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意义世界的生成

意义世界的生成

举报
开通vip

意义世界的生成 �中国哲学 � � 意义世界的生成* 杨 � 国 � 荣 一 从人的视域考察世界, 首先应当区分存在的本然形态与现实形态。本然的存在固然具有实在性, 但对人来说, 它却不一定具有现实性的品格。此所谓现实性, 与进入知与行的领域、成为认识与实践 的对象相联系; 正是以此为前提, 存在对人呈现出现实的意义。不难注意到, 在以上视域中, 现实 性 ! 具有生成的性质。如果将上述意义中的实在性与现实性分别理解为 既济 ! 与 未济 !, 那么, 由本然走向现实的过程便表现为 既济 ! 与 未济 ! 的历史...

意义世界的生成
�中国哲学 � � 意义世界的生成* 杨 � 国 � 荣 一 从人的视域考察世界, 首先应当区分存在的本然形态与现实形态。本然的存在固然具有实在性, 但对人来说, 它却不一定具有现实性的品格。此所谓现实性, 与进入知与行的领域、成为认识与实践 的对象相联系; 正是以此为前提, 存在对人呈现出现实的意义。不难注意到, 在以上视域中, 现实 性 ! 具有生成的性质。如果将上述意义中的实在性与现实性分别理解为 既济 ! 与 未济 !, 那么, 由本然走向现实的过程便表现为 既济 ! 与 未济 ! 的历史互动, 而 未济! 所展示的则是世界的 未完成性。∀ 儒家所谓 赞天地之化育 !, 已从形而上的层面突出了现实世界的以上向度: 赞天地 之化育 ! 意味着世界非已然或既成, 其完成离不开人的参与。与现实世界的非既成性相应的, 是人 自身的未完成性。人刚刚来到世间之时, 在相当程度上还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 后者与自在的对 象相近, 也具有某种 本然! 的性质。人的完成在于扬弃这种本然性, 逐渐走向自由的存在形态。 这样, 一方面, 本然的存在通过融入人的知、行过程而呈现其现实的品格; 另一方面, 人也在 赞 天地之化育 !、参与现实世界的形成过程中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 二者作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呈 现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可以看到, 在 赞天地之化育 ! 的历史过程中, 人与世界的关系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 人作为 存在者而内在于这个世界; 另一方面, 人又作为存在的发问者和改变者而把这个世界作为自己认识、 作用的对象。这种作用在总体上展开为一个 成己 ! 与 成物 ! 的过程。从哲学的层面看, 成己! 与 成物! 的具体内涵, 也就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以本然世界的超越为 内涵, 成己 ! 与 成物! 的过程同时指向意义世界。 成物! 首先涉及 物 !。宽泛而言, 物 ! 作为 遍举之 ! 的 大共名 !# , 常指一般的 有 ! 或存在。具体地看, 物! 则可以区分为以下二重形态, 即已经进入人的知行之域者与尚未进入此领 域者。海德格尔在 ∃何为物 % 一书中曾区分了 物! 这一词所表示的不同对象, 它包括: 可触、可达 到或可见者, 亦即: 在手边的东西; 处于这种或那种条件下, 在世界中发生之事; 康德意义上的物自 体。 (H eidegger, 1967, p. 5) 前二者与人相涉, 后者则尚未进入知行之域。康德关于物自体的具体界定 * � 本文系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编号 B401) 研究成果。 ∀ � 既济! 与 未济! 为 ∃易经% 中的最后两卦, 其中的 济! 既表示对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也有完成之意。 ∃易经% 以 未济! 为最后之卦, 无疑在肯定世界向未来开放的同时, 也将世界理解为一个未尽的过程。这里借 用 既济! 与 未济!, 主要侧重于已然 (既成 ) 和未然 (未完成 )。 # � 荀子: 故万物虽众, 有时而欲遍举之, 故谓之物。物也者, 大共名也。! ( ∃荀子� 正名% ) �56� 和理解这里可以暂不讨论。从成物的维度看, 尚未进入知行之域者, 也就是处于原初形态之物, 它包含 二重基本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 即本然性与自在性。这里所说的 本然 ! 主要相对于人化过程而言: 在本然的形态下, 物! 尚未与人相涉, 其存在、变迁都处于人的作用之外。与本然相关的 自在!, 则指向 物! 自身 的规定 (首先是物理规定 ): 物! 即使超越了本然形态, 其自身的物理等规定依然 自在!。不难看 到, 此所谓 自在! 主要表征了物的实在性。 物的以上规定对应于 何为物 ! 的追问。然而, 物! 的追问并非限定于物本身, 按海德格尔的理 解, 何为物! 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总是引向 何为人!。 (He idegger, 1967, p. 244) 尽管海德格尔并没有对二者的 关联作出具体而清晰的阐述, 但以上看法无疑触及了人与物关系的重要方面。从实质的层面看, 何为 物! 与 何为人! 的相关性首先在于: 物! 的意义唯有对人才敞开。事实上, 前文提及的本然性和自 在性作为 物! 的基本规定, 其意义都与人相涉: 物 ! 的本然性相对于 物! 的人化形态而言, 物! 的自在性则展示了 物! 对于人的独立性 ( 物! 的物理等规定不因取得人化形态而被消解 )。广而言 之, 如后文将进一步论述的, 无论在理解和认知的层面, 抑或目的和价值之维, 物! 的意义都是在人 的知、行过程中呈现的。 