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99S103_GE03L01

099S103_GE03L01

举报
开通vip

099S103_GE03L01nullnull第3單元形上學與心靈哲學形上學與心靈哲學 壹、什麼是形上學? 貳、霍布斯的唯物論 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 肆、心靈與身體壹、什麼是形上學?壹、什麼是形上學?一、名稱的定義: 亞里斯多德所寫的一些有關存有物的基本分類(或範疇)與基本概念,並用它們來思考存有物本質這類的問題。 亞氏自己稱這些討論為「第一哲學」,因為它們討論最為根本的概念。 在編輯這些資料時,它們被編在物理學之後,因而獲得今日之名。 後來”meta”這個概念獲得「超」、「超越」甚至超越感官的意義,因此,形上學就變成有關超越感官的知識,為一些...

099S103_GE03L01
nullnull第3單元形上學與心靈哲學形上學與心靈哲學 壹、什麼是形上學? 貳、霍布斯的唯物論 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 肆、心靈與身體壹、什麼是形上學?壹、什麼是形上學?一、名稱的定義: 亞里斯多德所寫的一些有關存有物的基本分類(或範疇)與基本概念,並用它們來思考存有物本質這類的問題。 亞氏自己稱這些討論為「第一哲學」,因為它們討論最為根本的概念。 在編輯這些資料時,它們被編在物理學之後,因而獲得今日之名。 後來”meta”這個概念獲得「超」、「超越」甚至超越感官的意義,因此,形上學就變成有關超越感官的知識,為一些超自然的、玄學的與神秘的知識。壹、什麼是形上學?壹、什麼是形上學?定義形上學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傳統形上學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怎麼回答這些問題? 為什麼這些問題是形上學的問題?壹、什麼是形上學?壹、什麼是形上學?二、形上學的問題: 1. 什麼東西存在? 存有物可以透過什麼範疇來分類? 在空間中的物理體? 在空間中的心靈為何? 事物的本質,如大小、體積、顏色、味道、硬度、品味是什麼? 運動或改變是什麼? 思想、感覺、感官知覺是什麼? 數字存在嗎?台灣大學 苑舉正壹、什麼是形上學?壹、什麼是形上學?2.另外有比較特定的問題。 空間是什麼? 時間是什麼? 事物存在與發生必然在特定的時空中嗎? 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為何? 有『無』的存在嗎? 有「沒發生任何事物」的時間嗎? 什麼是空無時間? 什麼是空無空間?台灣大學 苑舉正壹、什麼是形上學?壹、什麼是形上學?3.有關靈魂存在的問題 靈魂存在嗎? 靈魂與身體的關係為何? 靈魂與心靈之間的關係為何? 身體死後,靈魂繼續存在嗎?之前呢? 身體與靈魂之間的關係為何? 心靈等於腦嗎? 身體只是心靈中的一個概念嗎?台灣大學 苑舉正壹、什麼是形上學?壹、什麼是形上學?過去存在嗎?它們存在於另外一個世界嗎?未來的事物呢?有沒有其他可能世界的存在呢?什麼是『可能存在』? 我的行為是受制於先前行為呢?還是自由的?如果受制,那我需負責嗎?如果我是自由的,那麼自由是什麼? 存在是什麼?宇宙有無秩序?宇宙是創造的?來自永久的?會永久繼續存在嗎?.上帝存在嗎? 這些就是在形上學中所問的問題。誰是霍布斯?誰是霍布斯? 湯馬士‧霍布斯(1588-1679),是英語哲學界中,最權威性的政治理論家,同時也是傑出的文學作家。他出生於盛傳英國被西班牙海軍擊潰的年代,也是莎士比亞、女皇伊利莎白活躍的年代。早年在霍布斯三十歲時,曾經與偉大的科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會面過。他們都是十七世紀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英國以科學思維為主的重要哲學家。 台灣大學 苑舉正null 霍布斯年屆五十歲時,英國爆發天主教與清教徒激烈的政治鬥爭。