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虞风俗由来

上虞风俗由来

举报
开通vip

上虞风俗由来上虞风俗由来 上虞民性素称敦厚,“习勤俭,安耕织,勤诵读,尊师友, 廉耻为尚,气节相高”。旧俗礼仪与绍属各县大致相同。 生产习俗 耕作 解放前,农民靠天种田,农事中诸多迷信习俗。每年除夕去田头祭田公田姆(即土地神),以求来年丰收。收割新稻,新米饭先祭祖宗、祭灶神。正月十四晚上,村民手执火把、扫帚去田边烧茅草,谓“迎神驱虫”。村中第一家拔秧种田(俗称开秧门)忌“地火日”(也称土旺日),以防地火烧死。播种时忌递秧,以为递秧易发手掌风。视妇女跨越农具为不吉利。妇女遇到搁置在道路上的农具须绕道而行。遇久旱不雨,农...

上虞风俗由来
上虞风俗由来 上虞民性素称敦厚,“习勤俭,安耕织,勤诵读,尊师友, 廉耻为尚,气节相高”。旧俗礼仪与绍属各县大致相同。 生产习俗 耕作 解放前,农民靠天种田,农事中诸多迷信习俗。每年除夕去田头祭田公田姆(即土地神),以求来年丰收。收割新稻,新米饭先祭祖宗、祭灶神。正月十四晚上,村民手执火把、扫帚去田边烧茅草,谓“迎神驱虫”。村中第一家拔秧种田(俗称开秧门)忌“地火日”(也称土旺日),以防地火烧死。播种时忌递秧,以为递秧易发手掌风。视妇女跨越农具为不吉利。妇女遇到搁置在道路上的农具须绕道而行。遇久旱不雨,农民即群集向龙神求雨。遇虫灾,迎神驱虫;亦有把破扫帚倒插田中,意为“请扫帚神驱虫”。解放后,以上旧俗基本上被革除,科学种田逐渐普及。 饲养 1(养蚕 旧时蚕农于农历三月十六日祭蚕花娘娘(蚕神)。蚕下种时接“蚕花”,女主人将蚕花娘娘(蚕花纸和木刻水印的蚕花娘娘像)恭敬收藏。蚕称“蚕宝宝”,忌叫虫,蚕爬要称“行”。收蚕后要谢“蚕花”,并用米粉做成“蚕果”(蚕汤团),意为明年蚕茧照样丰收。“蚕眠”时有多种禁忌:忌在近处舂捣,忌敲击门窗,忌在蚕室内哭泣,忌陌生人及产妇进蚕室。解放后,科学养蚕方法逐渐为蚕农接受,迷信习俗已极少见。 2(养猪 旧时过年要祭“猪栏菩萨”,祈求六畜兴旺。买主买好小猪,卖主要送一把猪窝稻草,以示小猪会象在娘家一样快长快大。买回的小猪两家不能合挑,若只有一只小猪要用泥土做沉头,忌用石头,认为“泥土会化猪会大”。买小猪到家后,要祭灶神,用水筒吹,以示“日长夜大”。卖猪或杀猪时,主妇要“哟噜”“哟噜”唤几声,以示“猪去魂在”。 3(养牛 耕牛是农家宝。一般不准活宰,认为“牛耕田出力,食肉罪过”。逢社日小牛穿牛鼻。母牛生小牛后要立即耕几犁,称“破压”,意思是把生小牛拆散的骨头紧一紧,防以后耕田懒惰。农忙季节要给牛喂粥、灌米酒,增强体力。天冷时喂棉籽饼防寒。除夕吃汤团时,也要给牛吃几只,以示慰劳。买牛忌买“穿档牛”(水肚上有毛旋)和“漏底牛”(肚底下脐有毛旋),认为此种牛买回来,家人要遭水淹。 4(养鸡 旧时农家用母鸡孵小鸡,赖孵母鸡催醒采用绑脚、缚翅、鸡尾上缚红布、浸水、蒙眼让其站在晒衣杆上等土法。出小鸡后的蛋壳用线穿起挂于粪坑边,认为“坑三姑娘”是住在蛋壳里的,会保佑小鸡平安长大。 5(养猫、狗 不准宰杀活猫。死猫不准吃,认为猫肉是酸的,又认为猫捉鼠,鼠吃蛇,吃了猫肉后被蛇咬伤无法医治。猫死不能埋葬,要置于破篮挂在树上,任其腐烂或鸟食。民间流传“猫来苦,狗来富”的俗语,认为家中有狗自来主兴旺,有猫自来不吉利。死狗任意抛入江河中。 手工业 旧时县内石、木、泥水、裁缝、箍桶等工匠多为本地人,银、铜、铁、锡、弹花等工匠多是永康、天台、东阳、义乌等外地人。