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的思考

关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的思考

举报
开通vip

关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的思考关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的思考① 朱灏 摘要: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从经济循环角度提出产业层次结构模式,勾画了 一个整体性经济-教育流程分析框架,论述了知识技术密集产业的就业能力、产业扩充的基 本变化趋势、发展高级产业和占据产业高端的主要优势表现、以及用自然资源和劳力推动经 济发展的局限性。分析认为: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过度扁平,这种扁平的经济使得就业空间 受到挤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智力浪费,进而压制了农民的收入。最后,提出了一套方案 要点用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 关键词:层次结构经济循环产业经济...

关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的思考
关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的思考① 朱灏 摘要:本文采用系统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的思想方法,从经济循环角度提出产业层次结构模式,勾画了 一个整体性经济-教育流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框架,论述了知识技术密集产业的就业能力、产业扩充的基 本变化趋势、发展高级产业和占据产业高端的主要优势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以及用自然资源和劳力推动经 济发展的局限性。分析认为: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过度扁平,这种扁平的经济使得就业空间 受到挤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智力浪费,进而压制了农民的收入。最后,提出了一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要点用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 关键词:层次结构经济循环产业经济就业高级产业 Pondering over Raising industries Level.Extend the Employment Space ZHU Hao(central-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Abstract. This treatise presents first a pattern of the industries with arrangement structure based on eonomical circulating and drafts a frame-sketch on economy-education overall analysis, by using system engineering idea and methods. It is discussed such as the employment capacity of knowledge-tech industries, the elementary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ies expanded, essential advantages of high-grade industries or high-part industries, and the space limitation of the economy driven by nature resource or primary labor. It is discovered that our country’s economy arrangement structure is now too low-level and flat. Such economy causes the employment crowded, employment difficulty for the students and the intelligence squandered as a result, and peasant’s income being furthermore restricted. A preliminary scheme is put forward as over to raise industries level and extend employment space. key words: arrangement structure economical circulation industries economy employment high-grade industries 比较中、美两国,可以惊奇地发现:受过高等教育者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5%的中国, 人才有富余,已经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而且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而受过高等教育者占总 人口的比重高达65%的美国,却人才不足,每年需要从全球引进20多万名高级人才,并且 引进人才的数量还在逐年递增。