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_儒家孟子_荀子_墨家墨子_道家庄子_法家韩非子

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_儒家孟子_荀子_墨家墨子_道家庄子_法家韩非子

举报
开通vip

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_儒家孟子_荀子_墨家墨子_道家庄子_法家韩非子 战 国 四 家 五 子 思 想 论 略 一一濡家孟子 、 荀子 , 墨家墨子 , 道家庄子 , 法家韩非子 金 景 芳 战国时期 , 天下大乱 , “上无天子 , 下无方伯 ” , 先前所有 “纳民于轨物 ” 的东西 , 大 都失去了约束力 。 新生事物如脱经野马 , 蓦坡注涧 , 从各个角落里一齐奔跑出来 。 整个社会 发生急剧变化 。 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内 , 则为思想解放 , 百家争鸣 , 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 罕见的繁荣局面 。 关于当时的思想派别 , 诸子书如 《庄子 》、 《尸子 》 、 《荀子...

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_儒家孟子_荀子_墨家墨子_道家庄子_法家韩非子
战 国 四 家 五 子 思 想 论 略 一一濡家孟子 、 荀子 , 墨家墨子 , 道家庄子 , 法家韩非子 金 景 芳 战国时期 , 天下大乱 , “上无天子 , 下无方伯 ” , 先前所有 “纳民于轨物 ” 的东西 , 大 都失去了约束力 。 新生事物如脱经野马 , 蓦坡注涧 , 从各个角落里一齐奔跑出来 。 整个社会 发生急剧变化 。 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内 , 则为思想解放 , 百家争鸣 , 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 罕见的繁荣局面 。 关于当时的思想派别 , 诸子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如 《庄子 》、 《尸子 》 、 《荀子 》、 《吕氏春秋 》等都有 论列 , 但区别不精 , 又所举家数多未立名目 。 至汉初 , 司马谈著论 , 评鹭得失 , 始总为阴阳 、 儒 、 墨 、 名 、 法 、 道德六家 。 后来班固作 《诸子略 》 , 袭用刘欲旧说 , 又分为濡 、道 、 阴阳 、 法 、 名 、 墨 、 纵横 、 杂、 农等九家 。 其实 , 阴阳家所长在于天文历法 , 农家则注意在生产技 术 , 应属 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范围 。 名家所争辩的不出逻辑学范围 , 是方法论上事 。 至纵横 家则以不同的外交政策作为争论的主要内容 。 杂家则不名一家。 真正在政治思想领域中展开 斗争的 , 实际只有儒 、 墨 、 道 、 法四家。 本文即以儒 、 墨 、 道 、 法四家为纲 , 就其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物 孟子 、 荀子 、 墨子 、 庄子 、 韩非子等五子的思想略论如下 。 一 、 儒 家 儒家以六艺为法 , 以孔子为师 。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和荀子 。 孟 子 孟子名柯 , 邹人 , 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 是孔子学说的坚定的捍卫者 。 在孟子生活的几十 年间 , 不但 “杨朱 、 墨翟之言盈天下 ” , � 《孟子 · 滕文公下 》 � 法家吴起 、 商鞍 , 纵横家 苏秦 、 张仪 , 兵家孙殡等也纷纷登上政治舞台 , 大显身手 。 这时孟子独逆历史潮流而动 , 把 许多的新生事物都作为邪说 、 跋行 、 淫辞来反 。 所 以孟子的政治主张毋宁说比孔子还落后 。 孔子只是梦想周公 , 而孟子则 “言必称尧舜 ” 。 � 《孟子 · 滕文公上 》 � 孟子 自视甚高 , 尝感 慨地说 “ 当今之世 , 舍我其谁也 ! ” � 《孟子 · 公孙丑下 》 � 然而他的官运并不亨通 。 孟 子在齐 、 鲁两国任过卿 , 为时很短 。 游梁 , 见梁惠王 , 强语 以仁义 ∀ 终不见用 , 退而与万章 之徒作 《孟子 》七篇 。 就现存的 《孟子 》七篇来考察 , 大体上可 以说 , 孟子的思想是以性善论为出发点的 。 表 现在政治上则为行王道 , 施仁政 # 表现在经济上则主张 “制民之产 ” � 《孟子 · 梁惠王上 》 � 即恢复当时已经遭到破坏的井田制 。 他的历史观是唯心的 。 但他承认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而反 对平均主义 # 在天命问题上 , 认识比较模糊 , 但从本质上看 , 应属唯物论范畴 # 又在 一些言 论 当中反映有辩证法因素 。 这些都是应当肯定的 。 兹更逐一论述如下 。 ∃ ∀ 性善论 人性问题在战国的思想界是一个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 。 很多人想解决它 , 但谁也没有解 决得了 。 原因在于他们都是离开人的社会性 , 抽象地去看人性 , 因而不能解决人性问题 。 孟 ,子当然也是这样 。 孟子认为人性善 。 理 由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 他说 “所 以谓人皆有不 忍 人 之 心 者 ,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皆有休惕恻隐之心 。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 非所以要誉 于乡党朋友也 , 非恶其声而然也 。 由是观之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无辞 让之心非人也 ,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 恻隐之心 , 仁之端也 # 羞恶之心 , 义之端 也 # 辞 让 之 心 , 礼之端也 # 是非之心 , 智之端也 。 人之有是四端也 , 犹其有四体也 ” � 《公孙丑上》� 。 在另一个地方 , 又说 “ 口之于味 , 有同嗜也 , 易牙先得我 口之所嗜者也 。 如使口之于 味也 , 其性与人殊 , 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 , 则天下何嗜皆从易牙之于味也 ! 至于味 , 天下 期于易牙 , 是天下之 口相似也 。 惟耳亦然 。 至于声 , 天下期于师旷 , 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 惟 目亦然 。 至于子都 , 天下莫不知其妓也 , 不知子都之妓者 , 无目者也 。 故 日 口之于味也 , 有同嗜焉 # 耳之于声也 , 有同听焉 # 目之于色也 , 有同美焉 。 至于心 , 独无所同然乎 ! 