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高清PDF(共10部分)-02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高清PDF(共10部分)-02

举报
开通vip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高清PDF(共10部分)-02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 二 三 三 【用计范例】 赵匡胤借刀斩将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 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 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 之乱”。公元759年,史思明率十三万人进攻唐军,自称 大燕皇帝。后来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公元762年, 唐军击败叛军,史朝义出逃中被迫自杀,其部下将领 全部投降。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唐代“安史之乱”的重要人物史思明也曾用借刀杀人计得交官 运。史思明是突厥人,...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高清PDF(共10部分)-02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 二 三 三 【用计范例】 赵匡胤借刀斩将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 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 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 之乱”。公元759年,史思明率十三万人进攻唐军,自称 大燕皇帝。后来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公元762年, 唐军击败叛军,史朝义出逃中被迫自杀,其部下将领 全部投降。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唐代“安史之乱”的重要人物史思明也曾用借刀杀人计得交官 运。史思明是突厥人,本名宰干。史书记载他天生瘦弱,头发早秃, 弯腰耸肩,其貌不扬。他是安禄山的同乡,比安禄山早一天出生; 长大之后,以作战勇猛、足智多谋而闻名遐迩,曾得幽州节度史张 守圭器重。公元736年,史思明因欠官债而走投无路,逃到北方奚 人地区。奚人想杀死他。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是大唐王朝派来与奚 王和亲的使者。你们杀了我,可要惹下大祸。”奚王一看史思明气度 非凡,还当他真是大唐使者呢,于是以贵宾礼接待他。奚王畏惧唐 王朝势力,便决定派一百人随史思明去朝拜大唐皇帝。史思明对奚 王说:“你派去人不少,只是没有高人。我听说你有一个才华横溢的 琐高,何不派他去呢?”奚王就派了琐高为首的三百人随史思明朝拜 大唐皇帝。他们一行人快走到平卢时,史思明派人欺骗平卢守将裴 休子说:“奚人派琐高与精兵来了。他们嘴上说朝拜天子,其实是偷 袭平卢,你要赶快备战。”裴休子信以为真,在奚人毫无防备的情况 下杀了三百人,单留下琐高一个。史思明把琐高绑好押往幽州,送 到节度史张守圭那里。张守圭一看,史思明把奚人中最有威名的大 将军琐高捉住了,非同小可,认为他为唐朝立了大功,因此,在给 朝廷的奏折中大大赞赏他。唐玄宗因此而召见他,给他赐座,认为 他是世间奇才,授予他大将军、北平太守的职务。史思明因此而官 运亨通。史思明与奚人的斗争是急中生智。他沉着冷静地把奚王戏 弄了一番,而且巧妙地把奚人的高级将领捉住。在此过程中,他顺 手牵羊,借裴休子之力,达到了个人目的,因而受到张守圭的器重, 这个例子是“借刀杀人”克敌制胜的成功典范。 “借刀斩将”是宋太祖赵匡胤在统一南唐的战争中所采用的弱敌 谋略。北宋王朝建立后,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宋太祖赵 匡胤采取北守南攻,先南后北的方针,平西蜀,平南汉, 声势大振。963年,宋军乘胜进攻南唐。南唐后主 李煜虽感势孤难敌,但大将林仁肇智勇兼备,极 力主战,率军拒敌。宋太祖也素闻林仁肇骁勇善 战,未敢轻进,于是双方夹江自守。赵匡胤根据 南唐内部战和不定,后主李煜狐疑游移等情 况,决定施以“借刀斩将”之谋,先除掉林 仁肇,然后再进军南唐。于是,他采取一系 列谋略行动:首先,他派遣画师为亲善使臣 过江拜见敌守将林仁肇,私下绘制了林的画 像;在朝廷修建离宫别馆,装修内部,把林 仁肇的画像悬挂其间;准备领南唐的“客卿”入室,以制造林仁肇 已答应归宋的假象。一切布置就绪,恰于此时,南唐后主李煜遣其 弟李从善以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请降为名,入朝探听虚实。赵匡胤有意将其留住,授 职为泰宁节度使。此后,李煜常派使臣到从善处探听消息,赵 匡胤任其出入,从不盘查。一天,赵匡胤令廷臣引李从善入 新建离馆。李从善见室内挂林仁肇画像,惊诧不已,询问廷臣。 廷臣故作神秘,含糊应语,被逼无奈才透露:皇上因怜林将 军之才,诏谕归降,林将军已应允,这是为林将军修建的 官宅。李从善迅速将此消息转告李煜。李煜十分恼怒,遂 设宴毒死了林仁肇。赵匡胤运用“借刀斩将”之计,借敌 之刃,使其自残,从而削弱了敌人的力量,为平定南唐创 造了条件。在战争中,迷惑敌人,造成敌人左右、上下之间的错 觉,使其互误为敌,自相残杀,以借敌刃弱敌,已成为普遍采 用的一种军事谋略。 唐代彩绘贴金骑马陶俑 安史之乱形势图 唐朝藩将 唐朝将帅用袍,军士用袄,将 帅袍上绣狮虎纹,衬托将帅 的勇猛威武。 兽头形护镜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拥有重兵,在陈桥 驿通过“黄袍加身”事件登上了皇帝宝 座,并统一了全国。 赵匡胤朝服像 宋朝弩兵的射击队形 为了更有效的使用箭弩,把弩兵编排为“上弩”、“进弩”、 “发弩”三组,按一定队型布阵。 神臂弓 宋代武器,射程范围在 460 米,可以穿透两层厚的铠甲。 盔甲 卷须 虎头形护甲 赵匡胤治军 赵匡胤统兵期间投入了大量 精力训练部队,整肃军纪。他亲 自挑选禁军,监督训练,实施“更 戍法”,将禁军轮流外调戍守,期 限不超过三年。他对触犯军纪者 严厉处罚,对骚扰百姓的士兵处 罚更重。同时,他还实行了安抚、 论功行赏的策略,对忠直之士重 金奖励。 北宋初年,宋太祖 补充禁军,长年驻 守京城及附近地 区,加强对军队的 管理。这方铜印为 禁军官印之一。 