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举报
开通vip

明代文学null明代文学明代文学明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明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明代建国以后,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箝制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的创作极为不利。 明代中叶,社会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趋向尖锐、激化;在经济上,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在思想上,前期的控制有所松动,启蒙思潮开始兴起,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泰州学派等与理学相抗...

明代文学
null明代文学明代文学明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明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明代建国以后,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箝制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的创作极为不利。 明代中叶,社会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趋向尖锐、激化;在经济上,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在思想上,前期的控制有所松动,启蒙思潮开始兴起,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泰州学派等与理学相抗衡,这些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末年,随着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部分作家又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了清代文学思潮的转变。null 明代的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明代前期文学,包括从太祖建国至宪宗成化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停滞期。 此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元代文学的余绪,并为明代中期文学的突变作好了准备。此期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主要成就体现在新兴的长篇小说和传统的诗文创作两个方面。《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是划时代的作品,二者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在它的初始阶段就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它们分别成为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创作不可企及的楷模。null 宋濂、刘基、高启等由元入明的诗文作家,也写出了一些揭露现实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作品,使明初文学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但此后的一百多年,文学创作在整体上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首先在诗文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三杨为首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台阁体”,继之而起雄踞文坛的是李东阳的茶陵派,追求格律声调,也保留有台阁体的痕迹。null 在戏曲领域,是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的宫廷派杂剧作家以及以邱濬、邵璨为代表的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伦理剧创作。在小说领域,文言小说较有特色,出现了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白话小说则几乎一片空白。 null2. 明代中期文学,包括从孝宗弘治元年至穆宗隆庆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全面复苏与迅速发展期。 此期的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卓著的成就。 首先是长篇小说的创作蓬勃发展,神魔小说的代表《西游记》是此期一部具有示范性的杰作,在它的影响下,神魔小说的创作一度兴盛起来,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也有相当出色的作品。 其次是戏曲创作出现新的转机,唱腔不断革新与发展,传奇的体制逐渐定型,涌现出了以《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为代表的三大传奇null最后是诗文创作也经历着新的变化,复古思潮日趋活跃,先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公开反对台阁体,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掀起文学复古运动,其后有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继续推波助澜,将诗文复古运动再次推向高潮。介于前后七子之间的唐宋派以归有光为代表,则提倡宗法唐宋散文,来对抗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null3. 明代后期文学,包括从神宗万历元年至明代灭亡时期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繁荣期。此期文学的突出特点是通俗文学的创作相当兴盛。 首先是小说创作得到空前发展。《金瓶梅》是此期最富时代特色的作品,也是世情小说的发轫之作,在古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长篇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继续发展,而且出现了才子佳人小说与时事小说等新类型。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的出版,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与创作达到了高峰,它们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拟话本创作的热潮。null其次是戏曲创作达到辉煌时期。此期的传奇创作是继元杂剧之后中国戏曲史上又一个繁盛时期,产生了两大戏曲流派:即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它们的创作各具特色。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吹响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最强音。徐渭是明代最具独创性的杂剧作家,所作《四声猿》代表了明代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此外,被称为明代文学一绝的民歌,也在此时得到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null 作为传统文体的诗歌和散文,在变革历程中步履则要相对艰难。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提出了具有启蒙主义色调的进步观念,给当时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的“童心说”成为文学解放的号角。在他的影响下,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首先起来反对复古,主张创新,要求文学独抒性灵,成为晚明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一支劲旅。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他们在继承公安派的某些情趣的同时,也试图以幽深孤峭来补救公安派的肤浅之弊。