心之 所同然者何也 ! 谓理也 , 义也 。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 故理义之悦我心 , 犹当豢之悦我 口 ” � 《告子 %七》 � 。 孟子还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 其 良知也 。 孩提之童 , 无 不知爱其亲者 , 及其长也 , 无不知敬其兄也 。 亲亲仁也 , 敬长义也 , 无他 , 达之天下也 。 ” � 《尽心上 》 � 又说 “仁之实 , 事亲是也 # 义之实 , 从兄是也 # 智之实 , 知斯二者弗去是 也 # 礼之实 , 节文斯二者是也 ” � 《离娄上 》 � 。 孟子上述这些论证 , 看来好象有道理 , 那么 , 荀子论证人性恶 , 说 “今人之性 , 生而有 好利焉 , 顺是 , 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 生而有疾恶焉 , 顺是 , 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 生而有 耳目之欲 , 有好声色焉 , 顺是 ,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 ” � 《荀子 · 性恶 》 � 又何尝没 有道理 。 其实 , 二人所举的一些例子都有片面性 , 都没有接触到问题的实质 。 特别是孟子所 举的 “ 口之于味也” 一些例子 , 所论证的只是人的自然性 , 同社会性显然不是一回事 。 至于 良知 良能的说法 , 实际上是把血缘亲属关系理想化 了 , 亦即把氏族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理想化了 。 自春秋 以来 , 历史上所经常看见的乃是 “臣拭其君者有之 、 子拭其父者有之 ” 。 孟子所说的 良知 、 良能、 事亲 、 从兄 , 何尝具有普遍意义 。 毛泽东同志说 “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 ! 当然有的 。 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 , 没有抽象的 人性 。 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 , 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 ” � 《毛泽东 选集 》合订本第 & ∋( 页 � 孟子所说的人性善 , 正是抽象的人性 , 超阶级 的人性 , 因而是不能 成立的 。 ∋ 。 仁政说 孟子说 “人 皆有不忍人之心 。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 以 不 忍 人 之 心 , 行不忍人之政 ,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 ” ‘《公孙丑上 》 � 又说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天下可运于掌 ” � 《梁惠王上 》 � 。 又说 “ 道在迩而求诸远 , 事在易而求诸难 , 人人亲其亲 , 长其长 , 而天下平 ” � 《离 娄上 》 � 。 又说 “君仁莫不仁 , 君义莫不义 , 君正莫不正 , 一正君而天下定矣” �《离娄上》 � 。 又说 “尧舜之道 , 孝梯而 已矣” � 《告子下 》 � 。 又说 “君行仁政 , 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 � 《梁惠王下 》 � 。 又说 “行仁政而王 , 莫之能御也” � 《公孙丑上 》 � 。 从上述这些言论可 以明显地看 出 , 孟子所说的仁政 , 是 以性善论为出发点的 。 他是以孝 梯 , 即亲其亲 , 长其长作为推行仁政 的方法和根据 。 行仁政的典型人物则是尧舜 。 尧舜成功 的经验只是孝梯 。 从实质上看来 , 孟子所宣扬的仁政 , 不是别的 , 不过是氏族制度的翻版罢 了 。 韩非说 “夫古今异俗 , 新故异备 , 如欲以宽缓之政 , 治急世之民 , 犹无窖 策 而 御 翼 马 。 ” � 《韩非子 · 五蠢 》 � 这种说法 , 无疑是对 的 。 司马迁认为孟子 “迁远而阔于事情 ” � 《史记 · 孟荀列传 》 � 当即指孟子 的这个政治主张来说的 。 孟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是落后的 , 这一点没有疑义 。 但是因此而过分地贬低孟子 , 过分 地抬高商鞍 , 我看也不见得对 。 例如 , 孟子强调人君应当与民同乐 。 他说 “乐 民之乐者 , 民亦乐其乐 # 忧民之忧者 , 民亦忧其忧 。 ” � 《梁惠王下 》 � 又说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 ” � 《尽心上 》 � “莱纷之失天下也 , 失其民也 。 失其民者 , 失其心也 。得夭下有道 , 得其民 , 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 , 得其心斯得民矣。 ” � 《离娄上 》 � 孟子根据这个认识 , 作出了 “民为贵 , 社极次之 , 君为轻” � 《 尽心下 》 � 的论断。 并说 # “君之视 臣如手足 , 则臣视 君如腹心 , 君之视 臣如犬马 , 则 臣视君如国人 # 君之视臣如土芥 , 则臣视君如寇仇 。 ” �《离 娄下 》 � 又说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 , 将使卑瑜尊 , 疏瑜戚 , 可不慎与 ! 左右皆曰资 , 未可 也 。 诸大夫皆日贤 , 未可也。 国人皆日贤 , 然后察之 。 见贤焉 , 然后用之 。 左右皆日不可 , 勿听 。 诸大夫皆日不可 , 勿听 。 国人 皆日不可 , 然后察之 。 见不可焉 , 然后去之 。 左右皆日 可杀 , 勿听 。 诸大夫皆日可杀 , 勿听 。 国人 皆日可杀 , 然后察之 。 见可杀焉 , 然后杀之 。 故 曰国人杀之也 。 如此 , 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 ” � 《梁惠王下 》 � 孟子的这种思 想 , 应 当 承 认 , 是很宝贵的 。 它具有明显的人民性 。 这一思想 , 不但在战国时期 , 即便是在整个中国封 建社会 , 也是很难得的 。 连这一点也予以否定 , 岂不是把小孩同脏水一起泼掉吗 ! 这是非常 错误的 。 ) ∀ 经济思想 孟子主张 “制民之产 ” , 即实行井田制 。 他说 “若民则无恒产 , 因无恒 心 。 苟 无 恒 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 己 。 及陷于罪 , 然后从而刑之 , 是周民也 。 焉有仁人在位 , 圈民而可 为也 !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 俯足以畜妻子 , 乐岁终身饱 , 凶 年 免 于 死 亡 , 然后驱而之善 , 故民之从之也轻 · ·一五亩之宅 , 树之 以桑 , 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 鸡豚狗 橇之畜 , 无失其时 , 七十者可 以食肉矣 。 