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学复习题(新)

教育学复习题(新)

举报
开通vip

教育学复习题(新)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既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类永恒的 社会现象 。 2、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古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 和 现代社会的教育 。 3、西周时期,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 政教合一 的官学体系。 4、教育学是一门研究 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揭示 教育规律 的科学。 5、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言论集 《论语》 里。 6、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写成了一部重要的教育理论...

教育学复习题(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一、填空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1、教育既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类永恒的 社会现象 。 2、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古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 和 现代社会的教育 。 3、西周时期,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 政教合一 的官学体系。 4、教育学是一门研究 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揭示 教育规律 的科学。 5、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言论集 《论语》 里。 6、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写成了一部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 《大教学论》 。 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 《普通教育学》 一书,被称为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真正标志。 8、美国教育家杜威从实用主义认识论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现实生活,主张学生在 实际生活 中学习。 二、选择填空题: 1、关于教育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的教育,即 B 。 A、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B、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C、短期教育、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D、身体教育、心理教育和知识教育 2、关于教育学的发展,一般也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 C 。 A、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时期;B、上古时期、中古时期和现代时期; C、萌芽时期、成形时期和发展时期;D、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和信息化时期 3、关于中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人们一般认为是 D 。 A、《论语》;B、《中庸》;C、《大学》;D、《礼记(学记》 4、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对国家实施 A 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物质条件。 A、初等义务教育;B、中等专业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 5、现代化发展中的科技竞争本质上是 D 。 A、科学技术竞争;B、经济实力的竞争;C、现代化设备的竞争;D、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6、在国际教育界,现代教育被赋予三种形态,即 C 。 A、德育、智育和体育;B、职前教育、职后教育和继续教育; C、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D、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7、苏格拉底的 B 成为西方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渊源。 A、教育思想;B、问答法;C、哲学方法;D、育人方法 8、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应以 B 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起科学化的教育体系的教育家。 A、哲学和心理学;B、心理学和伦理学;C、心理学和科学;D、伦理学和哲学 三、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一切影响人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系统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活动。 2、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的学科,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学问)。 四、简答题: 1、简述世界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第二,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第三,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地发展;第四,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第五,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第六,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对以上六个特征应加以适当解释和展开) 2、简述教育学分化的发展方向。 答: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学科分化,并沿着几个方向发展:第一,传统教育学的几个组成部分独立为几门学科;第二,按照教育的层次与类别,分化成一系列分支学科;第三,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学科在发展;第四,教育学新兴学科的发展。(对以上要点加以适当解释和展开) 六、分析题: 下面是第一章拓展阅读中的一段话,请你仔细理解,然后答题: 如果成长中的青少年没有对某一项活动较为持久的投入和倾注,如果对一切都只是浅表性的接触,那么,心灵的疆域就不能得以拓展,也不能生发出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正如中国古训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请分析:1、概括这段话所表达的教育思想。2、谈谈这段话对一个未来教师有何启示? 答:1、这段话所表达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或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让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学生的能力。2、这段话对一个未来教师的启示是: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应注意启发学生多思考(即所谓“悟”),要求学生多动手。(还可以适当展开论述) 第二章 教育的构成 一、填空题: 1、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 教育影响 三个部分。 2、从心理定向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是心理健康的 引导者和维护者 。 3、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 根本动力性因素 因素。 4、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大的 可塑性(或发展可能性、或发展的潜在性) 。 5、在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中, 教师中心论 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体现。 6、教育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作用的 对象和客体 。 二、选择填空题: 1、教师在综合考虑教材、学生、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是指教师的 B 。 A、教育教学研究能力;B、设计教学的能力; C、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D、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2、一个新任教师一般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C A、“虚拟关注”阶段;B、“任务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3、强调“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评判”是以下哪种师生关系理论? D A、教师中心论;B、学生中心论;C、“主导——主体”说;D、“主体间性”说 4、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的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叫做 B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育情境 5、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 是 B 。 