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具有培育人才的资源优势;但是资源优 势从来就不会天然地转化经济优势,对资源的加工和使用才是经济的主体。因此,人们看到:资源的使用比资源的拥有更能增加财富,人力资源使用国比供给国更发达、更富裕、更强大。从这个角度看,能否容纳大学生就不是一个少数人的就业问题,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探求提升我国 经济质量的途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人尽其才的就业局面。 本文试图从产业与就业相互关联的事实出发,探讨提升产业层次对扩大就业的动力作用,特别关注开拓哪块经济空间?用什么来开拓经济空间?应该寻求何种就业?等。本文的 分析结论是:用战略技术带动科技全面创新,不断扩大新型产业的比重,不仅能拓展产业新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IJ030335) 领域,又能提升产业水平,并由此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国家竞争力。 一、有关就业、产业、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事实 (一)就业状况取决于产业的规模和质量 在可以查阅的资料中,很少能找到经济与就业之间动力关系方面的研究。但是,这种关系确实是存在的,如下是反映知识、技术、产业经济、人才之间关系的一个逻辑示意图表:图表1 知识、技术、产业、人才之间的基本关系图 这个图表列示了知识、技术与产业之间,经济与环境之间、以及不同方面人才需求特征等基本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开拓战略领域,如发展前沿科学、开发战略技术、原始技术创新等,更需要思维型人才和探索型人才,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基础,更需要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导向。竞争性产业需要的是装备维护、操作使用等普通技术人员。由此可知,产业层次不同,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就不一样。高层次产业需要高级人才,低层次产业需要普通人力。 根据上述的关系,作者以为:就业与产业相关联,就业结构合理与否取决于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理想的就业状态既要保持低失业率、同时要做到就业低消费。低失业率由产业规模决定,就业低消费则由产业质量提升的适度超前来实现,实现理想就业状态不仅要求有足够大的经济规模,而且要求与人力层次分布相一致的产业经济层次结构。反过来讲,理想的经济结构不只是充分利用资源,而且要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并拉动关键经济要素的形成和提升。 (二)产业领域及层次结构 众多的产业组成经济活动的空间,产业越多经济活动的范围就越大。在同一产业中,产品和服务又有质量上的差异,从而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构成产业的高度。占据经济空间中的高端产业领域和产业高端者,可以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占领高端产业的美国,利润高达GDP的19%;又如,同一规格的机床,德国产品的销售价比国产的高4倍以上,德国占领了这个产业的高端。 根据文献[1]中的数据和中国海关出口数据整理得下列国家优势产业分布对比表: 表2 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中国等国按出口份额确定的前50大产业分布对比表 表中8大类产业分别是:①粮食、瓜果等初级农产品业,②矿物等自然资源型产品业,③食品和日用品等家庭个人用品业,④竞争性产业,⑤钢铁、石化等基础性产业,⑥汽车、造船、电子用品等大型产业,⑦设备、光学等专业产业,⑧武器弹药、航空航天、飞机制造、信息技术等高端产业。总比重是指50大产业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其它数据是50大产业内分类百分比。 总体上看,从①→⑧,对应的产业从低级走向高级,相应的技术附加价值渐进提高的。产业层次差异也同样导致经济效益的不同。例如,意大利的优势领域尽管集中在家庭和个人用品等传统产业,但却占领了这些产业高端部分,并且主导着这些产业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产业做得深做得高,使得8千万人口的意大利创造出与我国相当的GDP。我国尽管出口了各类型的产品,但是主要是出口相应产业的低端产品部分,例如,计算机箱体、电源、打印机等都被列入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意两国经济层次结构上的差异,使得两国的经济效率存在显著差距。 (三)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具有巨大的就业容量 我国的官员和学者普遍认为:发展低技术产业有利于安排就业。因此,一有就业压力,就建议发展餐饮、理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人以为发展高技术产业将会产生机器替代人的现象,不利于扩大就业,却不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能容纳就业,如下根据美国典型企业所作的就业统计数据就是一个例证。 