工匠中以铁匠地位最高,因所有工匠的工具皆为铁匠打造。石、泥、木、裁缝、篾五匠中以石匠为首,一说因为房基石为石匠所打,又一说是石匠的师傅是鲁班。篾匠和裁缝的地位最低,俗谓“邋遢泥水臭漆匠,无爹无娘做簟匠(篾匠)”。学艺须在正月请人介绍拜师,未经正式拜师学艺者同行不予承认,主家不请,称“逃生师傅”。拜师须择吉日去师傅家办拜师酒,先祭本行祖师(铁匠崇奉太上老君,石、木、泥水崇奉鲁班,裁缝崇奉轩辕),后拜师傅。学徒期限一般三年,这期间师傅只供饭食,不付工钱。除春节岁假外平时不准回家,不准吸烟喝酒,做工时间不准与人闲聊。吃饭时要给师傅盛饭,而且必须“师傅先吃饭,徒弟先放筷”。满师后办满师酒,师傅赠半副工具,称“半作”,要另找师傅过堂,俗称“3年徒弟,四年半作”,半作拿一半工资。解放后,拜师学艺中的封建迷信色彩逐渐消除,新型师徒关系逐步确立。 商业 旧时店堂中多供奉财神(赵公元帅),合伙经营则供关公读春秋像,以示“情契义深”。并于店堂中设置显示商店特色的青龙牌招徕顾客。端午、中秋、除夕是商店收帐日期,腊月二十五日封帐(对外不赊欠)。出售商品讲究包装,各业包装样式不同,杂货店为三角包,南货店为斧头包,中药店为四方包,布店为长方包。进商店学徒称“学生意”,须有人作保,写好“关书”(保证书),学徒期间不准回家,“生死由天,与店无涉”。三年学徒期间,白天以打杂或帮老板娘做家务为主。商号一般于正月初五办酒祭祀财神,以是否通知入席暗示留去。亦有些店家除夕夜分岁时特备一碗千张包子菜肴,如老板主动把千张包子分给某个伙计,即是叫他“卷铺盖回家。” 生活习俗 主食 以食稻米为主,大小麦、玉米(俗称六谷)、番薯等杂粮为辅,崇尚节俭,有“吃3年烂饭起幢屋”的俗语。平时一日三餐,农村农忙时增加一、二餐点心。遇灾年水稻歉收则吃麦粞饭、瓜菜饭,甚至挖采野生植物蕨根、马兰头等充饥。农村多食涨性好、出饭率高的早米,晚米用作舂年糕。糯米多用来做酒和制点心。吃饭时忌用筷子敲碗,忌用脚踩饭粒,忌吃镬心饭,镬心饭留待下餐煮饭时做“饭娘”,提高出饭率,招待客人或做重活时才烧煮不掺冷饭的纯米饭(又叫光棍米饭)。70年代以来,县内粮食连年丰收,群众用粮水平不断提高。 菜肴 菜肴有江南水乡风味。东南山区有猎捕野味传统,虞中、北平原多食鱼鲜。城乡 皆有自制霉豆腐、腌菜、干菜、咸菜的习惯。下管山区又多自制霉笋、笋干;崧厦地区多自制咸带鱼、咸鲞、涂铁等咸鱼货。黄豆为一般农户所必备,夏季用黄豆掺和面粉制成酱饼待发酵后置入缸盆中晒酱,平时自制豆制食品,崧厦霉千张,谢塘豆腐干皆为闻名的豆制品。凡遇迎亲、祝寿、造屋、“小儿满月”等喜事办筵席,酒席一般“四果十菜”或“八碟子”,丰盛达24碗,俗称“十二会签”、“二十四会签”。县内城乡有饮酒习惯,酒席喝老酒,平时农村多喝用糯米自酿 的米酒,俗称白酒。 用大小麦、高梁酿制的白酒称烧酒。现在大多喝老酒或啤酒。 饮茶 城乡皆有饮茶习惯,以绿茶为主。客至以泡茶递烟为客气,热情好客,乡下好于城镇,有“走到乡下杀鸡杀鸭,走到城里肩胛一搭”的俗语。泡茶不洒满杯,称“茶洒八分,酒洒十分”。一碗茶一般喝三汁,称“头汁苦,二汁补,三汁诫罪过”。新年待客分别泡糖茶与绿茶,农村夏季泡金银花茶,以解暑热。各大集镇设有茶店,是品茶及传递信息、从事社交、洽谈生意的场所。 服装 清末民初,农村一般群众多用自治土布手工缝制服装,城镇开始出现“洋布”(机织布)。天热时服饰为大襟短衫,上层人士多穿中式长衫,外套背心或马褂,素有“潮烟煤头纸,长衫马褂子,头戴红顶子”的俗语。妇女穿大襟衫,有的外套背心,下系围裙。所用衣料贫富相差悬殊,富者多穿绢纱绸缎。