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讲义

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讲义

举报
开通vip

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讲义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讲义 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 邯郸市公务员局 二0一一年三月 讲 义 目 录 1、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分析。。。。。。。。。。。。。。。。。。。。。2 2、努力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6 3、公务员写作。。。。。。。。。。。。。。。。。。。。。。。。。。。。。。。13 4、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安全。。。。。。。。。。。。。。。。。。。。。24 5、政府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29 6、邯郸市城市功能定位与发...

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讲义
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讲义 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 邯郸市公务员局 二0一一年三月 讲 义 目 录 1、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分析。。。。。。。。。。。。。。。。。。。。。2 2、努力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6 3、公务员写作。。。。。。。。。。。。。。。。。。。。。。。。。。。。。。。13 4、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安全。。。。。。。。。。。。。。。。。。。。。24 5、政府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29 6、邯郸市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33 7、突发事件的处理及媒体应对。。。。。。。。。。。。。。。。。36 8、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40 (本手册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授课老师授课为准) 1 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底威 (讲师,邯郸市委党校学员管理处处长)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和突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科学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意义十分深远。 一、放眼世情,准确把握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体系大变革、格局大调整的新阶段。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进程明显加快,新兴大国“大发展”,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取得重要进展,多边机制“大变革”提升全球化治理程度,大国战略“大调整”加剧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但世界多重矛盾复杂交织,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多,中国的和平发展仍将面临新的考验。 1.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化曲折前行 2.新兴大国群体崛起,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 3.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4中国已站到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外互动更趋复杂敏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国际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世界上没有人能比中国人民更了解自己的国情、发展阶段、发展性质、发展内涵及其国际战略意义。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只能承担与自己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际责任”。这是对本国人民负责,也是对世界人民负责。 二、立足国情,理性看待我国发展的现实基础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4%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现在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仅27%的人认为美国才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球网举行的题为“中国是世界强国吗,”的调查,约八成网友认为中国还不是世界强国。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和别的国家比,我们的国情非常独特。中国的任何成就除以13亿,成就是很小;问题乘以13亿,问题是很大的。”2009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的全球人均GDP排名中,中国仅排在第106位。这恰恰说明了中国的国情逻辑:中国既是强国,也是弱国;既是富国,也是穷国。走过62年现代化之路,经历33年经济强劲增长之后,中国国情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所遇到的困难之大、矛盾之多、问题之复杂,使我们很难从国际上找到现成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来解决自身的问题,我们只能从中国国情出发。当前的国情,又是怎样的呢, 1.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2.民生不断得到改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3.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 2 4.“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城乡差距依旧突出 5.就业问题压力巨大 6.人口老龄化成为潜在的巨大挑战 7.资源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对于中国而言,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达到的小康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很难从国际上找到现成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来解决自身的特殊发展问题,我们只能充分了解、深刻认识,并牢牢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看待和解决我们遇到的一切问题。 三、着眼党情,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要肩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1.党情的变与不变 中国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在变,党情也在变。而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特点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党情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了严峻考验。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情的变与不变,是党在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实践依据和逻辑起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3年来,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胜利,使我们的国家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强调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与此同时, 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的队伍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从党所处的地位来看。从“打天下”到“坐江山”,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使党面临着执政和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党的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新的极大的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2)从党面临的环境来看。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大规模引进来”、“大踏步走出去”,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使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 (3)从党的队伍来看。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是我们党兴旺发达、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任务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更加紧迫。 历史向我们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规律——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一个政党如果思想保守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人民所抛弃。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人民、脱离社会需求而生存的党组织。说到底,是人民选择政党,而不是政党选择人民。 3 世界政党形势的风云变幻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对此,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认识。 2.党的建设状况的适应与不适应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把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履行执政为民、执政兴国历史使命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目前党内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 (1)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2)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 (3)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 (4)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5)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6)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此外,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基础变化与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不到位的矛盾。 (2)社会深层次矛盾与党内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 (3)自下而上的民主诉求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不足的矛盾。 (4)基层社会变化与党的基层组织功能转换不到位的矛盾。 (5)信息流通方式变化与党内沟通方式转变不适应的矛盾。 (6)党内关系复杂化与党建制度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关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所谓科学,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世界的客观规律。用在党的建设上,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党的建设符合政党政治的规律,即注重人心向背,坚持以人为本;二是符合党的自身建设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规律。 (1)以改革创新保证党的思想理论的科学性。 (2)以改革创新保证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3)以改革创新保证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的科学性。 (4)以改革创新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性。 总之,党的建设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来进行。通过分析这些新变化,增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忧国、忧党、忧民的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 4 神拓宽理论视野,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5 努力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张吉文(市粮食局调研员) 公务员是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载体,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时代骄子”久经 考验,脱颖而出,进入公务员队伍,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一、正确定位,天生我才必有用 面对“三个转变”: 学生到政府官员 (身份变了) 学校到政府机关 (工作环境变了) 学习为主到工作为主 (工作任务变了) 遇到了三个前所未有: 前所未有的机遇 (新鲜血液,发展平台) 前所未有的挑战 (诸多不适应,竞争激烈) 前所未有的转身 (从思想方式到处事方式) 尽快明了“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借用经典的哲学命题) 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任务,全新的要求 6 (社会角色,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游戏规则) (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随意性等) 要改造现实,先提升自己,改造自己 谨记“两个务必” 毛泽东:“夺取全国胜利„„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认识自己的优势(充满活力,使命光荣) 知道自己的劣势(诸多不适应) 尽快转换角色,尽快找准位置,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天生我才必有用。 温家宝2月27日与网友交流) ( 二、规范言行,遵守规则“讲政治” 讲政治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讲政治主要是讲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其中重点是讲政治纪律。 纪律简单是说就是规矩,讲纪律就是要守规矩,守规矩首先要懂规矩。 我们党的政治纪律与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是一致的。 “四个服从”: 7 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则。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必须无条件地、不折不扣地,自觉自愿地坚决执行。 作为年轻的大学生、知识分子,不能以文化人自居,搞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政治中立”、“愤青”一族。 (龙应台谈文化人与政府官员的区别) 思想上要保持高度一致,行为上要保持高度一致,管住嘴,迈开腿,勤动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邯郸市新闻讲习班教训深刻) (1984年北京政治风波,我市两个单位两种做法两种结果) (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我是„„) 特别提醒:不要随便评论,特别是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要随意发表与中央重大决策相悖的言论(如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等),不要随意转发政治性的短信。 三、苦练内功,补“短”加“长”真功夫 内功者,内在功力也。 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有我优,人无我有,且在短期难以替代之“真功夫”。 初到政府机关要立志干于大事,立足于干小事。要把自己的“短板”补上去,要把自己的“长杆”加上去。 8 (木桶理论:容积大小取决于短板。 长杆理论:采摘到高处果实靠长杆。) 机关工作重点是:“四事”。 1、说事。就是说话的能力。说话是一门学问。要学会说话,要说有用的话, 要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初来乍到,要少说多做,少说多听。 (苏格拉底话:上帝赋予人生一张嘴,两个耳朵,就是要人们少说多听)。 提醒:多练习在人前讲话(面试,述职),避免说“雷人雷语” 2、写事。即写文章的能力,也叫办文。 (毛泽东问张春桥:王洪文会不会写文章) “十八般武艺”(13种公文加信息、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署名文章及新闻 报道稿件)。 (李肇星反感 官样文章用词) 如:总结年年搞,搞好不容易。 顺便讲一下,善于总结也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内功。 (毛泽东:“文房四宝”打败蒋介石) (毛泽东: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李文海:失败是成功之母,总结是成功之父) 3、干事。就是干工作的能力,也叫办事。 要快乐干事,不拘小事。 9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 (舒婷的诗《献给我的同代人》) 要把干事“职业化”。 就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用适合的方式说适合的话,做适合的事。 职业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我们机关大量存在的不良习惯,也就是做事做到位。 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 要变成习惯是不容易的。 (陈志柏《剑桥倒影》讲历史传统习惯) 干事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1986年8月3日邯郸洪灾电视报道出问题) (市里召开全市大会,误将国歌放错) 要把工作当学问做。 要像做学问那样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动脑子不出手,不想明白不进步。 10 要像做学问那样,严谨细致,于细微之处见功夫,于精密之处见水平。 要像做学问那样,求真务实,勇担重任。埋头苦干,孜孜以求。 要像做学问那样,苦中求乐,淡泊宁静,豁达从容,视名利如浮云,视事业如生命。 把工作当学问做,是追求一种做人做事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 提醒:不要以“我来了”包打天下。 4、处事: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上级:尊重服从而不阿谀逢迎。既要注意加强联系,又要注意保持距离。 对同事:平等相处而不苛意示好。既要注意加强交往,又要注意适可而止。 对下级:包容呵护而不护短迁就。 特别提醒:不要在同事和下级及外单位人面前说自己单位和主要领导人的坏话,不要在同事和领导面前说下级的缺点和不足。 提醒:要尽快形成自己的“看家本领”,独挡一面。 宁可让人嫉妒,决不让人蔑视。 四、平和心态:“入世”常怀“出世”心 “最主要的是要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的信念,乐其业,负其责,尽其职,精其术,竭其力。要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工作;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以‘入世’的姿态做事。” 这是我多年来的座右铭。 11 心态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人们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和精神状态。 心态有两种: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 要有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事之必然,顺其自然的气度, 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荣辱。 要有豁达洒脱的胸怀,辩证对待不公正待遇。 要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正确看待“潜规则”。 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雅量,正确对待现实与理想的反差。 儒家讲“入世”:乐观看世界,高调做事。 要有执着的精神,有为的气概,自强不息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道教讲“出世”:达观看世界,低调做人。 淡泊名利,任性洒脱,空灵飘逸。 中国知识分子的双重性格: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以上所谈,“冰山一角”而已。 授课人:张吉文~男~1954年生~中共党员~市粮食局调研员。有千余篇新闻、杂文、随笔、散文、报告文学及政论文章等发表。1995年、1996年任执行主编出版《邯郸市新闻人物卷》、《今日邯郸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以来出版《轨迹一、二、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创办《邯郸文化》月刊~任总编辑~为省、市作家协会会员。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聘为客座教授。2010年被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首批聘为理论宣讲客座教授。 12 公文写作 授课人:刘建红(教授,市委党校文史研究室主任) 广泛意义上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党务政务所使用的文件,一般称之为公务类文书。公务类文书又可以分为公文和事务文书两种。 公文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中形成并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材料。按照国务院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我国目前法定通用的行政公文有13种。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此外还有一些党的机关、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法规类文件比如条例、规定、办法等等。 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事务的文书。除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当中列出的13种法定公文外,还有一些文书通用于各系统、行业和单位。比如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等等。这些文书虽然不是法定通用的文书,它的法律权威性和指令性也不如行政公文那样明显,但是从应用的广泛程度和现实效用来说,它们同样是做好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另外有一种文书既不同于法定公文,也不同于事务文书,但的确属于公务类文书,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会议的开幕词和闭幕词。 公务类文书的内涵决定了它和一般文章的写作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可以分几个方面概括一下: 一、公务类文书的写作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是写作公务类文书的灵魂。要求情况要真实可靠,材料要准确无误,判断要符合实际,要求要具体明确,措施和办法要切实可行。