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学概论讲义

美学概论讲义

举报
开通vip

美学概论讲义《美学概论》 · 《美学概论》 ·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 第二章 审美发生论 · 第三章 美的本质论 · 第四章 审美领域论 · 第五章 审美心理论 · 第六章 审美形态论 · 第七章 美的形式论 · 第八章 艺术审美论 · 人类从蛮荒中走来,穿过由危险、陷阱、无知、黑暗构成的道路,走向未知的、不确定的、无尽的未来…… · 人类就象一个孤独的旅行者。 · 有谁陪伴着这孤独的旅行者呢?是什么支撑着这孤独的旅行者呢? · 是人类自身的生命之光。 · 这种...

美学概论讲义
《美学概论》 · 《美学概论》 ·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 第二章 审美发生论 · 第三章 美的本质论 · 第四章 审美领域论 · 第五章 审美心理论 · 第六章 审美形态论 · 第七章 美的形式论 · 第八章 艺术审美论 · 人类从蛮荒中走来,穿过由危险、陷阱、无知、黑暗构成的道路,走向未知的、不确定的、无尽的未来…… · 人类就象一个孤独的旅行者。 · 有谁陪伴着这孤独的旅行者呢?是什么支撑着这孤独的旅行者呢? · 是人类自身的生命之光。 · 这种生命之光,就是人类历史的根基,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根基。 你是一个会审美的人吗? 思考—— 1、人类产生以前有没有美存在?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第一节 美学学科发展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8世纪,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一1762)创建,其间经过康德、歌德、席勒、谢林等人的发展,最后由黑格尔集大成,建构起严谨的美学体系。   一、 前美学时期的回溯   人类的美学思想发展史渊源流长。早在公元前 6世纪以前,中外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已经在探讨美、美感和艺术现象,试图揭示人类的审美活动及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   先秦时期,我国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对美和艺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例如《国语》中的伍举论美,可以说是我国历史关于美和美感问题最早的论述。伍举说: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老子关于美的辩证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也有许多关于美的论述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没有从宗教、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 由文献记载,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思考美的。 然后,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匹阿斯》第一次试图给“美”下定义,即追寻美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最早对艺术美学进行哲学思考的经典著作之一。 18世纪以前的中、西思想家都把真、善和美尤其是后二者混为一谈。  二、 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  · 维柯(意大利1668-1744)代表作《新科学》 · 相对于逻辑推断的智慧,人类还有另外一种智慧,比逻辑推理的智慧更原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是一种“诗性的智慧” · 诗性的智慧先于知性,后于感觉。是人类一切文化的起源。 · 诗性的智慧的两个基本规则: · 1、以己度物的隐喻,把人当作衡量万物的尺度。 · 2、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 三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   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一1762 ) 他发现人类知识体系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却没有一门科学去研究感性认识。 在他看来,人类的心灵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在科学领域内就应建立与此相对应的三门学科。他建议应该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认识。这门新的科学即美学。 1735年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已经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1750年,他正式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四、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 · 康德(德国1724-1804)他的美学理论集中在《判断力批判》一书当中。 · 关于趣味判断和目的判断。 · 趣味判断的四个原则: · 1、超功利性 · 2、无概念的普遍有效性 · 3、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 4、无规律的合规律性 第二节 美学研究对象 一、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主张 · 1、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美,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 代表人物: 鲍姆嘉通、康德 · 2、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 · 黑格尔 · 缺陷:过于狭隘。 · 3、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 缺陷:1、审美关系其实审美活动的结果。 · 2、预设了人与现实的二元对立。 二、审美现象的复杂性 · 1、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 美的现象不是物理的事实,它首先是与人相关的,没有人就没有美。 · 2、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 · 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那一刻,即人的审美经验中。 · 3、美的现象的历史性。 · 美的现象随着时代、文化、个性变化而不断变迁。 三、美学是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 · 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的审美活动当中。 第三节 美学研究方法 一、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 (一)哲学的和逻辑的方法 · 哲学是人文学科的最高学科,它研究世界观和认识论,可以为美学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例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都是以其哲学体系为始点,把美学做为完成其哲学体系的工具。 (二)社会学的方法 · 把美和美感经验,尤其是艺术活动置于社会环境对其影响和制约等方面加以考察。 · 法国 丹纳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对艺术的影响。 (三)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 · 人类的审美活动基本层面上形象的创造和符号的呈现。 (四)心理学的方法 · 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而审美经验首先表现为心理的感受。 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用于美学研究,创建了实验美学。具体说来有选择法、制作法和表现法。 另外,还有里普斯的“移情说”,谷鲁斯的“内摹仿说”,英国美学家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等等。 20世纪以弗洛伊德最为有名。 第四节 美学研究的目的 · 1、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 · 2、从审美活动理解人的完善。 · 3、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第二章 审美发生论 · 自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了审美活动。 · 目前学术界研究美的产生大致有以下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通过研究现代残存的原始部族的生活状况及其艺术研究美的起源。 · 非洲矮人国 第二条途径:通过史前考古学的研究探索美的起源。 第三条途径:通过现代儿童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来推测艺术起源问题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   美学史上几种审美发生论 一 、模仿说 · 模仿说的一般观点认为艺术来源于对现实或对自然的摹仿。 · 模仿说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就已经广为流传。代表人物有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 孔雀舞 · 杨丽萍 千手观音 · 二 、游戏说 · 游戏说认为艺术的产生是由于游戏。 · 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首先提出游戏说,后由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加以继承和发展。游戏说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摹仿并不是艺术产生的原因。席勒:在摹仿冲动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深刻原始的动机,这动机便是游戏的冲动。  戏仿 · 三、 欲望升华说 ·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一种自我表达,是以性为核心的本能欲望的转移和升华。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冰山图: · 四 、 巫术说 ·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先提出巫术说,后来另一位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加以发挥。所以巫术说又被称为“泰勒——弗雷泽理论”。 巫师 · 五 、 符号说 · 符号说认为原始绘画和原始雕刻再现了各种不同的符号体系。它们是用来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季节的推移和观察天文学上的星象。 我国独龙族 结绳记事 · 六 、 劳动说 · 劳动说认为,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存在节奏、舞蹈、歌唱等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艺术产生于劳动。   · 古老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第二节 巫术直观与世界的象征化 · 巫术实质上是一切人类文化活动的源泉。 一、巫术及巫术直观 · (一)什么是巫术活动 · 巫术是人类原始的活动方式,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生命活动特征来构建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原始人类经验世界的方式和信仰的方式。 · 巫术活动的核心就是把人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力量看作是世界的普遍力量,沟通了事物间的联系,并且超越时空限制。于是,世界上任何现象都被当作生命活力的体现。 (二)巫术活动的特征 · 基于对神秘生命活力支配世界的信仰,巫术世界便具有了以下三个特征: · 1、人的生命和万物并未分离,彼此相通,交互影响。 武侠小说中的内功 《大唐双龙传》中的练功描写: 有意无意间,他们终进入了九玄功那万念俱减的至境。 ……寇仲茫然坐了起来。 一看之下乖乖的不得了。 只见整个天地清晰了很多……最奇怪的是,无论天与地,一块石头、一株小草,都像跟他是相连地活着般,而自己则成了它们其中的一分子,再不是两不相关了。 · 2、巫术世界是一个“存在”与“非存在”不分的世界。 · 3、巫术世界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也是一个受魔法支配的世界。 扎人偶 (三)巫术直观 · 原始人类的巫术活动大致由巫术仪式、巫术符号、巫术世界观和巫术直观四部分构成。 · 从表面上看,巫术直观表现人的通神能力,从深层看,它隐藏着生命创造的本源,把整个世界体验为一个受生命力支配的世界。 漫画中的“占卜婆婆” · 因此,巫术直观就是原始人类通过生命活力与世界直接的、前理性的交流方式。 (四)巫术直观的意义 · 剥离巫术的神秘的外衣,巫术直观包含着以下重要意义: · 1、巫术直观是人的生命力的本原性奠基,是生命活力对世界的第一次创造性构造。 · 2、巫术直观是属于前认识、前概念和前思维的,可以称为原始思维。 · 3、巫术直观还包含诗性直观的内核。 天女散花 二、世界的象征化和神话、语言、符号 · 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具有形象性,是象征和符号的表现。 (一)世界的象征化 · 在巫术活动中,世间万物都被视为生命活力的表征。这就是世界的象征化。 太阳神阿波罗 (二)巫术符号与神话、语言、艺术 1、巫术符号及其魔力 · 狭义的巫术符号包括图腾符号、占卜符号、祭祀符号、装饰符号等。 · 巫术符号是具有神奇魔力的符号。 · 世界的象征化就是最初的符号创造活动,是一切符号活动的本源。 2、神话 · 神话分三类: 1)起源的神话 · 2)诸神的神话 · 3)英雄神话 · 神话运思的特征: · 1、万物有灵的泛神论思想。 · 2、神话形象是超越肉体的象征化形象。 · 3、神话形象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 · 4、神话形象可以在万物中自由转换。 · 神话运思是巫术直观前思维的诗性智慧的总爆发,从巫术象征世界向由生命活力转化而成的形象世界迈进。 3、原始艺术 (1)雕刻、绘画 (2)诗、乐、舞 · 原始乐舞总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并且乐舞者身着面具或图腾。 第三节 身体劳作与“手艺” · 柏拉图:艺术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灵感,一是手艺。 一、身体劳作与手艺 · 在原始的生产实践中,一切是围绕身体劳作进行的。 (一)身体劳作 · 身体劳作是以身体为核心的有机的整体活动,和后来的体力劳动是有区别的。 · 身体劳作是劳动的本源性现象,是生命活力的绽出和投射。 刀耕火种 (二)手艺的诞生 · 手艺是身体劳作一种凝结和提炼,是身体劳作所形成的完整技艺。 · 1、身体劳作的目的契合劳作中事物所显露的本性。即合目的性。 · 2、身体劳作的方式契合劳作中事物所显露的本性。即合规定性。 石器 · 手艺和技艺是有区别的。技艺是基于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 所以,手艺可以这样定义: · 手艺就是身体劳作的有目的性活动及其劳作方式与事物显露出的本性的完美契合。 后羿 神射手 二、“手艺”与“艺” ·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身体劳作的手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颠峰。 · 此时,还出现了许多以某种手艺为核心的传说。 燧人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 黄帝 · 公元前1000年前后的古希腊和中国都出现了“手艺”向“艺”的方面凝聚。 “艺”本源于“手艺” · 艺术的“艺”是从 “手艺”中获得本源的。 · 身体劳作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完美统一体就是“艺”。 原始工艺巧夺天工 第四节 审美活动的诞生 · 审美的活动一旦摆脱巫术活动和手艺劳作的而独立出来,就标志着纯粹审美活动的诞生。 一、从巫术直观到纯粹诗性直观 · (一)理性的崛起和巫术活动的分裂 · 使得诗性直观从巫术的裹挟下分离和解放出来,才能成为纯粹的诗性直观。 理性思维 · 理性思维就是按照概念的实质性含义和具有普遍效力的规律进行论断的推理活动。 · 巫术——神话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在中国大概是殷周之际,主要特征是“史官文化”取代了“巫祝文化”。 中国古人理性思维的经典言论: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敬鬼神而远之——孔子 ·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 · 古希腊巫术——神话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以苏格拉底之死为标界。苏格拉底主张理性认知的核心地位,否定神的地位。 · 理性思维的崛起使“巫术——神话思维”分裂成三个部分:一是理性思维,二是神秘的迷信,三是纯粹诗性直观。 (二)纯粹诗性直观的脱颍 · 纯粹诗性直观的脱颍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是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 · 1、在理性思维领域,把加缠于巫术活动中的直观分离出来,提出了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独立原则。 · 例如:中国先秦时期的“赋、比、兴”;古希腊柏拉图的“灵感”和“模仿”。 ·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 2、相对独立的艺术从巫术中分离出来。 · 艺术的独立在中国有三个标志: · 1)出现了独立的诗。(《诗经》) · 2)出现了怡情的音乐和音乐理论。(《乐论》) · 3)出现了独立艺术家。(伯牙) 诗经名篇欣赏 诗经名篇欣赏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 这样,诗性直观就脱离了巫术活动,成为独立的人类创造的领域——审美活动和艺术领域。 二、从“艺”走向艺术 (一)“艺”向自由的演变 · 首先,“艺”从身体劳作中独立出来,成为培养自由的人的方式。 · 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古希腊“七艺”:天文、算术、几何、音乐、文法、修辞、逻辑 · 其次,在其他手工技艺方面,“艺”同样地脱离了身体劳作层面,走向自由。 · 比如雕刻、建筑、绘画等。 (二)对“艺”的诗性直观的自觉 · “艺”当中的自由本性被人觉察到了,并且被人揭示出来。 ·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总结为“游于艺”。 · 庄子,其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天地与我齐一”的自由境界。 · “庖丁解牛”:从手艺的“艺”而达到自由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三)对“艺”的自由形式的自觉 · “艺” 的表现形式,是人的生命活动形式与事物“合目的性”的契合所凝结的自由形式。 · 孔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这段话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 (四)诗性直观和自由的形式产生纯粹的美感经验 · 当身体劳作的“艺”走向了自由艺术,会给人带来生命自由创造的快乐,这就形成了非生理,非功利的审美快感,即纯粹的美感经验。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三、独立的审美活动 · 从原始巫术活动中脱颖出了诗性直观,从身体劳作的手艺中脱颖出了“艺”和“艺”中的自由,从 “艺”中诞生了自由的形式,以及诗性直观、“艺”及其自由和自由的形式所产生审美快乐,我们正是把这种审美快乐称为“美”。 · 审美活动就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 第三章 美的本质论 柏拉图之问 ——美是什么? · 柏拉图在《大希匹阿斯》借苏格拉底之口向希匹阿斯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 正是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和重新追问,否定与再次否定,构成了两千多年的西方美学史。 第一节     美学史上的探讨   在美学史上,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美的本质: 一、从对象的自然属性上探讨美 二、从客观精神意识探讨美 三、从主观精神意识探讨美 四、从社会生活探讨美 · 1、美是理念 · 柏拉图:关于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的理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理念世界影子。 · 柏拉图的世界观: 最高层 理念的世界 最真实的世界 中间层 现实世界 理念的摹仿 理念的影子 第三层 艺术世界 现实的摹仿 影子的影子   · 柏拉图在《大希匹阿斯》中否定了当时种种关于美的种种看法: · 1、美不等于美事物。 · 2、美不等于某种物质及其带来的精神满足。 · 3、美不等于有用。 · 4、美不等于视听带来的快感。 · 结论:美是理念。 · 柏拉图“美是理念”说的重要意义: · 1、倡导了理性思想,反对了神和命运。 · 2、这种透过现象探索本质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他也认为客观精神是美的本源,而我们看到的各种具体的美的形态,都是理念的感性表现,美是感性和理性、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 · 黑格尔的美学观念包括三层含义: · 1、美是理念 · 2、美是感性显现 · 3、美是人类心灵自由活动的需要。   · 2、美是主观观念 · 美是人的主观精神现象,是心灵的产物。 · 休谟(18世纪英国):“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物就是知觉。” ·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心里,每一个人心看到不同的美。” · 康德:“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 · 意大利克罗齐的直觉主义哲学:直觉即表现,美是直觉,是心灵的表现。