中出现~D选项可排除。因为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六种~而色氨酸的密码子只有一种~所以运输亮氨酸的转运RNA种类多于运输色氨酸的转运RNA~导致亮氨酸被利用的机会多于色氨酸。 [例5] 将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 ?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 ,局部电流 ?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高于a点 ?b点兴奋时Na外流 A(??? B(??? C(??? D(??? [方法导入] 正确抽取题干中的有用信息是排除错误选项的关键。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是: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均置于膜外及刺激点的位置。结合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成因和特点、兴奋传导的方式和特点~可依次判断?,?的正误~同时可排除错误选项。 [名师精析] 选D 图中的刺激点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兴奋传导到a点时~记录仪指针发生第一次偏转~由于此时a点的膜内外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而b点的膜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且两个电极都臵于膜外~所以b点电位高于a点~?叙述错误~含?的选项有A、B、D~可排除C选项。记录仪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时~情况正好相反~a点电位高于b点~故 ,?叙述错误~可排除B选项。b点兴奋时~其电位变化是由Na内流形成的~故?叙述错误~可排除A选项。 [注意] 分析兴奋传导和传递过程中偏转问题的三点注意: ?有无突触结构。如果有突触,要考虑突触处传递的单向性。 ?刺激点与电极连接点的位置关系。如果该刺激点位于两电极连接点中间,兴奋将同时 到达两电极,测不到电位变化,否则都将发生两次偏转。 ?电极所放的位置。是同时置于膜内或膜外,还是一个置于膜内一个置于膜外。 [例6] 下列变化能发生在细胞增殖过程中,而一般不会发生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是 ( ) 基因突变 A( B(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C(ATP的合成与分解 D(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稳定性的改变 [方法导入] 题干中的细胞活动有“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选项中涉及的是这两种细胞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过程~可根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将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名师精析] 选A 细胞增殖过程中既要进行DNA的复制~也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而细胞分化过程中只发生蛋白质的合成~B项可排除。无论是细胞增殖还是细胞分化~都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都有ATP的合成与分解~C项可排除。只有细胞分化才会使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稳定性的改变~D项可排除。细胞增殖过程中要进行DNA复制~基因突变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而细胞分化过程中不进行DNA复制~所以一般不能发生基因突变。 ,,3(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下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 ,,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由此可知(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转运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 ,,D(Na-K泵只对维持动物细胞内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解析:选C 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向及是否消耗ATP。根 ,,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载体不仅能运输Na和K~而且还可以催化ATP水解~故可排除 ,,A项。无论是运输Na还是K~都需要消耗ATP~故运输它们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可排 ,,,除B项。K通过Na,K泵不断地积累于细胞内~对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具有很重要 ,的作用~而Na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可排除D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4(观察下列图解或图示,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和图乙中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过程 B(图甲、乙、丙的变化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图丙的变化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D(图甲中??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图乙中?过程属于配子间的随机组合 解析:选B 首先要正确判断每个图表示的过程~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才能准确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所发生的重组~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所以对应图乙中的??过程~A项可排除。图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C项可排除。图甲中的??过程发生了A和a的分离~图乙中的?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组合的过程~D项可排除。染色体易位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5(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解析:选A 浆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B项可排除。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C项可排除。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D项可排除。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都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定量计算法 定量计算法是运用所学生物学原理,根据题目所给出的相关数据及限定条件或要求,进 行正确的计算,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高中生物学中涉及计算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碱基数目、氨基酸数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等计算。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关计算。 ?DNA分子结构及复制过程中碱基数目等相关计算。 ?遗传基本规律中相关概率计算。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计算。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计算。 ?种群密度等相关计算。 [例7]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32A(用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复制了3次,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 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的比例为3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某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 258(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0),则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至少有720个 1514D(用N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N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 15后期含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8和16 [方法导入] 本题中的每个选项都涉及一种计算~但都属于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方面的计 32算。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正确提取每个选项中的数据以及一些关键词~如:A选项中的“P”和“复制了3次”~B选项中的“A,T的比例为35%”“第三次复制”~C选项中的“12 258”“120”~D选项中的“第二次分裂”等~然后结合DNA的分子结构、DNA复制及基因表达等相关知识进行计算。 [名师精析] 选D 一个噬菌体复制3次后~形成8个噬菌体~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只有两个含放射性~比例为1/4。一条链上A,T的比例为35%~则G,C的比例为65%~又因G,C在每一条单链和双链上的比例是相等的~则DNA双链中G,C的比例为65%~C所占的比例为32.5%~故在这个DNA片段中C的数目为600×32.5%,195(个)~第三次复制时净增加的DNA数目为4个~所以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195×4,780(个)。设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为x~则120x,18(x,1),12 258~解得x,120(个)~所以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为120×6,720(个)。第二次分 151414裂间期复制后的DNA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时含有N、N的DNA~一种是只含N的 15DNA~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到16条~但只有8条含N。 [例8] (多选)在一定浓度的CO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甲植物和乙植物在不同光2 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的吸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光饱和时CO黑暗条件下CO22光饱和时的光照强2 率相等时的光照强收量(mg/100 cm释放量(mg/100 度(klx) 2度(klx) 叶?小时) cm叶?小时) 甲植物 1 3 11 5.5 乙植物 3 9 30 15 光饱和: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也不增加的现象。 A(与乙植物相比,甲植物是可在弱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植物 B(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乙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升高温度则光合速率一定升高 2C(光照强度为9 klx时,乙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 mg CO/100 cm叶?小时 2 2D(光照强度为3 klx时,甲、乙植物固定CO速率的差值为4 mg CO/100 cm叶?小时 22 [方法导入] 本题注意从表格中分析出A、B两植物的呼吸速率~判断出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小~运用植物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进行计算。 [名师精析] 选AC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光饱和点还是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甲植物的都低于乙植物的~说明甲植物更适于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本题对温度的限定条件是“适宜”~所以再提高温度光合速率会降低。黑暗条件下 2CO的释放速率就为呼吸速率~所以乙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5 mg CO/100 cm叶?小时~光照22 强度为9 klx时乙植物的光合速率最大(因为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为9 klx)~而此时CO的吸收2 2速率为30 mg CO/100 cm叶?小时~此速率为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2 2速率,15,30,45(mg CO/100 cm叶?小时)。用相同方法可以计算出在达到光饱和点(3 klx)2 2时甲植物的总光合速率,5.5,11,16.5(mg CO/100 cm叶?小时)~而此时乙植物的总光合速2 2率,呼吸速率,15(mg CO/100 cm叶?小时)~所以光照强度为3 klx时~二者固定CO速率22 2的差值,16.5,15,1.5(mg CO/100 cm叶?小时)。 2 [注意] 本题也可先运用信息转化~再进行计算~即将表格信息转化为更直观的曲线图~然后再计算。 [例9] 下图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3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2和?-1 C(若?-4与?-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24 D(?-1和?-2再生一个两种病都患的女孩的概率是0 [方法导入] 根据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确定某些个体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 [名师精析] 选C ?-1和?-2不患乙病却生有?-3乙病患者~说明乙病属于隐性遗传病。?-4和?-5都是甲病患者但?-7正常~说明甲病属于显性遗传病~又因为?-5的母亲和女儿(?-7)正常~所以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同时患有两种遗传病~根据其亲代的发病状况及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知~其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2~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1。假设甲病的基因用A、a表示~乙病的基因用B、b表示~关于甲病:?-4的基因型是Aa~?-5的基因型是1/3AA、2/3Aa~所以?-4与?-5结婚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1,1×(2/3)×(1/4) Bbb,5/6。关于乙病:?-4的基因型是XX~?-5的基因型是XY~所以?-4与?-5结婚生育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2。由此可知~?-4与?-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 BbB(5/6)×1/2,5/12。从图中可以看出~?-1和?-2的基因型分别是aaXX、AaXY~所以不可能生育患乙病的女孩~因此~它们再生一个两种病都患的女孩的概率是0。 6(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右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至少有两个羧基 B(该蛋白质完全水解需要277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D(该蛋白质至少含280个氨基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蛋白质分子由两条肽链和一个环肽构成~因此该蛋白质分子至少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完全水解需要278个水分子,而蛋白质的功能是由蛋白质的结构决定的~蛋白质的结构又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 7(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 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的量如右图所示(假设两种呼吸作用2 速率相等),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约67%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C(约33%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无氧呼吸 解析:选B 本题以酵母菌为载体~考查细胞的呼吸方式。解题思路为: 第一步:找出有关数据。a点对应的酒精和CO的相对量分别为6 mol、15 mol。 2 第二步:在无氧呼吸中~酒精和CO的产生量相等~故可知无氧呼吸产生的CO量为6 22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量为15,6,9(mol)。 2 第三步:利用公式“CHO,6O?6CO,6HO”和“CHO?2CHOH,2CO”61262226126252分析酵母菌的呼吸状况。 8(下图表示某稳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A?G表示具体的能量流动过程,a?d表示相关能量数据。( )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21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87 400 kJ?m?a,生产者对光能的利用率约为1.2% B(b值为180 C(过程E表示分解者将自身的有机物分解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约为16.0% ,解析:选C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其数值为87 400 kJ?m,21?a。生产者对光能的利用率是87 400?7 000 000×100%?1.2%。从图解中可知次级消费者 ,,,,2121固定的能量是1 600 kJ?m?a~由此可以计算出b为1 600,1 330,90,180(kJ?m?a)。过程E表示分解者利用分解者遗骸中的有机物。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a?87 400×100%,(7 800,1 600,4 600)?87 400×100%?16.0%。 逆向分析法 逆向分析法具有打破常规思维顺序的特点,从选项给出的结论,逆向分析推理产生该结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根据是否与题干相符,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例10] 某哺乳动物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 B(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正常 D(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方法导入] 解答本题可用逆向思维~根据选项中表述的原因~推测每种原因可能导致的变异类型~然后即可选出哪种原因会导致如题干中所述的异常配子类型。 [名师精析] 选A 一对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分离~就会导致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这两个异常的次级精母细胞再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的配子。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但不会形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正常~只能形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另外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配子均正常。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只能形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 [例11] 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 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t之前,酵母菌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1 粒体 B(在t,t时段,进行无氧呼吸是酵母菌单位时间内消耗葡萄12 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t,t时段,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D(在t之前,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既有[H]的产生,也有[H]的消耗 1 [方法导入] 根据坐标曲线中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段中葡萄糖、乙醇及酵母菌的含量变化~可逆推出该时刻或时段发生的细胞呼吸的类型~然后再结合相关知识选出正确答案。 [名师精析] 选D 在t之前~无乙醇产生但消耗了葡萄糖~可逆推出此时段只进行了1 有氧呼吸~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t,t时段~乙醇浓度迅速增加~由12 此可逆推出此时段无氧呼吸快速增强~导致了葡萄糖在单位时间内消耗增加。在t,t时段~23乙醇含量达到最大~酵母菌数量却迅速减少~可逆推出乙醇对酵母菌细胞造成毒害~所以导致酵母菌数量下降。在t之前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H]只能在线粒体内膜上被利用~细胞1 质基质中有[H]的产生但无[H]的消耗。 9(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肆虐不断,生态学家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下列活动中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益的是( ) A(大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 B(大量引入外来物种 C(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D(大量捕杀森林中的一些猛兽 解析:选C 大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温室效应~大量引入外来物种?生态灾难,退耕 还林和退耕还草?改善环境条件,大量捕杀森林中的一些猛兽?破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 10(右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 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为了促进血糖合成 糖原 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 C(2,2.5小时内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转化成脂肪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选A A项:如果“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为了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即增加了血糖的去路~血糖浓度会下降~与图中的曲线走势相符。B项: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由此可以逆推出分泌物乙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与曲线走势不符。C项:如果分泌物乙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的来源)和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增加血糖的去路)~则可逆推出血糖浓度不一定增加。D项:如果分泌物甲和乙具有协同作用~则可以逆推出这两种分泌物引起的血糖浓度变化趋势应相同。 11(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再用1F与玉米丙杂交(如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 1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F的基因型是DdRr~如果丙的基因型是DdRr~则可推出子1 代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与图2信息不符。