null 值得一提的是小品文创作在晚明盛极一时,它形式自由活泼,文字轻灵隽永,多表现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趣,代表作家有张岱、王思任等。明代末年,随着政局的动荡变化,诗风、文风也开始转变。以陈子龙、夏完淳为代表的一批爱国作家重新倡导复古,反对公安派与竟陵派的抒写性灵,他们的诗文创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慷慨雄健的风格,是明代三百年文坛的收篇。 《三国志演义》及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志演义》及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一、《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志演义》属于世代累积型小说,它的成型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经过了史书记载、艺人讲唱和作家加工等三个阶段,是史书与讲史相结合、民间智慧结晶和作家艺术天才相结合的产物。 1. 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小说依据的主要史料,裴注引用的材料中有一些来自野史、杂说,带有民间传说的成分。刘义庆《世说新语》也记载了相关的趣闻轶事。null2. 至迟在晚唐时期,三国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宋代说话的“讲史”一家中,已有专门演说三国故事的,称为“说三分”,而且形成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在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戏曲舞台,仅元杂剧中见于著录的三国戏就有四十余种。null3. 元英宗至治年间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大约是宋元讲史话本的写定本,已粗具规模,为《三国志演义》的创作提供了故事轮廓和基本框架。 4.元、明之际,在丰富的史料和民间文学的积累的基础上,罗贯中对三国故事进行了艺术再创作,灌注进强烈的时代精神,熔铸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同时又兼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创造出了不朽的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null二、《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关于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事迹,现存材料很少,有些资料的可信度也令人怀疑。他一生著述颇丰,题名罗贯中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及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null三、《三国志演义》的版本 1. 现存《三国志演义》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尚未分回,一般称之为“嘉靖本”。 2. 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二百四十则合并为一百二十回,回目也由单句改为双句,一般称“李评本”,因为此本的评语系叶昼假托李贽所为,又称“伪李评本”。null 3. 至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的《三国志演义》,世称“毛本”。此本在“李评本”的基础上,对全书的回目、情节和文字作了全面加工润色,小说的艺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封建正统思想也大为加强。 null《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志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80年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统治阶级各个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表现了他们向往和平统一、拥护清明政治的美好愿望。 null 作为一部经典性的巨著,书中蕴涵的思想意义是相当丰富的,从整体上看,应明确以下几点: 一、《三国志演义》既表现了对军阀混战的乱世的愤慨,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也表现了对仁君贤臣和由他们缔造的清明世界的向往,对重建正常的封建秩序的渴慕。这显然是作者从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而创作出来的,也成为寄托广大民众理想的载体,这也正是全书的创作主旨。null 其创作主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其中刘备是仁君的典范,作者热情地肯定了他“上抱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颂扬了他宽仁爱民、深得人心的政治品质,赞美了他敬贤礼士、知人善任的政治风度; 与之相对立的曹操则是奸雄的典型,作者着力批判他“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鞭挞他凶残暴虐、杀戮百姓的恶劣行径,揭露他阴险奸诈、戕害人才的专横作风。 null 在二人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的鲜明对照中,寄予了作者的理想。 另外,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足智多谋,关羽的义薄云天,勇武绝伦等等,也显现出作者对传统“忠义”观念的认同与对乱世中“智勇”才能的肯定。null二、《三国志演义》的基本思想倾向是拥刘贬曹。这既是承受了民间长期积淀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的必然结果,也是作者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还与宋元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心理有关。最主要的是蜀汉集团与曹魏集团的形象本身所包含的社会理想、精神品质、道德风范截然不同,从而表现了作者和人民大众对明君仁政的向往与肯定,对乱臣暴政的反感与否定,这正是拥刘贬曹思想的实质所在,也与全书的创作主旨是完全一致的。null 三、《三国志演义》又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道德悲剧。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代表公道正义一方的蜀汉集团,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主要人物也都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但他们在与邪恶势力及残酷命运相抗争时,却毫无例外地走向了毁灭,这就造成了一种“扶汉有志,回天无力”的悲剧态势,并给其间注入一股悲剧性的伦理力量和情感力量,使全书笼罩着一层悲观、迷惘的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幻灭与价值错位的困惑与思索。但作者把这一场道德悲剧归于天命,在一定程度上又淡化了全书的悲剧精神。null《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一、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三国志演义》为历史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首先,作者尊重历史事实,并没有依据自己的道德立场去改变历史的进程,全部故事的基本轮廓和重大事件的描写大体上是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的,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null 其次,《三国志演义》中的历史实际上是作者重塑的历史,他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如移花接木、踵事增华、无中生有等,对史料进行了合理的取舍与调整,全书不乏铺张渲染与大胆虚构之处,这些地方往往更有利于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现生动的情节,更有利于体现作品的创作主旨,也往往成为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null 二、绘声绘色的战争描写。《三国志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展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许多战争场景的描写,都堪称是古典小说中的经典片段。