A、家庭;B、学校;C、同辈群体;D、社会 6、教师成长的实现途径较多,其中专业研究人员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介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来,以便促进教师成长的实现途径是 B 。 A、专业学习;B、专家引领;C、同伴互助;D、个人反思 7、“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事了”。这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思想? D A、高尔基;B、赫尔巴特;C、杜威;D、夸美纽斯 三、名词解释: 1、教师成长:教师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及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人的教师”的成长,强调教师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2、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指学生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的身体和心理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3、教育影响:是指教育领域内除教师和学生之外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的总和,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中介与桥梁。具体来说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教育情境等四方面要素。 4、教育情境:这是教育影响中的要素之一,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情境可以理解为教学活动的场景;狭义的教育情境是指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应加以适当解释和展开) 四、简答题: 1、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四方面的因素,1)社会环境;2)学校文化;3)个人经历;4)自我更新。(将这四方面加以解释与展开) 2、影响学生发展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将三方面加以展开和论述) 4、简述教育内容的特点。 答:主要有四方面特点:第一,教育内容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教育性的人类文化成果;第二,教育内容是人类文化再生产的结果;第三,教育内容具有简洁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征;第四,教育内容是师生活动共同的客体。(见这四个方面加以适当解释和展开) 五、论述题: 1、试分析有关师生关系的四大观点。 答:关于师生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四大观点:即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主导——主体”说、“主体间性”说。(将这四种观点加以解释、分析) 2、试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答: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过程,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专业知识的发展;2)专业能力的发展;3)专业情意的发展。(将这三个方面加以展开和论述) 六、案例分析题: 美国老师如何给孩子们讲灰姑娘的故事 请分析:在这个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育的基本构成因素有哪些?对这些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和思考,你会得出什么启示? 答:在这个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包括了教育内容(灰姑娘的故事)、教育方法、教育情境等三方面。这几个要素通过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定的教和学的方法,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共同作用于教育内容,从而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思维与智力得到了发展。这一过程给我们深刻的启示:第一,教师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启发他们思维;第二,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三,应注意根据故事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应加以适当展开和解释与分析) 第三章 教育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 2、遗传:是指先天的、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 二、填空题: 1、教育功能的基本分类: 、 、 、 。 2、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素质是 ,提供了 ;环境是 ,有 ;学校教育起 作用。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环境 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 4、教育是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三、判断并改错 1、一生下就双目失明的人不可能成为画家,天生的哑巴不能成为歌唱家。这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2、因为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种教育类型其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 四、 简答题 1、教育的个体功能与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2、说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3、说明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一、填空: 1、教育必须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必须同 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 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2、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它受到 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制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的制约、同时还受到 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与要求 的制约。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2、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 1、我国目前实施的是( C )。 A六年义务教育 B十二年义务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十年义务教育 2、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 D ) A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B实现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C实现科技的现代化 D实现人的现代化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 B )颁布实施,( )修订的 A1996年;2006年 B1986年;2006年 C1986年;1996年 D1990年;2006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 C )颁布实施的。 A1985 B1990年 C1995年 D2005年 5、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由( C )主管的。 A省级人民政府 B地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乡级人民政府 6、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 B )学校领导体制。 A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D党支部负责制 四、论述: 结合我国国情,谈谈教育如何促进人的现代化。 五、案例分析: 1986年4月,我国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2006年,中央决定首先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2007年开始,免费范围扩大到全国农村地区,从2008年春季开始,免费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请您结合义务教育的特点,就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状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五章 现代教育思潮 一、填空 1、终身教育思想产生的标志是1965年保罗·郎格朗《论终身教育》的发言。 2、全民教育思潮的产生的标志是1990年在宗迪恩大会发表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3、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完成其 社会化 的过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4、满足 所有人 学习的需要,是全民教育思想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5、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 普及 化、民主化、终身化进程。 