资料来源:根据福布斯2003年美国私人企业500强数据计算得到。 表3中数据显示:(1)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就业贡献率(占27.02%)最大的产业之一是就业指数(211.5)也是最高的。(2)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是资源消耗少,人类获得多的产业,提供的是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知识技术密集产业人均产出值为14.24万美元,人均 ②中国栏是根据2003海关出口类章数据计算的 年薪约10万美元,是人均产出值最低人均收入最高的产业。这类工作岗位就业质量高、自然资源消耗少。只有这样的就业岗位才是资源贫瘠的我国应该大量提供、并且有绝对优势条件持续提供的。 (四)经济空间是不断扩展的。 人类最初依赖采集和狩猎维持生存,以后逐渐发展出畜牧业、养殖业、农业、商业、手工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工业、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金融业、电业等,现在甚至教育、科技、设计服务等都成为重要的产业了。历史的事实是:经济活动的范围是不断扩充的,并且后续产业总是比传统产业有更大的扩展空间。农业文明取代了游牧文明,工业文明又把农业文明取代,现在服务业占全球GDP的64%,新的文明又要出现了。美国服务业联盟统计显示[7]:美国服务业占GDP的80%,美国有80%的人就职于服务行业。过去的20年中,美国服务行业增加了4000多万从业人员,2004年服务出口额达到7370亿美元。欧洲服务业论坛政策委员会的统计也显示:2003年,服务业约占欧洲经济的70%,占欧洲出口的25%。服务业在全球都是经济增长性最强的部门。 二、发展高端产业和占据产业高端的优势表现 以产业新层次高为特征的经济具有技术领先、高收益、辐射力强、增长潜力大等显著优势,典型的有美国经济[2]。以美国为例,这种经济的优势表现如下: 1、造就产业帝国,取得高盈利水平。2000年500强中的美国有186家、欧洲155家、日本105家,美国的巨型企业数量最多,占全球的37.2%,但是其资产所占的比重仅为30%。全球500强企业创造了140650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美国企业占全球的39.2%;全球500强企业创造利润总额为6777亿美元,其中美国企业占全球的49.53%。美国用少量的资产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美国比其它国家有更高的效益水平。根据1994~2000年间《财富》500强的有关数据[3][4]统计计算结果是:美、德、日的平均营业收益率指标,美国为6.11%、德国2.63%、日本0.46%、500强平均1.45%;相同资产创造的销售额,美国是欧洲的3.3倍,是日本的1.5倍;相同资产创造的利润,美国是欧洲的3倍,是日本的10倍,由此可见美国的企业质量好,盈利水平高。 2、占居高端产业,主导经济增长方向。在战略产业领域,美国具有垄断地位,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贡献为33%。美国控制了全球微处理机市场的90%,个人计算机市场的70%,软件的75%。在高增长产业领域,美国所占的份额也很高。例如1994~2000年间最快的5个行业:娱乐(171.31%)、证券经济(163.30%)、网络通讯(162.20%)、多元化金融(147.31%)和制药业(96.88%),美国所占的份额就分别高达50%、80%、66.7%、100%、100%。另外,在旅游、运输、教育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商务服务、设备安装维修、娱乐业等低耗高效的产业领域,美国都居全球领先地位[5]。 3、广纳优秀人才、储备未来发展的潜能。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美国的人力资源得到不断提升。例如,在全球诺贝尔获奖者中,美国所占的比重在持续提高:1901~1936年,美国占(13人/126人)10.3%,1943~1997年占(170人/320人)53%,1998~2000年占(16人/25人)64%,其中2000年美国占(8人/11人)72.7%。美国人口总数占全球人口总数不到5%,而近年来获诺贝尔奖者却占60%以上。大量高级人才储备不仅使美国有明天的希望,也使美国有灿烂的今天。从1990年到2002年,美国在全球GDP中的比重从24.2% 上升到29.6%,南北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美国的优势还在增强。 三、自然资源和劳力推动经济发展的空间有限 打开国门后,我国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体力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如鞋袜帽、服装、塑料玩具等,以后是冰箱家电、电动工具等,现在进入高科技领域了,电脑、电子、电器等成为主流。但是,不管进入什么产业领域,我国占领的都是产业的低端,主要从事组装等低技术作业部分。总体上看,这是一个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产业结构矮化的经济发展过程。这种经济的显著特点是[5]:(1)出口委托加工业、基础产业、贴牌生产加工等是产业主体;(2)产业的基本特征是资本密集和体力就业密集;(3)关键技术、设备、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产业技术水平比较低的;(4)政府在经济规划、资金配置等方面力度大;(5)优势产业高度集中,产业发展不平衡。