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在起草文稿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其次,还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扬联系群众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外地经验,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 (二)准确无误的原则 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还要靠准确的形式来表达,准确就是讲科学,做到准确无误地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抵触、不走样;准确无误地反映实际情况,不浮夸、不片面。准确无误的关键是准确使用语言,要求在叙述事物、说明道理、提出看法时都要准确无误、恰如其分,因此要仔细推敲,准确使用每一个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不仅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更要具备选用语言的较高水平。 (三)内容扼要,文字简练 13 公务类文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要求写得简洁明了,便于阅读。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办事效率的需要。要把公务类文书写得短而精,至少要做到三点: 1、突出主旨,砍掉枝蔓 2、去掉一切套话、空话、废话 3、删除赘言 (四)鲜明生动 公务类文书的鲜明性主要体现在态度明确,一针见血,毫不含糊。为此要做到:提出问题要直截了当,使读者一接触文件,就能了解该文是谈什么问题,作者的观点怎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分析问题要抓住关键,运用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办法措施要具体可行。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简明扼要,文字得体,熟练使用平实、明快的语言。这就要求做到三忌:一忌寓言笔调,含蓄隐秘,让读者去费心思琢磨作者的意图。公文的主题必须非常直率、明白地表露出来。二忌晦涩难懂,故作高雅、故弄玄虚,让人看不懂。三忌浮艳华丽,刻意夸张,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公务类文书的语言虽然讲究简洁、平实,但并不排斥生动、活泼、富有文采。这种语言的美是庄重、大方、朴素、平直的美。不少古代的公文重文采神韵,流传久远。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所以朴素平直不等于淡而无味,而是庄重、朴实之中体现出丰富的表现力。这是一种很高的要求,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很难做到的。 (五)格式规范 公务类文书是办事的工具,事情是复杂的,有一个单位办的事,有几个单位共同办的事,有必须照办的事,也有研究商量的事;有十分紧急的事,也有时间上要求不急的事;各单位又有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与此相适应,文书的种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种也是多种多样的。写作公文讲究“对号入座”,什么事情用什么文种是有规定的,不能张冠李戴、文不对题,滥用文种。 另外,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共计16项。 当然,以上十六项内容是针对所有法定公文来说的,并不是每种公文都要具备这些内容。但其中有五项内容是每种法定公文必不可少的: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和发文印章。这五部分被称为公文的五要素。 此外,法定公文的程式也是特定的。从用纸、书写、签发到归档,都有统一的要求,行文关系(包括下行文、平行文、上行文)以及书面格式都有特定的规范。大家可以参考1999年制定的我国行政公文《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二、公文处理程序 公文处理程序指公文在机关内部运转处理和管理的全过程。公文处理是一个环环相扣,互相衔接的工作程序。遵循公文处理程序有利于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公文处理程序一般分为收文处理程序与发文处理程序。 14 (一)收文处理程序 收文处理一般包括签收、登记、分发、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1、签收:指收受文件时收件人办理的清点、检查、接收手续。公文应由秘书部门统一收发,通常由外收发受理。 公文签收应注意三点: (1)逐件清点数量是否相符,是否发给本机关。 (2)检查信件有无破损、散包、被拆现象。 (3)清点检查无误后方可签收。急件应注明签收的具体时间。 2、登记:指秘书部门对收受文件按一定的形式进行的登录。一般由内收发负责文件的拆封、登记与分发。 (1)文件登记内容:收文时间、来文单位、标题、密级、发文字号、缓急时限、份数及处理情况。 (2)收文登记形式:簿式、联单式、卡片式和电脑登录。 3、分发:指收文登记后按办件与阅件分别处置。 (1)办件,指需要由本机关办理的文件,由秘书部门提出拟办意见。 (2)阅件,一般指抄送本机关的文件。阅件一般交阅文室安排传阅。 4、拟办: 指秘书部门对文件提出的初步处理意见,供领导审批时参考。拟办意见应准确恰当,简明扼要。 5、批办: 指机关负责人(或授权秘书部门负责人)参考拟办意见对文件处理 重要文件需由机关负责人批作出批示。一般性文件可授权秘书部门负责人批办。 办。 6、承办:指按批办意见将来文交有关职能部门承接办理。文件承办应讲求效率,不得延误推诿。公文承办一般应有时限性要求。紧急公文必须确定办理时限。 7、催办与查办:指按照文件办理时限,秘书部门对承办工作进行检查与催促,防止文件处理的漏办和延误。 8、立卷:指对办理完毕的具有查考和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整理分类立卷。 9、归档:指机关内部职能部门按照机关的文件归档范围和要求,将文件材料按规定时间移交机关档案部门归档。 10、销毁:指对没有归档和存查价值的文件经鉴别和主管领导人批准予以销毁。 (二)发文处理程序 : 发文处理一般包括拟稿、审核、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传递、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1、拟稿:指公文的撰拟工作。机关的综合性文稿由秘书部门负责撰拟。由职能部门承办的事项或属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由职能部门负责拟稿。 2、审核:指秘书部门或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文稿进行审核把关。机关的所有文稿在领导签发前均应由秘书部门严格审核把关。 公文审核应把好“三关”,即行文关、政策关、文字关。 (1)是否需要行文; (2)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3)提出的要求、措施、办法是否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4)内容涉及的单位、部门是否经过协商、会签; 15 (5)文字表述、文种使用、公文格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签发:指机关领导人对已审核的文稿进行最后审定并签署印发。文件一经签发,即成定稿并生效。 重要的或涉及面广的文件,必须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领导人签发;一般事务性文件由分管领导签发;经授权,有的公文可由秘书部门负责人签发。签发公文应当明确签署意见。 4、缮印:指将领导签发的定稿印成正式文本。印制文件要做到文面清晰,字体适当,用纸规范,美观大方。 5、校对:指对缮印件依据原稿(定稿)进行校核。校对应忠实原稿,未经签发领导同意,不得擅自改动。 6、用印:指在公文的正本上,由秘书部门专人负责盖印。用印要求清晰端正,上不压正文,下压时间。 7、登记:指文件分发前对文件主要内容进行登记备查。发文登记主要采用簿式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文日期、文件标题、发文字号、密级、缓急时限、发往机关(主送机关及抄送机关)、份数等。 8、分发:指对外发文件按发至范围进行分装发送。密件或急件,信封上须标明秘密等级、紧急程度。 9、传递:指文件由发文机关送往收文机关。传递方式采用机要交通传递、邮政挂号、专人直送及电传等形式。 10、立卷、归档、销毁:外发文件的正本应连同有领导签批的原稿(定稿)及时归卷。 三、公务类文书的表达方式 公务类文书的表达方式与通常的写作表达方式一样,包括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这五种表达方式在写作中各有侧重,但比较常见的是叙述、说明和议论。抒情和描写在公务类文书中是比较少见的。 以上是对公务类文书的共性的概述。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一、通知 通知是党政机关常用的一种公文。在我们党政机关历次发布的公文处理法规中,一直把它列为主要公文种类之一。从实际情况来看,通知是党政机关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一个文种。据统计,省以下单位使用通知的比例占所有常用公文的90%左右。 (一)文种类型 通知是一种下行公文。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由此可以看出,通知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多功能的特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类: 1、指示性通知 用通知来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这种通知称为“指示性通知 ”。它具有明显的指示性,一般是以机关办公部门的名义行文。 2、中转性通知 用通知来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具体分为三种情形:一是上转下,就是将某一下级机关的公文批转给所属下级机关; 16 二是下转上,就是将上级机关的来文转发给所属下级机关;三是平转平,就是把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来文转发给所属下级机关。其中“上转下”称为“批转性通知”,“下转上”和“平转平”统称为“转发性通知”。 3、周知性通知。多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事项,不具有强制性。如《国务院关于成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通知》就属于这一类。 4、会议通知。凡涉及面广、会期较长、内容较为重要的会议都应发出正式会议通知。如《,,省公安厅关于召开高等院校安全保卫工作会议的通知》。 5、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对任免的人员用通知的形式告知下级机关。例如《关于,,,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工作中用得最多的属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送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正文开头写“通知缘由”,进而过渡到“通知事项”(主文)部分,行文条理清晰,眉目清楚,便于领会、理解和执行。同时对每项规定要求的阐述都很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批转、转发性通知标题由批转文件机关名称、主要内容和文种三要素组成,正文部分包括三层内容:首先表明对被批转文件的态度;其次阐述批转该文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次提出贯彻执行的希望和要求。通知内容要集中明确,结构要严谨完整。这是批转或转发性通知的一般写法。 在写作实践中,不少批转或转发性通知的正文部分时常省略第二层(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层(希望和要求)等内容,也是可以的,它使行文显得更加简练明快,干净利落。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其他几类通知的写作相对比较简单, (二)写作要领 1、要把握内涵,切忌越俎代庖 由于通知具有多功能的特性,所以在实践中往往倍受偏爱。有些公文,按照其内容性质及发文的目的要求本来应当用“函”、“意见”或“通告”,却往往被“通知”代替。甚至有些本来应用“启示”、“声明”等日常应用文也随意用通知行文,既失去了严肃性,又违反了有关规定,应当引起高度注意。 2、要明确无疑,切忌阻滞含混 发布通知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需要贯彻执行的,因此在写作时必须做到主旨明确,结构严谨,用语通畅,令人一目了然。同时在内容上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的文件精神,还要合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3、要注意格式规范。 比如会议通知的成文时间要大写,不要写阿拉伯数字。 二、请示 (一)文种特征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上行文种。 (二)文种类型 “请示”按照行文目的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1、直请性请示,即直接向自己的上级领导或指导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 2、批转性请示,即把有关某一方面工作的意见,以请示的方式上报给上级机关,要求批转有关单位予以办理。