20年代以后,城镇青年女子曾流行穿旗袍。30年代起,城镇青壮男子中流行中山装、学生装。男女服色以蓝、黑、藏青、驼灰为主,儿童穿着大红大绿,较为鲜艳。解放后,男女均流行穿列宁装、中山装、工人装、青年装。70年代末以来,中外各式时装传入县内,服装开始向多色调、多式样方向发展,棉布已为化纤、毛料取代。 鞋帽 名国时期,上层人士戴铜盆帽,城镇市民戴秋帽(即瓜皮帽),一般大人帽黑顶子,小孩帽红顶子。青年妇女一般不戴帽,老年妇女冬天戴黑绒包帽。男女以穿布鞋为主,逢雨多穿一种用牛皮制作的钉靴,或穿竹箬壳编制的雨鞋,山区亦有人用毛竹对劈缚在脚上充雨靴。夏天穿木拖板及蒲鞋。农民劳动时穿草鞋,农家多备有打草鞋用的“草鞋耙”,冬闲时编织备用。农村除冬天穿布袜外,一般均赤足穿鞋,山区农民及水上作业人员,常穿用头发编织的发袜。70年代以来,布、胶、皮鞋流行,草鞋、布袜已不再见。 修饰 辛亥革命后,男人剪辫,青壮年改理平顶、冲顶,后又通行三七分西发;农村老人多剃光头,或前脑剃光,后脑留长发;婴儿满月多剃“瓦爿头”,后脑勺留小撮头发,俗称“鸭尾巴”。未婚女子以长发垂辫为秀美,婚后改梳发髻。平时不理发修容,出嫁时绞脸,谓之“开面”。旧时女子兴戴手镯、戒指、项圈与耳环,立夏日为幼女穿耳孔。旧时小孩出生,经排八字有“关节”者,佩戴项圈或长命锁,意为“不让离去”。亦有给有“关节”的男小孩,在左耳孔戴一只耳环,永不摘掉。解放后,男女修饰以方便劳动和生活为原则。80年代以来,曾一度被冷落的首饰复又流行,发式、首饰均向多样化、高档化发展。 居住 农村大都聚族而居,村落朝阳背阴,住房有泥木结构、砖木结构、石木结构等。大多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坐北朝南谓之“朝南享福”,但忌朝正南,以为正南与南极星相冲克,要绝后,只有庵堂、庙宇、祠堂才朝正南。平房、楼房多为三间一体或三间两居头,楼房前后有窗称“双开口”,只前面有的称“畚斗楼”。有的堂屋无楼板,以备红白两事。豪富人家深宅大院,有台门天井。沿海沙地多为草房,通常二间一披,俗称“稻桶屋”。旧时造屋颇多禁忌,先请风水先生定向,择日动工。新屋右侧不能高出或突出于邻居的老屋,称为“左青龙,右白虎”,否则左边人家要丧丁破败。上梁时要披红避邪。上梁后梁上挂一只麻袋,内放一只活雄鸡及秤、斗谷麦等避邪物和祭品,梁上贴横联,上书“紫微高照”等。抛上梁馒头,第一双馒头由户主长辈用被单布接住。晚上办上梁酒庆贺。以为“青龙怕灸,白虎怕臭”,故灶间建在右边。80年代以来,建房以砖混(混凝土)结构为主,且多为二层晒台楼屋,讲究宽敞明亮,美观实用,造屋时求吉利的习俗基本沿用不变。 礼仪习俗 婚嫁 旧式婚礼的繁文缛节、铺张排场名目繁多,主要有定亲、纳聘、成亲、回门4道程序,贫富之家因经济条件不同,其繁简排场有所不同。定亲,由媒人说媒,定亲称“吃茶”。男方通过媒人问女方生辰年庚,称“请庚”。请算命瞎子排八字,称“合肖”,以是否相冲相克决定联姻。纳聘,又称订婚过礼。双方联姻后说定彩礼(俗称财礼),男方择吉日分头盘、贰盘送往女家。头盘送去部分彩礼并附龙凤大贴,后者是双方订亲不得反悔的唯一凭据。贰盘也称“催节”,男方正式选定结婚喜日,把全部彩礼送往女方,女方便筹办嫁妆,作好嫁女准备。俗话说“只有挑日子讨媳妇,不能拣日子嫁囡”。嫁妆有“一箱一柜”、“二箱二柜”、“四箱四柜”等,但均须带有一只马桶,俗称“子孙桶”。桶内放彩蛋、生花生果、胖米花和红纸包,到男家后须由新郎弟弟提进新房,由第一个在马桶里撒尿的小男孩拿取彩蛋和红纸包。