百亩之田 , 勿夺其时 , 八口之家 , 可以无饥矣 。 谨 库序之教 , 申之以孝梯之义 ,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老者衣帛食肉 , 黎民不饥不寒 , 然而 不王者 , 未之有也 。 ” � 《梁惠王上 》 � 这段话是说制民之产对人民的好处 。 他又说 “夫仁政 , 必 自经界始 。 经界不正 , 井地不钧 , 谷禄不平 。 是故暴君汗吏必慢 其经界 。 经界既正 , 分田制禄 , 可坐而定也 。 ” � 《滕文公上 》 �这段话是说实行井田制对 制定国君和大夫士的禄食有好处。 当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 人家正在利用政治力量来 “尽地力” , “为田开吁陌封疆” , 而孟子却主张恢复井 田制 , 显然是反动的 , 行不通的 。 但孟子强调社会分工 , 反对平均主义 , 则是有进步意义的 。 他反对许行的 “贤者与民并 耕而食 , 奢飨而治” 的主张 。 兹将孟子同许行之徒陈相的一段对话抄录如下 “孟子 日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 ’ 曰 ‘然 ’。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 ’ 曰 # ‘否 。 许子衣褐 。 , ‘许子冠乎 ! ’ 曰 ‘冠 。 , 曰 ‘奚冠 ! ’ 日 ‘冠素 。 , 曰 ‘自织之与 ! ’ 日 ‘否 。 以粟易之 。 ’ 曰 ‘许子奚为不 自织 ! ’ 日 ‘害于耕 。 ’ 日 ‘许子以釜既羹 , 以铁耕乎 ! ’ 曰 ‘然 。 ’ ‘ 自为之与 ! ’ 日 ‘否 。 以粟易之 。 ’ ‘以 粟 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 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 , 岂为厉农夫哉 ! 且许子 何 不 为 陶 冶 ∀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 何许子之不惮烦 ! ’ 曰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 ’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 有大人之事 , 有小人之事 。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 如 必 自为而后用之 , 是率天下而路也 。 故 日 , 或劳心 , 或劳力 。 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 。 治于人者食人 , 治人者食于人 。 天下之通义也 ’” � 《滕文公上 》 � 。 在这段对话里 , 孟子把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 , 治于人者食人 , 治人者食于人 , 看 作是永久的真理 , 显然包含有统治阶级的偏见 。 但他用大量具体事实论证社会分 工 之 不 可 废 , 则是对的 , 应当肯定 。 ∗ 。 历史观 孟子的历史观是唯心的 。 这一点不但表现在他大力维护过时的社会制度上 , 也表现在他 的下述两段言论上 。 第一 , 他说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 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 , 七百有余岁矣 。 以其 数则过矣 , 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 � 《公孙丑下 》 �又说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 。 若 禹 、 皋陶 , 则见而知之 , 若汤则闻而知之 。 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 。 若伊尹 、 莱朱则见而 知之 , 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 。 若太公望 、 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 若 孔子则闻而知之 。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 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 , 近圣人之居若此 其甚也 , 然而无有乎尔 , 则亦无有乎尔 + ” � 《尽心下 》 � 孟子把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看作是 一种规律 , 无疑是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看待 , 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 是唯心的 。 第二 , 孟子说 “尽信书 , 则不如无书 , 吾于 《武成 》取二三策而 已矣 。 仁人无敌于天 下 , 以至仁伐至不仁 , 而何其血之流柞也 ! ” � 《尽心下 》 �单从孟子说书不可尽信这一点 来看 , 是无可非议的 。 问题在孟子不相信 《武成 》的 “血流柞 ” 的记载 , 是由于这个记载同 他的 “仁人无敌于天下 ” 的论断相矛盾 , 亦即这个客观事实与他的主观想法不一致 。 因为客 观的事实和自己的主观想法不一致 , 就断言客观事实不可信 , 这 自然是唯心论的一种表现 。 , 。 天命观 孟子曾经给天命二字下过定义 。 他说 “莫之为而为者 , 天也 # 莫之致而至者 , 命也 。 ” � 《万章上 》 � 这个定义既可以作唯心论理解 , 说天命是指有鬼神在暗中作主宰 , 也可以作 堆物论理解 , 说天 命是指有客观规律在起作用 。 到底怎样理解才符合孟子的原意 , 还须看他 另外的一些言论 。 移 孟子在另外一个地方说 “天下有道 , 小德役大德 , 小贤役大贤 。 天下无道 , 小役大 , 弱役强 。 斯二者天也 。 顺夭者存 , 逆天者亡 。 ” � 《离娄上 》 � 从这段文字来看 , 则这里所 说的天 , 决不是指有鬼神在暗中主宰 , 而是指必然性来说的 , 自然应给以唯物的解释 。 余如说 “行或使之 , 止或尼之 , 行止非人所能也 , 吾之不遇鲁侯 , 天也 。 减氏之子焉 能使予不遇哉 ! ” � 《梁惠王下 》 � 又说 “祸福无不 自己求之者 。 《诗 》云 ‘永言配命 , 自求多福 ’ 。 《太甲 》日 ‘天作 孽 , 犹可违 , 自作孽 , 不可活 ’ 。 此之谓也” � 《公孙丑上 》 � 。 又说 “天之高也 , 星辰之远也 , 苟求其故 , 千岁之 日至 , 可坐 而 致 也” � 《离 娄 下 》 � 。 又说 “尽其心者 , 知其性也 。 知其性 , 则知天矣 。 存其心 , 养其性 , 所以事天也 。 夭 寿不贰 , 修身以误之 , 所以立命也” � 《尽心下 》 � 。 所有上述这些言论 , 我认为都应作唯物论解释 , 而不应作唯心论解释 。 