直觉主义哲学具有反理性特征。 达利作品 · 弗洛伊德:艺术和美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性本能的升华。人们对美的热爱中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性感目的。 玛丽莲·梦露:一个国家的记忆 · 王守仁(明):中国古代唯心主义美学观的代表。 · 王阳明强调审美体验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 · 论赏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美是事物的属性 · 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与比例 · 艺术的美体现了一种合理的数量关系,美在于物体的和谐与比例,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即,“美是一定数量关系的和谐。” · 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 · 美就在事物之中,“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 · 达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 西方当代美学仍然有一些人坚持美在客观的见解,尤其以“美在形式”说比较突出。 · 法国苏里奥:美学是形式的科学。 · 英国克莱夫·贝尔:视觉艺术的特质在于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 4、美是关系 · 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是随着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消失的。 · 狄德罗认为,对美的本质的把握,应当突破个别因素、个别事物而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 狄德罗把美分为两类:实在美和相对美。 · 实在美指事物本身形式因素组成的关系的美,相对美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相联系中产生的美。 · 5、美是生活 ·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段话包含三层含义: · 其一、“美是生活”是该定义的核心。美是活生生的客观社会事物,是美的客体对象在主体头脑中的反映。 · 其二,美是—种理想的生活。它指向美的社会性内涵,规定了什么样的生活能使事物成为美。 · 其三,客观世界中的自然事物之美,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暗示。 · 综上所述,美学史无数精辟的见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美的本质观 · 当代中西方美学界的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美的本质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的思想 · 1、美与人类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是¡°劳动创造了美¡±。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美和艺术的起源时,高度强调了人类劳动实践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2、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1)什么是人的本质 · 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 ·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 重 的 需 要 社 交 的 需 要 安 全 的 需 要 生 理 的 需 要 (2)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 美的规律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体现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 马克思在论述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特性时,把人和动物的特性作了对比,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 由于美表现着人的自由创造活动的内容——人类最珍贵的特性,才能普遍地、必然地引起人的喜悦的情感,也就是美感。 3、审美活动是主客体的统一 · 社会实践既创造了审美主体,又创造了审美客体,同时通过能动的创造活动达到了主客体的统一。 4、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然打上了人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 · 人类的审美欣赏活动、审美创造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相契合、相融合的结果。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对美的本质的综合理解(参考)   1、美具有客观性 ·   美的事物本身具有客观存在的美的性质; · 不同的人的意识可以对美产生不同的反映,然而事物的美丑是有客观标准的; · 人的意识可以对美作出各种反映,却不可抹煞美的性质。 2、美是一种社会属性和价值   · (1)美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的一种价值属性,而不是各种客观自然属性 · (2)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3)美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 黛玉之美: 3、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能力 ·   (1)自由的含义: ·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运用,也就是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的统一; · 自由是摆脱肉体的直接需要地对待物(即超越直接功利性地对待物); · 自由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 (2)人类的实践只有达到了自由的程度,才有可能和对象确立起审美的关系,成为人的本质的力量的确证。 · (3)主体的实践活动要体现出人类社会所能够达到的水平,才能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美必须有感染人的感性形象 · 即美必须通过完整的感性形象呈现出来: · (1)美具有感性直观的形象 · (2)美的形象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完整形象 · (3)美的形象是能感染人的形象 三、美的定义(参考) ·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徐悲鸿作品 四、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 真、善、美的关系就其历史发展来说,只有当人类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实现了功利目的(善),才能有美,因为这样才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 · 真、善、美是辩证的统一。 