成亲,按择定吉日,男家备大红花轿(寡妇再醮和纳妾不得用花轿)、吹敲(民间吹打乐队)在晚上去女家迎娶。新娘在临嫁前一天“开容”,上轿之日,先拜祖先,聆听父母教诲。新娘装扮有三种,一曰“死打扮”,来自民间桃花女的故事,向村内福寿双全的老太借寿衣裤穿着,南宋以后兴凤冠霞披的“彩打扮”,民国年间又行戴花披纱的“文明打扮”,后者多见于城镇。新娘由兄或弟抱上轿,轿子抬走后,其母亲要在上轿的地方坐着大哭一场,说“哭哭发发,大哭大发”。轿到男家后按选定良辰举行成亲仪式(拜堂),拜堂后由男方家人在地上递铺麻袋(意为“传宗接代”),新郎用红绸牵拉新娘踏袋而过,由福寿双全的长辈手捧花烛送入洞房,用甘蔗挑去新娘的“盖头红”。进房后,新郎新娘要抢位坐床,谓谁占位大,日后家事由谁做主。东乡无抢位之习,由老嫚按二人肩膀,同时坐下,以取白头偕老之意。接着吃细汤团,称“子孙汤团”。晚上闹新房,俗称“吵房”,直闹到深更半夜,须公婆、媒人出来赔话方罢。回 门,婚后三日称“三朝”,新郎陪新娘回娘家,称“回门”,当日原轿去原轿回,不能过夜,如不“回门”,新娘则要过三年才能回娘家。 解放后,《婚姻法》对婚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用法律形式作了明确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对违法行为依法给予禁止和制裁。大力提倡婚姻自主、简朴节约办婚事,支持男方到女家落户。城乡中自由恋爱、婚事简办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旅行结婚、集体婚礼逐渐增多。但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索取高额聘礼,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现象仍很严重,有待进一步改革。 生育 解放前,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称妇女做产为“舍命”(意即性命交关),出生婴儿要过“惊口关”(破伤风)。为祈求平安,妇女做产禁忌甚多。产房必须设楼下,称“暗房”,未满月前长辈不得进入,房中忌放刀斧等利器。临产前娘家须送婴儿衣服及礼品。名曰“催生”。婴儿满月要剃头,俗称“剃胎发”,并办剃头酒。剃头后抱婴儿过一座桥,谓之“走了桥将来胆子大”。小孩一般有乳名与书名,乳名多取“阿狗”、“阿猫”、“阿牛”等动物名,以祈易养,亦有以降生时的重量为名,如“七斤”、“九斤”等。书名多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缺者补,称“五行纳音”,并按族辈排行,搭配取名。女孩取名则比较随便,一般不按族辈排行。小孩周岁称“闹周”,须做“得周果”(米粉豆沙馅的扁团子)分给亲朋邻里。 庆寿 小孩过生日吃鸡蛋,成人庆寿称“做寿”,为避“四”与“死”谐音,俗谓“三十要做、四十要错”。旧社会称三十六岁为“本寿”,活过本寿不算短命,三十岁以下不做寿。一般以50岁为大寿,但“做九不做十”,50寿辰要在49岁做。寿礼有寿轴、寿对、寿桃、寿面、蹄胖等,寿面数量随年龄增加,增一寿增一斤(如50岁送6斤,60岁送7斤)。父母亲66岁,出嫁女儿把肉切成66块,烧熟送父母吃。庆寿规模因经济条件而异。富裕之家设寿堂,悬挂寿轴、寿对,张灯结彩。平常之家庆寿以亲朋团聚表示祝贺即罢。 