1640年,霍布斯為了保全性命,流亡至巴黎,卻也正值英國內戰期間。1651年,當英王查爾斯一世(Charles I)被清教徒處死、貴族失去勢力之際,霍布斯出版了他的偉大著作《利維坦》(Leviathan)。該書提出了許多精準與具備衝擊性的理論,相關於物質、知覺、慾望、社會契約與國家政體。從哲學的角度而言,這本偉大的著作同時兼具形上學中的唯物論,與政治哲學中的主權論兩種思想。1651年末,霍布斯回到英國,雖然他早已被視為君主政體的支持者,但霍布斯本人卻被兩種對立的聲音彼此排擠。他宣稱君主絕對的權力來自於人民的意志,因此遭受貴族階級的質疑;他認為社會的和平可以來自於君王意志的絕對貫徹,這也讓他被清教徒視為敵人。 null 他死於1679,就在英國政體即將發生第二次巨變之前,也就是1688年的光榮革命。霍布斯最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就是他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一個社會尚未出現強力的統治者以前,人類的原始生活的想像。近年來,霍布斯以他在社會、政治上的洞見,一直不斷地被視為一位重要的形上學家與政治哲學家。 台灣大學 苑舉正貳、霍布斯的唯物論貳、霍布斯的唯物論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What is out there? 在這個世界中有什麼東西存在? 1.物理事物(大小不等) 2.心靈、鬼魑、神仙 3.數字、邏輯 4.感覺 5.形容的概念貳、霍布斯的唯物論貳、霍布斯的唯物論這些事物的存在本質,造就出三種立場: 1.唯物論(Materialism) 2.唯心論(Idealism) 3.二元論(Dualism) 霍布斯是唯物論的代表,但是他所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用『物』來解釋心靈中所具有的概念,如欲望、思維、感覺、語言,甚至勇氣、個性、習性等。貳、霍布斯的唯物論貳、霍布斯的唯物論如何從『機器』來解釋『人性』? 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機器人有沒有感情)、 terminator I and terminator II 題目:機器人會不會有情感? 人的性格就是以趨吉避凶為主,其中包含了愛與恨。台灣大學 苑舉正貳、霍布斯的唯物論貳、霍布斯的唯物論一、原子論中的欲求與逃避 什麼是原子論? 原子論認為,所有的存有物都是由最小的粒子所組成的。這些粒子在空無中碰撞,導致變化。 感官知覺就是原子碰撞的結果: 感官知覺來自外在事物的粒子,與我腦海中粒子的互動。腦中的粒子又會引動手腳的活動,朝向某物即為欲望、遠離某物即為躲避。 貳、霍布斯的唯物論貳、霍布斯的唯物論二、思考與抉擇的過程 「趨向」與「逃離」就是「人」在粒子活動下唯二的選擇。其他的選擇,例如心中的遲疑,或是各種考量,其實都是這兩種選擇的複雜轉化。簡言之,人的行為就是,「要作」與「不要作」之間的反覆出現結果。 台灣大學 苑舉正貳、霍布斯的唯物論貳、霍布斯的唯物論三、決定意志 雖然行為有各式思考、遲疑與決定等情境,但實際上這一切行為均是「粒子」碰撞。 當某一部分的粒子超越相反的粒子時,作這件事的「心意」已定(其實是「量大」)。 人的地位只是一個粒子碰撞的承載物? 人=資料嗎?如果是,那人可以是唯物的。 人有意識嗎?(心靈狀態的表現稱之為意識。) 如果有,那麼在哪裡? 資料處理=意識狀態嗎? 人非唯物的,因為我有意識 意識是什麼?小結論小結論 形上學是有關於事物本質的哲學研究。在十七世紀的時候,霍布斯提出了一個古典理論的現代版本。在這個新理論中,他認為宇宙是由小到不能夠再分割的原子所構成的。經由這一個有關物質的原子理論,霍布斯企圖解釋人是如何思考、感覺、選擇以及行動。 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我是自由地在作選擇嗎? 是?或不是? 是,但為什麼是呢? 難道我的決定可以脫離前因後果嗎? 難道我的決定不是早在做出決定之前,就已經被限制在時間與空間之中嗎? 我不是自由自在地在做決定? 沒有自由,就沒有責任,沒有倫理,沒有政治。