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举报
开通vip

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孙! 威(&’(& %),男,江苏南京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孙! 威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江苏 无锡 "&)#$*) 摘! 要:风水文化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 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将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建筑学、景观学等统一于一体。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空间 构成文化的引领着重体现在生态建筑学理论的形成上。 关键词:风水文化;建筑;空...

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孙! 威(&’(& %),男,江苏南京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孙! 威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江苏 无锡 "&)#$*) 摘! 要:风水文化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 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将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建筑学、景观学等统一于一体。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空间 构成文化的引领着重体现在生态建筑学理论的形成上。 关键词:风水文化;建筑;空间构成;影响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一、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空间构成哲学的影响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建筑的基本精神是 和平与知足,其最好的体现是私人的住宅和庭院 建筑。这种精神不像哥特式建筑的尖顶那样直指 苍天,而是环抱大地,自得其乐,哥特式教堂暗示 着精神的崇高,而中国庙宇则暗示着安详和宁 静。”建筑的最初本意就是静默养气,安身立命, 使生活和精神有所依托。这种精神上的安详和宁 静指导着中国的风水文化。“风水”,主要是指古 代人们在选择建筑地点时,对于气候、地质、生态、 景观等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 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中国古代先哲“仰观 天文,俯查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理念造 就了中国文化,也造就了中国东南西北中各具特 色的建筑景观,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五千年的文 明史。 风水理论大致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形势派,着 眼于山川形胜和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的选择。它源 自陕西,其理论主要与土地,山脉,河流的走向、形 状和数量等自然环境有关。二是理气派,注重于 建筑方位的朝向和布局。它源自汉代中原的图宅 术,依靠罗盘,强调八卦干支、阴阳五行的生克及 方位的重要性。理气派主张的是理气法原理,侧 重于建筑的方位理气的推演,倾向于人本主义科 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相比较而言,形势 派侧重于对建筑的山水形势的观察,更加崇尚自 然科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在西方,二战以后百废待兴。以现代科技为 手段,以钢筋混凝土为标志的现代建筑飞速发展, 带来了“人定胜天”的哲学思维观,但也产生了副 作用,这便是当代西方著称一时的“三 / 危机”, 即“资源枯竭”(/012345)“环境污染”(/06674809) “人口爆炸”(/0:76;4809)。[&]由此,许多国内外专 家学者逐渐认识到现代科技必须“有所为”和“有 所不为”,并开始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哲学思 想。其实,早在几千年之前,老子就说过“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文化“崇尚 自然”“师法自然”的哲学思维和审美观为人们所 称道,并且进入了“人大”及“政协”的提案讨论 中。 概括起来,中国建筑观可以用四个字来说明: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呢?可以 用十二个字来表达:“天人皆物,人效法天,天人 调谐”。[&]“天人皆物”,即天与人都是物,形态虽 然不同,但本质却是一样的;“人效法天”,即天 变,人亦效法天而变,以顺应自然,并通过模拟自 然来改造自然;“天人调谐”,就是要尽量求得人 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现代人所说的“生态平 衡”。中国的风水文化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发 育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其中不仅含有科学成分, 更主要的,它还是一门处理方位的艺术。因此,我 们看待风水时,就不能仅仅从科学角度出发,有时 还需要用更广泛的眼光去分析。如果从心理学、 美学、艺术学的角度去观照风水,那么,我们就会 发现,风水之中还含有许多美学的、艺术的内容, ,. ! ! 第 , 卷! 第 & 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6= ,! >0= & ! ! ! "##$年 * 月 ?0739;6 0@ ?857;9 <0A;4809;6 ;9B C2AD98A;6 E0662F2 G;3= "##$ 万方数据 而这些恰恰是过去西方建筑学所忽视而又为当今 建筑学所急需增补的东西。 二、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空间构成实践的指导 什么是空间呢?