如果丙的基因型是ddRr~则可推出子代中高秆?矮秆,1?1~抗病?易感病,3?1~与图2中的信息相符。C、D选项可依此思路进行判断。 信息转换法 信息转换法是将题干给予的信息转换成熟悉直观、与教材所学内容最为接近的信息表达方式,然后再对各选项涉及问题进行判断的方法。 常见的信息转化有:图与文字之间的转化;图与图之间的转化;表格与图的转化;文字与文字的转化等。 [例12] 下图甲是某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图乙是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所示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与9有关 B(基因表达发生的场所主要是5和7 1818C(用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乙所示细胞,HO的生成部位是? 2 D(图乙中的??结构直接相连,所以能将分泌蛋白运出细胞 [方法导入] 本题中图甲所示细胞容易识别~A选项和B选项与该图有关。但图乙是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如果将该图转化成一个流程图~则C选项和D选项更容易理解。 [名师精析] 选D 图甲是高等植物细胞模式图~9是液泡~与渗透吸水或失水有关。5 合成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 , 初步加工场所:内质网 , 线,运输:通过囊泡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供能――? 粒, 体 ,进一步加工场所:高尔基体 , 分泌:包裹着分泌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由图可知~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是通过囊泡运输物质的~所以它们之间并非直接相连。 [例13]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甲、乙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11时期 碳吸收量(kgC?a) 碳释放量(kgC?a) 1414甲 1.20×10 1.20×10 1414乙 1.20×10 1.26×10 A(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 B(如果碳释放量远远大于碳吸收量,会引起温室效应 C(乙时期属于增长阶段,甲时期属于稳定阶段 D(乙时期大量植树造林可以使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趋于平衡 [方法导入] 本题虽然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但理解一些选项(如A、C)要结合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将表格中的信息转化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或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轻松理解生态系统是处于增长阶段还是稳定阶段。 [名师精析] 选C 为了便于理解表格中数据与生态系统所处的时期~可以将表格信息转化成下列图解: 从图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正好被细胞呼吸所分解~所以该状态下植物的干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整个生态系统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图2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于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所以植物的干重减少~生态系统处于衰退状态。 12(下图甲是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细胞呼吸的某些过程,据此判断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表示线粒体,通过?结构可以增加生物膜的面积 B(图乙中的过程?和?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 C(CHO不能直接进入图甲所示结构完成图乙中的过程? 6126 D(图乙中的过程?只能发生在图甲所示结构中 解析:选D 图甲表示的是线粒体~?结构是内膜折叠成的嵴~可以增大膜面积。图乙中的过程?和?是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内同时发生。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图乙中的过程?表示ATP的合成~在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 13(已知小麦的有芒(A)对无芒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小麦一年只播种一次。下面是培育无芒抗病小麦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交的目的是将控制无芒和抗病的基因集中到子一代中 B(子一代自交的目的是使子二代中出现无芒抗病个体 C(得到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至少需要四年 D(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自交的目的是筛选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中的纯合子 解析:选C 有芒抗病植株和无芒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中虽然没有出现无 (R)集中到了子一代中~然后通过子一代自芒抗病植株~但已经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a)和 交~子二代中出现了符合要求的植株~但其中有2/3是杂合子~纯合子只有1/3~所以要令子二代中无芒抗病植株自交~目的是筛选出纯合子。因为小麦一年只播种一次~要杂交一次、自交两次才能获得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所以至少需要三年才能获得纯合的无芒抗病种子。 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将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求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例14]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图甲)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图乙是图甲中的色素分离结果,图丙是在图甲?结构中进行的生化反应,?,?分别代表图甲中叶绿体的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乙中的色素带由1到4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B(图甲中?和?的成分和结构相似 C(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图甲?中的C含量多于C 35 D(如果突然降低CO的浓度,图丙中的C含量会一直下降 23 [方法导入] 色素带的位置要结合每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叶绿体的结构要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分析C和C的含量时~一定要结合光反应和暗反应、35 暗反应中CO的固定和C的还原等过程。 23 [名师精析] 选D 图乙中左侧有滤液细线~色素的扩散应是从左向右的~所以1,4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图甲中的?和?分别是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它们的成分和结构相似。分析图丙中的过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时~暗反应中的两个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也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由于一个C5对应着两个C~所以C含量要比C高,另一方面~当环境条件突然改变时~如CO浓度3352突然降低时~短时间内由于CO固定过程减弱而C的还原过程依旧~导致C含量降低而233C含量升高~但一段时间后~反应过程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所以C含量不会一直下53降。 [例15] 下图一是分泌细胞(甲)释放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乙)结合的示意图,图二是突触模式图,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细胞释放的物质(?)一定是激素 B(图一中的物质?在乙细胞表面或内部与相关受体结合 C(图二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的能量可由线粒体提供 D(图二中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方法导入] 解题时要注意综合分析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种调节方式的信号分子(激素或神经递质)、信号分子与接收信号分子的细胞表面或内部特异性物质结合等问题。 [名师精析] 选A 图一所示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甲细胞产生的?属于信号分子~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主要是激素~还可以是其他物质如CO~所以A错误。体液调节中~2 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只有与靶细胞的相关受体结合以后才能发挥作用~受体有的分布在细胞膜表面~有的分布在靶细胞内部。兴奋传递过程需要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14(图1是某同学研究单侧光照和匀速旋转对植物生长方向影响的装置图(小盆不透光),图2是另一位同学提取和分离菠菜叶中色素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生长的方向与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有关 B(图1中植物的芽向内侧生长,根向外侧生长 C(图2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色素丁 D(如果植物缺乏镁,则图2中的各种色素含量都会减少 解析:选D 图1中由于转盘匀速旋转~故单侧光能够均匀照射植株~对生长素分布无影响。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植株外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而芽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所以芽向内侧弯曲生长~而根向外侧弯曲生长。图2中扩散距离越远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大。图2的四种色素中~只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有镁~所以缺乏镁时~只有叶绿素的含量会减少。 15(下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 C(图?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 解析:选C 图?表示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因为其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图?表示易位~因为其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图?表示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图?表示染色体的重复或缺失。4种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1(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解析:选D 图1和图2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但图1的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图2的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图3的横坐标表示种群密度~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或死亡率。