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复方配伍研究探讨

复方配伍研究探讨

举报
开通vip

复方配伍研究探讨 56 (总第56页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fle Medicine 2003年第 9卷第 l期 2003.Vo1.9.No.1 【中药学基础】 复方配伍研究探讨 范 颖 ,马 骥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 中图分类号 :11289.1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6.3250(2003)01.0056.02 方剂是 中医药物治疗 的主要形 式,...

复方配伍研究探讨
56 (总第56页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fle Medicine 2003年第 9卷第 l期 2003.Vo1.9.No.1 【中药学基础】 复方配伍研究探讨 范 颖 ,马 骥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 中图分类号 :11289.1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6.3250(2003)01.0056.02 方剂是 中医药物治疗 的主要形 式,是 辨证论治 中理法的具体 实现者。组成方剂的药物功用各有所 长,也各有所偏,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 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影响,使各具特 性 的药物综合起来发挥作用。方剂 的作用决定 于配 伍,方剂的优点也决定于配伍,疗效 良好的方剂其内 在原因就是 配伍得法。每个名方都有其特定的配伍 结构,只有切 实领会 方剂配伍 原理 ,掌握其配伍 规 律,才可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并自觉运用到临床科 研 中。可见,药物配伍是方剂学 的精髓 ,而方剂配伍 规律研 究是方剂学的核心问题。理清方剂配伍规律 研究的思路不仅 对提 高临床疗效,发掘和提 高 中医 药理论具有 重要意义,而且 能促进 中医方剂现代 化 研 究进程。 l 复方配伍的理论指导意义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表现在药 物治疗上主要 以复方形式组成方剂进行调整治疗。 复方是药物通过配伍形成的有机整体,能够较为契 合于人体的状态,产生最佳 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 , 中药复方的疗效要优于单味药,主要在于通过配伍 发挥药物 问的相辅相成 作用。复 方还能将 性味 不 同、作用相反的药物并用于同一方内,互相调制而发 挥作用。运用复方,不仅要了解单味药物的功效,还 要掌握全方各药配伍及其配伍后所发挥 的君、臣、 佐、使作用之问的相互关 系。正确把握好组方 的法 度,才能做到立方有法,配伍得当,效果卓著。现代 药理证实,如果 药物配伍得 当,可显著提高疗效。合 理配伍并非是几种 药物 的简单相加 ,而是通过组合 产生某种性质的变化,减少或避免某些药物的毒副 作用对人体的不利 因素,可见合理配伍 至关重要。 2 化学成分与复方配伍的关 系 复方的化学组成不是 一个或几个单体 的总和, 所以复方的药效也不是一个或几个单体 药效的总 和。对复方水溶液生成的新化合 物,以及 它们 的药 效如何是复方化学研究的主要 内容。研 究复方煎液 中各种有效或无效成分组成、存在状态、复合物的稳 定性以及各种成分的化学动力学变化,可以更接近 复方。刘建利等在研究桂枝汤配伍中发现,白芍所 含的芍药甙在桂枝汤 中水解成 了去苯甲酰基,而单 煎白芍或者 白芍与炙甘草配伍成芍药甘草汤则芍药 甙元并不水解,同时也发现 了其他一些新成分,结果 提示复方配伍过程中化学反应具有普遍性,而且单 味药中相同的成分在不同的方剂中发生的反应可能 也不同⋯。选择复方中产生的新成分和复方中存在 的单味药代表性成分作 为指标体 系,对 明确复 方药 理 ,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制剂工 艺,保证 药效和 安全 性都有 实际意 义,通过配伍前 后有效 成分、毒性成分 溶 出率的差 异,可以弄清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配伍 药物发 挥药效的实质,以阐明中医复方与机体相互作用的 规律。 3 药代动力学与复方配伍的关系 配伍是 中药复方用 药的理论基础,按君 臣佐使 理论组成的复方具有“七情”的配伍效应,即协同或 拮抗作用。常向明等发现,当归配伍芍药后明显影 响方剂中阿魏酸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寺泽捷 年研究了甘草芍药汤喂饲大鼠后血中甘草次酸含 量,认为甘草伍用芍药后可提高甘草次酸的血药浓 度 。黄熙等人提出的“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 说,认为 中药复方的“君、臣、佐、使”配伍可明显影响 彼此化学成分在体 内的药动学,并与疗效与毒副作 用密切相关 。根据原方 的配伍 关系,对其 主要成 分进行新的配伍,并结合药效进行验证。古方“佛 手 散”由当归、川芎组成,其中川芎的有效成分为川芎 嗪,阿魏酸为当归、川芎的成分之一,两种成分合用 在血管平滑肌解痉、增加心脏灌流量和降低全血黏 度等方面呈协同作用,即将两种有效成分配伍,有一 定类似全方配伍的作用 。