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举报
开通vip

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广东省博物馆 � �夕� 年春 ,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 南海县九江公社大同墟灶岗发掘了一处新石 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 在 � �� 平方米范围 内 , 发现了住房遗迹 、 灰坑和墓葬 , 出土石器 、 骨器 、 陶片以及兽骨 、 鱼骨和鳌甲等 , 现简要 报导如下。 尤其是在住房周围。 第四层 � 生土层 , 灰黄色 , 与贝壳层界限 分明。 这是一片斜坡 , 东北高 , 西南低 , 表面 也凹凸不平。 表面发现两座住房 , 灰坑 、火塘 和部分柱洞深人地层中�图一 ...

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广东省博物馆 � �夕� 年春 ,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 南海县九江公社大同墟灶岗发掘了一处新石 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 在 � �� 平方米范围 内 , 发现了住房遗迹 、 灰坑和墓葬 , 出土石器 、 骨器 、 陶片以及兽骨 、 鱼骨和鳌甲等 , 现简要 报导如下。 尤其是在住房周围。 第四层 � 生土层 , 灰黄色 , 与贝壳层界限 分明。 这是一片斜坡 , 东北高 , 西南低 , 表面 也凹凸不平。 表面发现两座住房 , 灰坑 、火塘 和部分柱洞深人地层中�图一 �。 二 、 遗 迹 一 、 地理环境和地层堆积 灶岗是一座高约 �� 米的土墩 , 位于南海 县城�即佛山市 �西南 �� 公里。 北依西樵山 , 东有顺德水 , 西有西江 。 灶岗附近还有些土 墩 , 其上也往往发现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分布在灶岗西南坡 , 主要由淡 水腹足类软体动物蛤 、蠕 、螺等的硬壳堆积而 成 , 也有少量海水生长的嚎 �牡蝠� 、 鲍鱼壳 。 贝壳堆积沿山脚伸向西北 , 北坡也有零星发 现。 遗址范围原本很大 , 因近年取土仅剩十 之一 、 二 , 山腰断崖上暴露出贝壳的堆积层 次。 在山崖 中段 , 我们顺崖边开了 � 个探方。 � � 、 � � 为 � �米� � � �米 � , � �和 丫� 为 � 又 � �包括扩方 � , � � 为 � � � , 共 �� 平方 米 。 遗址地层分四层 � 第一层 � 表土层 , 灰黄色 , 一般深 �� � 米 , 出土有陶片 、石器和宋 、明瓷片 , 开 口 于此 层的近代土坑墓向下挖到生土层。 第二层 � 灰黑色 , 深 氏�一 � 米。 贝壳甚 少 , 有少量陶片 、石器和陶纺轮 。 第三层 � 贝壳层 , 深 �一 � 米 , 由大量贝 壳组成 , 泥土仅占一 、二成。 有的地方贝壳很 纯净 , 不含泥土。 住房 、 墓葬 、 灰坑在此层中 间或底部。 陶片 、 石制品 、 骨制品比较丰富 , � � 住房 � 座。 � �� 在 � � 贝壳层底部 , 即生土层表面 。 有一层明显的硬土居住面 , 以中间的火烧土 堆为圆心 , 半径约 � � � 米 , 但边缘不大清晰。 火烧土堆高 � � � 米 , 直径约 。� � 米 , 里面夹有 火烧土块 、夹砂陶支垫 、夹砂陶釜残片以及黑 色灰土。 