比如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2年1月27日上报给国务院《关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的请示》就属于这类文件。 17 一般请示的标题由请示事由+文种组成。正文包括请示的依据;请示的缘由;请示的目的,以及向上级请示的具体事项内容等。 (三)写作要领 1、要准确理解“请示”的行文对象 “请示”的行文对象必须是自己的上级机关。这里所讲的上级机关是指与自己有着领导或指导关系的直属上级,比如一个县的教育局,县政府对它存在领导关系,市教育局和它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县委与县教育局党组又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这就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确定“请示”的行文对象,不要把上级机关里的一些职能部门与“上级机关”混同。 2、要把握“请示”的内在逻辑 一份请示不论文字长短,其内在逻辑都是由“为什么要请示”和“请示什么问题”两大层次组成。所谓“为什么要请示”通常包括请示的依据、背景和缘由,这一部分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对请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缘由部分要写得客观、具体、明白,道理要摆得充分、合情、透彻,千万不要含糊笼统、套话连篇,否则上级就无法弄清你的具体困难,不能及时予以答复并解决问题。所谓“请示什么问题”,就是要求上级机关为我们解决什么及怎样来解决。 “请示”的结尾用语,按照惯例,通常是写“可(妥、当)否,请批示”、“是否可行,请批示”;要求上级加以批转的请示,一般要写“以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办理);一些涉及工作重大问题解决措施的请示,也有的把“请批示”写作“请指示”;申请资金、物资设备的“请示”,多将“请批示”写作“请核示”。 3、“香烧一股,敬佛一尊” 所谓“香烧一股”,是比喻写“请示”要坚持一文一事。就是说一份请示只能向上级请示一个问题,以便上级机关及时、专一地进行处理。所谓“敬佛一尊”,是比喻请示的主送机关只能是一个,不能多头请示。多头请示容易使主办与协办者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延误审批时间,或者由于两个上级机关的批复意见不一致,使下级难以适从。 三、报告 (一)文种特征 “报告”是党和国家机关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文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事宜。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种。 “报告”和“请示”虽然同属于上行文,但两者之间却有着严格的区别。比如“报告”对上级没有肯定性的批复要求,而请示则相反;在行文时间上,“报告”一般是事中或事后行文,而“请示”是事前行文;上级对下级报送的报告,可以回复也可以不作回复,一切全由上级酌情处理。而“请示”则不然,不论所请示的事项上级同意与否,按理都应及时作出批复。 (二)文种类型 按照行文目的与作用不同,“报告”一般分为7种:一是工作报告,即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活动情况的报告。它侧重于陈述工作的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有时也夹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二是情况报告,即用于向上级汇报、反映各种社会情况及动态的报告。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相比,突出的特点是使用面广、反应迅速、方法灵活,具有较强的信息性,往往成为上级决策的依据;而工作报告的作用侧重于决策的信息反馈性,服务于决策的连续性。三是呈转性报告,即呈 18 报上级要求加以批转的报告,基本都是向上级提出工作意见与建议,所以也叫做“建议性报告”。四是检讨(检查)报告,就是因为工作中发生失误而写给上级的报告,它不同于个人写的检查材料,它是下级组织写给上级组织的。五是例行报告,即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如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乱),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按周、按半周、按日向上级机关反映工作、汇报相关情况的报告。六是回复性报告,即为答复上级机关询问事宜而写的报告。七是送文送物报告,即向上级机关报送非法定文种(如 工作总结 关于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关于年中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计划、规划、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决策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等文件材料时使用的“文件头”或者向上级机关送交某一重要物品(如武器、弹药、毒品等)时随物一同送文的报告。 “报告”按照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又可以分为“综合性报告”与“专题性报告”。凡涉及一个单位、地区、系统全面工作情况的报告称为“综合性报告”,只涉及某一方面、某一专项的事情,称为“专题性报告”。“综合性报告”并不等于“综合性工作总结”,综合性报告是多方面的工作情况综合,主要是具体表述工作的进展情况,不搞经验上的提炼,不作理论上的阐述;而工作总结只是概略地表述工作情况,侧重于在事实的基础上拿出经验、提炼出体会,使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三)写作要领 1、切实把握报告的写作规则 “报告”的内涵决定了它在写作上的通用规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三段式”。 “三段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它会由于内容不同表现为多变的状态: 1、情况——做法——问题(意见) 2、做法——问题——今后意见 3、情况——问题——今后意见 4、情况——原因(责任)——下步做法 5、情况——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6、情况——问题——建议等 当然“三段式”只是一个基本写法,并非所有的报告都必须使用“三段式”,也可以是情况——做法一类的两段式。 2、注重实效,情况真实 注重实效是指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必须及时迅速,不能拖沓。报告承担着向上级机关反映信息及决策的反馈作用。上级机关要通过报告及时掌握各方面的动态及变化,掌握决策的运行情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报告是决策的基础条件之一。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如果不注重时效性,就很有可能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另外,要使报告充分起到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桥梁作用,还必须原原本本地反映实际情况,不能搞“米不够拿水凑”,更不能“谎报军情”,向上级打“注水报告”,真实是报告之本。 3、语言简洁,篇幅短小 “报告”的篇幅要短。要做到短,就要充分运用概述和突出重点的表达方法。毛泽东曾经提出:“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一次不能写完问题时,分两次写。或一次着重写几个问题,对其余问题则不着重写,只略带几笔;另一次,则着重写其余问题,而对上次着重写过的只略带几笔。综合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练,要指出问题或争议之所 19 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91年6月第二版第1264-1265页) 要使报告做到短小精悍,应做到避繁就简,坚持厚积薄发,还要舍得删削。 四、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党和国家行政机关两大公文法规所确定的主要文种之一,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也就是说,“会议纪要”的任务是对会议的目的、要求、主要精神及决定的事项加以归纳整理,用来上传下达,统一认识,推动工作。 (一)文种特征 “会议纪要”在行文关系上,可以采取转发(印发)或直接发出等多种形式,类似通知,发给下级贯彻执行;也可以报送上级,类似会议情况报告,向上级反映情况。 “会议纪要”与“会议决议”、“会议记录”、“会议简报”、“会议公报”等,同属会议文件,都是会议的直接产品,但因为它们产生的方式和各自的作用不同,所以又有着一定的区别。大会决议是按照法定多数表决通过的,而会议纪要主要是由会议主持机关审定制发的;决议的内容要比纪要原则,而纪要要求详尽具体。会议记录是完成纪要写作的客观原始材料之一,只有经过筛选、整理的会议记录才能写入纪要。会议简报主要用于反映会议动态、沟通情况,所记载的内容只具有参考性,而会议纪要在兼有反映情况、沟通信息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指挥的权威性。会议公报的内容与纪要有类似之处,但公报是报道会议核心内容的,十分简要,是“纪要”的纪要,另外会议公报仅用于党和国家的高层会议。 (二)文种分类 “会议纪要”按它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指示型会议纪 “通知型会议纪要”: 要”与 1、指示型会议纪要 是指某一较大范围或重大的工作会议所整理的会议纪要。这类纪要,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专题性的;既包含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贯彻意见,又有对这一重要工作或重大事项各种思想认识的统一,还有对今后工作的具体打算与安排。比如《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纪要》、《一九九,年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就属于这一类。 2、通知型会议纪要 就是用来宣布会议决定事项的纪要。这类纪要大都是各机关领导层集体还会决定问题后使用的传达会议决定事项的纪要,也叫办公会议纪要。如《中共,,市委第九次常委会议纪要》、《,,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第,,次)都属于这一类型。 (三)写作要领 ,、巧设布局,多彩多姿 通知型的日常办公会议纪要,大都有较为固定的写作格式(通常由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和决定事项组成),但对于指示型会议纪要,不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题性的,都要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公文的法定格式虽然比较固定,但它们的结构不仅外形多变,内在结构更是变化无穷。为此,综合性的会议纪要,由于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结构上,除基本情况外,它的内容大多采用“三大块”的写作形式,包括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对当前工作形势的分析、对今后工作的打算等,这是就整个篇章布局而言,至于具 20 体到每一部分,特别是第三部分,既可以采用“梳辫子”的方法,归纳成几个问题并列说明,这是“横式结构”;也可以一环套一环地层层递进,这是“纵式布局”。专题性或专业性的会议纪要,由于内容单一,所以大多采用撮要分条或分条列项的结构形式。总之,不管采用什么结构,都必须体现出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中间不能出现“空白”,也不能产生跳跃,更不要按照会议的顺序来写纪要,这样出来的不是纪要,是流水线、是会议日志。 2、明确宗旨,突出中心 一次工作会议涉及问题很多。所以在写会议纪要时,必须明确宗旨,也就是会议所集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形成纪要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 一次工作会议,在具体讨论中必然会产生几种不同意见,不能把这些意见都纳入会议纪要,而应根据会议的宗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集中反映符合会议中心要求的多数人的意见;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少数人的正确意见。对反映会议中心议题的正确意见,可采用“会议听取了”、“会议研究了”、“会议认为”、“会议决定”等提法,加以集中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对有分歧的意见,除学术性的研讨会议纪要外,是不可以写入纪要的。 3、讲究用语,注意条理 要按照会议纪要的不同用途,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用语。