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_京南沿村荆编考察_蔡磊

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_京南沿村荆编考察_蔡磊

举报
开通vip

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_京南沿村荆编考察_蔡磊2012年第6期民俗研究No.6,2012总第106期Folklore Studies Serial No.106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京南沿村荆编考察蔡 磊 [作者简介] 蔡磊,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湖北武汉430072)。[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手工业与村落共同体———近代以来房山沿村荆条编织业考察”项目编号:11YJC840002)、中国博士后科学...

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_京南沿村荆编考察_蔡磊
2012年第6期民俗研究No.6,2012总第106期Folklore Studies Serial No.106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京南沿村荆编考察蔡 磊 [作者简介] 蔡磊,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湖北武汉430072)。[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手工业与村落共同体———近代以来房山沿村荆条编织业考察”项目编号:11YJC840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筐业、市场与村落共同体变迁”项目编号:20110491207)、武汉大学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科研项目“近代以来市场体系与村落共同体的变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阶段性成果。  [摘 要] 沿村荆编业的兴起,依赖京南房山一带丰富的荆条资源和明清以来的矿业发展,临近集镇的区位优势为荆编销售提供了便利。荆编是沿村人共享的手艺传统,是村民交往的重要纽带。相同的荆编劳作模式,从身体经验上加强了村民共同的信仰、知识话语体系和地方感,并且在市场交换体系中成为村落共同体的符号。[关键词] 手艺;荆条编织;村落共同体;劳作模式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曾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工业化时代之前,日常的生产生活用具无不依赖手工,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些老手艺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尽管近年来“民艺热”、“民俗旅游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等思潮此起彼伏,一部分民间手工技艺借此重获生机,但大多数民间手工技艺仍面临不可避免的消逝命运。我们无法抵挡时代的洪流留住所有的手艺,但在它们最终消失之前,或许我们可以走近它们,给予它们一个较为深入、较为贴近手艺拥有者和享用者视角的认识和理解。一、沿村荆编业的兴起沿村位于北京市西南60公里处,隶属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属平原区,现有人口2053人,694户。荆条编织是沿村的传统家庭副业,当地俗称“编筐”。入秋以后,荆条生长成熟,沿村人去周边山区采割或收购荆条,经过浸泡、晾晒、磕杈等工序,将荆条编成筐、篓、篮、筛等日用器皿,再拿到集市出售或串乡叫卖。解放前夕沿村人口约100户,从事荆条编织业的家户不少于70户。