【用计范例】 史思明诡诈通官运 上弩 发弩 进弩 借 刀 杀 人 唐代著名藩将与汉将 藩将 李光弼 安史之乱中,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平定安史之乱 安禄山 范阳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 史思明 平卢兵马使,继安禄山之后反叛唐朝 汉将 李 靖 击溃东突厥 郭子仪 平定安史之乱,退回纥 李 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三 四 三 五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 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 实篇》)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 驭繁;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 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 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 而大破匈奴。 【传世典故】 本计的特点是,强调把握战场的主动权,以引诱敌人,“调 动”敌人,使敌人疲劳,然后抓住战机,克敌制胜。按“损” 卦的说法,就是:以静制动,“损刚益柔”。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 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当。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 伏兵之计,秦军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损失数万。后来,秦王 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 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 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 争一触即发。相持年余,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王翦在军中鼓 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王翦每天让士兵休 息、洗沐,享用好的饮食,安抚慰问他们,并与他们共同进 餐。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 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王翦派人 打听:“军中进行什么嬉戏啊?”回答说:“军士们正在玩投石、 跳跃的游戏。”王翦便说:“这样的军队可以用来作战了!”一 【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 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彖辞中“损 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注释】 势:情势、趋势。这里主要是指的军事态势。损刚益柔: 语出《易·损·彖》:“……损刚益柔有时……”损卦为兑下艮 上,是由泰卦乾下坤上变来的。泰卦的九三变为损卦的上九,而 泰卦的上六则变为损卦的六三,说明由泰卦变为损卦是损乾益 坤、损刚益柔的结果。但这种损刚益柔只要因时也会吉利。 【题解】 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待:等待、等候。指养 精蓄锐,痛击远来进犯的疲惫之敌。也就是说,凡是先到战场 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 定会疲劳、被动。 第四计 以逸待劳 YIYI DAILAO 【译文】 这是调动敌人的计策。兵书上说:“凡是先进入战地等待敌人 的,就会显得安逸;后进入战地仓促应战的,就会处于疲于奔命的 被动局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牵着 鼻子走。”(见《孙子兵法·虚实篇》)兵书上是讨论作战,这里主要是 讨论(政治斗争)态势。其主旨主要不在于选择有利地形以待机歼敌, 而是(强调)以简单驾驭繁杂;以不变应付万变;以小变应付大变;以 静制动;以小的动作应付大的动作;以抓住关键应付周围各种情况 和事变的各个环节。像管仲寓军令于内政事务之中,以扎扎实实加 强战备;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以及李牧坚守雁门,久不出击,只 是不断充实、装备自己,最终大破匈奴等。 【注释】 致敌之法:致,招引,引申为调动。致敌,即调动敌人。佚:同 逸,安闲。指从容休整,养精蓄锐。劳:疲劳。致人而不致于人:即 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以枢应环:枢,枢纽,引申为事物的 关键。环:圆形之物。大意指把握事物的关键,从容应付周围事物 的变化。所以,《庄子·齐物论》说:“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实而备之:实,充实,坚实。备:准备。 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 为秦军确为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 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此时楚军既 然无法与秦军交锋,就挥师向东而去。王翦即 率军尾追,令将士们发起突击,大败楚军,直 至蕲县之南,斩杀楚国将军项燕。楚军溃败逃亡。 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杀得楚军溃不成军。 秦军乘胜追击,乘胜夺取了楚国的一些城池。公 元前223年,秦灭楚。由于王翦暗中准备,在消 耗敌人使其疲劳的过程中,专心养精 蓄锐,使自己的力量有绝对的增强,从 而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王翦以逸待劳大败楚军 秦国武士铠甲 甲衣制作精致,长及小腹以下,胸部由整片皮 革裁制。前胸后背及肩部系有花结,是身份等 级的标志之一。 秦国将军俑 长杆三戈戟 这件长杆戟是南方的兵器,也是配合车战的 最佳勾刺兵器。它的杆是合成的,由竹、木、 藤和丝制造,刚柔相济、不易折断。这种长 3.25米,由三戈组成的戟极为罕见。 三弓床弩 这是宋代的一种床弩,为了发挥更大的射击效果,这种 床弩把三张大弓合并起来,需要三十个人才能拉开。 以 逸 待 劳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 六 三 七 【用计锦囊】 在敌人气势正盛,或已经占据十分 有利地形的情况下,为了避开敌人的 锋芒,增强自己的力量,则应审时度 势,寻找战机,首先要采取守势,一边 积极防御,一边养精蓄锐,并因势利导 地控制敌人,调动其在预设的战场上 四处奔命。待敌人疲惫不堪、锐气削 减、敌我态势发生变化时,再后发制 人,一举破敌。 【用计范例】 弦高犒师退秦军 【对策】 对以逸待劳之计应采取如下防范 对策: 一、先处阵地。《孙子兵法》中说: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及早进入 战地,就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休整,进行 战前准备,就能全面熟悉环境,就能掌 握战争的主动权。正所谓“先下手为 强,后下手遭殃”。 二、以简驭繁。