解放后,庆寿仪式已普遍从简,进入80年代,西式标花蛋糕成为时髦的寿礼。 丧葬 丧葬俗成白事,又叫“吃大豆腐”。通行棺葬,佛教用缸葬。墓多为砖砌,松厦地区多为石椁。生前预做的棺材、墓穴称“寿材”、“寿椁”。临时赶做的则称“忙材”、“忙坟”。贫苦人家无椁而葬称“土压”。亦有用稻草包裹任其风化腐烂的“草包棺材”。死后暂不落土,砌椁置放称“殡坟”。丧事礼仪多迷信色彩。临死弥留之际,家属守候在旁称“送终”。死后派人给亲属通报死讯谓之“报丧”。报丧者 须倒挟雨伞,并在伞头悬挂灯笼,至死者亲友家要将雨伞倒置大门前,不得带入。以汤团、鸡蛋款待报丧者,鸡蛋个数务必成单。报丧人走后,立即摔破瓷碗,以避“晦气”。如亲友在外地,丧家写焦口信(信口烧焦)报丧。给死者换好衣裤,移尸至堂前门板上,谓之“起床”。头南脚北,脚后点脚头灯,外挂白布,立起孝堂,请僧道做“法事”。由女儿、媳妇轮番守灵,奔丧者到来,守灵者要嚎哭,以“告慰亡灵”。凡客死在外,遗体不得入屋,要在门前搭棚办丧事。入殓前,孝子需去河、进中“买水”替死者净身。死者穿衣时,必由孝子捧头,为忌“丧 事成双”,入殓衣衫务必成单。棺底垫草灰、石灰包、在死者口中塞入三枚铜钱,称“开口钱”,挂“招魂袋”,袋中置少量五谷或铜钱,谓让死者入阴府后“有吃有用”。死于五丧(吊、溺、口跌、烧、做产),有钱之家要翻九楼以“超度冤魂”,用四十九张桌子堆叠九层,翻楼者头包红布,面涂油彩,下着绛裤,翻腾而上,甚为惊险。操此业者大都为嵊县人。出殡俗称“出丧”,一般在早晨。出丧时,幡幢引路,鸣锣烧纸,由长子或长孙捧灵位(又称牌位、木主),过桥要倒退引路,逢十字路口要烧黄纸,谓之“撒买路钱”。孝子、孝孙要披麻,头上戴“三梁冠”(白帽上扎草绳结)、腰系草绳,脚穿草鞋,手持哭丧棒。女儿、媳妇头戴 ”字头。入椁时要请风水先生定向点穴,认为“点”“孝斗”,穿白衣裙,梳“8 着了“发子发孙”、“财源茂盛”。棺材进穴时要放得不偏不倚,意为对子孙“不偏袒”。送丧回转要跨越门前燃烧的烟堆,人人洗脸、梳头、吃糖茶以示“脱晦”。转丧饭必有大豆腐、长生果(罗汉豆或花生)。死者寿长,全村都有讨“长寿饭”,以讨“长寿”的彩头。对来送丧的亲友,送一块白布,称“顺油溜”。死后第七日起每七日一祭,至七七止(共49日),谓之“做七”。此后尚有“百日祭”、“周年祭”等。 解放后,丧葬旧俗多有改革,以追悼会代替吊孝,遗像代替牌位,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以送花圈表示哀悼,播放哀乐代替吹打乐队。部分乡村已组织起红白喜事理事会和建立了公墓。但丧葬旧俗仍较普遍。 岁时习俗 春节 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正式节期为农历正月初一,但在头年十二月(腊月)中下旬即开始购置年货、洗扫掸尘、舂年糕。腊月二十三称“小年夜”,做糯米汤团祭送灶神,意为封住灶神嘴巴,不使其上天说坏话。腊月三十称“除夕”,贴年画、春联。除夕夜,祭祖先,吃丰盛的团圆饭,称“分岁”,桌上必备一碗“元宝鱼”,意为“年年有余”;一碗鲞冻肉,意为“有想头”,均只摆不吃。桌上还有年糕、粽子,意为“年年高中”。家中若有人外出,要为其摆放一副碗筷,以示“阖家分岁”。小辈向长辈敬酒,大人向儿童分压岁钱。农户把农具横倒,意为“让其休息”,晚上12时接灶神。正月初一开门放爆竹,称“开门炮”。人人穿新衣,俗语“三十夜的吃,年初一的穿”。初一早餐多吃莲子桂圆茶、年糕、粽子、汤团、藕茶等点心。族中男丁去祠堂祭祖,然后小辈拜见长辈,亲邻彼此互拜。