其战争描写的突出特点是: 1. 善于写不同战役的不同特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展示出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写同类战争,也能灵活用笔,在相似中见出变化,写出新意,毫不雷同。 2. 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前的力量对比、形式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以揭示决定胜负的因素。null3. 善于在战争描写中突出人的智慧韬略和内在威力,通过战争展示各种人不同的性格特征。 4. 善于在写战争时兼写其他活动,或作为战争的前奏和余波,或作为战争的调剂和穿插,使战争既紧张激烈、剑拔弩张,又张驰有度、疾徐相间,节奏分明,摇曳生姿。 null三、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三国志演义》写人物,受到题材本身以及儒家道德立场和传统美学理想的制约,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即从历史人物各种性格中,舍弃其他次要方面的性格,专门突出强调其性格的最主要、最典型的特征,不惜用浓笔重彩加以渲染,并把这一特征发展到极致。其中塑造得最为出色的人物就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三奇”:诸葛亮、关羽和曹操。null 它塑造人物的主要特点有:1. 人物一出场,就确定其基本性格,以后通过不同环境中不同言行的描写,来反复强化人物的这一主要性格特征,这样人物形象的性格基本上是处于稳定不变的静穆状态,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2. 采用传奇性的情节和典型化的细节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3. 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烘托和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4. 善于通过特定的情势和氛围表现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达到以意传神的地步。 null四、宏伟壮阔的叙事结构。《三国志演义》人多事众,头绪纷繁,作者却能全局在胸,组织得当。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矛盾为主要内容,又着重抓住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主干,其中重点突出蜀汉集团,特别是把诸葛亮的活动作为描写的中心,精心撰构无数故事,使全书成为一个波澜壮阔而又严密精巧的艺术整体。 null 五、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三国志演义》采用了半文半白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典雅而不深涩,通俗而不鄙俚,大大提高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规范了长篇小说语言通俗化的方向。它的叙述描写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活泼。作者还开始注意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null《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和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一、《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1. 《三国志演义》既是一部封建政治和军事的教科书,也是一部谋略大全。这些关于政治斗争及其策略的艺术描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统治阶级利用它宣扬的忠义思想和正统思想,在人民中进行封建道德的灌输;另一方面它也指导并培育了人民在反抗封建暴政斗争中的策略和经验,它所宣扬的道德原则,也往往成为人们景仰的道德风范。null2. 《三国志演义》是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为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大激发了文士和书商们编撰同类小说的热情,从此历史演义成为中国长篇小说中蔚为壮观的一大分支。同时它的出现,促进了长篇小说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 3. 《三国志演义》还成为后代戏曲、说唱文学和各种文艺创作题材的渊薮,并远传国外,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null二、明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1. 列国系统的小说。最早讲述列国故事的当推宋元讲史话本《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等,在此基础上,明代中叶的余邵鱼编撰了《列国志传》,叙述了从商纣灭亡到秦并六国长达八百年的历史。明末的冯梦龙将它改写为《新列国志》,共一零八回,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东周列国时代的历史,文学性也大大增强。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新列国志》又稍加修订并加以评点,易名为《东周列国志》,成为最流行的本子,也是除《三国志演义》以外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null 2. 隋唐系统的小说。题名罗贯中的《隋唐两朝志传》和书商熊大木编撰的《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是隋唐系统较早出现的小说,叙述较为简略。稍后有齐东野人的《隋炀帝艳史》和袁于令的《隋史遗文》,这两部小说与上述二书没有直接的承传关系,《隋炀帝艳史》是依据宋人小说并参照有关史料编写而成,着重写隋炀帝的风流艳史和荒淫亡国,极富文学色彩;null《隋史遗文》是依据民间传说的独立创作,主要描写在改朝换代的大动乱中以秦琼为代表的一群草莽英雄的命运,使隋唐系统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帝王发迹史变为乱世英雄传,从历史演义转化为英雄传奇,开辟了此类小说发展的新途径。至清代康熙年间,褚人获集隋唐故事之大成,把上述小说拼合连缀成《隋唐演义》一书,共一百回,成为隋唐系统中最为流行的小说。null 3. 晚明的时事小说。明代末年,用已经比较成熟的历史演义的形式来反映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事小说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的新现象,开拓了历史小说的新途径。时事小说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类:一类是反映魏忠贤祸国殃民的小说,代表作品是《梼杌闲评》;一类是反映当时辽东战事的小说,代表作品是陆人龙的《辽海丹忠录》。《水浒传》与其他英雄传奇小说 《水浒传》与其他英雄传奇小说 《水浒传》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水浒传》同样是人民群众智慧和文人创作才能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书也大体上经历了历史记载、民间讲唱和文人加工润色三个阶段。 1. 关于宋江起义,《宋史》之《徽宗本纪》、《张叔夜传》、《侯蒙传》中均有零星的记载,综合考察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可知,宋江最终被招降并有可能参与镇压方腊起义。null2. 《水浒传》更主要的是在民间逐步丰富发展起来的。罗烨《醉翁谈录》记载了南宋时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说话”名目,显然是属于“小说”范围。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元代戏曲舞台上也涌现出大批“水浒戏”。 3. 南宋末年出现的《大宋宣和遗事》是说话人的底本,已略具《水浒传》的雏形,这表明水浒故事从独立的短篇开始连缀成一体,从“小说”进入“讲史”领域。 null4. 元末明初,在长期民间传说和艺人讲唱的基础上,最后由一个大手笔进行再创造,产生了《水浒传》这部杰作。它的成书,标志着水浒故事进入成熟的全新阶段。 二、《水浒传》的作者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文献记载不尽一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其门人罗贯中大概在他的基础上又有所加工。