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副高级经济师复习资料

副高级经济师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副高级经济师复习资料副高级经济师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经济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亦即正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副高级经济师复习资料
副高级经济师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经济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亦即正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 5、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现代经济学认为: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和消费间的关系是全部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7、生产的本质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只有投入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才能生产出产品。 8、消费的实质是对产品的需要。一是需要的无限性;二是需要的层次性。 9、资源(生产要素或要素):为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即劳动;?土地、矿藏、森林、水域等自然资源;?为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资本资源。 资源的两个特点: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资源的多用性。基本矛盾:资源是稀缺的,需要又是无限的。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由基本矛盾产生经济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如何最优地或有效的配置资源。 10、资源配置: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的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稀缺资源应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稀缺资源应尽可能多地由生产效率高的生产者使用。现实经济中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的两种表现:?部分产品滞销和部分产品脱销并存;?低效率生产者得到较多的稀缺资源。 1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1)自给自足经济基本上没有资源配置,不需要进行资源配置。 (2)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是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的。 (3)市场经济,所谓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体制 (4)混合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根据不同情况发挥不同的作用。 13、市场经济的-般规定性主要表现在4方面:一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按地纳入市场关系之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14、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4个条件,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规范的市场主体;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有机结合。 1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 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 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 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 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第一,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共同发展。第二, 在分配制度上,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第三, 在宏观调控上, 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 ?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规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 18、财产所有权: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从财产所有者的组成关系划分,私有制、公有制、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三种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题 从产权的内容上看,产权不是指一种权利而是一组权利。它包括经济行为主体对资源或财产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内容包括: (1)排他性的产权关系和明确的产权规则。(2)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3)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20、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的作用集中表现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确立排他性的产权关系,界定交易界区;?确定产权主体的行为边界,规范交易行为;?界定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产权主体不受侵害;?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行为人具有稳定的预期,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明晰产权。只有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并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2 21、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产权都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产权模糊一般是指:一是产权的归属不清晰;二是在产权归属清晰的情况下,对产权所有者运用财产时的行为边界的界定不清晰。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必定是扭曲的或者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22、在市场经济中,产权的界定通常有两种方式,即法律界定和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私下交易。 23、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24、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 “产权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清家底”。 “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政企分开”--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 “管理科学”--从较宽的意义上说,它包括了企业组织合理化的含义;从较窄的意义上说,“管理科学”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 25、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第一、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第二、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 第三、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 第四、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第五、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 26、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特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 2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收入通常都表现为利息、利润、地租或租金以及工资或薪金。 在微观分配领域,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政府对个人收入进行再分配,应主要在宏观领域中进行,即在宏观领域发挥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 政府对个人收入的某种扣除和给予个人某种形式的收入两个方面。首先,国家通常以税收的形式强制地把个人收入的一部分集中起来,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然后再将集中起来的收入以某种形式转移支付给个人,形成个人的社会保障收入或福利性收入。 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对个人收入的再分配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以某种形式捐赠或缴纳给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另一方面,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再将其所获得的收入以某种形式分配给个人,形成个人的福利性收入。 28、经过再分配或调节以后的个人收入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形成消费,余下的部分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储蓄,它既包括居民存金融机构中的储蓄存款,也包括居民的手持现金。此外,个人所持有的各种债券和股票也属于储蓄的范畴。如果居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其个人可支配收入中还有一部分被用于投资。 3 29、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照资本、土地、劳动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 其他分配方式。产权所有者凭借其资本分配的收入通常表现为利息和利润。利息是一定时期内转让资本使用权的收入;利润则是将资本用于投资活动所得到的报酬。 30、社会公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收入平等,二是机会平等。 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除来自收入分配方式本身外,也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经济政策的倾斜、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经营风险与机遇的存在,都可能导致人们收入上的巨大差异。 