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急性慢性毒性知识

急性慢性毒性知识

举报
开通vip

急性慢性毒性知识急性慢性毒性知识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编者:信风时间:2007-4-9 一、概述 急性毒性是指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受一定剂量的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 毒性反应。急性毒性试验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3年颁发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于 1999年颁发的《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对于统一、规范中药急性毒性试 验,推动我国中药的研究和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新药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对中 药、天然药物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这些要求越来越表现...

急性慢性毒性知识
急性慢性毒性知识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编者:信风时间:2007-4-9 一、概述 急性毒性是指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受一定剂量的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 毒性反应。急性毒性试验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3年颁发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于 1999年颁发的《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对于统一、规范中药急性毒性试 验,推动我国中药的研究和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新药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对中 药、天然药物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这些要求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局限性。 多数中药、天然药物作用温和,中药复方制剂通过合理的配伍,也可能使毒性减轻。多 数中药、天然药物新药,其处方来源有些是古方,有些是医院制剂或临床经验方,有一定的 临床应用基础。但由于现代中药、天然药物制剂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甚至新的理论,与传统 中药相比,物质基础和给药方式可能有明显改变,而有些改变带来的结果又是未知的,特别 是当某些成分的含量明显提高后,其毒性作用可能明显增大。因此,中药、天然药物进行急 性毒性试验研究十分必要。 本指导原则是根据中药、天然药物的特点,结合国际上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和我国药 物安全性研究现状而制订的。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中药、天然药物的情况复杂,本文所提及的内容不可能涵盖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试 验研究的全部实际情况,在进行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时,应遵循“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的原则。 二、急性毒性试验的原则要求 (一)试验管理 急性毒性试验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二)试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急性毒性试验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试验设计应符合随机、对照、重复的 原则。 (三)受试物 急性毒性研究的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受试物和上市药品,因此建议受试物采用 制备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稳定、符合临床试用质量标准规定的中试样品,并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 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如不采用中试样品,应有充分的理由。如果由于 给药容量或给药方法限制,可采用原料药(提取物)进行试验。 溶媒或赋形剂:选择合适的溶媒或赋形剂。 (四)实验动物 一般应采用哺乳动物,雌雄各半。如临床为单性别用药,则可采用相对应的单一性别的 动物。大、小鼠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其他动物也可使用,当采用非啮齿类动物更适合进行研 究时,尽可能采用非啮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II级及其以上等级要求,非啮齿类动物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I级及其以上等级要求。 通常采用健康成年动物进行试验。如果受试物拟用于儿童,建议考虑采用幼年动物。