二、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2.全民教育: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将本国的教育置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系统中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本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三、选择 1. 终身教育思想产生的年代是(A) A.1965年 B.1970年 C.1972年 D.1975年 2.《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D) A.马德里 B.开罗 C.北京 D. 宗迪恩 3. 终身教育在教育目的维度上追求的是:(B) A.个体发展 B. 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C.社会发展 D. 社会适应 4. 终身教育在受教育时间维度上追求的是:(D) A.儿童青少年 B.在职教育 C.老年教育 D. 贯穿人的一生 5. 终身教育在教育内容维度上强调的是:.在教育内容维度(A)追求 A.各种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B.丰富业余生活 C.老有所乐 D.培养特长 6. 终身教育在教育主体维度上强调的是:(D)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网络教育 D. 自我教育 7. 终身教育在教育对象维度追求的是:(A) A.面向所有人 B.未成年人 C.成年人 D. 退休老人 8.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C) A.矛盾 B.相容 C.一致 D. 没有关系 9.“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哪一宣言提出的(A) A.《世界人权宣言》 B.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C. 《儿童权利公约》 D. 《世界妇女大会宣言》 10.教育国际化与教育的民族性的关系是:(B) A.矛盾 B.相容 C.一致 D. 没有关系 四.简答 1. 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 (1)在教育目的维度——追求让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2)在受教育时间维度——贯穿人的一生; (3)在教育内容维度——追求各种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4)在教育主体维度——自我教育; (5)在教育对象维度——面向所有人; (6)在教育形式维度——是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机构教育的整合; (7)在教育功能维度——是促进让发展的工具。 2. 简述全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答:(1)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 (2)普及教育的继续与发展。 (3)全民教育是解决当代人类困境的基本手段。 (4)国际间的联合行动,推动全民教育运动发展。 3. 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①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②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 ③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 ④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 ⑤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与和谐的社会。 五、论述 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就个人的实际情况而言,作为当代大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设想和计划: ⑴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⑵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 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总之,要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六.案例分析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学习班报名时,来了一位老爷爷。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 “不,自己呀。” 老爷爷回答说。 小姐愕然。屋里那些正在报名的年轻人也愕然。老爷爷解释:“儿子在加拿大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家,说话叽哩咕噜,我听着着急。我很想听懂他们的话。” “您今年高寿?” 小姐问。 “六十八。” “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以后您就七十岁了。” 老爷爷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以后就是六十六吗?” 以上反映了什么教育思想?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上述反映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得到的启示是: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认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明年我们增加一岁,不论我们走着还是躺着,可有人收获,有人空白,差别只在你是否开始。“活到老,学到老”,生命将永放光彩。 第六章 学生素质及培养 一、名词解释 1、科学素质:是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并运用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 2、道德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各种道德准则,并运用这些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评价各种道德现象、调节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 3、审美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并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去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 二、填空 1、学生的素质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 和 社会文化素质 三个层次。 2、学生的审美素质是由 审美经验 、 审美能力 和 审美情趣 构成的。 3、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分为 科学素质 、 道德素质 、 审美素质 。 4、道德素质由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 构成的。 三、选择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C ) 。 A、可教性 B、可塑性 C、可能性 D、现实性 2、( D ) 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起主导作用。 A、家庭  B、环境  C、遗传  D、教育 3、( B )是学生欣赏和创造各种美的事物、美的现象、美的作品时产生的认识和愉悦的心理体验。 A、审美能力  B、审美经验  C、审美情趣  D、审美观念 4、学生的( B ) 在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准则去认识、评价各种道德现象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引导学生求善至善是( C ) 教育的核心。 A、心理素质  B、文化素质  C、道德素质 D、审美素质 6、( D ) 科学素质中的动力系统。 A、科学知识  B、科学方法  C、学习策略 D、科学精神 7、科学素质的首要因素是( A ) 。 A、科学知识  B、科学方法  C、学习策略 D、科学精神 8、学生的( A )因素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各种认知因素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A、心理能力  B、心理动力  C、适应性 D、创造性 9、( C )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  C、教学 D、课外活动 10、( D )是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的合称。 A、审美能力  B、审美经验  C、审美观念 D、审美情趣 四、简答 1.简述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答: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可以分成产生操作作用的心理能力因素和产生驱动作用的心理动力因素;根据这种力量作用的效果来分析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学生的心理素质又可以分成适应性因素和创造性因素,适应性因素能够使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创造性因素能够使学生运用自己的心理心理活动来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 2.简述学生的审美素质的结构。 答:学生审美素质是由审美需要、审美经验、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等因素构成的。其中,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是几个主要的因素。 3.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答:第一,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第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第三,培养学生执著的科学精神。 