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

举报
开通vip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第一章 绪论 1.内环境: 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刺激:内环境的变化,其性质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 4.反应: 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某种功能状态的变化。 5.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6.、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内环境: 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刺激:内环境的变化,其性质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 4.反应: 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某种功能状态的变化。 5.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6.、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7.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8.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9.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如神经冲动的发放、肌肉的收缩、腺体的分泌 10.抑制: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减弱或变为相对静止 11.机体如何维持稳态,稳态对生命的意义何在, 意义: 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实现: 神经、体液机制调节。 12.简述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自身调节是某些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其自身对环境改变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自身调节的幅度、范围较小,对刺激的感受性也较低,不十分灵敏。 13.正负反馈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 生理意义: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如压力感受性反射,体温调节等。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生理意义:加速某生理过程的进程并发挥最大效应,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如排尿反射、分娩。 14.描述人体基本解剖方位和解剖面 上——下 前——后(腹侧—背侧) 内侧——外侧(桡侧、尺侧、胫侧、腓侧) 内——外 浅——深 近侧——远侧 矢状面-正中矢状面 冠(额)状面 水平面 纵切面和横切面 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 2.郎飞结:在两段髓鞘之间是无髓鞘的部分,称为郎飞氏结,也有称为朗飞结,其电阻要比结间小得多。因此,在冲动传导时,局部电流可由一个郎飞氏结跳跃到邻近的下一个郎飞氏结。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传导。跳跃传导方式极大地加快了传导的速度。 3.说明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特征:细胞多而密,具有极性,朝向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或腔面的游离面,另一极为基底面。 分类:(一)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二)腺上皮(三)细胞间的连接 4、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结缔组织:由细胞及大量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包括基质与纤维两种成分。 肌肉组织:主要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组成,与功能相适应,肌细胞大都细而长,故又称肌纤维。肌肉组织在人体内分布广泛,根据形态、功能及位置的不同,分为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三种。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极化:以膜为界,外正内负的状态。 2、复极化:去极化后膜电位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3、去极化:以细胞膜为界,内部具负电性(参见极化),这种极性程度的减弱称为去极化 4、兴奋性:细胞所具有的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5、兴奋:动作电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6、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7、阈值:生理学上将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8、什么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形成原因:?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膜外的主要是Na+、Cl-,细胞膜内的主要是K+、 A-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通透性:K+ , Cl- , Na+ , A-,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动作电位: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受到刺 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即动作电位。 形成原因:?膜内外存在离子的浓度差:?膜受到刺激时,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加:即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激活开放。 9、细胞产生兴奋的必须条件是什么, 一定的强度;一定的持续时间;一定的时间,强度变化率 10、简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囊泡中的ACh释放(量子释放)——ACh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 11、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何区别, 动作电位:刺激 由阈上刺激引起;结果 可导致该细胞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 ;特点 ?“全或无”现象?脉冲式传导?时间短暂 局部电位:刺激 由阈下刺激引起;结果 可导致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不能发展为动作电位 ;特点?不是“全或无”的?电紧张扩布?没有不应期,可以叠加:包括时间总和及空间总和 12、一次兴奋后,细胞兴奋性会发生什么规律性变化, 兴奋性的变化规律: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恢复。 1.绝对不应期:发生兴奋后的较短时间内,无论给多强刺激都再在兴奋。 2.