在 物! 与人的关联中, 事!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里所说的 事! 大致包含两重涵义: 从 静态看, 事! 可以视为进入知、行之域的物; 就动态言, 事 ! 则可以理解为广义之行以及与知相联 系的活动, 所谓 事者, 为也 ! ( ∃韩非子�喻老%)。前者涉及与人照面或内在于人的活动之中的事物, 后者则可进一步引向事件、事情、事务等等。在现代哲学中, 事件往往被区分为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 某时某地火山喷发或地震, 这是物理事件; 某人在某时某地想象火山喷发或地震, 则属心理事件。从成 物的视域看, 可以将事件区分为自然的事件与非自然的事件: 山洪暴发是自然的事件; 抗洪救灾则是非 自然的事件。与 物! 相对的动态之 事 !, 主要与后者 (非自然的事件 ) 相联系, 物! 与人的联系 也是通过这一意义上的 事 ! 而建立的: 正是在 事 ! 或知、行过程的展开中, 物 ! 扬弃了本然形态 而进入人化之域。 中国哲学很早已注意到 物! 与 事! 之间的联系。在谈到如何合于道时, ∃大学% 指出: 物有 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 是从本体论上说, 着重于 物! 的存在形态或 本体论结构; 事有终始! 则是就人的活动而言, 主要侧重于实践的秩序。在这里, 物! 的本体论结 构与 事! 的实践秩序被视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而对这种结构和秩序的把握, 则同时被理解为一个 合乎道的过程。这种看法既展示了本体论的视域, 又体现了实践的智慧; 它从本原的层面确认了 物! 与 事! 的统一。 事! 与 物! 的如上统一, 在尔后的中国哲学中得到了更明确的肯定。郑玄在界说 ∃大学 % 中的 物! 时, 便认为: 物, 犹事也 !。 ( ∃礼记注�大学% ) 这一界定一再为后起的哲学家所 认同, 朱熹在 ∃大学章句% 中便上承了对物的如上界说。王阳明也认为: 物即事也。! ( ∃王阳明全 集%, 第 47页 ) 王夫之对此作了更深刻的阐释: 物, 谓事也, 事不成之谓无物。! ( ∃船山全书% 第 12 册, 第 115页 ) 所谓 事不成! 则无物, 既指只有通过人的活动 ( 为! ), 才能实现从 天之天 ! 到 人之天! 的转换 (形成人化之物 ) (参见同上第 3册, 第 463页 ) , 又意味着物的意义唯有在人的知、 行活动中才可能呈现。在这里, ∃大学% 从本体论结构与实践秩序上界定 物! 与 事! 的关系这一思 路, 无疑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事实上, 从 ∃易传% 的 开物成务 ! ( ∃周易�系辞传上 %) , 到 ∃考工 记% 的 智者创物, 巧者述之 !, 都可以看到将 物! 置于人的活动中加以理解的进路: 务! 属人之 事!, 成务! 以人的作用和活动 (人之所 为 !、所 作! ) 为具体内容, 而物的变革 (开物 ) 则同 时展开为成务的过程。与之一致, 创物! 意味着按人的需要和理想成就相关之 物 !, 述之! 则是对 这一过程的把握和承继、延续。不难看到, 这里所体现的, 是引物 (本然对象 ) 入事 (人的活动 )、以 �57�意义世界的生成 事开 (创 ) 物。相应于 物! 与 事! 的如上联结, 物! 本身展示了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等多方 面的内涵。 以引物入事、以事开 (创 ) 物为背景, 成物的过程首先表现为扬弃 物! 的本然性。 物! 的本然 性属 天之天!, 成物则要求化 天之天 ! 为 人之天 !; 后者意味着使 物! 由知、行领域之外进入 知、行领域之中, 并进一步成为合乎人的需要的存在。当然, 如前所述, 这里应当注意本然性与自在性 之别: 本然形态的超越并不意味着消解物的自在性。 物! 由 天之天! (本然形态 ) 走向 人之天! (广义的人化形态 ) , 主要表现为从与人无涉的存在形态转换为与人相涉的存在形态, 在这一过程中, 物! 的存在方式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其物理、化学等性质并未随之消逝。 物! 的以上性质既不依赖 人之 行!, 也非依赖人之 知 ! (意识 ); 作为一种自在或独立的品格, 它所体现的乃是 物! 的实 在性。 物! 与 事! (人的活动 ) 的联结在扬弃 物! 的本然性、存留其自在性的同时, 又将 物 ! 进 一步引向了广义的人化世界。本然之物由 事! (人的活动 ) 而成为人化的实在, 这种人化的实在已打 上了人的各种印记, 从而成为属人的世界。上述意义上的人化实在固然内含 属人! 的性质, 但同时又 具有对象性的品格。相对于此, 社会的实在更多地呈现了与人的内在关联。作为形成于人的知、行活动 中的世界, 社会实在的存在与作用都无法与人相分离。人既建构社会实在, 又以社会实在为自身存在的 本体论前提; 二者的这种互动既展示了 物 ! 与 事! 的关联, 又使这种关联超越了对象性而呈现为 人的存在形态。 从 物! 与 事! 的统一这一视域看, 人化的世界同时表现为 物 -事! 或 事 -物! 的世界。 以 物-事! 或 事-物! 为具体的内容, 人化的世界既非单纯的 事! 外之 物!, 也不同于纯粹的 物! 外之 事!: 单纯的 事! 外之 物! 仅仅表现为本然的存在; 纯粹的 物! 外之 事! 则往往 缺乏自在性或实在性。与 事-物! 这一世界的存在形态相应, 成物! 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知与行的 历史展开中, 通过 物! 与 事! 的互动敞开世界的意义, 并使之合乎人的价值理想。上述视域中的 人化世界, 同时也呈现为意义的世界, 而 事 -物! 则构成了意义生成的本体论根据。 