从物质的观点来说,空间是 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物体都占有着一定的 空间;从几何学的观点来说,空间是由点、线、面、 体、轴线、坐标系、向度概念以及各种规则的几何 图形和拓扑关系等构成的。进一步来说,我们把 建筑物的地面、墙面、顶面分别称为建筑空间的底 界面、侧界面和顶界面。室外空间是指仅有底界 面、侧界面围合形成的建筑外部空间,如天井、庭 院、广场等,室内空间是指被底界面、侧界面、顶 界面同时围合而成的建筑内部空间。 从本质上讲,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 运用建筑形体及其他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如地形 地貌、山水植被以至光色等等,进行空间组合,使 其在体量、尺度、造型乃至质地肌理等方面大小高 卑、远近离合、主从虚实、阴阳动静等变化,都能适 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感受效果上,特别是视 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愉悦,并臻于艺术上的完 善。[!]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由 这种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房屋朝南可以冬季背 风招阳,夏季迎风纳凉,所以,中国的房屋基本以 南向为主。不仅如此,在这个地理环境中产生的 中国文化因此也具有“南面”的特征,“南面”成 为构成中国整体文化的一个因素。中国传统建筑 的方位朝向是非常讲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门 类:(")宫殿等皇家主要建筑和州府官署衙门均 取正南向,即坐北朝南取子午线向。早期建筑是 依照地理子午线而定的,而后期建筑多是用磁罗 盘来定向的。如明清北京故宫的南北中轴线就是 以地磁子午线、罗盘指南针确定的,故宫中的主体 建筑前三殿和后三宫都贯穿在这条南北轴线上向 南而立。故宫南面的正门称午门,北面的正门称 神武门(神武即玄武,象征北方)也可说明这一 点。["](!)寺庙道观一般以南向为主,考虑到环境 因素也兼有其他朝向。全世界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大殿都取背向圣地麦加,以使朝圣教徒面向圣地 祈祷。因此,中国的清真寺礼拜堂都是坐西向东。 一般寺观中的主要殿堂,如佛寺中的大雄宝殿、道 观中的三清殿、玉皇殿、孔庙学宫中大成殿等常以 东南西北四正作为朝向(大成殿取南向)。而其 中的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等次要殿堂则不 得朝向四正方向,而是微偏于四正少许。寺庙道 观的朝向规定是与所奉祀的主神有关。地位尊贵 的神祗和德行修养很高的圣人,如玉皇大帝、三清 大士、观世音、释加牟尼、孔子等所居的殿堂才能 取四正方向。而供奉的一般神祗,如四大天王、关 帝、灶君、弥勒佛或一些地方神祗,则不可坐朝四 正方向。(#)民居为了适应生活和气候相协调的 需要,也会因地形原因和小气候因素取其他朝向。 在中国古人眼中,普通老百姓的德行修养是远远 不能与圣人或神人相比拟的。所以,民居是不得 朝向四正方向的,而是多取以二十四分位罗盘定 向的除四正方向外的其他方向作为主要房屋和大 门的朝向。综上所述,建筑朝向上的这些讲究,实 际上是人类自然崇拜及封建社会等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礼制 观念在建筑设计上的双重反映。[#] 与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注重空间组合处理 相比较,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讲究内部环境的布局 处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内部布局以居民住宅 为主要运用场所。应当指出的是,宅院的内部环 境同居住者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影响更大, 涉及因素也更细微复杂。侧重于建筑外部空间环 境审辨与选择处理的方法,往往难以解决宅内构 形的诸多微妙问题。实际上,有关建筑内部环境 设计的评估与处理,很大程度是有别于形势法而 主要由玄奥复杂的所谓理气法为基础而规定的。 理气法包括福元法、大游年法、穿宫九星法、截路 分房法、二十四山法、九宫飞星法、日法和符镇法。 由于理气法将天、地、人三个复杂的系统纳入风水 学理论,并且常须借用罗盘,渗透着大量星象学和 易学的成分,故此种方法笔者不再赘述。 三、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空间构成文化的引领 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在它身上 有着很强的中华民族烙印。风水学本身具有古代 科学和封建迷信并存一体的特点,这主要反映在 三个方面:一是风水学对古人建筑环境的选址和 设计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堪舆术 的理智化,玄学为儒学所同化;三是以神学为基础 的迷信思想的滥觞。 有人说,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成 熟,一方面要有代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创造者, 另一方面要有一大群对于创造者的作品进行评头 论足的评论家,同时,还要有无数的欣赏者,这三 者缺一不可。风水文化亦是如此,只是创造者和 $% 万方数据 评论家有时合为一体,难以区分。从这一理论上 来说,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的引导包括建筑本身的 实利物质功能和建筑形体美的象征性两个方面。 首先,基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受哲学观念 的支配,古人在城市、村落、寺观和住宅选址上,都 已注意到要审查地理形势的向背围合、气候寒暑 以及水土是否肥美;同时,古人在生活的实践中认 识到,住房朝向以南向为主,就会冬夏受益。这种 对自然环境的初始理解,促使人们从实用角度去 赋于住宅朝向和环境的意义,从而开始主动地调 节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也 就是说,人们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观察中,逐 渐认识到各种类型的地形地貌对人们生活生产的 重要影响,总结出一套人与自然相适应而协调发 展的经验。 图 ! " " 图 !:岭南祠堂建筑中的“风水过白”,由于位置座东向西,为避免西晒引起的刺眼强光,减少风水学 所称的“煞气”,而降低了后厅屋檐的高度,同时又不损害采光性能。 图 # 图 #:通过灵活调节屋檐和窗墙的高度,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很好的控制了整个房间的湿度。 " "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讲究顺从自然、 依附自然。儒家的入世之境、道家的自然之境、佛 教的出世之境,三家美学思想的相互揉合,使中国 传统美学思想变得更加丰富和深沉,合流之后的 美学思想对中国建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春秋 时著名思想家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已朦胧地 意识到人的行为要尊重自然规律。室内景观作为 社会文化取向的物质形态表达,很明显地反映出 这一点。例如,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私家园林, 利用院落、天井等半开放空间来布置景观。由于 木构建筑技术的限制,建筑物室内无法形成大的 有阳光直射的空间,因此身处室内的观赏者常常 利用“形势说”理论,通过借景这一手法,将院子 或天井中的自然景观引入室内来观赏。例如,中 国风水学中的“风水过白”,就采用建筑群落视野 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方法使人站在建筑群落 中,能观看到局部的完整画面,并且留有一线带状 天空,所见的天空就是“白”。“过白”就是所见的 $$ 万方数据 天空光线。中国地域广大,南北建筑面积不同。 北方建筑庭院面积较大,以利于纳阳取暖;南方建 筑庭院面积较小,以利于遮阳避雨。庭院大小是 由风水“过白”控制的,“过白”高度决定着庭院面 积;同时,“过白”具有物理学意义,在无光线照射 的地面必然产生“泛潮”现象,因此,控制和调整 “过白”具有防潮效应(见图一,图二)。[!] 其次,建筑空间构成的形象美,是一定社会 观、人生观的表现。这种表现,是通过具体可感的 形体构成美的形象,暗示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崇 高或卑琐、欢愉或沉静的抽象观念或情绪。黑格 尔说:“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 义,其次是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一种现象或对 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 一种形象。”也就是说,建筑空间构成的形象美, 能够引导人们对建筑空间构成的美的形象从直接 的感受进入理智的境界,象征性越强,其内涵可能 越丰富、越深邃。 因此,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空间构成文化的引 领,着重体现在生态建筑学理论的形成上。生态 建筑学在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方面,同中国 风水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着根本的一致。 通过追求自然生态学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使自然 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生理本性需 要,而且更要具有心理的审美愉悦的功能作用,构 成人类精神需要的风景环境,从而成为建筑空间 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文化资源”。由此,生态建筑 学确定了其基本取向,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 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在 现有条件下,争取与自然形成最优关系,利用并有 节制地改造自然,顺应并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 和谐,寻求创造适宜于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 种生态建筑环境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亢# 羽$易学堪舆与建筑[%]$北京:中国书店,"&&&$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 北京:天津大学出版社, ’((!$ [)]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江西科学技术出版 社,"&&"$ [!]亢# 亮,亢# 羽$ 风水与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 版社,"&&&$ [责任编辑# 王菊芹] !"# $%&’(#%)# *& +"# ,(’+(-# *& .#%/ 0"(1 *% +"# 023)# ,*42*51+1*% *& +"# 6’7 ,"1%#5# 8(1’71%/5 *+, -./ ! "#$%&’(#)’ *+ ,&’-.’-/ "#.-0)1 234- 53.-)#.. 6*/%’-*)%7 %)8 9#/:)-/%7 ;*77#0#1 234- ’"!(0)1 <-%)0.31 ;:-)%= 9:5+-3)+; 12. 345647. 89 :.;< *24/ 2=> >678;< 38;?436/;< 94;36/8; 8; 62. >@=3. 38A@8>/6/8; 89 62. 85? B2/;.>. C4/5?/;<>D =;? /> = @=76 89 62. 67=?/6/8;=5 345647. E/62 F((( G H.=7 2/>687H$ %.=;E2/5.D /6 /;6.<7=6.> B2/;.>. =;3/.;6 @2/58>8@2HD =.>62.6/3>D =732/6.3647.D 5=;?>3=@.$ 12. 5.=?/;< 89 :.;< *24/ 345647. /; >@=3. 38A@8>/6/8; 345647. /> A=/;5H 7.95.36.? /; 62. 987A=6/8; 89 62. 62.87H 89 =73858*-75; 62. 345647. 89 :.;< *24/I =732/6.3647.I >@=3. 38A@8>/6/8;I /;954.;3. JK 万方数据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作者: 孙威, SUN Wei 作者单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无锡,214063 刊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2006,5(1)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4条) 1.亢羽 易学堪舆与建筑 1999 2.王其亨 风水理论研究 2004 3.程建军.孔尚朴 风水与建筑 1991 4.亢亮.