舍去枝叶,留其主 干;舍掉不必要的行动,加强关键的 程序;控制多余的消耗,把好钢用在 刀刃上;以精干灵活的机动部队与敌 庞大臃肿的部队进行周旋。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 三、以静应动。以不变应万变,以 不动应妄动。“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 船”,如果随波逐浪,那么浪不止,人 不停,就会穷于应付,终至困顿。只有 静静地垂钓岸边,才能候得鱼儿上钩。 【含义】 以逸待劳之计有四个含义: 一、养精蓄锐。凡要攻击敌人,自 己首先要有足够的力量,在自己的力量 尚不足以击败敌人时,避免过早地同敌 人直接交战,而应主动退守,抓紧时机, 扩充力量,使我由弱变强。 二、疲损敌人。在敌人力量比较强 大,气势比较凶猛之时,为了减少不必 要的牺牲,宜采取调动敌人四处奔命的 方法,使其体力疲惫,士气受挫,进而 削弱其力量。 三、以守为攻。有时防守是为了准 备更大的进攻,有时防守本身就是一种 特殊的进攻方式,这时的“不战”便是 战,战便是不战。所谓“此时无声胜有 声”。在特殊情况下,积极主动自守的 不战策略,对敌人力量的消耗、斗志的 消磨,甚至比刀枪相拼的效果更好。 四、等待时机。时机不成熟时要善 于等待时机,可以采取退避三舍、虚于 应付、慢火煎鱼、故意拖延等办法与敌 人巧妙周旋,时机一到,转守为攻,一 鼓作气消灭敌人。 宋陵武将 唐宋以来,军服有等级区分:“将帅用袍, 军士用袄”。这是身穿袍式铠甲、手持大斧 的武将形象。这种铠甲方便轻巧,但不能 用于实战,属于常服或仪仗装束。 宋代金玉腰带 带上缀有一排方形或圆形 的饰片。 “ 延第四将带器械”铜牌 这是宋朝中下级军官用来表明身份 的铜牌,也是推行置将法的证据。 置将法把军队分隶于不同将领。第四将就是 州、延州 (位于抗击西夏的前沿)其中一位领军的武将。 春秋时期,秦穆公不顾上大夫蹇叔和老臣百里奚的再三劝告, 不远千里去进攻晋国东面的郑国。这一次东征,秦穆公派百里奚的 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人为将。孟明视率秦军 进入滑国地界向郑国疾进,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 者,要见秦军主将。孟明视大惊失色,连忙接见“使者”。“使者”说: “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说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派我送上四张 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来犒赏贵军将士。”说罢献上熟牛皮和肥牛。孟 明视原来打算去偷袭郑国,现在一听郑国已知道了他们来袭击的消 息,只好收下牛皮和肥牛,敷衍了弦高几句,班师回国。其实,弦 高不过是个牛贩子,他在滑国遇到孟明视、发现秦军的企图纯属偶 然。弦高用计骗得孟明视相信后,连夜派人回郑国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消息去了。晋 国得知秦军远袭郑国的消息,十分愤怒,如今见秦军无功而返,当 然不愿意错过消灭秦军生力军的机会,在东崤山、西崤山之间和崤 陵关裂谷两侧的高地设下埋伏,专等秦军进入“口袋”。公元前627 年,疲惫不堪的秦军从滑国返归本国,抵达崤山。崤山地形险恶,山 路崎岖狭窄,特别是东西崤山之间,人走都很吃力,车马行进更是 难上加难。西乞术望着险峻的山岭,不安地对孟明视说:“临出发时, 父亲再三警告我,过崤山要小心,说晋人肯定会在这里设下埋伏,消 灭我们。我们的队伍拉得太长,再不收拢一些, 就很危险了!”孟明视叹道:“我何尝不想把队 伍收得短一些?只是道路太窄,做不到啊!”孟 明视率领部队小心地进入山谷。突然,金鼓齐 鸣,一支强悍的异族部队率先杀出——原来, 这是晋国南部羌戎的兵马。羌戎是晋国的附 庸,一直听从晋国的调遣。随后,在 晋襄公的亲自指挥下,晋军大将先轸 率晋军一涌而出,以排山倒海之势 将秦军分割、包围、消灭。孟明视、 白乙丙、西乞术三人都成了晋军的 俘虏。 装饰兽纹图案 的披膊 头盔 皮制战靴 战袍从腰部以下增 加一块“膝裙” 皮制紧袖口 春秋战国著名富商 秦国士兵俑 持弩的秦国士兵 弩兵是杀伤力最强的兵种。 布阵的时候,弩兵排列在军 阵的前列和两侧。交战时,弩 兵一马当先,万箭齐发,能 够有效地扼制敌方的进攻。 栾书缶 栾书又称“栾武子”或 “栾伯”,是春秋时晋 国大夫,执政14年, 于鲁成公四年(公元 前587年)统帅中军, 卒于公元前573年。 铜贝币 这种贝币为银制,形状 仿海贝,流通范围较小。 商人 白圭 师史 弦高 子贡 范蠡 国别 周 郑 卫 越 以 逸 待 劳 卤薄大钟 钟上铭刻着皇帝出行的仪仗队伍。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 八 三 九 兽面纹 族徽 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个诸侯国 争霸中原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之初,楚国的实力强于晋国,而 且楚国有许多盟国,声势浩大。城濮之战以楚国出兵攻宋,宋成公 派人来晋求救为引子展开。但晋国并不靠近宋国,远道救宋,必须 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形势于晋不利。可是,晋军制订了正确的 战略战术,运用谋略争取了齐、秦两个大国的援助,取得了“伐交”、 “伐谋”方面的优势,最终击败了楚军,争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城 濮之战中晋军的胜利,不胜在实力,而胜在谋略。晋文公见楚军 来势凶猛,就命令晋军后撤,以避开它的锋芒。有些将领不理解 文公的意图,问文公:“没有交手,为什么就后退呢?”文公说:“我 以前在楚的时候曾对楚王说过,如果晋楚万一发生了战争,我一定 退避三舍。我是遵守诺言的。”实际上,晋军的“退避三舍”,是 晋文公图谋战胜楚军的重要方略。晋军“退避三舍”(九十里) 后,退到了卫国的城濮,这里距离晋国比较近,后勤补给、 供应方便,又便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在客观上,“退 避三舍”也能起到麻痹楚军、争取舆论同情、诱敌深入、激 发晋军士气等多重作用,将晋军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为 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晋军退到城濮停了下来。这 时,齐、秦、宋各国的军队也陆续到达城濮和晋军会师。晋文公检 阅了军队,认为可以与楚军决战。这时,楚军追了九十里也到达城 濮,选择了有利的地形扎下营。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决战开始。 晋军针对楚军中军强大,左右翼军薄弱的部署特点和楚军统帅子玉 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发起了有针对性的攻击。晋下军佐将 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中战斗力最差的 右军进攻。右军遭到这一突然而奇异的进攻,惊慌失措,弃阵逃跑, 楚军右翼就这样迅速崩溃了。与此同时,晋军也把进攻的矛头指向 了楚左军,将其引至城濮。