从以上对收入分配不平等成因的分析不难看出,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平等地获得收入的机会上存在着不平等。 30、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一双重目标。 一般来说,在微观领域应更强调效率,而在宏观领域应更多地注重公平;在个人收入的初次分配过程中,应更强调效率,而在再分配过程中应更兼顾公平;在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地方应强调效率,而在政府分配机制方面,则应更关注公平。 相应的机制和制度保证: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和健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制度基础。 31、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就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的组合和配置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两种类型。 32、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粗放型增长是指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增长是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来源北京安通学校。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为:第一,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第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 33、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着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它包括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方面的决策。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有其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 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提出了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六个方面的新要求。 34、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 经济波动又称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波动有规律的重复扩张与收缩。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4 35、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投资率的变动。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保持一个适度的投资率是影响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2)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扭曲和落后,会制约经济增长。 (4)资源供给。资源的供给适度与否,就成为经济是否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5)技术变化的状况。技术变化是导致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6)经济体制的变动。 (7)心理预期的变化。 36、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 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3、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其次,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再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和创新。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37、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竞争、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机制。因此,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就构成了市场机制的主要要素。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机制的功能:形成价格,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求关系,激励市场竞争主体。 市场机制的显著特征:第一,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第二,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分散地做出;第三,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资源的配置是自发和自动地进行的;第三,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信息。 38、市场失灵的原因一般有四种,外部性或外部影响的存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垄断的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市场功能缺陷:第一, 分配差距扩大难以避免;第二,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使经济容易大起大落;第三, 价格作为一种短期信号使经济行为短期化。 39、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 针对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有:传统的税收、补贴、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现代方法有明晰产权。 针对公共品的微观经济政策:由政府来生产公共物品。 针对垄断的微观经济政策: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对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控制;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对垄断厂商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5 40、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我国): 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而繁重。 第二,我国是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体制转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虽已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尤其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化解。这决定了我国政府承担的职能远比发达国家政府更为广泛而复杂。 第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决定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必然是多重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丰富。 41、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和总分配比例的平衡;保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增长;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等。 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进行,以便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1)经济手段。,可以设法将外部性内部化,对外部成本增加税收,对外部收益给予补贴。 (2)法律手段。为了限制垄断势力,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垄断法;为了缓解贫富悬殊,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累进所得税法和社会保障法。 (3)行政手段。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行政权力直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由于行政手段或多或少妨碍市场的基本功能,应当尽可能减少,只在必要时采用,但不能完全没有。 42、金融市场指有关主体,按照市场机制,从事货币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 金融市场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维持市场运行等 金融市场价格:通常表现为金融工具的价格 金融市场的功能:(1)资金积聚功能(2)财富功能(3)风险分散功能(4)交易功能(5)资源配置功能(6)反映功能(7)宏观调控功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均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 43、金融风险:是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基本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四种类型: --由于市场因素(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 --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 --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 44、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短期利率、资产价格(证券、房地产、土地)的急速下降;大量商业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 广义金融危机除了狭义金融危机的“系统金融危机”外,还包括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 金融危机的类型:--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与系统性危机。 6 货币危机表现为有关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因过度投机等因素急剧大幅度贬值,会迫使货币当局通过急剧提高利率、运用大量外汇储备或直接限制兑换来保卫货币的状态。 银行危机表现为银行资不抵债,引起挤兑,导致银行停止偿还负债,政府不得不提供援助和干预。 外债危机表现为一国对外的支付危机。外汇收入减少、外汇储备枯竭。一般表现为:国家停止对外偿付债务;要求外国债权人重议债务、债务重新安排、减免债务等。 我国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 (1)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贷款为金融机构补充流动性,建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网。 (2)主动和美国等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双边、多边合作。 (3)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出口的财政货币政策。如中央政府的4万亿投资,上调出口退税率,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放松房贷的限制和加大房贷利率优惠(扩大下浮幅度)等。 45、金融监管: --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其他机构参与分工的监管体制。如美国。 --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德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英国、日本、韩国几年来也陆续建立了独立于中央银行或财政部的综合监管 从监管客体的角度来分,金融管理体制分为: --综合监管体制。综合监管体制是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如瑞士、日本和韩国。 --分业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是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不同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主要原因是:?实行分业经营体制?金融发展水平不高?金融监管能力不足。 46、广义的国际经济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的具有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组织。 狭义的国际经济组织:限于国家政府间组织,不包括非政府间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基本特征:它是国家之间的组织,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成员一般是国家,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非主权实体也取得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正式成员或准成员资格;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经济组织法。 国际经济组织的渊源:各国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和适用于所有国际经济组织的国际条约和习惯规则。 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的类型(正式成员和准成员);成员资格的开放范围(向世界各国开放;向特定区域国家开放;向一些国家开放或向某些特定国际商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开放);成员资格的取得(创始成员和纳入成员);成员资格的丧失(自愿退出和强制退出)。 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权力机构(会员大会、理事会、股东会);执行机构(由权力机构选举产生);行政机构(秘书处)。 国际经济组织的表决制:一国一票;集团表决;加权表决。 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涉及的法律:一般国际法;各国国内法;特定国际经济组织的内部法。 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利能力:缔约权;取得和处置财产的能力;法律诉讼能力;特权与豁免权。 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7 出口商品战略:?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贯彻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实施出口商品生产战略,以保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地增长。 中国进口贸易发展战略:合理安排进口,保持适度的规模与速度。 有重点地安排进口,调整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47、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政策是:茬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引下,实行全方位协调发展的国别(地区)政策,即坚持平等互利原则,致力于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多边、双边经济贸易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在贯彻国别(地区)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的过程中,应主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互惠、对等原则;外贸、外交相互配合的原则。 对外经济合作关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又会推动对外经济合作。 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 ,必须从以下方面推动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 (1)需要不断开拓国外新市场,在发展亚洲、非洲和欧洲对外经济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的经济合作。 (2)要扩大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提高层次,中国公司也应该正视现实,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管理水平,更广泛地开拓国际市场,使自己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3)在劳务合作方面,努力提高我国劳务输出的层次,扩大国际市场分额,提高人员素质。 (4)要逐步重视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 (5)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经济合作。 48、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实质上是外汇收支的平衡,当国内的财政、信贷和物资暂时不能平衡时、外汇收支可起到缓和、补充这三大平衡的作用;外汇收支不平衡,会起着破坏国内三大平衡的作用。 我国外汇收支平衡的宏观控制: (1) 外汇收支的计划管理。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外汇平衡方针 (2)外汇的集中管理与统一经营。 (3)促进创汇,努力扩大外汇收入和控制外汇支出。 (4)利用国外资金的管理。一是借用国外贷款来源。二是吸收国外直接投资。 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公有性、计划性、整体性、开放性、竞争性。 市场主体:家庭、企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政府。 消费品市场的宏观管理:运用财政和信货杠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正确消费。 恩格尔系数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大于0.6饥寒型,0.5—0.6温饱型,0.3—0.5小康型,0.3以下富裕型。 8 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调节消费、调节生产、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基尼系数,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悬殊。 第二部分 国民经济管理 1、定义:国民经济管理--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层面,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组织、调控、监督等职责和功能,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2、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a(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而不是任何其他组织、单位和个人。 b(国民经济管理的对象,是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 c(国民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d(国民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更多地带有指导性、规范性和综合性,而相对较少直接性和易变性。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五点: 第一,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 第二,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的强而有力的管理,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 第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第四,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第五,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4、国民经济管理具体任务与目标: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不断加强和充善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各部门、地区、单位的管理,把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 ?综合运用国民经济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 ?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研究,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5、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2)规范管理原则。(3)改革创新原则。(4)以人为本原则。 6、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1)财政手段:它是与财政调整机能有关的一系列调控方法的总称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其相互平衡有关的手段。 9 (2)金融手段:利用货币资金运动的调整而实现对经济运行的干预。有法定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操作等。 (3)国际贸易手段:它是实现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的有力措施。国际贸易手段的最主要工具是汇率,如外汇管理、进出口管制等。 (4)直接干预手段:它是国民经济管理手段中最具强制性的手段。这种手段的特点是手段效果明显,实施时间短,常常不为管理对象所接受。主要的作法有:冻结物价与工资、限制进出口、外汇管制、投资约束及战时经济管制等。 (5)制度手段:制度手段包括工资制度、所有制制度、国家预算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各种经济法规等。它属于非经济的长期性管理手段,其特点是手段的实施周期长,手段效果不明显且难以计量。 (6)规劝手段:是一种最间接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是通过国民经济管理主体向各层次经济主体宣传教育、推广经验、发出号召、公布经济信息等进行规劝和诱导。其特点是实施快捷,但效果不明显。只起辅助作用,不能成为主要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 7、市场体系 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或称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8、我国市场秩序的现状: (1)市场进出秩序混乱。