在火烧土堆东面和西南面约 � � � 米 处发现三个柱洞 , 洞在生土层中, 直径 �� 一 �� 厘米 , 深 �一 �� 厘米 , 里面填满贝壳和碎陶 片。 火烧土堆的东北和东南因被近代土坑墓 打破 , 柱洞不明。 西北面有高于居住面 �� 米的墓葬�� �� , 墓下仍是贝壳 , 未见柱洞 。 从 堆积层次看 , � � 显然晚于 �� 。 �� 的面积 以火烧土堆与柱洞的距离推算 , 约为 �� 平方 米 。 � � � 在 � � 贝壳层中 , 上距灰土 层 �� 米 。 是一片厚 �� 厘米 、 直径 � � � 米的黄褐色 泥土层 , 表面比较平坦 , 上下和四周全是贝壳 堆积。 在泥土层东侧发现三个柱洞 , 洞内也 是贝壳和灰土 , 但土色深而松软 , 与洞外的贝 壳泥土有别 。 ��� 在 � � 下面深 � 米处 , 即生土 层 表 面。 居住面不很明显 , 但有一个大火塘挖在 生土层中 , 火塘长 � � � 、 宽 �� � 、 深 �� � 米。 四 周火烧壁厚 � 厘米 , 表面为灰黑色 , 近里变 第 � 期 � 才、 北 刀例攀�,’��‘如 �口�夕��盆�一, ,、飞火 近代落 �妇 ��、、、、�‘一�一近科习、� 酥屯少 万 娜巨, �粼“’ ��������������������� 子子子子 图一 灶岗贝丘遗址 � �一� 斗平 � 剖面图 � � 表土层 � � 灰黑土层 � � 贝壳层 斗� 生土层 红。 火塘里填满贝壳 、 夹砂陶釜残片和黑色 炭粒 。 火塘东侧依傍一堵高 。� � 米的生土陡 坡 , 西 北和东南发现三个柱洞。 看来此房东 面利用生土坡 , 西面立柱盖顶 , 形如凉棚。 � � 灰坑 �� 个 。 灰坑挖在生土层中 , 平面为不规则的圆 形或椭圆形 , 周壁垂直 、 外斜或内斜 , 坑底也 不平坦 。 如 � � 呈哑铃形 , 西端直径 �� � 、 深 乃� � 米 , 东端直径 � � � � 、 深 � � � 米 � � �为鞋底 形 , 长 � � � 、 宽 � � �一� � � 、 深 � � � � 米。 � � 为圆 形 , 直径 �� �� 、 深 �� � 米 。 � � 也是圆形 , 直径 �� �� 、 深 �� ” 米 。 灰坑里填满贝壳和灰土 , 有少盘陶片 , 但少见石器和骨器 。 � � 墓葬 � 座。 墓葬全在贝壳层中 , 但所在的平面不同。 墓葬皆为单人仰身直肢 , 骨架保存较好 , 头向 �� 。 。 骨架正 、 侧面均未发现墓坑痕迹 , 但 骨架上的贝壳和泥土相当坚硬 , 陶片破碎 , 埋 葬时可能夯打过 。 � �� 深 �� , 米。 男性 , �� 岁左右 , 估计 身高为 ��� 厘米 。 左上臂放有一件小石铸 , 柄部残 , 高 � � � 、 宽 � � � 厘米 �图二 , �� � � � �� 深 。� 巧 米 。 儿童 , � 岁左右 , 无随 葬品。 � � � 深 �� � 米 。 男性 , �� 岁以上。 胸前 放一件石铸 , 柄部残 , 高 � � � 、 宽 � � � 厘米 �图 二 , � � � �� � 深 �� , 米。 男性 , �� 岁左右。 上领 右侧门齿缺失 , 齿槽已闭合 � 同侧的中门齿及 犬齿完好。 右侧门齿系人工拔除 , 左侧上额 齿槽缺失不明。 无随葬品。 � � � 深 �� � 米 , 近生土层。 女性 , ” 岁 一 � � � � 考 古 犷 �� 之艺 �� �’黝�口爵翅, 、口��父瞪 八�, ,�产。。。。。一 月渔已慈,以娜把�一凡」 图二 灶岗贝丘遗址出土石 、骨器 �� 双肩石斧 � 、 抖 � 双肩石铸 � � 双肩有段石铸 � 、 � 、 � 、 � 、 �� 、 �� � 梯形石锈 � � 骨针 � � 榄形骨链 �� 。三梭形骨欲 �� � 柳叶形骨敬 巧 � 骨凿 场 � 尖状石器 � �一� 为 � � � , 余皆 �� � � 以上 。 