与成物相关的是成己。成物以认识和变革对象世界为内容, 成己则以人自身的认识和成就为指向。 对象世界的认识与变革涉及本然形态或 天之天! 的扬弃, 同样, 人自身的认识和成就也关乎从 天之 天! 到 人之天 ! 的转换。人刚降临世界之时, 还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个体, 在这一层面上, 人在 相当程度上仍表现为一种本然的存在。与成物的过程相近, 成己首先意味着扬弃本然的存在形态; 后者 的实质内涵便是赋予人以多样的社会品格, 使之成为社会化的存在。这一过程同时表现为 是其所不 是!: 作为生命个体, 人并非一开始便具有社会的品格, 这种品格乃是在人的成己过程中不断获得、形 成的。这里蕴涵着人与动物之别: 动物总是停留在本然形态 ( 天之天 !) , 从而只能 是其所是!; 人 则能够超越 其所是! (扬弃本然形态或 天之天! ), 走向 其所不是! (获得社会的品格 )。 从扬弃本然的存在形态这一维度看, 成己与成物无疑表现了相近的进路。不过, 相应于 物 ! 与 己! 之别, 二者又有着不同的价值内涵。作为知、行过程的具体展开, 成物与成己诚然都涉及人的价 值理想, 但成物首先以合乎人的历史需要为指向: 在化本然之物为人化实在的过程中, 合乎人的价值理 想与合乎人的历史需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这里, 物 ! 的意义首先通过人以及人的需要而呈现, 从 而表现出某种外在性。相对于此, 己! 表现为人自身的存在, 成己并非旨在合乎人之外的需要, 而是 也以人自身的完成为目标, 对人而言它更多地体现了内在的意义。事实上, 在成己的过程中, 人既是意 义的体现形态, 又是追寻意义的主体; 意义的生成同时表现为意义主体的自我实现。 成己与成物所展示的价值走向, 使之既不同于人与物的空泛互动, 也有别于无现实内容的抽象变 �58� ∃哲学研究 % 2010年第 1期 迁。就人的知、行活动而言, 无价值承载的流变是空洞的, 缺乏实质的意义。然而, 另一方面, 成己与 成物并未预设某种绝对不变的终极目标。绝对不变的终极目标往往具有封闭或超验的性质: 作为至矣、 尽矣的对象, 它在某种意义上如同物自体, 永远存在于知和行无法达到的彼岸。以这种目标限定成己与 成物, 意味着将其引向另一重意义上的抽象性。从现实形态看, 成己与成物既有其价值的指向, 又展开 为一个具体的过程。价值目标本身并非超验的对象, 它总是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获得具体的形态, 展现 为具有现实内涵的理想形态。成己与成物的过程, 同时也是这种价值理想不断生成并逐渐得到实现的过 程。如果说, 价值内容与价值目标的引入使成己与成物的展开扬弃了空泛性、抽象性, 那么, 过程性与 历史性则使之避免了封闭化和超验化。 前文已论及, 从形而上的层面看, 人既是存在者, 又是存在的发问者和改变者。就外在的表现形式 而言, 后者 (对存在的发问与改变 ) 主要表现为知与行的过程; 就内在的实质指向而言, 这一过程则具 体展开为成己与成物。作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 在 ! 世方式, 成己与成物无疑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处 境: 当人作为存在的发问者和改变者而面对这个世界时, 成己和成物便开始进入其存在境域。正是这种 存在的处境使人区别于其他的对象。从赞天地之化育, 到成就自我, 现实世界的生成和人自身的完成, 都伴随着人对存在的发问和改变。可以说, 离开了成己与成物的过程, 人本身便失去了现实的品格, 从 而难以真实地 在! 世。 作为人的基本存在处境, 成己与成物展开于不同的方向。以世界的认识与变革为内容, 成物表现为 从人走向对象的过程。相对于成己的自我指向性, 成物的如上趋向无疑呈现某种外在性的特点; 在各种 形式的科学主义中, 以上特点一再被突出。另一方面, 以成就自我为价值理想, 成己的过程往往容易导 向关注个体生存、内向的精神追求, 等等。海德格尔以此在为基础本体论的核心, 并把个体的生存、自 我本真形态的返归, 作为此在的关切重心; 而所谓本真形态, 则与个体超越共在中的沉沦、通过烦和畏 等精神体验而领悟自身存在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相联系。这种理解便表现了强化成己的个体性之维 与内在性之维的倾向。就其现实性而言, 成己与成物并非彼此分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变, 离不开人自 身存在境域的提升。同样, 自我的成就也无法限定于狭隘的生存或精神之域; 唯有在认识与变革世界的 过程中, 成己才可能获得具体而丰富的内容, ∃中庸% 以 合内外之道 ! 解说成己与成物, 似乎已有见 于此。在成己与成物的如上统一中, 一方面, 成物过程的外在性得到了克服; 另一方面, 成己也避免了 走向片面的生存过程和内向的自我体验。 二 以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变革世界与变革自己为具体的历史内容, 成己与成物的过程同时表现为意 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过程: 无论是世界的敞开和自我的体认, 抑或世界的变革和自我的成就, 都内在地 指向意义的呈现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人既追问世界的意义, 也追寻自身之 在 ! 的意义; 既以观念的方 式把握世界和自我的意义, 又通过实践过程赋予世界以多方面的意义, 就此而言, 似乎可以将人视为追 寻意义的存在。