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导学案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导学案

举报
开通vip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导学案第四章  4.1种群的特征 一、学习目标 1.种群具有哪些特征? 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知识主线与辐射 性别比例        预测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样方法                                              取样调查法 出生率、死亡率      决定                                    标志重捕法 迁入率、迁出率 二...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导学案
第四章  4.1种群的特征 一、学习目标 1.种群具有哪些特征? 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知识主线与辐射 性别比例        预测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样方法                                              取样调查法 出生率、死亡率      决定                                    标志重捕法 迁入率、迁出率 二、自主学习 (一)种群定义: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以下是不是一个种群: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 3.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      4.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总结种群概念要点: ①              ;②            ;③              。 种群: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                        的总和 (二)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种群数量上的变化。所以              是种群具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 ☆  种群在单位      或单位        中的个体数称为            ,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 1、种群密度 (1)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___________法,简要写出该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 步骤 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步骤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成本核算步骤微型课题研究步骤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 注意: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见的取样方法有:   取样法                          取样法 样方大小:一般以      (填形状)为宜,若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 ③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做好记录 计数原则:方框内+相邻两边上(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④计算种群密度:取各样方的          值。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 (2)如果调查某麦田中田鼠种群密度,应用__________法。如果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只/公顷。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 注意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2.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 3.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 4.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时也没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计算方法: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 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N:M=n:m, 可得:N=                            思考N:M为什么等于n:m,M/N的意义是什么?n/m呢? 所以本方法的使用条件: 标志个体在种群中分布均匀,与未标志个体被捕机会相等 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或死亡及迁入或迁出 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      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      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 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的年龄组成是                                   。 A        B      C (2)类型:  种群    所属类型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A B C (3)意义:通过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_________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2)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  如                           ; ②雌  雄    型,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猪、鸡)等; ③雌  雄    型,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3)性别比例的应用:控制虫害。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三、问题与例题 问题1:生命系统包括哪些层次?一块草地中所有的马尼拉草属于生命系统的什么层次?什么是种群? 问题2:它作为一个种群有什么样的特征?如果你发明了一项除草剂,要将这些马尼拉草除去,你将怎样检测除草效果?怎样简便而准确获取使用前后杂草的数量? 问题3:样方法对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都很能很好的估算种群情况。现在如果我想调查某地区狼的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如果不能,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呢? 典例: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           ,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 4、课堂总结 5、目标检测: 1.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A.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 2、 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 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          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主要取决于人群的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4.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  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5.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并做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 A. 165      B.160.      C. 150        D.80 六、课后 练习题 用券下载整式乘法计算练习题幼小衔接专项练习题下载拼音练习题下载凑十法练习题下载幼升小练习题下载免费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生物种群中,不需用重捕标志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是 A.田鼠        B.野兔          C.狼          D.蚜虫 2.有一个自然村落南北各有一口池塘,这两口池塘中生活着(     ) A.一个鲫鱼种群     B.两个鲫鱼种群 C.一个家鱼群落          D.两个家鱼群落 3.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    B.一个公园里的草坪 C.一座山上全部的树木    D.一块菜地里的全部油菜 4.(多选)下列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作用或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施放性引诱剂,诱捕害虫          B.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              D.播放某些猛禽的鸣叫声以驱赶小鸟 5.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D.生产者和消费者 6.下列实例中,属于种群范围的是 A.一个水池中的所有生物                B.某温室中栽培的所有花卉 C.一个水池中的所有蝌蚪                D.某 城市中的所有人口 7.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原 因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死亡率是10%            D.群落结构太复杂 8.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被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9.(多选)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将食用作物改种为(    )。 A.饲料作物          B.观赏作物          C.能源植物          D.纤维植物 10.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 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 A.略大于165      B.略小于165C.      略大于5          D.略小于5 (二)填空题 11.在一般情况下,调查种群密度常采用取样调查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采用              法;调查华南兔的密度适宜采用              法;调查环毛蚓的密度则可采用              法。 12.用样方法进行探究调查生物种群密度时,一般探究的过程是 、        、            、                、                。 【学习目标】 1.概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知识目标) 2.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并与“J”型曲线作比较。(知识目标) 3.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指出能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能力目标) 4.阐明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情感目标) 【问题与例题】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 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1)细菌在适宜环境中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  2n    。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有: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        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              等,对模型进行              。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如果用N0表示野兔种群的起始数量,用λ表示野兔种群数量每年的增长倍数,用Nt表示t年后野兔种群的数量,那么,Nt为多少?                            。 (2)种群的“J”型增长: 在          和        条件充裕、    适宜、没有    等理想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往往会呈          增长 ,若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大致呈“J”型。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S”型增长曲线:在          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 的增长曲线。 “S”型曲线出现的条件是:            、          、有    存在等非理想条件。 2.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3.重点梳理: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的比较 项 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条件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数量连续增加, N t= 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后 。