为什么呢 ! 因为 如果认为有鬼神在暗中主宰 , 则 “知天” 、 “立命” 、 “ 日至” 等等 , 都无从谈起 。 由此可 见 , 孟子的天命观虽不如荀况的明朗 , 还应属唯物论范畴 , 有人指为唯心论 , 是不恰当的 。 此外 , 如孟子说 “志 , 气之帅也 # 气 , 体之充也 , 夫志至焉 , 气次焉 。 ” 同时又说 “志壹则动气 , 气壹 则动志也 。 ” � 《公孙丑上 》 �这是既承认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决 定性作用 , 同时又承认另一种事物对此事物的反作用 。 这种观点 , 显然是辩证的 , 同形而上 学是不相容的 。 孟子说 “金重于羽者 , 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 ! � 《告子下 》 � 又说 “仁之胜不仁也 , 犹水之胜火 , 今之为仁者 , 犹 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不熄 , 则 谓之水不胜火 , 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 , 亦终必亡而 巳矣 ” � 《告子上 》 � 。 孟子所取的这两个比喻 , 一方面肯定金比羽重 , 水能胜火 , 另一方面又说一钩金不比一 舆羽重 , 一杯水不能救一车薪之火 。 这里边就包含辩证法 , 即一种事物所起的作用 , 不单纯 是质的问题 , 也和一定的量有关系 。 荀 子 荀子名况 , 赵国人 。 世又称为荀卿或孙卿 。 年辈后于孟子 。 曾历游燕 、 齐 、秦 、楚诸国 。 至齐 , 三为祭酒 , 仕楚 , 为兰陵令 。 晚废 , 家于兰陵 , 著书数万言 。 今存 《荀子 》 三 十 二 篇 。 荀子认为人性恶 , 同孟子人性善的说法形成尖锐的对立 。 荀子的学识在并世诸子中最称 广博 。 他对政治 、 经济 、 军事 、 哲学和逻辑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 并且有很多精辟的见解 。 有人见法家韩非 、 李斯是他的弟子 , 他的观点又和孟子有很多的不同 , 因而断言他是法家 。 其实 , 这是一种误解 。 他的思想尽管反映若干时代特点 , 但从主导方面说 , 他仍然是以六艺 为法 , 以孔子为师 , 向往三代即奴隶社会的政治 , 所以 , 他肯定是儒家不是法家 。 以下就组 成苟子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 , 具体地加 以论述 。 ∃ 。 性恶论 人性恶是荀子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 他认为 “今人之性 , 生而有好利焉 , 顺是 , 故争夺生 而辞让亡焉 。 生而有疾恶焉 , 顺是 , 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 生而有耳 目之欲 , 有好声色焉 , 顺是 ,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 ” � 《性恶 》 �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同孟子的看 法 恰 恰 相 反 , 从根本上来说 , 是因为孟子从氏族社会那种自然长成的结构看问题 , 看到亲亲 、 敬长是 人的良知 、 良能 , 从而得出人性善的结论 。 而荀子则不然 。 荀子是从阶级社会人们都努力保 护或攫取私有财产的角度看问题 , 因而把争夺 、 残贼看成是人的本性 , 从而得出人性恶的结 论 。 二人的看法从表面上看 , 尽管如水火不相容 , 从本质上说 , 都是抽象地看人性 , 都是只 抓住一些表面现象去看人性 , 因而都没有解决人性的问题 。 ∋ ∀ 政治思想 荀 子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 历史 。 他说 “古今一也 , 类不悖 , 虽 久 同 理 。 ” � 《非 相 》 � 因此 , 他有 “道不过三代 , 法不贰后王 ” � 《王制 》 � 的主张 。 有人把苟子法后王同 孟子法先王的对立看成是法家同儒家的对立 , 这是从字面上看问题 , 并没有看到 问 题 的 实 质 。 其实 , 荀子的法后王跟孟子的法先王 , 在大的范围内并没有什么不同 。 这一点 , 可从荀 子的下列言论中得到说明 。 荀子在 《不苟 》篇说 “天地始者 , 今 日是也 。 百王之道 , 后王是也 。 ” 这两句话同他 的 “古今一也” 的观点是一致的 。 即他认为后王同百王的关系 , 只不过是今 日同天地始的关 系 , 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 。 既然是一样 , 为什么他要法后王呢 ! 唯一的原因 , 在于后王之迹 是 “集然” 的 。 荀子在 《非相 》篇说 “圣王有百 , 吾孰法焉 ! 日 � 日上原有故字 , 兹据 王念孙校删 �文久而息 , 节族久而绝 , 守法数之有司极而械 �极下原有礼字 , 兹 据 俞 秘 校 删 � 。 故日 , 欲观先王之迹 , 则于其集然者矣 , 后王是也 。 ” 这段话讲得非常清楚 。 就是这 里所说的 “后王 ” , 自其 “迹 ” 或 “道” 来说 , 同他所说的 “圣王有百” 以及 “先王 ” 等是 一样的 , 并没有对立的意义 。 荀子所以主张法后王 , 是由于后王在时间上距离近 。 如“文” , 它不是 “久而息” , 如 “节族” , 它不是 “久而绝 ” , 而是踪迹 “集然” , 即它是明明白白 的 , 既完整又具体 , 最易于效法 。 正因为这样 , 所以他说 , “道不过三代 , 法不贰后王 ” 。 在荀子的眼睛里 , “三代 ” 和 “后王” 具有同一的内容。 所 以 , 把荀子的法后王跟孟子的法 先王看成是儒法两家观点上的不同 , 是不对的 。 荀子在 《王制 》篇说 “王者之制 , 道不过三代 , 法不贰后王 。 道过三代谓之荡 , 法贰 后王谓之不雅 。 衣服有制 , 宫室有度 , 人徒有数 , 丧祭械用 , 皆有等宜 。 声 , 则凡非雅声者 举废 # 色 , 则凡非 旧文者举息 # 械用 , 则凡非旧器者举毁 。 夫是之谓复古 , 是王者之制也 。 ” 又在 《王霸 》篇说 “ 《传 》 曰 ‘农分田而耕 , 贾分货而贩 , 百工分事而劝 , 士大夫分 职而听 , 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 , 三公总方而议 , 则天子共 己而已矣。 ’” 从上述两段文字来看 , 荀 子的这个政治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完全是奴隶社会的那一套 , 没有任何新的 进步的东西 。 有人说他是法家 , 岂有法家主张 “复古” , 主张 “分田而耕” 、 “分土而守” 的事情 ! 不仅如此 , 荀子在政治上还主张 “人治” , 反对 “法治” 。 他说 “有乱君 , 无乱国 # 有治人 , 无治法 。 界之法非亡也 , 而弄不世中。 禹之法犹存 , 而夏不世王 。 故法不能独立 , 类不能 自存 , 得其人则存 , 失其人则亡 。 法者治之端也 , 君子者法之原也” � 《君道 》 � 。 又说 “故有 良法而乱者 , 有之矣 。 