沿村是京西南一带有名的荆条编织专业村,据地方志和村中老人口碑资料,沿村荆编业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至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前夕,沿村一直保持多数家户从事荆条编织的传统。沿村编筐业兴起,依赖房山一带丰富的荆条资源。荆条是一种落叶灌木,多生于山地的阳坡。房山地处太行山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山地,东部、南部是一片缓慢倾斜的平原,在西部和北部中山、低山和丘陵地区,分布有大量荆条灌丛。沿村为平原村落,不生长DOI:10.13370j.cnki.fs.2012.06.007荆条,沿村人一般去西北山区割荆条或是去周边集市买荆条。由于多数家户都从事荆条编织业,荆条需求量大,沿村后街逐渐形成买卖荆条的早市,集期为每旬二、四、七、九,每到集日,不少山区村民来此售卖荆条。为图便利,一些家户选择在早市上购买荆条,另一些家户依然喜欢去山里割荆条,一来节约编筐成本,二来自己割的荆条质量较好,利用率高。沿村境内有拒马河的支流北泉水河穿村而过,北泉水河发源于长沟镇北的寿阳山麓,流经甘池四村、沿村、东西长沟,最后蜿蜒流入涿州境内。北泉水河流经村西,沿村人称其为“西河沿”、“西大河”,沿村村名也是取河边村落之义。北泉水河不仅为沿村稻地提供了灌溉之利,也为编筐的重要工序———浸泡荆条提供了条件。刚刚割下的荆条不适合编织,需要在水中浸泡数日,变得柔软有韧性后方能使用。沿村人浸泡荆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放在村西的北泉水河中,水源主要来自沿村村北的甘池泉群,自西向东蜿蜒穿村而过,经年不断,冬天亦不结冰,破五以后便有村民开始浸泡荆条,各家各户浸泡的荆条捆沿河岸排开,成为沿村的特色风景。另一种方式是放在村中积水坑中,这些积水坑既有因地质作用自然塌陷而成,也有因人为取土而造成,相比河水,积水坑中水温稍高,浸泡荆条所需时间也稍短一些,但因是死水,浸泡荆条后常发出难闻的臭味,也被称为“臭条子坑”。邻近集镇的区位优势,亦为沿村编筐业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沿村所隶属的长沟镇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为北燕涿邑,秦时属广阳郡,西汉曾属幽州涿郡西乡县,虽经历代区划更迭,但一直是畿辅重地。作为京都通往山西的要塞,长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贾云集的重镇。民国时长沟镇由两县所辖,东属涿县,西属房山,成为京南交通要道,东至繁华一时的水陆码头琉璃河去京,南至涿县县城通保定,西至张坊可达涞水、易县,北至周口店灰煤区和房山县城,是房、涿两地有名的集镇,每旬二、四、七、九为集日,上市以粮菜为大宗。沿村距长沟镇仅三里地,去长沟集上卖筐成为荆筐销售的主要方式。解放前,长沟集北面一胡同专门设有“筐市”,卖筐和买筐的人全都聚在这里。明清以来房山矿业尤其是煤业和烧灰业的兴盛,带动了沿村荆编业的发展。据清乾隆二十七年统计,房山正开采煤窑140座,停业及尚未开采煤窑80座。石灰烧制业在房山也有久远的历史,民国十七年《房山县志》和《西山地质志》对房山的石灰产地和销售情况均有详细记载。民国前房山的煤窑和灰窑多为民窑,开采和加工主要依赖人力,井下煤炭运输由矿工用背篓或拉煤筐将煤运出,拉煤筐是一种长方形的扁筐,为了省力,下面铺有木轨,木轨上钉有铁条,以减少摩擦力。②煤炭外运主要为牲畜驮运,除煤口袋外,驮筐也叫拢驮)是主要的驮运工具。灰窑生产中往往需要用端筐,也称岔子,近距离地运送土、煤、灰、石渣等。煤业和灰业的发展带来了拉煤筐、驮筐和端筐等运输工具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了沿村编筐业的发展,使得沿村不仅生产普通的日用荆编品,也生产专门的矿业生产用具。解放前,沿村有不少的家户专门生产端筐,供周口店一带的灰窑所用。自近代以来,传统乡村手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和民族机器工业的双重打击下陷入危机,手工编织业因其机器生产的不可替代性,所受冲击相对较少。