五、论述 论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答:第一,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第二,提高学生的心理动力;第三,增强学生的适应性;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六、案例分析 一位班主任在日记中写道:“一天早上,路过教室,发现曾与自己顶牛的李阳正在丢扫帚玩。当他发现我时,赶忙假装用扫帚扫地。我想,如果当场批评他,一来他已改作扫地,理由不充足;二来又会顶起牛来,不如顺水推舟,于是,我假装没有看见。到上课时,我表扬了李阳早上到校自觉打扫教室。他脸红了。第二天,他真的早早来到学校打扫教室了。这样,带动了一批同学,形成了风气,谁早来就先打扫环境卫生。”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分析上述教育现象。 答:第一,学生的自我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而进行的自觉的规范言行、转化思想的活动。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在教育者的培育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因为,教育者对学生施加的道德教育影响、外界道德现象的刺激,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的吸收、内化,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需要、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是不会取得预期效果的。第二,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与其批评,不如及时表扬。 第七章 课 程 一、名词解释: 1.狭义的课程: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开设的所有学科(或科目)的总和,它主要体现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之中。 广义的课程: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 2.隐性课程:(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它通常包括渗透在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包括校容校貌、班风学风、礼仪习惯、人际关系、信仰偏见等。) 3.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 B、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C、课程目标、课程质量、课程标准; D、课程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 2、课程资源根据性质来分,可分为(B) A、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B、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C、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D、校外课程资源和校内课程资源 3、一般来说,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里,不包括 。(D) A、内容标准; B、课程目标; C、术语解释; D、课程资源 4、教科书的编排方法中, 的编排方式更符合人们认识发展的规律。(C) A、直线式; B、圆周式; C、螺旋式; D、折叠式 5、1918年,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D) A、《教室里的生活》; B、《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C、《课程编制》; D、《课程》 6、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泰勒建立起课程开发的 模式。(A) A、目标; B、过程; C、评价 ; D、阶段 7、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被称为 。(B)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整合课程; D、核心课程 8、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观察的、体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9、隐蔽课程是 。(D) 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          B、不纳入课程领域的;   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0、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 课程管理。(A) A、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国家本位的课程管理;   C、地方本位的课程管理;        D、学校本位的课程管理 三、填空题: 1.根据课程形态,可以将课程划分为 学科课程 、 活动课程 、 核心课程 和 整合课程 。 2.经验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杜威 。 3.根据课程的存在方式可以将课程划分 显课程 和 潜课程 。 4.我国全日制中小学的课程计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考查和 课程实施 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素材性资源和 条件性资源。 6.根据课程设置形式,可将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 选修课。 7、教科书的编排通常有 直线式 、 圆周式 和 螺旋式 三种。 8、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内容,被称为 潜课程或隐蔽课程 。 9、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改变国家管理过于集中的做法,明确规定实行 国家、地方和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划分了三级管理的权限。 10、对一门学科教材中的一些基本原理、采取在各个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程度的编排办法,被称为 螺旋式 式的编排。 四、简答题: 1.简述对课程与教学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 1)大教学观,认为课程属于教学论研究的范畴; 2)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是课程系统的一个部分或一个环节; 3)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观念,认为教学不是被动的实施课程,更是课程创生的过程,课程与教学是一个 有机的、共生的整体,是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 2.教科书的编订与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1)正确处理好学科与科学的关系; 2)选择恰当的教科书编排方法; 3)改革教科书的认知策略; 4)教课书的编订技术; 5)开发配套教材。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2)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3)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 4)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5)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五、论述题: 如何理解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答:课程改革的理念:第一,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第二,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 和选择性;第三,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五,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六、综合应用题: 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取相应的中学教科书中某篇课文或某一章节来分析这些内容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课程目标。 第八章 教学 一、填空 1、 教学 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凯洛夫把教学过程阶段划分为 感知 、 理解 、 巩固 、 应用 。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班级授课制 。 5、直观方式有 实物直观 、 模象直观 、 语言直观 等。 6、对中学生的学习指导包括 学习目的指导 、 学习态度指导 、 学习环节指导 。 7、班级授课制的两种变式是 复式教学 和 现场教学 。 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教学任务的数量,可分为 单一 课和 综合 课。 9、教学评价的内容有 教学结果 、 教师的教学行为 、 学生的学习行为 。 10、教学评价的形式有 总结性评价 、 形成性评价 、 诊断性评价 。 二、选择(单选题)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B) A、心理活动过程 B、认识过程 C、信息交流过程 D 、发展过程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所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方法是(C)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3、“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C) A、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书本知识 B、传授给学生直接经验 C、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D、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B) A、智育 B、教学 C、德育 D、学习指导 5、发现法是(A)倡导的。 