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举报
开通vip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写TLC)是一种物理化学的分离技术,常用于药物的分离与分析。现对此方法的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提点建议。 完成TLC分析通常需经制板、点样、展开、检出4步操作。 ?制板 在一平面支持物(通常为玻璃)上,均匀地涂制硅胶、氧化铝或其他吸附剂薄层、样品的分离、检测就在此薄层色谱板上进行。 一般选用适当规格的表面光滑平整的玻璃板。常用的薄层板规格有:10cm×20cm、5cm×20cm、20cm×20cm等。称取适量硅胶,加入...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写TLC)是一种物理化学的分离技术,常用于药物的分离与分析。现对此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提点建议。 完成TLC分析通常需经制板、点样、展开、检出4步操作。 ?制板 在一平面支持物(通常为玻璃)上,均匀地涂制硅胶、氧化铝或其他吸附剂薄层、样品的分离、检测就在此薄层色谱板上进行。 一般选用适当规格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光滑平整的玻璃板。常用的薄层板规格有:10cm×20cm、5cm×20cm、20cm×20cm等。称取适量硅胶,加入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MC-Na),充分搅拌均匀,进行制板。一般来说10cm×20cm的玻璃板,3,5g硅胶/块;硅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比例一般为1:2,1:4。制好的玻璃板放于水平台上,注意防尘。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置1l0?烘箱中烘0.5,lh,取出,放凉,并将其放于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薄层板应无花斑、水印,方可备用。 ?点样 用微量进样器进行点样。点样前,先用铅笔在层析上距末端lcm 处轻轻画一横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液在横线上轻轻点样,如果要重新点样,一定要等前一次点样残余的溶剂挥发后再点样,以免点样斑点过大。一般斑点直径大于2mm,不宜超过5mm.底线距基线1,2(5cm,点间距离为lcm左右,样点与玻璃边缘距离至少lcm,为防止边缘效应,可将薄层板两边刮去1,2cm,再进行点样。 ?展开 将点了样的薄层板放在盛在有展开剂的展开槽中,由于毛细管作用,展开溶剂在薄层板上缓慢前进,前进至一定距离后,取出薄层板,样品组分因移动速度不同而彼此分离。 ? 展开室应预饱和。为达到饱和效果,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或者在壁上贴两条与室一样高、宽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顶的盖。 ? 展开剂一般为两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并且临用时新配为宜。 ? 薄层板点样后,应待溶剂挥发完,再放人展开室中展开。 ? 展开应密闭,展距一般为8,15cm。薄层板放入展开室时,展开剂不能没过样点。一般情况下,展开剂浸入薄层下端的高度不宜超过0.5cm。 ? 展开剂每次展开后,都需要更换,不能重复使用。 ? 展开后的薄层板用适当的方法,使溶剂挥发完全,然后进行检视。 ? Rf值一般控制在0.3,0.8,当R值很大或很小时,应适当改变流动相的比例。 f ? 斑点的检出 展开后的薄层板经过干燥后,常用紫外光灯照射或用显色剂显色检出斑点。对于无色组分,在用显色剂时,显色剂喷洒要均匀,量要适度。紫外光灯的功率越大,暗室越暗,检出效果就越好。 展开分离后,化合物在薄层板上的位置用比移值(R值)来表示。化合物斑点f 中心至原点的距离与溶剂前沿至原点的距离的比值就是该化合物的R值。 f (一)有机合成中展开剂的选择 做有机合成时走板子是常有的事,展开剂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选择适当的展开剂是首要任务。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醚<己烷<苯<乙醚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吸附剂(支持剂)的粒度更细,一般应小于250目,并要求粒度均匀。用于薄层层析的吸附剂或预制薄层一般活度不宜过高,以?,?级为宜。而展开距离则随薄层的粒度粗细而定,薄层粒度越细,展开距离相应缩短,一般不超过10厘米,否则可引起色谱扩散影响分离效果。 3(展开剂的选择:薄层层析,当吸附剂活度为一定值时(如?或?级),对多组分的样品能否获得满意的分离,决定于展开剂的选择。中草药化学成分在脂溶性成分中,大致可按其极性不同而分为无极性、弱极性、中极性与强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利用溶剂的极性大小,对展开剂的极性予以调整。 