上报的会议纪要,就应使用对上的语气,如“会议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会议考虑”等。下发的会议纪要,则可用“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 另外,要注意会议纪要的条理化、理性化。这是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一个主 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会议纪要区别。会议记录一般要把每个人的发言尽量客观、 要则需要有一个对会议讨论意见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条理化、理性化的过程。当然,条理化和理性化,并不是脱离会议实际,搞虚假的粉饰和拔高。 4、忠实会议,做好记录 会议纪要必须依据会议的基本内容,不能随心所欲地更改内容,不能添枝加叶。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感到有些地方必须有所增减时,要经机关主要领导同志同意,必要时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会议记录是产生会议纪要的基础,也是整理会议纪要的原始性主要素材之一,只有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才有利于会议纪要的整理,并保证纪要的质量,做到准确无误。 五、函 一、文种特征 在党政公文主要文种中,“函”是唯一的一个平行文。按照党和国家行政机关两大公文法规的规定,函是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使用的文种。 函是党和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一个主要文种,行文时要采用正式文件的标印格式,它的红色版头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的。因此,不能把机关日常使用的普通信函(也叫便信、便函)与“函”混为一谈,信函不属于正式公文。 “函”在建国前就被广泛使用,早在1940年到1942年,我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就将函列为正式公文。在当代社会,“函”已成为联系工作、传播信息、沟通情况、赢得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函”在公务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1 二、文种分类 从内容作用上来说,包括五种类型: 1、申请函。即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的函。 2、商洽函。用于请求协助、商洽解决办理某一问题的函。 3、询问函。上下级或同级之间均可使用,如上级向下级询问工作情况或某一具体事情,下级向上级及主管部门询问有关方针、政策规定和工作中遇到界限不明确的问题等。 4、答复函。上级答复下级询问、平级相互答复询问事宜及审批答复申请函时使用的函。 5、告知函。平级或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通知事情时使用的函,其内容均属周知事宜,不带有指挥的性质。 从行文方向上看,“函”分为来函和复函两种。 申请函的正文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申请的依据和缘由,也就是“为什么要申请”;二是申请事项,也就是申请审批的具体问题及相关要求。写作时要做到文字简明、理由充分、要求明确、层次分明。 答复函就是通常所说的复函,它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相互商洽事宜,二是用于对申请函的审批答复。写复函首先要引用来函的标题及发文字号。按照新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引用时要先引用标题,后引用发文字号,然后使用一个过渡短句转入回复内容部分。比如:“经我市人民政府研究”,也可以写成:“经研究,现函复如下”。然后写答复内容,注意表态要明确肯定。 三、写作要领: 1、叙事清楚,说理有节 “函”是代表机关向外联系工作、告知洽谈事情、请求支持帮助的一个文种。要想取得对方的理解、接受、支持,取得圆满效果,首先要做到叙事清楚、明白,其次要说理有节,令人信服。否则就不利于解决问题。 2、入木三分,用语平和 当遇到产生纠纷、需要交涉的事情,相互致函时,也要注意掌握分寸,避免使用过激词语,做到叙事入木三分,但用语平和,切不可使用怒斥、讨伐等语调,这是“函”这个文种的性质所决定的。 3、短小精悍,注意技法 “短小精悍”是指写“函”不必详叙过程,不必大发议论,要求字约意丰;“注意技法”是指公函撰写应根据具体内容,推断对方见函后的心理采用不同写法。 4、不可将“函”遗忘 “函”不仅在建国前被广泛使用,而且在当前也是党政公文中一个十分活跃的主要文种。因为平级和不相隶属单位之间行文要用函,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审批事项要用函,说明函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但是从实际使用情况看,一些单位在上述情况下,要么用通知,要么用请示和批复,使“函”处于被公文遗忘的角落。为了保证党和国家公文法规的贯彻实施,切实促进机关工作的科学化程度,我们应当恢复函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六、总结 总结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事务文书。它是对以往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个文种。 22 (一) (一)总结的种类 从内容上看,有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总结两种。从结构形式上看,又包括以下五种: 1、“三大块”式。这是综合性总结常见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三大部分内容组成,即基本情况概述、主要做法(或称主要经验、主要做法和经验、经验与体会、经验与教训等)、问题及今后打算(或称今后打算)。 2、因果倒置式。这是专题性工作总结的常用形式。开头讲工作成绩(这是果),随后分条列项表述这一成果取得的原因,也就是经验、体会(这是因),先果后因形成因果倒置。结尾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言两语,一带而过。 3、条款并列式。把情况、效果、做法、经验、体会、问题、今后意见等融合在一起,归纳成若干条条,逐一加以叙述、论说,不采取大问题套小问题的方法,而且每个问题都有相对独立性。 4、正反对比式。把情况特别是经验与教训糅合在一起,归纳成几大问题,逐一从事实与道理、正面与反面、经验与教训的对比结合上进行叙述和论说。 5、层层递进式。这也是专题总结经常采用的一种形态。开头简要说明开展某项工作或活动的原委、背景,主体部分按照工作进程从初期到后期,从远处到近处,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几个层次逐一加以说明,达到步步深入、顺理成章的效果。 (二)写作要领 1、找出规律,突出重点 ,面向未来,使人对今后的工作认识更加明确,行总结的目的在于立足当前 动更加自觉,步伐更加稳健。写总结切忌流水账,就是不分主次、不讲轻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克服这种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突出重点,也就是把工作中的基本经验、主要做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成功之处,指导工作开展的得力方法,推动事业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等等总结提炼出来。 2、功夫下在平时 写总结最根本的是占有丰富的材料。要解决这个问题,现翻材料、现给下级打电话要数字、要例子是不行的,要把积累材料的功夫下在平时。积累的方法是处处留心,看到就摘,听到就记,做到既有上情,又有下情,养料丰富,信手拈来。 3、磨刀不误砍柴功 写总结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将零散的、感性的材料,通过归纳、分析,使其上升到系统、理性的高度,确立观点,明确结论。然后列个提纲,理清思路再下笔书写,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23 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安全 授课人:于英亮(邯郸市保密局副局长)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这是党和国家保密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修订后的保密法,为依法管理国家秘密,有效防范和严厉查处泄密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保密法,既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对保密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领导的政治课,也是广大涉密人员和公务员提高保密技能,在具体工作中自觉履行保密义务的业务课。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涉密人员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念和保密法制观念,增强保密意识,掌握保密知识技能,切实掌握和运用法律武器,全面提升反窃密、防泄密的能力和水平。 今天,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密法修订的基本情况:二是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义务:三是保密管理基本制度:四是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保密法修订的基本情况 (一)保密法修订的必要性 修订前的保密法自1989年5月1日实行以来,对于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保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国家秘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是保密工作的对象、领域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是信息公开与信息安全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冲突。四是窃密、泄密违法行为日益复杂多样。同时,新时期党和国家保密工作积累的大量成功经验,需要通过修改保密法来总结提炼并转化为法律。 (二)保密法修订的主要过程 1995年12月中央决定修改保密法。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论证和试点工作,国家保密局起草了修订方案,于2003年和2006年两次在全国范围征求意见,形成了修订草案,于2007年12月报国务院,国务院法制办先后两次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的意见。2009年4月1日,保密法修订草案经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09年6月、201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 24 审议,期间,全国人大法律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根据常委会审议提出的意见,到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保密资质单位进行了调研,对草案作了修改完善。4月26日至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并顺利通过。 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心保密法修订工作,多次就提高修订质量、加快修订进度作出重要指示。在整个修订过程中,国家立法机关、国务院法制工作机构、全国保密系统及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付出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工作。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这次保密法修订的幅度较大。修订后的保密法共6章53务,新增加1章,增加18条。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了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的原则,完善了保密工作方针,规定了信息资源合理利用和依法公开原则;在定密方面,规定了定密权限,确立了定密责任人、解密审查、定密监督等内容,缩小了国家秘密范围;在保密制度方面,健全了涉密载体、涉密信息系统、涉密场所和活动、涉密人员等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着力实现对国家秘密的统一严格管理;在监督管理方面,规范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章制定、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等方面的职责,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在法律责任方面,增加了机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责任和定密不当的责任等,着力强化法律责任追究,解决泄密案件查处难的问题。 