有君子而乱者 , 自古及今 , 未尝闻也 。 《传 》 日 治生乎君子 , 乱生乎小人 ’ , 此之谓也” � 《王制 》 � 。 荀子的这个观点 , 同法家韩非 “国无常强 , 无常弱 , 奉法者强则国强 , 奉法 者 弱 则 国 弱 ” 和 “故明主使法择人 , 不自举也 # 使法量功 , 不 自度 也” � 《韩非子 · 有度 》 �的 观 点 , 很明显是不相容的 。 ) ∀ 经济思想 荀子在经济上强烈地反对平均主义 。 他说 “夫天地之生万物也 , 固有余 , 足 以食人矣 # 麻 、 葛 、 茧丝 、 鸟兽之羽毛齿革也 , 固有余 , 足以衣人矣 。 夫有余不足 , 非天下之公患也 , 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 。 天下之公患 , 乱伤之也” � 《富国 》 � 。 荀子既然认为天下之公患不是 “不足 ” , 而是 “乱伤之 ” , 那么 , 怎样防乱呢 ! 他说 “人之生 , 不能无群 。 群而无分则争 , 争则乱 乱则穷矣。 故无分者 , 人之大害也 , 有分者 , 天下之本利也 。 而人君者 , 所以管分之枢要也” � 《富国 》 � 。 即 , 荀 一子认为 “有分 ” 能防乱 。 “有分” 的具体办法在制礼 , 即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 他说 “人之所以为人者 , 何 已也 ! 日 以其有辨也 “· ⋯辨莫大于分 , 分莫大 于 礼 , 礼 莫 大于圣王 。 ” � 《非相 》 � 又说 “夫两贵之不能相事 , 两贱之不能相使 , 是天数也 。 势位 齐 , 而欲恶同 , 物不能澹则必争 , 争则必乱 , 乱则穷矣。 先王恶其乱也 , 故制礼义以分之 , 使有贫富贵贱之等 , 足以相兼临者 , 是养天下之本也 ” � 《王制 》 � 。 荀子就是用这套理论来反对墨子的 。 他说 “我以墨子之非乐也 , 则使天下乱 # 墨子之节用也 , 则使天下贫 。 非将堕之也 , 说不免焉 。 墨子大有天下 , 小有一国 , 将整然衣祖食恶 , 忧戚而非乐 。 若是则瘩 , 膺则不足 欲 , 不足欲则赏不行 。 墨子大有天下 , 小有一国 , 将少人徒 , 省官职 , 上功劳苦 , 与百姓均 事业 , 齐功劳 。 若是则不威 , 不威则罚不行 。 赏不行 , 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 # 罚不行 , 则不 肖者不可得而退也 。 贤者不可得而进也 , 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 , 则能不能不可得而官也。 若 是则万物失宜 , 事变失应 , 上失天时 , 下失地利 , 中失人和 , 天下敖然 , 若烧若焦 。 墨子虽 为之衣褐带索。 嘴寂饮水 , 恶能足之乎” ! � 《富国 》 � 在阶级社会 , 反对平均主义 , 这一点是应当肯定的 。 但从本质上说 , 荀子的经济思想同 他的政治思想一样 , 他的立场都是站在奴隶主阶级一边 。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 就不能说有 什么进步意义 。 ∗ ∀ 军事思想 荀子的军事思想集中地表现在 《议兵 》一篇 。 在这篇的言论里有四点值得特殊注意。 一 、 “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 民” “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 ” 二 、 为将慎行 “六术” 、 “五权” 、 “三至” 而处之以 “五无扩” 。 六术 制 一号政令 , 欲严以威 # 庆赏刑罚 , 欲必以信 # 处舍收藏 , 欲周以固 , 徙举进退 , 欲安以重 , 欲疾 以速 # 窥敌观变 , 欲潜以深 , 欲伍以参 # 遇敌决战 , 必道吾所明 , 无道吾所 疑 。 五权 无欲将而恶废 , 无急胜而忘败 , 无威内而轻外 , 无 见其利而不顾其害 , 凡虑事欲 孰 , 而用财欲泰 。 三至 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 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 , 可杀而不 可使击不胜 , 可杀而不可 使欺百姓。 五无扩 敬谋无扩 , 敬事无扩 , 敬吏无扩 , 敬众无扩 , 敬敌无扩 。 三 、 王者之军制 将死鼓 , 御死害 , 百吏死职 , 士大夫死行列 。 闻鼓声而进 , 闻金声而 退 , 顺命为上 , 有功次之 。 令不进而进 , 犹令不退而退也 , 其罪惟均 。不杀老弱 , 不猎禾稼 ∀ 服者不禽 , 格者不舍 , 奔命者不获 。 四 、 兼并易能也 , 唯坚凝之难焉⋯⋯ 故凝士以礼 , 凝民以政 # 礼修而士服 , 政平而民安 # 士服民安 , 夫是之为大凝 。 以守则固 , 以征则强 , 令行禁止 , 王者之事毕矣。 上述四点 , 是荀子军事思想的精华 。 关于第一点 , 毛泽东同志说过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 存在于 民 众 之 中 。 ” � 《毛泽东选集 》合订本第 ∗ (& 页 �荀子是一个剥削阶级学者 , 生在战国时期 , 居然能认识 到 “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兵要在乎善附民 ” , 即认为 “兵民是胜利之本” , 这件事 很不简单 , 说明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 第二点所谈的 , 都是军事上至关重要的问题 。 “ 六术” 是为将的纲领性的守则 。 简明扼要 , 可抵一部几千言的兵书 。 具体说 , 一术是 谈一号令 # 二术是谈赏罚 # 三术是谈宿营 , 四术是谈行军 # 五术是谈侦察 # 六术是谈作战 。 殊 不似书生语 , 很象一个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所作的总结。 “五权” 的前四权指出在几种场合都要避免片面性 。 最后一权则谆谆叮嘱遇事总要深思 熟虑 , 不要吝惜金钱 。 “三至 ” 是说为将的天职在于求得军事上的胜利 。 虽蒙受杀身之祸 , 也不能 使 战 争 失 致 。 “敬五扩” 反映荀子深知 “兵 , 凶器 # 战 , 危事 ” ,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 , 对待什么 长 什么事 , 都要求十分谨慎 , 力戒疏忽大意。 第三点是说纪律严 明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 第四点 , “兼并易能也 , 唯坚凝之难焉 ” 这两句话是在 “齐能并宋 , 而不能凝也 , 故魏 夺之 。 燕能并齐 , 而不能凝也 , 故田单夺之 。 韩之上地 , 方数百里 , 完全富足而趋赵 , 赵不 能凝也 , 故秦夺之 ” 等一系列的经验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总结 。 这个总结非常宝贵。 秦始皇统 一中国 , 十四载而亡 , 其原因就在于不善于处理这个问题 。 汉高祖骂陆贾说 “乃公马上而 得之 , 安事诗书 ! ” 陆贾说 “居马上得之 , 宁可 以马上治之乎 ! 