展开剂的选择: 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醚<己烷<苯<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使用单一溶剂,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往往使用混合溶剂通常使用一个高极性和低级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高极性的溶剂还有增加区分度的作用,常用的溶剂组合有:< p> Petroleumether/Ethylacetate,petroleumether/Acetone,Petroleumether/Ether, Petroleumether/CHCl, ethylacetate/MeOH,CHCl/ethylacetate 223 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什么样的展开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然后不断尝试比例,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果好的展开剂。展开剂的选择条件:?对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使成分间分开;?待测组分的Rf在0.2~0.8之间,定量测定在0.3,0.5之间;?不与待测组 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沸点适中,黏度较小;?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 一般来说,弱极性溶剂体系的基本两相由正己烷和水组成,再根据需要加入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来调节溶剂系统的极性,以达到好的分离效果,适合于生物碱、黄酮、萜类等的分离;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由氯仿和水基本两相组成,由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蒽醌、香豆素,以及一些极性较大的木脂素和萜类的分离;强极性溶剂,由正丁醇和水组成,也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极性很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很多时候,展开剂的选择要靠自己不断变换展开剂的组成来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时,采用高极性/低极性的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剂,如果有分开的迹象,再调整比例(或者加入第三种溶剂),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没有分开的迹象(斑点较“拖”),最好是换溶剂。对于在硅胶中这种酸性物质上易分解的物质,在展开剂里往往加一点点三乙胺,氨水,吡啶等碱性物质来中和硅胶的酸性。(选择所添加的碱性物质,还必须考虑容易从产品中除去,氨水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分离效果的好坏和所用硅胶和溶剂的质量很有关系:不同厂家生产的硅胶可能含水量以及颗粒的粗细程度,酸性强弱不同,从而导致产品在某个厂家的硅胶中分离效果很好,但在另一个厂家的就不行。溶剂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对分离效果都有明显的影响。温度,湿度对分离效果影响也很明显,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时同一展开条件,上下午的Rf截然不同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来考虑在进行薄层层析时,首先应该知道未知化学成分的类型,其极性的大致归属,从提取液或从色谱柱的流动相极性可知,另外某样品里含多种化学成分先按极性不同大致分,然后细分,对于分离未知的化学物质,展开剂的选择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不应该仅仅从展开剂考虑,多因素综合衡量! 洗脱剂: 层析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对组分分离关系极大。在柱层析时所用的溶剂(单一剂或混合溶剂)习惯上称洗脱剂,用于薄层或纸层析时常称展开剂。洗脱剂的选择,须根据被分离物质与所选用的吸附剂性质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在用极性吸附剂进行层析时,当被分离物质为弱极性物质,一般选用弱极性溶剂为洗脱剂;被分离物质为强极性成分,则须选用极性溶剂为洗脱剂。如果对某一极性物质用吸附性较弱的吸附剂(如以硅藻土或滑石粉代替硅胶),则洗脱剂的极性亦须相应降低。 在柱层操作时,被分离样品在加样时可采用于法,亦可选一适宜的溶剂将样品溶解后加入。溶解样品的溶剂应选择极性较小的,以便被分离的成分可以被吸 附。然后渐增大溶剂的极性。这种极性的增大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称为“梯度洗脱”,使吸附在层析柱上的各个成分逐个被洗脱。如果极性增大过诀(梯度太大),就不能获得满意的分离。溶剂的洗脱能力,有时可以用溶剂的介电常数(ε)来表示。介电常数高,洗脱能力就大。以上的洗脱顺序仅适用于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对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则正好与上述顺序相反,在水或亲水住溶剂中所形成的吸附作用,较在脂溶性溶剂中为强。 显色剂的配制: 显色剂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的通用显色剂;另一类是根据化合物分类或特殊官能团设计的专属性显色剂。显色剂种类繁多,本章只能列举一些常用的显色剂。 l.通用显色剂 ?硫酸常用的有四种溶液:硫酸-水(1:1)溶液;硫酸-甲醇或乙醇(1:1)溶 o液;1.5mol/L硫酸溶液与0.5-1.5mol/L硫酸铵溶液,喷后110C烤15min,不同有机化合物显不同颜色。 ?0.5%碘的氯仿溶液 对很多化合物显黄棕色。 ?