海德格尔曾认为, 关于 &存在意义 ∋ ( mean ing of be ing ) 的问题, 是一切问题的问 题。! (H e idegger, 1999, p. 8) 人对存在的追问, 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对存在意义的追问; 这种追问不 仅仅体现于语义或语言哲学的层面, 而且具体地展开于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等领域。历史地看, 哲学的演进过程中曾出现某些关注重心的变化, 这些变化常常被概括为哲学的 转向!, 而在各种所 谓哲学的 转向 ! 之后, 总是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关切: 不管是以认识论为侧重之点的哲学系统, 还 是主要指向本体论或价值论的哲学形态, 都不难注意到其中内在的意义追问。从这方面看, 存在意 义 ! 的问题确乎具有本原性。 �59�意义世界的生成 存在意义问题的以上本原性, 本身又植根于成己与成物这一人的基本存在处境。本然的存在不涉 及意义的问题, 意义的发生与人的存在过程无法分离: 在人的知、行领域之外, 对象仅仅是本体论上 的 有 ! 或 在 !, 这种 有! 或 在! 尚未呈现具体的 意义 !。唯有在成己与成物的历史展开 中, 本然之物才逐渐进入人的知、行之域, 成为人认识与变革的对象, 并由此呈现事实、价值等不同 方面的意义。通过广义的知与行, 人不断化本然之物为人化实在, 后者在改变对象世界的同时又推动 着世界走向意义之域。与之相联系的是成就自我: 以自身潜能的发展和自我的实现为形式, 人既追问 和领悟存在的意义, 也赋予自身之 在! 以内在的意义。正如成物的过程将世界引入意义之域一样, 成己的过程也使人自身成为有意义的存在。概而言之, 成己与成物既敞开了世界, 又在世界之上打上 了人的各种印记; 意义的生成以成己与成物为现实之源, 成己与成物的历史过程则指向不同形式的意 义之域或意义世界。 作为历史过程, 成己与成物首先涉及对世界与人自身的理解。无论是成就自我 (成己 ) 抑或成 就世界 (成物 ), 都以把握真实的存在为前提。从知其实然的层面看, 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被理解或具 有可理解性, 这一层面的理解同时以认知为其内容。从理解 -认知的维度看, 意义涉及形式与实质两 个方面。在形式层面上, 意义与合乎逻辑相关。在实质的方面, 以上论域中的意义则主要关联事实之 维的认知: 以理解为指向, 意义总是包含认知的内容。理解 -认知层面的意义既发生和形成于成己与 成物的过程之中, 又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入人的视域并为人所把握。 成就自我 (成己 ) 与成就世界 (成物 ) 不仅表现为对实然的把握, 而且也展开为一个按人的目 的和理想变革世界、变革自我的过程。以目的为关注之点, 存在的意义也相应地呈现价值的内涵。就 这一层面而言, 所谓 有意义 ! 主要便是指: 从实现某种目的来看, 相关的人、物或观念有积极的 作用。反之, 如果对于实现以上目的没有作用或价值, 则它们便没有意义。以否定的方式来说, 螳 臂当车 ! 一般被视为无谓或无意义之举, 并常被用以嘲笑一些人不自量力, 试图阻止历史的某种演 进趋势。就原始含义言, 螳臂当车 ! 之所以无意义, 其原因主要就在于: 对于 当车 ! 这一目的, 螳臂! 没有实际的作用。这一层面的 意义 ! 显然是就价值之维而言的, 在此论域, 所谓有意义就 是有价值, 无意义则是无价值。 以理解 -认知之维与目的 -价值之维为具体内容, 意义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领域。然 而, 在现代哲学中, 对意义的理解往往偏于一隅。以分析哲学而言, 其意义理论所指向的主要便限于 语言与逻辑之域。相对于此, 与现象学相联系的存在主义则在关注内在意识的同时, 又侧重于将意义 问题与人的生存及价值领域加以沟通。在其现实性上, 意义既无法等同于语义, 也难以仅仅归属于生 存和价值之域: 人与世界的多重关系, 一开始便规定了意义表现形态的多重性。意义的这种多重形 态, 本身根源于成己与成物过程的多重向度: 如前所述, 以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认识自己与改变自 己为历史内容, 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本身包含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多重维度。与之相应, 基于成 己与成物的意义追问, 也展开为 是什么 !、 意味着什么 !、 应当成为什么! 等不同的方面。 是 什么! 涉及认知 -理解层面的意义; 意味着什么 ! 侧重于存在所蕴涵的价值意义; 应当成为什么! 则进一步引导我们从有关世界和人自身实际存在形态的思考, 转向 世界和人自身应该是什么 ! 的 关切, 从而更多地呈现实践的意义。在这里, 意义的多重内涵与成己和成物过程的多重向度具有内在 的一致性。 要而言之, 以成己与成物过程为内在之本、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 意义不仅 呈现为观念的形式, 而且也体现于人化的实在。前者 (意义的观念形态 ) 既表现为被认知或被理解 的存在, 又通过评价而被赋予价值的内涵, 并展开为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 后者则意味着通过人的实 �60� ∃哲学研究 % 2010年第 1期 践活动化 天之天! 为 人之天 !, 并由此使本然之物打上人的印记、体现人的价值理想。意义的不 同形态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中彼此关联, 并具体展现为多样的意义世界。