除夕夜至年初一要说吉利话,俗称“过年话”,忌哭泣、打骂、争吵,年初一忌借钱、讨债、扫地。正月初二开始出门向亲友拜年,俗称“拜岁”,有“小时外婆家,大时丈人家,老来姐妹家”的俗语。拜岁可持续到正月底,称“拜大麦岁”。正月里,大的村镇邀请戏班演戏,庆贺新春,祈祷丰年。 解放后,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多数习俗被保留,但迷信色彩已大为减少。文化部门在春节期间多安排文娱体育活动,党政军机关召开茶话会、拥军爱民座谈会、团拜会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定假期3天。 元宵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据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记载:“元宵街市接竹棚悬灯,各社庙赛神以鼓乐剧戏为供„„里中少年于月下较武止,聚观如市,贵游好市者放烟火争胜,自嘉靖倭奴犯境,遂不复再”。但各地仍有演“灯头戏”习惯,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演戏5天5夜。 清明 清明是踏青、扫墓的日子。家家做艾青麦果(米粉掺青艾作的蒸饼),俗称“亮眼麦果”。娘家要给出嫁不满一年的姑娘送艾青饺子,称为“望青”。清明天亮,牧童将牛赶到田里,任其吃草子,任何人不得干涉,称为“放青”,俗谓“吃了清明露水草,就要开始耕田了”。 立夏 是日称人,意为称了体重不会疰夏。立夏吃笋,称“健脚笋”,俗谓:是日吃了健脚笋,一年干活脚不酸软。忌坐门槛,说坐了门槛要疰夏。是日小姑娘穿耳洞。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吃粽子。门窗、床铺遍插菖莆作剑、艾条为旗以“避邪”。室内洒雄黄酒,乡里有做黄荆烟堆熏室内的习惯。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酒、黄鱼、蛋黄)。小孩额上用雄黄酒写“王”字,吃炒豆。姑娘精心缝制香袋,佩带胸前,以驱“五毒”(蛇、蝎、蟾蜍、壁虎、蜈蚣)。东乡,端午日要吃方糕(大糕),并馈赠亲友。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鬼节。民间有做“兰盆”习俗,请道士做道场,超度无主鬼魂。也有请绍兴“大班”演目莲戏。傍晚时,人装扮成鬼王,判官奔跑于荒野坟地,召唤鬼魂,天亮前送走。解放后,此迷信习俗已废。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是团圆节。亲朋之间互赠月饼,未过门女婿尤重此礼,要给女方送月饼、秋牯鸭(即雄鸭)。晚上吃月饼、水果赏月。此俗至今不变。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登高节日,是日亲友相约登高。吃米粉做的重阳糕,谓之“重阳登高步步高”。 冬至 冬至以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而受到农家重视。冬至以后,春花作物不能再下种,有“冬至种日麦,夏至一日啄”的俗语。旧时有做冬至习俗,先祭祖,后全家饮宴。是日,外出者要赶回家中团聚,俗称过“小年”。 其他习俗 庙会 庙会即迎神赛会,也称“迎礼拜”、“花迎”。