动 物初始剂量不应超过或低于平均体重的20%。 (五)试验分组 除设受试物合适的剂量组外,还应设空白(和/或阴性)对照组。 (六)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不同,受试物的吸收率、吸收速度和暴露量会有所不同,因此需采用多种给药 途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通常,给药途径应采用两种,其中一种为拟临床给药途径,另 一种为能使药物较完全进行循环的途径(如静脉注射)。如果临床拟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则 仅此一种途径即可。 如不采用拟临床途径给药,必须充分说明理由。灌胃给药时应空腹。 (七)给药容量 灌胃给药,大鼠给药容量每次一般不超过20ml/kg,小鼠每次一般不超过40ml/kg;其他动物及给药途径的给药容量可参考相关文献及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八)观察期限 一般为7~14天,如果毒性反应出现较慢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如观察时间不足7天,应充分说明理由。 应详细观察给药后4小时内动物的反应情况,然后每天上、下午各观察一次。 (九)观察指标 包括动物体重变化、饮食、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详细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所有动物的死亡 情况、中毒症状及中毒反应的起始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是否可逆等。对濒死及死亡 动物应及时进行大体解剖,其他动物在观察期结束后也均应进行大体解剖,任何器官出现体 积、颜色、质地等改变时,应记录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十)结果处理和分析 1、根据所观察到的各种反应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分析各种反应在不 同剂量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根据观察结果归纳分析,判断每种反应的量效关系及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 2、参考附录I[5],判断出现的各种反应可能涉及的器官、组织或系统等。 3、根据大体解剖中肉眼可见的病变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初步判断可能的毒性靶 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查应附有病理学检查负责人签字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及有病变组织的病理照片。 4、根据不同剂量组各种反应的发生率、动物死亡情况等,判断动物对受试物的耐受性、 最大无反应剂量、最小毒性反应剂量、最大耐受剂量、最小致死剂量等,初步判断药物的安 全范围。 5、说明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学方法,提供所选用方法合理性的依据。 6、应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提示在其它安全性试验、临床试验、质量控制方面应注 意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安全性试验、有效性试验及质量可控性试验结果,权衡利弊,分 析受试物的开发前景。 三、不同情况的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试验的一般要求 由于中药、天然药物的特殊性,在具体进行试验时可参照以下要求进行,如不按以下要 求进行,应充分说明理由。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未在国内上市 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 用部位制成的制剂,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 以上情况,由于其物质基础较传统中药发生了明显改变,或应用经验较少,应采用两种 给药途径、啮齿类和非啮齿类两种动物,全面考察受试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情况。 如临床为非血管内给药,则建议另一给药途径采用静脉给药方式,以便全面暴露受试物 的毒性反应情况。如果因为制剂等原因不能采用静脉给药,应充分说明理由,这种情况下, 可采用另一种给药途径或仅采用一种拟临床给药途径进行毒性反应的观察。 血管内给药可仅采用拟临床给药途径进行毒性反应的观察。 2、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组成的非注射给药的复方制剂 如该复方制剂处方组成符合中医药理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一般情况下,可仅采 用一种动物,按拟临床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观察。 如该复方制剂为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应采用啮齿类和非啮类两种实验动物,按拟临床给 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观察。 如以上制剂处方中含有天然药物、有效成份或化学药品,则应当对上述药用物质进行急 性毒性的相互作用研究。 3、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不包括由非注射剂改为注射剂)的制剂 可仅采用一种动物,比较改变前后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毒性反应。 