沿村编筐业在整个20世纪里基本保持均衡的发展状态,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走下坡路,衰落原因主要是塑料制品对手工编织品的替代,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带来的传统农具需求的减少。从经营方式来说,沿村编筐业大致经历了从家庭手工业到集体经济再到家庭手工业的转换。解放前,沿村编筐主要以家庭副业形式存在;集体化时期沿村大队成立编筐厂,组织村民集体编筐,产品主要供应房山灰煤窑和北京土产。这一时期尽管不允许私人编筐卖筐,但仍有少数家户利用早晚不在生产队干活的时间私下里421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②北京市房山区志编纂委员编纂:《北京市房山区志》,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80、189页。袁树森:《老北京的煤业》,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25页。编筐卖筐。改革开放以后编筐厂解散,编筐业又恢复到家庭手工业状态。近年来,沿村从事编筐业的家户越来越少,2007年我初次来沿村调查时有十多户人家编筐,至今年年初我再调查时只剩六户人家在编筐。年青人中已没有人愿意学编筐,现在村中岁数最小的编筐人也都在五十岁以上,沿村编筐的老手艺正面临失传的命运。二、荆编的种类和制作工序荆编是我国北方山区分布广泛的一种手工编织技艺,又因各地风土、气候、文化传统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沿村荆编在历史上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品类,而且形成了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沿村荆编品主要为农业生产工具和日用盛物器皿,传统的品类有背筐、摘筐、筛筐、拉筐、菜筐、粪抬子、抬筛、车帘子、鸡笼、猫笼、叉子、笼驮、草囤子、囤底、篮子、篓子、荆排子等等。这些荆编用具在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在现代生活中它们多数已失去使用功能,但作为“老物件”,它们又保留着过去时代的忆,镌刻着人们曾经共有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也承载了人们用身体的实践来感知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背筐是农业生产中最为常用的荆条编织品,在过去的时代,往往是家里有几个劳动力,便有几个背筐。背筐由筐头和筐拘组成,筐头约7寸深,筐拘一般用柳木煨成,主要用来装粮食、蔬菜、草和牲口粪。过去的运输工具主要有牲口驮子和小推车,但山区和丘陵地带的一些崎岖小道,这些运输工具有时派不上用场,反而人力的背筐显得更为方便,因此每到麦秋和大秋季节,背筐便成为重要的载物工具,从地里收割的麦子或棒子,都可以用背筐运到场院或家里。冬季农闲时,家里的小孩背着背筐去驮道上拾粪。平常上地里干活人们也喜欢背上它,庄稼主儿讲究不空走道,干完地里的农活,他们总会用背筐背点东西家,或是背一筐野菜,或是背一些柴火。在不使用化肥的时代,积肥造粪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活动,因此粪抬子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粪抬子的底为圆形,约7寸深,直径2尺左右,筐沿上拴有四根绳,两人用棍子可以将其抬起。筛筐和抬筛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很普遍。筛筐的底为圆形,约6寸深,筐沿上有两个提梁,俗称“耳朵”,筛谷时用得最多。抬筛的底为长方形,四边的筛沿上各有一个提梁,最宽的抬筛有4尺宽,8尺长,集体化时期多用抬筛筛粮食。除了筛棒子和筛麦子外,抬筛还可以用来筛纸、筛煤球。房山拥有丰富的煤、灰资源,在煤窑和灰窑里荆编织品也发挥了它们独特的作用。煤窑中用得最多的是“拉筐”,也称“拉煤筐”。拉煤筐的形状如同一只倒置的布鞋,底大口小,约半米高,1米长。窑工们在井下用拉煤筐把煤拖拉出地面。