通过分析曲线可知~三个图中的曲线最终种群的个体数目都达到一个最大值~所以它们都属于“S”型增长~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图1中~曲线斜率最大的点(a点)增长速率最快~图3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e点)增长速率也最大~这两个点对应图2中的c点。图1中的b点增长速率为0~图3中的f点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也为0~这两个点均对应图2中的d点。图1、2、3中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的点分别是b、d、f点。 2(近年来,沂河的下游部分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解决水体发绿问题,有人建议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 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 食性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 ) A(青鱼 B(鲢鱼 C(鳙鱼 D(鲤鱼 解析:选B 水体污染的两个明显表现是水体发绿和发臭~而要解决的问题是水体发绿。水体发绿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了大量浮游植物繁殖~比较四种鱼的食性可知~应该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鲢鱼。 3(某种鼠中,毛色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都会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只黄色短尾雌鼠和一只灰色短尾雄鼠交配,理论上其所生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3/4 B(5/6 C(7/8 D(8/9 解析:选B 由于AA或BB都会使胚胎死亡~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所产生的子代中Aa占1/2~aa占1/2,而Bb占2/3~bb占1/3~因此纯合子aabb占1/6~杂合子占1,1/6,5/6。 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右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a点表示静息电位,此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 ,,B(图中b点受到刺激后,膜上Na通道开放,Na开始内流,此刻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 C(图中d点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 D(图中c、e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 mV,此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 ,解析:选B 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A项可排除。d点表示动作电位~膜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C项可排除。从图中可以看出~c点和e点膜两侧电位差为0 mV~但c点,,,,Na内流~e点K外流~D项可排除。b点受到刺激后~膜上Na通道开放~Na开始内流~但此刻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 5(关于下列实验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表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B(若图?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像,则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C(若图?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增多 D(若图?是利用2 m×2 m的样方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的种群密度(圆圈表示个 2体),则该样方内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3株/m 解析:选A 图?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像~则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B项错误可排除。图?中~甲是低倍镜~乙是高倍镜~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减少~放大倍数增加~C项错误可排 2除。估算种群密度~根据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可知~种群密度,10/4,2.5株/m~D项错误可排除。图?通过用吸水纸将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吸引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外面~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结果是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6(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并且其配对方式相同 解析:选B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甲图表示的是翻译过程~乙图表示的是转录过程。一条多肽链的合成由一个核糖体完成~甲图中是同时合成多条肽链,转录产物有mRNA、tRNA和rRNA三种~只有mRNA才能作为翻译的模板,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是其配对方式不同~转录过程有T和A的配对而翻译过程没有~翻译过程有U和A的配对而转录过程没有。从甲图可以看出~核糖体是沿着mRNA从右向左移动~所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7(下图1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图2表示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关于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和图2表示的运输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限制图1中运输方式的因素是载体数量和能量 C(氧气浓度能影响图2中的运输而不影响图1中的运输 D(图1表示的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解析:选B 本题的解答可将常规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起来~根据图1和图2的运输条件可以推出图1中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图2中的运输方式不仅需要载体 蛋白~还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然后再根据已知的运输方式逆向推出两种运输方式的限制条件。 8(从下图中能找到几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解析:选C 图中横坐标表示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所以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四条曲线上又有两种因素——CO浓度和温度。CO浓度相同而温度不同的曲线22 相比~光合速率不同~说明温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温度相同、CO浓度不2同的曲线相比~光合速率也不同~说明CO浓度也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 9(下图为一个普通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方框表示各营养级,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考虑有机物质输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入射太阳能 B(对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有机物质输入大于太阳能输入 C(若植食动物的摄入量为a,则顶位肉食动物最多可获得a/25的能量 D(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能量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 解析:选B 综合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能量的来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两个——太阳能和有机物质输入。流经生 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不是入射的太阳能,人工鱼塘需要投入大量饵料~即有机物质输入,摄入量中的能量有一部分是不能被该营养级同化的~这部分能量不能进行传递~进行传递的能量是被营养级同化的部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 10(在豌豆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1个DNA分子复制出的2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答案正确的是( ) A(3、分裂期、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B(3、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5、分裂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析:选C 豌豆属于真核细胞生物~细胞中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由A、C两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各2种~由T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只有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故X为5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因为此时期DNA解开螺旋~进行复制。1个DNA分子复制出的2个DNA分子的彼此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类型一 概念基础类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B(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由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 C(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D(tRNA、抗体、激素、酶等物质在发挥作用后均失活 解析:选C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tRNA、酶等物质可被多次利用。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新细胞是通过细胞增殖产生的 B(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C(细胞内DNA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 D(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解析:选C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即老细胞通过增殖可以产生新细胞,转录过程不需要特定的运输工具,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仁~但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B(激素必须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才能完成对细胞代谢的调节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协助 解析:选A 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该细胞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所以其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不需要进入细胞内就能完成信息传递,离子一般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4( A(胡萝卜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中不含有胡萝卜素 B(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 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 D(哺乳动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 解析:选B 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和有色体中,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核提供DNA~但可以提供合成核酸的原料,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 (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极为重要。