作为成己与成物过程的历史产 物, 意义世界以人对存在 (世界之在与人自身的存在 ) 的理解、规定、作用为指向; 在宽泛的意义 上, 可以将其视为进入人的知行之域、打上了人的印记并体现人的价值理想的存在, 后者同时表现为 观念形态与现实形态的统一。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 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 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 历史地看, 对意义本质的理解往往存在多重片面趋向。就意义的形成而言, 这种偏向表现为或者 以意义为对象的自在规定, 或者仅仅将意义建立于人的评价、自我理解或意识构造之上。前者忽视了 意义的生成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后者则将意义的生成主要限定于主体之域和意识的层 面, 对其基于成己与成物的现实根据则未能予以充分关注。 在价值的层面, 意义问题上的偏向进一步表现为虚无主义与权威主义。虚无主义以意义的消解为 特点, 其根本问题在于否定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在价值, 无视意义追寻与自由走向之间的历史联系。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虚无主义的发生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近代以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普遍 的社会物质变换 ! 逐渐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 由此形成的是人对 物的依赖性 !, 后者与劳动的异 化、商品拜物教等等彼此相关。这种 物的依赖性 ! 在赋予 物! 以目的性规定的同时, 也使目的 本身成为外在的赋予: 它不仅以外在之物为价值的根据, 而且使外在之物成为人的目的之源。与价值 根据和内在目的外在化相联系的, 则是意义的失落, 后者又进一步伴随着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与上 述前提相联系, 虚无主义的克服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和目的向现实基础的回归, 另一方面又以意义的承 诺、意义的维护和意义的追寻为指向。 与意义消解相反而相成的是意义强制, 后一趋向在权威主义那里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如前所述, 意义的生成、呈现和追寻本质上具有开放的性质。以价值创造为历史内容, 成己与成物的过程展开为 多样的形态, 生成于这一过程的意义也呈现多重性, 后者为价值的多样、自主选择提供了前提。意义 的以上生成和呈现方式, 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成己与成物过程的自由内涵: 知、行过程与意义生成的 开放性, 同时也表现了人的创造过程的自由向度。权威主义试图以独断的方式, 将某种意义系统强加 于人, 显然不仅否定了意义生成的开放性, 而且也终结了人的自由创造过程。可以看到, 以意义消解 为内涵的虚无主义和以意义强制为趋向的权威主义尽管表现形式各异, 但在封闭走向自由之境的道路 这一点上, 又具有相通之处。 三 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 一方面, 本然对象不断化为属人的存在, 人与世界相应地发生了各种形 式的变化; 另一方面, 人对世界和人自身的理解、把握也随之发展, 这种理解和把握逐渐凝为知识和 智慧。知识、智慧既内化为人性能力和精神世界, 又进一步制约人作用于世界的过程。就成己、成物 与知识、智慧的关系而言, 二者呈现互动的形态: 知识与智慧形成于成己与成物的过程, 成己与成物 的展开又以知识与智慧及其转换形式为前提。 成己、成物以及意义世界的生成, 内在地关乎根据与条件。其中, 人性能力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宽泛而言, 所谓能力首先是指人在广义的知、行过程中所展示的现实力量, 它体现于成己与成物的各 个方面, 表现为人把握和变革世界、把握和变革人自身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以现实的知、行活动为指 向, 人的能力不仅渗入于能知与所知的交互作用, 而且也呈现于具体的实践过程。人的这种能力不同 于外在的形式, 它始终与人同在并融入于人的整个存在形态, 从而构成了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规定。以 �61�意义世界的生成 人性! 规定人的这种能力, 既在于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也以其所内含的本体论性质为根据。概 而言之, 所谓人性能力可以理解为内在于人 (与人同在 ) 的本质力量, 这种本质力量既是成己与成 物所以可能的前提, 又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得到现实确证。作为人的内在力量, 人性能力有形式、 逻辑的方面, 也涉及意识过程、精神活动,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逻辑与心理的统一。以本体论规 定与价值内涵的统一为具体形态, 人性能力不仅构成了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 (成物 )、认识自我与改 变自我 (成己 ) 的前提, 而且也赋予这一过程以方向性。 