施耐庵的生平事迹,缺乏具体而又可靠的史料记载,目前所知甚少。 null三、《水浒传》的版本 《水浒传》的版本相当复杂,大致可分为繁本(或称文繁事简本)和简本(或称文简事繁本)两个系统。两者孰先孰后,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是繁先简后,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 繁本系统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三种。 (1)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百回繁本是万历十七年刊印的《忠义水浒传》,因卷首有署名天都外臣的序文,一般称作“天都外臣本”,但此书原刊已失,今见为补刊本。万历三十八年容与堂刊印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百回繁本,一般称为“容与堂本”。null(2)百二十回繁本较之百回繁本的不同,主要是增加了平田虎和王庆的故事,重要版本有明末袁无涯刊印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 (3)明末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将繁本梁山大聚义以后的内容统统砍去,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七十回本,由贯华堂以《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之名刊印。因为它保存了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其评点又相当出色,遂成为最流行的本子。 2. 简本系统的《水浒传》,一般内容较全,宋江招安后均有平田虎、王庆二传,但文字叙述较为简略甚至简陋,细节描写较少,文学价值不大。null《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水浒传》在成书过程中所摄取的材料相当复杂,既有农民革命思想的闪光,也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后来作者在编定成书时,又用传统的忠义思想对它进行了加工改造,成书后还经过不同思想倾向的文人的润色和删改,因此全书的思想内涵就显得非常的丰富复杂,其主题思想也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形成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艺术整体。具体论来,以下几点值得特别注意:null第一,《水浒传》是一部正面反映和热情歌颂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艺术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接受招安、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这是全书所具有的客观意义。 首先,《水浒传》形象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佞当道、鬼蜮横行、民怨沸腾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就在于“乱自上作”、“官逼民反”,肯定了好汉们“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正义性。null其次,旗帜鲜明地歌颂了梁山英雄的反抗精神和光辉业绩,生动地描写了农民义军从小到大、由分散而聚合的发展规律,展现出一副声势壮阔的农民战争画卷,描绘出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死生相托,患难相扶”的理想世界。 再次,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失败命运,梁山义军最终接受了招安,但招安带来的不是皆大欢喜的吉庆终场,而是东征西杀、死伤殆尽的悲剧结局,如实地揭示出农民起义的思想局限性,从客观上说明了农民义军投降是没有出路的。null第二,《水浒传》也是一部忠义思想的颂歌。 首先,《水浒传》早期的本子都题为《忠义水浒传》,宋江做了梁山寨主以后,“聚义厅”更名为“忠义堂”,梁山义军的起义纲领也被确定为“替天行道”,而同样是造反起家的方腊志在推翻朝廷,就被视为大逆不道的叛逆,这些都显示出作者对忠义思想的推崇。 其次,最能体现忠义思想创作宗旨的是宋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从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出发,深刻地刻划出宋江身上忠和义既矛盾又统一的复杂性格,他既是不违父教的孝子,又是仗义疏财的义null 士,更是心忧社稷、专图报国的忠臣,他参加农民起义队伍只是“权居水泊,暂时避难”,最终目的是谋求招安,改邪归正,为国尽忠竭力,果然招安后,宋江打着“顺天护国”的旗号,率领义军攘外安内,临死还念念不忘“忠心不负朝廷”,可谓是大忠大义之士。 再次,“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全仗忠义的英雄却被不忠不义的社会所吞噬,贯穿全书的忠奸斗争却以忠义一方的失败而告终,传统的忠义道德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竟然无能为力,不能不发人深思,这也正是作者思想的矛盾和困惑之处。 null 第三,《水浒传》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掺加进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因此它又是一部英雄的颂歌、是一部勇力和智慧的颂歌。《水浒传》相传又名《江湖豪客传》,后人把它和《三国志演义》合刻时,又统称《英雄谱》。在这些绿林英雄身上,集中体现了以侠义为核心的市民道德观。他们各有一身本领和满腔义气,热衷于闯荡江湖,广结朋友,或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或扶困济危,除暴安良。面对强大的罪恶势力,他们勇于起来反抗,除恶务尽;面对弱势阶层,他们敢于抱打不平,申张正义。null 他们皆具有光明磊落、敢作敢为的人格精神,见义勇为、恩怨分明的道德原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侠肝义肠,充分表现出市民阶层对社会公道、对社会正义的朴素向往。另外,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等以充分的物质享受为基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也表现出浓厚的市井意识。可见,《水浒传》不但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形象载体,而且还是民间侠义文化的重要显现。null《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既是我国英雄传奇小说的光辉典范,也堪称是我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它的出现,标志着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已经完全成熟。 一、《水浒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出梁山好汉的英雄群像。《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方面,开始从《三国志演义》的类型化典型走向初步的个性化典型。null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紧紧扣住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和遭遇,从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善于处理英雄人物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仅写出了英雄们性格的异中之同,更注意以同中之异来表现性格相近的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作者往往设置类似的故事情节,以犯中求避、对比映衬等手法,突现人物的独特个性,做到了“同而不同处有辨”。null3. 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揭示其性格最本质的特征。作者很注重人物的出场亮相,常常让人物一出场便马上进入行动。作者又善于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的发展进程来充分刻划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还善于在故事的进程和环境的转换中,逐步展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null4.