(2)市场竞争秩序混乱。(3)市场流通秩序混乱.(4)市场交易秩序混乱。 9、政府是市场秩序先天的提供者和维护者。 第一, 政府应当明确自己的任务,不是拥有财产,不是直接经营企业,而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市场经济守夜。 第二,政府应当在缺位的地方迅速补位,加强职能,主要是三个方面:(1)清晰和保护产权。(2)完善市场规则建设。完善市场规则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立法,二是执法。(3)理顺利益关系。 10、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标准,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各种集合体。 产业结构体现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产业间的质的联系,二是产业间的量的比例,经济分析中一般采用两类指标,即产出量比例和要素比例。 11、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1)原材料、市场和运输(2)劳动力(3)外部规模经济型(4)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 12、产业布局的原则: (1)全局原则(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13、产业布局模式: (1)增长极布局模式: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2)点轴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3)网络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是点轴布局模式的延伸。它标志着区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4)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前苏联学者科洛索夫斯基的生产循环理论。(5)梯度推移模式:该布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梯度推移理论。 10 14、产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规划对我国产业结构政策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目标。具体包括:1、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2、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3、始终要处理好工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问题;4、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区位政策的协同作用。) 十二五期间,既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要兼顾发展和调整,重化工和低碳经济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同时,城市化进程提速,也会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15、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不仅仅是中国,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形成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 具体政策手段及思路: 一是以扩大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为手段,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 二是促进技术创新。 三是大规模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政府以技改贴息的方式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四,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 五,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以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六,促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16、落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优化国民经济布局;第四,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第五,支持和保护农业,优化农牧产品;第六,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17、我国的环境管理的政策 我国的环境管理的政策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主要措施: 第一,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 第三,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第四,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第一,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第二,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第三,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第一,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第二,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第三,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11 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是当代中国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18、改革和创新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权能、权责、权益。 其一,要清晰界定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的界线。其二,要清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间在行使所有权过程中的权责利关系。 第二,要及时设置环境产权制度。 第三、要清晰界定并放活使用权。 第四,要公平调整和确保不同产权主体的收益权。 第五,要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产权交易制度。 第六,要建立和完善资源和环境产权保护制度。 19、我国人力资源现状: (1)人力资源总量过于庞大,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尖锐。 (2)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集约型增长的重要因素。也可归纳为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管理素质、精神素质四大方面。 (3)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欠合理,不利于提高经济结构效益。 20、调整、完善人力资源的政策: (1)优化人力资源的开发政策 (2)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政策: 一是流动机制。 二是管理机制。 三是调控机制。 (3)调整劳动就业政策:一是必须把适度充分就业作为新时期就业政策的目标。二是必须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调整就业政策的基本原则。三是就业方法必须尽快由行政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逐步实现市场就业。四是必须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就业政策。 (4)强化人力资源的投资政策: 21、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和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1)市场--"无形的手" 第一,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二,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第三,市场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2)宏观调控--"有形的手" (1)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宏观调控的目标: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国际收支平衡。 22、国有资产的分类: 12 (1)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运动性,增值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3)资源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指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矿藏等资源。 23、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性国有资产开发和利用中因管理粗放、权责不清、无偿使用等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极为严重。 (2)公益性国有资产 一是国有资产权属逐渐被地方化、部门化。二是部分国有资产被当作赚钱工具。 三是公益性设施建设缺乏远景规划,导致了公益性国有资源的低效运用和严重浪费。四是公益性设施建设过程中监管不力。造成了大量公益性国有资产的显性或隐性流失。 (3)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等。普遍存在着低效运行、闲置积压、随意处置和账实不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4)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流动性较强,存在: 一是企业改制操作欠规范。二是利用企业破产逃避债务。三是投资和决策失误。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24、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 (1)三层监管体系。首先是监管层,其次是营运层,再次是经营层,(2)推进“三个分离”。首先是推进了政府公共管理者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其次是推进了政府与企业的分离。再次是推进了国有资产经营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分离。 25、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体制 在国务院之下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作为我国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的代表,委托控股公司行使所有权,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控股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以出资者的身份分别投入到各生产经营性企业,使之成为自己的全资、控股和参股公司,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建立国资委、控股公司、企业三级授权经营体制。