基于感性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等规定的统一, 能力融合于人的整个存在, 呈现为具有人性意义 的内在本体。在理性的层面, 人性能力以逻辑思维为形式, 以实然与应然、真与善的统一为实质的指 向。对实然 (真 ) 的认知、对应然 (善 ) 的评价, 与对目的合理性 (正当性 ) 的确认以及对手段合 理性 (有效性 ) 的把握彼此相关。这一过程既以知识的形成为内容, 也以智慧的凝集、提升为题中 之义; 无论是真实世界的敞开抑或当然之域的生成, 都展示了理性能力的深沉力量。与理性或逻辑思 维相辅相成的是想象、直觉、洞察等非理性的形式, 后者的共同之点在于以不同于抽象的理性或逻辑 思维的方式, 展示了人把握世界与人自身的内在力量。就想象而言, 其特点首先表现为基于现实及既 成的知识经验而又超越现实的存在形态及已有的知识经验, 并由此敞开和发现更广的可能之域 (包 括事物及观念之间可能的联系 )。以可能之域为指向, 想象同时为创造性地把握世界提供了自由的空 间。同样, 通过扬弃程式化的思路、简缩习常的探索环节、转换思维的方式, 直觉使人不为已有界域 所限定, 以非推论的方式达到对世界和人自身新的理解和领悟。与想象和直觉相联系的洞察, 则基于 对思维之 度! 的创造性把握, 进一步指向事物的本质规定或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并赋予理解以 整体性、贯通性的品格。在判断力中, 人的能力得到了更为综合的体现。判断力以理性、感知、想 象、直觉、洞察等方面的交互作用为前提, 表现为分析、比较、推论、确定、决断等等的统一。作为 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能力, 判断力的特点首先体现于联结与沟通, 后者不仅涉及上述不同能力之间的 交融, 而且以观念形态与对象之间的关联为内容。在实质的层面, 判断展开为人对世界不同形式的把 握, 判断力则表现为实现这种把握的能力。从成己与成物的视域看, 人的能力既构成了说明世界与改 变世界的前提, 又表现为认识自我与改变自我的内在条件。 与内在的人性能力相关的是外在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系统。规范系统所指向的是应然; 由 应然 ! 的层面考 察, 则成己与成物过程既涉及应当做什么, 也关乎应当如何做。 做什么 ! 所追问的是确立何种行动 的目标或方向; 如何做! 所关切的则是怎样从行为方式上对人加以引导。与引导相反而相成的是限 定或限制, 后者主要以否定的方式规定 不应当 ! 做某事或 不应当 ! 以某种方式去做。引导与限 定往往表现为同一原则的两个相关方面。作为一个历史过程, 成己与成物不仅以人性能力为其内在条 件, 而且关联着多重形式的规范系统: 一方面, 知、行过程本身包含不同意义上的规范性; 另一方 面, 知识与智慧又在实践的历史展开中形成为普遍的观念系统并体现于价值体系, 从而取得社会的、 公共的形态, 而且通过渗入和影响人的知、行过程, 普遍的知识和智慧又被赋予范导的意义, 并逐渐 外化为不同形式的规范系统而进一步制约知、行过程。 以成己与成物为作用的对象, 规范一方面与目的性规定相联系, 从而隐含价值之维; 另一方面又 基于实然与必然, 从而有其本体论的根据。对当然、必然、实然的认识, 不仅构成了不同知识系统的 具体内容, 而且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反思、德性自证而转识成智, 取得智慧的形态。内含当然、必然、 实然的知识与智慧进一步与人的价值取向、实践需要相融合, 转换为或渗入于不同的规范系统, 并从 不同的层面引导成己与成物的过程。宽泛而言, 规范可以理解为规定与评价人的活动 ( do ing) 及存 在 ( be ing) 形态的普遍准则。存在形态涉及成就什么, 规范在此具有导向的意义; 活动或行动则首 �62� ∃哲学研究 % 2010年第 1期 先指广义的实践过程, 在引申的意义上, 它也兼及意识活动 (如认知、思维过程等等 )。规范系统既 包括普遍层面的原则, 如一般的价值原则, 也涉及不同领域中的当然之则, 并兼及制约认识过程的逻 辑、概念系统。在行动发生之前, 规范主要通过引导或约束行动来对其加以调节; 在行动发生之后, 规范则更多地构成了评价这种行动的准则。规范的以上作用往往通过个体的理解、认同、接受、选择 而实现, 而个体的意识活动本身又受到规范的多方面制约。规范与个体内在意识的如上关系, 从一个 方面具体体现了心与理的统一。 成己与成物既以人与人的世界为指向, 又以人为主体。作为人的内在规定, 人性能力同时也构成 了成己与成物展开的现实动因。自我的成就如果离开人性能力的现实作用, 往往便停留于理想的层 面; 同样, 世界的变革也唯有进入人性能力的作用之域, 才能展开为现实的过程。然而, 动力因无法 完全疏离形式因。人性能力诚然为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提供了现实的动因, 但其作用过程又受到规范系 统的制约: 在范导知、行过程的同时, 规范系统也从形式的层面制约着人性能力的作用方式和过程。 就成己与成物的历史展开而言, 如果说人性能力使之获得了现实的规定, 那么规范系统则赋予它以某 种自觉的品格。 如前所述, 作为知识与智慧的内化形态, 人性能力为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提供了内在根据。相对于 此, 与知识以及智慧的外化相一致, 规范系统更多地表现为成己与成物的外在条件。不难看到, 基于 知、行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与智慧, 人性能力与规范系统在本原的层面呈现了内在的统一。以意义世界 的生成为指向, 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 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规范系统离开了 人性能力, 往往容易导向抽象化、形式化, 从而失去现实的生命力; 人性能力无规范系统的范导, 则 难以避免任意性、偶然性, 并可能由此失去自觉的品格。