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其结构,但不影响选择透过性 C(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等有关 D(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的成分和结构相同,功能密切配合 解析:选A 胰岛素和神经递质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破坏了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会影响其选择透过性,糖被与主动运输无关,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成分和结构很相似~不能说相同。 6(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ATP含有核糖,而酶则不含核糖 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C( 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解析:选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器~因此不能再产生酶,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不含核糖~但少数的酶是RNA~含核糖,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而ATP是高效储能物质~不具有专一性,无论是蛋白质还是RNA的产生过程均需要ATP提供能量~而ADP合成ATP的过程也需要酶的催化。 7(下列不属于RNA功能的是( ) A(在细胞间传递信息 B(在细胞内运输某种物质 C(催化某些化学反应 D(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A RNA有三种分别是tRNA、rRNA、mRNA。tRNA的作用是转运氨基酸RNA中有少量是酶~起催化作用,少数病毒如艾滋病病毒等的遗传物质就是RNA,RNA不能在细胞间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B(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C(细胞分化受基因控制,且不同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 D(环境污染加剧是当今癌症发病率升高的根本原因 解析:选D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环境污染加剧是当今癌症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9(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 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 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 解析:选D 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对某个体而言~在其有生之年~可能有很多基因尚未表达,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遵循中心法则~而不是分离定律,因为基因重组~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 10(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有丝分裂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受诱变因素影响,DNA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分子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部分来自细胞核~部分来自细胞质~其中细胞核的遗解析:选D 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11(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产生 C(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D(不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相同的密码子可编码相同的氨基酸 解析:选D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原因很多~比如密码子的兼并性或者非编码区突变等。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不属于基因突变~应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 因频率改变会使生物发生进化~但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12(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因而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所有的单倍体都不可育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则不能发生 D(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解析:选D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但其属于可遗传变异,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其中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不可育,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13(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饥饿状态下,人体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初次接触花粉时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没有直接关系 解析:选A 饥饿时~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以提高血糖浓度,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而不是初次接触,中暑与神经、体液调节都有关系,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直接关系。 14(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番茄的植株,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的萌发 B(生长期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可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C(花蕾期去雄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柱头可以诱导无子果实的形成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会加速叶片黄化速度 解析:选C 脱落酸抑制种子分裂~从而抑制其萌发~而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故应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种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故应用生长素处理生长期的种子促进其发育。将花去雄后不授粉在柱头上涂抹生长素时可诱导无子果实形成。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会加速叶片黄化速度。 15(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解析:选A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而不能与抗原结合,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而不是产生抗体~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记忆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也不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它只能识别相同抗原。 (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 16 A(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突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解析:选A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而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出现。 (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17 A(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 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食物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解析:选D 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而系统总能量利用率并没有降低。 类型二 验证鉴定类选择题 1.生物学中常利用物质与特定试剂混合后,呈现出特定的颜色进行物质鉴定。下列四个实验现象中都有绿色出现,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所用试剂 待测材料 颜色变化 A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条件下与乙醇混合 溶液呈现灰绿色 B 健那绿染液 活的口腔上皮细胞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C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混合液由黄变蓝再变绿 D 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液 HCl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 核区被染成绿色 解析:选C C项中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合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将蛋清溶液做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加入NaCl?加入蒸馏水蛋清溶液――――?有蛋白质析出――――?蛋白质溶解,得到溶液甲 ?煮沸,冷却?加入蛋白酶蛋清溶液――――?有蛋白块产生―――――?蛋白块溶解,得到溶液乙 A(经???过程处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没有遭到破坏 B(经??过程处理,分别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 C(?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 D(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不会变紫色 解析:选B ?过程为蛋白质的盐析~?过程为蛋白质的再溶解~这两个过程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过程中的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会有水生成,?过程可破坏肽键~消耗水。