各地所有的国有资产分别在各级政府部门内设立国资委,分别行使其所有者的职能。 对此框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资委、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三级管理的缺陷,可以用在人大之下设立一个产权监督机构来弥补三级授权体制的不足。把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进行分立。 26、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点 (1)把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职能与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分开。 (2)把政府的一般行政管理职能与政府的国有产权管理职能分开; (3)把政府部门行使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国有产权的经营职能分开。(组建国有投资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 (4)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成立后,国有企业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成为不具有经营性的职能部门,只存在对本行业的业务的指导和管理。 27、国有资产评估的原则: 第一,真实性原则。第二,科学性原则。 第三,可行性原则。 国有资产评估的对象是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所占有的国有资产或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将要占有的资产,其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13 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 国有资产评估方法:(1)收益现值法(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单项资产评估,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时也可以用重置成本法。(3)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法主要适用于单项资产的评估。(4)清算价格法:主要适用于企业停业和破产时的资产评估。 28、国有资产重组:包括企业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与重组、业务机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目前所指的资产重组一般都是指广义的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分为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 资产重组的内容: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的实质在于对企业边界进行调整。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与其他主体在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诸项目之间的调整,从而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为。 资产重组根据重组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和企业股权的重组。 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包括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对企业负债的重组主要指债务重组,根据债务重组的对手方不同,又可分为与银行之间和与债权人之间进行的资产重组。 战略性资产重组根据股权的变动情况又可分为股权存量变更、股权增加、股权减少(回购)三类。 29、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当向本级政府报告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和其他重大事项。 30、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内容: (1)对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和考核 (2)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 31、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1)现代市场经济都是有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3)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是实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4)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必须加强综合监督。综合经济监督,特别是审计监督和法律监督。 32、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综合平衡。它包括:总供求的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财政信贷的资金平衡以及主要物资平衡等。 33、国民经济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 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b 经济形势的变动态势c 经济景气的变动态势。d 国民经济调控措施及政策的实施状况和效果。e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态势。 34、国民经济监测主要指标如下:a 反映供给变动的指标。b 反映需求变动的指标。c 反映供求平衡和市场行情的指标。d 反映经济增长与结构的指标。e 反映社会资金变动及其平衡状况的指标。f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来源北京安通学校。 14 35、 国民经济调控的对象是指经济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国民经济调控目标包括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社会性公平与发展等方面。 国民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主要关系:a 互相独立(彼此完全没有影响或影响极小到可以忽略)、b 互相补充(在各自目标实现过程中会彼此促进)、c 互相对立(在各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彼此阻碍)。 36、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综合平衡。它包括:总供求的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财政信贷的资金平衡以及主要物资平衡等。 当前城乡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1)着眼长远、逐步推进(2)统筹考虑、重点突破(3)以人为本、深化改革(4)探索立法、规范运作 37、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1)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3)建立切实有效的支农惠农体系(4)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体系。 38、我国资源特点 (1)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资源供应面临较大压力。 (2)资源消耗强度大,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3)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4)资源价格普遍较低。一是地价低。二是水价低。三是能源价低。四是矿产品价格低。 (五)资源市场和政策环境不健全。 3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 (1)资源的合理利用重在开源节流(2)环境的改善重在控制污染、加强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3)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四个调整”(4)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全方位推进 40、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点 一是要统筹协调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二是把“引进来”、“本地化”、“走出去”作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处理好有效利用国内资金与合理高效利用国际资本之关系、产业内移与外移之关系、经济安全自主与投资准入准出之关系,是内外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统筹协调国内发展与参与全球多边、区域合作的关系。 四是统筹协调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 五是统筹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六是统筹协调内外部经济,建立开放的宏观调控体系。 41、“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是做到“五个突出”: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突出人文的、社会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要求,突出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突出结构和效益的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目标。 15 “十二五”规划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龙头,三产是血肉,科技是骨架,无农业不稳,无工业不强,无三产不富,无科技不长。在社会发展目标上,体制改革应以反腐倡廉为核心内容,政清自然就人和;财政税收应该轻税薄赋,让利于民而不与民争利;彻底改革当今的住宅房地产市场,杜绝“权贵资本家”利用住宅房地产来盘剥中国国民;科技要与具体产业捆绑,共同成长;教育要学以致用,既注重于现代科技文化的学习,又致力于传统文明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提升;社保、医疗卫生和人事体制改革等工作,都要围绕实质性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上来。 42、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 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3)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追求和谐发展的目标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1)促进经济现代化。(2)切实抓好公共安全。