1、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 · 联系:美以善为前提。这里的善包括人的行为道德及其以外的许多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也就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 · 区别: · (1)、从功利性上来看,善是直接和功利相联系的,而美和功利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 · (2)、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看,善的重点不在于形式。而美体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形式。 · (3)、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认识和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2、美与真的联系与区别 · 联系:美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真指客观世界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 区别: · (1)、真是客观规律本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美是属人的现象。 · (2)、真是求知的对象,而美是欣赏的对象。 第三节 当代西方美学对美的本质的质疑 · 20世纪以分析美学为主的美学流派对柏拉图之问提出了质疑。 · 维特根斯坦: 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分析美学对美的本质的质疑体现在三个方面: · 1、图像论与美的本质有无意义。 · 命题是对事物的陈述,即事物的图像。图像与事物是对应的关系。而美没有直接对应的实体,因而美的本质命题是不可证实的。 · 2、美的词性与美的本质的迷误。 · 美实际上是当作形容词,甚至是感叹词在使用,没有具体含义。 · 3、美的句型与美的本质的迷误。 · “美是什么?”这个句型造成了美的本质可以解答的假象。 · 维特根斯坦: · 美没有确定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家族相似”特征。 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美的本质存在但不可言说。 第四章 审美领域 第一节 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定义 自然美指具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美。如日月星辰,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北国草原,南疆山水等自然景观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 自然美存在于人的审美意识之外,不以人的主观审美意识的变化为转移,人们的审美意识对自然美是只能加以感受而不能凭主观审美意识加以改变、否定或创造的。但是自然美的存在既有自然属性的根据,又有社会历史的原因;正是在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中,自然向人类社会展示了它的审美价值。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也是联系着自然与人类社会而进行的。 二、自然美的分类 自然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是天然的,本身不具有社会性。但是,自有人类以来自然界就成人类的实践对象,因此,自然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自然美也就相应地分类两部分,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江河治理、禽兽驯养、沙漠变绿洲,沧海成良田等;另一类未经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江山明月,山间清风,浩瀚大海,茫茫草原,庐山瀑布,黄山奇峰,张家界,九寨沟等。 三、自然美的根源 1、关于自然美的根源的不同看法 中西方美学家在自然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上定过了漫长的道路。在西方美学史上对自然美的态度历来是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之间的一块界石。 1)从自然本身寻找自然美 有一类美学家从自然事物的自然属性上去寻找,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如事物本身的声、色、形及其组合形式,这种观点,虽然肯定了自然美的现实性,但并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因为自然美虽然离不开事物的自然属性,但自然属性本身却不是美。例如,有人以曲线为美,梅花弯曲的枝条是美的,但蛇的弯曲是最符合蛇形成要求的,然而人们不欣赏它。 2)从精神世界寻找自然美 另一类美学家认为,自然美是某种客观精神、主观意识、观念、情趣外化和体现的产物。克罗齐认为美“属于心灵的力量”断然否定美与自然本身有关。他说只有当人们用审美的方式去欣赏自然界事物时,自然才显得美。因为“有眼光和想象力的人们对于自然风景所指定出来的各种观点,后来有几分知道审美的游人到那里朝拜时,就跟着那些观点去看,这就形成了一种集体的暗示”。“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立普斯也有类似的看法。这种看法混淆了美与美感,忽视了自然事物的固有属性的审美特征。 2、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1)、人类产生前不存在自然美 自然美的意义和价值只能在自然和人的现实的审美关系中实现。人的实践不仅是衡量社会美的尺度也是衡量自然美的尺度。要在人类社会里执着地探寻人之外的自然美的自然属性,在理论上势必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所以,人类出现以前不存在自然美。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事物都是自在之物,它们的物质属性虽然早已存在,但自然本身不能自觉为美,美丑只对于人有意义,失去人类,自然便失去了把它作为观照对象的审美主体。 2)、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自然美 那自然美究竟如何产生?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变化,当人的创造力能够基本控制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尖锐对立的时候,当人与自然的关系亲近到互相和谐,并开始突破狭隘的实用关系和利害关系的时候,人类与自然之间现实的审美关系便逐渐形成。人类逐渐意识到被改造的整个自然界就是人的美、人的智慧、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而自然界也就在人的眼前展现为美的自然界。高山大海、日月星辰虽然未经劳动加工,但与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生活联系和情感联系,所以作为统一的自然,也在现实中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由于自然生命运动形式和人类生命运动形式不可分割的同构感应关系,人才能由人的美发现自然的美。 