溶液甲和乙(含蛋白酶)中都含有蛋白质~故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带状叶绿体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 ?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作用相同 ?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蓝色反应,不需加热 ?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A(? B(?? C(?? D(??? 解析:选A 此题属于考纲分析推断、综合运用的层次。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颗粒状叶绿体~?错误,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有机溶剂乙醇提取色素~?错误,?正确,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紫色反应~不需加热。?错误,由于过氧化氢本身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分解~故不能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错误。 4(设计实验探究X是否属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X)与实验后(有X)之间的自身对照。两次对照中属于实验组的依次是( ) A(甲组、乙组实验前 B(甲组、乙组实验后 C(乙组、乙组实验前 D(乙组、乙组实验后 解析:选D 所谓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故两次对照中属于实验组的依次为乙组、乙组实验后。 5(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盖片?观察 C(蛋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 D(观察植物细胞失水: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叶肉细胞?盖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解析:选B 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蛋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观察植物细胞失水:撕取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6(下列关于生物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时,用苏丹?染液处理后,用清水洗去浮色后观察 B(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 14C(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传递,可采用C标记示踪 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最好随机取样 解析:选A 脂肪鉴定时~需用苏丹?染液处理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观察。 7(洋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健那绿染液染色洋葱根尖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颗粒 B(用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C(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可以选用洋葱管状叶做实验材料 解析:选B 解离液会杀死细胞~使细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期~故用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8(下列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 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解析:选A 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增加~V也随之增大~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V将不再增大,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在未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加强~酶反应速率(V)也加强~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降低~酶反应速率(V)也降低,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在最适pH时~酶活性最强~酶反应速率(V)也最强~低 于或超过最适pH~酶活性都降低~酶反应速率(V)也降低。 9(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B(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 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橙黄色 D( 解析:选B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出现紫色反应~因此加入到过氧化氢酶溶液中~溶液呈紫色,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越快~胡萝卜素呈橙黄色~它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最快。 10(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22C(探究Ca的主动运输,使细胞外Ca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解析:选B 对照是为了说明变量的作用结果~设臵对照时一定针对变量。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符合对照的原则,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关键是控制解离液的浓度~其他条件应相同。 11(下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C(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D(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解析:选C 据图可知~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所以丙、丁主要吸收蓝紫光。 12(下列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艾弗里将从S型细菌中分离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到培养R型细菌的 培养基中 ?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A(??? B(??? C(?? D(?? 解析:选D 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并推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遗传物质就是DNA。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无关。 13(下列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A. 建构物理模型 研究DNA双螺旋结构 B. 光学显微镜观察 认识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C. 斐林试剂的特定颜色反应 鉴定甘蔗中蔗糖的存在 35D. 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A 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属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要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 35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不发生反应,S标记的应是噬菌体的外壳~DNA不含S。 1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用323514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S标记的细菌;?用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解析:选B ?实验中放射性主要集中在部分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实验中放射性主要集中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实验中放射性主要集中在部分子代噬菌体的核酸和留在细菌外的蛋白质外壳中。 15(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2 表所示。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实验时间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min) 胚轴生 长速率 30 29 30 10 8 7 7 8 28 30 32 40 (相对值) A(用CaCl溶液处理的时间在10,15 min之间 2 B(CaCl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 2 C(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 min后 ,2D(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 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可推理出赤霉素溶液的加入时间为35 min后~而CaCl的处理时间应该是l0 min后~且CaCl对茎的伸长起抑制作用。 22 16(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正确的是( )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解析:选D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相同~因为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需要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不一定相同,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17(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应设计对照实验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 C(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过程中,只有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热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往往导致结果偏大 解析:选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而是做多次 重复实验,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都是解离,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以广大人群而不是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否则往往导致结果偏大。 18(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着稳态,一定做到的是( ) ?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 ?动物产生的CO能够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 ?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 A(??? B(???? C(???? D(????? 解析:选B 设计的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着稳态~一定做到的是既包括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又要使各成分确实能进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同时注意源源不断地为该系统提供能量~所以一定做到的是????。 