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如果我的行動皆導致於外在刺激,那麼我不是自由的! 如果我是像Hobbes一般的唯物論者,那麼我其實是活在一個處處被決定的環境中。 如果我腦中的決定過程也一樣服膺於物理的原則,也就是粒子碰撞的結果。 那麼,我不是真正自由的! 所以,我以不必對我的行為負責了!?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設想史維夫特(Swift)的格列弗遊記,並加入骨牌的故事: 在兩大骨牌之中出現我們看不見的小骨牌,它們推倒了第二排骨牌的第一片,但在一旁的巨人卻以為第二排骨牌是自己開始倒。 人自由地作了一些事,但其實他在作這些事之前,已經有了做它們的傾向。這些傾向就是被外在事物所決定的。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霍布斯認為「自由」與「害怕」是相對應的字,我不害怕下,做我以為自由去做的事。 休謨認為,我們假設其他人的行為像物理世界中的事物一般,完全受到自然同一性(uniformity)的限制。所以,有關這些特性的知識來自於他人行為所顯現的同一性,它形成所有『必須性』的本質。我們活在一個以必須性為主的世界中。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康德的再次綜合: 前次是『意識』綜合了粗糙事實與範疇的結合,這次是科學的決定性與道德責任的要求,康德以『理性決定論』來取代『科學決定論』,科學有一連串的因果連結,但是人的行為卻獨立在這個連結之外,受到理性的決定。我們是autonomous,自己給自己律法。台灣大學 苑舉正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康德論自由: 理性的決定不同於事物表面上的因果,理性決定的內容,是透過智力原因的考量結果(the outcome of an intelligible cause)它不屈服於經驗中的因果,因為它可以獨立在這個因果關係之外,它依然作決定,但所作的決定是透過理性,作為存在物本身的理性,而不是存在表面上的自然因果性。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參、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康德: 問題:自由存在嗎?如果存在,那自由與普遍科學法則之間會引發出必然的衝突嗎? 如果自然表面就是其自身的話,那麼普遍科學法則就是唯一的仲裁,決定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如果自然表面只是受經驗法則所管控的表徵,而在表徵之下,依然有其事物之自身的話,那麼它們必然有其基礎。 這個理性的基礎,因為使得表面成為可能,所以它不屬於表象的範疇,也因而不受管控表象的經驗法則的管控。 物自身是一個理性判斷的起因,人本身,不受自然規律之管控。自然表象受自然規律之管控。小結論小結論 有關於心靈與身體之間關係的問題,是意志的自由。霍布斯是一位決定論者,認為我們所有的行為都經由粒子的碰撞所決定。康德企圖運用表象與實在之間的差別,展示科學的決定論與道德所要求的自由意志可以共存。 台灣大學 苑舉正肆、心靈與身體肆、心靈與身體靈魂出竅? 有些人宣稱他們有過靈魂出竅的經驗,且他們認為這樣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的意識(或心靈)可以獨立於身體存在。 但作為一位學哲學的人,我們可以合理的去質疑這些經驗的真實性。 也許這些靈魂出竅的經驗事實上只是夢境,或是人們想像出來的。 我們可以找出其它合理且一致的說法來解釋靈魂出竅這種經驗。The official view of mind and body:The official view of mind and body:靈魂出竅的經驗加強了「心物二元論」這種主流觀點。 根據Ryle的說法,此觀點特徵如下: 所有人類(假設我們排除嬰兒或其他可能的爭議情形)都擁有身體及心靈。 