马克思把这个过程称为“自然的人化”:即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使人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或使自然被改造,打上人类创造性的印记,成为“第二自然”,成为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而人类亦可从中直观自身。 3)、“自然的人化”的方式 “自然的人化”可以分为两类现象:一类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一类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 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凝聚着人的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直接现实,自然与人类的生活实践的联系是直接的、明显的。因此,我们较容易理解这种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的社会实践。 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其根源也在于人的社会实践。虽然它们没有直接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但它们具有自然美的特征,仍然是因为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发生联系。这类联系包括几种情况: (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它们是人类生活、劳动所不可缺少的东西。 (2)与社会生活发生以形式美为中介的间接联系。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的是美的形式,经过千百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到美的事物的形式而不必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于是,人们看到那些与美的事物具有相同或相似形式的事物时,也会产生美感。正因如此,未经劳动改造的一些自然景物,以其形式美为中介,与社会生活发生了间接的联系,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3)自然美的某些特征(包括经过劳动改造的和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美)与人的某些性格品质相似。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事物的某些特征与人的品质、个性具有相似之处,于是常常赋予客观对象以人的某些特性,借以激发斗志,抒发情怀,寄托理想、情思,从而使自然事物具有了美感。 四、 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的发展 1、自然美审美领域的发展 自然美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事物愈来愈多的成为能够为人类服务的、使人类感到可亲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美的领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扩大的。 2、自然美审美意识的发展 (1)实用 这在原始社会十分明显如,陶器上的花纹,从它的来源来说,大多是以动物(鱼)、植物(藤蔓)为原形,进行了轮廓化、单纯化、图案化的加工、概括和提炼,十分精美。一方面从取材和效果顾及到实用,另一方面从形态和形式上感受,是一种欣赏。 (2)比德(道德象征) 指人们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格客观化,并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来评定自然物的美丑。 (3)畅神 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愉悦的审美价值。 五、 自然美的特征 1、寓意性和象征性 自然物的象征能力并不是审美者的主观赋予,而是自然形象本身所具有的。其客观根据在于自然物的形象与人类生活形象和某种品质的形象表现客观上有类似之处。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犹如人的高贵品质,这也是由莲的各种自然特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婷婷静植、清香四溢所决定的,人们由此赋予它高尚的品格,并从中观照自身。 2、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美 审美对象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但是自然美以形式取胜,因为自然美本身是无意图性的美,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自然美的内容有不确定性和隐晦性,而自然美的形式以鲜明、清晰、具体、生动的感性方式显示出来。自然事物以它充满个性特征的声、色、光、形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3、多变性和两重性 (1)自然美的多变性 由于自然事物的运动变化,自然对象与人的不同联系,表现出丰富多采的自然美,体现出它的变易性,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2)自然美的两重性 由于自然事物反映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同—自然对象具有美和丑的两重性,这是自然美的—种特殊审美特性。 自然事物的美丑两重性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由于自然属性在人类社会中作用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评价。如果离开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的联系去理解,就失去了客观依据。 第二节 社会美 美就其形态而言,可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两大类。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虽然同居现实美,但因它们的性质、存在范围以及它们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美学家们往往把自然美和社会美分别加以论述。而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主宰,既是美的创造者,又是美的体现者。因此,即自然美和社会美于一身的人的美,在美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社会美的内容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二、社会美的特点 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社会美这种以内容为重点的特征,使得我们不能仅凭感官的感知进行审美评价,而必须在运用感官感知的同时运用理性思维,去深入把握社会美的内容。 (1)直接的社会实践性 具有直接的实践性。一切美都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但联系的方式有不同。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没有具体的实践活动,社会美就无从产生和体现。同时,社会美不仅显示于静态的实践成果中,而且还显示于动态的实践过程中。 (2)鲜明的社会功利性 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人们认为合功利性就是善,合功利性就是指合乎人类实践的目的和想达到的要求,对人有利、有益、有用。社会美不同于善,但与善有着密切的联系。