晋中军元帅先轸见楚军已被诱 至,便指挥中军横击楚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回军夹击楚左 军。楚左军退路被切断,陷入重围,基本上被围歼。子玉 见左右两翼军都已失败,急忙下令收兵,才保住中军, 退出战场。城濮之战最终以晋胜楚败而告终。 春秋时期,齐王拜鲍叔牙为大将,命他率兵进犯鲁国。鲁国派 出曹刿做参谋,随军出征。到了长勺地方,鲁军和齐军对垒起来。齐 将鲍叔牙看见鲁军出战了,立即展开攻势。他从前在乾时曾打败过 鲁军,把鲁庄公视为手下败将,有轻敌之心,于是下令全面出击,想 一下把鲁庄公捉过去。一时战鼓齐 鸣,喊杀连天,兵士如山 崩海啸般冲过来。鲁 庄公着了慌,也连忙 下令擂鼓出击。曹刿 立即制止,说:“且 慢!敌人的锐气正旺 盛,只可以严阵以 待,急躁不得!”于是 传令士兵停止擂鼓, 坚守阵地,不准轻举 妄动,违令者斩。齐 军一阵冲锋过来,却 如木板碰铁桶一样, 冲不进去,只得退 下;过了一会儿,再 次擂鼓冲锋,鲁军依 然不动摇,铁桶似乎更加坚固,齐军只好又退了下来。鲍叔牙很得 意地对部属说:“鲁军吃过了苦头,一定害怕了,两次挑战都不敢出 来,证明已心怯胆丧,如果再来一轮冲锋,哈哈!不埋头夹尾逃窜我 才不相信呢!”跟着下达第三次冲锋命令,战鼓又像雷一样响起来。 这时齐兵虽然嘴里叫喊着,心里也认为敌军不敢出来,斗志无形中 已松懈下去。曹刿听到齐军的第三次鼓响了,便对庄公说:“是出击 的时候了,下令冲锋!”鲁兵一闻鼓响,如猛虎捕食一样,迅雷不及 掩耳地冲过去。齐兵没想到这一招,慌忙招架,却被杀得七零八落, 大败而逃。鲁庄公满心高兴地问曹刿:“我很不明白 你当时为什么要等到敌军三通鼓罢才肯擂鼓出击, 其中奥妙可以告诉我吗?”曹刿便说:“凡打仗,全 凭一股勇气,擂鼓就是冲锋的信号。第一次鼓响, 是士气最旺盛的时候,好比一群猛虎下山,千万 不可撄其锋;第二次鼓响,等不到难对付的对手, 士气就开始松懈,斗志逐渐降下去了;到了第三 次鼓响,士气到了疲惫地步,纵能鼓 噪,战斗力也减少了大半。所以,我 乘敌人的三通鼓罢,然后出其不意, 一鼓作气,策鞭催马,攻疲乏之兵,自 然会将他们打垮喽!” 【用计范例】 齐鲁长勺之战 【用计范例】 晋楚城濮之战 楚国兼并地图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南方大国,在发展期 间不断兼并周围的国家,以扩大领土。 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 画像石上描绘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曹沫挟持齐桓公,要求 他归还鲁国国土的事。 错金鄂君启铜节 这是楚怀王发给鄂君启的舟车交通运输凭证。 兽面纹戈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兵器,适用于 步兵冲刺。戈上有兽面纹、云纹和叶纹。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印信。信玺是发布文书、命令 的专用凭证。文书都是用竹简书写而成,用信玺打印在封泥 上,当作国君的凭信。 楚王 “侧翼攻击法”示意图 晋国上、中、下三军与楚国左、中、右三军对峙时,楚 军的中军力量最强。晋军为避开强军,先以下军击败 楚军右翼较弱的陈蔡联军。同时,晋上军伪退,引诱 楚左军追击,晋的上、中军再联合击溃楚左军,使楚中 军失去左、右翼的保护,不战而败。 长勺之战地图 以 逸 待 劳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四 0 四 一 三国时代,吴国将军陆逊奉孙权之命,掌管六郡八十一州和楚 荆诸路兵马,抵御蜀军来侵。刘备自虢亭布列兵马,直至川口围至 夷陵界,连接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 天。陆逊军中有个前线指挥官叫韩当,见蜀军到来,便要准备出兵 迎击。陆逊连忙制止道:“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 现在我方只能采取守势,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需激励将士,养 精蓄锐,等待适当的出击机会。蜀军见我按兵 不动,不堪天气炎热,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 在山路间行军是极耗损体力的,我们 可悠闲地等对方筋疲力尽时,再趁 机出击。”刘备见吴军不出,心中 焦躁不堪,因为战事拖延愈 久,对远征军就愈不利;而 且天气炎热,军队驻扎 于平原中,取水十分 不便。于是刘备命 【用计范例】 吴蜀夷陵之战 陆逊 陆逊(公元183~245年),字伯言, 本名陆仪,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 松江)人,孙策之婿,三国时期吴国 大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夷陵之战示意图 公元222年,蜀汉皇帝刘备大举攻吴。吴将陆逊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实施山地火攻作战,烧 毁蜀军连营几十里,大获全胜。 白帝城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 逃往白帝城,后病逝 于此。 银虎 ○ 各营皆移驻山林茂盛之地,靠近溪水。吴军探知蜀兵移屯,都认为 是发动攻击的良机,陆逊又劝阻道:“前面山谷中,隐隐有杀气起, 其下必有伏兵。敌军在佯设弱兵,引诱我军出击,切不可中计。”于 是两军就这样相互僵持了半年,刘备这一方已渐露疲态。这时陆逊 集合兵士准备反击,却遭到部将们的反对,他们说:“若要破蜀,当 初就出兵,现在五六百里内遭受敌人围攻,对峙长达七八个月。况 且我军需要攻击的要塞,敌军都已防备得很坚固,我军怎能攻破 呢?”但是陆逊却说:“刘备智谋多端,在他刚整兵出击时,一定有 精密的作战计划,我军当然无法轻易获胜。但现在战事已陷 于胶着状态,敌军士气低落,显得很疲 惫的样子,因此正是歼灭敌军的最佳 时刻。”诸将听到陆逊的分析,无不 叹服。于是吴军发动总攻击,果然击 溃蜀军,刘备狼狈逃往白帝城。陆逊 这次能大败蜀军,就是把握了“以逸待 劳”的原则。 东汉建武年间,东汉武威将军刘尚出击武陵五溪蛮夷,结果深 入蛮地,全军覆没。信息侯、伏波将军马援请求率军征伐,当时马 援已有六十二岁,光武帝见他年迈,不许。马援一再请求,说:“臣 尚能披甲上马。”光武帝为其决心感动,于是决定由他率领中郎将马 武、耿舒、刘匡、孙永等率十二郡所募兵士及缓刑的犯人四万余人, 征伐五溪,时为建武二十三年。当大军走到临乡的时候,恰巧碰上 了五溪兵马。双方经过一场激战,五溪兵大败而回。马援决定乘胜 追击,直捣五溪兵马的巢穴,一举歼灭敌军。当时有两条路可以进 军:一条经壶头山(今湖南桃源、浣陵县交界处,在浣水岸边),此 路距离虽近,但路途艰难,不好行走。副将耿舒主张绕路而行,走 充县,主将马援却认为绕路而行对军队不利,既耽误了进击的时间, 又消耗了粮草。于是,他未听从副将的计谋,却坚持按自己的意见, 五溪人以逸待劳胜马援 率大军直奔壶头山。谁知沿途山高路陡,深沟险壑极为难走,好不 容易到了壶头山,只见五溪兵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居高临下,固 守关隘。一见汉军,他们便像一窝蜂似地冲向汉军队伍,可过一会 儿,这些蛮兵听见一声哨响,又都踪影不见。就这样反反复复,搞 得汉军晕头转向,真是欲战不能,欲罢不得,进退两难。