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K值的有无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      、      、        和          等,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      中。 【典例解析】 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若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目标检测】 【例1】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 (1) A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 (2) 环境中的增长,B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种 (3) 群在__________环境中的增长。 (2)全地区统一投药灭鼠,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试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其原因。                                                            。 【课后巩固练习】 A组题 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B.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C.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D.种群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迁出、出生率、死亡率等 2.在有限环境与无限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          (    )          A.“J”型、“S”型                      B.“S”型、“J”型  C.“S”型、“L’型                      D.“J”型、“L”型 3.在下列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目可能会呈“J”型连续增长的是      (    )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 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    D.只有在实验室中 B组题 4.下图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自然界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空间的关系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C组题 6.(多选)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一定能快速增加 B.在环境条件没有剧烈变化时,种群数量增长趋势总呈现S型 C.农业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可以直接明显降低种群数量 D.种群数量与该种群个体大小有关,而与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 7.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环颈雉引入该岛的增长曲线如右图。环颈雉引入该岛的增长曲线为        ,环颈雉的种群数量的K值是        ,在1937~1942年,环颈雉的增长曲线相当于        。 8、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C.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它种群优越得多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9、某雌雄同株一年生植物,初始种群有a个个体,假设每年只产生5粒种子(成活率100%),则在第10年的个体数为(  ) A.a×510          B.a×59          C.a×105          D.a×109 10、下图表示接种到一定溶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曲线中表示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斗争最为剧烈的是(  ) A.CD段B.DE段C.EF段D.FG段 1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www.ks5u.com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方面:识别群落,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阐明群落的演替 (2)能力方面: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3)情感和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四、问题与例题 问题:什么是群落?丰富度是什么? 1、群落:(1)概念: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        的总和。不同群落的重要差别是                  ,这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越靠近        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2、种间关系: 问题: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用图形怎么表示? (1)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分为两种:(1)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2)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同。(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例: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等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例: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等 (3)寄生:对寄住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的更好。例: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等 (4)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例:大豆与根瘤菌 3、群落的空间结构 生物群落具有      结构和        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            。 【例题】 下列3个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3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五、【目标检测】 说明下列各生物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竞争    D、寄生    E、捕食    F、互利共生 (1)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2)鲈鱼的成鱼以幼鱼为食        。 (3)人工密植的某种纯乔木林长得细高,利于争光      , (4)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 (5)噬菌体与其侵染细菌之间的关系          。 六、【课后巩固题】 1.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草原,主要原因是因为森林中的植物群体 A.数量多    B.植株高大   C.具有水平结构    D.分层现象明显 2.森林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所有植物                    B.所有动物 C.所有细菌和真菌            D.所有土壤中的落叶 3.下图为生活在同一培养缸中的两个群体M和N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对曲线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M以N为食                  B.N以M为食 C.M与N无捕食关系            D.M和N的数量改变相同 4.赤眼蜂常把卵产在稻螟的卵里,并进行孵化。这两种昆虫的关系是 A.捕食        B.寄生          C.互利共生          D.竞争 5.水稻与稻株旁的杂草,水稻同稻田里的蝗虫,水稻与其茎叶内稻瘟病菌之间的关系依次属于 A.互利共生、捕食、寄生          B.竞争、寄生、捕食 C.竞争、捕食、寄生              D.竞争、捕食、捕食 6.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7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双选)                                    (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8  (2013海南卷)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9.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10.(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1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12.(2013新课标卷II)(10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 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问题与例题 1.群落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____________被另一个___________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群落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例题1: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群落一旦形成,是稳定不变的 B.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任何影响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D.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不可能有群落的演替 2.群落演替的过程 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例题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在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  ) A.沼泽    B.湿地    C.草原    D.森林 3.群落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______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______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______ 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 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问题:人类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 例题3 下列哪种演替属于初级演替(  ) A.弃耕农田上开始的演替  B.发生过火灾的林地上 C.过量砍伐后的林地上    D.在从来没生长过任何植被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目标检测题: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请将其排序                (    ) ①森林阶段    ②草本植物阶段    ③地衣阶段 ③灌木阶段    ⑤裸岩阶段    ⑥苔藓阶段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①⑤ C.⑤⑥③④②①                          D.⑤③⑥②④① 课后巩固题 1、下列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A.沙丘上的演替                        B.火山上的演替 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D.冰川泥上的演替 2、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符                        (    ) A.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B.开荒造田、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D.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3、下列关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 B.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作用 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D.人类不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 4、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5、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本文档为【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导学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7-29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