在人性能力与规范系统的互动中, 成己与成 物的过程逐渐趋于创造性、个体性、现实性与程序性、普遍性、自觉性的统一, 这种统一同时也为意 义世界的生成提供了具体的担保。 四 从观念的形态看, 意义世界首先展示了存在的可理解性。以成己与成物过程的历史展开为背景, 物之呈现与意之所向交互作用, 世界则由此进入观念的领域并取得观念的形式。作为被认知与理解的 对象, 观念之域中的事物呈现为有意义的世界图景, 后者分别与常识、科学、形而上等视域相联系。 常识以对世界的感知、理解、认同等等为内容, 它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对事物的有序安顿, 扬弃世界 对于人的异己性, 从而使生活实践的常规形式成为可能。常识所展示的这种有序性既使世界呈现可理 解的品格, 也赋予它以内在的意义。与常识相对的是科学。以实验及数学方法等为手段, 科学对世界 的理解不同于单纯的现象直观而更多地呈现实证性与理论化的特点, 科学所显现的世界秩序也有别于 日常经验中的常规性或非反常性: 在数学的模型与符号的结构中, 世界的有序性得到了不同于常识的 独特体现。科学的世界图景在总体上指向的是经验领域的对象, 与之具有不同侧重的是形上视域中的 世界图景。较之科学以实证与经验的方式把握世界, 形上的视域更多地与思辨的进路相联系。不过, 在将世界理解为一种有序的系统这一点上, 二者似乎又有相通之处。 意义的观念形态或观念形态的意义世界既表现为被认知或被理解的存在, 也通过评价而被赋予价 值的内涵。从把握世界的方式看, 世界图景所显现的意义首先与 是什么 ! 的追问相联系: 尽管世 界图景本身包含多方面的内涵, 但作为人所理解的存在, 它无疑更多地表现为在不同视域下世界对人 呈现为什么, 从而也更直接地对应于 是什么 ! 的问题。事实上, 世界被人理解为什么, 从另一角 度看也就是: 在人看来世界 是什么 !。当然, 这种确认同时又以实在为其根据。与 是什么 ! 相联 �63�意义世界的生成 系的是 意味着什么 !, 后者进一步将观念形态的意义世界引向价值之域。从伦理、政治、审美到宗 教之域, 意义世界多方面地渗入了价值的内涵。与价值意识的作用相联系, 意义世界的生成既以对象 的意义呈现为内容, 又涉及主体的意义赋予: 对象呈现为某种意义, 与主体赋予对象以相关意义, 本 身表现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由世界的敞开回到人的存在, 关于对象意义的追问便进而转向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关切。当人反 思为何而在时, 他所关切的也就是其自身的存在意义。与存在意义的自我追问相联系的, 是不同形式 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境界。相应于人自身的反思、体悟、感受等等, 境界或精神世界所内含的意义不仅 涉及对象, 而且指向人自身之 在 !。事实上, 在境界或精神世界中, 较之对外在对象的理解和把 握, 关于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思和悟已开始成为更为主导的方面。就后者而言, 境界或精神世界的核心 集中体现于理想的追求与使命的意识。理想的追求以 人可以期望什么 ! 或 人应当期望什么 ! 为 指向, 使命的意识则展开为 人应当承担什么 ! 的追问。以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为核心, 人的境界 在观念的层面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从而, 这一意义上的境界也可以理解为人性境界。 从成己与成物的维度看, 广义的精神世界既包含人性境界, 又涉及人性能力。精神境界首先在价 值、目的的层面上凸显了人作为德性主体的内在品格, 而人性能力则更多地从价值创造的方面展示了 人作为实践主体的存在意义。当然, 尽管人性能力内在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现 实作用及存在形态必然合乎人性发展的方向。正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劳动的异化往往导致人本身的 异化一样, 人性能力也包含着异化为外在手段和工具的可能。以确认人是目的为前提, 人性境界从精 神世界的内在方面规定了人性能力的价值方向, 并引导其在成己成物的过程中展现人自身的本质力 量, 以避免异化为外在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 人性境界固然包含价值的内涵, 但离开了人性能力 及其在知行过程中的具体展现, 仅仅停留于观念性的层面, 则精神世界也容易流于抽象、玄虚、空泛 的精神受用或精神承诺。从哲学史上看, 心性之学在某种程度上便表现出以上倾向, 它所倡导的醇儒 之境往往未能与变革世界的现实能力相融合, 而仅仅以反身向内的心性涵养和思辨体验为其内容, 从 而很难避免玄寂、虚泛的趋向。就个体的存在而言, 自由的人格既表现为价值目的意义上的德性主 体, 也呈现为价值创造意义上的实践主体; 这种存在形态不同于抽象层面上知、情、意的融会, 而是 具体地展现为人性能力与精神境界的统一。后者从人自身存在这一向度, 进一步赋予意义世界以深沉 的价值内涵。 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 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 域或实在的世界。作为意义的外化或现实化, 这种形成于知、行过程的存在领域同时可以视为意义世 界的现实形态或外在形态。后者既涵盖 人之天! 或广义的为我之物, 也以生活世界与社会实在为 其现实内容。 