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16 第三部分 管理学原理 1、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作用 (1)计划(2)组织(3)领导(4) 控制 为了确保组织目标以及保证措施能有效实施,管理者要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 3、管理的性质 管理二重性原理:管理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普遍性,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社会属性 :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特殊性,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4、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1)经济责任:就经济责任来说,企业主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物质产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2)文化责任:企业要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劳动环境; (3)教育责任:教育职工在行为上符合社会公德; (4)环境责任:在生产方式上符合环保要求。 从企业内部看,就是要保障员工的尊严和福利待遇,从外部看,就是要发挥企业在社会环境中的良好作用。 意义: (1)企业社会责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企业社会责任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要求 (3)企业社会责任是依法规范企业行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5、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实现组织目的的人。 6、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含三个具体角色,即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即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7、管理理者的层次 (1)高层管理者。 (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 8、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9、管理理论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管理理论,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对泰罗制的评价: 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相管理的旧方法。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泰罗制的缺点: 把人看作是纯粹的“经济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韦伯的组织理论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高。 (2)行为科学理论 17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 理论的发展是从人群关系学说开始的,它的产生源于著名的“霍桑试验” 。 (3)现代管理理论 10、计划的含义 计划工作(Planning)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设立组织的未来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法,其目的就是使组织在将来获得最大的绩效。 狭义的计划工作概念,它的内容常用“5W1H”来表示: 做什么(What to do it), 为什么做(Why to do it), 何时做(When to do it), 何地做(Where to do it), 谁去做(Who to do it), 怎么做(How to do it), 11、计划类型 (1)按计划的广度分类 按计划的广度,计划可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2)按计划的明确程度分类 按计划的明确程度,计划可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计划。 (3)按组织层次分类 按组织层次,计划可分为高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和基层管理计划。 (4)按组织职能分类 按组织职能,计划可分为生产计划、营销计划、财务计划等。 (5)按计划的内容分类 按计划内容可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6)按计划的期限分类 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7)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 计划的不同表现形式是计划多样性的重要方面,确定计划形式对于发挥计划职能有着重大意义 12、计划的程序 )确定目标(2)确定前提条件(3)确定备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4)评价备择方案(5)选择方案(6)制定 (1 派生计划(7)编制预算 15、计划的要求 (1)限定因素原理(2)许诺原理(3)灵活性原理(4)改变航道原理 16、预测的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 (1)时间序列分析。 用数学方程拟合趋势曲线,并依据方程预测未来。 (2)回归模型。 已知的或假设的变量预测某个变量 定性预测方法:专家组的意见,综合和平衡专家的意见。 17、决策的类型 (1)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4)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5)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6)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18、决策的过程 (1)识别问题(2)确定决策标准(3)给每个标准分配权重(4)制定备选方案(5)比较备选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方案(8)评价决策效果 19、决策方法 (1)定性决策方法:德尔菲法,风暴式思考,又称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 18 (2)定量决策技术:定量决策技术,又称“硬”方法,就是运用数学的决策方法;决策树分析法 20、组织的含义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组织有两种含义:一方面,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工厂、机关、学校、医院、各级政府部门、各个党派和政治团体等都是组织,它代表某一实体本身,又称为实体组织;另一方面,组织又是管理的一项职能,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之间资源配置的活动过程。 21、组织的类型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2)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 22、职权与职责 组织内的职权包括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三种类型。 首先,确保直线职权的有效运用。其次,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最后,适当限制职能职权。 23、部门化 (1)职能部门化。 (2)产品部门化。 (3)区域部门化。 (4)顾客部门化 (5)工艺部门化 第一,顾客部门化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第二,跨越传统部门界限的团队的采用,使原来僵硬的部门划分得到补充。 24、组织的基本原则 1、组织服从战略原则2、授权和责权一致原则3、分工与协作的原则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25、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职能制2、事业部制3、矩阵制4、网络组织5、虚拟组织 26、组织变革 在变革理论中,管理学界存在两大基本观点--渐进观与激进观。 成功而有效的组织变革,通常需要经历解冻、变革和冻结这三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27、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个体和群体方面的阻力。 组织的阻力。 外部环境的阻力。 (2)降低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 教育与沟通。 参与。 帮助与支持。 谈判。 强制与威胁。 28、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1)组织变革的趋势 组织结构扁平化: 组织运行柔性化: 组织边界模糊化: (2)建立学习型组织 ?组织设计。 ?信息共享。 ?领导。 ?组织文化。 29、领导与激励 (1)领导 第一、领导一定得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否则就不成其为领导; 第二、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比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更大,领导是由影响被领导者表现出某种所期望的行为所组成; 第三、领导者的目的是影响被领导者实现群体的目标,这种群体目标一般是根据所委派给群体应负责的工作任务而定的。 我们对领导的实质做如下的描述: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去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 (2)领导者 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职位的权力,二是来自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力。 (3)领导者的素质 (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筹划和决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人际交往能 19 力。灵活应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4)身心素质 30、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2)行为理论(3)领导权变理论 需要层次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A.Maslow)提出来的。?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F.Herzberg)于1959年提出的。 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弗罗姆(V.H.Vroom)首先提出的 ,目前,人们已经把期望理论看作最主要的激励理论之一。 强化理论?积极强化?惩罚?消极强化(逃避性学习)?自然消退(也称衰减) 31、控制的含义 控制作为科学的概念,是指人们根据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的,通过改变和创造条件,使事物沿着可能性空间内确定的方向发展。 控制的目的就是使可能性空间尽可能缩小,通过控制活动以后,可能性空间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衡量控制能力的大小。可能性空间缩小的幅度越大,说明控制能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32、控制的类型 (1)按控制点的位置划分类型 控制活动可以按控制点处于事物发展进程的哪一阶段,而划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种类型。 (2)按照控制信息的性质划分类型 按照控制信息的性质可以把管理控制划分为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两种类型。 3、控制的过程(1)确立标准(2)衡量绩效(3)纠正偏差 3 34、控制的重点 (1)对人员的控制(2)对财务的控制(3)对作业的控制(4)对信息的控制(5)对组织效率的控制 35、协调的含义 为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维持必要的统一的工作,就是使工作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起来的职能。 