灰窑中用得多的是叉子,也称“端筐”。叉子的形状类似簸箕,一侧有开口,圆底,一边有一个耳朵,小的约4寸深,大的约6寸深,主要用于近距离运输。荆条编织品还可以做驮运工具和马车上的挡板。牲口驮子上用来装载货物的器具叫“拢驮”,椭圆形,底小口大,深1尺多,一般用两根木棍将两个拢驮横串在一起,组成一个马架子,放在鞍子上,用驴子、骡或马驮上拢驮运输煤、灰、粪、粮食、石块或其它货物。用荆条编成长方形的车帘子,放在马车车厢的两头做挡板,可以防止马车上的东西掉下来,用马车拉煤、拉灰、拉庄稼时一般都要用车帘子。荆编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其它用途。摘筐是挑担小贩必备的行头,摘筐的底为方形,筐头约6寸深,四沿上装有四根木棍,小贩们用扁担挑着它来卖水果、蔬菜。过去讲“鸡屁股里的银行”,农户家里靠养鸡下蛋来换钱,用荆条编成鸡笼,可以把鸡圈起来,防止黄鼠狼偷鸡。用荆条编成牲口嘴子,还可以防止牲口拉磨时偷吃粮食。把荆条编成长方形的荆排子,卷成筒状可以做成粮食囤,用来储存粮食;也可以用来做简陋的院门,或是做煤窑、灰窑、采石场和建筑工地上的防护栏。荆条还可以编成蜂筒,在外面抹上黄泥,用来养蜜蜂。521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京南沿村荆编考察沿村荆编品的种类有数十种之多,不同的品类编织方法有所不同,但打底、编帮和收沿是最基本的工序。背筐是沿村荆编品中的基本品类,主要制作工序如下:浸泡 荆条打来后,不能立即用来编筐,需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浸泡的时间依季节而定,春天一般要泡半个月左右,夏天则需一个星期。一般都放在西大河里浸泡,也有的在大坑中浸泡,坑里的水温高,浸泡的时间短,但因坑中是死水,泡出的条子有股难闻的臭味。泡好了再捞起来晾干,一般晾一两个小时即可,此时的荆条干湿度合适,既有韧性,又比较结实,可以用来编筐。晾好的荆条如果不立即使用,须用塑料纸将其盖起来,以免被风吹干。磕杈 磕杈的工具叫“钐口刀”,形似镰刀,一头有把儿,另一头有弯钩,用钐口刀将荆条上的小杈磕掉,使荆条变得光滑,这样编织起来就不会磨手,编出的筐看起来也美观。磕杈虽是一道最简单的工序,但初学者把握不好也容易把手弄伤。磕杈的工作一般由妇女来完成。分类 采割的荆条有粗有细,为方便编织时选材,须将荆条按长短粗细分类。将一捆荆条竖起,底与地面平齐,用手抓起较长的荆条,反复几次后,大致能将荆条分类,太粗的荆条可用牛角戳子戳成三瓣。编织时根据编织部位的不同来选用不同的荆条。打底 铺底的荆条一般要粗细适中,太细不结实,太粗最后不好刹沿。一根经由三根荆条组成,选八道经,两两相接,铺成米字形底。然后将6根荆条并排在一起,围绕米字形底开始编织,编时采用挑压法来地绕,绕上一圈即可,俗称“小五花”,接着编“大五花”,基本编法和小五花一样,只是所用荆条稍多。然后开始用单根的荆条往外绕圈,一般用三根即可,称为“打圈条”。为使筐底平整,需在筐底和筐帮之间“打三稍”,即将三根荆条依次错开叠在一起绕圈,因为是四根叠加起来的,所以绕成的圈有一定高度,既可以形成底沿,又可以很好地管住往上撅起的经条。在打三梢的过程中,顺便将筐据和筐角固定在三梢中。筐角主要起保护筐底的作用,有了筐角之后,筐底便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不容易被磨损。编帮 打完三稍后将铺底的八道经竖起,竖起时用力需均匀,以保持筐帮的形状周正,再用一根绳子将其拢起,以固定筐帮的形状,这跟绳子称为拢绳,是编筐必不可少的工具。编帮所用纬条可用较粗一些的荆条,用纬条与经条上下相互穿压编织,每编几圈后用扁锤砸紧,编的过程中随时插经,在打底时原来的八道经已被分成十六道,因而每道经需增插一根或两根荆条,插经时荆条需按粗细排列,一般是左粗右细,以方便最后的刹沿。刹沿 编至六、七寸后便开始刹沿,也即将余下的经条依次横向穿压,最后用剪刀剪去多余的尾梢,筐帮便锁好口。所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刹沿是关键的工序,筐沿一定要收紧,若不收紧筐帮容易松散,看起来也不平整美观。三、荆编与基层市场沿村人卖筐主要有三种交易方式,一是赶集卖筐,二是在庙会上卖筐,三是串乡卖筐,也有少量批给包买商。选择哪一种交易方式因人而异。集市和庙会有固定日期,一般人都是遇到集期赶集,遇到庙会赶庙,其它日子串乡。