人在世的時候,身體和心靈連結一起運作;但身體死了以後,心靈仍然存在而且繼續作用著。 為了釐清心靈與身體的關係,心物問題成為當代哲學領域中的重要課題。心物問題(Mind-Body Problem)心物問題(Mind-Body Problem) 心物問題處理的是心靈和身體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其包含了三個子問題: 1.心靈與身體是否具有因果上的交互作用?如果是的話,他們是如何影響彼此的? 2.我(的心靈)如何能獲得關於身體的知識 3.我的心靈與身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在20世紀,心物問題導出了另一個相關的議題:他心問題(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我如何得知有別的心靈存在?當代心物問題的提出者:笛卡兒當代心物問題的提出者:笛卡兒 在上一章中,我們得知在第一及第二沉思錄中,笛卡兒由「我思」而確信了「我在」。此時他尚未確定自己由知覺及思考兩個部分構成。 然而到了第六沉思錄,他認為他的存在包含了兩種本質:心靈和身體。 p.s. 笛卡兒並未明確區分心靈(mind)與靈魂(soul)的不同,因此當我們談論到心靈或靈魂時,所指的是同一種事物。台灣大學 苑舉正心物二元論--笛卡兒的動機心物二元論--笛卡兒的動機笛卡兒發展心物二元論觀點的動機至少有兩個: 科學: 笛卡兒終其一生以建立一個以數學為基礎的物質理論為目標,他相信物質宇宙只能由物體的延展性及運動這些性質來描述與解釋。而延展性及運動這些性質,是可以被量化、以數學來描述的。因此,對笛卡兒來說,數學科學描述的物質中,必須排除任何跟心靈有關的要素,因為心靈是無法量化的。 理性: 另一個動機則是與邏輯思考有關。笛卡兒想以哲學理性思維方法,而非以神學的角度來證明心靈(靈魂)在身體死後仍然存在。兩個挑戰兩個挑戰 也因此,笛卡兒面臨兩個挑戰: 如何在數學可描述的物質理論中,為非物質性且不能量化的心靈找到定位。 如何用哲學思維方法證明心靈(靈魂)在身體死後仍然存在。 台灣大學 苑舉正笛卡兒的回應笛卡兒的回應 他宣稱心靈和身體是兩種不一樣的實體(substance)。心靈是非物質的、不具延展性的、純粹意識的實體。而身體是物質的、具延展性、複合的非意識的實體。人則是由物質實體和心靈實體組合而成。台灣大學 苑舉正實體(substance)實體(substance)在形上學中,實體一詞牽涉了許多複雜的概念。但在這裡我們主要關心兩個相關的特徵: 1.根據傳統理論,一個事物的實體即是其本質(essence),或是此物其他性質及特徵都改變了之後,仍維持不變的東西。 舉例來說,一個人(實體)可能時而熱情時而冷漠、時而善良時而兇惡,但無論如何他(她)都還是同一個人。 實體(substance)實體(substance) 2.實體是不需要依賴其他事物而可以獨立存在的,但性質或特徵則不然。實體是具有某些特徵或性質的東西。舉例來說,我們會說杜鵑花是粉紅色的。粉紅色是杜鵑花所有的性質,必須依賴於杜鵑花而存在。但杜鵑花本身是個實體,他不需要依靠其他事物就可以獨立存在。 實體(substance)實體(substance)對笛卡兒來說,物質實體的基本性質為延展性,即長、寬、高。而心靈實體最基本的性質則是思考;且心靈實體並不具有物質實體所有的性質。 因此,在當時的形上學脈絡下,為了要論證靈魂可以獨立存在,笛卡兒必須把靈魂視為一種實體。 (你們可能會發現,若根據笛卡兒的說法,唯一結合心靈與物質的實體只有可能是上帝,因此他說,心靈與身體是兩種被創造出來的實體。) 二元互動論二元互動論但笛卡兒主張,雖然身體和心靈是獨立存在的兩個實體,但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因果關係。 Body-to-mind(身體影響心靈) 如果我喝了酒,酒精會在我的體內產生化學變化(身體變化),而者會導致我思考混亂(心靈狀態)。 Mind-to-body(心靈影響身體) 如果我昨晚作了一個惡夢,活見鬼了,我可能嚇得額頭冒汗、心跳加速…(身體狀態)。Cartesian problemCartesian problem但如果心靈和身體真如笛卡兒所說,是兩種不同的實體,兩者所有的性質完全不同,那兩者怎麼可能會有交互作用呢? 