这种经济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经济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不足,对新技术的反应迟钝,对创新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不高,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来推动经济发发展。 (一)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已经走到尽头了 我国现在资源消耗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07倍,资源产出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2.7%,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例如,每公斤油当量能耗所生产的GDP,我国为0.7美元,美国为3.4美元,德国为7美元,日本为10.5美元。同时,在资源开采方面,我国对共生矿、伴生矿资源利用率低于20%,总回收率低于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5~30%。从资源开采到资源使用,我国走的是一条资源高浪费、资源高消费的经济发展道路。可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森林面积、人均矿产资源等分别只有全球人均水平的1/3、1/5、1/2,我国的资源水平是很低的。钨、稀土、锑和锡等我国传统优势矿产资源,也因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1/3~1/2,现有产量的保障程度不足10年。我国的资源条件根本无法维持这种经济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推动经济成长已经看到尽头了。 (二)依靠人口资源发展经济既富不了民、也强不了国 近年来我国旅游鞋出口持续上升,2003年出口达60亿双,平均到岸价格每双2.5美元,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为每双120美元,每双鞋加工收入不足在美国销售收入的1/50。即使我国完全占领这类产业并且原材料不计成本,在全球经济中也仅能分得1/50的财富,这点财富规模又怎么能使全球1/5的人口致富?因此,依靠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压低国民的收入水平等措施来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既富不了民、也强不了国,同样是一条死胡同。 (三)贬低人才的经济循环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有逻辑上的规律性,这种经济的主导循环流程是低技术产业→规模扩张→高竞争→低价位→高积累→高智力浪费→高消耗→低效益→低工资→低技术。这种循环不断贬低人力资源的相对价值,技术人才薪资低,企业等经济体当然不会珍惜使用,从而导致人才的高消费、人才资源的浪费和人才新增需求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据国家科委调查: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发挥全部能力的仅占14.6%,30%的人才没有发挥他们的“智力”作用。在大中型企业中,科技人员能较好发挥作用的只有47.7%[6]。 按照经济本身的规律,我国教育水平也将要相应低级化。科教兴国战略却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2000年毕业生人数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20万人,2004年280万,2005年将达到338万人,年均增幅38.7%。可是,低技术产业对高层次人才并无 温馨推荐 您可前往百度文库小程序 享受更优阅读体验 不去了 立即体验 真实需求,“大学生就业难”,人才浪费已成定局,并且还会继续扩大。 (四)产业低级化导致教育投资浪费和人才流失 在人才资源供过于求的市场的态势下,人才的出路有三:流出、被国外在华企业聘用和挤压弱势者就业岗位。根据统计:我国平均寿命为71.8岁,大学毕业时年龄为22.6岁。据此测算:大学毕业前的总消耗约占人生总收入的22.6/75,折算成现值约为13.5万元。换言之,每流出一名大学毕业生,我国就要虚耗13.5万元的投资。在我国,只要投资4.5万元,就能产生一个就业岗位,而人才外流却用20多年的累积投资③拱手送人,是巨大的浪费。 外国在华投资的主体是制造型企业,科技活动大多是生产线维护和充分利用等技术低端,由于薪资相对较高,到这些企业就业的往往是高素质人才,他们也没有人尽其才,总体上还是被浪费了。国内的高层次就业岗位不足、竞争激烈,人才被层层下压,最终形成挤压弱势群体就业岗位的格局,10年来农民工薪资不涨就说明了这一点。 学历对收入的影响在缩小,教育投资却在不断攀升。教育投资首先不是为了取得高收入,而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于是,本科毕业没有就业就读硕士,硕士毕业没有好工作就继续读博士、博士后。提高学历水平固然可以提高国民的知识素质,但是,经济配置是具有结构性的,个别要素的高级化并不会显著改善这种配置。没有产业水平的支撑,培养高学历人才其实是对投资的浪费。聘用高学历人才对企业人力成本影响太小了,于是,招聘门卫也要本科毕业,人才高消费出现了。人才高消费其实就是人才的浪费,而且是一种恶劣的人才浪费方式,形成轻视人才、轻视科学技术、轻视学习的恶劣文化氛围。总之,在目前的产业格局下,人才被系统地浪费了。 