善直接与功利相联系,集中表现为人的利益需要;社会美以善为前提,但功利的直接性已消融在感性的形式中,是对人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的对人类有益的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的形象体现。 (3)社会美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重在内容。 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人的美和人的本质有密切联系。人的美是对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积极肯定。这种自由创造本质赋予人内在的美,体现为人的美好理想、品质和聪明才智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等。人的自由创造本质通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来体现,因此,美的内容常常通过具体实践来表现。如人们把勤劳、乐于助人、正直、无私奉献等称为美德,因为它们体现了人类的理想和本质,人的美是通过人作出的、体现这些优秀品质的具体事件来表现的。这些都属于美的内容。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美时,都十分注重美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外貌的形式美。 (4)突出的社会历史性 社会美还具有突出的社会历史性,其内容包括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阶级性等。 三、社会美的核心:人的美 (一)人的美的内容 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和内容,也是我们理解社会美的重点。 人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在长期社会劳动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因此,在人身上,既有自然美的因素,也有社会美的因素。具体而言,人的美由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构成。 1、外在美 人的外在美,就是人体美。人体美基本上属于自然美的范畴,它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劳动长期锻炼的结果。人体美主要表现在相貌、姿态、风度、服饰四个方面: A、相貌美 相貌的美,属于静态美。指的是人的生理形态如身材五官、肤色等各方面的协调而表现出来的形式上的美,兼有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双重属性。首先它是属于自然美,但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形态,它和人的精神不可分割;同时,人体本身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恩格斯在批判抽象的人性论观点时就指出过,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的样子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如果把一个妇女身上一切历史形成的东西统统去掉,那么在我们面前的就不是原来的妇女,而是一个雌的类人猿。也就是说,从类人猿到现代的文明人,在形体、器官、大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无疑是长期的社会实践的结果,因此,人的相貌形体美是具有社会性的,也属于社会美的范畴。 B、姿态美 指人体的各部分在空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然协调的姿态、神采动人的仪表。姿态美属于动态美。 C、服饰美 人的外在美也包括人工修饰的人体外表美,包括人通过着装、发式、面部美容化妆等产生的美感效果。装饰的种类主要有发饰、面饰、手饰、服饰以即对躯体的修饰如纹身。 D、风度美 指人的风采和气度的美。 2、内在美 (1)内在美的特征 A、人的内在美具有持久性。 B、内在美的显现更为生动丰富、更能直接体现人的本质。 C、内在美对人的精神生活能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2)内在美的内容 A、道德美 B、意志美 C、智慧美 D、情感美 3、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人体美和心灵美,在每一具体人物身上常常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人体美而心灵不美。《红楼梦》中王熙凤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美人儿”了,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那副打扮“恍若神妃仙子”。可是,她却是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人。另一种情况是:人体不美而心灵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既驼背,又聋哑,生得奇丑,然而他却是个忠诚、勇敢、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高尚的人。还有一种情况是,人体美,心灵也美:相传唐代刘三姐,确实是个年轻美貌的农村姑娘,同时她也是个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敢于和恶势力斗争的人。这种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当然也有相反的统一:人体不美,心灵也不美,果戈理《死魂灵》中的地主梭巴开维支就是这种类型的人物。 不管人体美与心灵美存在着多么复杂的情况,在这一对内外矛盾中,心灵美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决定一个人美不美的诸因素中;精神的内容往往会压倒形体,而处于支配性的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人体美也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第五章 审美心理论 第一节 审美体验的心理要素 一、 感知与表象 (一)感知 感觉、知觉、表象是初级心理活动形式,也是美感的初级形式,是形成审美意象的基础。 感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体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脑获取信息的最初活动。知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体对象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多种感觉的综合反映形式。在认知实践中,感觉与知觉常难以严格划分,故常合称为感知。 感知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实践主体获取各种直接信息的根本途径。 感知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1、感知是审美的门户和基础 2、对形式进行选择或抽象 3、把形式引向情感体验 感知的选择性,在审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感知的选择性经过审美的熏陶,便会从无规则的事物现象、杂乱的形式、混乱的内容中发现事物的美的属性,创造出现实美的事物,并引导现实美的欣赏。 2、审美感知贯穿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始终。 