本来汉军 一路苦行军,人马已疲乏不堪,再加上时值盛暑,烈日炎炎,军需 供给困难,而且又不服水土,已有不少兵士中暑死亡。对此种情景, 马援也焦急万分,只好把部队分为两股,一股守住大营,一股在山 上挖洞,好让士兵进洞避暑、休息。其实,他们已进了敌人的伏击 圈,再想突围出去,谈何容易。就这样,双方对峙了几个月,汉军 粮草消耗殆尽,五溪人以逸待劳,无后顾之忧,经常前来袭击,最 终导致汉军士兵个个精神不振,主帅马援也得了重病,没法医治,含 恨死于军中。这次汉军征服五溪人的战争也彻底以失败而告终。 【用计范例】 马革裹尸 马援屡建战功,刘秀便赏赐给他一辆兵车,职 务安排仅在九卿之后,封为信息侯。许多朋友都前 来祝贺,其中有一个人叫孟冀,他跟马援是非常要 好的朋友,言谈中不免有些溢美之词。谁知马援却 说:“男子汉就是应该在战场上逞雄,死于边野以马 革裹尸而还葬耳!何能醉卧床上,缠绵于儿女之 情!”言辞之间表明了自己立志战死疆场的雄心壮 志。孟冀敬佩地连连称道“将军真是壮烈之士,男 子汉就应当如此!” 武陵源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溪水蜿蜒 曲折,随山 而行,穿行 于峰谷之 中,沿岸峭 壁万仞,地 势险峻。 马援兵败五溪荒蛮地 以 逸 待 劳 四 二 四 三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兵,坚决果断 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 卦彖辞“刚决柔也” 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注释】 敌之害大:害,这里是指遇到严重灾难,处于困难、危险 的境地。刚决柔也:决,冲开、去掉,这里引申为摈弃、战胜。 王夫之《周易内传》卷三说:“夫之为言决也,绝而摈之于外, 如决水者不停贮之。决而任其所往。”全句意为:乘刚强的优势, 坚决果断地战胜柔弱的敌人。 【题解】 趁火打劫。趁:乘机。劫:强行抢夺。原意是趁别人家里发 生火灾,正处于一片混乱时,抢夺人家的东西。比喻当别人处于 危难时,从中捞一把或乘机害人。兵法中意为乘敌人有危机而加 以攻击的策略。 第五计 趁火打劫 CHENHUO DAJIE 【传世典故】 《西游记》中有个故事,是说唐僧——唐玄奘离开大唐国, 前往西天去取《大乘真经》。一天晚上,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 到一座庙中投宿。唐僧等入内后,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闲 谈间,得知唐僧有一大唐宝物——袈裟。方丈欲开开眼,请 唐僧拿出一见。唐僧恐惹事端,执意不肯拿。孙悟空看不过, 耐不住方丈的苦苦恳求,于是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向僧人炫 耀。就在解包袱时,万道霞光透过两层包袈裟的油纸迸射而 出。当悟空抖开袈裟时,只见红光满室,彩气盈庭,瑞气千 条,真是件世所罕见的宝贝袈裟呀!方丈一见,顿生歹念,他 当即跪倒在地,眼中含泪,苦苦哀告唐僧说:“我年老体弱, 老眼昏花,实在无法欣赏宝物,可否拿到后房仔细观赏?”唐 僧一时心软,便允了老方丈的请求。老方丈将袈裟拿到后房 后,越看越爱,越看越想据为己有,于是就和手下的僧人商 议怎样才能将袈裟夺取过来。一个名叫广谋的和尚说:“何不 放一把火,将禅堂烧掉,好将他们师徒两人烧死。”方丈觉得 此计甚妙,于是就将众僧唤来,用 柴草把禅堂围了个密不透风。 悟空此时尚未睡着,听见门 外声响,便变成一只小蜜蜂 飞出禅堂。只见禅堂四周大 火突起,放火的和尚还在手 执火把得意地狂笑。悟空一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 则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 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 之,大获全胜。 【译文】 敌人国内处境艰难,就乘机占领其土地;敌人受到邻国的侵略, 就乘机掠夺其民众;敌人内外交害,就乘机占领其国家。例如:越王 勾践乘吴国发生大旱灾,田里的螃蟹和稻谷连种子都没有留下的机 会, 策划 活动策划ppt下载游戏策划下载民宿策划下载游戏策划shu下载英文歌曲大赛策划免费下载 进攻吴国。后来终于等到吴王夫差率精锐部队到黄池与诸侯 会盟,国内空虚的机会,乘势发起大规模进攻,很快灭亡了吴国,取 得大胜。 【注释】 蟹稻不遗种:蟹,螃蟹。种,种子。全句意为:螃蟹和稻谷连 种子都没有留下,说明发生大旱灾,处于危急之中。乘吴北会诸侯 于黄池之际:黄池,中原地名。吴,这里指吴王夫差。全句意为:趁 吴王夫差于黄池与诸侯会盟的机会。因而 之:因,凭借。 ,即捣, 引申为打击。全句意为:趁此有利时机,打击敌人。 怒之下,一个斤头翻到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了“避火罩”, 回去罩住了唐僧和白马,然后又念了个咒语,一口气吹过去, 刹时间狂风大作,火势向四周蔓延开来,愈烧愈旺,把个观 音堂烧得通红,惟有唐僧和白马所在的禅堂得以幸免。在反 转扑来的大火面前,众僧侣抱头乱窜,哭天嚎地,现在他们 引火烧身,自食其果了。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场 大火惊动了附近山上的一只熊怪。那熊怪与方丈素有交情,见 到庙中起火,急忙前去相救,赶到庙中,见到那方丈屋里的 璀灿袈裟,认得是佛门之宝,顿时起了贪念,于是偷走那袈 裟,趁火打劫,驾起黑云,径直返回了它的山洞。“趁火打劫” 一词即由此而来。 火 火 又叫火檑木,在2.5米 长的车轴两端安装车轮, 在车轴上用荆棘条捆裹大 量柴草,当敌军以密集队 形攻城时,点燃柴草,砍断 吊索,火檑木即从城上向 下往敌群中滚去。 引火的柴草 满州骁骑营及火器营 清未入关前俘获明朝大炮, 使得八旗的战斗力得以增 强,入关后增加了火器营 编制。但清朝始终较依赖 冷兵器和骑兵,火器与水 军的发展受到限制。 《西游记》 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从此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玄奘取经图》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 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而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唐 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 尚,更是妇孺皆知。他们一 行去西天取经,历经磨难, 终成正果。在我国历史上 确曾有唐僧取经一事,这 个“唐僧”就是玄奘。 无锡泥人“孙悟空降妖除魔” 单轮十二环纯金锡杖 此杖属释迦牟尼专有,是佛 教中最高权威的象征。 仰莲座智慧珠 通体刻花,并刻有手 持法铃、身披袈裟立 于莲台之上的僧人 桃形轮杖首 结跏趺坐于 莲座上的佛 银芙蕖 芙蕖即莲花,是佛教密宗的十大供养之一。 趁 火 打 劫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四 四 四 五 【对策】 对趁火打劫之计,应采取如下防 范对策: 一、防患于未然。敌人可乘之机就 是我们“家里着火”。