也有的人专门赶集卖筐,沿村人称为“蹲集”。沿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位于房山、良乡和涿州三地的集市贸易网络中,西有位于拒马河出口的张坊古镇,东有繁华一时的琉璃河水路码头,南有位于涿房之交的京南第一集长沟,这三个集镇解放前均是每旬四集,加上周边的小集镇,沿村人几乎每天都可以去集市卖筐,俗称“追集”。张坊镇居县城西南四十公里,南通涞易,北达三坡,是房山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输出的产品以鲜果品、木炭、香料、荆条、山木、药材等当地土特产为主,输入则以粮食、布匹、食盐为大宗。琉璃621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房山一带称庙会为“庙”,称赶庙会为“赶庙”、“上庙”。河镇居县城东南十五公里,古时为燕国官员进都必经之处,古称燕古店,后因琉璃河域经济兴起,改名称琉璃河。琉璃河自古以来都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隘,是房山经济贸易的水陆码头,当时琉璃河上可行船到保定、天津,商船载百货交易灰煤及土特产品于此。自京汉铁路琉周支线筑成,琉璃河为京汉铁路之要站,交通更为便利,市面更加繁荣。在民国二十年左右,琉璃河镇商业达到鼎盛。南来北往的商船,过往的商人络绎不绝,城中的点心店昼夜营业。因每天发船时船只过多,镇上还组织专人指挥行船,按次序开船。民国二十八年,琉璃河发大水,冲毁河道,无人修复,水运从此中断。但沿村人卖筐最常去的还是长沟集。沿村距长沟仅三里地,对于沿村人而言,长沟算是他们家门口的集了。长沟集历史悠久,与河北省刁窝、码头、松林店并称为京西南四大名镇集市。相传东长沟古城在汉代已是有名的水陆两用码头,圣水河穿境南去,东抵琉璃河,南连“鸣泽渚”,商贾云集,帆樯林立。清乾隆年间在此修建了南正行宫后,乾隆皇帝祭西陵途中多次驾临长沟。据说长沟集上有名的饭铺“柳泉居”原名“李饭铺”,“柳泉居”三字乃乾隆皇帝御笔所赐。民国《房山县志》对长沟集亦有记载:“长沟镇在涿、房之交,涿境居三分之二,房山境居三分之一,商业以粮行为大宗,杂货次之,其它药行、盐店、布行等亦皆殷实。集分二、四、七、九,附近菜园居多,凡有婚丧购鲜菜者对集此焉。”在长沟集北边的浃河道上设有专门的筐市,沿村人过去都在这里卖筐。据老人忆,过去长沟集最兴盛时,集市上的人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除房、良、涿三地的人外,还有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山东以及文安、霸县、涞水、易县等州县的人过来买货卖货,有的客商成批量地购买沿村的荆编品,再转运至北京、天津、白洋淀、保定等地倒卖。改革开放初期,大大小小的集市开始恢复,除房山的集外,沿村人常去涞水县的石亭集和篓村集,这两个集上卖筐据的多,卖完筐后刚好可以买些筐据来。当时石亭集是逢五、十,篓村集逢二、七、四、九,长沟集是逢一、六、四、八,几个集期刚好错开。现在沿村编筐人常赶的集有长沟集、窦店集、仙坡集、张庄集。庙会上的商贸市场也是沿村荆编品的重要销售场地。过去房山、涿州一带庙会活动兴盛,仅长沟附近的庙会便有十多处,庙会时间多集中在春季。三月初八为五侯庙,三月十五有无极屯庙、北务庙,四月二十八为西营庙,五月初一有长沟药王庙、房山城隍庙,五月初五为仙坡庙,五月十三为码头庙,八月初一为长沟峪庙会。据老人忆,解放前沿村人最喜欢赶庙卖筐,附近大大小小的庙会几乎都去,庙会的正日子虽说只有一天,但走会、唱戏和贸易活动往往持续好几天,加上庙会上人多,因而是卖筐的好地方。虽说卖筐的人一般没有时间逛庙会,但身处其中感受一下那份热闹劲,也是卖筐人所喜欢的。长沟的五月庙离沿村近,加上临近麦秋,正是卖筐的好时候,所以成为沿村人卖筐必去之处。解放前,东长沟属涿县,西长沟属房山,当时庙会以西长沟的药王庙为主。药王庙所供的是药王孙思邈,相传他的生日为阴历五月初一,所以庙会的正日子是五月初一,庙会活动从四月二十九一直持续到五月初四。初一和初四刚好也是长沟的集期,庙会加上集市,使得五月庙无比热闹。沿村人一般先去药王庙里烧香,求药王爷保佑四季平安,然后再去卖筐。如果筐卖得好,还可以欣赏热闹的花会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演。