类型三 图表曲线类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物质a是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的;物质b是一种淋巴因子,可阻止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物质c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d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结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 B(控制a、b、c、d合成的物质是核糖核酸 C(a、d分别为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 D(b、c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解析:选D 结合题图分析题意可知~a为胰高血糖素~b为淋巴因子~c为抗体~d为生长激素~四者都由氨基酸构成~都是蛋白质~它们的结构多样性 与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它们的 合成由DNA控制~其中淋巴因子和抗体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 程。 2(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 D(若在适当升温的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解析:选C 据题意可知~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题干中已表明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故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应下降。 3(右图曲线1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浓度为0.03%的环境2 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 生了如曲线?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化合物含量低 3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I变为?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选D X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较少~C化合物的浓度3较Y点时高。题目中提到已是在适宜温度下~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在适宜温度下和同等光照强度条件下~提高CO浓度2可大幅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解析:选C ?是有丝分裂后期~向每一极移动的四种荧光点各1个~?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向每一极移动的是红、黄中的l个和蓝、绿中的1个~即AB、ab或Ab、aB~?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2个染色单体~其基因组成为AAaaBBbb~因此四种荧光点各2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b~说明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 5(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解析:选C 由图中可以看出~正常培养的情况下~大多数细胞中的DNA含量是2n~少数细胞DNA的含量是4n~说明细胞分裂正常~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而在药物处理的情况下~少数细胞的DNA含量是2n~大多数细胞DNA的含量是4n~说明药物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抑制了细胞分裂。 6(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 B(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 解析:选C 甲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图像~不可能是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乙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含两个染色体组,乙的细胞为不均等分裂~说明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故丙细胞不可能产生精细胞,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而丁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故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7(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见下表: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1 mL 10%鸡蛋清溶液 37?水浴 2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 37?水浴、pH为5 3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 , 4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 5?水浴、pH为8 下面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实验想要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温度 B(1号试管设置正确合理,为空白对照组 C(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是37?水浴,pH为8 D(蛋清液和酶液应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水浴 解析:选C 本实验设臵了温度和pH为自变量~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号试管设臵不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2号与3号对照~只有pH一个变量~3号和4号对照~只有温度一个变量~故3号的实验条件最好为37?水浴、pH为8,鸡蛋清溶液和酶液应分别保持在实验条件的温度下再混合~若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水浴保温~则蛋白质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已经开始分解。 8(下图简要概括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图中?表示转录,该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与DNA复制过程中有所不同 C(图中?表示翻译,该过程离不开? D(图中?中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酸的种类 解析:选D 图中?表示基因~在真核细胞中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图中?表示转录~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而DNA复制过程中则没有,图中?表示以mRNA为模板翻译蛋白质的过程~此过程离不开tRNA(?)的参与,?表示tRNA~其上存在反密码子~而不是密码子。 9(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l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解析:选C 据图可知~1号染色体上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不是基因重组。 10(右图所示一个家族中某种基因遗传的传递情况。若3号个 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A(细胞质遗传 B(Y染色体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解析:选C 据图可以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又根据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可以判断属于伴X遗传~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3为杂合子的概率应该为2/3。 11(下列对图示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解析:选C 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兴奋在同一条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故图甲中在c点切断后刺激b点~a点兴奋但肌肉不能收缩,图乙中C是血浆、A是组织液、B是淋巴、D是细胞内液~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和淋巴是体内某些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这些细胞可以与B或C直接交换物质,图丙中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会由向光一侧往背光一侧运输~导致背光侧浓度高于向光侧,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不是T细胞溶酶体作用的结果~而是靶细胞自身的溶酶体作用的结果。 12(右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入1 L清水或等渗盐水后的尿流量和 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图。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饮入大量清水后,代表尿流量和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 是a、c B(当饮入一定量的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代表尿 流量变化的曲线是d C(若曲线d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此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加 D(若曲线c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在这个过程中人体渴觉形成并逐渐增强 解析:选D 本题两组实验互为对照~研究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小和升高时~尿量与抗利尿激素的变化情况。尿流量与抗利尿激素的含量成反比。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人体才会产生渴觉。 类型四 信息迁移类选择题 (早期研究发现,细胞从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是由一种称为成熟促进因子(MPF)的蛋1 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MPF是一种蛋白激酶,能够使染色质凝集、核膜破裂和纺锤体形成等。下列有关MPF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期MPF含量高 B(细胞分裂期合成MPF C(MPF的合成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D(MPF在核糖体上合成 解析:选B 根据MPF的功能可以推断分裂期的MPF含量高,MPF是在分裂间期合成的,蛋白质的合成受核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2(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h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Tuh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解析:选C 该菌为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是选择透过性,该菌为大的细胞不是小分子~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InIC的蛋白是细菌产生的~细菌内无内质网。 