现实形态的意义世界首先相对于本然的存在而言。如前所述, 本然的存在尚未进入人的知行之 域, 其意义亦未向人敞开; 现实形态的意义世界则已打上了人的印记, 表现为不同层面的为我之物。 作为外在于知行领域、尚未与人发生实际联系的存在形态, 本然之物既未在观念层面构成有意义的对 象, 也没有在实践的层面获得现实的意义。抽象地看, 人与本然世界都属 存在 !, 从而并非绝对分 离, 但当本然世界尚处于知行领域之外时, 二者更多地以相分而非相合的形式呈现。 扬弃本然世界与人的彼此分离, 以人变革世界的活动为其前提。本然的存在不会主动地适应人, 也不会自发地满足人的需要。即使在人类早期的采集与渔猎时代, 人的存在也并非被动地依赖自然的 赐予; 事实上, 采集与渔猎本身也属于广义的生产劳动。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活动, 人一方面走出了自 然, 另一方面又走向自然。后者 (走向自然 ) 既意味着在认识论的层面不断敞开存在, 也意味着在 �64� ∃哲学研究 % 2010年第 1期 本体论的层面化本然存在为人的世界。通过面向与变革自然, 人在给本然世界打上自己印记的同时, 也使之合乎人自身的不同需要, 从而赋予它以多方面的意义。 从对象的人化这一维度看, 人的活动最本源的形态是劳动。劳动既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直接中介, 又是人作用于世界的基本方式。劳动改变了世界, 也改变了人自身。在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中, 通过劳动而展开的实践活动不仅从狭义的经济学层面创造了价值, 而且在更广的维度、更深的层 面赋予世界以价值意义。以劳动为本源形式的人类活动, 同时内在地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和人的本质力 量。事实上, 赋予对象以价值意义的过程, 同时也是人的创造性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人的 这种创造性和本质力量本身可以视为意义之源。作为凝结了人的创造性和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形态, 人化世界的深层意义同时表现为对人的创造性和本质力量的历史确证。 以知、行过程的历史演进为前提, 作为具体存在的意义世界形成并展开于不同的维度。通过化 天之天 ! (本然存在 ) 为 人之天! (为我之物 ), 对象世界扬弃了本然性而获得了现实的形态, 后 者既展现为自在与为我的统一, 又以合乎人的需要为其内在规定; 它在展示人的创造力量的同时, 也 彰显了多方面的价值意义。在日常生活的层面, 通过超越个体生命存在与生命再生产过程的自然形式 而赋予其社会文明的形态, 意义之域进一步渗入生活世界; 就社会领域而言, 以达到合乎人性的存在 为指向, 广义的社会实在既构成了人性化的表征, 又为走向人性化的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 二者从不 同方面展示了其深层的意义。在意义世界的以上形态中, 对象的现实品格与存在的价值内涵呈现了内 在的统一。 意义世界的内在形态与外在形态并非互不相关。对观念形态或内在的意义世界的追求, 可以使我 们始终关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存在的意义, 避免人的物化及存在的遗忘; 如果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这一 层面, 那么我们往往会仅仅面对一个异己的物化的世界。另一方面, 如果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 现实形态, 我们则常常会悬置、忘却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玄虚的精神之境。意义世界 生成的历史进路, 在于扬弃其观念形态 (内在形态 ) 与现实形态 (外在形态 ) 之间的分离和对峙, 不断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走向二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船山全书 %, 1996年, 岳麓书社。 古籍: ∃荀子 %, ∃韩非子 %, ∃大学%, ∃礼记注 % 等。 ∃王阳明全集 %, 1992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H eidegger, M. , 1967, What is a Thing? tran slated byW. B. Barton. Jr andVera Deu tsch, Sou th B end, Ind iana: Regn ery /GateW ay, Inc. . � 1999, Contribu tion s to Ph ilosophy, tran slated by P. Em ad and K. Ma ly, Ind iana Un iversity P res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责任编辑: 冯国超 �65�意义世界的生成
本文档为【意义世界的生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370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9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20
浏览量: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