无随葬品。 � �� 深 � �朽 米。 该骨架的脚趾骨与� , 的头骨相近而略高。 女性 , �� 岁左右。 头骨 左上方放一件石镑 , 残留刃端 , 宽 � � , 厘米 。 以上 � � 、 � � 的石锈用隧石磨成 , � � 的 石铸为变质岩 。 三件石铸器形甚小 , 磨制精 致 , 刃口锋利 , 但柄部均残 , 可能系故意损坏 当作随葬品。 三 、 遗 物 � � 石器和石制品 �� 件 。石料有靠细岩 �西樵山出产� 、 灰黑色变质岩 、 灰 白色砂岩 、 泥质板岩 、 深灰色页岩 、 黑色基质岩和隧石 等 , 石器有打制和磨制的。 �� 打制石器 �� 件。 敲砸器 � 件。 霏细岩。 盘状 , 一侧保 留打剥石片的台面 , 其他三边用交互打击法 制成 。 长 � � � 、 宽 � � � 厘米� 图三 , � � � 尖状器 , 件。 其中三件为罪细岩 。 形 为不规则的柱体或扁长体 , 一端尖锐 , 可能是 “蛛砺嚎劫 之类的工具 。 长 �� 厘米 �图二 , � � � � 第 � 期 双肩镑 � 件。 其中二件为霏细岩。 器 形与磨制双肩石锈相同 , 是尚未砒磨的半成 品 �图三 , � � 。 � � � 磨制石器 �� 件 。 双肩有段铸 � 件 。 长方形锈体顶端伸 出圆柱柄 , 柄顶和刃部残 。 残长 � � 、 宽 �� � 厘米 �图二 , �� 图三 , � � 。 双肩镑 � 件。 其中二件为霏细岩。 单 面刃 , 双斜肩。 通体磨光 , 罪细岩石料者两 面凹陷部位保留石皮 。 石镑长度均在 �� 厘 米以下 , 最大的一件为采集品 , 灰白色砂岩 , 长 � � � � 、 宽 � � � 厘米� 图二 , � � 图三 , � � 。 一 件霏细岩石锈长 � � � 、 宽 � 厘米 �图二 , �� � 。 双肩斧 � 件。 霏细岩。 椭圆形 , 双面 刃 , 两面凹陷部位保留石皮。 长 � � � 、 宽 � 厘 米 �图二 , � � 图三 , � � � 梯形镑 �� 件 。 有四件为霏细岩石料。 长方梯形 , 有些略带斜肩 。 大都单面刃 , 有些 两面磨刃 , 只是一面较大。 锈体长度约在 � 厘米以下 , 近半数不到 � 厘米 � 图二 , � 、 � 、 夕、 � � � 图三 , � � � 铲 � 件。 梯形薄片 , 长 � 、 宽 � 厘米。 图三 灶岗贝丘遗址出土石、骨器 � � 敲砸器 � � 双肩石斧 � � 梯形石铸 � � 柳叶形骨铁 � � 双肩有段石铸 叼� 双肩石镇 � � 双肩石铸 矛 � 件 。 扁平长条 , 前锋残 , 后端有穿 孔 , 残长 � 厘米 。 敬 � 件。 柳叶形 , 中脊隆起 , 后有扁圆 挺 , 长 � 厘米。 ‘ 环 � 件。 残留一截 , 环体断面为扁圆 形 。 ��� 其他 � 件。 石锤 � 件。 圆柱体 , 顶部有敲砸留下 的凹疤。 砺石 乒件。 砂岩。 一面或二 、三面磨 成马鞍状 , 中间磨出沟槽 , 用以砒磨石器和骨 器。 �� � 石料 � � 件。 � � 石片 , , 件。 均为靠细岩 , 是打制石器 剥下的废料 , 可用作刮削器。 石核 � 件。 深灰色健石 , 圆锥体 , 四周 有打剥小石片的条痕 , 与西樵山火石迁 、旋风 岗、南蛇岗等地所见者相同。 石芯 � 件。 石环外围石片 � 件 � 与石环一样为泥 质页岩 , 为钻制石环剩下的废料。 � � 骨器和骨料 一 �� 余 件 , 均出 自贝 壳 层。 矛 � 件 。 柳叶形 , 中脊隆起 , 残长 � 厘 米。 铁 , 件。 一件三棱形 , 前锋残 , 后有回 锥形挺。 二件细长榄形。 一件柳叶形 , 中脊 起棱。 另一件扁长三角形 , 后有挺 �图二 , � 、 � � 、 �� � 图三 , , �� 凿 � 件。 