因此,倘若笛卡兒的實體論是正確的,那麼符合我們日常經驗的的因果交互作用顯然地根本不可能發生。 台灣大學 苑舉正解決Cartesian problem的思考方向解決Cartesian problem的思考方向導致此問題的原因可分為兩部份: 1.二元論 2.互動論 某些解決方法主張保留二元論,放棄互動論;另一些則主張放棄二元論。 台灣大學 苑舉正A. 保留二元論,放棄互動論A. 保留二元論,放棄互動論平行論(parallelism) 身體和心靈是兩種不同的實體,但兩者間並沒有因果關係,身體事件與心靈事件只是看起來像是有因果關係,但事實上是平行發生、不互相影響的兩種事件。 A. 保留二元論,放棄互動論A. 保留二元論,放棄互動論預定和諧說(pre-established harmony) 萊布尼茲主張身體和心靈兩種事件都是根據一個上帝預定的計畫而產生的,所以兩者總是依著預定的和諧而出現;就像是兩個完美對時的時鐘總是一致的行走報時一樣,彼此間是沒有因果互動關係的。 機緣論(occasionalism) 一個身體事件的發生,使上帝有機會引起一個心靈事件發生。同樣地,一個心靈事件的發生,使上帝有機會引起一個身體事件的發生。B. 放棄二元論,主張一元論B. 放棄二元論,主張一元論唯物論(Materialism) 霍布斯提倡的唯物論主張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是物質,而心靈則是物質的集合、或說是物質的不同面向。 唯心論(Idealism) 巴克萊主張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在本質上都是心靈的,而物質則是心靈的集合、心靈的不同面向。B. 放棄二元論,主張一元論B. 放棄二元論,主張一元論中立一元論(Neutral monism) 宇宙只包含一種基本的實體,此實體不是心靈也不是物質,心靈與物質都只是這個實體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 副現象論(Epiphenomenalism) 一個心靈事件只是特定身體事件的副產品而已。當物質事件發生時,他們會造成其他物質事件的發生,並產生副產品,也就是心靈事件,但是心靈事件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 舉例來說:電流對燈絲的刺激會造成燈絲發光發熱,但燈泡發散出的光並不會對燈絲造成任何影響。Ryle的批評Ryle的批評 Ryle在「心靈的概念」一書中指出,笛卡兒的心物理論犯了範疇錯誤(Category mistake)。他認為笛卡兒的理論誤將「心靈」與「身體」這兩個語詞當作是相同的邏輯類型,但對於Ryle來說,心靈與身體應該歸屬於不同的邏輯範疇。 台灣大學 苑舉正範疇錯誤範疇錯誤範疇錯誤指的是犯了下列任一種錯誤 1.把某物歸類於其所不屬於的範疇中。 例:假設校園導覽社的同學帶著笛卡兒參觀台大,在看過普通、共同、總圖、行政大樓、活動中心、小福…後,笛卡兒卻問:謝謝你帶我參觀,但台大在哪裡? 此時笛卡兒誤將台大與教室、圖書館…放在相同的邏輯範疇中,但事實上台大是由教室、圖書館…所組成的。 範疇錯誤範疇錯誤 2.賦予某物其本身並不具有的性質。 例:我的夢是多音節的。凱薩是質數。 而唯心論者與唯物論者都和笛卡兒一樣犯了範疇錯誤,因為當他們在宣稱「只有心靈存在,身體並不存在」或「只有身體存在,心靈並不存在」時,他們都將身體與心靈這兩個屬於不同邏輯類型的語詞,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談論。 哲學行為主義(philosophical behaviorism)哲學行為主義(philosophical behaviorism) Ryle自己提出的理論被視為是一種行為主義,因為他以人的行為能力或傾向來分析其心靈狀態。 舉例來說,當我們說某人知道四則運算(擁有某種心靈狀態)時,等同於說此人有能力去解出某些數學問題。而當我們說某人出門帶傘時,等同於說他傾向於相信今天可能會下雨。 