黄熙等于 1991年提 出 的“证治药动学”新假说,即 中药配伍 对方剂药动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003年第 9卷第 1期 20o3.Vo1.9.No.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fioaal Chinese Medicine 57 (总第 57页 ) 的影响和方剂药动学与“病症”的关系,这是将中医 理论 融会于现代研 究方 法的一种 有意义的探 索,并 发现川 芎伍 用丹参有 导致川 芎嗪 的吸收减慢 的现 象 。 4 方剂 中药物剂量与复方配伍的关 系 剂量是药性 的基础 ,是 药性 的决定因素 ,也是决 定药物配伍 后发 生药效 、药性 变化 的重要 因素。许 多研究 已经证明,配伍虽相 同,但不同的剂量 比例则 显示不同的药效。滕加林 的研 究结果为 ,当归:黄芪 为 1:5时,提高 cAMP/cGMP和 6.k.PGFl /TXB2值较 强;为 2:1时作用偏于养血益气,抗缺氧作用最强 ; 为 1:1时,显著增加小鼠心肌 cGMP含量,显著增强 红细胞膜 的流 动性。各 组均 能显著增 加小 鼠心肌 cAMP含量 ,显著增加 血浆 6-k-PGF。 /TXB:浓度 ,降 低血浆TXB,浓度 。说明不同的剂量比例各有不 同的作用优势。又如四君子汤及其拆方对小 鼠腹腔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以1:1:1:0.5的比例配方,可以提高吞噬功能,当甘 草增加到全方的 1/5时,能显示其功能,而甘草量增 加到全方的1/3时,则明显减弱其功能,说明甘草又 为一拮抗剂,其拮抗作用-9其配伍中的用量有关 。 近年来 ,在复方或 中药单体 配伍 关系研 究的方 法上 ,主要使用 了药味加减法、正交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法及均匀设 计法等。其 中药味加减法无法全面分析方剂 中药味 之间的交互作用 ,只对筛选主药有一定 意义;正交设 计不能做到充分地 “均 匀分 散”,并且对超过五味 药 的复方就 因工作量太大 而难 以进行研 究;均匀设计 法实际上仅用偏差作为 均匀性标 准,用于 中药配伍 研 究仍显不足。最近有人采用直接试验 设计法,克 服 了前者的不足。积极 引入新 的能较好地分析复方 配伍关系的统计设计分析方法是十分重要 的。不但 要揭示药味之 间的相互关 系,还要通过复方配伍关 系的研究,揭示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殊方式和作用 规律。 5 方剂配伍研究中应重视的问题 方剂配伍研 究是近年来 的热 点,国家重 点基础 研究规划中已经启动了关于《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 基础研究》项目,将方剂的配伍理论作为研究的核心 内容 ,试 图揭示复方治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 ,为 创新 中药奠定理论基础。 由于复方配伍理论 的内涵 丰富 ,需要根据具体 方剂设 计配伍 规律研 究的具体 内容,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在引人现代科学理 论、技术与方法的同时,应该证病方药结合,实行多 学科交叉融合,对方剂学药一方一法三个相互联系 关键环节的研究,建立方剂物质分离分析,生物效应 评价的关键方法,以方剂药效为突破 口,以方剂作用 原理为重点,力求实现阐释组方原则和配伍规律等 中医方剂理论科学内涵的现代化突破。 参考文献: [1] 刘建利.复方酡伍中的新成分质量监控思想指标[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2):41—44. [2] 常向明,徐莲英,陶建生,等.当归及其配伍对当归芍药 汤的药动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4):43. [3] 寺泽捷年.甘草次酸体 内代谢的研 究 II——大鼠体 内 代谢[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7,9(2):31. [4] 黄熙,陈可冀,任平.“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说的 科学依 据、要 素、意义 与前 景 [J].中国 中药杂志, 1997.22(4):250. [5] 徐军,李仪奎,粱子钧,等.川穹嗪,阿魏酸单用和合用 对血管平滑肌、血液黏度、急性毒性的影响和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1):680—682. [6] 黄熙,文爱东,臧益民,等.川芎伍用丹参对川 芎嗪药 物动力 学的影响[J].中国中西 医结合 杂志,1994,14 (5):289.291. [7] 腾加林.当归与黄 芪药对配伍理论的实验研究[J].山 东医学院学报,1992,16(1):14. [8] 岳凤先.中药的现代研究[M].中国古籍 出版社,1988. 15. [9] 李敏,杜力军,孙虹,等.中药复方 药代 动力学常用研 究方法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0): 637.639. 收稿 日期 :2001.07.26 作者简介:范颖(1962.),辽宁中医学院方剂教 研 室,副教授 ,硕士导师。 欢迎投稿 欢迎赐教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复方配伍研究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396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30
浏览量:27