相对不应期:在1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给予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3.超常期:在2之后,给予小于阈强度的刺激就能引起兴奋。 4.低常期:在3之后,给予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13、何为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包含哪些主要环节, 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是指肌纤维的兴奋和收缩的中介过程。其包括三个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处;肌质网对钙离子的释放和再摄取;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第四章 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 1、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对骨有营养、再生和感觉作用 2、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内有脊神经 3、脊柱:人类脊柱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内部有纵形的椎管容纳脊髓。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4、简述骨的构造 1)骨质:骨密质:构成骨的外层,在颅盖骨常称为内、外板;骨松质:由骨小梁构成,在内、外板之间称为板障。 2)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对骨有营养、再生和感觉作用:骨外膜:包被于骨的外表面;骨内膜:衬于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内。 3)骨髓:充填于长骨的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 5、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各包括哪些, 基本结构: 关节面 表面覆有关节软骨(多数为透明软骨),具有弹性,能承受负荷及吸收震荡。 关节囊 由外层(纤维层)和内层(清膜层)所组成。滑膜不覆盖关节软骨。 关节腔 由关节软骨和滑膜层所围成的腔隙,内含少量滑液,腔内为负压。 辅助结构: 韧带 有囊内、囊外韧带之分。 关节盘 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 关节唇 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6、简述肩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 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的肱骨头构成。 关节头大,关节窝浅,相连骨的关节面大小相差大;关节囊薄弱松弛;故灵活性大。可做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和水平屈伸动作。 7、简述髋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 髋关节有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髋臼周缘的髋臼唇增加了髋臼的深度,从而紧抱股骨头。(2)关节囊紧张而坚韧,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1/3在囊外。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3)关节囊前方、前下方、后上方均有韧带加固,后下方则较薄弱。(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内含营养股骨间的血管。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但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 8、膈上有哪些孔或裂孔,其中通过什么结构, 主动脉裂孔:降主动脉,胸导管;食管裂孔:迷走神经前后干,食管;腔静脉裂孔:下腔静脉,右膈神经 第五章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1、血量血量血量血量:人体内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即血液的总量 2、血浆渗透压:指血浆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力量。 3、血浆晶体渗透压:指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形成的渗透压 4、血浆胶体渗透压:指由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 5、等渗溶液: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6、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生理性止血 7、红细胞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形态:双凹圆盘状;生理特性:1)可塑变形性:红细胞在循环中,常要挤过直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红细胞将发生卷曲变形,称为可塑性变形;2)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渗透脆性。3)悬浮稳定性:通常用红细胞沉降率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RBC在静置血沉试管中单位时间(1h)内的沉降速度。 8、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主要功能:?将入侵细菌包围在一个局部吞噬掉,防止病 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参与坏死组织的清除。 生理特性:所有的白细胞都能作变形运动,凭藉这种运动白细胞得以穿过血管壁,这一过程称作血细胞渗出。白细胞具有趋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称为趋化性。体内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包括:细菌毒素、细菌或人体细胞的降解产物,以及抗原-性体复合物等。白细胞按照这些物质的浓度梯度游走到这些物质的周围,把异物包围起来并吞入胞浆内,这称为吞噬作用。 2、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重要作用 释放缩血管物质;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 3、生理止血基本步骤 1)血管收缩: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2)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3)血液凝固使血栓进一步巩固:血浆中凝血系统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网;纤维组织增生,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5、纤维蛋白溶解与血凝之间动态平衡的意义 正常情况下,体内形成少量纤维蛋白后,由于纤溶系统的作用,纤维蛋白随即溶解,使血液保持流动状态;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如血管受损,首先发生血凝块或血栓以达到止血,然后由于纤溶系统的作用,则血凝块或血栓可以溶解、液化,使血管再通畅,这样两方面保持动态平衡。血液凝固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两个对立统一的功能系统,它们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既防止出血现象,又保证了血液畅通,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如果平衡遭到破坏,则会导致病理现象的发生:若纤溶系统功能不足,就可能发生纤维蛋白过多沉积而出现广泛的微血栓;若纤溶系统活动亢进,则易发生出血的倾向。 