3(近日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在英国诞生了,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病人自身的细胞样本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再将膜片敷在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达到愈合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的皮肤”的获得利用了细胞全能性原理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与病人伤口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不同 D(若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来自其家属,该治疗可能失败的原因是膜片上的细胞受到了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攻击 解析:选D “我的皮肤”的细胞来自于自身细胞~所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性(MCH)是相同的,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我的皮肤”的获得没有利用细胞全能性。 ,, 4.如右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 内流,既而使得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D(在该过程中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 解析:选C 据图可知~甘氨酸是突触前膜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 ,,合后可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因而突触后膜的膜内外电位差更大~从而使突触后膜更难产生动作电位~即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5(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遗传物质的重组有关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解析:选C 由图可知染色体甲和乙发生了易位~其结果产生了一个新的基因——融合基因PML,RAR~它能编码癌蛋白。维甲酸通过修饰基因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而三氧化二砷则是降解癌蛋白~没有改变DNA结构。 6(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与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A,U的比例与抑癌基因中A,T所占比例相等 B(反义RNA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需tRNA 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翻译过程被抑制 解析:选B 分析题意可知:反义RNA和mRNA由同一基因的两条链转录而来~杂交 分子中含有特定的A,U碱基对,反义RNA并没有阻断mRNA的转录过程~而是与之杂交后~阻断了翻译过程。 7(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 C(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解析:选C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IAPs是蛋白质~其合成受基因的控制,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范可尼贫血也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与范可尼贫血相关的138( 个基因,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的时候就会引起该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析异常基因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 B(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才遗传给后代 C(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该病的遗传方式 D(范可尼贫血患者的基因结构一定发生了改变 解析:选D 异常基因和正常基因的碱基种类是相同的~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分析并比较异常基因和正常基因的碱基序列~才能确定突变的类型,在形成性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也可通过性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传递给后代,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可计算该病的发病率~但研究该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9(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说,他们在利用实验鼠进行的实验中,发现一种小核糖核酸与脑神经和视网膜神经的形成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小核糖核酸—124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小核糖核酸—124a在翻译过程中可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B(小核糖核酸—124a可能通过与某些mRNA结合控制基因表达 C(小核糖核酸—124a一定不含有胸腺嘧啶,但可能含有尿嘧啶 D(小核糖核酸—124a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有关 解析:选A 小核糖核酸—124a是一种不编码蛋白质的RNA~A错误,从题干信息“小核糖核酸与脑神经和视网膜神经的形成有关~且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可知B、D正确, 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由于小核糖核酸-124a是小分子RNA~所以其可能含有尿嘧啶~C正确。 10(中科院近来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O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22 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下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 B(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 C(溶酶体中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 D(线粒体释放出的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等物质,如果不被水解,可以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 解析:选B 凝乳蛋白酶释放使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正反馈调节,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大量释放会引起细胞大分子物质的降解~也能促进细胞凋亡,细胞的有氧呼吸需线粒体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11(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解析:选B 从题干可知CD4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可以被免疫系统清除。 12(某研究人员成功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且能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Boc5),现用各项条 件都适宜的糖尿病小鼠(空腹)进行一项验证性实验,实验分成甲、乙、丙、丁4组,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分别为a、b、c、d(四组数据大致相同),将4组小鼠按下表进1111 行实验处理。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 (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饲喂添加了适量饲喂添加了适量注射适量的胰岛注射适量的实验处理 胰岛素的饲料 Boc5的饲料 素制剂 Boc5制剂 30分钟后测定血 a b c d 2222糖含量 A(a,a B(a,a,b,b 122121 C(c,c,a,a D(d,d,a,a 21212l21 解析:选D 胰岛素不能口服~而Boc5可以口服且能降低血糖~所以a,a ~a,a1221,b,b~c,c,a,aa,a,d,d。 212121, 2121 13(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产生止痛效果。现有三种化学物质,它们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化学物质 作用机理 名称 甲 抑制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的离子进入细胞内 乙 加速细胞膜内外电位变化 丙 抑制细胞分泌或释放递质 在不考虑副作用的情况下,适合用作麻醉药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解析:选B 由三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机理可知~甲能够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的传导。乙能够加速兴奋的传导~丙能够阻断兴奋传人下一个神经元。综上所述~适合用作麻醉药的是甲、丙。 14(2011年3月15日,《The Journalof Immunology)发表了张雁云教授关于发现Graves病重要调控机制成果。Graves病发病原因如下图所示: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 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所致。张雁云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B(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 C(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此类疾病 D(UDP能减弱Graves病症状可能与UDP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 解析:选B 由题图可知~X激素是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兴奋性强烈~出现甲亢症状,Graves病的致病机理是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此类疾病,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可能与UDP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 15(在上海世博会E片区,是以英国贝丁顿“零能耗”社区为原型的“世博零碳馆”。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不需要向大气排放CO。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2 ( ) A(“零碳馆”房顶植物吸收的CO将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2 B(碳在叶肉细胞内的转化途径为:CO?C?(CHO)?丙酮酸?CO 2322 C(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都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2 D(生物圈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解析:选D 碳在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转化途径为:CO?C?(CHO),呼吸作用的232转化途径为:(CHO)?丙酮酸?CO。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生是乳酸~故剧烈运动时产生的22 CO都是有氧呼吸的产物。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2 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本文档为【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第二部分 专题1 选择题解题6技法( 2013高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12-13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