A、布鲁纳 B、加涅 C、瓦·根舍因 D、洛扎诺夫 6、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是(D)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读书指导法 D、谈话法 7、教学的(B)原则,从教学对象来讲,充分体现了“教育机会人人平等”的义务教育宗旨和原则。 A、因材施教 B、整体协调 C、理论联系实际 D、巩固性 8、教学与智育(C) A、没有区别 B、截然不同 C、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教学包括智育 9、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三、名词解释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 3、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四、简答 1、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方面? 答:教学评价的内容有:教学结果、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评价的形式有: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2、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目的明确。第二、内容正确。第三、方法恰当。第四、组织得好。第五、积极性高。 3、简说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分类。答: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五、论述题 教师怎样才能备好课? 答:①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及各章节、课题的教学目标,领会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弄清教材体系及教材范围和深度。②钻研教科书的有关章、节内容,真正吃透教科书中的内容和材料,做到“懂”“透”“化”;划分教材重点及难点。③研究有关的教学法参考资料,并加以精选和组织。④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⑤根据课程标准的提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⑥拟定“学期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六、案例分析 王老师教学《沙漠里的船》一课时,一个名叫颜江武的学生提出了自已的疑问:“书上说,骆驼的嗅觉灵敏,不论什么地方有水,它都能找到,我看有些不科学。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水既然没有气味,那骆驼怎能嗅得到呢?”王老师肯定了这个问题提得好,并鼓励大家谈出自已的看法。不一会儿,一个同学满有把握地说:“有水的地方空气湿润一点,无水的地方干燥一些。如果骆驼的鼻子感到舒服,就知道哪儿有水。”有的说:“空气湿润和干燥,骆驼的鼻子很灵敏,可以凭感觉判别出来。”后来,颜江武同学的《骆驼“嗅”不到水源》发表在《小学生科普报》上,引起了一些小读者的兴趣。 请问王老师运用了哪一条教学原则,结合案例谈谈该教师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答:1、王老师运用了启发创造原则。2、启发创造原则的贯彻要求是:(1)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4)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2、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填空: 1、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 艺术 。 2、教学风格的主要特征有 独特性 、 规律性 、 稳定性 。 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 科学 、 技巧 、 艺术 。 4、运用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最优的 教学效果 。 5、教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有 有效性 、 创造性 、 综合性 。 6、教学艺术的功能主要有 激励与愉悦功能 、 调整与控制功能 、 审美与德育功能 。 7、教学 艺术化 ,学生视学习为乐事,是愉快教学的核心。 8、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信息媒介主要有 言语 和 非言语 两种。 9、 口头语言 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 10、教学中非言语信息的传递主要包括 体态语的表达 、 板书 、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的制作 。 三、选择题 1、伟大教育家 C 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了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著名论断。 A、孔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2、 A 是实现教学语言艺术的最根本的基石。 A、科学规范 B、幽默风趣 C、情感丰沛 D、生动形象 3、 D 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础。 A、智力 B、情感 C、气质 D、个性特征 4、 A 是教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 A、独立创新 B、独特个性 C、行为习惯 D、幽默风趣 5、在课室座位的编排中,处于 D 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较多。 A、前排 B、中间 C、 后排 D、“行动区” 6、 B 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 A、体态语言 B、口头语言 C、黑板 D、网络 7、运用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最优的 D 。 A、知识 B、教学技能 C、教学方法 D、教学效果 8、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 B 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A、学生特点 B、教学规律 C、知识结构 D、自我特色 9、教学 C ,学生视学习为乐事,是愉快教学的核心。 A、科学化 B、个性化 C、艺术化 D、多样化 10、 D 教学风格是教学风格最高境界的理想类型。 A、理智型 B、导演型 C、庄雅型 D、浑融型 四、简答题: 1、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238 答:主要包括科学规范、准确得体、生动形象、情感丰沛、优美动听、幽默风趣。 2、教学方法的优化应把握哪些方面的内容?P246 (1)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2)教学方法的动态形象性。(3)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性。 3、简述教学风格的形成对教育教学的意义。P254 (1)、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2)、有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发挥(3)、教师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形成(4)、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五、论述题: 1、论述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要求。P250 (1)教学情境应具有生动、开放性 (2)教学情境应营造民主与合作的氛围 (3)教学情境应促进学科知识的迁移与互补 (4)教学情境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认识水平 (5)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力 2、你认为年轻教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P258 (1)个性特征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础; (2)学习模仿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必要途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独立创新是教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始于学步,终于创新。 六、案例分析: 下列案例中体现了教师哪些方面的教学艺术?请作简要分析。 迎接新老师的第一招 随着上课铃声,缪老师精神抖擞地迈进教室。今年,他又接了一个新班。面对40多个陌生的面孔,缪老师开始了他的开场白:“同学们,我姓缪——”正准备转身板书“缪”时,突然不知从哪个座位上发出一声模仿猫的叫声:“喵——”,理所当然地引起哄堂大笑。面对调皮学生不大不小的玩笑,缪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别忙着先夸我‘妙’,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学习,到时候再请你们给我作评价,到底妙不妙。”学生们安静了,担心“暴风雨将要来临”的惊恐也消失了。自然,这开场白是成功的。第一堂课,在亲切、平和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答题要点:这个案例体现了缪老师处理课堂意外的教学艺术。 课堂意外是因学生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课堂偶发事件或情况。处理时,应审时度势,注意以下几点:强化师德,对学生以爱心相待。及时冷静,主动积极;化弊为利,为我所用;控制情感,幽默解围;利用契机,巧妙施教。 1
本文档为【教育学复习题(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569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4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2-06-04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