四、开拓经济空间提高就业水平的方案要点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从2003年到203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一直保持在8亿以上,其中2016年达到高峰,人数将近9亿。因此,在可以预计的未来,我国有巨大的就业压力。通过就业浪费固然可以暂时疏解就业压力,但是,这种做法不符合经济原则、降低了效率、是不能持续的。通过拓展产业空间,才能真正支撑就业空间的扩大,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以下就国家层面提高产业水平扩大就业空间提出方案设计要点。 (一)四点背景认识 1、我国教育事业的超前是相对于落后低矮的产业而言的,其实我国的国民受教育水平仍然是很低的,高校的毛入学率仅为15%。因此,改变教育与产业不相适应的出路,不是放慢教育的发展,而是开拓产业新领域和提升产业水平。 2、战略技术的发展可以衍生出大量的新技术、新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提升。例如,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就衍生出复合材料、环保设备、信息服务等众多产业,并使机械、电子等得到技术提升[7]。 3、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普通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有条件支撑高级服务业的发展,而继续发展实物产品经济已经受到资源的制约。 4、我国现在服务业占32.3%,如果我国服务业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则物质消耗几乎不增加的条件下,经济总量就能扩大3.5倍。按人均创造10万元GDP(现在约为1万元)计算,可新增3.3亿个就业岗位,其中有1.8亿个是专业技术岗位。 ③根据上海市2004年的调查,22岁大学毕业时,人均需消耗44万元,光明日报,2005-3-11 (二)构思与目标 总的来看,要取得经济高效益,培育国际竞争优势,首先是要占领高端产业,其次是在同一产业中占领产业高端,其下才是在同一产业层次上争取竞争优势。因此,经济发展的设计目标是:转变人才被矮化使用的状况、营造人才被拔高使用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教育投资的作用,减少教育投资浪费和人才高消费。 基本构思。用高层次人才发展和转化战略技术,开拓经济新空间,突破西方的技术壁垒,重构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以此创造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并堵截战略资源和战略人才的流失,形成自增强经济循环:战略技术→科技创新→资源低消耗→产业优化升级→垄断高端产业→高经济效益→高工资→节约人力资源→机器设备→科技再创新。 (三)实现措施要点 1、以国家战略技术工程项目吸纳顶级人才充分就业; 2、通过发展战略技术培养技术转化人才,抢占新兴产业领域,确保探索型人才的就业; 3、以成熟战略技术为创新平台,支撑全社会各层次技术创新,以此争夺国际高端产业,保证高层次人才就业; 4、形成逐阶创新的社会秩序,使传统产业得到全面提升; 5、大力发展创新的外围服务产业,使各方面的人才都得到就业; 6、通过高级产业吸引人才退出高消费岗位,保障弱势群体的就业。 (四)中央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技术 战略技术创新是新型产业形成和高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依靠战略技术来推进的,没有战略技术进步,社会创新就没有基础和动力。发展战略技术是要远见的,根据不完全数据测算,我国航天技术产业的累计投资2000亿元,2002年航天技术产业总值为120亿元,投资战略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大。但是,航天技术扩散创造的价值是航天技术产业总值的50倍以上[8]。可见战略技术主要价值不是直接经济方面,而是扩散和带动的间接价值方面。这就需要中央的英明,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技术,而把二次创新、产品创新活动的收益空间留给地方和民间。 (五)、地方、产业、企业之间的分工关系 中央集中力量组织大型、综合性、战略技术工程,促进新型产业的形成和通过高层次知识创新支撑全社会的创新活动;地方/区域组织战略技术的转移扩散、发展区域通用性技术/专业共性技术,支撑本地/产业的再创新,特别是不断提升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企业主要从事工艺技术创新和优化配置既有技术资源。 (六)先期战略产业投资领域 先期战略产业投资是正确选择产业发展方向的关键,需要保持投资的柔性,从中央到地方都应优先发展设计、开发、研究、专业咨询、信息内容等高层次服务业产业。这些产业投资额不大,却能容纳大量高层次人才就业,为发展实物型战略产业储备人才。这些产业成长性好,处于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最安全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这类产业的发达可以从4方面获得收益:降低公共决策风险、防止技术和贸易欺诈、培育新产业及产业本身的盈利。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统计系)
本文档为【关于提高产业层次扩大就业空间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9-08-21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