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 易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背景上显黄色。 ?碱性高锰酸钾试剂 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上显黄色。 溶液I:1%高锰酸钾溶液;溶液?:5%碳酸钠溶液;溶液I和溶液?等量混合应用。 ?酸性高锰酸钾试剂 喷1.6%高锰酸钾浓硫酸溶液(溶解时注意防止爆炸), o喷后薄层于180C加热15,20min。 o ?酸性重铬酸钾试剂 喷5%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必要时150C烤薄层。 o ?5%磷钼酸乙醇溶液 喷后120C烘烤,还原性化合物显蓝色,再用氨气薰,则背景变为无色。 ?铁氰化钾-三氯化铁试剂 还原性物质显蓝色,再喷2mol/L盐酸溶液,则蓝色加深。 溶液I:1%铁氰化钾溶液;溶液?:2%三氯化铁溶液;临用前将溶液I和溶液?等量混合。 2.专属性显色剂 由于化合物种类繁多,因此专属性显色剂也是很多的,现将在各类化合物中最常用的显色剂列举如下: (1) 烃类 ?硝酸银/过氧化氢 检出物:卤代烃类。 溶液:硝酸银0.1g溶于水lml,加2-苯氧基乙醇l00ml,用丙酮稀释至200ml,再加30%过氧化氢1滴。 方法:喷后置未过滤的紫外光下照射; 结果:斑点呈暗黑色。 ?荧光素/溴 检出物:不饱和烃。 溶液:I.荧光素0.1g溶于乙醇l00ml;?.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方法:先喷(I),然后置含溴蒸气容器内,荧光素转变为四溴荧光素(曙红),荧光消失,不饱和烃斑点由于溴的加成,阻止生成曙红而保留荧光,多数不饱和烃在粉红色背景上呈黄色。 ?四氯邻苯二甲酸酐 检出物:芳香烃。 溶液:2%四氯邻苯二甲酸酐的丙酮与氯代苯(10:1)的溶液。 方法:喷后置紫外光下观察。 ?甲醛/硫酸 检出物:多环芳烃。 溶液:37%甲醛溶液0.2ml溶于浓硫酸l0ml。 (2)醇类 ?3,5一二硝基苯酰氯 检出物:醇类。 溶液:I.2%本品甲苯溶液;?.0.5%氢氧化钠溶液;?.0.002%罗丹明溶液。 方法:先喷(I),在空气中干燥过夜,用蒸气薰2min,将纸或薄层通过试液(?)30s,喷水洗,趁湿通过(?)15s,空气干燥,紫外灯下观察。 ?硝酸铈铵 检出物:醇类。 溶液:I.1%硝酸铈铵的0.2mol/L硝酸溶液;?.N,N-二甲基-对苯二胺盐酸盐1.5g溶于甲醇、水与乙酸(128ml+25ml+1.5ml)混合液中,用前将(I)与(?)等量混 o合。喷板后于105C加热5min。 ?香草醛/硫酸 检出物:高级醇、酚、甾类及精油。 溶液:香草醛1g溶于硫酸l00ml。 o 方法:喷后于120C加热至呈色最深。 ?二苯基苦基偕肼 ’ 检出物:醇类、萜烯、羰基、酯与醚类。 溶液:本品15mg溶于氯仿25ml中。 o 方法:喷后于110C加热5,l0min。 结果:紫色背景呈黄色斑点。 (3)醛酮类 ?品红/亚硫酸 检出物:醛基化合物。 溶液:I.0.01%品红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直至无色;?.0.05mol/L氯化汞溶液; ?.0.05mol/L硫酸溶液。 方法:将I、?、?以1:1:10混合,用水稀释至l00ml。 ?邻联茴香胺 检出物:醛类、酮类。 溶液:本品乙酸饱和溶液。 ?2,4-二硝基苯肼 检出物:醛基、酮基及酮糖。 溶液:I.0.4%本品的2mol/L盐酸溶液; ?.本品0.1g溶于乙醇l00ml中,加浓盐酸lml。 方法:喷溶液I或?后,立即喷铁氰化钾的2mol/L盐酸溶液。 结果:饱和酮立即呈蓝色;饱和醛反应慢,呈橄榄绿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显色。 ?绕丹宁 检出物:类胡萝卜素醛类。 溶液:I.1%,5%绕丹宁乙醇溶液;?.25%氢氧化铵或27%氢氧化钠溶液。 方法:先喷溶液I,再喷溶液?,干燥。 (4)有机酸类 ?溴甲酚绿 检出物:有机酸类。 溶液:溴甲酚绿0.1g溶于乙醇500ml和0.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 方法:浸板。 结果:蓝色背景产生黄色斑点。 ?高锰酸钾/硫酸 检出物:脂肪酸衍生物。 溶液:见通用显色剂酸性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 检出物:芳香酸。 溶液:0.3%过氧化氢溶液。 方法:喷后置紫外光(365nm)下观察。 结果:呈强蓝色荧光。 ?2,6-二氯苯酚-靛酚钠 检出物:有机酸与酮酸。 溶液:0.1%本品的乙醇溶液。 方法:喷后微温。 结果:蓝色背景呈红色。 (5)酚类 ?Emerson 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检出物:酚类、芳香胺类及挥发油。 溶液:I.4-氨基安替比林1g溶于乙醇100ml;?.铁氰化钾(?)4g溶于水50ml, 用乙醇稀释至100ml。 方法:先喷溶液I,在热空气中干燥5min,再喷溶液?,再于热空气中干燥 5min,然后将板置含有氨蒸气(25%氨溶液)的密闭容器中。 结果:斑点呈橙-淡红色。挥发油在亮黄色背景下呈红色斑点。 ?Boute 反应 检出物:酚类、氯、溴、烷基代酚。 方法:将薄层置有NO蒸气(含浓硝酸)的容器中3,10min,再用NH蒸气22 (浓氨液)处理。 ?氯醌(四氯代对苯醌) 检出物:酚类。 溶液:1%本品的甲苯溶液。 ?DDQ(二氯二氰基苯醌)试剂 检出物:酚类。 溶液:2%本品的甲苯溶液。 ?TCNE (四氰基乙烯)试剂 检出物:酚类、芳香碳氢化物、杂环类、芳香胺类。 溶液:0.5%,1%本品的甲苯溶液。 ?Gibb’s(2,6-二溴苯醌氯亚胺)试剂 检出物:酚类。 溶液:2%本品的甲醇溶液。 ?氯化铁 检出物:酚类、羟酰胺酸。 溶液:1%,5%氯化铁
本文档为【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8-01-06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