36、协调的作用 (1)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2)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3)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37、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沟通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传递和理解的过程。 一是沟通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络。 二是信息被传递。 三是所传递的信息被对方所理解。 沟通的作用:(1)沟通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2)沟通有助于管理者更好的决策(3)沟通能有效激励员工 38、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1)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 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其他相关利益者。 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工会、地方社区、借贷人、贸易组织、股东、特殊利益集团(如妇联、消费者协会、环境保护组织等),他们虽然没有像政府部门那么大的权力,但却同样可以对各类组织 20 施加相当大的影响。 (2)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1)国家的政治路线。(2)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整。(3)经济体制的现状及其变化的方向。(4)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既有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包括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银行信贷和市场发育等。社会因素。技术因素。 (2)稳定发展战略的类型 不变战略、近利战略、暂停战略、谨慎前进战略 39、发展战略 企业强调如何成分利用资源,避开威胁,充分挖掘内部资源谋求发展,也称增长战略。 (1)发展战略的具体形式: 密集增长战略、一体化战略、多角化战略、企业并购战略、战略联盟等 40、防御战略 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 41、企业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集中战略 (1)战略控制过程:制定绩效标准、衡量实际绩效、评价实际绩效 、采取纠正措施和权变计划。 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1、因果图法 2、5W1H法 3、标杆管理法 搞好目标管理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2)督促检查必须贯穿始终:(3)成本控制必须严肃认真:(4)考核评估必须执行到位: 3、平衡记分卡 4、供应链管理 21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 需求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其他。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特殊钻石、普通食品, 市场供给 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是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产品价格~生产成品~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价格~其他。 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是市场上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控制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市场短缺。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宜粮食农产品,。 弹性 22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由于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从零到无穷小。 影响需求价格的弹性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弹性系数大于1~富有弹性~价格下降2%,需求增加4%~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减少,弹性系数等于1~价格下降2%,需求增加2%~价格不变销售收入不变~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下降2%,需求增加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 需求交叉弹性: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0,可以互相替代~变动同一方向~=0~无关~<0~互补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1称为高档品~<1称为必需品~为负值的低档品~收入水平提高~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价格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是同方向的。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因素:时间~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效用理论;经纪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来分析。 23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绝对值递减。 收入变动对预算的影响: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向左平移。 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的影响: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预算线左移,相反右移。 消费者均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低档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更陡峭。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企业或厂商,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企业形成的理论;是作为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 24 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导致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生产及相关概念:是将投资转变成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点递减,直到出现负值。总产量曲线图形,向上倾斜,斜率递增,凸向L轴。平均产量曲线图形,平均产量递增,在边际曲线下方,相交,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平均产量递减,在边际曲线上方。 规模报酬;规模收益,是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是研究长期生产决策的问题。 成本的含义;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成本函数:是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是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边际成本=总成本增加额和总产量增加额的比值。 短期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是,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和生产要素的总分利用,降低趋势,但是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出现上升趋势。 平均总成本的变动规律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 25 程度。依据本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和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 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有许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规模小,谁也不能够影响价格,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差别。完全垄断是指行业只有一个供给者,生产者决定价格,产品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其他企业进入困难。垄断竞争市场是具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有差别,进入退出比较容易。 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寡头垄断指有很少几个企业,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不差别,对价格有较大控制,进入比较困难。 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个别企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和需求是同一条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就是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陡峭,下降快。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简单法则:边际成本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等于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价格歧视:分级,一级按最高价格支付,二级按不同价格售出,但是支付价格相同,三级,收取价格不同。条件:分出两组或以上的购买者,必须是隔离开的。原则,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26 垄断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不是市场需求曲线是企业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的需求曲线弹性大。 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人情况变好,也不是一个人情况变坏;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任何人福利减少,“帕累托”状态。 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想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运行是不存在外部影响。 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失当。 