善于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划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作品既注重对英雄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传奇行为极力加以夸张渲染,把他们塑造成高度理想化的典型,同时也注意描写他们与常人接近的一面,以富于生活气息的细节把他们置于真实合理的具体环境中,使得这些英雄既可敬可佩,又可亲可信。null 二、《水浒传》的故事结构颇有特点。全书可以七十一回为界,分为两部分。七十一回之前,基本上是由互相衔接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英雄传奇故事组成,仿佛是一个个梁山好汉的列传或合传,主要人物依次出场,一环紧扣一环,宛如百川汇海,先分后合,可称为是连环式结构;在各路英雄聚义梁山之后,主要是以群体性的战争板块为主,小说依照时间顺序,先后写了null 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破大辽、捉田虎、平王庆、讨方腊等重大的军事行动,宛如江流主干奔腾而下,直泻入海,可称为是单体式结构。这样的结构方式是同作品主题的表达高度适应的,前半部分主要突现官逼民反,后半部分主要表现忠奸斗争,同时所有的情节单元又都由从逼上梁山到效力朝廷这条总的线索贯穿成整体。 null三、《水浒传》的语言艺术也取得很大成就。它是我国第一部纯粹用白话写成的长篇小说,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它以生动流畅的白话口语为基础,经过文人的锤炼加工,成为纯熟的优秀的文学语言。 《水浒传》的叙述语言形象传神,明快洗练,充满生活气息,极富表现力,叙事写人多用白描,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达到绘声绘色、形神毕肖的地步;绘景状物则简练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null《水浒传》语言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往往可以从说话看出人来,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各自的语言反映了各自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它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null《水浒传》的影响与其他英雄传奇小说 一、《水浒传》的影响 1. 《水浒传》中的反抗精神和理想英雄成为鼓舞后代人民革命斗争的火炬,明清两代的农民起义往往把它作为教科书,或汲取其斗争策略,或效仿其政治纲领,或借用其英雄绰号。统治阶级则视之为洪水猛兽,诬蔑它是“诲盗”之“贼书”,一再遭到禁毁的命运。null2. 《水浒传》所创造的英雄传奇的体式,为后世的同类小说提供了模本;它又是我国长篇侠义小说的开山之祖,《三侠五义》等一系列公案侠义小说直接受其沾溉;它对市井生活的生动描写与对当时民情习俗的形象展现,对世情小说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金瓶梅》就是从武松杀嫂演化而来;它的续书极有特色,主要有陈忱的《水浒后传》、天花藏主人的《后水浒传》和俞万春的《结水浒传》(《荡寇志》)。同时,《水浒传》与《三国志演义》一起形成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第一座高峰,并奠定了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null3. 《水浒传》也为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曲艺、绘画、影视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它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二、明代其他英雄传奇小说 1. 《杨家府演义》。此书主要是在宋代话本和元明杂剧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描述了杨家一门五代抵御外寇、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颂扬了杨家前赴后继、null 世代忠勇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塑造了一批英姿飒爽、驰骋疆场的杨门女将形象,为小说增添了特殊的色彩,作品也描写了朝廷内部的忠奸斗争,鞭挞了潘仁美、王钦等卖国求荣、嫉贤妒能的佞臣。小说在艺术上比较粗糙,但传奇色彩较浓,影响深远。  null2.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此书属于说岳系统,由熊大木编撰而成,它集正史与野史传说中有关岳飞故事之大成,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岳飞故事为主要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多侧面地刻划了岳飞忠、孝、义、勇的性格特征,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但小说过分强调历史的真实性,文学性、趣味性相对较弱。它对后来的《说岳全传》有一定的影响。null3. 《英烈传》。此书主要记述朱元璋与其他“开明英烈”在元末社会动乱中,东征西伐,扫荡群雄,最终建立大明王朝的故事,比较完整地叙写了明代的开国史,塑造了朱元璋以及徐达、常遇春、刘基等将领谋士的形象。小说较有传奇色彩,对战争的描写和人物的刻划,也不乏精彩片断,但主要情节大多拘泥于史实,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对后来的戏剧、曲艺创作都有较大的影响。《西游记》的成书、作者与版本《西游记》的成书、作者与版本《西游记》与其他神魔小说 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是又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再创作相结合的杰出作品,它的成书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唐宋时期是由历史故事向民间故事、俗讲演变的阶段。唐代玄奘和尚历经艰难前往印度取经,确实是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归国后,玄奘奉旨口述西行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后来其弟子慧立、彦悰又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他的取经经历。null 二书主要是记实,其中部分内容也带有传奇性和神异性。真正完成西游故事由历史向神话转变的,是南宋时刊印的“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出现了三藏法师、猴行者、深沙神的形象,勾画出了《西游记》的大体框架。 2. 元代是取经故事进入平话与戏曲创作而渐趋定型的阶段。西游故事在元杂剧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并进一步神怪化,尤其是杨景贤六本二十四折的《西游记杂剧》,首次出现了朱八戒的形象,猴行者也演变为“齐天大圣”孙悟空。null 在话本创作方面,至迟在元明之际出现了一部《西游记平话》,从现存的片断材料看,它大大发展了西天取经的主体故事,孙悟空的形象已相当生动,至此,西游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结构已大体定型。 3. 明代是西游故事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与写定阶段。在世代累积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明代中叶又有大手笔对流传久远的西游故事做出了创造性的总结,最终写成《西游记》这部神奇浪漫的巨著,其中既有艺术文字方面的加工、整理,也有思想内涵方面的提炼、升华。null二、《西游记》的作者 《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吴承恩。他一生仕途坎坷,对现实有深刻的体察,为人善谐好谑,创作风格幽默诙谐。除《西游记》以外,他还著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和志怪小说集《禹鼎志》(今失传,只留有序)。null三、《西游记》的版本 《西游记》的版本较为复杂。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的《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共一百回,但无唐僧出身的情节。其他三种明代刊本,也均无此情节。著名的清代刊本有汪象旭编的《西游证道书》、张书绅编的《新说西游记》等,这些清刊本均为一百回,均将作者误题为丘处机,也都有玄奘出身一节故事。