长条形 , 双面刃�图二 , � � �。 针 � 件。 用鸟骨制成 , 中空 , 一端磨成 楔形 �图二 , � �。 磺 � 件。 扁平弧形 , 外侧中间磨出沟 槽。 以上骨器都在切割以后通体磨光 , 表面 平滑。 骨料 �� 余件。 猪骨或鹿骨 , 有切割痕 迹 , 两面对锯 , 切割面平滑。 � � 陶器 均残 , 共 � � � � 余片 , 据陶片基 本能看出器形。 地面采集和灰土层出土的约 占 � � , , 我们曾以 � � 为例 , 将灰土层和贝壳 层的陶片进行比较 , 胎质 、 器形 、 纹饰均未发 现明显差异 , 因而合在一起叙述。 陶片胎色的比例为 � 夹砂灰陶占即 务, 夹砂红陶占 �务 , 泥质灰陶 占 �� 多 , 泥质红 陶占 �� � , 多 , 细泥灰陶占 � � �并 , 细泥红陶占 � � � �肠。 陶色深浅不一 , 灰色分深灰、 浅灰 、 灰白 诸色 , 红色有深红 、橙红 、浅红几种 , 在同一件 器物上往往红 、灰交杂 。夹砂灰陶有些在器表 挂一层灰白色陶衣 , 胎骨中有夹心现象。泥质 陶器壁较薄 , 火侯高 , 硬度大 , 色多深红 。 细 泥陶胎土细洁 , 色泽光润 , 表面曾用工具打 磨。 器物成形采用泥条盘筑法 , 口沿往往有 多道细密的螺痕 , 是否经慢轮修整 , 尚难肯 定 , 圈足是后加的 , 往往脱落。 陶器纹饰丰富多彩 , 装饰的方法有拍印 、 点刺或刻划 、 堆塑 、 镂空 、彩绘 。 花纹有方格 纹 、曲折纹 、叶脉纹 、篮纹 、绳纹 、云雷纹 、乳丁 纹 、水波纹 、网纹 、席纹 、鸟纹 、鱼纹〔图四 、五 �� 考 古 乍犷, , 月 图四 � � 鱼纹 � � 雷纹 、曲折纹 � 、 � � 水波纹 纹 �� � 双线长方格纹 灶岗贝丘遗址陶器纹饰拓本 �� � � � � � 曲折纹 � � 绳纹 � � 双线斜方格纹 � 、 1 碍、 巧 .叶脉纹 9 .篮 11.刻划符号 12 .斜方格纹 13 .双线曲折乳丁纹 器形种类不多 , 主要有釜 、罐 、豆 , 还有少 量盆 、林 、鼎足 、支垫等。 釜 均为夹砂陶 , 有红 、灰二色。 一种侈 口 , 束颈(图六 , 5 、 6 、 1 0) ; 一种侈 口 , 斜折唇 , 束颈 (图六 , 3 ) o 罐 均为泥质陶 , 有红 、 灰二色。 一种 折唇 , 侈口 , 束颈(图六 , 2) ; 一种尖唇 , 小口 , 高领 (图六 , 1 1 ) 。 豆 主要为细泥红陶 , 灰陶甚少 , 另有少 盆夹砂陶。 多为敛 口 , 斜腹 , 有的腹部有凸棱 (图六 , 1 、 ‘ 4 、 1 2 、 1 3 ) 。 圈足呈喇叭形 , 有的 带镂孔(图六 , x 4 、 z , 、 1 6 、 1 7 ) 。 抹 均为夹砂陶 , 有红 、 灰二色。 直口 , 浅腹 , 囿底。 有的腹部饰复合花纹。 盘 泥质灰陶。 斜壁 , 平底。 鼎足 夹砂红陶。 扁平梯形 , 制法是将 泥片自两边折回 、压扁 , 中部划双线曲折纹。 支垫 夹砂红陶。 束腰圆筒形 , 器表划 斜方格纹 , 有的上下端饰一 、二道凸梭 。 纺轮 泥质陶。有橙红 、灰白 、深灰诸色 , 少量表面磨光 , 中心穿孔。 有的剖面呈长方 形 , 表面有同心圆 (图六 , 7 ) ; 有的剖面呈梯 形 , 表面划弧线或十字等(图六 , 8 、 9 ) 。 4 . 动物骨骼 共 300 余块 , 出自贝壳层 。 第 3 期 图五 灶岗贝丘遗址陶器纹饰拓本 (约 1/2) 2 .鸟纹 3.双线长方格纹 4 .三角格乳丁纹 5 .鱼鳞纹 6 .雷纹 , .网纹 ID .斜方格乳丁纹 11 .横线乳丁纹 13 .凸凹羡块纹 1斗.席纹 15 .云纹 8 .乳丁 1、 9 、 1 2 .曲析纹 纹 图六 灶岗贝丘造址陶器 1.豆 口沿 2 .粗口 3 .釜口 呼 .豆口沿 5 .釜口 口 12 .