第六章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体循环:其中体循环(大循环) 由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入主动脉,又经动脉各级分支,流向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壁,借助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经过交换后,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再经过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路径长、范围广,称为体循环 2、肺循环: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最后合成四条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短、范围小,称为肺循环 3、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 4、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5、心输出量: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6、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 7、心指数:是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8、窦性心律: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称窦性心律。 9、异位心律:如果心跳不是由窦房结的激动引起的,而是由其以外的细胞群 10、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力急剧升高在收缩期中期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 11、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力下降,在舒张末期动脉血压最低值时的血压 12、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 13、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4、有效滤过压:指促进超滤的动力和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15、心脏各腔形态、结构如何,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人的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16、心脏的传导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当窦房结兴奋时,其兴奋通过什么途径传导至整个心脏, 心脏传导系统:是指心壁内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房室束分支、分布到心室乳头肌和心室壁的许多细支。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有起博细胞、移行细胞和浦肯野纤维。心脏传导系统功能是发生冲动并传导到心脏个部,使心房肌 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性收缩。 1)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房室束分支以及分布到心室乳头肌 和心室壁的许多细支。 2 )除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外膜深部,其余的部分均分布在心内膜下层。 3)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特殊心肌纤维有以下三种类型:起搏细胞(参与组成窦房结和房室 结)、移行细胞(起传导冲动的作用)和浦肯野纤维(能快速传导冲动)。4 )房室束分支末端的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相连。 5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脏的节律性搏动。 17、肝门静脉及其属支是什么,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18、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是什么, 0期(去极化期):占时1~2mS,形成机制:Na+快速内流(快Na+通道,可被TTX 阻断) 1期(快速复极初期):占时10mS,形成机制:Na+内流迅速停止,,+外流 2期(缓慢复极期、平台期):占时100~150mS,平台期是区别于神经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Ca2+缓慢内流、,+缓慢外流. 3期(快速复极末期):占时100~150mS,形成机制: Ca2+内流停止,,+外流加快 4期(静息期):形成机制: Na+—,+泵 、 Na+— Ca2+交换体, 3 :2 3 :,使离子分布恢复原态 19、心肌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和特点 在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离子通道发生了激活、失活和复活的一系列变化,相应细胞的兴奋性也发生一系列变化。 (1) 有效不应期: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达-55mV,无论多强刺激,心肌细胞均不能产生反应,称有效不应期。Ina通道失活或只有少量复活不足以产生动作电位。 (2) 相对不应期:从复极化-60mV到-80mV的时间内,给予阈上刺激可以使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称为相对不应期。Ina通道尚未完全回复到正常备用状态 (3) 超常期:膜电位为-80mV到-90mV的时期,稍低于阈强度的阈下刺激就可以引发动作电位,称超常期。Ina通道以完全复活至静息状态而膜电位与阈电位差距较小,兴奋性较高 意义: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很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保证心脏的舒张和收缩交替进行,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实现泵血功能 20、试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内压、容积、瓣膜和血流的变化 21、动脉血压是怎样形成的,影响动脉血压的的因素有哪些, 形成机制:(1)心血管系统有血液充盈(前提条件) (2)心脏射血(必要条件) (3)外周阻力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22、中心静脉压及测量中心静脉压在临床应用有何意义 中心静脉压(CV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测压当时病人的有效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等综合状况。因此,连续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改变,可动态地了解血容量的变化及判断心脏对补液的耐受能力,是调节输液治疗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例如:CVP<,cmH2O,血压低下,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可迅速输液补充血容量;血容量补充后,病人仍呈休克状态,血压仍低,而CVP却高于,0cmH2O,则考虑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此时应慎重输液,密切观察。