另外,还有明刊简本两种,一般认为是百回本的删节本。null《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作为一部产生于封建社会后期的神魔小说,《西游记》深受传统文化思想和时代思潮的影响,内容相当复杂,创作主旨更是众说纷纭。总的看来,《西游记》在取经故事的外壳之中蕴涵着“明心见性”的哲理,在充满神异性、诙谐性的情节中注入了现实精神和理想新质。null一、从《西游记》的基本间架与整体结构来看,作品无疑宣扬了与释道相融合的心学,蕴含有修心炼性、以心说法的寓意。孙悟空无法无天的大闹天宫,实质上是表现人心的极度放纵;“心猿” 终归被压到五行山下,则表明放纵之心挣脱不出尘世之网,由此“放心”告终而“收心”开始;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的征途,实际上是象征着“心猿”归正的历程。null二、从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内蕴来看,作品又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肯定,显示出明代中叶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宫,主要写悟空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在他身上具有冲决一切束缚与羁绊、藐视一切礼法和权威的叛逆精神,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人的觉醒的必然反映;从皈依佛门到取回真经,主要突出悟空降妖除魔的大智大勇,他的英勇无畏,百折不挠,敢于斗争,也善于斗争的英雄性格与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可贵精神,由此得到充分表现。null三、《西游记》既是一部诙谐幽默的“游戏之作”,又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作品只不过是借助佛、道提供的虚幻意象和它们虚构意象的思路,来驰骋作家超凡脱俗的奇思妙想,编织出取经的奇幻故事,以供读者消闲娱乐,因而作品表现出浓郁的诙谐性和趣味性;同时作品“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在一些细节场景乃至插科打诨中,作者信笔点染,旁敲侧击,无不切中事弊,因而作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深的时代烙印。null《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作为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浪漫主义是它的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它把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一、在整体风格上,《西游记》洋溢着浓厚的幻想色彩,在古代长篇中构筑了一个变幻奇诡而又真实生动的神话世界。不论是光怪陆离的风物环境、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还是别具一格的神魔人物,无不充满瑰丽的想象,神奇的夸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null二、在形象塑造上,《西游记》将人性、物性与神性有机地揉和在一起,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物性,是指神魔形象本体物的现实自然属性;神性,是指神魔形象所具有的超人的法术和本领;人性,是指神魔形象所寓托某种人的现实社会属性。其中人性是内在核心,据主导地位。正是三者的水乳交融,妙合无垠,塑造出了许多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神魔形象。null三、在艺术结构上,全书经纬分明,严谨完整。此书由大闹三界、取经缘起、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既是有机联系的艺术整体,又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部分也由各有起讫相对独立的若干小故事组成。其中大闹三界是序幕,取经缘起是过渡,西天取经是主体。全书以唐僧师徒取经为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把数十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可称为是“线性结构”。null四、在艺术格调上,《西游记》继承了寓庄于谐的优秀传统,“戏墨寓至理,幻笔抒奇思”,亦谐亦谑,寓嘲寓讽,轻松活泼,妙趣横生,使作品充满诙谐的兴味,产生出异常浓烈的喜剧性效果。作品或随意点染,涉笔成趣,或借题发挥,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饶有情趣,可谓嬉笑怒骂,皆成妙文。null《西游记》的影响与其他神魔小说 一、《西游记》的影响 1. 《西游记》被誉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它在我国小说史上开拓了神魔小说的新领域,确定了神魔小说在长篇小说中的独立地位;它以游戏笔墨讽刺、批判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使作品洋溢着诙谐幽默的情调,对我国讽刺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开辟了浪漫主义的新境界,得以与前此的写实小说分庭抗礼。null2. 《西游记》还被改编为戏曲、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至今仍活跃在舞台、银幕、屏幕上,为广大民众特别是小朋友所喜闻乐道。而且,随着世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西游记》又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null二、其他神魔小说 1. 《封神演义》。此书又名《封神传》,共一百回,由许仲琳(一说陆西星)创作改编。其构思大体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蓝本,采入民间神话传说,演绎而成“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的神魔小说。全书以商周易代的历史为背景,叙写仁慈爱民的武王与暴虐无道的纣王之间的斗争,他们分别得到了代表神教正统的阐教和代表旁门左道的截教的支持,最终殷亡周兴,子牙封神。null 书中贯穿了反对暴政、歌颂仁政的思想倾向,同时对以忠孝为中心的封建伦理观念也有所突破;但书中流露出来的浓厚的宿命论和女祸论的观念,冲淡了作品的进步意义。此书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夸张,富于幻想,有些人物的描写颇有个性,但大多不够鲜明。null2. 《西游补》。它是一部与《西游记》中三调芭蕉扇的情节相衔接,而实际上自有寓意的神魔小说,作者董说。主要写孙悟空被鲭(情)鱼精所迷,进入虚幻境界,经历种种奇幻之事,后得虚空主人唤醒,复归现世。小说的主旨是宣扬人生如梦和佛家的色空观念,同时借神魔为外衣,对社会现实作了较有深度的批判。它以新奇的笔法、瑰丽的想象、诙谐的嘲讽和风雅的戏谑在《西游记》的续书中独树一帜。null3. 《四游记》。包括吴元泰撰的《东游记》(主要叙述八仙得道成仙的故事,是八仙故事的集大成者)、余象斗编的《南游记》(主要写华光寻母的故事)、《北游记》(主要写真武祖师斩妖降魔、修行成道的故事)以及杨致和编的《西游记》(一般认为是由吴承恩的《西游记》删节改编而成),除《西游记》以外,其他三书都是由民间流传的宗教故事演化而成的神魔小说。《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金瓶梅》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一、《金瓶梅》的成书与作者 1. 与此前长篇小说世代累积型的成书过程不同,《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作家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一般认为,它写成于明代万历前中期。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金瓶梅》的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显系化名,真实姓名究竟是谁,迄今尚无定论。null二、《金瓶梅》的版本 《金瓶梅》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三个重要版本。 1. 《金瓶梅词话》是现存最早的版本,也称“万历本”或“词话本”。从武松打虎写起,回目对仗不工,卷首有欣欣子的序。 2. 《新刻绣像金瓶梅》,也称“崇祯本”,一般认为是词话本的评改本。从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写起,回目对仗工整,卷首无欣欣子的序。