豆口沿 ( 1、 13 .豆口沿 6 .釜口.圈足 7 ‘纺轮t, . 圈足 8.纺轮 16 .圈足 9 .纺轮 10 .釜 口 11 .晚 17 .圈足 3、 4 .为 11 10 , 7 一9 为 215 , 余皆约 1/7) 考 古 一 2 0 8 . 鱼脊骨和鳖甲最多 , 猪 、牛 、鹿骨也不少 。 兽 骨大都破碎 , 有火烧和敲砸痕迹 。 部分兽骨 有切割痕迹 , 是制作骨器的原料。 表一 灶岗 、金兰寺中层和河宕陶器胎质比较表 地 点 四、 结 语 1.遗址年代 广东沿海广泛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贝丘 遗址 , 尤以珠江三角洲密集 。 在东到增城 、东 莞 , 西迄新会 、鹤山 , 北溯西江至三水 、 高要 , 南临南海的范围内 , 几乎各县 (市)都有发现 , 仅南海县就见到五十多处 , 只是作过考古发 掘的并不多。 从出土遗物看 , 灶岗遗址与增 城金兰寺中层¹ 、 佛山河宕º 相近 , 也与曲 江石峡遗址中层À 、 香港深湾沙丘遗址 Cb 层¼ 同属一种类型 。 石峡上层和深湾 C a层 (在 C b 层上面) 是夔纹陶遗存堆积 , 出釉陶 (或称原始青瓷)和青铜器 , 年代在西周晚期 至春秋 。 金兰寺上层是米字纹陶遗存 , 出青 铜器或铁器 , 年代属战国 。 因此 , 灶岗遗址的 年代下限不会晚于西周晚期。 金兰寺下层和深湾下层的陶器主要饰绳 纹和划纹 , 尚未用陶拍拍印几何形花纹。 石 峡下层是“石峡文化”墓葬 , 陶器开始出现几 何形花纹。 石峡文化的器物与江西修水山背 遗址 、清江筑卫城遗址下层相近¾ , 三个 Cl 咯 测年数据在 5000一4000 年前 , 也即相当于夏 代以前。 如是 , 灶岗遗址的年代应在夏 、商至 西周前期之间。 广东古代遗址陶器胎质似有一种发展趋 势 , 即夹砂陶逐渐减少 , 泥质陶逐渐增多 , 如 金兰寺 、石峡 、深湾等地均有这种现象。 现将 灶岗 、金兰寺 、河宕三地陶器胎质比例列表如 下(表一)。 统计表表明 , 灶岗夹砂陶所占比例大大 低于金兰寺中层 , 比河宕略多;泥质陶比例高 于金兰寺中层 , 而比河宕贝壳层略少。 如果 将金兰寺中层的年代断为夏 , 灶岗和河宕似 应在商代 。 灶岗 、 河宕 、 金兰寺中层都有一些 ct 庵测 第 3 期 南海灶岗 增城金兰寺中A 层 中B 层 佛山河宕灰土层 贝壳层 夹砂陶1泥质陶}细泥陶} , * r对 侣 r对 l 矛万 . 卫『 口二二立}一竺一}共牛}—429】”2 · , } ‘吕· , 】58· 3 { 3 9 } 2 · , } 中层的上层9‘ 日.sl “.?[ 中层的下层“, · ’ } 7 ’·斗 } 7 · 5 { 在表土层下 2,. “ ! 5 , ·“ 1 14. ” } 在灰 土层下 年数据 , 其中灶岗贝壳层的 巴月测年数据为距 今 5404 士 1 0 0 年 , 树轮校 正为 6040 士 14 0 年 ¼ 。 河宕贝壳层有四个数据 , 距今 4900一 5000 年 , 树轮校正为 5500一5700年O 。 金 兰寺中层有一个数据 , 距今 4035 士 95 年 , 树 轮校正为 444 , 士 1 4 5 年À 。 从 C ,斗测年数据 看 , 河宕晚于灶岗 , 但都大大早于金兰寺中 层 。 金兰寺中层已有偏早之感 , 灶岗和河宕 的差距就更大 , 难以使用。 2 . 遗址和墓葬所反映的生活习俗 灶岗遗址共发现六十九 件 石 器和 石 制 品 , 二十余件骨器 。 其中敲砸器 、尖状器和鱼 刺可用于敲凿 、挑食贝肉 , 矛 、链用于渔猎 , 石 锤和砺石等用于制作工具 , 环和磺是装饰品 , 它们 占总数百分之四十 。 数量最多的是镑 、 斧 、铲 , 占总数百分之六十 。 