据旧县志记载,县内迎神赛会的由来是“相传明时倭寇入犯,各村团练乡勇演习队伍保障,一方有警,则交相接应。后太平无事,遂以戈予为旗帜,借神道以驱疫。明清以来,日趋繁华兴盛”。 其规模有大小之分,有以都为范围的小型迎神赛会,也有地区性及全县性的大型迎神赛会,以迎当地神像和东岳帝为主。春耕前二三月间举行的称“花迎”(意为百花迎春),又叫“春迎”;在早稻收割前举行的称“夏迎”;遇灾害、瘟疫时祈神消灾去难而举行的称“草迎”。其中花迎规模最大,热闹隆重,会期短者四五天,长者十天半月,有“花迎迎过年,可惜要种田”这俗语 。县内较有名的庙会有二月十二日(农历,下同)丰惠城隍庙会,三月二十八丰惠东岳庙会以及章镇的二月半、曹娥的三月廿八、百官的老十六(五月十六日)。还有只有会市不举行迎会的五月廿二日曹娥娘娘庙会,余姚、上虞同迎的五车堰玄坛庙会,东关的五猖庙会等。另有不定期举办的,如永徐乡东岳庙会。 香会 旧时逢某神佛生日,如二月十九日(农历,下同)观音菩萨生日、五月二十二日曹娥娘娘忌日等,信徒们结伴去曹娥殿或观音堂通宵念佛,称“宿山”。还有烧八字香习俗,逢八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去城隍庙进香,以求神灵护佑。平时亦有为超度亡灵邀人念佛,念佛者均为老年妇女,由“念佛头”组织,七八人围坐一桌,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心经》,念99遍算是一堂。一般信佛的老年妇女多吃素,有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素,三月二十九朱天素、六月十二雷公素等,亦有吃长素者,如今此俗在城乡仍时有所见。 堕民 堕民 关于浙江堕民的起源,历来有争议。一说宋将焦光瓒率部降金,宋人引以为耻,乃贬其部卒之籍,称“堕民”,明长称“丐户”。又一说元亡之后,原来管制汉人的蒙族人集中安置,与一般民户有别,称堕民。浙江境内,堕民集中分布在绍属一带,民国17年(1928),上虞堕民3393人,解放初,据全县5个区统计,有664户,2574人,以集中聚居为主,如郎桥、彭家堰、西方、五婆岭、应家山头、羊角沥、徐项、何家汊等地。 解放前,县内堕民倍受歧视,不能与平民同席而坐,不准读书应考,不能与平民通婚。男的称“大贫”(堕民转音),从事乐户(吹鼓手)、抬花轿、剃头、鸡毛换糖。女的称“老嫚”。逢年过节或红白两事,堕民在划定范围内为住户服务,以赚取工钱或“好看钱”。堕民对户主称呼为“老大爷、老相公、老娘娘、小相公、大小姐„„”,“老嫚”出门服务手挽篾篮。堕民只能在其内部通婚,姑娘出嫁不坐花轿,婚丧酒宴均很简单。堕民在正月初十至十五过年,从初一开始,向其服务的主户拜岁,主人家以年糕、粽子相送。清雍正元年(1723),曾诏示“按山西乐户削除其籍,俾饬改其业”。民国时期,也曾通令“与民同列”,但均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堕民地位。直至解放后才彻底消除了对堕民的歧视,“堕民”称谓亦随之消失。
本文档为【上虞风俗由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0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5-23
浏览量: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