二、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义务 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以上义务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的主体,一类是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外的主体。这两类主体承担的保密义务有所不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知悉范围内的主体,也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概括起来我们应当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义务: (一)掌握并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 我国的保密法律法规包括《保密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和保密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规定。保密法律法规是开展保密工作的法律依据,也是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行为规范,遵守、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是履行保守国家秘密义务的基本要求。 (二)自觉接受保密宣传教育 保密宣传教育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学习掌握党的保密工作方针政策、保密法律法规,保密形势、保密知识技能的主要渠道。通过培训、组织的保密宣传教育活动,了解自己应当承担的保密责任和义务,增强保密观念,掌握必要的保密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保密能力。 (三)依法管理和使用国家秘密 要严格管理好涉密载体,把住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等各个环节,必要时,还要采取相应技术防护手段。 (四)接受保密检查 保密检查是对涉密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保密法律法规、保密纪律,履行保密义务和责任等保密工作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要自觉接受、支持配合保密检查,不回避矛盾,不隐藏短处,通过检查把泄密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之时。 25 (五)制止和纠正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现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制止和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泄密危害后果,并及时报告。在有关机关开展调查处理时,应主动配合、协助。 三、保密管理的基本制度 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制度,是保密工作的基本行为规范。这些制度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应当认真学习掌握。 (一)保密工作责任制 为加强保密工作组织领导,明确相关人员保密工作职责,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这次修订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责任制、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制、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责任制等。这些责任制的实行归根到底是为了保密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二)定密制度 定密是一项源头性工作。这次保密法修订的重点之一,就是改进定密工作,努力形成定密权责清晰、程序规范、解密及时、监督有力的科学定密机制。一是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规定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彻底解决任何机关、任何单位、任何人员都可以确定国家秘密的定密混乱状况。二是上收定密权限。国家秘密属于国家所有,定密属于国家事权,定密权限应当由法律限定。这次修订从行 上收了定密权限,不再授予县级机关定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作了限定, 密权,取销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机关绝密级定密权。三是明确保密期限。为突出重点,保住核心,同时降低保密成本,实行精确高效管理,此次修订规定了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要求能限定时间的一定限定时间,不能限定时间的,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三)国家秘密载体和密品的管理制度 管理好国家秘密载体和密品,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基本要求。国家秘密载体和密品的保密管理贯穿于其产生到销毁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做好销毁环节的保密管理,把好国家秘密载体的最后一道关口。 (四)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窃密泄密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此次修订在吸收现有保密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保密措施:一是实行分级保护。二是加强技术防护。三是增加了禁止性规定。四是强化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责任。 (五)公开发布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按照保密法规定,公开发布信息,应当遵守保密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一定要坚持“谁公开,谁审查”、事前审查和依法审查的原则,确保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 (六)涉外保密管理审批制度 修订后的保密法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密秘密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26 (七)涉密会议和活动保密管理 涉密会议、活动应当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涉密会议、活动各方的保密管理职责。一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参加人员审查;二是严格涉密载体管理;三是严格场所设备检查;四是严格保密要求;五是严格新闻报道审查。 (八)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制度 “保密要害部门”是指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保密要害部位”是指机关、单位内部集中制作、存储、保管涉密载体的专门场所,如机关、单位的保密室、档案室和涉密信息系统机房等。我们都要按照《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的规定》,加强保密管理。 (九)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涉密业务保密审查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中介机构参与涉密活动,承担涉密工程,为涉密单位提供服务,工作中有时需要接触和知悉某些国家秘密。如果机关、单位委托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涉密业务,一定要与其签订保密协议书,提出严格保密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保密措施。 (十)涉密人员保密管理 涉密人员管理是保密管理的重要方面。此次修订,在总结现有涉密人员保密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按照责任与权益相一致的原则,明确了涉密人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一是分类管理制度。二是上岗审查培训制度。三是出境管理制度。四 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是脱密期管理制度。五是明确规定, 四、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责任 保密法律责任是确保保密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保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形式。 (一)行政责任 1、严重违规的行政责任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章26条规定,“泄露国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泄露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为了加强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力度,严厉惩处泄密违法行为,这次保密法修订改“结果论”为“行为论”,明确了12种严重违规行为,分别是?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只要发生列举的12种严重违规行为之一,不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应按照《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给予处分。同时,还要加大处分监督力度,对不依法给予 27 处分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提出纠正建议。 2、机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案件和定密不当的行政处分 《保密法》第49条明确,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二)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中,与保守国家秘密有关的罪名主要有三类。 1、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即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罪。刑法第282条规定,“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用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理。” 此外,《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应当履行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秘密义务,有关人员如果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泄露国家秘密,应当给予党纪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2章第138条规定,“丢失秘密文件资料或者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在保密工作方面不负责任,致使发生重大失密泄密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保密法,是贯彻落实保密法各项规定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保密法,掌握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保密法的修订背景、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系统掌握保密工作方针、定密制度、保密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特别是要重点把握与我们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保密工作责任制、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涉密载体和涉密人员管理、信息公开、涉外保密管理、违法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新增内容。