4、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或改变工艺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 制剂 如制备工艺有质的改变,建议采用一种动物,按拟临床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的观察。 5、增加新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的品种 如需延长用药周期或增加剂量者,应结合原申报资料及处方组成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进行 急性毒性研究、急性毒性研究的内容。 中药、天然药物情况复杂,应根据受试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并对试验结果 进行适当的分析。附录(一)为“急毒试验的一般研究方法”,附录(二)为“急性毒性试验的一般观察结果与可能涉及的器官、组织、系统”,仅供研究者选择试验方法及分析判断试 验结果时参考。 河南天方药业供应兽药原料 一节 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一) 概念 亚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剂量的外来化合物所出现的中毒效 应。所谓较大剂量,是指小于急性LD50的剂量。 (二) 试验目的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或阈浓度和在亚慢性试 验期间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且为慢性试验寻找接触剂量及观察指标。 二、亚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一) 亚慢性试验期限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期限“多日”的确切天数,至今尚无完全统一的认识。一般认 为在环境毒理学与食品毒理学中所要求的连续接触为3~6个月,而在工业毒理学中认为1~3月即可。这是考虑到人类接触大气、水和食品污染物的持续时间 一般较久,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化合物仅限于人一生中的工作年龄阶段,且 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之故。 现有学者主张进行实验动物90天喂饲试验为亚慢性毒性试验,即将受试物混合 物饲料或饮水中,动物自然摄取连续90天。这是由于有研究报道认为动物连续 接触外来化合物3个月,其毒性效应往往与再延长接触时间所表现的毒性效应基 本相同,故不必再延长接触期限。相应地主张呼吸道接触可进行30天或90天试 验,每天6小时,每周5天。经皮肤试验进行30天。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途径 1、实验动物的选择 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拔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 齿类,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 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选择被动物的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左右,大鼠100g左右。 2、染毒途径 亚慢性毒性试验接触外来化合物途径的选择,应考虑两点:一是尽量模拟人类在 环境中接触该化合物的途径或方式,二是应与预期进行慢性毒性试验的接触途径 相一致。具体接触途径主要有经口、经呼吸道和经皮肤三种。 (三)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 亚慢性试验的上限剂量,需控制在实验动物接触受试化合物的整个过程中,不发 生死亡或仅有个别动物死亡,但有明显的中毒效应,或靶器官出现典型的损伤。 此剂量的确定可参考两个数值,一是以急性毒性的阈剂量为亚慢性试验的最高剂 量;一是以此化合物LD50的1/20~1/5为最高剂量。 化合物亚慢性毒性试验应求出其剂量-反应关系,只有求出剂量-反应关系才能 阐明受试化合物的亚慢性毒作用特征,并为慢性毒性试验打下基础。为此,亚慢 性试验至少应设计三个染毒剂量组及一个正常动物对照组,必要时再加一个受试 化合物的溶剂对照组。最低剂量组的剂量应相当于亚慢性的阈剂量水平或未观察 到作用水平,中间剂量组动物以出现轻微中毒效应为度。组内动物个体体重相差 应不超过平均体重的10%,组间平均体重相差不超过5%。小动物每组不应少于20只,大动物不少于6~8只。 (四)观察指标 1、一般性指标 1).一般综合性观察指标这类指标是非特异性观察指标,它是外来化合物对机体 毒性作用的综合性总体反映。 ?动物体重实验动物在亚慢性方式接触外来化合物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 动物体重的增长,包括食欲变化、消化功能变化、代谢和能量消耗变化等。体重 变化的表示方式,可将接触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绝对增长的重量加以比较和统计 学处理。也可将接触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百分增长率(以接触化合物开始时动物体重为100%)进行统计和比较。 ?食物利用率亚慢性试验期间必须注意观察并记录动物的饮食情况,在此基础上 计算食物利用率,即动物每食入100g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分析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食物利用率,有助于分析受试化合物对实验动物的生物学效应。 ?症状实验动物在接触外来化合物过程中所出现的中毒症状及出现各症状的先 后次序、时间均应记录和分析。 ?脏器系数或称脏/体比值,是指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以 100g体重计。如肝/体比,即(全肝湿重/体重)′100。此指标的意义是实验动物在不同年龄期,其各脏器与体重之间重量比值有一定规律;若受试化合物使某个 脏器受到损害,则此比值就会发生改变,可以增大或缩小,因此,脏/体比值是 一个灵敏、有效和经济的指标。 2).一般化验指标主要指血象和肝、肾功能的检测,在亚慢性试验中研究外来化 合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使用这类指标,一般为筛检性和探讨性。通常血象 检测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红蛋白定量等。肝、肾功能也是一 种常规指标,如SGOT、SGPT、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定性或定量、尿沉渣镜检等。 2、病理学检查亚慢毒性试验中应重视病理学检查。凡是在染毒过程中死亡的动 物均应及时解剖,肉眼检查后再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必要时作组织化学或电镜 镜检。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一) 慢性毒性概念 慢性毒性是指以低剂量外来化合物长期给予实验动物接触,观察其对实验动物所 产生的毒性效应。 (二) 试验目的 慢性毒性试验是确定外来化合物的毒性下限,即长期接触该化合物可以引起机体 危害的阈剂量和无作用剂量。为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性评价与制定人接触该化合 物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如最高容许浓度和每日容许摄入量等。 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一)慢性毒性试验期限 一般认为工业毒理学慢性试验动物染毒6个月或更长时间;而环境毒理学与食品 毒理学则要求实验动物染毒1年以上或2年。也有学者主张动物终生接触外来化 合物才能全面反映外来化合物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求出阈剂量或无作用剂量。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大鼠为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动物,接触受试化合物1年以上不一定必要。多次经验证明延长接触1年以上,大鼠也不再出现新的毒性效应(致癌试验除外)。例如有报道在122种化合物中,大鼠连续接触3个月之后才出现毒性效应的只有3种(占2.46%),其它化合物均在3个月内已出现毒性效应。因 此认为以大鼠为试验对象时连续接触外来化合物90天,即可确定受试化合物的 长期无作用水平。但是,这种观点还存有争论。因此在食品及环境毒理学中进行 慢性毒性试验,接触外来化合物的时间仍以2年为好。 (二)实验动物与饲养环境 1、实验动物 慢性毒性试验选择实验动物的条件与亚慢性毒性试验相同。但实验动物最好为纯 系甚至同窝动物均匀分布于各剂量组。 实验动物年龄应较小,大鼠和小鼠应为初断奶者,即小鼠出生后3周,体重10~12g;大鼠出生后3~4周,体重50~70g。性别要雌雄各半。 2、动物饲养环境 慢性毒性试验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和饲养环境与亚慢性毒性试验相同。 (三)接触途径 慢性毒性试验多为经口与经呼吸道接触。经呼吸道接触,每日接触时间,依试验 要求而定。工业毒物的试验通常每日吸入4~6小时。环境污染物一般要求每日 吸入8小时或更长。 (四)剂量的选择与分组 为制定外来化合物卫生标准而进行慢性毒性试验时,一般设3个染毒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必要时另设一个溶剂对照组,即无作用剂量组、阈剂量组、发生比较 轻微毒性效应的剂量组(此为最高剂量组)。以求出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 染毒组剂量的选择可参考三组数据。一是以亚慢性阈剂量为出发点,即以亚慢性 阈剂量或其1/5 ~1/2剂量为慢性毒性试验的最高剂量,以这一阈剂量的 1/50~1/10为慢性毒性试验的预计阈剂量组,并以其1/100为预计的慢性无作用 剂量组;一是以急性毒性的LD50剂量为出发点,即以LD50的1/10剂量为慢性试验的最高剂量。以LD50的1/100为预计慢性阈剂量,以LD50 的1/1000为预计的无作用剂量组。各染毒剂量组之间的剂量间距应当大些,有利于求出剂量- 反应关系,也有助于排除实验动物个体敏感性差异。组间剂量差一般以5~10倍 为宜,最低不小于两倍。 (五)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的选择,应以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为基础。其中包括体重、食物 摄取、临床症状、行为、血象和血液化学、尿的性状及生化成分以及重点观察在 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已经显现的阳性指标。一些观察指标变化甚微,为此应注意三 点:一是试验前应对一些预计观察指标,尤其是血、尿常规及重点测定的生化指 标进行正常值测定,废弃个体差异过大的动物;二是在接触外来化合物期间进行 动态观察的各项指标,应与对照组同步测定;三是各化验测定方法应精确、可靠、 且进行质量控制。 应重视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凡试验期间死亡的动物,都应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局部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刺激是指皮肤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症变化。