根除了“失火的” 火源,使我们这里不发生火灾,那么, 敌人就无可乘之机了,这是最根本的 防范措施。 二、团结一致。如果敌人乘我们内 乱之时来进攻的话,那么,自己内部发 生矛盾的双方要清醒地认识到“鹬蚌 相争,渔人得利”的道理。立即捐弃前 嫌,一致对外,这样大家都能得以保 存。 三、关好门户。趁火打劫一般都是 乘隙取利,乘乱取利。如果我们关好门 户,防止外人乘机进入,那样敌人也就 找不到可乘之“隙”了;如果我们虽遇 危难,仍然临危不乱,井 然有序,敌人 也就无可乘之 “乱”了。 【含义】 此计有四个含义: 一、乘危取利。选择敌人发生危难 之时,向敌人发起主动进攻,夺取利益, 往往很容易获得成功,也可称为乘间取 利,乘人之隙取利。 二、落井下石。当敌人已遇到危难 时,我们乘机再给他制造更多的困难, 这样就可以轻易地把敌人置于死地,也 可称为雪上加霜。 三、明助暗夺。对方后院“起火”, 我方装出“救火”的姿态前去凑热闹。 这样既不会被对方拒绝,也不会引起对 方的注意。在“救火”过程中,我方便 暗中捞取好处,或在暗角再点“新火”。 四、入伙分利。火是别人放的,别 人在趁火打劫,这时我方乘机插手,助 上一臂之力,事成之后,论功分肥。 【用计锦囊】 在敌人方面发生严重危难,因而穷 于应付,自顾不暇的时候,也正是其防 卫能力最弱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这个由 敌人自己为我们提供的可乘之机,向敌 人发起突然进攻,夺取胜利,就可以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果自己遇 到了危难,损失是很难免的,但要尽量 减少大的损失。要根据敌人的特点,敌 人可能来打劫的方向等情况,事先进行 重点防卫,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方法。 武将石刻像 攻克山寨 图中描绘的是清政府在平定西南夷的过程中,对西南地区发动战 争。图中的石寨犹如堡垒,有护城河环绕,清军从四面八方冲入。 藏族龙柄铜执壶 这是清代拱卫京师 部队的关防。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兴倾国之兵,取水道伐越。吴、越 两军在夫椒(今太湖椒山)会战,吴国一举打败越国军队。勾践带 领五千余残兵败将逃于会稽山上,遂被夫差以重兵围困。在万般 无奈之际,勾践只好接受文仲“卑辞厚礼”向吴求和的建议,演 出了一场韬略的戏剧。为了取信于吴王,勾践先派文仲携带美女 宝器,贿赂了夫差的宠臣伯 ,让伯 在夫差面前进言,允许越 国求和;随后带上妻子和重臣范蠡等人,作为人质,来到吴国首 都会稽,在夫差先父阖闾大墓房的石屋里,为夫差当马夫。勾践 精心侍奉夫差:夫差每次外出,都由勾践牵马;夫差病了,勾践 不但送茶送饭,端屎端尿,而且口尝夫差屙下的粪便,以确诊其 【用计范例】 勾践趁火打劫灭吴国 病情的阴阳寒热。勾践的行动,终于赢得了夫差的信任,于公元前 491年将他释放回越国。勾践当着夫差的面,忠心耿耿,忍屈受辱, 但骨子里却雄心未泯,时刻不忘复仇大业。他返回越国后没有回到 王宫,而是到平民中间询问疾苦,与有才之士共商大计。为了鞭策 自己,他卧薪尝胆,过着百姓的生活,励精图治,为富国强民煞费 心机。同时他还向吴国年年进贡,还挑选、训练了西施等绝色佳人 送给夫差,以麻痹吴国对越国的戒备。就这样,勾践双管齐下,不 但使本国日渐振兴,也麻痹了吴王对其的警戒。后来,吴国大臣伍 子胥被杀害,国内又遭严重旱灾,田里连螃蟹、水稻都干死了,国 内一片混乱的景象,百姓怨声四起。恰在这时,吴王夫差又北上和 中原各国诸侯在黄池会盟,国内空虚。越王 勾践趁火打劫,亲自率兵数万,彻底打败了 吴国。吴王夫差被困在阳山,最后掩面自杀。 越王勾践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忍辱负重 二十年,又能在夫差得意忘形之际,在适当 的时间里抓住机会趁火打劫,一举消灭了吴 国。此举是趁火打劫之计,也堪称多计并用。 虽然这场“火”让勾践等了二十年! 越王勾践像 浙江绍兴原名会稽,为春秋时期越国都城。 手持武器准备杀死俘虏 双手被缚的俘虏吴越之战 苏州虎丘剑池。相传吴王阖闾爱剑,死后以名剑三千殉葬。秦 始皇与东吴孙权都曾派人到此凿石求剑,结果挖成深池,也 未得剑,此地遂被称为“剑池”。 吴王夫差剑 趁 火 打 劫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四 六 四 七 坞壁复原图 羽人驭龙金饰 东晋时期的金饰件,制作精良,造型 奇特,是当时手工艺品中的精品。 坑槽中的小金珠 齐长城遗址 齐长城分布在山东长清县黄河东岸至胶东半岛南部,建于战国初期,用以防 备楚国的入侵。 赵武灵王为赵国一代英主,通过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 强大起来;但在其晚年,因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犯下错误,而终至惨死。 少子何是赵武灵王宠妃所生之子,爱屋及乌,他把原已立为太子的长 公子章废掉,而改立少子何。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正式传位给少 子何,就是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己改称主父,意思是国君的父亲。 在传位三年后,赵武灵王把东安阳封给公子章,称为代安阳君,并派 田不礼为辅佐,准备征服代地而封公子章为代王。本来公子章就不服 其弟为王,此时有实力在手,便有了夺取太子之位的心。这时在 赵国还有一大政治势力,就是公子成,他手下有一位谋士李兑。 李兑清楚地看到赵武灵王的内忧,便与公子成谋划事变。公 元前295年,赵主父与赵惠文王出游至沙丘时,公子章与田 不礼诈称赵主父之令召赵惠文王,准备借此时机杀掉赵惠 文王。不想相国肥义先来,他们便先杀掉肥义。因 【用计范例】 李兑困杀赵武灵王 没有除掉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的部下便与公子章混战起来。公子章在 初败时,逃到沙丘宫去投靠主父,主父开门纳之。公子成和李兑就趁 机派兵围困沙丘宫。等公子章被杀死之后,公子成和李兑就想:“借 围攻公子章的机会除掉赵主父!如果现在解除包围,那么之前的努力 就白费了。”于是便围住主父不放。赵主父被围困在沙丘宫内三个多 月,最后饿死在宫中。这时赵惠文王年少,公子成和李兑专权,尔后 李兑又为相,长期专断国政。在赵主父因继承人问题上发生困惑而犹 豫不决时,公子成和李兑抓住赵主父的内忧,不失时机地发起进 攻,这就是使用了趁火打劫之计的“敌有内忧”,趁其难以自全而 攻之的手法。如果公子成和李兑在攻杀公子章以后,就此罢手, 则是劫而不全,难免失去已经得到的利益。他们坚持围杀主父, 最终才得到全胜。亦可见使用这种手法的变化,非善于掌握时 机是难以获全胜的。 东晋明帝死后,成帝继位。成帝年幼,外戚庾亮秉政。庾亮觉 得苏峻在历阳终究是一个祸根,主张把他征调进京,剥夺他的兵 权。此议一出,举朝皆以为不可,但大多不敢吭声,唯有王导、卞 壶等数人表示反对。苏峻指挥苏、祖联军两万余人从横江渡口抢渡 长江,进抵陵口。晋中军抵挡不住,连战败北。有人建议在小丹杨 打伏击战,庾亮不予采纳。而苏峻果真绕道小丹杨,却因夜里行 军而迷了路。这样一个歼灭苏峻、扭转危局的大好机会又被庾 亮贻误了。苏峻攻陷宫城后,放纵士兵奸淫掳掠,残忍无道。 一时间,引得人民怨声载道。苏峻自任骠骑领军将军,录尚书 事,任用祖约为太尉、尚书令。同时,他分兵攻占义兴、晋陵 等地。陶侃督东晋水军驶向石头城讨伐他。