且汤武逆取而顺守之 , 文 武并用 , 长久之术也 。 昔者吴王夫差 、 智伯 , 极武而亡 。 秦任刑法不变 , 卒灭赵氏 , 乡使秦 已并天下 , 行仁义 , 法先圣 , 陛下安得而有之 ! ” � 《史记 · 陆贾列传 》 � 陆贾的观点同荀 子的观点完全一致 , 而荀子提出这个观点比陆贾早半个世纪 , 尤为可贵。 , 。 哲学思想 荀子的历史观肯定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 。 例如 , 他反对 “古今异情 , 其所以 治 乱 者 异 道” 的观点 , 而认为 “古今一也 , 类不悖 , 虽久同理” � 《荀子 · 非相 》 � 就是证明 。 但他 在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 , 、 则具有极为鲜明和相当丰富的唯物论观点和辩证法思想 。 荀子的唯物论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天论 》一篇里 。 《天论 》的全篇大意在明天人之分。 荀子认为天有常道 , 地有常数 , 人有常体。 人世间的一切贫富 、 存亡 、 吉凶 、 祸福都决定于 人 自己, 而与天无关。 人应敬其在 己者 , 而不慕其在天者 。 星坠木鸣是天地之 变 , 阴 ∀阳 之 化 , 物之罕至者也 , 怪之可也 , 而畏之非也 。 真正可畏的倒是人妖 。 最后归结到礼义上 , 他说 “故人之命在天 , 国之命在礼 。 ” 特别是他说 “从天而颂 之 ,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 这个 “制天命而用之 ” 的思想 , 产生在战国时期 , 实在是难能可 贵的 , 在这里已孕育着人类不仅能认识世界 , 而且能改造世界这种正确思想的萌芽。 荀子的 《解蔽 》篇主要谈的是认识论 , 但在这里辩证法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 《解蔽 》的全篇要义是想解决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问题 。 他开头第一句就说 “凡人之 患 , 蔽于一曲 , 而圈于大理 。 ” “蔽” 是蒙蔽 , “一曲” 是局部 , “圈 ”是不认识 , “大理” 是全面的正确的道理 。 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 意思是 人在认识上有一个共同的毛病 , 就是 常被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所蒙蔽 , 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 事物的全体 。 以下 , 他举出十种片面性 , 说 “欲为蔽 , 恶为蔽 , 始为蔽 , 终为蔽 , 远为蔽 , 近为蔽 , 博为蔽 , 浅为蔽 , 古为蔽 , 今为蔽 。 ” 接着 , 提出他 自己认为能消除片面性的办法 。 他把客观真理叫做 “道” , 把认识客观真理的器官叫做 “心” , 即大脑 。 大脑怎样才能 认识客观真理呢 ! 他提出一个 “虚壹而静” 的办法 。 以下 , 他解释说 “人未尝不减也 , 然而有所谓虚 , 心未尝不两也 �两原作满 , 兹依杨 惊说改 � , 然而有所谓一 # 心未尝不动也 , 然而有所谓静 。 人生而有知 , 知而有志 , 志也者 , 减也 # 然而有所谓虚 , 不以所已减害所将受谓之虚。 心生而有知 , 知而有异 , 异也者 , 同时 兼知之 # 同时兼知之 , 两也 , 然而有所谓一 , 不以夫一害此一 , 谓之壹 。 心卧则梦 , 愉则自 行 , 使之则谋。 故心未尝不动也 , 然而有所谓静 , 不 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虚壹而静 , 谓之 大清明。 万物莫形而不见 , 莫见而不论 , 莫论而失位 。 坐于室而见四海 , 处于今而论久远 , 疏观万物而知其情 , 参稽治乱而通其度 , 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 , 制割大理 , 而宇宙里矣” 。 荀子的这段话讲出了他的认识论的全部内容。 荀子的这个思想和道家老 、 庄的思想有相 同的地方 , 也有不同的地方 。 相同的地方在于荀子把 “虚壹而静 ” 的功效形容得神乎其神 , 简直是老子的 “无为而无不为 ” , 庄子的 “至人之用心若镜” � 《庄子 · 应帝王 》 �学说的 翻版 。 不同的地方在于荀子是在承认了有 “减 ” 、 有 “两” 、 有 “动” 的前提下提出虚壹而 静的 , 而老 、 庄不是这样 。 老 、 庄的虚壹而静是取消了 “减 ” 、 “两” 、 “动 ” 而 后 达 到 的 。 例如老子说 “为学 日益 , 为道日损 。 损之又损 , 以至于无为 ” , 庄子说 “堕肢体 , 默聪明 , 离形去知 , 同于大通 ” , � 《庄子 · 大宗师 》 �这不 是 取 消 了 “减” 、 “两” 、 ,− 动” 而后达到虚壹而静吗 ! 荀子思想和老 、 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 , 证明荀子思想是吸取了 道家的思想 。 苟子思想和老 、 庄思想有不同的地方 , 证明荀子不是简单地吸取 了 老 、 庄 的 思想 , 而是在老 、 庄思想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 。 把唯心论的认识论改造成唯物论的认识论 。 当然 , 苟子还没有彻底地解决认识论的问题 。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解决认识与实践 的关系 。 他不了解认识是 由感性阶段开始 , 然后上升到理性阶段 , 不了解认识不 能 一 次 完 成 。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 , “实践 、 认识 、 再实践 、 再认识 , 这种形式 , 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 ,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 《毛泽东选集 》 合汀本第 ∋ () 页 � 这一点对于荀子来说 , 是不认识 , 也不可能认识的 。 .∀ 逻辑思想 《正名 》篇是荀 子谈逻辑的专门著作 。 战国百家争鸣 , 各家为了求得能在辩论中获胜 , 无不重视逻辑 。 名家专门以名 �即逻辑 � 名家 , 不必说了 , 其他各家也都有 自己 的 逻 辑 思 想 。 例如墨家的 《墨经 》 , 道家庄子的 《齐物论 》 , 法家的所谓 “好刑名” , 都是谈逻辑或 与逻辑有关的问题的 。 在摇家 , “正名” 这个概念是孔子首光提出来的 。 《论语 · 子路 》说 “ 子路日 ‘ 位君 诗子而为政 , 子将奚先 ! ’子日 ‘必也正名乎 ! ’子路 曰 # ‘有是哉 , 子之迁也 + 奚其正 ! ’子 日 ‘野哉由也 + 君子于其所不知 , 盖阔如也 。 名不正则言不顺 , 言不顺则事不成 , 事不成则 礼乐不兴 ,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 言之必 可行也 。