null3. 《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也称“张评本”,属于崇祯本系统。张竹坡的评论,特别是《读法》108条,对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贡献甚大。 《金瓶梅》的思想内容 : 《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丑恶面相,有着深厚的时代内涵。null一、全书描写了富商、官僚、恶霸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西门庆的罪恶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社会,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开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彻底暴露出人间鬼蜮世界的肮脏与丑恶。西门庆一方面凭借经济实力来交通权贵,行贿钻营,提高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依靠政治地位来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扩大非法经营,从而成为集财、权、势于一身的地方一霸。null 作品还通过西门庆的社会活动,反映了上自朝廷下至市井,官府权贵与豪绅富商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的现实,从客观上表明了这个社会的无可救药。 二、《金瓶梅》以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了西门庆及其妻妾的家庭活动,写出了这个罪恶之家荒淫无耻、贪婪无厌、骄奢糜烂、勾心斗角的林林总总,反映了正常人性惨遭扭曲和异化的过程。null 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诸多女性,尽管出身、性格、遭遇不尽相同,但都无视所谓的道德名节,被超常的情欲、物欲和肉欲所支配。她们以扭曲的人性去对抗道德沦丧的夫权社会,又在人性的扭曲中走向堕落和毁灭。作品从不同角度显示着不同女性或卑污、或势利、或庸俗、或阴暗的灵魂,赤裸裸地表现出人的原始的动物的本能和欲望,毫无粉饰地表现出在金钱力量冲击下的人性的扭曲与丑恶。null三、《金瓶梅》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着浓厚的天道循环的宿命论思想,使得后半部充满了虚无色彩;二是有不少庸俗低级的性描写,冲淡了小说的暴露力量;三更为主要的是作者缺乏文学家所应具有的良知感与责任心,在审“丑”和嗜“丑”之间游移不定,使得作品的理想精神完全失落,书中人物都是病态的、畸形的,整部作品看不到丝毫的光明和希望。null《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作为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艺术上较之此前的长篇小说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null一、在创作题材上,从描述英雄豪杰、神仙妖魔转向家庭生活、平凡人物。它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主要通过普通人物的人生际遇来表现社会的变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明确的时代性,这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渐趋成熟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大发展,为此后的世情小说开辟了广阔的题材世界,并使之成为此后小说的主流。null 二、在创作主旨上,从立意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在批评社会黑暗的同时,更多的是着力讴歌美好的理想,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金瓶梅》则实现了中国古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大转变,极写世情之恶、生活之丑,是一部彻底的暴露文学。它在表现丑的时候,常常用白描手法,揭示人物言行之间的矛盾,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这种写法对此后的讽刺文学有极大的影响。null三、在人物塑造上,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金瓶梅》的叙事重心从以往的以组织安排故事为主转向以描写人物为主,并且克服了先前小说中人物性格单一化、凝固化的倾向,注重多方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能细致如微地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一些人物形象中出现了美丑并举的矛盾组合,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流动性。null四、在叙事结构上,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此前的长篇小说基本上是由一个个故事联结而成,采用的是线性发展的结构形式,而《金瓶梅》则从生活的复杂性出发,发展为网状结构。全书围绕西门庆一家的盛衰史而开展,并以之为中心辐射到整个社会,使全书组成一个意脉相连、情节相通的生活之网,既千头万绪,又浑然一体。null五、在语言艺术上,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此前长篇小说的语言深受“说话”伎艺影响,《三国志演义》属于半文半白的演义语体,至《水浒传》、《西游记》白话语言日渐成熟,同时也向着规范化和雅驯化的方向发展,而《金瓶梅》却代表了小说语言发展的另一方面,即遵循口语化、俚俗化的方向发展。它运用鲜活生动的市民口语,充满着浓郁淋漓的市井气息,尤其擅长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神情口吻无不毕肖。null《金瓶梅》的影响 一、作为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金瓶梅》标志着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的的一个飞跃,极大地推动了后代作家的独创性,从此文人独创长篇小说成为风尚。 二、作为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开辟了新纪元,奠定了世情小说的发展基础,它对世情小说的几个流派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是以婚姻家庭为中心描摹世态人情的家庭小说;null 二是作为世情小说的一股“异流”而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 三是发展了其负面影响的艳情小说(也称“猥亵小说”)。 另外,它以讽刺笔法来暴露社会黑暗的优秀传统,也被后来的讽刺小说、谴责小说所继承。 三、《金瓶梅》的有关研究现已被称为“金学”,并流传到国外,受到海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好评,这部不朽的名著也成为世界文学的财富。“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明代短篇小说概述 一、明代文言小说概述 在白话短篇小说几乎陷于沉寂的明代初年,文言小说却出现了复兴的态势,瞿佑的《剪灯新话》是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此书的题材可分为社会政治小说和社会言情小说两类。 前一类作品大多借用历史题材,以神鬼寓言的形式,记录了乱世文人的心态,抒写了文人的牢骚不平,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暗昧与道德沦丧也多所抨击;null后一类故事较有特色,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民主倾向,流露出一定的市民气息,同时也描写了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悲惨遭遇,如《翠翠传》、《联芳楼记》等。 《剪灯新话》影响了有明一代乃至清代的文言小说创作,起而仿效者纷起,较为出名的有李昌祺的《剪灯馀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这三部书被后人称为“剪灯三话”。这些传奇小说集为清代文言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一些新的艺术经验,起着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为当时的白话小说与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null 随着传奇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明代中后期又出现了“中篇传奇小说”,这类作品大都用浅近的文言写成,篇幅一般一两万字,诗词连篇,因而又称“诗文小说”,内容大都写男女情爱,较为著名的有《钟情丽集》、《辽阳海神传》、《刘生觅莲记》等。