若CVP进一步增高达15,20cmH2O,则表示已有明显心功能不全,有发生急性肺水肿的危险,应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强心剂。如果较快地输液,需要补充更多液体;相反,快速输入一定量液体后,CVP明显升高,表示心脏对输液耐受能力不良,应适当使用强心剂,以加强心脏收缩能力。 23、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肺换气:肺泡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3、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它是补吸气量、潮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4、用力肺活量: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略小于在没有时间限制条件下测得的肺活量 5、用力呼气量:也称时间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计算头3秒钟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6、肺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7、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进入肺泡或由肺泡呼出的气量。 8、比顺应性:比顺应性是顺应性和测量顺应性时的肺容积的比值,比顺应性 = 顺应性 / 肺容积 9、Hb氧容量 :100ml血液中Hb结合的最大氧量=1.34ml O2/g Hb ? 15g Hb/dl blood = 20ml 10、Hb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氧量 11、Hb氧饱和度: 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 12、呼吸过程有哪几个环节组成,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原动力是什么, ? 肺通气,即气体进出肺泡的过程;? 肺换气,即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以上二环节合称外呼吸);? 血液对气体的运输;? 组织换气,即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又称内呼吸)。 直接动力:肺泡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肺通气原动力: 呼吸运动。 13、试述胸膜腔内负压的形成及生理意义 (1)正常情况下,密闭胸膜腔内无气体(仅有少量浆液使胸膜壁层和脏层紧密相贴,两层间可以滑动但不能分开。 (2)由于婴儿出生后胸廓比肺的生长快,使肺通常处于被动扩张状态,产生—定的回缩力,因而使作用于胸膜腔的压力被抵消一小部分,致使胸内压低于肺内压。 生理意义:?维持肺泡和小气道扩张状态,使肺随胸廓运动而运动。? 利于静脉血及淋巴回流。 14、试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成分、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由肺泡?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L) 或称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是: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互相交通的、大小不同肺泡的稳定性,保持肺泡正常扩张状态。 ?维持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正常流体静压力,防止肺水肿。 15、何为通气/血流比值,通气/血流比值正常、增大或减小各有何意义, 通气/血流比值,肺泡通气量(VA)/肺血流量(Q),4.2L/min /5.0L/min ,0.84 VA/Q??肺通气??增大功能性A-V短路?换气效率?(如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栓塞) VA/Q??肺血流??增大生理无效腔?换气效率?(如心衰、肺动脉栓塞) 16、血中O2和CO2的运输形式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1(氧气的运输 氧气的运输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 (1)物理溶解 约占血液运输氧总量的1.5,。气体的溶解量取决于该气体的溶解度和分压大小,分压越高(溶解的度越大。 (2)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的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这是氧气运输的主要形式,占血液运输氧总量的98.5%。正常人100ml动脉血中血红蛋白(Hb)结合的氧约为19.5ml。 (3)Hb 是运输氧的主要工具,Hb与O2结合有如下特点; ?Hb与O2的可逆性结合。 ?Hb与O2结合是氧合而不是氧化,因为它不涉及电子的得失。 ?Hb与O2结合能力强?Hb的变构效应直接影响对O2的亲和力 ?结合成解离曲线呈S型 2(二氧化碳的运输 (1)物理溶解形式 物理溶解占5,。 (2)化学结合 HC03-,占88,。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7,。 17、氧离曲线各段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1)曲线上段(60mmHg以上) 特点:曲线平坦, 表明PO2变化引起的氧饱和度变化小 ,反映Hb与O2结合的部分 生理意义:即使外界或肺泡PO2下降,只要不低于60mmHg, 组织不会明显缺氧,增加肺泡通气量对提高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摄取率不大。 2)曲线中段 (40-60mmHg) 特点:曲线陡峭,是HbO2释放O2的部分,反映机体安静状态下血液Hb对组织的供氧情况。 3)曲线下段 (15-40mmHg ): 特点:曲线最陡峭,也是HbO2与O2解离的部分,表明血PO2较小变化可引起Hb氧饱和度或氧含量较大变化,反应的是血液中O2的储备。 生理意义:体循环动脉血在PO2较低的组织中能释放较多的氧;肺泡PO2轻度升高可使较多氧进入肺循环毛细血管 18、体内缺O2,CO2增多、PH下降时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一)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 CO2的影响 :1)CO2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2)CO2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吸入CO2浓度增加,动脉血PCO2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3)CO2兴奋呼吸的作用:血中CO2变化既可直接作用于外周感受器,又可以增高脊液中H+浓度作用于中枢感受器 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 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4)CO2通过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其中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是主要途径 (二)H+ 的影响: 动脉血[H+]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 [H+]降低,呼吸受到抑制。血液中[H+]升高通过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血中H+主要作用于外周感受器,H+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比较缓慢 枢感受器的有效、直接刺激是脑脊液中的是[H+]变化,而不是O2、CO2的变化。 (三)低O2的影响: 动脉血PO2降低也可使呼吸增强,肺通气量增加。低Q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通常在轻、中度缺氧的情况下,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超过低O2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强,通气量增加, 但严重低 O2,来自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不足以抵消低 O2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时,将导致呼吸抑制。 低O2对呼吸的调节:O2含量变化不能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p(O2)降低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中枢则是抑制作用。 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基本电节律: BER是胃肠运动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2、胃肠激素: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构成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内粘液和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HCO3-共同形成的一道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的屏障。 4、容受性舒张:吞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反射(递质为VIP或NO) 引起胃头区的平滑肌舒张和紧张性降低。 5、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6、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管: 由口腔至肛门,为粗细不等的弯曲管道,长约9m,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和大肠等部分。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到肛门的一段,称为下消化道。2)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大、小两种。大消化腺有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则位于消化管壁内,如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7、简述肝小叶的结构 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角棱柱状 ,高约2MM,宽约1MM .人的肝小叶间结缔组织较少,故小叶分界不明显,每个肝小叶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窦周间隙及胆小管以中央静脉为中轴,共同组成肝小叶的复杂立体构型。 8、重要的胃肠激素有哪些,有何生理作用, 作用:1. 调节消化活动;2. 营养作用;3. 对其他激素释放的调节作用; 9、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生理作用及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主要成分: 水、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 粘液、HCO3-。 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促进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酸性环境促进铁和钙的吸收;? 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头期:(1)通过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引起胃液分泌增加。(2)迷走神经节后末梢释放胃泌素释放肽(GRP),促进G细胞分泌胃泌素,刺激胃液分泌。 胃期:(1)机械扩张通过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反射,直接或间接通过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引起胃腺分泌(2)化学成分刺激G细胞释放胃泌素 肠期:与胃期相似,以体液调节为主。食物的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引起小肠黏膜释放胃泌素 10、在生理情况下,为什么胃酸不对胃粘膜进行自身消化 胃的屏障: a.胃粘膜屏障 b.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粘液和HCO3, :形成一层润滑的机械和碱性屏障 (1) 润滑食糜;(2) 其中的HCO3-中和H+。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内粘液和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HCO3-共同形成的一道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的屏障。 11、试述胰液的主要成分、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1)水和碳酸氢盐:中和胃酸,使小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为葡萄糖和麦芽糖。(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消化脂肪。(4)蛋白质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 胰液调节:(1)头期以神经调节为主。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或刺激G细胞释放胃泌素,引起胰液分泌。2)胃期和肠期以体液调节为主。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进胰液分泌。 12、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什么,具有何生理作用, (1)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 (2)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利胆作用和中和胃酸。 13、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吸收最重要的部位,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绝大多数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以及大多数的水和电解质都在小肠被吸 收。 ,小肠具有特殊的结构(?环形褶皱由小肠粘膜的粘膜层和粘膜肌层向肠腔突起形成,使小肠粘膜的吸收面积增加约3倍;?绒毛是小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层向肠腔伸出的突起,长约0.5~1.5mm,使小肠粘膜的吸收面积增加约10倍;?微绒毛是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向肠腔伸出的许多突起,每一上皮细胞约有1700条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吸收面积增加约20倍)。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以及可收缩的平滑肌纤维使绒毛产生伸缩运动和摆动。绒毛伸长时,绒毛内压降低,促进营养物质从肠腔进入到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中;绒毛缩短时,将血液和淋巴液及其所吸收的物质挤压走。