从长度看 , 半数 以上为 8一9 厘米 , 三分之一在 4 厘米以下 , 都不适宜用于农业耕作 , 可能是渔猎 、 日常生 活或制作其他用品的工具。 长度在 9 厘米以 上的石器仅发现几件 , 为地面采集或出于灰 土层 , 器形较大 , 可以用作农具。 看来 , 到贝 丘遗址后期 , 逐渐由捕捞 、 渔猎转向农业生 产。 灶岗遗址发现的三处住房遗迹都相当简 陋 , 一片泥地 、一个火堆或火塘以及稀疏的柱 洞 , 估计用树枝 、青草搭盖 , 聊避风雨而已。 灶岗遗址发现一批“灰坑” , 类似的洞穴 也见于河宕和螺岗等地 。 灰坑在生土层中 , 垂直或内斜的坑壁表明确为人工挖掘 , 然其 作用却难以理解。 灰坑内外的堆积物完全相 同 , 贝壳杂物既在地面堆积成山 , 为何专门挖 鱼脊骨和鳖甲最多 , 猪 、牛 、鹿骨也不少 。 兽 骨大都破碎 , 有火烧和敲砸痕迹 。 部分兽骨 有切割痕迹 , 是制作骨器的原料。 表一 灶岗 、金兰寺中层和河宕陶器胎质比较表 地 点 四、 结 语 1.遗址年代 广东沿海广泛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贝丘 遗址 , 尤以珠江三角洲密集 。 在东到增城 、东 莞 , 西迄新会 、鹤山 , 北溯西江至三水 、 高要 , 南临南海的范围内 , 几乎各县 (市)都有发现 , 仅南海县就见到五十多处 , 只是作过考古发 掘的并不多。 从出土遗物看 , 灶岗遗址与增 城金兰寺中层¹ 、 佛山河宕º 相近 , 也与曲 江石峡遗址中层À 、 香港深湾沙丘遗址 Cb 层¼ 同属一种类型 。 石峡上层和深湾 C a层 (在 C b 层上面) 是夔纹陶遗存堆积 , 出釉陶 (或称原始青瓷)和青铜器 , 年代在西周晚期 至春秋 。 金兰寺上层是米字纹陶遗存 , 出青 铜器或铁器 , 年代属战国 。 因此 , 灶岗遗址的 年代下限不会晚于西周晚期。 金兰寺下层和深湾下层的陶器主要饰绳 纹和划纹 , 尚未用陶拍拍印几何形花纹。 石 峡下层是“石峡文化”墓葬 , 陶器开始出现几 何形花纹。 石峡文化的器物与江西修水山背 遗址 、清江筑卫城遗址下层相近¾ , 三个 Cl 咯 测年数据在 5000一4000 年前 , 也即相当于夏 代以前。 如是 , 灶岗遗址的年代应在夏 、商至 西周前期之间。 广东古代遗址陶器胎质似有一种发展趋 势 , 即夹砂陶逐渐减少 , 泥质陶逐渐增多 , 如 金兰寺 、石峡 、深湾等地均有这种现象。 现将 灶岗 、金兰寺 、河宕三地陶器胎质比例列表如 下(表一)。 统计表表明 , 灶岗夹砂陶所占比例大大 低于金兰寺中层 , 比河宕略多;泥质陶比例高 于金兰寺中层 , 而比河宕贝壳层略少。 如果 将金兰寺中层的年代断为夏 , 灶岗和河宕似 应在商代 。 灶岗 、 河宕 、 金兰寺中层都有一些 ct 庵测 第 3 期 南海灶岗 增城金兰寺中A 层 中B 层 佛山河宕灰土层 贝壳层 夹砂陶1泥质陶}细泥陶} , * r对 侣 r对 l 矛万 . 卫『 口二二立}一竺一}共牛}—429】”2 · , } ‘吕· , 】58· 3 { 3 9 } 2 · , } 中层的上层9‘ 日.sl “.?[ 中层的下层“, · ’ } 7 ’·斗 } 7 · 5 { 在表土层下 2,. “ ! 5 , ·“ 1 14. ” } 在灰 土层下 年数据 , 其中灶岗贝壳层的 巴月测年数据为距 今 5404 士 1 0 0 年 , 树轮校 正为 6040 士 14 0 年 ¼ 。 河宕贝壳层有四个数据 , 距今 4900一 5000 年 , 树轮校正为 5500一5700年O 。 金 兰寺中层有一个数据 , 距今 4035 士 95 年 , 树 轮校正为 444 , 士 1 4 5 年À 。 从 C ,斗测年数据 看 , 河宕晚于灶岗 , 但都大大早于金兰寺中 层 。 金兰寺中层已有偏早之感 , 灶岗和河宕 的差距就更大 , 难以使用。 