腐蚀是指皮肤局部产生的不可逆性组织 损伤。 研究(Draize试验)常用的动物是家兔和豚鼠,。受试物0.5ml(g)涂于 经备皮的皮肤上,覆盖固定。时间为4小时。之后第l、24、48小时观察反应(红斑形成、紫红色红斑并有焦痂形成、水肿形成、水肿隆起),按其严重程度评分并评价刺激强度。 选择豚鼠作为实验动物。每天涂皮或皮内注射受试物溶液,共l4天,此阶段称为诱导阶段。间隔l0~ 14天后,用激发剂量(通常低于诱导剂量)再皮内注射1次(称为激发阶段),观察有无皮肤反应及反应 程度并评分。 4只家兔,兔眼一侧结膜囊内滴入受试物,另一侧对照。根据结膜、角膜和虹膜的反应,按分级标准 进行评分。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环境因素: 1.气温 环境温度可改变通气、循环、体液(汗液、尿液生成量)、中间代谢等生理功能并影响外源化学物吸 收、代谢,从而引起毒性变化。 2.气湿 高气湿,尤伴高气温可使经皮肤吸收速度加快。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黏附作用加强。 生物体功能活动由周期性变动。可能是生物体对光周期循环反应,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力。给大鼠 注射一定量的苯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表现出季节差别:春季最长;而秋季最短。 机体的敏感性还随着昼夜节律发生变化。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毒物的接触条件: 途 溶剂和助溶剂可与受试物相互作用,改变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影响其生物转运和转化过程。浓度 (稀释度)、总体积也会影响其毒性。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机体因素: 不同物种的动物由于其解剖、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差别,根本原因是基因组的不同,从而毒性表现出 不同的敏感性。 种属差异除表现在毒性效应强度(量)的差别外,也可表现为质毒性效应性质(质)的差别。2-乙酰 氨基芴在大鼠、小鼠和狗体内可进行N-羟化,进而与硫酸结合形成硫酸酯呈现强致癌性;但在豚鼠体内则 不发生N-羟化,故不致癌。 雌雄两性的毒性敏感性差异,性激素的性质和水平起了关键性作用。 年龄不同的动物对外源化学物的敏感性常不同。年幼未发育完善对毒性作用的反应要比成年动物敏感。 老年动物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毒性反应与更为敏感。 妊娠常可导致动物对外源化学物的敏感性发生改变。 ?先天性遗传缺陷者往往可加剧毒作用。?肝、肾病变尤为敏感。血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具有着色性干皮病。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病-紫外线、烷化剂及某些致癌物敏感。 机体的营养状态可影响外源化学物的代谢、贮存,进而影响其毒性作用。饮食中蛋白质缺乏使酶蛋白 合成减少、血浆蛋白水平下降,发挥毒作用。 某些杂质的毒性比本体物质还大,可明显影响受试物质的毒性。如除草剂2,4,5-T中混有的TCDD,TCDD对雌性大鼠的经口LD为2,4,5-T万分之一,胚胎毒性仅为400万分之一。2,4,5-T的胚胎毒性50 是由TCDD所致,而与2,4,5-T本身无关。 LD外,更重要的是全面观察动物的各种反应和变化。LD只是一个界点剂量。故还需将剂量-反应曲5050 线斜率及毒作用特征等考虑在内,才能作出全面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选择原则:反应与人近似;操作方便;易于饲养;易于获得。 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啮齿类动物多选择大鼠。 急性毒性试验通常要求使用刚成年的动物:大鼠180~240g、小鼠18~25g、家兔2~2.5kg、狗10~15kg。体重变异范围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20%。 要求每组10只,雌雄各半。检疫适应期一般为5~7天。 一般根据实验目的、受试物的性质和用途以及人类接触该物质的实际途径和方式选择染毒途径。 灌胃针或导管染毒。灌胃体积应一致,以ml/kg体重或ml/g计。具体为:小鼠0.2~1.0ml/只,大鼠<5ml/只,家兔和狗<5ml/kg体重。 -LD)1000 分组数与染毒剂量往往需要通过预备实验来确定。正式实验一般设5~7个剂量组,组距:(LD/(组数-1)。 一般要求14天总死亡数。 急性毒性试验目的: (1)获得急性毒性参数(LD最重要),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50 (2)观察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死亡情况,阐明剂量-反应关系和毒效应的特征,估计对人危害性。 (3)为亚慢性、慢性及其他毒理学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4)为急性中毒治疗和中毒机制提供线 急性毒性常用参数: ? 半数致死剂量(LD)是对受试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主要依据; 50 ?绝对致死剂量(LD)、最小致死剂量(LD)、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 100010
本文档为【急性慢性毒性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1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