全面提高依法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的能力,使保密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28 政府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王森林(教授,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 一、政府职能 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 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 ? 军事保卫职能 ? 外交职能。 ? 治安职能 ? 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 29 ? 宏观调控职能。 ?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 ? 市场监管职能 文化职能 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有一下四类: ?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 ?发展教育的职能。 ?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发展卫生体育的职能 社会职能 社会职能,即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 ?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 ?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 ?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二、职能转变 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 30 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一重大转变是艰难的,但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啃掉的“硬骨头”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目标: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 职能重心的转变 1.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 2.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 职能方式的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 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 3.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三、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理理念;二是“有限政府”的发展目标;三是“依法行政”的行为准则;四是“顾客导向”的工作模式;五是“违法必究”的问责机制。 服务型政府建设下一步该怎么走。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融合,真正体现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政府要确保为全社会提供 31 平等和民主发展的制度环境,大力推进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和互补,实现良好的治理; 在经济层面上,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社会层面上,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建设法治政府,积极鼓励公民参与,促进政府管理民主化。 二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政府建设新机制。主要包括决策、监督、问责和考评四个方面的机制。 三是更好地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结合起来。 四是与法制政府建设更紧密结合。 主讲教师:王森林 邯郸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赵都论坛》杂志主编, 32 邯郸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授课人:李保平(教授,邯郸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 城市定位从本质上说是以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的历史演变和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及其前景的阶段性历史积累为基础, 认识和把握。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战略的灵魂,而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某种程度的决定性影响。邯郸曾经是历史上的古都,是著名的商业中心。新世纪以来,邯郸面临着新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很好的确立邯郸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很好的理解邯郸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对我们热爱邯郸、支持邯郸、进一步做好邯郸的工作、推进邯郸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定位理论 1、城市定位理论 长期以来,“城市的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城市总体规划要研究的头等大事。在我国,大部分规划教科书上都有这样的表述: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是城市宏观决策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将为城市寻找准确定位的战略行为称之为定位理论。 城市定位理论是假设城市内外环境的变化及不确定性很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处于稳定状态。在一个可以持久的、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环 33 境中有利可图的准确定位,这就是定位理论追求的均衡状态。但这种因“准确定位”所获得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持续的时间,取决于选择的市场定位多大程度上是稳定不变的。因此,从城市定位存在自身的缺陷。 丰富发展后的城市定位理论应该具有以下内容特点: ?城市定位是必要的,但应面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学的城市定位应该注重经济内容,但不应以此为唯一,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唯一的动力与标志。 ?科学的城市定位应首先注重竞争力分析特别是潜在竞争力因素。 ?科学的城市定位应该注重自身客观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条件约束。 ?科学的城市定位应该注重发挥城市对本区域的带动辐射功能,并应强调相邻相关城市间的互补功能,而不应片面强调竞争对立关系。 ?科学的城市定位应该注重动态因素,特别是关于创新、凝聚力、舒适度等 具有变动性的人文精神因素。 2、邯郸城市定位的具体要求。城市定位研究在遵循区域性、功能性和独特性等这些城市定位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努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有更强的战略性、目标性的特征。(2)有更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意义。(3)有更多的地域化、国际化的色彩。(4)有更多的主导性、动力性的因素。(5)更强的城市竞争力。 二、邯郸城市的历史积淀与现实条件 1、历史积淀。从历史上来说,邯郸一直就是区域经济中心。邯郸在战国和西汉时期曾经盛极一时,号称"五大都会"之一,赵国在此定都达158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有1600多条成语语典故源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比如"邯郸学步",这个成语高度浓缩升华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不是说别地方的人不会走路,而是说在外人的眼里,就连邯郸人走路都那么美。这说明当时邯郸的经济文化是高度发达的。在当时的世界版图上,邯郸就相当于今天的"巴黎",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1959年,毛主席来 34 视察时说邯郸是要复兴的。 2、现实条件。 (1)名城优势主要是指: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老工业基地。 (2)区位优势主要是指: ? 重要的内陆交通枢纽。? 晋冀鲁豫接壤区经贸中心。?中原中部中心城市。? 河北南大门。 (3)资源优势主要是指: ? 矿产资源。? 农产品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 动力资源。 (4)经济技术结构来说,有产业基础。邯郸市是以电力、钢铁、煤炭、水泥、纺织、机械和化工等传统产业而闻名全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和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些传统产业至今仍是邯郸经济的支柱产业;邯郸市的食品、服装、医药、农机、汽车、零配件加工等新兴制造业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或已经崭露头角了,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也都开始 是国家重要的粮棉基地。 规划和起步。 三、邯郸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1、邯郸市的城市定位在公开宣传和文献资料中曾有过几种不同的表述,最常用、最具影响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主要有三种:(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晋冀鲁豫接壤区经济中心,或晋冀鲁豫接壤区经贸中心;(3)综合性工业基地,或新兴基础工业基地。 2、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邯郸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其核心表述为:“建设独具魅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区域经贸中心、新型产业基地、现代生态园林城市,打造河北南厢经济增长极”。 3、省委省政府把邯郸定位于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 4、《共邯郸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城市定位: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四、当前要大力推进的几项工作 35 “,,,”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产业聚集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培育大产业大集团实现新突破, 加快东部振兴实现新突破。 推进“三年上水平”,提升城市建设品位。 思考题:1、 城市定位应考虑那些重要因素。2、邯郸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条件。3、如何推进三年上水平工作,提升邯郸城市品位。 突发事件的处置与媒体的应对 主讲人 张俊民(讲师,市委党校学员管理处副处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各行业的突发事件时有发 。为了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生,给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突发事件应对法》在2007年11月1日实施。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一)突发事件的处置 一、关于“突发事件的理论内涵” 1、概念界定: 突发事件一般是指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对于社会有严重危害的各类事件。也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演化成社会关注的焦点性和热点性问题的事件。 2、现实意义:突发事件的发生,危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通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公共治理课题,也是实现“保稳定”的重要条件。 