2 . 遗址和墓葬所反映的生活习俗 灶岗遗址共发现六十九 件 石 器和 石 制 品 , 二十余件骨器 。 其中敲砸器 、尖状器和鱼 刺可用于敲凿 、挑食贝肉 , 矛 、链用于渔猎 , 石 锤和砺石等用于制作工具 , 环和磺是装饰品 , 它们 占总数百分之四十 。 数量最多的是镑 、 斧 、铲 , 占总数百分之六十 。 从长度看 , 半数 以上为 8一9 厘米 , 三分之一在 4 厘米以下 , 都不适宜用于农业耕作 , 可能是渔猎 、 日常生 活或制作其他用品的工具。 长度在 9 厘米以 上的石器仅发现几件 , 为地面采集或出于灰 土层 , 器形较大 , 可以用作农具。 看来 , 到贝 丘遗址后期 , 逐渐由捕捞 、 渔猎转向农业生 产。 灶岗遗址发现的三处住房遗迹都相当简 陋 , 一片泥地 、一个火堆或火塘以及稀疏的柱 洞 , 估计用树枝 、青草搭盖 , 聊避风雨而已。 灶岗遗址发现一批“灰坑” , 类似的洞穴 也见于河宕和螺岗等地 。 灰坑在生土层中 , 垂直或内斜的坑壁表明确为人工挖掘 , 然其 作用却难以理解。 灰坑内外的堆积物完全相 同 , 贝壳杂物既在地面堆积成山 , 为何专门挖 广谬水 毛.、.,·、.\ 于丫”仃州汗以以\;tc7-.I月岁.、Ž产J - 坠淤户Ž/、,又月、竹曰受、‘飞、贷‘.、、,J厂、,|县人入、 .、 带”尹卜“扬”Ž阅几,一”一人姆、、▲、、尸 尸.~ , 纷 年: 。▲山 份竺 Ir.一、 、、. , 厂、一‘、 ·记 、、 以丫一阴盛或 砂 市 ‘彩三厂二 顺 . , .‘、 叭叽 气必以,t;/"·,.凡 击一喝 妇‘句 沪、/ f 叠酬▲·孚二丈 ‘应 U遨多尹 八 / f声尸 二….遇笠@ 沙失 戈芝夕 县 (.J犷 污月之ƒ11一 l \、、江月▲.JL1(么‘\、八、z、l日、口丫 丫 汉 、屯一 \ 。价 图 }列 一一一 豆界 霍多 峰 ‘诀 江河 O 公社 A 贝止岌让 图七 南海县贝丘遗址分布示意图 表二 编编号号 地 名名 地 形形 遗 址 概 况况 111555 周家村惠兴鱼塘塘 平地(鱼塘底))) 塘边可见长30 余米的文化层 , 有夹砂绳纹陶片、 泥质方格纹陶片,, lll 666 三多村水文站鱼塘塘 平地(鱼塘底))) 塘边可见长 10 0 余米的文化层堆积 , 夹砂陶片饰绳纹和方格纹 。。 111 777 吉赞村龙船田田 平地地 地面有贝壳和素面或饰绳纹的夹砂陶片。。 111 SSS 吉赞村后岗岗 土墩墩 地面有贝壳和素面或饰绳纹的夹砂陶片 。。 第 3 期 一 2 1 1 . 表二 (续) 编编号号 地 点点 地 形形 遗 址 概 况况 lll999 吉赞村西鱼塘塘 平地(鱼塘底))) 范围达 100 X 60 米。 陶片与灶岗相同 。。 222 000 沙演村潘家祠堂堂 平地(鱼塘底))) 范围很大 , 祠堂前后均是鱼塘 , 文化层相连 。 采到夹砂绳纹陶片片 和和和和和动物骨骼。。 222 111 塘寮村村 平地地 地面见到贝壳和夹砂绳纹陶片。。 222 222 水边村鱿鱼岗岗 土墩墩 岗高3一4 米 , 长宽各约 10 0米 , 四周和顶上均有贝壳 , 斜坡能见见到到到到到文化层堆积 。 遗物丰富 , 陶片与灶岗相同 , 石器有斧 、铸 、 环和刮刮削削削削削器 , 还有陶纺轮等。。 222 333 高家村西公路桥头头 平地(河涌底))) 小河边可见到文化层堆积 , 有夹砂绳纹陶片和红烧土块 。。 222 444 新楼村沙墩墩 土墩一平地地 田埂边可见到文化层堆积 , 采集到夹砂绳纹陶片和动物骨骼。。 222 555 新河村螺岗岗 土墩墩 在小学后山岗边 , 巳受破坏 。 陶片与灶岗相同 , 还有西樵山出产产的的的的的缝石石球。 1 9 8 1 年春济南大学历史系在此开过探方 。。 222 666 鹅埠石村规壳岗岗 土墩一平地(鱼塘底))) 地面有贝壳和夹砂绳纹陶片 、动物骨骼 。。 