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这段对话把正名说得 与政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 外人都说孟子好辨 。 孟子说 “予 岂好辨哉 , 予不得已也 · ·一我亦欲正人心 , 息邪说 , 距跋行 , 放淫辞 。 ” �《孟子 · 滕文公下 》 �孟子的好辨 , 是用辨来息邪说 , 放淫辞 。 这个辨里 也涉及逻辑思想 。 但是 , 专门的深入的系统的谈逻辑问题的 , 则是苟子的 《正名 》篇 。 荀子 《正名 》之作并非无的放矢 , 它是针对 当时存在的 “惑于用名 以乱名 ” , “ 惑于用 实以乱名” , “惑于用名以乱实” 这三种情况而发的 。 第一种情况 , 他举 “见侮不辱 ” 、 “圣 人不爱 己” 、 “杀盗非杀人 ” 为例 。 第二种情况 , 他举 “ 山渊平 ” 、 “情欲寡 ” 、 “色豢不 加甘 , 大钟不加乐” 为例 。 第三种情况 , 他举 “非而渴楹 , 有牛马非马也” 为例 。 荀子认为 , 早在治世 , 有 “明君临之以势 , 导之以道 , 申之以命 , 章之以 论 , 禁 之 以 刑 ” , “其民之化道也如神” , 用不着辨说 。 “今圣王没 , 夭下乱 , 奸言起 , 君子无势以临 之 , 无刑以禁之” , 辨说就成为必要的了 。 正名就是为辨说服务的 。 荀子认为正名需要注意的有三点 一是 “所为有名” , 二是 “所缘以同异 ” , 三是 “制 名之枢要 ” 。 “所为有名” 就是所以要有名的意思 。 这里包括两个内容 。 一个是制定名称的目的 , 另 一个是制定名称的基本原则 。 荀子认为制定名称的目的是 “明贵贱 , 辨同异 ” 。 例如爵名就 是明贵贱的 , 刑名 、 文名 、 散名就是辨同异的 。 制定名称的基本原则是 “制名 以指实 ” , 就 是说 , 名是反映实的 。 实是第一性的 , 名是第二性的 。 无疑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 “所缘以同异” , 就是根据什么确定名称的同异 。 荀子认为 “ 缘天官” , 就是根据目耳 口鼻形体等五个感觉器官和心这个思维器官来确定同异的 。他说 “形体 、 色 、 理 , 以目异 # 声音清浊 , 调竿奇声 , � 以耳异 � 甘 、 苦 、 咸 、 淡 、 辛 、 酸 、 奇味 , 以 口异 � 香 、 臭 、 芬 、 像 、 腥 、 躁 、 漏 、 唇 漏 、 唇原作洒 、 酸 , 兹据王念孙校 改 ! 、 奇 臭 , 以 鼻 异 , 疾 、 养 、 冶 、 热 、 滑 、 被 、 轻 、 重 , 以形体异 � 说 、 故 、 ∀ 喜、怒 、哀 、 乐 、 爱、 恶 、 欲 , 以心异 。 心 有征知 。 征知 , 则缘耳而知声可也 , 缘目而知形可也 。 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 当薄其类然后 可也 。 五官薄之而不知 , 心征之而无说 , 则人莫然谓之不知 , 此所缘而以同异也 。 ” 也就是 说 , 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 , 必须通过人的感觉器官 , 并经过人的思维器官的作用 , 然后才能 辨别事物 , 从而制定事物同异的名称 。 “制名之枢要” , 就是制定名称的要领 。 荀子说 # “同则同之 , 异则异之 � 单足以喻则 单 , 单不足 以喻则兼 , 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 , 虽共 , 不为害矣 。 知异实者之异 名也 , 故使异 实者莫不异名也 , 不可乱也 , 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 。 故万物虽众 , 有时而欲遍举之 , 故谓之物 , 物也者 , 大共名 也 。 推而共之 , 共则有共 , 至于无共然后止 。 有时而欲偏举之 , 故谓之 鸟兽 。 鸟 一兽也者 , 大别名也。 推而别之 , 别则有 别 , 至于无别然后止 。 名无固宜 , 约之以命 , 约定俗成谓之宜 , 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 名无固实 , 约之 以命实 , 约 定俗成谓之实名 。 名有固善 , 径易而不拂 , 谓之善名 。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 , 有异状而同所者 , 可别也 。 状同而为异所者 , 虽可合 , 谓之二实 。 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 , 谓之化 # 有化而无别 , 谓之一实。 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 。 此制名 之枢要也” 。 这就是说 , 荀子认为 , 同实的就制定相 同的名称 。 异实的就制定不同的名称 。 用单字为 名 , 可以为人了解 , 就用单字名 。 用单字为名 , 不能为人所了解 , 就用两字名 �即用兼 � 。 单与兼所指的事物的某些性质相同 , 没有加以区别的必要 , 则用共名 。 例如万 ∀物 , 飞潜动植 , 种类繁多 , 有时要举它的全部 , 则名为物。 这个物 , 就 是 大 共 名 。 大共名相当于逻 辑学所说的类概念。 有时要举次一级的概念 , 例如鸟兽。 这个鸟兽 , 就 是大别名 。 概念的等级不同 , 共还有共 , 别还有别 。 名称的本身不能说合适不合适 。 关键在于是否 “约定俗成” 。 取了一个名称 , 大家都用 它 , 成为 习俗 , 就叫做合适 。 其它同这个名称不一样的 , 就叫做不合适 。 用什么名称表示一 个事物 , 也不是固定的 。 约定俗成 , 这个名称就固定了 。 固定了的名称 , 直截易懂 , 不致被 误解 , 就叫做善名 。 物有形状相同而不在一个处所的 , 有形状不同而在同一处所的 , 都可以区别 。 形状相同 而处所不同 , 虽可合而为一 , 亦应叫做两个事物 �二实 � 。 有的形状变化了而事物还是原来 的事物 , 只是变为另外一种形状 , 这叫做 “化” 。 虽有变化但不是另一种事物 , 叫做一个事 物 �一实 � 。 这样做可以用来核对实际和确定数量 。 以上就是制定名称的要领 。 苟况谈到辨说的时候说 “ 实不喻然后命 , 命不喻然后期 , 期不喻然后说 , 说不喻然后 辨 ” 。 这就是说 , 客观存在的某一种事物 �实 �不为人所了解 , 就给它创造一个名称 。 有 了 名称还不为人所了解 , 就举例以明之 。 举例还不为人所了解 , 就加以说明 。 说明还不为人所 了解 , 就进行辨论 。 他又说 “名闻而实喻 , 名之用也 。 累而成文 , 名之丽也 。 用丽俱得 , 谓之知名 。 名也 者 , 所以期累实也 。 辞也者 , 兼异实之名 以论一意也 。 辨说也者 , 不异实名以喻 动 静 之 道 也。 期命也者 , 辨说之用也 。 辨说也者 , 心之象道也 。 心也者 , 道之工宰也 。 道也者 , 治之 经理也 。 ” 这段话是对有关的一些概念所作的说明 。 “名闻而实喻 , 名之用也” 是说听了名 就知道实是什么 , 这是名的功用 。 “累而成文 , 名之丽也” 的名 , 实际上指的是一个单字或 单词 。 “累而成文 ” , 是说文章就是积累许多单字 、 单词而成的 。 “名之丽也 ” , 是说这个 积累不是任意的 、 杂乱的积累 , 而是经过精心组织的 。 “丽” 就是组合 、 搭配的意思 。 “用 丽俱得 , 谓之知名” , 是说每一个单字或单词用的得当 , 用一些单字或单词组成为文章也得 当 , 就叫做 “知名” , 即懂得语言文字了 。 “名也者 , 所以期累实也” , 是说为了说明问题 而创造出语言文字 。 “辞也者 , 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 , 这是对于辞的定义的说明 。 “兼 异实之名 以论一意” 同 “弥纶群言 , 研精一理 ” 的说法是一致的 。 “辨说也者 , 不异实名以 喻动静之道也” , 是说辨说是对同一问题 �不异实名 � 的是非的争论 。 “期命也者 , 辨说之 用也” 是说一切命名 、 举例都是为辨说服务的 。 “辨说也者 , 心之象道也” , 是说辨说反映 一个人的思维器官对客观真理的认识 。 “心也者 , 道之工宰也” 的 “工宰 ” 应以 《蚕子 · 尚 贤中 》 “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 , 不能制也 , 必藉 良工 # 有一牛羊 , 不能杀也 , 必藉良宰” 的 工宰作解 , 旧说多误 。 “心也者 , 道之工宰也” 是说真理依赖于人的思维器官 去 认 识 它 。 “ 道也者 , 治之经理也 。 ” 是说理论是政治的指导原 则 。 荀况逻辑思想的基本内容 , 略如上述 。 总之 , 荀况是一个有广博知识的学者 。 他在很多领域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 。 今人看他有 唯物论的思想 , 就说他是 “法家” , 过去人们看他主张人性恶 , 又对他贬抑太甚 。 其实 , 这 两种作法 , 都不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人物 。 二 、 墨 家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 。 墨翟之书说过 “今天下好战之国齐 、 晋 、 楚 、 越” � 《墨子 , 非攻下 》� , 又语及智伯之败 � 《墨子 · 非攻中 》 � , 则墨翟的生年当在战国 之 初 。 墨 ‘翟 名 翟 , 墨是其氏 。 鲁国人 , 尝为宋大夫。 《淮南子 · 要略 》说 “墨子学儒者之业 , 受孔子之术 , 以为礼烦扰而不说 , 厚葬靡财 而贫民 , 久服伤生而害事 , 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 ” 可见儒 、 墨两家既有区别 , 也有联系 。 墨 子原也是从儒者受学 , 只 因不同意儒家的观点 , 故另辟途径 , 自立学派 。 战国时期 , 儒 、 墨同号显学 。 《 吕氏春秋 · 尊师 》说 “孔 、 墨徒属弥众 , 弟子弥丰 , 充满天下” 。 《孟子 ∀ 滕文公下 》说 “杨朱 、 墨翟之言盈夭下 ” , 《韩非子 , 显学》说 “世 之显学 , 儒 、 墨也” 是其证 。 其实 , 墨子的学说并没有什么深厚的理论基础 。 他的一些主张 , 完全是针对现实社会存 在的缺点问题而发的 。 荀子说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 《荀子 · 解蔽 》 � , 实说到墨子 学说的本质 。 《墨子 · 鲁问 》说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 尚同 , 国家贫则语之节用 、 节葬 , 国家熹音湛涵 , 则语之非乐 、 非命 , 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 、 事鬼 , 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 、 非攻。 ” 由此可见 , 墨子也是认为 “有用就是真理” , 他 并不考虑实际上是不是真理 。 正因为这样 , 墨子的学说 , 在当时有很多人信从 , 特别是下层人信从的最多 , 而经过一 个时期 以后 , 竟烟消云散 , 渐灭以尽 。 墨子学说的基础是兼爱。 《孟子 · 滕文公下 》说 “墨氏兼爱” 。 《尸子 · 广泽 》说 “墨 子贵兼” 。 《吕氏春秋 ∀ 不二 》说 “墨翟贵廉 ” �孙治让说 “廉疑兼之借字 ” � , 可为证明。 墨子思想之属于政治方面的 , 有尚贤 、 尚同 、 非攻 , 属于经济方面的 , 有节用 、 节葬 、 非乐 # 属于哲学方面的 , 有天志 、 明鬼 、 非命 # 属于同敌对学派斗争方面的 , 有非儒 。 ∃ ∀ 兼窦 墨翟生当战国初期 。他和其他诸子一样 , 希望能有一种办法使人们从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动 乱中解脱出来 。 但是在寻找社会动乱的原因时 , 墨翟却只抓住了问题的表面 , 而没有看到问 题的本质。 他不了解战争与动乱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 是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转 变过程中的历史必然 。 他把社会动乱的原因归结为人们 “不相爱” , 以为 “若使 天 下 兼 相 爱 , 爱人若爱其身” , 就可以消除动乱 , 实现天下太平 。 墨翟正是坚信 自己的主 张 是 正 确 的 , 因而到处奔走呼号 , 宣传兼爱 。 然而终于与事无补 。 事实上社会动乱不是减少 , 而是 日 益严重 。 因为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 所谓超阶级的爱 , “在阶 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 。 ” ∋ 。 政治思想 首先谈尚贤 。 尚贤的基本思想可用 《尚贤中 》中数语来概括 , 即 “不党父 兄 , 不 偏 贵 富 , 不璧颜色 , 贤者举而上之 , 富而贵之 , 以为官长 # 不肖者抑而废之 , 贫而贱之 , 以为徒 役。 ” 其目的是要求能达到 “官无常贵 , 民无终贱 。 ” 这种主张显然是对世官世禄制度的否 定 , 是有进步意义 的 。 不过有人把孔子所说 的 “举贤才 ” , 看作和墨子的 “尚贤” 等同 , 也 有人认为 《老子 》所说的 “不 尚贤 ” 是专门为反对墨子的 “尚贤” 而发的 , 这都是对墨子尚 贤说的错误理解 。 应当指出 , 孔子的 “举贤才 ”是在肯定宗法制度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而 《老 子 》所
本文档为【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_儒家孟子_荀子_墨家墨子_道家庄子_法家韩非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1625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2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06
浏览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