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具有许多与吸收功能相关的转运蛋白质,参与营养物质的转运吸收。 ,上皮细胞内的许多细胞器也参与被吸收物质的加工、贮存、代谢和转运。 ,食物在小肠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消化,且停留时间很长 第十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1、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2、食物热价: 一克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时所释牧出来的能量 3、食物的氧热价 某营养物质被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4、呼吸商 在一定时间内机体在氧化某物质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与耗氧量之比,称为食物的呼吸商。 5、非蛋白呼吸商:除蛋白质外,物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氧量的容积比值。 6、基础代谢率: 人体在清醒及极度安静的情况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7、体温:机体内深部的平均温度。 8、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是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 肌肉活动:它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主要以增加肌肉耗氧量而做外功,使能量代谢率升高。 2)精神活动:因为脑的能量来源主要靠糖氧化释能,安静思考时影响不大,但精神紧张时,产热量增多,能量代谢率增高。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机体内可以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其在蛋白质最强,脂肪次之,糖类最少。 4)环境温度:人在安静状态下,在20,30?C的环境中最为稳定。环境温度过低可使肌肉紧张性增强,能量代谢增高。环境温度过高,可使体内物质代谢加强,能量代谢也会增高。 9、引起体温生理性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昼夜差异:正常人体温在24h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与机体昼夜活动的生物节律有关,因而使机体的代谢、血液循环、呼吸功能等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婴幼儿、青少年由于活动量大,基础代谢率较高,其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再加上皮下脂肪薄、活动量少,所产生的热量也减少,因此老年人的体温又略低于成年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调节功能差,因而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新生儿应做好防寒保暖护理。 性别差异: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而且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即排卵后体温上升,这与体内孕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有关,孕激素具有升高体温的作用。 肌肉活动:剧烈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使骨骼肌紧张并强烈收缩,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临床上测量体温应在病人安静状态下测量,小儿测温时应防止哭闹。 药物影响: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传入路径的活动并能扩张血管,增加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对手术病人术中、术后应注意保暖。 压力:生理或心理的压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促使肾上腺素分泌,体内的代谢增加促使体温升高。 此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对体温有影响,在测量体温时,应加以考虑。 11、恒温动物如何维持机体体温的稳定, 恒温动物在寒冷时,调节体温的方式有(1)皮肤中微血管收缩,减少流经皮肤的血液,以达到减少体热的散失。(2)增加食欲,以获得能量(4)肌肉颤抖增加体热。 当天气炎热与运动后,调节体温的方式有(1)皮肤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流入皮肤,有助於体热的发散(2)食欲减退(3)活动迟缓(4)透过皮肤的汗腺排出汗液,汗液蒸发有助散热。 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滤过的液体的量。 2、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 3、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由四种力量所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的静水压、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其大小为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4、水利尿:一次大量饮水1000ml以上,会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5、渗透性利尿:近端小管液中某些物质未被重吸收导致小管液渗透浓度升高可保留一部分多余的水在小管内,使小管液中的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因此,小管液和上皮细胞内的Na+的浓度梯度减小,从而使Na+的重吸收减少或停止。由于水的重吸收是伴随NaCl的被动吸收过程,所以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结果使尿量增加、Nacl排出量增多,这种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 6、肾糖阈:尿液中不出现葡萄糖时的最高血糖浓度,通常为160~180mg/00ml. 7、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则称浓缩尿,反之,称为稀释尿。 8、血浆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由尿排出(被清除)某物质的量,相当于多少毫升血浆所含的量,这个血浆毫升数即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9、排尿反射: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但经常在高级中枢控制下进行。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400毫升左右),膀胱内压升高到15厘米水柱以上时,膀胱被动扩张,使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纤维传到骶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 10、描述肾的位置、形态,在肾的冠状切面可观察到哪些重要结构, 形态:二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二面:前面隆凸,后面平坦。二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凹陷。 位置:与椎骨的关系:左肾上平胸12上缘,下平腰3上缘;右肾上平胸12下缘,下平腰3下缘。