过去长沟几乎村村有会,西甘池和南良是杠箱会,太和庄和西长沟是花鼓子会,黄元井、东良各庄、沿村、双磨是高跷会,东长沟是坛子会,东甘池是炮会,南甘池是礼佛会,北甘池是叉会,坟庄是斗牛虎会,东良是打幡会。除长沟地区的花会外,还有涿州、天津等地的花会也来赶庙,可谓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高,但走会的兴致却很高,当时还流行这么一句顺口溜:“花会高花会好,没有行头批麻包,没有锣鼓敲水筲。”西长沟的戏台721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京南沿村荆编考察廖飞鹏:《房山县志》,1928年,第489页。和东长沟的戏楼也是庙会上吸引人处,有的卖筐人看戏看得都舍不得走了。1958年以后,这些庙会基本上都没有了,现在沿村人卖筐能去的庙会主要是每年三月十五的无极屯庙会、小马村庙会以及四月十八的云居寺庙会。北务庙最近几年刚刚恢复,只有烧香、走会等活动,尚未形成贸易市场。沿村人串乡卖筐的范围很广,最远到北京,一般集中在北部半山区、东边平原和涿州北部一带乡村。赶集和赶庙卖筐都可以搭伴而行,但串乡卖筐一般都是单独行动,各人有自己常去的几条路线。筐的使用时间长,所以卖筐人不能像其它串乡小贩一样,固定在某一个路线上,而是有多条行走的路线。沿村人卖筐主要有四条路线:一条是往东走,从五侯出发,经过韩村河、西东、李庄、琉璃河、刘店、董家林、庄户屯、立久、称、百草洼、芦村、窦店、良乡、长辛店,最后到丰台。另一条是往北走,从岳各庄出发,经过新街、新庄、周口村、顾册、房山南关、房山东关、饶乐府、马各庄、大董村、小董村、阎村、良乡、苏庄、哑巴河、再到长辛店、卢沟桥。另两条是去涿州的路线,一条从长沟出发,经过上坡、兴旺、上庄、练庄、清港、下胡良、大石桥,最后到涿州北关;另一条从长沟出发,经过浹河、冯村、百尺竿、下胡良、大石桥,再到涿州北关。在三种卖筐的方式中,串乡卖筐最辛苦,一般都得早起,俗称“起五更”。过去没有钟表,只能看天上“三星”的方向确定时间,老话说“三星正南,家家过年”,冬季三星在正南方时差不多是夜里12点。也可以听鸡叫起五更,经常起早的人都知道“春三秋四冬八遍”的老话,意思是说春天鸡叫三遍天亮,到夏天鸡不爱叫,秋天里鸡叫四遍天亮,冬天则要叫八遍天才亮。过去卖筐有用排子车拉的,用小毛驴驮的,用小推车推的,还有用肩挑的,现在多是骑自行车或三轮车,比以前轻松多了。串乡卖筐主要以背筐、筛筐、笼驮等农具为主,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密切相关。大麦二秋时筐的行情最好,家家户户都要为收秋准备农具,筐也走俏,再贵也有人买,过了大秋筐价便开始下跌,到冬季买筐的更少。临近年关时,猫笼卖得较多,家家户户都要杀猪过年,为防止猫偷吃猪肉,便把肉放进猫笼里。其它为年歇准备的炸货也会放在里面。四、荆编与村落认同一)荆编与村落信仰山神信仰在房山一带山区村落中较常见,平原村落中则很少见。沿村虽是平原村落,但因荆编生产与山相连,村民们多信奉山神。为获取荆编原材料,沿村人需去远方山中采割荆条,山路崎岖,蛇咬蜂蜇,为求平安,沿村人每年初一都要集体祭拜山神,期望得到山神保佑,由此看到物质生产方式对民间信仰的作用和影响。一般是十来户人家组织在一起,成立一道祭拜山神的会,沿村人称之为“山神会”,据老人忆,解放前沿村共有十几道山神会。每到秋季,各道会都要共同喂养一头猪,其中一户人家香头)负责喂养,其他家户则负责出粮食,到年底再将猪杀掉,杀猪时掏出五脏六腑,保留整猪,脖梗上留一撮鬃,梳成小辫,准备用来祭拜山神。正月初一早上,各道山神会一路敲锣打鼓来到村北小山岗前,摆上香烛,供上整猪,恭恭敬敬地祭拜山神,祈求山神爷为沿村人带来福佑。祭完山神后,各道会到养猪的那一户人家聚餐,一起将献祭的猪吃掉,饭后一起商量来年敬山神的事宜。此外,沿村还流传着许多山神爷的故事。相传沿村的一位小伙儿从外地家过年,走到山上却迷路了,偏偏这时候又遇到狼群,小伙儿正发愁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人。白胡子老人对着狼群呵斥道:“孽畜,还不快走!”狼群马上四散逃开。老头问小伙儿是哪村人,小伙821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陈瀛:《沿村山神会》,《房山文史资料》第6辑,第34页。