苏峻统领八千人 迎战,其子苏硕与将领匡孝分兵冲击东晋赵胤军,将赵胤打 败。苏峻见赵胤军溃逃,大叫:“匡孝能破贼,我还不如 他吗?”只带领数骑急急追赶,没有赶上。在回马白木陂 时,他的马突然被绊倒,又被陶侃部下门将彭世、李 千投过的长矛击中。苏峻坠落下马,立刻被斩首、 割肉、焚骨,三军齐呼万岁。苏峻之乱平定后, 东晋进入相对安定时期,事后七十年无战乱,社会经济逐渐得以恢 复。从苏峻、祖约之乱来看,他们事起仓促,只是想拼死一争。庾 亮是西忧陶侃,北忧苏峻,外患缠身,正好给苏、祖趁火打劫的机 会,被苏峻一举攻下京城,并控制天子,获得胜利。但苏峻没有利 用这有利的形势,拉拢东晋兵权在握的陶侃,而是大肆 屠杀,竟将陶侃之子也杀掉,与陶侃结下了冤仇,使原 本为庾亮忧患的陶侃变成为自己之患。这种力量的转 化,决定了苏峻必然要失败。由此可见,使用趁火打劫 之计的“敌有外患”,应该清醒看到对方的外患能否对 自己有帮助;即使没有帮助,也不能让对方的外患 成为对方的外力。 【用计范例】 苏峻趁火打劫夺政权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战国时期主要长城的分布 赵长城遗址 赵国的长城分布在河北蔚县至内蒙古杭棉后旗,长约650千 米,用以防备匈奴。 秦长城遗址 秦长城位于甘肃、宁夏、内蒙古一带。 陶侃(公元259~334年)字士行,溪族,原籍东晋 鄱阳郡(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后迁居庐江郡浔阳 县(今江西九江),东晋著名军事家。 坞壁画像砖 东晋时期的画像砖及壁画中,也绘有不少坞壁,由此可见坞壁在当时的普遍及重要性。 东晋坞壁 东晋时期,北方原有的地方行政机构遭到破坏, 新的统治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各地豪强纷纷纠合宗 族乡里,结坞筑垒,用以自保。在一段时期内,北方 地区坞堡林立。坞壁取代了原有的地方行政系统,成 为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坞壁拥有私兵、私家武装,各 自为政,不纳赋税,在混乱的局面下,维持了当地的 经济和秩序。 角楼 题有“坞”字 用以 望的解楼 趁 火 打 劫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四 八 四 九 趁 火 打 劫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临沂做太守时,他巧用妙计断案的故事在 当地广为流传。 事情是这样的,唐家湖村的唐兴从小丧母,全靠父亲把他抚养 长大。一次,他父亲死了,唐兴想好好安葬父亲以报答养育之恩,无 奈穷得连块地都没有。乡亲们就出主意:“财主牛鲁正好有一块空 地,你不妨找他去说说,也许他会施舍给你。”唐兴只好厚着脸皮去 求牛鲁。没想到牛鲁答应了,但条件是要唐兴送给他一壶 好酒。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唐兴安葬了父亲,还给牛鲁 买了一壶好酒。 这件事本来就算完了,可是,五年后却又起了风 波。唐兴在这五年里靠买苦力挣了一些钱,买了几亩 地,盖了几间房,还娶妻生子,过上了好一些的生活。 牛鲁一见唐兴有油水可榨,就想要把唐兴的几亩 地给夺过来。于是他就在五年前施舍坟地的 事情上做起了文章。一天,牛鲁带着家丁 来到唐兴的家,对唐兴说:“你这几年 发财了,我可穷死了,现在你把我五 年前给的地还给我吧!”唐兴回答说: “不错,五年前我父亲是葬在你家的荒 地里,但当时你说只要我送你一壶好 酒,你就把地给我的啊!我已经把酒给 你了。”牛鲁说:“你错了,我要的是一 ‘湖’酒,而不是一壶酒,你欠我的还 多着呢!”唐兴想与牛鲁讲理,结果被牛鲁的家丁痛打了一顿。 唐兴只好向太守王羲之申冤,王羲之知道牛鲁是地方恶霸,于 是想出来一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办法。一天,王羲之专门 来到牛鲁家,对牛鲁说:“我听说员外家养了许多鹅,本官生性喜欢 鹅,想用我手书的《乐毅论》来换员外的一活鹅,不知员外是否愿 意?”牛鲁知道王羲之的字是一字千金,如果用一只鹅换来一幅字, 岂不是飞来横财。他高兴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就带上一只鹅去见 王羲之。王羲之见了鹅后,说道:“鹅是好鹅,可是,本官要的是一 河‘鹅’,难道本官亲笔书写的《乐毅论》只值一只鹅吗?大胆牛 鲁,竟敢诓骗本官,该当何罪?”牛鲁很不服气,分辩道:“大人, 鹅是按‘只’和‘个’买卖的,哪有是按‘河’的?”王羲之见牛 鲁说出这样的话,就乘机让唐兴上堂,说道:“你说鹅不能论‘河’, 那么酒岂可论‘湖’?”牛鲁这才知道中了王羲之的圈套,只能 坦白交代他对唐兴的讹诈企图。王羲之判决道:“唐兴不仅不 需赔偿牛鲁五年前施舍给他的坟地,同时牛鲁还应赔偿唐兴 五百两白银。本官清正廉明,从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贿赂, 所以牛鲁必须将本官的《乐毅论》归还,领回自己的白 鹅。” 王羲之的办法,正和牛鲁敲诈唐兴的手法一 样,都是趁火打劫。所不同的是,牛鲁是趁唐兴 有难打劫,王羲之则是利用了牛鲁的贪婪和自己 太守的地位。 【用计范例】 王羲之巧设妙计断案 王羲之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爱鹅图》 《雨后帖》 明朝末期,国势衰微,政治颓弊。而此时,居住在北部的满族 游牧民族女真部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的首领努尔哈赤及其子皇太极 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1643年,清太 宗皇太极病逝,幼子福临嗣位,年号顺治,是为清世祖,睿亲王多 尔衮摄政。顺治帝即位时,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 多尔衮手上。多尔衮对中原早就有攻取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 以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 明朝的一举一动。明崇祯皇帝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 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大将袁崇焕。崇 祯帝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1644年,李 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但随着军 事上的迅速胜利,大顺政权领导者们产生了骄傲、麻痹思想。 起义军刚进北京城时,军纪相当严明,但后来逐渐松懈。有 些军官甚至受贿纳妾,包庇明朝官吏;有些士兵腰缠金银珠 宝,打算富贵还乡。大顺领导者陶醉于眼前胜利,以为 明朝覆灭,天下从此太平,对于屯兵山海关 的吴三桂更是抱有幻想,只派降将唐通持 吴三桂父吴襄的信,以及金银绢帛和侯爵 封号前去招抚。而盘踞在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则暗中勾结满州贵 族,准备举兵反扑。