222 777 西樵山镇头(第七地点))) 山岗岗 为石器制作工地 , 有文化层堆积 。 出土石片极多 , 有各种制石工工具具具具具 、石器和一些陶片 。 广东省博物馆曾在此发掘 。。 222 888 西樵山太监岗岗 土墩墩 巳受破坏。 地面有大最硅质岩细石器的石料 、 石核和石片6 采采集集集集集到陶片和打制 、磨制的靠细岩石器 。。 222 999 慈冲村藤冲岗岗 土墩墩 在西樵山东北 , 隔江相对 。 遗址在山坡上 , 巳受破坏 。 陶片与灶灶岗岗岗岗岗相同 , 石器有双肩和梯形的斧 、铸。。 333 000 邓群村村 土墩墩 在一小土墩上 , 陶片与仕岗相同 , 有双肩、涕形斧、 铸及石环等物 。。 333 111 良登村通心岗岗 平地(鱼塘底))) 地面散布的遗物丰富 , 斜坡和塘边都能看到文化层堆积 。 陶片片与与与与与灶岗相同 , 还采集到越石石核和细石器 。。 333 222 良登村船埋岗岗 土墩墩 在小土 墩上 , 范围较大。 陶片与灶岗相同 , 采集到靠细岩石斧等等器器器器器物。。 333 333 良登村市口 岗岗 土墩墩 地面散布贝澎和陶片 , 陶片与灶岗相同 。。 333呼呼 苏村观音庙口口 平地地 地面有贝壳和夹砂绳纹陶片。。 333 555 苏村三面岗岗 土墩墩 地面有贝壳和夹砂绳纹陶片 ,, 333 666 苏村银河桥桥 平地地 地面有贝壳和陶片。。 333 777 大滋村村 土墩墩 地面有贝壳和陶片 。。 333 888 务岗村村 土墩墩 在山坡上 , 范围不大。。 333 999 寨边村大岗头头 土墩墩 在山坡上 , 范围较大 。 陶片与灶岗相同 , 石器有锤 、环等。。 444 000 西门村村 土墩墩 地面有贝壳和陶片。。 斗斗111 庄步村村 土墩墩 地面有贝壳和陶片。。 444 222 颖水村村 土墩一平地(鱼塘底))) 在村东南小土墩上 , 直连至鱼塘底 , 有文化层堆积 。。 444 333 坦边村虎头岗岗 土墩一平地(河涌底))) 有文化层堆积 , 陶片、石器均与灶岗相同 。。 444 444 大冲村规亮岗岗 土墩墩 在村西南小土墩山坡上 。 有饰绳纹 、叶脉纹的夹砂陶片。。 444 555 大冲村元岗仔仔 土墩墩 在山坡上 , 巳受破坏。 陶片与灶岗相同 , 有有段石铸。。 斗斗666 梁边村规壳岗岗 土率率 在村西北小土墩上 , 已受破坏 , 仍可见到文化层堆积 。 陶片与灶灶岗岗岗岗岗相同 , 有石环和有段石锈等。。 呼呼777 沥头村规壳岗岗 土墩墩 在村西南 , 有文化层堆积 。 陶片多夹砂 , 饰绳纹、弦纹 、 同心圆和和指指指指指甲伏花纹 。。 444 888 雅瑶村大坑岗岗 土墩墩 范围约 100 米见方 , 陶片丰富 , 夹砂陶甚少。 多饰曲折纹 、 方格格纹纹纹纹纹 、 云雷纹等 。。 444 999 东方红二村后岗岗 土墩墩 在山坡上 , 有文化层堆积 。。 555 000 大镇扣扣 平地地 地面有陶片 , 贝壳分布面颇大 。。 555 111 奇桂村村 平地地 她面有贝壳和陶片。。 555 222 三山村知青农场场 土墩墩 地面有贝壳和陶片 。。 . 1一8 属九江公社 , 9一28 属西核公社 , 29 、 30 属南庄公社 , 31 一 37 属丹灶公社 , 38 、 39 属罗村公社 , 4 0 41 属小塘公社 , 犯一朽 属里水公社 , 4 6 一 51 属大沥公社 , 5 2 属平洲公社。
本文档为【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025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28
浏览量: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