儿便告诉他说自己是长沟沿村人,从外地来,准备家过年。老头说:“咱俩一条道,我正要去那里赴会,你跟我一块走吧。”老头拽着小伙儿的胳膊,让小伙儿闭上眼,眨眼间小伙儿就到了沿村。家后,他把白胡子老头救他的事告诉了村里人,村里人一想,这白胡子老头一定是山神爷,要不然他怎么会说去沿村赴会呢?山神会后一般是在香头家聚餐,据说香头家如果有私心,把大伙儿聚餐吃的猪肉据为己有,山神爷会惩罚他。有一年,村西一户人家当香头,在给大伙儿煮肉前,偷偷给自家藏了一块,结果锅里煮的肉全都不见了,那户人家非常着急,不停地给山神爷烧香磕头,这锅里的肉才来。村民们都说这是山神爷在显灵,告诉大伙儿不能自私,要舍得把肉给大伙儿吃。据村民讲,那些舍得把肉都拿出来给大伙儿吃的人家,到聚餐结束后反而剩下许多肉,山神会的规矩是聚餐剩下的肉归香头一家,因而越是舍得的人家越有报。沿村人信奉山神虽是仿效山区村民,但祭祀形式有很大不同。山区村落多建有山神庙,沿村村北的西甘池、二龙岗、天开、孤山口、圣水峪等村皆有山神庙,村民一般去山神庙祭拜山神。一般家户并未固定祭拜时间,逢初一和十五均可祭拜山神,祭品上讲究用三碗饺子,很少用整猪;如果是开山采石或开灰窑的村落,祭祀山神则较为讲究。每年三月十七,工头或窑主都会主持祭祀山神仪式,和沿村山神会一样,用整猪做祭品,猪脊背上也要留一撮鬃毛,用来梳成小辫,以示喜庆。沿村山神会还融合了新年迎喜神的一些仪式活动,祭拜完山神后,各家各户牵着自己家的驴、骡、马等牲口,朝着黄历上所写的喜神方向溜达几圈,驴、骡、马的脖子上挂着五彩布,象征新年的喜庆和祝福。由此看出作为民间信仰的沿村山神会的包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沿村山神会是山神信仰在沿村传播和在地化的一个结果,在这个结果中存在文化的适应和变迁。沿村人结合编筐生活、周边村落山神信仰和传统年节习俗,创造了沿村山神会的独特祭祀仪式和活动。正月初一的祭祀山神仪式是沿村人一年中盛大的集体活动,虽然祭祀过程中没有庙宇和神像,只是象征性地朝向山区跪拜,但山神祭仪显然是增进村落认同和内聚的重要力量。作为华北农村社会重要社会组织的“会”,被视为是判定村落是否具有共同体性质的依据。会是村落自然形成的生活协同形态,不同于按照县政府的命令建立的保甲、邻闾制以及国家的行政组织。“会”往往以庙为中心,是按照地理和历史自然发展起来的村民的自然聚落,是村民的自然的生活合作体。沿村山神会体现了沿村人借助神明信仰来建构村落社会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村落共同体成员间形成新的互动和融合,沿村人围绕山神,形成了以村落为单位的祭祀圈,强化了村落共同体边界。二)荆编与村落内聚沿村荆编虽是家庭手工业,但邻里和老乡亲之间的传习却是沿村荆编重要的传习方式。尽管父子传承是最为便利的荆编技艺传习方式,但对于多数沿村人而言,他们并不依靠或不仅仅依靠这种方式学习荆编技艺。如果家中较亲近的长辈不会编筐,邻里和老乡亲便成为学习荆编技艺的对象;即便家中长辈会编筐,但因其掌握的荆编技艺种类有限,年青人依然会向其他人请教或学习荆编技艺。虽然不是正式的师徒关系,但荆编技艺学习者与荆编技艺传授者往往关系密切,与之连带的两个家庭在婚丧嫁娶、寿诞仪礼等其它场合都有诸多往来,馈赠的礼物一般重于普通老乡亲。荆编技艺传习一方面维系和强化着原有人情交往,另一方面也建立新的宗亲之外的人情交往网络。关于荆编生计,沿村人有一句民谚:“早上没饭吃,晌午就有马骑”,意思是说编筐这一手艺来钱快,早上家里可能还揭不开锅,编上几个筐就能卖钱买马匹买粮食。一些家户原本不编筐,但在生活困顿时,比如遇到灾年,庄稼歉收;家里盖房、娶媳妇背下债务时都会拾起这门能养家糊口921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京南沿村荆编考察[日]平野义太郎:《大亚州主义的历史基础》,东京:河出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房,1945年,转引自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的老手艺。还有一些人年轻时外出闯荡,岁数大了乡后也会选择编筐为业,因为编筐对年龄没要求,身体硬朗八十多数也能编筐,相对于在外谋生而言,编筐是个稳定的行当且能与家人相守。荆编生产和销售虽是以家庭为单位,但荆编手艺却远远超过家庭界限,为所有沿村人共享,是沿村人共有的传统,一旦有生存之需,沿村人随时可以继承这一传统。