3、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 突发性———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面、波及程度均有很强的隐蔽性,而相关信息又很难做到准确、全面、及时。 破坏性———既有直接的破坏,也有间接的、长期的破坏。 紧迫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不确定性的增长,破坏性随之加大,一般突发事件可能演变成重大事件乃至形成危机。 36 4、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一是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公共突发事件(地震、台风、洪水灾害、强暴雨、泥石流、寒流雪灾等); 二是重大事故造成的公共突发事件(矿难、重大交通事故、火灾、有毒气体外泄、食物中毒等); 三是重大传染病爆发性流行造成的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型肺炎、甲流等爆发性流行)。 四是对于社会有危害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战争、政治动乱、暴乱、恐怖袭击、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等)。 5、突发事件的级别: 正确区分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是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前提。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预警标识按级别分为“红橙黄绿”。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二、处置突发事件的操作策略 在当下的各级党委政府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早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但矛盾凸显期的领导干部,都应该是成功的危机管理专家。要想达到处变不惊的境界,还需要突破诸多瓶颈。 1、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第二,把握主要矛盾原则。 第三,注重新闻传播原则。 第四,机动权变原则。 第五,协调作战原则。 第六,科学合法原则。 2、应对突发事件要经过六个程序: 第一,控制事态。 迅速控制事态是处置事件的第一步,要做到两点:一是处置工作必须突出一个“快”字,做到快速发现、快速报告,快速出动、快速到位,快速展开、快速介入,以便抓住先机,争取主动。二是成立临时专门机构,并分成决策机构和处置机构,决策机构主要是对事件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制定处置事件的策略和步骤,对全面工作进行指导;处置机构负责掌握动向,反馈信息,贯彻决策机构意图,对事件进行具体处置。 处置方法: 一是要迅速隔离险境。 二是转移群众的注意力,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三是进行强制性干预。 37 第二,调查研究。 在内容上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态发展、控制措施、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态度以及公众在事件中的反应;在方法上强调灵活性和快速性,为领导者制定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为确定事件的性质打下基础。 第三,制定对策。 在通过调查研究,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性质予以确定之后,应迅速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分析讨论,制定相应的对策。 制定对策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策必须具有可行性,能在现有条件下付诸实施;二是对策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做多种准备,不能简单从事;三是重视专家的意见。 第四,贯彻实施。 在贯彻实施阶段,领导者应动员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这样可以缓解突发事件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的作用。 第五,评估总结。 突发事件解决后,领导者要对整个事件的过程进行评估。一是注意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心理效应和形象效应诸方面,评估有关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 为以后处置类似的事件提供性,并实事求是地撰写出详尽的突发事件处置报告, 参照。二是认真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反思工作中的不足。 第六,重塑形象。 在突发事件过后,领导者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安排各种交流活动,采取一定措施积极消除负面影响。 (二)媒体的应对 一、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特点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越来越快,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传播特点为: ? 公众对信息的饥渴性。 ? 媒体报道的热衷性。 ? 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 信息传播的先入为主性。 二、政府在危机处置中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结我们以往政府在危机处置中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说”上: ? 不肯说。? 不尽快说。? 不说真话。? 事后说。 三、 健全完善政府危机处置的舆论引导机制 健全完善危机处置的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正面的舆论引导,是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取信于民具有重要意义。 38 1、事故现场记者管理机制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好现场记者管理。?掌握好信息源。?关注第二、第三现场。 2、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机制 (1) 尽快召开新闻发布会。(2) 迅速组织新闻通稿。 、事故处理中的滚动发布机制 3 突发事件的处理有一个过程,信息的发布也不是一次了结,因此,在事故处理中要不停地发布新闻,步步深入,满足公众和媒体的信息需求。 (1) 最初的信息发布。(2) 不间断的信息发布。(3) 事故解决后的最终发布。 4、突发事件中的网络管理机制 互联网是信息全球流通的最为恰当的工具和象征。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极具自身发展特点的第四媒体。同时,互联网因其超过传统媒体的时效性、超时空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得无论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小事,还是发生在地球每个角落的重大事件,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把人们关注的新闻最快地向全球传播。这给政府的危机新闻处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妥善处理负面报道机制 5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则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求新、求异的心理,对事件进行拓展和延伸报道,进行负面炒作,尤其是经过网络传播后,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如不及时有效地应对,负面影响将会快速放大。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媒体沟通,冷静地对待媒体的负面炒作,引导舆论向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流动,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为妥善处理危机营造良好的舆论空间。 39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授课人:郭丽英(教授,中共邯郸市委党校副校长)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于2002年2月21日由人事部颁发,是我国第一个公务员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是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背景下提出的。《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以公务员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为主,兼顾公务员作为社会人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对近年来群众反映的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行为也作了约束性规定,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内容: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一、 政治坚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忠于国家。热爱祖国,忠于宪法,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政府形象和权威,保证政令畅通。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格、人格尊严,严守国家秘密,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40 三、勤政为民。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钻研业务,甘于奉献。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热爱人民,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讲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自觉做人民公仆,让人民满意。 四、 依法行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滥用权力,不以权代法,做学法、守法、用法和维护法律、法规尊严的模范。 五、 务实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踏实肯干。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大胆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 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秉公办事,遵守纪律,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惜国家资财,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七、 团结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不搞自由主义。认真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服从大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八、 品行端正。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学习先进,助人为乐,谦虚谨慎,言行一致,忠诚守信,健康向上。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端庄,仪表整洁,语言文明,讲普通话。 授课人简介:郭丽英~现任中共邯郸市委党校副校长、法学教授,四级教授,、法学学科带头人。聘为邯郸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邯郸市律师协会专业委员会行政争议业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中共邯郸市委讲师团聘为客座教授。 41
本文档为【邯郸市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4-02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