与第十二肋的关系: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面中份,斜过右肾后面的上份。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十二肋之间的夹角。 11、肾单位有哪些结构组成, 12、简述肾小体组织结构特点与原尿形成关系 13、简述肾小球的滤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肾小球的滤过是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部分成分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 的囊腔,形成超滤液(原尿)的过程。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 (2)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3) 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增加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14、比较肾近曲小管前后半段对Na+、Cl-重吸收异同点 +在近端小管前半段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上皮细胞基侧膜上的钠泵。由于钠泵的作用,Na被 ++泵出至细胞间隙,使细胞内Na浓度降低、细胞内带负电位。小管液中的Na则顺电化学梯 -度进入肾小管壁上皮细胞被重吸收。当小管液流经近端小管后半段时,Cl通过细胞旁路(即 -紧密连接)而被动重吸收。由于Cl被动重吸收是生电性的,使小管液中正离子相对较多, +管腔内带正电,管腔外带负电,在电位差推动下,Na顺电位梯度通过细胞旁路而被动重吸收。因此,在近端小管的后半段NaCl的重吸收都是被动的。可见,近端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包括前半段的跨细胞途径的主动重吸收和后半段经细胞旁路的被动重吸收过程,前者约占NaCl重吸收的2/3,后者占1/3。 15、糖尿病患者为何会出现糖尿和多尿 尿糖增高与血糖增高是成正比关系的,尿中是否出现糖与肾糖阀有关,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阀时,尿中出现葡萄糖。尿量增加与尿中的葡萄糖在尿中形成的晶体渗透压有关,肾脏对尿中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加。 16、简述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及维持过程 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存在是尿浓缩的动力,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浓缩的条件。 1.外髓渗透压梯度主要是由于升支粗段NaCl的主动重吸收形成,在此通过Na+-K+-2Cl-转运系统发挥作用。 2.内髓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重吸收有关。 3.直小血管有保持髓质高渗梯度稳定的作用,因为组织液进入血管升支的水量超过降支丧失的水量,所以水可随血流返回体循环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白质:神经纤维;在灰质周围,着色浅。 2、灰质:中枢神经元胞体;在脊髓中央,蝴蝶形,着色稍深;纵贯全长,中间有中央管。分前角、后角和侧角。 3、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常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 4、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5、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是指由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性质的膜电位变化。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中兴奋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 K+通透性??Na+内流、 K+外流?(去极化)EPSP 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主) K+通透性??Cl-内流、 K+外流?(超极化)IPSP 8、牵涉痛: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9、脊休克: 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10、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 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 11、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 12、何为EPSP和IPSP,试述其产生机制 见6、7 13、确定神经递质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什么,主要的外周和中枢神经递质有哪些, 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突触前神经元存在合成该递质的前体物质和酶系;存储、释放、扩散;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的效应;有中止机制;有递质的拟似剂和受体拮抗剂 中枢神经递质:包括以下四类:(1)乙酰胆碱(2)单胺类(3)氨基酸类(4)神经肽 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或肽类 14、简述丘脑感觉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15、何为脊休克,试述脊休克的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 产生原因:反射消失是由于失去了高位中枢对脊髓的调节作用(主要是易化作用),而不是由于损伤刺激引起的。 16、何为牵张反射,简述牵张反射的类型、生理意义和产生机制 概念: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 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称为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 反射过程:肌肉被牵拉导致肌梭感受器装置受刺激而引起肌梭兴奋,通过传入纤维将信息传入脊髓,使α和γ运动神经元兴奋,通过α和γ传出纤维分别引起梭外肌和梭内肌收缩。 类型:?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是单突触反射,主要是快肌纤维收缩,如膝反射、跟腱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肌紧张的感受器也是肌梭,是多突触反射,主要是慢肌纤维收缩。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激素:指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在细胞与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2、下丘脑调节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主要调节腺垂体功能活动的肽类激素。 3、垂体门脉系统:这是下丘脑与腺垂体功能联系的基础,包括两重毛细血管网,第一级在正中隆起——垂体柄处,第二级在垂体前叶,下丘脑肽类激素通过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促激素的释放,而垂体促激素通过门脉系统发挥反馈性调制作用 4、下丘脑垂体束:丘脑通过神经和体液 ,调节相应的腺垂体激素的分泌。神经垂体在结构与功能上都与下丘脑密切相关。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直接进入神经垂体,称下丘脑垂体束。 