哲學行為主義(philosophical behaviorism)哲學行為主義(philosophical behaviorism) 雖然其他哲學家很快地開始批判Ryle的行為主義,但Ryle對笛卡兒的批評使往後的哲學家們不再將心物問題侷限於實體問題。即使某些哲學家仍像笛卡兒一樣,認為心靈不是物質的,但他們卻不再認為心靈與身體是屬於相同的邏輯類型,不再認為心靈是一種事物(a thing)。而是轉而以心靈(物質)狀態、心靈(物質)事件來探討心物問題。 哲學行為主義(philosophical behaviorism)哲學行為主義(philosophical behaviorism)有些哲學家更提出「沒有心靈」的觀點。 戴維森(D. Davidson)曾說:「沒有心靈這種東西,但人們有心靈性質,意思是說某些心理述詞可用來描述人的心靈性質。心靈性質持續變動著,而這些變動就是心靈事件。」舉例來說:注意到現在是中餐時間、決定等一下要去福利社買便當吃,這些都是心靈事件,而對戴維森而言,心靈事件事實上是物質的。(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說他不是心靈的。) 心物同一論(identity theory)心物同一論(identity theory) 近期對心物問題的討論牽涉到許多腦神經科學及邏輯的概念,以下介紹心物同一論: 所有心靈現象(狀態、過程、事件)都等同於某些物質現象。也就是說,所有心靈語詞(如:記得、痛、希望…)可描述的現象都可用物理語詞描述。 舉例來說:你可能用骨折或手很痛這兩種敘述方式來描述摔斷手這個事件。 心物同一論(identity theory)心物同一論(identity theory)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同一論者對「同一」這個概念可能有不同的定義。有些同一性是藉由檢視語句的意義或結構而得出的。例如:約翰等同於約翰、單身漢是未婚的男人。但並非所有的同一性都是這種類型。 另一種常見的同一性是指涉同一性。當我們說:「晨星等於暮星」時,是說晨星與暮星指涉到同樣的對象。此同一性是無法由由語句意義檢驗得出的,而是必須藉由天文望遠鏡,或其他儀器觀察得到。哲學家稱這種同一性為偶然同一性(contingent identity)。 對同一論的幾種批評對同一論的幾種批評 1.有些人批評同一論「意識狀態X等同於腦神經狀態是意義同一性」的主張。而同一論者雖然承認這樣的批評是對的,但卻進一步主張上述同一性事實上是偶然同一,因此其同一性需要依賴科學來驗證,不能只依賴字詞的意義來分析。 台灣大學 苑舉正對同一論的幾種批評對同一論的幾種批評 2.如果心靈現象和物理現象有偶然同一性,那麼一個特定的心靈事件應該具有所有物理事件所擁有的性質。但因為腦神經事件在科學上有空間位置,而心靈事件有時空位置是說不通的,所以心靈事件不可能等同於腦神經事件。 同一論者則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已經包含了其所想獲得的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begging the question)。因為如果心靈事件是在腦中發生的事件,而且如果我們可以去問腦神經事件在哪個位置發生,那麼我們也可以合理的去問心靈事件在哪個位置發生。對同一論的幾種批評對同一論的幾種批評 3.另一種批評指出,同一論者用以支持其理論的例子,如:「水等於H2O」、「雲等於水滴的集結」…,這些例子並非偶然同一,而是必然同一。此外,如果心靈現象和物理現象的同一性真的是偶然同一性,那麼就必須有科學檢驗來測試這種同一性。但目前為止並沒有設計出這類科學測試,看起來往後也不會有。 The EndThe End台灣大學 苑舉正null版權聲明null版權聲明null版權聲明
本文档为【099S103_GE03L0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144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05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