垄断与市场失灵: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了影响,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外部不经济和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是逆向选着,信息不对称这是道德风险问题。 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消除外部的传统方法,税收,补贴,企业合并;承担主要提供者的职责,公共物品,国防卫生;解决信息不对称,说明书,质量标准。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7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净税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存货)+净出口。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储蓄)等于手中产品的价值(投资)。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M-X),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总和。 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边际消费递减,收入决定消费,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佛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函数和平均消费函数倾向是相似的,互为补数,之和等于收入。 投资函数:是购置物质资本(厂房,设备,存货,住房)的活动,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投资。因素有(实际利率,预期利率,投资风险) 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s倒数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Y= 总需求: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利率,货币供给,政府购买,税收,预期,价格总水平。 总供给:长期,总供给的变动与价格水平无关,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 第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经济发展的区别: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总产出 28 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效率。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三因素分解,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经济运行处于低谷期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GDP绝对减少,古典型周期;经济增长为正值,GDP相对减少,增长型周期。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扩张阶段和收缩或衰退阶段。 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预期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动,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我国的经济波动: 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一直指标,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 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 经济发展方式;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八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29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方向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方向变动。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对工资的影响,对利率的影响,对汇率的影响,变动的间接效应。 就业、失业的含义:就业条件,收入条件,时间条件 失业的类型:自愿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 奥肯定律:实际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 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曲线。 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绝对优势理论(亚当。 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 倾销于反倾销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类型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30 31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仸何激劢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32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幵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仸务,而激励不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劢别人。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仸,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劢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幵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33 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 22、已所不欲,勿斲于人。 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34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 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 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 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6、丼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 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劢力。--西蒙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5 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戒好戒坏的评判。--卢梭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劢。--佚名 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 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21、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并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大仲马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3、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斱法,厥为教育。--张伯苓 2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5、愚蠢的行劢,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劢,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 36 26、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斱,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戒自由地发展。--罗素 27、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陶行知 28、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 29、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佚名 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 1、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劢。 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劢而获得的奖赏”。 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6、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学问勤中得。学然后知不足。 9、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1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37 1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12、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13、成功,艰苦劳劢,正确斱法,少说空话。 14、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5、不听指点,多绕弯弯。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16、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1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18、你想成为并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19、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20、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21、试试幵非受罪,问问幵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3、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还年轻,强壮、灵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 24、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2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6、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以人为师能进步。 27、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38
本文档为【副高级经济师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2KB
软件:Word
页数:5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21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