在一般的认识活动中,感知是获取信息的起点,然后走向分析、综合、判断等理性认识阶段。但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感知始终贯穿在审美过程之中,这是因为,审美活动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活动,自始至终都脱离不了对审美对象的形象感知,即使是审美分析与判断的理性思维活动,都是以形象感知相伴而行的,不是纯粹抽象的概念与推理。当我们阅读一部小说,然后谈论这部小说的审美特征时,整个活动都离不开对人物、场景等可感性形象的审美感知,即使是主题分析这些抽象的理性思维活动,都离不开对人物、故事的描述,整个审美过程都是感性与理性交织一起的。 (二)表象 表象也称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存贮的形象化的印象。表象与形象思维密切联系,组成人脑记忆信息库。 2、表象可以离开具体对象的直接感知,在头脑中复现事物的形象,因此为审美活动的自由展开打下了心理基础。 (三)感知、表象与审美意象 1、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感知和表象与情感反复作用,并经过联想和想象所形成的,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有鲜明的个体性的内心形象(意中之象)。 2、感知和表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主要就是形成审美意象 感知与表象是审美意象的创造与再创造的基础性审美心理现象。感知的选择性促使审美意象的特征性更加鲜明突出,并且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始终离不开对对象的感知。审美主体头脑中存贮的许多表象本身就是一些个别的审美意象,并能为新的或整体性的审美意象的形成提供材料依据。但在审美意象的创造与再创造中,还必须由感知和表象积累活动上升到更高一级的联想与想象等心理活动中去,才能促进审美意象的创造性展开。 2、 想象 想象是在感知与表象的基础上,以情感为驱动力的一种自由自觉的富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现象,是高级心理活动形式,也是形成创造性审美意象的重要心理能力。 1、联想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既指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相关的另一事物,也指由想起的一事物而又想起有关的其它事物。客观事物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这些相关联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会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有些则成为联系性记忆,它们是联想的客观基础,一旦外物刺激这些联系性记忆,就产生联想。联想的形式多样,心理学中一般将其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等。 接近联想是指事物之间在时间与空间上接近而形成的联想。如看到天空下雪就联想到雪山、滑雪、梅花等,是时间接近联想;提到北京,就会想起故宫、天坛、天安门广场等,这是空间接近联想。如“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相似联想是指事物之间有些类似而形成的联想。如各种比、兴手法形成的联想,看到瀑布想到银河,看到雪花想到梨花等都是相似联想。如山歌里唱的:“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升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对比联想是指事物之间因相反关系而形成的联想。如谈到富有就会联想到贫穷,看到火灾而想到水灾等。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红楼梦中,宝玉婚礼的热闹和黛玉临死的凄清的对比。   关系联想是指事物之间因为存在着种种其它联系而形成的联想。或因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而形成联想,或因有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而形成联想。如看到蓝天想起云彩和飞鸟,谈到红花联想到绿叶等,都是关系联想。 在审美活动中,联想是审美意象获得丰富审美内涵的根本性心理活动,其主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联想可以使审美对象更加具体鲜明、生动传神,促进审美活动的充分展开。 联想,使得客观存在的事物打上了人文精神的烙印,赋予这些自然景物更丰富多彩的生命情趣和美感特征。在艺术美的创造中,艺术创作因联想丰富而获得巨大活力。许多单纯的或简易的审美对象都因诗人等艺术家的丰富联想而具有诗情画意,生动传神。   2)联想使审美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在审美创造与欣赏中,丰富的联想可以促进感性认识不断向理性认识深化。     3)联想是比、兴、象征、拟人化、通感、移情、对比、反衬等重要审美心理现象的基础。   如比兴。《诗经·关雎》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雎鸠鸟的相互叫唤声中联想到男女的亲密情爱,比喻人的情爱忠贞专一。   如通感。《荷塘月色》。 2、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再造性想象是指根据别人提供的文字、图片等材料或根据自己头脑中存贮的表象材料展开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艺术欣赏中,审美主体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既按创作者规定的范围和方法,也按创作者规定的想象内容和性质进行再造性审美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据别人提供的材料而于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活动。这类想象在艺术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情感 情感是指人对于客体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与人的需要直接联系着的,当客体对象符合主体的需要时,主体就会产生肯定性情感体验,如欢乐、兴奋等。反之则会产生否定性情感体验,如忧伤、恐惧等。 感情可以分为分为情绪与情感。情绪是指与人的自然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情感贯穿于整个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一切其它心理形式的内在动力。因此,可以说没有情感活动就没有美感 钟嵘《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说明人的情感来自客观事物的激发,一旦客观事物激发起人的情感活动,人便会以舞咏等美的方式将情感化为审美的活动。恩格斯曾说“愤怒出诗人”。别林斯基说:“感情是诗的天性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审美欣赏同样需要情感的内驱力才能促进欣赏活动充分展开。
本文档为【美学概论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380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8KB
软件:Word
页数:63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7-15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