5、简述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作用在靶细胞表面,并不进入细胞内部,而是与细胞膜表面特异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使腺苷酸环化酶激活产生cAMP(一种第二信使),cAMP再去激活细胞内的一些特定系列的酶,从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激素-核受体复合物?调控DNA转录?mRNA?蛋白质?细胞生物效应 6、简述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结构及功能联系 在结构与功能上,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将它们看成一个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单位。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单位包括下丘脑一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一神经垂体系统两部分。位于下丘脑内侧基底部“促垂体区”的小细胞肽能神经元分泌下丘脑调节肽,经垂体门脉系统运送到腺垂体,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构成了下丘脑一腺垂体单位;而位于下丘脑前部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细胞肽能神经元可合成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经下丘脑垂体束的轴浆运输贮存于神经垂体,构成了下丘脑一神经垂体单位。这样,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既保持典型的神经细胞的功能,又能分泌激素,它们可将从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来的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的信息,起着换能神经元的作用,从而以下丘脑为枢纽,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联系起来 7、激素功能 腺垂体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生长素(GH)?促进生长作用:主要是骨骼和肌肉,但对脑无影响。幼年时缺乏患侏儒症、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素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促进代谢作用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糖代谢:不同剂量产生结果不同 催乳素(PRL)(1)对乳腺及泌乳的作用: 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在哺乳期启动并维持乳腺泌乳。(2)对性腺的作用 小量的PRL对卵巢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合成起允许作用,而大量的PRL则有抑制作用;促进前列腺及精囊生长,促进睾酮合成。 (3)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1)抗利尿作用 (2)缩血管升压作用(大剂量时) 催产素的主要作用 :(1)对乳腺的作用(2)对子宫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1、对代谢的作用:产热效应;对物质代谢的影响:蛋白质、糖、脂肪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和脑,幼年缺乏:呆小症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胰岛素的作用:1、 调节糖代谢 :降低血糖;2、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3、调节蛋白质代谢 2.糖皮质激素的作用:1 异。23中发挥作用。4——允许作用。5 6 抗过敏、抗毒提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枢神经兴奋性等 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精子发生:发生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睾丸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整体的功能都受到下丘脑 - 脑垂体内分泌腺体的影响。另外,睾丸局部的自分泌、旁分泌调节机制在睾丸的生精功能调控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排卵:雌性脊椎动物的卵或卵母细胞从成熟卵巢滤泡中排出的过程。 3、月经周期:月经规律性来潮的周期,即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8,30天,包括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与经前期。 4、受精: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 5、获能:精子的功能是将其DNA传递给卵子,精卵结合即受精是哺乳动物新生命的起点。在生理条件下,精子必须先经过雌性生殖道并停留一段时间,才具备使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过程称为精子获能 6、简述睾丸精子的发生过程及其调节 7、简述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的作用: (1) 作用于女性生殖器官:?促进女性生殖器官(阴道、输卵管和子宫)发育 ?使子宫内膜增生?加强子宫、输卵管节律性收缩,促进受精卵运行?使阴道上皮细胞的增生与角化à阴道涂片了解月经周期? 降低阴道内的PH值,故雌激素增强阴道抵抗细菌的能力雌激素?阴道粘膜上皮细胞糖原合成,糖原在乳酸杆菌作用下分解成乳酸等酸性物质,有利于乳酸菌生长,排斥其他微生物的繁殖 (2) 维持女性第二性征:乳腺?,音调?,骨盆宽大,臀部肥厚(3)对代谢的影响:?肾小管重吸收Na,,肾小管对ADH的敏感性增加,经前期水肿?E2刺激成骨细胞活动,加速长骨的生长,促进骨骼钙化。孕激素的作用 (1) 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2)抑制子宫运动,以利于受精卵着床 (3) 乳腺腺泡导管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育,泌乳(4)产热:孕激素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1度, 孕激素是排卵后黄体产生的并维持于 整个黄体期。(5) 抑制消化道、血管平滑肌收缩 8、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3个时期。 ?卵泡期:本期从前次月经流血停止算起历时10天即月经周期的第5~14天,相当于卵巢内卵泡发育直到成熟排卵的时期。在此期卵泡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逐渐修复和增厚,血管和腺体增生但不分泌 。于此期之末卵泡成熟排卵。 ?分泌 期 本期 14天,即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在此期间卵已排出,黄体亦已形成,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厚2~3倍,子宫腺弯曲肥大并分泌粘液,故此期称为分泌期。 ?月经期:排卵后,如卵未受精,黄体逐渐萎缩,血液中这两种激素含量迅速下降引起子宫螺旋动脉痉挛。造成内膜缺血导致内膜坏死、脱落而出血。脱落的内膜、分泌物和血液经阴道逐渐排出是为月经,此期历时4~5天
本文档为【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0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5
浏览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