沿村荆编在房山一带颇有名气,方圆百里几乎都用沿村人编的各种荆编品,因而市场上销售的作为“商品”的荆筐在沿村人的人情交往中往往成为“礼物”之筐。沿村编筐家户一般都会给亲戚朋友送上一些编好的筐,家里的儿媳妇娘家时也会带上荆筐,作为实用的礼品。若是同村的老乡亲买筐,极少有收钱的,若是买筐的人家坚持给钱,一般也只收一个材料费。在村内荆筐一般不被作为商品,通过卖筐赚老乡亲的钱更是不合村落共同体道义。一些荆编技艺精湛的老人歇手之前,往往编上一些荆筐,送给左邻右舍或是关系好的老乡亲,等他们去世后,这些荆筐便成为满载情感的念想。对于沿村人而言,荆筐不只是劳作工具和日用盛物器皿,而是充满意义、标记情谊的礼物。笔者在调查荆筐用途时,村民拿出荆筐给我看时,首先谈起的往往不是荆筐的用途,而是它的来历,他们会告诉我这些筐是谁在什么时候送给他们的。有些筐使用的年头多,编筐人早已去世,在谈及这些老物件时,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涌起的某种怀念。在周边村落荆筐一般不会作为礼物,唯有在沿村荆筐成为富有意义和情感的礼物,它的流动承载了村民间的友爱和亲和,增强了村落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结。相同劳作模式是村民共同意识产生的重要基础。共同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的共同感觉、感受和观念等等,也包括人们的共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意识。②由于多数家户都从事荆编业,沿村人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生产生活节奏。入秋以后,荆条生长成熟,沿村人开始去山里采割荆条;大秋结束到第二年春耕之前属于农闲,沿村人集中在这两个季节编筐;麦秋和大秋之前是荆筐销售旺季,沿村人则奔走于周边大小集市赶集卖筐。“绕”是沿村人编筐中常用的一个词,因编筐过程中需用荆条绕缠。“今天绕几个呢?”是沿村人见面常用的问候语,意思是问对方今天编了几个筐,这样的问候语也是作为荆编专业村的沿村所特有的。河中浸泡的荆条,散发出臭味的浸满荆条的水坑,各家门口晾晒的荆条,院子里编筐的男人和修剪荆条枝杈的妇女,这些都是荆编村落独有的景观,也是沿村人特有的地方感。这些不断重复的相同荆编劳作实践,共有的技艺、知识、话语体系和独特的地方感不断生成村落个性和村落边界,强化着共同体意识。作为家庭手工业,沿村荆编业中少有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也不像近代乡族共有经济和解放后的村落集体经济拥有共同财产和实体组织,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其所体现的村落共同体属性,这种属性不是通过外在的集体活动或组织来表现,而是通过共享感受和观念体系来体现。031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②刘铁梁从村落地方感的视角出发,赋予劳作模式新的内涵,他认为劳作模式意味着劳动者在投入经济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群体行为特征,就主体感受而言,它也是指身体被塑造的结果,是蕴涵在身体中的全部感觉、记忆、知识与技能的社会化的一种综合,因此也成为群体记忆历史的一类载体形式。参见刘铁梁:《近代以来北京的城乡市场体系与村落劳作模式———以房山为案例》,赵世瑜:《大河上下———十世纪以来的北方城乡与民众生活》,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页。
本文档为【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_京南沿村荆编考察_蔡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313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5-25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