这类小说对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以及艳情小说流派的形成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此外,随着文言小说创作的兴盛,收集、整理、出版各类文言小说也蔚然成风,如冯梦龙编的《情史》、王世贞编的《艳异编》等等。null二、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概述 明初至嘉靖之前,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一直处于低谷时期。明中叶之后,白话小说空前繁荣,一方面一些文人对宋元话本加以整理润饰,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模拟宋元话本的形式进行创作,这就是拟话本。从话本到拟话本,是由供讲唱的口头文学的记录发展到供人阅读的案头文学的创作。对白话小说的汇集、刊印,最早有嘉靖年间洪楩编撰的《清平山堂话本》,共六十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null万历年间,熊龙峰也分册刊印过话本小说,今存四种,即《熊龙峰刊四种小说》,这些短篇小说集较多地保留着作品的原貌,为收集整理、改编白话小说开辟了道路。 在白话小说的整理、创作方面功绩最著的是冯梦龙,天启年间,他先后出版了《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共收入一百二十篇小说,总称“三言”。null其中既有宋元话本,也有明人拟话本,还有他自己的创作,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白话小说的发展。继“三言”之后,崇祯年间有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实收小说七十八篇,人称“二拍”,它是我国最早的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开创了文人拟话本专集的先例。null “三言二拍”问世后,出现了文人创作编辑拟话本的热潮,短篇白话小说集有陆人龙的《型世言》、席浪仙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湖二集》等等,中篇白话小说集有华阳散人的《鸳鸯针》、古吴金木散人的《鼓掌绝尘》等,劝戒意味更为浓厚,艺术水准亦呈下降趋势。null“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作品,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大多数是围绕市民生活及其兴趣点展开的,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市民阶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表现婚姻爱情生活是“三言”中最具特色的题材,在“二拍”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此类题材一方面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同时也表现出新的发展。null 一类作品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旧的封建传统意识的突破,对新的婚姻爱情观念的追求,也就是提倡男女双方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同时对男女情爱和情欲给予大力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冲决了礼教之大防,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另一类作品反映了被压迫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揭露了封建势力和传统礼教的虚伪与凶残,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null二、大胆地揭露统治阶级倒行逆施的罪恶本质与官场吏治的腐败黑暗,同时也体现出清官贤士的正义感和下层人物的反抗精神。此类作品有的是直接面向现实,表现朝廷内部的忠奸斗争,如时事政治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有的是描写了官吏的昏庸无能、暴虐残酷,甚至是径直为盗的丑恶行径,如《进香客莽看金刚经》;有的是暴露社会邪恶势力对美好事物的摧残,如借神灵惩邪恶的神异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等。null三、描写市民生活(尤其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形象地展现了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图景。此类作品一反重农抑商的传统意识,商业商人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肯定,追逐货利、发财致富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不少商人也被塑造成正面形象。null如果说“三言”中的此类作品着重写的是商人的重义守信,反映的是商人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的精神面貌,如《施润泽滩阙遇友》、《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皆歌颂了小手工业者拾金不昧的品德和患难相助的友谊;那么“二拍”则着重写的是商人发家暴富的白日梦,表现出已经占据历史舞台的商人迅速崛起的态势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皆肯定了新兴市民们通过冒险经营、投机取巧来发迹变泰。null“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作品既从话本母体中继承了“说话”艺术的特质,又吸收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营养,形成了更适应于书面阅读的艺术手法和创作特点,同时在包括情节设置、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也形成了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独具的艺术特色。null一、“三言二拍”“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故事的传奇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偶然性的巧合来构成故事的冲突,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同时也善于设置悬念伏笔,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者还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脉络清晰,情节连贯,头尾完整,前因后果都交代分明,各种矛盾冲突一定当场解决,这是适应我国民众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心理而形成的,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所独具的民族形式。null二、“三言二拍”中的优秀作品已能初步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出性格鲜明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与以粗笔勾勒见长的宋元话本相比,“三言二拍”既有了较多的真切自然而又层次清晰的心理描写,也有了具体丰富而又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体现出白话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新进展。同时,作者从宋元话本那里承继了以行动表现人物的写人手法,有时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有时通过
本文档为【明代文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0321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52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28
浏览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