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 明朝大势已去,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 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 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 为红颜”,终于投靠满清,希望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衮闻讯 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 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尔衮迅速联合吴三桂 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并长驱直入,攻陷京城。农民起义 军不得不退出北京。多尔衮把握时机,乘明政府与起义 军对抗之际,趁火打劫,一举攻占了中原。 【用计范例】 多尔衮趁乱入主中原 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 多尔衮(1612~1650年),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顺治即位后辅 政,先后受封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多铎入南京图 顺治元年(1644年),多铎随多尔衮进关,打败李自成农民起 义军,再率军南下,至南京,破扬州,俘虏南明福王。此图 描绘的是多铎进入南京,接受明将投降的情景。 大顺通宝、永昌通宝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 改元为“大顺”,设立政府机构,并设铸钱局,铸“大顺通宝” 通行于市。同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为“大顺”,建 元为“永昌”,铸币“永昌通宝”。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五 0 五 一 【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 主而攻之。 【译文】 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事变和复杂局面,正 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把 握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攻击。 【注释】 敌志乱萃:萃,聚集。全句意为:安居乐业的局面受到扰 乱。不虞:虞,预料。不虞,意料不到。坤:顺。兑:悦。利 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即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 和攻击目标。全句意为:敌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对我 方有利,应乘机进攻、打击敌人。 【题解】 声东击西。声:声张。表面上声张着去打东边,实际上却 攻打西边。军事上是指忽东忽西,巧妙诱敌,给对方制造错觉, 乘机消灭敌人的出奇制胜的战术。声东击西,出自《淮南子·兵 略训》。 第六计 声东击西 SHENGDONG JIXI 【传世典故】 声东击西的用兵原则是,对敌人先佯做柔弱的样子,而 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去打击它;将要发展,先做出收缩的样子, 然后再展现出全力,向敌人进攻;准备向西面进攻,而先佯 作向东进攻,先示以与意图相背的行动,然后再完成实现意 图的行动;总之是先隐藏自己的计划,然后再展开公开行动。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 奴。为了便于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 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 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 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 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 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 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的舆 论,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 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 夫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 不乱,能自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起土山以临城内, 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东北,遂 乘城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 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则自取败亡,险策也! 【译文】 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周亚夫固守寨堡,不与叛军交战。 叛军攻打东南角,亚夫识破敌人声东击西之计,在西北方向加强防 备。不久,吴王精兵果然进攻西北面,结果没有攻进。这是周亚夫神 志不乱,能够自有主张的结果。西汉末年,朱隽包围了宛城的黄巾军, 在城外堆起一座土山,面对城内,吹响鼓角,进攻西南角,黄巾军立 即把全部兵力集结到西南面进行抵抗。朱隽却亲自率领五千精兵,突 然从东北面进行袭击,得以乘虚而攻入。此是黄巾军神志慌乱,不能 正确预料和判断的结果。这样说来,声东击西的计策,必须看敌人是 否真能被迷惑而定。敌人慌乱不能自主,就能取胜;敌人不慌乱,不 上当,用此计,就可能自取灭亡。所以,这是一个有风险的计策。 【注释】 七国反:指汉景帝时(公元前154年),吴、楚、胶西、胶东等七 国联合叛乱。西汉初年,因统治力量达不到全国,便采取大封同姓 王分地统治的办法。后来,诸王力量逐渐扩大,形成割据。景帝采 纳晁错建议,削减诸王权势。以吴王刘濞为首,联合六国,借诛晁 错为名,起兵叛乱,后来被周亚夫用武力讨平。周亚夫坚壁不战:周 亚夫,西汉名将周勃之子,奉命讨伐七国叛乱,因功升丞相职。坚 壁不战:
本文档为【三十六计经典故事高清PDF(共10部分)-0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9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25
浏览量: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