亢羽 风水与建筑 199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田正波.TIAN Zheng-bo 道教建筑与风水文化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1)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建筑是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和举行各种宗教仪 式的场所,它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风水理念和原则. 2.期刊论文 罗亚男.LUO Ya-nan 由歙事闲谭谈徽州风水文化 -山西建筑2007,33(22) 通过分析许承尧《歙事闲谭》中相关的风水内容,结合其在徽州建筑和环境上的具体运用,揭示出风水文化在徽州的盛行,总结了其盛行的三点 成因及内在合理性,并提出风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3.期刊论文 田正波.TIAN Zheng-bo 道教建筑与风水文化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1)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建筑是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和举行各种宗教仪 式的场所,它不仅雯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风水理念和原则. 4.期刊论文 徐晓峰.XU Xiaofeng 浅论建筑风水文化的内涵与实用功能 -中外建筑2009,""(9) 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建筑选址、布局、建造中注重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观形察势、重视地质检验、水质 分析、坐北朝南、适中居中、顺乘生气、改造风水等方面的丰富科学内涵,把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等融入建筑中.从而实现人与自 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了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思想.建筑风水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和超前的环境意识,对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 义. 5.会议论文 王泽东 浅谈城市建设要与传统风水文化有机地结合——建筑首要对选址用地进行相关的风水处理 2009 6.期刊论文 文有仁.Wen Youren 令人惊异的"建筑风水文化(执行官)认证培训 -科学与无神论2005,""(6) <科学时报>9月8日刊登<莫让"风水学"风生水起>的短文说,据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副秘书长徐韶杉介绍,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委托南京大学易 学研究所开展"建筑风水文化"认证培训、考核,合格者将由中心颁发证书.红网发表文章说,政府应该是科学、理性和良好社会风俗的领导者、维护 者,为"风水学"这种自古以来就争议颇大、有"伪科学"之嫌的大开绿灯,是不该的. 7.期刊论文 翟振威.ZHAI Zhen-wei 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联系 -山西建筑2006,32(6) 风水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它把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等融入建筑中,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 了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思想.风水建筑中的科学理论和超前的环境意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8.期刊论文 翟振威.谷红勋 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联系 -建筑知识2006,26(2) 风水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它把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等融入建筑中,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 了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思想.风水建筑中的科学理论和超前的环境意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9.会议论文 周国占 剖析五谷粮在建筑风水文化中的应用 2009 10.期刊论文 陈牧川.CHEN Mu-chuan 中国古代民居中的建筑风水文化——江西万载周家大屋考察 -华东交通大 学学报2006,23(4) 认为中国传统的风水模型对中国古代民居的住宅建设、宅址的选择、村镇格局的形成,有着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客观上也加以了体现.作者通过 对江西万载周家大屋的考察研究验证了这一点,并认为风水学、营造学与造园学构成了古代中国建筑规划设计理论的三大支柱. 引证文献(1条) 1.雷雪梅 风水理论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影响[期刊论文]-开封大学学报 2007(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yzyjsxyxb200601024.aspx 授权使用:青岛理工大学(qdlgdx),授权号:ea6a34b4-61a8-42f9-b5ce-9df1010d6607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4日
本文档为【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096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7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2-06-30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